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小达子读后感100字 > 地图 > 小达子读后感100字

小达子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悉达多》读后感_2100字。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也许"《悉达多》读后感_2100字"就是你要找的,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悉达多》读后感2100字

【悉达多,你是谁?】
无论我再怎么想回避,都无法做到熟视无睹:Siddhartha,悉达多,就是佛,是菩萨,是一个符号,是一种虔诚,是一种宗教,是即使你不认识耶稣不认识阿拉,也还是会听过见过的那尊,佛。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四处走走,这个地球上没有教堂没有清真寺的地方很多,但是完全没有寺庙没有供奉菩萨的地方,我看,应该没有......
宗教是什么?按我的想法,跟政治一样,最好把它当成哲学的一部分,不然走火入魔起来,很是辛苦的。好在几天前看到培根他老人家在《论人生》里也这么说:“我们要心平气和,仅把属于信仰的东西归之给信仰,这样才是适宜的。 ”—— 换句话说,各路大神,敬而远之,善哉善哉.....
然而,《悉达多》,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 Hermann Hesse,郝尔曼·黑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既然热爱文字的你,看看有何妨呢?
只是,接下来,当悉达多开始出现时,出乎意料地事情接踵而至……
平时,我有几本书同时看的习惯。但是他来了,不行了。其它书打开,都又放下了。按理说,悉达多,那么短,那么正经的一本书,看看就能分分钟睡着的书,它,竟然有一种魔力,让你见过他,就再也不会忘记了。
很简单,从第一页起,每看一页两页,我就会举着这本书,睡着。本来对要抓紧时间看书的人来说,这是最糟糕的一种现象了,但是,我发现,我没有觉得这种入睡有什么不妥,相反,每次忽然醒来时,异常平静与安宁。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沐浴在阳光灿烂空气清澈无比的状态下,中文里的一个“沁”字可以解释。这种可以说是单纯肉体上的感应,让我觉得很好奇,我想知道为什么,这种感觉是从哪里来的,我,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反应。
难道就是因为这是难得的一本书,里面说的我都同意吗?难道就是因为这是一本终于说可以特么地不用没事感这个天动那个地的书吗?难道我仅仅就是被悉达多,他做出了离开亲情、师训、友情、佛教(教,第一声那个教)、情欲和财富这种选择来拯救自己而感动了吗?
当然,书里,悉达多的美貌与思想是迷人的;他有一个Govinda那样忠诚与信赖的朋友是令人羡慕的;他能够见到Gautama,佛陀的微笑与光辉并且不卑不亢地回拒对方之路也是痴颠醉人的;当然,书里,悉达多,就是那个“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的那个僧......
你挖过土吗?比较深的那种?以前地理课上有关地质分布层的内容,我总是看不懂:为什么可以如此确定地认为土地的结构就是一层一层的呢?为什么如此确定会是这样的顺序?不会颠倒吗?直到有一天,终于我亲自去挖了一次“肥”—— 原来答案很简单,没有什么为什么,因为就是这个样子的,去年割下来的草,一定是在今年割的下面,前年的草,也一定在去年的下面,以此类推,最下面一层被覆盖着在那里时间最久,自然变化最大,可想而知,一年一层,每层一种颜色...... 思想也是,我一直认为人是有阶级的,我说这个阶级跟资产跟地位无关,仅仅是思想上的层次区分,换句话说,我认为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人,是有格局之分的,但是格局这个词,我又觉得3D感太强了,还是阶级比较好,可以一层一层的来看,并无贵贱好坏之分,却是有高低之分,总之横向纵向看起来都只能升不能降,这倒是让这个话题变得轻松一点。《悉达多》的作者是怎么来表达这个的呢?
跟微信读书上的苏念秋版的不同,在我看的法语译文版里,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包括四篇内容。仔细多看几遍,你会发现,这就是悉达多的一生:
- 年少的悉达多:是生在婆罗门的儿子,是沙门的弟子,修炼途中遇到活佛,觉悟。
- 成年的悉达多:因为觉悟而看清人间本物,为其色所染,续而进之,再悟,离开。
- 年老的悉达多:命由子继,返璞归真,一声Om,唵,尽过去现在未来于一位。
所谓思想的层次,就字论字的想法是很愚蠢的,没有知识就去谈智慧更是愚昧的,就像年少的你,用年老的他的话来标榜自己——
年少时用想象在看:花非花,雾非雾,雾里看花;
成年时用眼睛在看:花即花,雾即雾,视雾睹花;
年老时用心灵在看:花本雾,雾本花,花雾一体。
到此为止,不难想象,这是一篇很难下手的书评,作者用诗人的语言寥寥数语竟已写尽佛陀的一生,你我这种无名小卒还有什么可以写的呢。所谓写书评,一不小心一定会变成“全文摘要”了吧。书中值得大写特写扩张重合的主题实在太多太多了。就在我自己跟自己转圈思考的时候,我翻了翻这些日子以来写过的书评,意外发现自己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 其中,有一本巨大号边长约为50厘米的,法汉字典!一眼望去,工工整整的手写小楷,精神抖擞,似乎时间从未出现过”—— oh!时间,这个我一直纠结的问题,原来我也已经提过同样的问题,因为这本书里,毕竟这才是最让我震惊的一个概念,它就是:“如果,时间并不存在呢?!”
觉(觉,第四声的觉),得自已醒过来才好。醒来时发现你还在,更好。
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接下来无论再读什么书,再去哪里,无处不在的悉达多一直都会在吧!
悉达多,他是你吗?
另:不得不提的一个细节,书里的“孩子”、“孩童”都是贬义词,是只长了年纪却没有长脑子的像是宫崎骏那部《千与千寻》里的“大人们”......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悉达多》700字读后感


第一次读哲学小说。听到“哲学”二字是有且抗拒和不情愿的,但接着看后且很想了解悉达多的一切行为和行为动因和背后的想法。

我觉得悉达多一路在追求的自我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行走在时间河流中,却忘记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很久前听过一句话--顺其自然是看破红尘挣扎无果后的自我安慰。而悉达多的顺其自然是更多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坦然和释手。当悉达多和乔文达决定去见佛陀时,他说了句非常安详的话“让我们享用这一果实,并继续期待吧,乔文达。我们已经受了乔达摩的恩惠。这一恩惠就是他已呼唤我们离开沙门。至于是否还有其它更多的果实,让我们静心等待吧。”其实我有点难以理一个人能如此安详仍然执着于远方的自我,更何况处于冉冉社会的我们呢。

“我曾经常想到:是否有一天乔文达能跟随自己的内心,没有我而独立走出一步?现在,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你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的朋友,愿你得到救赎!”这是悉达多在准备离开乔文达时讲的一句话。想起初中的英语老师曾说过人都是非常孤独之类的话。老师对我讲的这些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而孤独,缘始而聚,缘止而散,不管如何每一段都会是人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体验过程,珍惜过程。

“我也希望能有如他一样的仪态,能如他一样的微笑、跌坐和行走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ch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最深处才能有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这段是悉达多对佛陀微笑的描写。从文字和脑海中对佛像的面容,瞬间感觉佛陀的微笑深不可测、别有蕴意。好像很小时看电视之类的对佛祖的容貌就有点印象,但从未好好洞悉过佛陀的微笑里包含着些什么,被作者这样一描述,感觉从前忽略的些什么。按照这番话的描述,我在想佛陀会不会也有他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应该有吧,人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片面的。

我觉得悉达多这一生是幸运而多彩的,他虽然没能寻到他很明确想要的一切,但此生中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一切,途中尝过了其中的甘甜、辛酸等,也算没有白白来人间一趟吧。

小说故事后面的末尾让我感觉有点进展过快。我觉得乔达文在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前额后瞬间参透和领悟这么多事情有点奇怪,我不太理解。

《悉达多》读后感_800字


《悉达多》读后感800字

一个从少年时期开始就通过不断的反思进而成长故事,悉达多的经历影射着一代困惑的青年人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是一本人生之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读它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好像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在里面都能得到解答。
整个小说就像是在一个随意搭建简易的活动板房里放置了一些必要道具的情景剧,语言简练几乎没有任何环境渲染,然而内心的描写却细腻深刻,需要细细品味。故事以印度为背景,佛教思想为主要基调。可能是受尼采的影响,文章第一部分会穿插一些类似虚无主义及悲观主义的哲学思想。
“孩提时代,我笃信众神,一天到晚忙着敬神献祭;少年时候,我专心于苦修,沉浸于玄思冥想,求索梵天,敬拜阿特曼中的永恒;长大成人,我被吸引住去赎罪,住在森林中,忍受严寒酷暑,学过斋戒,学过征服肉体。
“之后,我发现了伟大的佛的教义,他令我惊叹,令我佩服。我感到世界归一的见解在我胸中激荡,如同我自己的血液。但是我又感觉到有一种力量逼迫我离开佛和那不凡的见解。
“我继续前行,遇到了甘玛拉,从她那里学会了享受爱情的欢乐。我又在卡玛士瓦密那里学会了做生意。我积蓄金钱,又浪费金钱,养成了贪食珍馐美馔的习惯,学会了如何激起自己的欲望。我不得不这样地去消磨多年的光阴,为了失掉自己的才智,失掉思考的能力,忘记掉世上万物的统一。
“难道我不是在历经了许多歧途之后慢慢从大人变成了孩子?难道我不是从思想者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吗?
“现在看起来,我走过的这条路倒是好的,我胸中的那只鸟也并没有死。这是一条多么奇怪的路!仅仅是为了要再变成一个孩子,为了再重新开始人生,以前我就不得不去历经那么多的愚蠢,做下那么多的罪孽,犯下那么多的错误,感到那么多的厌恶、幻灭和悲哀。
“然而这条路是对的,这条路就该这样走,现在我的眼睛和心都为这条路喝彩。”

《悉达多》读后感_500字


《悉达多》读后感500字

读完这本书我最想问的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吗?

奈何我比较愚昧,虽有想法却不敢乱说, 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选择去看看前人怎么说的。我又找来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读了读,比起上学那会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之又联想到前段时间读黑塞的《生命之歌》,我觉得年轻人,起码是年轻人,不应该问这个问题,也没资格问。意义这种东西应该产生在你的行为之后,而不是之前。在行为之前的应该有的是希望,就是那种给人感觉很“假”而你却信以为真的东西,虽然事实也许会证明你最初的希望的确很假,但你肯定不会徒劳无获,内心仍会有一种满足,填满你内心空虚的就是你行为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应该留给晚年去思考,年轻人该做的就是不要害怕,去经历你想经历的,去爱你想爱的,去做你该做的。

我这个人吧,也说不清楚是偏感性多一点还是理性多一点,上面写的自我感觉挺感性的,读完又有了理性的思考。如果说意义产生在行为之后,那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收获自己的意义了呗,(毕竟人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干呢,又不是植物人)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没有意义呢?

我不乱说,或许我再经历一些事情,再读一些书才会有肯定的答案吧。

《悉达多》读后感1500字


《悉达多》读后感1500字:

我在《箱庭疗法》一书中读到了“自性化”这个心理学名词,刚好手头上黑塞的《悉达多》一书也读近尾声。在我看来,黑塞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悉达多,他就是在追求和实践着他的“自性化”。

我在网络上查询自性化的解释,如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主人公悉达多正是如此,年少离家、追随过佛陀、沉浸过人世,后来在摆渡人的指引下思索追寻,最后也成为了一个摆渡人,成为了他自己。书中这样描述他与佛陀的相遇和相离:“这位佛陀夺走了我的一些东西,悉达多想,他是剥夺了我什么,可赐予我的更多他夺走了我的朋友,这个朋友原来听我的,现在却信奉了他。然而他把悉达多送给了我,把我自己送给了我”,在我看来,悉达多的这番悟道十分精妙,他不是一个盲目追随他人的人,他听从着自己内心,即使与自己一同修行的朋友信奉了佛陀,即使千万人跋山涉水来求教于佛陀,悉达多也没有因此被敬仰蒙上双眼。他说道“我无权对别人的生活做出评判!我只需要为我,对我自己一个人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舍弃”。

悉达多是坚定的,从离开家庭走上苦行僧式的生活开始,他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心,虽然不曾清晰地呐喊出“我要什么”,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他清楚“我不要什么”。反观自身,我是一个内在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人。大学时,我才开始懵懂地去认识自我。我在心理被试的经历中漫想,在友谊、爱情、亲情的建立和破碎中探求,在初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中思考,和悉达多一样,我离开家庭后,才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但我的修行却很飘忽,很容易跟随,很容易放弃,有点像悉达多对商人迦玛斯瓦弥的评价_“他和我一样聪明,可他心里没有归宿”。是的,我缺乏自己的思想体系,记得曾经在朋友圈转发过一句话,核心意思就是一定读书,否则自己的思想只能来自于亲戚朋友了。原句很犀利,直戳心脏。那时候是四年前的冬天,我刚签完工作,意气风发,但直面内心也会意识到思想水平不高的残酷现实。

从我开始真正生活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搭积木的小孩,曾经和父母一起搭好的那个城堡被推翻了,或者是我的建造材料出现了改变,我要以不同以往的方式自己搭建了。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新接触的观点产生了碰撞,我频频回头寻求父母亲人的指导,

我前年夏天阅读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的部分章节,其中提到“真正的生命意义在于个人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关注他人、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不用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解决”。在书中,悉达多与家人、与朋友、与佛陀、与拉玛、与摆渡人、与儿子等等人物交往,这都促进了他自我认识的深化。这对我也是启发和要求,在与人合作这方面,我很欠缺,但是目前我还没有掌握到合适的改进方法。日后,我一定要多阅读一些合作的书籍,以期进步!“书写有益,思考尤佳,明达有益,忍耐尤佳”。

以上,就是我初读《悉达多》的感悟,我还会再读,相信会有新的见解。

《悉达多》读后感(3篇)


《悉达多》读后感(篇一)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很巧,最近看的两本书都是关乎寻找自我的故事,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正在不断寻找自我?)书的篇幅很短,仅有130多页,故事也很简单,主要讲的是悉达多的自我找寻之旅。

书的主人公悉达多出生于印度的婆罗门家族,出身高贵,英俊聪慧,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是这些都无法让他幸福、安宁和幸福。为了寻找自我,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达到无我的境界,悉达多开始了漫长的求索之路。他抛弃富裕安逸,先是去森林里当沙门(苦行僧),此后转而追随佛陀乔达摩,然而他发现佛陀是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于是他离开佛陀,继续自己的流浪汉生活。

在林苑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罗,最终沉沦于情欲,沉沦于赌博,完全被世俗控制。某天突然清醒过来的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准备跳河迎接死亡,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听到了“唵”字,长眠的灵魂猛然复苏,最后悉达多奔向河流成为一名摆渡者,“以等待和坦诚之心倾听,不怀激情,不存热望,不加判断,不带见解。”

悉达多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以河为师,聆听河流的教诲,听到了世界,听到了整体与统一,听到了“唵”,得到了圆满。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但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可能大多数人都在解读书中蕴含的宗教和哲学寓意,我对这些都不擅长,就站在凡人的角度说说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句话。

“他不再问询本质,瞄准彼岸,他在世间寻找故乡。如若人能毫无希求,质朴而天真无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隽美!”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当下,当下的每一份体验和感受,当下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和妙不可言的的感觉,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非常喜欢林清玄的“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这句话,不要做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略当下的美好,快乐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物质和精神都是重要的,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在贬低对物质的追求,将精神追求置于比物质追求更高的地位。实际上,物质追求才是基础,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了物质追求,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方面的目标。但我不赞同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甚至将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认为,人很多的需求是物质没法满足的,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都需要从内心去探寻和挖掘。

这是一本深刻的书,就像悉达多说的“知识可以分享,但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愿每个人都能从悉达多的故事中发现智慧,并认真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悉达多》读后感【篇二】

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

悉达多初登场便是一个“完人”——“他已学会体认内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这三句话概括了青年悉达多在精神、修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卓越,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悉达多的起点无疑是所有人想达到却达不到的终点。可是,他自己却不快乐。他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他的灵魂得不到满足,他难以获得真正的宁静。于是他抛弃了婆罗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沙门,去寻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门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忍受苦难”和“无我”。悉达多经受暴雨、酷暑、饥饿、奔波等现代人难以忍受的苦修,获得了身体的坚毅,可是他的心灵依旧未得满足。因为悉达多逐渐意识到受苦不过是暂时的麻痹自己,从而达到“无我”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却消失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与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离。他也开始怀疑“教义”的意义。他看透了反复品读经书以图得道方式的局限性。在乔达摩这里,他印证了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决定摆脱经书,身体力行去悟道——去体验、感受、拷问,无论是幻灭还是永生,他直面自己,决不逃避。

第二站·沉沦

他放弃僧侣的身份,踏入俗世生活。他经名妓的引荐成为了一名商人的文字官,他逐渐开始富有。他一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一切,但财富、酒色终于腐蚀了他曾经坚毅的心灵。多年以后他回首过往,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平庸粗俗的中年人,他对自己感到恶心,他想到了自杀。

第三站·重生

在河边他意图寻死,却被“阿特曼”的觉醒所救: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选了一条与一般人不同的道路——从智慧到愚昧,从坚韧到堕落。这条道路引他自杀以便造就他的重生:因为经历,才能厌倦,才能摆脱,才能参透。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完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完人。他彻底自由,“他的胸中沸腾着喜悦”。在他的青年时代,在他见乔达摩之时,他即决定摆脱所有的圣贤法义,追寻自己的内心;数年之后,在他破败不堪的中年时代,他终于做到了。

第四站·佛陀

自此以后,他就栖息于河边。他彻底摆脱了修习经义,从凝视万物中获得启发和力量,尤其是凝视流动的河水。在他漫长的老年时代,在他栖居于河畔的数十年里,他彻悟到了时间和爱的奥义。时间并非一去不回,它是过去也是现在;爱并非是占有,也是包容、放手;最重要的是,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即圆满)。领悟至此,一位完人成为佛陀。

《悉达多》读后感【篇三】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方、我将如何寻求永恒……这是一本始于佛陀叩问的书。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歌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歌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悉达多则继续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甘玛拉,并通过她结识了商人卡玛士瓦密,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拋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河水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他困惑于沙门们修行的方式,渴望沉进阿特曼,渴望悟得无以言表的天堂之乐;他困惑于佛陀乔达摩的彻悟,渴望离开所有的教导,希望单独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寻求解脱;他困惑于自己竟会被世俗所累,热烈地希求空寂、安宁、死亡,希求从这污秽的红尘中解脱……悉达多一直在追求自我,即灵魂,在追求灵魂的过程中,他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但他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那时的他,心中充满着欲望。

船夫瓦树地瓦与那条河,带给悉达多一生中最长时间的心灵平和。在河水面前,他重新听到了那神圣的"唵",他在内心默诵,他又感知到了梵,感知到了不灭的生命,明白了所有神圣的东西,所有的、已经愈渐世俗的他已经几乎忘记的东西——

他是在历经了许多歧途之后慢慢从大人变成了孩子,是从思想者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走过的这条路是好的,纵使他沉沦过、放纵过,为了能体会到慈悲,以往的他必须去历经绝望,为了在"我"中找到阿特曼,为了生活下去,为了真正的解脱。

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是真实的。一个真理,如果它是片面的真理,就只能以文字表达出来,也只能局限在文字的范围内。每一样事物,要是只用思想来思考和用文字来表达,都是单方面的,都只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圆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即是一种轮回,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又仿若涅槃重生。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恕。在我看来,存在中的每一样都是好的——死亡同生命一样好,罪恶同神圣一样好,智慧同愚蠢一样好。每一样东西都是必需的,每一样东西所属于我们的,仅仅是我们的赞同、我们的承认、我们的理解。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到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悉达多经历的,正是一个具备正常人格的普通人也都要经历的。他经历了从婆罗门到沙门,再到自我,再到摆渡人的转变,最后找到了信仰,信仰世间的万物,而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义和思想。好像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理解一种意境、学习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学会抛开世俗的眼光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一切都中我的意,一切都与我相得。我们花费一生去找寻的真"我",在生活中某一刹那醒来,愿我们能够早日发现并热爱自己。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悉达多》读后感_21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达子读后感1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