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关于悉达多读后感 > 地图 > 关于悉达多读后感

关于悉达多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7-02 来源:互联网

[读书感悟]姜乙《悉达多》读后感汇总。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们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在写读后感时怎样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读书感悟]姜乙《悉达多》读后感汇总”,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姜乙《悉达多》读后感(篇一)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方、我将如何寻求永恒……这是一本始于佛陀叩问的书。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歌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歌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悉达多则继续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甘玛拉,并通过她结识了商人卡玛士瓦密,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拋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河水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他困惑于沙门们修行的方式,渴望沉进阿特曼,渴望悟得无以言表的天堂之乐;他困惑于佛陀乔达摩的彻悟,渴望离开所有的教导,希望单独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寻求解脱;他困惑于自己竟会被世俗所累,热烈地希求空寂、安宁、死亡,希求从这污秽的红尘中解脱……悉达多一直在追求自我,即灵魂,在追求灵魂的过程中,他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但他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那时的他,心中充满着欲望。

船夫瓦树地瓦与那条河,带给悉达多一生中最长时间的心灵平和。在河水面前,他重新听到了那神圣的"唵",他在内心默诵,他又感知到了梵,感知到了不灭的生命,明白了所有神圣的东西,所有的、已经愈渐世俗的他已经几乎忘记的东西——

他是在历经了许多歧途之后慢慢从大人变成了孩子,是从思想者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走过的这条路是好的,纵使他沉沦过、放纵过,为了能体会到慈悲,以往的他必须去历经绝望,为了在"我"中找到阿特曼,为了生活下去,为了真正的解脱。

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是真实的。一个真理,如果它是片面的真理,就只能以文字表达出来,也只能局限在文字的范围内。每一样事物,要是只用思想来思考和用文字来表达,都是单方面的,都只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圆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即是一种轮回,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又仿若涅槃重生。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恕。在我看来,存在中的每一样都是好的——死亡同生命一样好,罪恶同神圣一样好,智慧同愚蠢一样好。每一样东西都是必需的,每一样东西所属于我们的,仅仅是我们的赞同、我们的承认、我们的理解。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到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悉达多经历的,正是一个具备正常人格的普通人也都要经历的。他经历了从婆罗门到沙门,再到自我,再到摆渡人的转变,最后找到了信仰,信仰世间的万物,而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义和思想。好像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理解一种意境、学习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学会抛开世俗的眼光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一切都中我的意,一切都与我相得。我们花费一生去找寻的真"我",在生活中某一刹那醒来,愿我们能够早日发现并热爱自己。

姜乙《悉达多》读后感(篇二)

惊艳。

如果说《悉达多》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那么《刀锋》中的拉里则活成了悉达多。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悉达多放弃了婆罗门的地位和名誉,在森林中苦行;拉里和相爱的未婚妻解除婚约,去欧洲自我放逐,都曾在欲望中放纵和迷失,也都在导师指引或者顿悟中遇见自己。

《刀锋》开头引用了印度教经典《迦托·奥义书》: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悉达多对歌文达说,“我的犯罪是必须的,我需要欲望,必须为财产而奋斗,必须经历厌恶和绝望的深渊,为的是不抗拒这种种,为的是学会去爱这世界,为的是不再把这世界同一种臆想的世界相比较,而是接受这个世界,去爱它,为自己属于它而高兴”。

二者异曲同工。

每个人内在都是有神性的,在欲望被物质填满,灵魂被科技裹挟的今天,《刀锋》《悉达多》这样的书让你看见自己,发现自己,在虚假、迂回和错误中体验自己。

如悉达多所说,

“心境淳朴,清醒,关怀眼前遇到的一切,不带任何怀疑,就这样活在这世界上是美好而愉快的事。”

年度最喜爱作家:黑塞。

姜乙《悉达多》读后感(篇三)

什麼樣子的葡萄酒是優質的呢?柔順而香氣豐富,結構複雜而有變化,有層次感,酸甜苦鹹均衡,結尾悠長有似浪一般一波一波送返餘香。

什麼樣的人是優質的呢?

答案卻是相通。仔細想想每一句點評都可以嵌套在人的身上。比如複雜多變,正如有著單一性格的小說人物永遠不會抓人眼球,經歷離奇,抑或心裡的掙扎和成長更會耐人尋味。要到達這境界何止容易,還要甜酸苦鹹等均衡,任何一種不可喧賓奪主。

悉達多無疑是優質的。一個認真追求真理的人。在這裡,我真真切切的跟他走了一場心靈之旅,暢快淋漓。每一個字都是閃爍,每一段的都有切膚之感,我就是悉達多,悉達多便是我,不想結束,不想離開這個精神世界,我深深的閉上了雙眼。無數的思想在我腦海中冒出。

曾經我是旁觀者,在高空高傲的俯視世間的一切卻從不融入;曾經我是苦行者,似乎想脫離這副軀殼去探尋靈魂最深處;曾經我不懂愛,自恃任何人都不能理解我所能理解的;曾經我痛苦萬分,空虛襲滿全身自覺人生再無眷戀;

如今所有的點,連成線,那些悲慟的,甜蜜的,心酸的。我愛周邊所有的一切。如果某一天我也可以心平氣和安然的離去,那天我也一定找到了這終極的奧義。

從來真正的智慧無法言說,表達躍現在紙上的文字總是膚淺,也只能當當引子。心裡感受體悟到的智慧是無窮無盡,超越了時間。

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方淨土。留有餘香。

姜乙《悉达多》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从加入待读清单到最后真正去阅读,大约隔了半年。这期间在各个途径里多次听他人提起悉达多,所以打开这本书前已经积攒了非读不可的热情。这种热情对我而言非常宝贵,是我认为最好的读书的理由。

而书本身也给我带来许多思考。

比如关于学习和智慧的关系。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是,智慧不是通过学习得到,而是来自实践。欣欣前段时间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出处未查,不过放在这里倒也贴切。是说:你所想过的一切,前人都已经想到过。你遇到的问题、你的思考、你的感受、你的痛苦、快乐,以及一切,都是他人所经历过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个体的确并不特殊。但同时,这一切又都是必经之路。

我们自小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前人的“智慧”,仿佛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可惜的是一切试图用语言表达的智慧都是将事物抽象降维的过程,它只能作为一个提醒存在,很难真正用来指导生活。因为其中存在一个悖论:人只会去执行自己真正认可的东西,认可的前提是理解,而人的大脑天生难以真正理解抽象化的东西。

说到这里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科幻小说,是关于通过移植大脑到新身体中的方式进行智慧的传承以及获得永生。当时更多的是在于对这种形式获得永生的震撼,现在倒是觉得,用这种方式留存智慧,作者应当很早就领会了智慧无法用语言传承这一点。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点,比如轮回,比如对生命整体的自觉思考,比如结尾悉达多所说时间并不是真实存在。以及一定也还有许多当下的我未能体会到的点。

不过不着急,好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姜乙《悉达多》读后感(篇五)

不止一次看到强烈推荐,对其评价极高,抱着不看不能评价的想法去看了。

看的时候突然想到,抱着这样吹毛求疵的念头,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既然看了,就好好欣赏和学习它的长处吧。

这部小说非常容易读下去,大量的排比句的作用,让作品有一种长篇叙事诗的优美(译者功不可没)。后半部关于亲子之爱的反思很深刻,很少看到文学作品里有这样的深度。

看完后总体还是觉得盛名难符,当发现我在用什么做比较对象时,自己也觉得好笑。

这部作品好比登山动员书,言辞优美、引人入胜,而我已经在登山,更需要路径指南和说明。

看《悉达多》最大的收获是,明了术业有专攻,如果需要得到什么专业的指导,还是请教专业人士--挑剔这部小说在求道方面的阐释不如高僧大德的教导,对作者委实太不公平。

又,另一个译本中译者提到这部书曾在美国大学风靡一时--如果大学时读到这一部,想来是会十分惊艳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悉达多》读后感_2100字


《悉达多》读后感2100字

【悉达多,你是谁?】
无论我再怎么想回避,都无法做到熟视无睹:Siddhartha,悉达多,就是佛,是菩萨,是一个符号,是一种虔诚,是一种宗教,是即使你不认识耶稣不认识阿拉,也还是会听过见过的那尊,佛。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四处走走,这个地球上没有教堂没有清真寺的地方很多,但是完全没有寺庙没有供奉菩萨的地方,我看,应该没有......
宗教是什么?按我的想法,跟政治一样,最好把它当成哲学的一部分,不然走火入魔起来,很是辛苦的。好在几天前看到培根他老人家在《论人生》里也这么说:“我们要心平气和,仅把属于信仰的东西归之给信仰,这样才是适宜的。 ”—— 换句话说,各路大神,敬而远之,善哉善哉.....
然而,《悉达多》,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 Hermann Hesse,郝尔曼·黑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既然热爱文字的你,看看有何妨呢?
只是,接下来,当悉达多开始出现时,出乎意料地事情接踵而至……
平时,我有几本书同时看的习惯。但是他来了,不行了。其它书打开,都又放下了。按理说,悉达多,那么短,那么正经的一本书,看看就能分分钟睡着的书,它,竟然有一种魔力,让你见过他,就再也不会忘记了。
很简单,从第一页起,每看一页两页,我就会举着这本书,睡着。本来对要抓紧时间看书的人来说,这是最糟糕的一种现象了,但是,我发现,我没有觉得这种入睡有什么不妥,相反,每次忽然醒来时,异常平静与安宁。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沐浴在阳光灿烂空气清澈无比的状态下,中文里的一个“沁”字可以解释。这种可以说是单纯肉体上的感应,让我觉得很好奇,我想知道为什么,这种感觉是从哪里来的,我,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反应。
难道就是因为这是难得的一本书,里面说的我都同意吗?难道就是因为这是一本终于说可以特么地不用没事感这个天动那个地的书吗?难道我仅仅就是被悉达多,他做出了离开亲情、师训、友情、佛教(教,第一声那个教)、情欲和财富这种选择来拯救自己而感动了吗?
当然,书里,悉达多的美貌与思想是迷人的;他有一个Govinda那样忠诚与信赖的朋友是令人羡慕的;他能够见到Gautama,佛陀的微笑与光辉并且不卑不亢地回拒对方之路也是痴颠醉人的;当然,书里,悉达多,就是那个“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的那个僧......
你挖过土吗?比较深的那种?以前地理课上有关地质分布层的内容,我总是看不懂:为什么可以如此确定地认为土地的结构就是一层一层的呢?为什么如此确定会是这样的顺序?不会颠倒吗?直到有一天,终于我亲自去挖了一次“肥”—— 原来答案很简单,没有什么为什么,因为就是这个样子的,去年割下来的草,一定是在今年割的下面,前年的草,也一定在去年的下面,以此类推,最下面一层被覆盖着在那里时间最久,自然变化最大,可想而知,一年一层,每层一种颜色...... 思想也是,我一直认为人是有阶级的,我说这个阶级跟资产跟地位无关,仅仅是思想上的层次区分,换句话说,我认为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人,是有格局之分的,但是格局这个词,我又觉得3D感太强了,还是阶级比较好,可以一层一层的来看,并无贵贱好坏之分,却是有高低之分,总之横向纵向看起来都只能升不能降,这倒是让这个话题变得轻松一点。《悉达多》的作者是怎么来表达这个的呢?
跟微信读书上的苏念秋版的不同,在我看的法语译文版里,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包括四篇内容。仔细多看几遍,你会发现,这就是悉达多的一生:
- 年少的悉达多:是生在婆罗门的儿子,是沙门的弟子,修炼途中遇到活佛,觉悟。
- 成年的悉达多:因为觉悟而看清人间本物,为其色所染,续而进之,再悟,离开。
- 年老的悉达多:命由子继,返璞归真,一声Om,唵,尽过去现在未来于一位。
所谓思想的层次,就字论字的想法是很愚蠢的,没有知识就去谈智慧更是愚昧的,就像年少的你,用年老的他的话来标榜自己——
年少时用想象在看:花非花,雾非雾,雾里看花;
成年时用眼睛在看:花即花,雾即雾,视雾睹花;
年老时用心灵在看:花本雾,雾本花,花雾一体。
到此为止,不难想象,这是一篇很难下手的书评,作者用诗人的语言寥寥数语竟已写尽佛陀的一生,你我这种无名小卒还有什么可以写的呢。所谓写书评,一不小心一定会变成“全文摘要”了吧。书中值得大写特写扩张重合的主题实在太多太多了。就在我自己跟自己转圈思考的时候,我翻了翻这些日子以来写过的书评,意外发现自己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 其中,有一本巨大号边长约为50厘米的,法汉字典!一眼望去,工工整整的手写小楷,精神抖擞,似乎时间从未出现过”—— oh!时间,这个我一直纠结的问题,原来我也已经提过同样的问题,因为这本书里,毕竟这才是最让我震惊的一个概念,它就是:“如果,时间并不存在呢?!”
觉(觉,第四声的觉),得自已醒过来才好。醒来时发现你还在,更好。
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接下来无论再读什么书,再去哪里,无处不在的悉达多一直都会在吧!
悉达多,他是你吗?
另:不得不提的一个细节,书里的“孩子”、“孩童”都是贬义词,是只长了年纪却没有长脑子的像是宫崎骏那部《千与千寻》里的“大人们”......

悉达多读后感1000字(汇总4篇)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悉达多读后感”。

以下为读后感大全为你收集整理的悉达多读后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通过不断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看的更远,行的更正,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让人心情愉悦。这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新的认知。

悉达多读后感【篇1】

万物生长,从开始到结束,从初生到死亡,从出现到淫灭,从短暂到永恒。人的一生就如同一条河流,一条永不停止奔涌的河流,一条动和静相映成趣的河流。书中最完美的意象也诞生于此,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当我们倍感困顿,无所适从时,我们应该去向河水虔诚地讨教!

生命之河永不会干涸!有灵气的生命里是有新鲜的血液在日复一日的循环涌动着。它就是我们身体里的生命之河,我们能不离开它,我们对它充满了依恋。我们奢求着它为我们清除迂腐的血浆,给我们带来活力。当我们有了它,就不再冰冷,而是成为一个有血性的人。

如何向河水讨教?如果身边没有江流也没有河流,一个小湖或者花园里的小池塘也是不错的选择。找个安静的角落,席地而坐,闭上眼睛,用心专注地去听河水流动的声音,去感受河水的神秘,去与河水对话,然后睁开眼细细地打量一番,终归有一天你会有所悟,那是河水的力量和神奇的魔力!

悉达多读后感【篇2】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很巧,最近看的两本书都是关乎寻找自我的故事,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正在不断寻找自我?)书的篇幅很短,仅有130多页,故事也很简单,主要讲的是悉达多的自我找寻之旅。

书的主人公悉达多出生于印度的婆罗门家族,出身高贵,英俊聪慧,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是这些都无法让他幸福、安宁和幸福。为了寻找自我,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达到无我的境界,悉达多开始了漫长的求索之路。他抛弃富裕安逸,先是去森林里当沙门(苦行僧),此后转而追随佛陀乔达摩,然而他发现佛陀是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于是他离开佛陀,继续自己的流浪汉生活。

在林苑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罗,最终沉沦于情欲,沉沦于赌博,完全被世俗控制。某天突然清醒过来的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准备跳河迎接死亡,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听到了“唵”字,长眠的灵魂猛然复苏,最后悉达多奔向河流成为一名摆渡者,“以等待和坦诚之心倾听,不怀激情,不存热望,不加判断,不带见解。”

悉达多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以河为师,聆听河流的教诲,听到了世界,听到了整体与统一,听到了“唵”,得到了圆满。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但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可能大多数人都在解读书中蕴含的宗教和哲学寓意,我对这些都不擅长,就站在凡人的角度说说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句话。

“他不再问询本质,瞄准彼岸,他在世间寻找故乡。如若人能毫无希求,质朴而天真无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隽美!”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当下,当下的每一份体验和感受,当下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和妙不可言的的感觉,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非常喜欢林清玄的“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这句话,不要做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略当下的美好,快乐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物质和精神都是重要的,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在贬低对物质的追求,将精神追求置于比物质追求更高的地位。实际上,物质追求才是基础,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了物质追求,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方面的目标。但我不赞同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甚至将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认为,人很多的需求是物质没法满足的,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都需要从内心去探寻和挖掘。

这是一本深刻的书,就像悉达多说的“知识可以分享,但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愿每个人都能从悉达多的故事中发现智慧,并认真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悉达多读后感【篇3】

虽然感悟落于文字难免失去些意味

但原谅还是想抒发下我心中的《悉达多》

文学首先是倾听自己内在安静的力量,学习独自一个人与自己对话的力量。

初识悉达多,是在蒋勋的品红楼里,听他讲到悉达多为了求道如何在人世间放纵,那时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惑,人来世间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要走一遍的路,究竟能留下什么?再看悉达多,也是在蒋勋的散文集里,只记得最后的一句话“流浪,会不会本来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心里震动了一下。所有的因缘牵扯,直到今天终于翻看了这本书,随着悉达多活了一遍。

读到青年的悉达多时,看到未经世事,初入冥想的少年悉达多,似乎与自己发生了深深的联结,因此产生了更深的代入感。想到自己这一路以来被引到宗教,学习禅定,然后似懂非懂的在这条路上被牵引着,回头看觉得一切因缘都很奇妙。但心中难免有很多疑惑,甚至急功近利,产生了执着,与现实世界脱轨,想到读上一本哲学史时说的“见和蔽是连在一起的。他有所见,可常常为其见所蔽。”于是产生了如同少年悉达多同样的心里,去排斥世俗的一切,想削减一切欲望去把周围的事物看淡,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暂时找不到出路。所以可想而知当我读完《悉达多》时内心的无比激动,读它的时候,感受到了与自己内在心灵深处做生命质问的力量,再次体会到了读书的妙处。

从这本书里,我试图厘清了自己当下的状态以及透过这本书我的观念发生的改变。

1人来世间就是为了学习的,所有的体验都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完整的我。世事无常,苦谛只能独自品尝,我们做的不是去逃避所有的苦,而是用开放的心去面对它,化解它,不要有分别心,最后淡然地放下一切,把伤害作为促进。

2世间的一切都很美好,我们只管纵情感受,用力去爱。但我们也是自己肉体的主宰,要对它负责,借它修炼自己,要有时时能跳脱的无我智慧,不要深陷其中,要保持住“一念心”,守住内心深处的“唵”,用不懈的学识与求索为自己开辟一条通往内心的路。

3不要把宗教的法义作为人生的目标去奉行,生命的觉悟也不可贪,贪便有了执着,正邪皆不用,清净至无余。

4奉行悉达多“思考,等待,斋戒”里的智慧。

5智慧源自于生命经历,学识,苦难,情感等等的凝集。智者无言,所有的生命感受融为一体,文字就会变得赘余。时刻思考,树立人生追求。

6当然也不要忘了悉达多的原型是乔达摩,如果拥有了力量,也要积极把它传播到人群中去。

然而有了些思考也不过是一切的开始,前路还很漫长,我还要历经很多考验。但愿借着这本书的初心,能为我人生亮起一盏明灯。

悉达多读后感【篇4】

我最早读赫尔曼·黑塞,是他的未完之书《德米安》,近乎零死角的自我洞悉与接近哲学层面的自我剖析令人感叹,并与极具正能量的蓬勃之气共同裹挟而至。如果说《德米安》是站在一个敏感多疑、充满希望的少年肩膀上烦恼这世间纷扰的作品,那么这本《悉达多》就是站在一个思想更加深远明晰、自我追求更加强烈的知识分子身上,观察并试图大胆解释众生之相的杰作。

《悉达多》取自佛祖乔达摩·悉达多“八相成道”的故事,但黑塞对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演绎:佛祖在他笔下更像一个“凡人”而非令众人信仰的“神”。传说中的“八相成道”不过是一个铺垫,最具传奇色彩的“左肋入胎、右肋出胎”的托胎情节被省略,选取的片段反而是当年佛祖形体枯瘦的六年沙门苦行,苦行结束时牧女神圣的乳糜之供被世俗化,演变成人性欲望的缺口、游戏业的开端。

但这所谓的“凡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对于黑塞本身而言的。赫尔曼·黑塞出身于一个很有文化的家庭,浓烈的宗教意识几乎贯穿他整个生命,会让他下意识地疑惑、思考与追寻,故事中的悉达多就是他在佛教领域的化身,他将其塑造为一个思想者、一个学者。而所谓“思想者”,所谓“学者”,与当下相比,我个人觉得,知识分子这个称谓可能更加贴切。

小说中的悉达多扮演的“凡人”,有着极为强烈的知识分子代入感。其中贯穿他一生的东西,是知识分子的三重“唵”:少年时的“读万卷书”,中年时的“行万里路”以及老年时的“本我即世人”。

“唵”在小说中表示圆满,三重“唵”即人生三个阶段渴望的理想达成。

少年时的悉达多是一个俊美聪慧的男孩,出身于高贵的婆罗门,一心追寻法义与真知,视周围的一切为幻象,试图通过读“抽象”的万卷书来发现世界的本质与潜藏在冥冥之中的真理。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心理,是孩子极度渴望获得知识的本心,所以他宁愿成为一名清心寡欲的沙门(苦行僧),希望通过感知他者的痛苦来获得更高的奥义。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小时候在课堂上学会什么知识,回家后兴冲冲地与父母言说,从中得到的表扬与喜悦即是慰藉。但这也导致自己视抽象、复杂为更高的境界,并过于关注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模糊了看得见的与看不见之间的关系,升腾出一种年少轻狂的傲慢与满足。

正如老年的悉达多所反省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要在一本书中探寻意义,他便会逐字逐句去阅读它,研习它、爱它;他不会忽视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把它们看作表象,看作偶然和毫无价值的皮毛。可我,我这个有意研读世界之书、自我存在之书的人,却预先爱上一个臆想的意义。我忽视了书中的语词。我把现象世界看作虚妄。我视眼目所见、唇齿所尝的仅为没有价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

到了中年,悉达多已经敏锐地发现只是“读万卷书”会让他失去生活的实感,于是“行万里路”成为新标准。何为“行万里路”?其实就是实践与经验,用肉体去切实感受人生,感受世界。

放在如今来看,就是离开学校,融入更加复杂多元的社会,融入枯燥琐碎的工作,融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融入到这些当中去的知识分子,就像进入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所有格格不入的锋芒都会被磨平,生活所有全新的褶皱都会趋于柔软陈旧。

这表现在《悉达多》中,被衍生为一种“堕落”:悉达多一边向名妓迦摩罗学习“爱的艺术”,一边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穿金戴银,享受舒适奢华的生活。他自认为是在研究“如孩童般的世人”,认为自己是“极少数,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但实际上却是渐行渐远,从研究世人到变成世人,不过是一步之遥。

但至此,他也明白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世人”:“世人和思想者、学者相比应有尽有……思想者只是思想的孩童般的世人而已。”

如果一个人扼杀了感官意义上的偶然之我,却喂养思想意义上博学多能的偶然之我,他是不会寻得自我的。两者,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

在这样的基础之下,老年的悉达多学会同时用精神和感官来感受世界,秉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钻研精神,他选择向河流学习,在这条河中--

他认出“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条河,这条河用幻象,而非现实,隔开少年、成年和老年悉达多。悉达多的前世并非过去,死亡和重归梵天并非未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他开始明白,就算是一颗再微不足道的石头,都有自己的价值,它并非幻想,它可以成为动物,成为人,成为神,而自己爱它的理由并不是这些,而是它的本质。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同时消亡,同时存在。知识分子的三重“唵”,三次探索,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平行关系中,每一次都并没有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与之相反,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所以,也许“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才是最好的选择。

《悉达多》700字读后感


第一次读哲学小说。听到“哲学”二字是有且抗拒和不情愿的,但接着看后且很想了解悉达多的一切行为和行为动因和背后的想法。

我觉得悉达多一路在追求的自我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行走在时间河流中,却忘记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很久前听过一句话--顺其自然是看破红尘挣扎无果后的自我安慰。而悉达多的顺其自然是更多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坦然和释手。当悉达多和乔文达决定去见佛陀时,他说了句非常安详的话“让我们享用这一果实,并继续期待吧,乔文达。我们已经受了乔达摩的恩惠。这一恩惠就是他已呼唤我们离开沙门。至于是否还有其它更多的果实,让我们静心等待吧。”其实我有点难以理一个人能如此安详仍然执着于远方的自我,更何况处于冉冉社会的我们呢。

“我曾经常想到:是否有一天乔文达能跟随自己的内心,没有我而独立走出一步?现在,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你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的朋友,愿你得到救赎!”这是悉达多在准备离开乔文达时讲的一句话。想起初中的英语老师曾说过人都是非常孤独之类的话。老师对我讲的这些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而孤独,缘始而聚,缘止而散,不管如何每一段都会是人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体验过程,珍惜过程。

“我也希望能有如他一样的仪态,能如他一样的微笑、跌坐和行走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ch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最深处才能有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这段是悉达多对佛陀微笑的描写。从文字和脑海中对佛像的面容,瞬间感觉佛陀的微笑深不可测、别有蕴意。好像很小时看电视之类的对佛祖的容貌就有点印象,但从未好好洞悉过佛陀的微笑里包含着些什么,被作者这样一描述,感觉从前忽略的些什么。按照这番话的描述,我在想佛陀会不会也有他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应该有吧,人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片面的。

我觉得悉达多这一生是幸运而多彩的,他虽然没能寻到他很明确想要的一切,但此生中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一切,途中尝过了其中的甘甜、辛酸等,也算没有白白来人间一趟吧。

小说故事后面的末尾让我感觉有点进展过快。我觉得乔达文在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前额后瞬间参透和领悟这么多事情有点奇怪,我不太理解。

《悉达多》读后感(3篇)


《悉达多》读后感(篇一)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很巧,最近看的两本书都是关乎寻找自我的故事,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正在不断寻找自我?)书的篇幅很短,仅有130多页,故事也很简单,主要讲的是悉达多的自我找寻之旅。

书的主人公悉达多出生于印度的婆罗门家族,出身高贵,英俊聪慧,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是这些都无法让他幸福、安宁和幸福。为了寻找自我,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达到无我的境界,悉达多开始了漫长的求索之路。他抛弃富裕安逸,先是去森林里当沙门(苦行僧),此后转而追随佛陀乔达摩,然而他发现佛陀是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于是他离开佛陀,继续自己的流浪汉生活。

在林苑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罗,最终沉沦于情欲,沉沦于赌博,完全被世俗控制。某天突然清醒过来的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准备跳河迎接死亡,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听到了“唵”字,长眠的灵魂猛然复苏,最后悉达多奔向河流成为一名摆渡者,“以等待和坦诚之心倾听,不怀激情,不存热望,不加判断,不带见解。”

悉达多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以河为师,聆听河流的教诲,听到了世界,听到了整体与统一,听到了“唵”,得到了圆满。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但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可能大多数人都在解读书中蕴含的宗教和哲学寓意,我对这些都不擅长,就站在凡人的角度说说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句话。

“他不再问询本质,瞄准彼岸,他在世间寻找故乡。如若人能毫无希求,质朴而天真无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隽美!”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当下,当下的每一份体验和感受,当下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和妙不可言的的感觉,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非常喜欢林清玄的“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这句话,不要做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略当下的美好,快乐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物质和精神都是重要的,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在贬低对物质的追求,将精神追求置于比物质追求更高的地位。实际上,物质追求才是基础,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了物质追求,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方面的目标。但我不赞同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甚至将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认为,人很多的需求是物质没法满足的,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都需要从内心去探寻和挖掘。

这是一本深刻的书,就像悉达多说的“知识可以分享,但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愿每个人都能从悉达多的故事中发现智慧,并认真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悉达多》读后感【篇二】

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

悉达多初登场便是一个“完人”——“他已学会体认内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这三句话概括了青年悉达多在精神、修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卓越,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悉达多的起点无疑是所有人想达到却达不到的终点。可是,他自己却不快乐。他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他的灵魂得不到满足,他难以获得真正的宁静。于是他抛弃了婆罗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沙门,去寻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门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忍受苦难”和“无我”。悉达多经受暴雨、酷暑、饥饿、奔波等现代人难以忍受的苦修,获得了身体的坚毅,可是他的心灵依旧未得满足。因为悉达多逐渐意识到受苦不过是暂时的麻痹自己,从而达到“无我”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却消失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与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离。他也开始怀疑“教义”的意义。他看透了反复品读经书以图得道方式的局限性。在乔达摩这里,他印证了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决定摆脱经书,身体力行去悟道——去体验、感受、拷问,无论是幻灭还是永生,他直面自己,决不逃避。

第二站·沉沦

他放弃僧侣的身份,踏入俗世生活。他经名妓的引荐成为了一名商人的文字官,他逐渐开始富有。他一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一切,但财富、酒色终于腐蚀了他曾经坚毅的心灵。多年以后他回首过往,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平庸粗俗的中年人,他对自己感到恶心,他想到了自杀。

第三站·重生

在河边他意图寻死,却被“阿特曼”的觉醒所救: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选了一条与一般人不同的道路——从智慧到愚昧,从坚韧到堕落。这条道路引他自杀以便造就他的重生:因为经历,才能厌倦,才能摆脱,才能参透。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完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完人。他彻底自由,“他的胸中沸腾着喜悦”。在他的青年时代,在他见乔达摩之时,他即决定摆脱所有的圣贤法义,追寻自己的内心;数年之后,在他破败不堪的中年时代,他终于做到了。

第四站·佛陀

自此以后,他就栖息于河边。他彻底摆脱了修习经义,从凝视万物中获得启发和力量,尤其是凝视流动的河水。在他漫长的老年时代,在他栖居于河畔的数十年里,他彻悟到了时间和爱的奥义。时间并非一去不回,它是过去也是现在;爱并非是占有,也是包容、放手;最重要的是,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即圆满)。领悟至此,一位完人成为佛陀。

《悉达多》读后感【篇三】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方、我将如何寻求永恒……这是一本始于佛陀叩问的书。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歌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歌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悉达多则继续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甘玛拉,并通过她结识了商人卡玛士瓦密,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拋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河水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他困惑于沙门们修行的方式,渴望沉进阿特曼,渴望悟得无以言表的天堂之乐;他困惑于佛陀乔达摩的彻悟,渴望离开所有的教导,希望单独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寻求解脱;他困惑于自己竟会被世俗所累,热烈地希求空寂、安宁、死亡,希求从这污秽的红尘中解脱……悉达多一直在追求自我,即灵魂,在追求灵魂的过程中,他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但他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那时的他,心中充满着欲望。

船夫瓦树地瓦与那条河,带给悉达多一生中最长时间的心灵平和。在河水面前,他重新听到了那神圣的"唵",他在内心默诵,他又感知到了梵,感知到了不灭的生命,明白了所有神圣的东西,所有的、已经愈渐世俗的他已经几乎忘记的东西——

他是在历经了许多歧途之后慢慢从大人变成了孩子,是从思想者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走过的这条路是好的,纵使他沉沦过、放纵过,为了能体会到慈悲,以往的他必须去历经绝望,为了在"我"中找到阿特曼,为了生活下去,为了真正的解脱。

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是真实的。一个真理,如果它是片面的真理,就只能以文字表达出来,也只能局限在文字的范围内。每一样事物,要是只用思想来思考和用文字来表达,都是单方面的,都只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圆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即是一种轮回,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又仿若涅槃重生。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恕。在我看来,存在中的每一样都是好的——死亡同生命一样好,罪恶同神圣一样好,智慧同愚蠢一样好。每一样东西都是必需的,每一样东西所属于我们的,仅仅是我们的赞同、我们的承认、我们的理解。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到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悉达多经历的,正是一个具备正常人格的普通人也都要经历的。他经历了从婆罗门到沙门,再到自我,再到摆渡人的转变,最后找到了信仰,信仰世间的万物,而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义和思想。好像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理解一种意境、学习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学会抛开世俗的眼光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一切都中我的意,一切都与我相得。我们花费一生去找寻的真"我",在生活中某一刹那醒来,愿我们能够早日发现并热爱自己。

《悉达多》读后感_800字


《悉达多》读后感800字

一个从少年时期开始就通过不断的反思进而成长故事,悉达多的经历影射着一代困惑的青年人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是一本人生之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读它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好像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在里面都能得到解答。
整个小说就像是在一个随意搭建简易的活动板房里放置了一些必要道具的情景剧,语言简练几乎没有任何环境渲染,然而内心的描写却细腻深刻,需要细细品味。故事以印度为背景,佛教思想为主要基调。可能是受尼采的影响,文章第一部分会穿插一些类似虚无主义及悲观主义的哲学思想。
“孩提时代,我笃信众神,一天到晚忙着敬神献祭;少年时候,我专心于苦修,沉浸于玄思冥想,求索梵天,敬拜阿特曼中的永恒;长大成人,我被吸引住去赎罪,住在森林中,忍受严寒酷暑,学过斋戒,学过征服肉体。
“之后,我发现了伟大的佛的教义,他令我惊叹,令我佩服。我感到世界归一的见解在我胸中激荡,如同我自己的血液。但是我又感觉到有一种力量逼迫我离开佛和那不凡的见解。
“我继续前行,遇到了甘玛拉,从她那里学会了享受爱情的欢乐。我又在卡玛士瓦密那里学会了做生意。我积蓄金钱,又浪费金钱,养成了贪食珍馐美馔的习惯,学会了如何激起自己的欲望。我不得不这样地去消磨多年的光阴,为了失掉自己的才智,失掉思考的能力,忘记掉世上万物的统一。
“难道我不是在历经了许多歧途之后慢慢从大人变成了孩子?难道我不是从思想者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吗?
“现在看起来,我走过的这条路倒是好的,我胸中的那只鸟也并没有死。这是一条多么奇怪的路!仅仅是为了要再变成一个孩子,为了再重新开始人生,以前我就不得不去历经那么多的愚蠢,做下那么多的罪孽,犯下那么多的错误,感到那么多的厌恶、幻灭和悲哀。
“然而这条路是对的,这条路就该这样走,现在我的眼睛和心都为这条路喝彩。”

《悉达多》读后感_500字


《悉达多》读后感500字

读完这本书我最想问的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吗?

奈何我比较愚昧,虽有想法却不敢乱说, 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选择去看看前人怎么说的。我又找来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读了读,比起上学那会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之又联想到前段时间读黑塞的《生命之歌》,我觉得年轻人,起码是年轻人,不应该问这个问题,也没资格问。意义这种东西应该产生在你的行为之后,而不是之前。在行为之前的应该有的是希望,就是那种给人感觉很“假”而你却信以为真的东西,虽然事实也许会证明你最初的希望的确很假,但你肯定不会徒劳无获,内心仍会有一种满足,填满你内心空虚的就是你行为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应该留给晚年去思考,年轻人该做的就是不要害怕,去经历你想经历的,去爱你想爱的,去做你该做的。

我这个人吧,也说不清楚是偏感性多一点还是理性多一点,上面写的自我感觉挺感性的,读完又有了理性的思考。如果说意义产生在行为之后,那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收获自己的意义了呗,(毕竟人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干呢,又不是植物人)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没有意义呢?

我不乱说,或许我再经历一些事情,再读一些书才会有肯定的答案吧。

《悉达多》读后感1500字


《悉达多》读后感1500字:

我在《箱庭疗法》一书中读到了“自性化”这个心理学名词,刚好手头上黑塞的《悉达多》一书也读近尾声。在我看来,黑塞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悉达多,他就是在追求和实践着他的“自性化”。

我在网络上查询自性化的解释,如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主人公悉达多正是如此,年少离家、追随过佛陀、沉浸过人世,后来在摆渡人的指引下思索追寻,最后也成为了一个摆渡人,成为了他自己。书中这样描述他与佛陀的相遇和相离:“这位佛陀夺走了我的一些东西,悉达多想,他是剥夺了我什么,可赐予我的更多他夺走了我的朋友,这个朋友原来听我的,现在却信奉了他。然而他把悉达多送给了我,把我自己送给了我”,在我看来,悉达多的这番悟道十分精妙,他不是一个盲目追随他人的人,他听从着自己内心,即使与自己一同修行的朋友信奉了佛陀,即使千万人跋山涉水来求教于佛陀,悉达多也没有因此被敬仰蒙上双眼。他说道“我无权对别人的生活做出评判!我只需要为我,对我自己一个人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舍弃”。

悉达多是坚定的,从离开家庭走上苦行僧式的生活开始,他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心,虽然不曾清晰地呐喊出“我要什么”,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他清楚“我不要什么”。反观自身,我是一个内在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人。大学时,我才开始懵懂地去认识自我。我在心理被试的经历中漫想,在友谊、爱情、亲情的建立和破碎中探求,在初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中思考,和悉达多一样,我离开家庭后,才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但我的修行却很飘忽,很容易跟随,很容易放弃,有点像悉达多对商人迦玛斯瓦弥的评价_“他和我一样聪明,可他心里没有归宿”。是的,我缺乏自己的思想体系,记得曾经在朋友圈转发过一句话,核心意思就是一定读书,否则自己的思想只能来自于亲戚朋友了。原句很犀利,直戳心脏。那时候是四年前的冬天,我刚签完工作,意气风发,但直面内心也会意识到思想水平不高的残酷现实。

从我开始真正生活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搭积木的小孩,曾经和父母一起搭好的那个城堡被推翻了,或者是我的建造材料出现了改变,我要以不同以往的方式自己搭建了。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新接触的观点产生了碰撞,我频频回头寻求父母亲人的指导,

我前年夏天阅读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的部分章节,其中提到“真正的生命意义在于个人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关注他人、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不用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解决”。在书中,悉达多与家人、与朋友、与佛陀、与拉玛、与摆渡人、与儿子等等人物交往,这都促进了他自我认识的深化。这对我也是启发和要求,在与人合作这方面,我很欠缺,但是目前我还没有掌握到合适的改进方法。日后,我一定要多阅读一些合作的书籍,以期进步!“书写有益,思考尤佳,明达有益,忍耐尤佳”。

以上,就是我初读《悉达多》的感悟,我还会再读,相信会有新的见解。

悉达多读后感1000字精选


常言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书,在读完一本书后老师会要求我们去写一篇作文,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悉达多读后感1000字精选”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悉达多读后感(篇1)

我最早读赫尔曼·黑塞,是他的未完之书《德米安》,近乎零死角的自我洞悉与接近哲学层面的自我剖析令人感叹,并与极具正能量的蓬勃之气共同裹挟而至。如果说《德米安》是站在一个敏感多疑、充满希望的少年肩膀上烦恼这世间纷扰的作品,那么这本《悉达多》就是站在一个思想更加深远明晰、自我追求更加强烈的知识分子身上,观察并试图大胆解释众生之相的杰作。

《悉达多》取自佛祖乔达摩·悉达多“八相成道”的故事,但黑塞对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演绎:佛祖在他笔下更像一个“凡人”而非令众人信仰的“神”。传说中的“八相成道”不过是一个铺垫,最具传奇色彩的“左肋入胎、右肋出胎”的托胎情节被省略,选取的片段反而是当年佛祖形体枯瘦的六年沙门苦行,苦行结束时牧女神圣的乳糜之供被世俗化,演变成人性欲望的缺口、游戏业的开端。

但这所谓的“凡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对于黑塞本身而言的。赫尔曼·黑塞出身于一个很有文化的家庭,浓烈的宗教意识几乎贯穿他整个生命,会让他下意识地疑惑、思考与追寻,故事中的悉达多就是他在佛教领域的化身,他将其塑造为一个思想者、一个学者。而所谓“思想者”,所谓“学者”,与当下相比,我个人觉得,知识分子这个称谓可能更加贴切。

小说中的悉达多扮演的“凡人”,有着极为强烈的知识分子代入感。其中贯穿他一生的东西,是知识分子的三重“唵”:少年时的“读万卷书”,中年时的“行万里路”以及老年时的“本我即世人”。

“唵”在小说中表示圆满,三重“唵”即人生三个阶段渴望的理想达成。

少年时的悉达多是一个俊美聪慧的男孩,出身于高贵的婆罗门,一心追寻法义与真知,视周围的一切为幻象,试图通过读“抽象”的万卷书来发现世界的本质与潜藏在冥冥之中的真理。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心理,是孩子极度渴望获得知识的本心,所以他宁愿成为一名清心寡欲的沙门(苦行僧),希望通过感知他者的痛苦来获得更高的奥义。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小时候在课堂上学会什么知识,回家后兴冲冲地与父母言说,从中得到的表扬与喜悦即是慰藉。但这也导致自己视抽象、复杂为更高的境界,并过于关注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模糊了看得见的与看不见之间的关系,升腾出一种年少轻狂的傲慢与满足。

正如老年的悉达多所反省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要在一本书中探寻意义,他便会逐字逐句去阅读它,研习它、爱它;他不会忽视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把它们看作表象,看作偶然和毫无价值的皮毛。可我,我这个有意研读世界之书、自我存在之书的人,却预先爱上一个臆想的意义。我忽视了书中的语词。我把现象世界看作虚妄。我视眼目所见、唇齿所尝的仅为没有价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

到了中年,悉达多已经敏锐地发现只是“读万卷书”会让他失去生活的实感,于是“行万里路”成为新标准。何为“行万里路”?其实就是实践与经验,用肉体去切实感受人生,感受世界。

放在如今来看,就是离开学校,融入更加复杂多元的社会,融入枯燥琐碎的工作,融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融入到这些当中去的知识分子,就像进入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所有格格不入的锋芒都会被磨平,生活所有全新的褶皱都会趋于柔软陈旧。

这表现在《悉达多》中,被衍生为一种“堕落”:悉达多一边向名妓迦摩罗学习“爱的艺术”,一边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穿金戴银,享受舒适奢华的生活。他自认为是在研究“如孩童般的世人”,认为自己是“极少数,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但实际上却是渐行渐远,从研究世人到变成世人,不过是一步之遥。

但至此,他也明白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世人”:“世人和思想者、学者相比应有尽有……思想者只是思想的孩童般的世人而已。”

如果一个人扼杀了感官意义上的偶然之我,却喂养思想意义上博学多能的偶然之我,他是不会寻得自我的。两者,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

在这样的基础之下,老年的悉达多学会同时用精神和感官来感受世界,秉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钻研精神,他选择向河流学习,在这条河中--

他认出“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条河,这条河用幻象,而非现实,隔开少年、成年和老年悉达多。悉达多的前世并非过去,死亡和重归梵天并非未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他开始明白,就算是一颗再微不足道的石头,都有自己的价值,它并非幻想,它可以成为动物,成为人,成为神,而自己爱它的理由并不是这些,而是它的本质。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同时消亡,同时存在。知识分子的三重“唵”,三次探索,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平行关系中,每一次都并没有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与之相反,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所以,也许“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才是最好的选择。

悉达多读后感(篇2)

《悉达多》读后感600字!

这是一部充满了哲思和诗意的伟大作品。悉达多为了寻找内心的阿特曼,踏上探索之路。从父亲,到沙门,从佛陀到妓女和商人,再到船夫。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一路学习,一路否定,一路抛弃,一路建立,终于在河流中听到了世界圆融统一的真相。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想要获得人生真谛,禅思和教义远远不够,听一万句圣人的训导,不如亲自去经历一回。他的大彻大悟,是从经历了犬马声色的人世间之后,在经历了所谓的堕落和颓废之后,才开始的。如若没有这个经历,没有妓女和商人关于爱与金钱的指导,他又怎么能看透,悟道?真理在哪里?真理在切身的经历里,在周遭的万物中,在一花一草,一沙一石,在人间每个或善良或邪恶或贫穷或富有的普通人之中,真理不是靠想出来的,是一定要靠体验和经历才能获得的,智慧永远无法言传。人要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一定要亲口品尝人世的一切。未曾入世,谈何出世?未曾踏入红尘,谈何看破红尘?

由此想到孩子的教育,无论父母多么苦口婆心,告诉孩子前面是坑,但是孩子是听不进去的,他必须自己掉进去一次,再爬出来,才能真正理解。正所谓,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书中充满泛神论思想,万物皆有神,悉达多正是在倾听河流的过程中,悟到生命真谛。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子,与其苦思冥想,自我折磨,不如放下自大的身段,谦卑地向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峰,每一朵花学习。因为真理不在别处,就在那里。

悉达多读后感(篇3)

很好奇三岛由纪夫写作《丰饶之海》的时候是否从这本书中获得了灵感。悉达多和侨文达有清显与本多的影子,伽摩拉的一生同月光公主如出一辙,悉达多之子则活脱脱一个阿透。

“慧极必伤”用来形容悉达多很是恰当。他怀疑一切,所以永远身处痛苦之中。他的人生如大多数人的人生一样,是脱节的。他在潜心学习之时,却并不信任知识。他云游四方追寻真理,却只从佛陀身上得到幻灭。沉溺于世俗生活之时,他不能真正爱人,而在他终于体验到尘世之爱时,已经无人可爱。

这是本绝望的书,它告诉我们一切都没有意义,任何努力都无法使人免于苦难而获得救赎。你说追求财富是庸俗的吗?学识同样毫无用处。你说爱情愚蠢吗?亲情更加虚幻无常。你认为艰苦修行必然有回报吗?那只是“思想家们天真的自我奉承”。智慧、美德、爱、牺牲与奉献,这些世世代代为人歌颂的东西都不能让人少走弯路,人生必然会按部就班迎来预定之中的各种痛苦,就像感冒了吃不吃药都好得一样快。但这同样是本充满希望的书,它告诉我们一切也都有意义,把该受的罪都受完以后,苦难的尽头一定会看到曙光,因此什么也不必做,只要带着宽容接纳之心安静等待即可。但这何其困难!

悉达多最终领悟到的“爱”就是包容与接纳,这个反复经历苦难、自我怀疑和脱胎换骨的过程,既是寻找自我,也是消除自我的过程。这是个离经叛道的论调:自我是不受外物影响的,所以积极上进不是自我,无论对象是学识、肉体还是名利,对任何目标的渴望都有可能导致误入歧途,陷入虚假的自以为得道的幻象。真正的自我是无我,和结尾处的主角一样融于世间万物之中。可惜,这种无我和经常被普通人所鄙视的消极、无为、逃避和冷漠长着同一张脸,这也是佛学遭大众误解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书里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第一、我一直以为悉达多的父亲肯定会在后边再度出现,因为悉达多必然经历幻灭,而他父亲说“如果你遭遇幻灭,就回到我身边”。作文读到最后悉达多和他儿子那一段,才明白为什么父亲不能再次出场,因为他之于悉达多的人生已经没有帮助了,他既不能作为导师也不能作为慰藉出现,就像悉达多之于他自己的儿子一样。第二、侨文达两次都认不出悉达多,是否在暗示死板的教义已经扼杀了他感知外界的能力?

“智慧是无法传授的,能传授的只有言辞”,我们能做的只是去阅读这本书,并自以为或多或少理解了它想说的,但这些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经历过切肤之痛的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它。黑塞又是经历了什么才悟出这些呢?

悉达多读后感(篇4)

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

悉达多初登场便是一个“完人”——“他已学会体认内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这三句话概括了青年悉达多在精神、修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卓越,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悉达多的起点无疑是所有人想达到却达不到的终点。可是,他自己却不快乐。他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他的灵魂得不到满足,他难以获得真正的宁静。于是他抛弃了婆罗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沙门,去寻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门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忍受苦难”和“无我”。悉达多经受暴雨、酷暑、饥饿、奔波等现代人难以忍受的苦修,获得了身体的坚毅,可是他的心灵依旧未得满足。因为悉达多逐渐意识到受苦不过是暂时的麻痹自己,从而达到“无我”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却消失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与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离。他也开始怀疑“教义”的意义。他看透了反复品读经书以图得道方式的局限性。在乔达摩这里,他印证了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决定摆脱经书,身体力行去悟道——去体验、感受、拷问,无论是幻灭还是永生,他直面自己,决不逃避。

第二站·沉沦

他放弃僧侣的身份,踏入俗世生活。他经名妓的引荐成为了一名商人的文字官,他逐渐开始富有。他一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一切,但财富、酒色终于腐蚀了他曾经坚毅的心灵。多年以后他回首过往,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平庸粗俗的中年人,他对自己感到恶心,他想到了自杀。

第三站·重生

在河边他意图寻死,却被“阿特曼”的觉醒所救: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选了一条与一般人不同的道路——从智慧到愚昧,从坚韧到堕落。这条道路引他自杀以便造就他的重生:因为经历,才能厌倦,才能摆脱,才能参透。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完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完人。他彻底自由,“他的胸中沸腾着喜悦”。在他的青年时代,在他见乔达摩之时,他即决定摆脱所有的圣贤法义,追寻自己的内心;数年之后,在他破败不堪的中年时代,他终于做到了。

第四站·佛陀

自此以后,他就栖息于河边。他彻底摆脱了修习经义,从凝视万物中获得启发和力量,尤其是凝视流动的河水。在他漫长的老年时代,在他栖居于河畔的数十年里,他彻悟到了时间和爱的奥义。时间并非一去不回,它是过去也是现在;爱并非是占有,也是包容、放手;最重要的是,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即圆满)。领悟至此,一位完人成为佛陀。

悉达多读后感(篇5)

第一次读哲学小说。听到“哲学”二字是有且抗拒和不情愿的,但接着看后且很想了解悉达多的一切行为和行为动因和背后的想法。

我觉得悉达多一路在追求的自我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行走在时间河流中,却忘记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很久前听过一句话--顺其自然是看破红尘挣扎无果后的自我安慰。而悉达多的顺其自然是更多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坦然和释手。当悉达多和乔文达决定去见佛陀时,他说了句非常安详的话“让我们享用这一果实,并继续期待吧,乔文达。我们已经受了乔达摩的恩惠。这一恩惠就是他已呼唤我们离开沙门。至于是否还有其它更多的果实,让我们静心等待吧。”其实我有点难以理一个人能如此安详仍然执着于远方的自我,更何况处于冉冉社会的我们呢。

“我曾经常想到:是否有一天乔文达能跟随自己的内心,没有我而独立走出一步?现在,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你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的朋友,愿你得到救赎!”这是悉达多在准备离开乔文达时讲的一句话。想起初中的英语老师曾说过人都是非常孤独之类的话。老师对我讲的这些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而孤独,缘始而聚,缘止而散,不管如何每一段都会是人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体验过程,珍惜过程。

“我也希望能有如他一样的仪态,能如他一样的微笑、跌坐和行走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ch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最深处才能有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这段是悉达多对佛陀微笑的描写。从文字和脑海中对佛像的面容,瞬间感觉佛陀的微笑深不可测、别有蕴意。好像很小时看电视之类的对佛祖的容貌就有点印象,但从未好好洞悉过佛陀的微笑里包含着些什么,被作者这样一描述,感觉从前忽略的些什么。按照这番话的描述,我在想佛陀会不会也有他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应该有吧,人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片面的。

我觉得悉达多这一生是幸运而多彩的,他虽然没能寻到他很明确想要的一切,但此生中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一切,途中尝过了其中的甘甜、辛酸等,也算没有白白来人间一趟吧。

小说故事后面的末尾让我感觉有点进展过快。我觉得乔达文在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前额后瞬间参透和领悟这么多事情有点奇怪,我不太理解。

灵魂的河流——《悉达多》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灵魂的河流——《悉达多》读后感2000字:

最初听说这本黑塞的小说《悉达多》是在慈怀读书会上,知道这不是一本传记小说。

之所以想读这本小说,是因为总是觉得自己太单纯,太简单,太肤浅,没有一点江湖经验,更不要说人生智慧!我想向佛陀——悉达多祈求,我的智慧在哪里?

可是当我翻开这本诗一样的小说时,我震撼了,激动了!这哪里是小说,分明是诗!黑塞是一个有深厚宗教信仰和宗教观的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说“诗必须是信仰,我进行实验,把我的信仰写成了一本小说,这就是《悉达多》”所以,这是一篇自我探求智慧的书。我激动着,很多时候都是高声朗读地看的,我也想从小说里是否能找到我的智慧。

佛陀的生平世人都知道,小说巧妙的把佛陀分解成两个人——真正的佛陀加泰玛和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作品叙述了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学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世,最后悟道成“佛”!而我要着重强调的是,所有这一条条道路的抉择,都是他自己确定的!而不像他的青年好友戈文达,那是个好好学生,是个勤奋求学的弟子。就仿佛是我们这时代那些坐在教室里等着老师灌输知识和思想而不知自我领悟和探索的孩子一样。

悉达多是佛,也是人,佛说人人皆具佛相,而成佛之路,人皆不同,各有早晚曲折吧!因为人最终要走上自我之路,才能更好地感知体悟,一如悉达多。

小说的第一部中,在悉达多与圣人加泰玛对话之前,不管他是斋戒祈祷的婆罗门之子,还是森林里的游学僧人,他都在用一种主观意识在思索着,不愿意将目光投放到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去,我把这理解为唯心主义,或者说一味的向内求,闭门造车!而加泰玛要求悉达多来听听他的学说,做他的弟子的时候,悉达多讲了一大段话,指出了加泰玛没有告诉他的弟子和众生,每一个人要亲身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所以他还要继续流浪!他要“自己一人去攀登我的目标,或者去死亡。

”直到此时,也许他从加泰玛的对话中体会出了一点:亲身经历!实践!也是直到这时,我似乎也有点明白,干嘛要羡慕别人,学习别人!我就是这么简单又怎样?每个人的经历和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正应验了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当悉达多离开森林,将那位佛陀圣人留在后边,将自己的朋友戈文达留在后边时,“他才感到,他也已将自己迄今为止的生活遗留在身后的树丛之中,自己也已和它们相脱离”。他走向了觉醒之路,证悟之路!

接下来出现的美女卡玛拉,商人卡马斯瓦密以及那些“儿童似的人”其实都是佛陀加泰玛幻化出来以帮助悉达多思考和证悟的!当然,他的“堕落”也是自甘情愿的,这就是他的成佛之路。不惜把自己迭到尘埃里去!

最让我感动的是摆渡船夫华苏德瓦陪着他一次次的摆渡行人过河,一天天的教给他倾听河水的声音。我知道,这是佛陀最后一次的幻化,给了悉达多成佛的一剂加速度!他对于悉达多的行为和言语从不多说,只是那样温柔地默默的坐在河边倾听着,也让悉达多学习倾听,悉达多不断的向河水学习着。学习它以宁静的心境,有所期待和敞开的心灵,没有痛苦、欲望,评论和见解,静静的倾听的本领!直到此时,我已领会到这条河水,不就是我们的心之河吗?悉达多从这里领悟到“万物无过去,也无将来;世上万物只存在本质和当前。

”这是否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另一种表述?

证悟后的悉达多每天在河边倾听着生活的声音,神圣的声音,“永恒的未来的声音。”他是宁静的,幸福的!然而,佛陀加泰玛涅槃后还要给予他一次更严厉的考验!当他的亲生儿子愤然离他而去的时候,他承受着爱而不得痛苦,他的那些伟大思想毫无用处,他折磨着自己,任凭心灵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孩子是最大的桎梏!

还是华苏德瓦,用河水的声音幻化出了悉达多的每一个亲人的图像,这是要告诉他,每个人的目标都象这河水一样,流向不同地方。“他目前所见的河流不属于他或其他任何人,而是属于它自己,所有这些浪花和流水急匆匆地,痛苦地流向自己的目标,流向无数的目标……”

“但是河水的声音已经改变。它仍然探索着、充满痛苦地呜咽着,但是已经有另一种声音掺入其中,那是既欢乐又痛苦、既美好又丑陋的声音,那声音既喜笑颜开又低沉悲哀,是上百种声音,上千种声音的混合。”

这段描写我非常感动,读着有些哽咽。这即是河流的写实,也是人性的写真。追求,奋斗似乎成了一种众生的目标,但痴念和贪欲生成的目标使人痛苦!

这时候,悉达多的灵魂和河水已经融合在一起,但却不同“任何一种声音相关联,”能够随时出离。这就是我理解的和谐统一!

小说的结尾从戈文达的角度把加泰玛和悉达多统一到一起了!当戈文达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的额头时,他看到悉达多脸上的笑容和加泰玛活佛脸上的笑容一样,这张脸“平静地微笑着,轻轻地,温柔地微笑着,”

看完这本小说,我也徜徉在自己的灵魂之河中久久不愿出离。

也许世间就是这样,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而最后的大同净土就是那佛国!当下,我们只需要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殊途同归吧!作者:鸿渐于磐

悉达多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是黑塞写的《悉达多》。哈哈,事先也没有看见这本书的介绍,不想先入为主,于是就傻呵呵地看下去,直到最后才知道悉达多原来就是佛祖!哎妈呀,我自己都笑了,我这是盲目地读书啊,也是自己太无知了。不过书中关于悉达多对生命、岁万事万物的思考及参悟,书中所描写的景致和内心的活动,真的是精彩绝伦。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www.dhb100.com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在黑塞的书中,乔达摩和悉达多却变成了两个人,乔达摩成了历史上的释迦牟尼,而悉达多却成了一个独自探寻真理的浪子。他经历了出家苦行的沙门生活,后来和同行的朋友果文达遇见了乔达摩佛陀,果文达皈依了佛陀,而悉达多却选择继续独行。为了探索真理,他又抛弃了沙门身份,还俗成了一名商人,最后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后来他幡然醒悟,抛弃荣华富贵,找到了他内心一直要寻找的精神家园。

“没有什么过去没有什么将来,一切都是现实,一切都有本质和现时存在。”,“一切的烦恼不就是时间吗?一切自我折磨和自我恐吓,不就是时间吗?一旦克服了时间,一旦从思想里摒除了时间,世间的一切艰难困苦,敌对仇视,不也一扫而光了吗?”这句话太精辟了。时间是施加在我们身上的咒语。无论是佛祖还是人类,丰富而敏感的内心,无止境地探索,才是幸福的终极。

我们这个地球上以及社会中,有很多人都在追求荣华富贵、有权有势,貌似这样的拥有才是成功和荣耀,才是追寻到了“最好的自己”,可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人的物质追求永无止境,这样的追求会让人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陷入到一种难以自我控制的恐慌、焦虑、烦躁之中,难以自拔。这便是痛苦。

如果你读了《悉达多》,你会跟随佛祖悉达多去体会他对人生的思考,对幸福和痛苦的思索,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不会重复悉达多的路途,但是这本书至少会让我们停下对物质追求的脚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才会获得最大的快乐,以及时间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

也许,你会获得一点答案,这就是生命的收获吧!

一,我就是整个世界。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m.dhb100.com

我本具足,这个词我并不陌生,但是似乎是最近我才真正开始对他有所认识。这么多年以来我不断的学习,跟着不同的老师,对很多理论都兴趣勃勃。可是,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我总会觉得这些理论都不是我的。

跟别人学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将自己的思考、实践融入其中,他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们的,而是只是我们教条的知道了而已。他并没有成为我们的习惯,也没有融入我们的生活,更没有刻进我们的身体。我们像木偶,照章办事,活成了别人的理论,活成了别人的正确,却独独没有自己的思想,也并不坚信自己所学的内容。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可能都会把我们打倒,我们并不牢固,经不起任何推敲和考验。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是摇摆不定的,有时候我们听到不同老师的理论是矛盾的,便自己也陷入了矛盾,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其实这世上并没有完全的正确,更没有完美的老师,如果有绝对正确的、完美的老师,那么他应该就是神了吧!有时候只是我们的意念将专家和老师们神化了,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缺乏对自己的信任,也缺乏独立的思考,总想依赖他人,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观点。

其实,谁也帮不了谁,真正的智慧无法通过语言教习,也无法通过外界的教授获得。我们都是神,每个人都有神性,每个人都有智慧,问题在于你是否全心全意的信任自己,你是否给予内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你是否认真的听内在智慧的声音。我就是整个世界,我拥有整个世界,只有我能给我整个世界。

二,父母控制不了孩子,谁也控制不了谁。

说到亲子关系,我渐渐发现,成人其实都控制不了孩子,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孩子。也许你能决定孩子穿什么衣服,你却控制不了她想什么时候大小便;也许你能决定他睡在怎样的床上,你却控制不了她何时入睡。成人能控制孩子的,只是无关痛痒的那些外在的物质条件,我们控制不了孩子内在-----那里才是他们天马行空的地方。

真正想了解一个孩子、亲近一个孩子,这里才是我们需要去了解和花心思的地方,这些不可以通过控制得到,只能通过爱,无条件的爱。

三,不必在(亲子)关系里入戏太深,都是考验。

神圣明慧如悉达多,也陷在亲子关系里不能自已,何况我们这些俗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在关系里入戏太深,特别是亲子关系,我们非常容易代(kua)入(da)孩子的痛苦,特别放不下对孩子的担忧,并以爱之名索取。

对很多人来说,要放下是很痛苦的,但是执着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痛苦。放下可能只是我们一个人痛,而执着,可能会连孩子一起毁灭。

在所有的关系里,都不要入戏太深,生而为人,我们只是来历练这一场,感谢所有的遇见和所有的痛苦,他们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有的时候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我们在关系里如何自处,会更有助于我们定位自己关系里的角色。

四、人生这一场旅途盛宴,接纳我们所有的遇见。

不与现实对抗。这是很早以前我从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的一句话,知道但是并没有做到,但幸好我一直带着这句话生活。如今回想起来,似乎现在能比当初做得更好。

有时候,我们可能错过了一段感情,想重遇一位故人却再不能够,不愿接受生活里残忍的真相,对自己的现状有各种不满意…很多无奈,他就这样搁在我们眼前,不能退缩,也不能漠视,要么解决它、战胜它,要么就与他一起纠缠沉沦。

怎样对待他,是暂且搁着还是充满勇气去战胜,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事件,不管是令我们喜悦期待的还是令我们恐惧痛苦的,我们都安心的接纳他,稳稳地接住她,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我们这一生的又一个功课,早晚我们能够学会,它所要教给给我们的。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悉达多》。书的篇幅很短,仅有130多页,故事也很简单,主要讲的是悉达多的自我找寻之旅。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www.dhb100.com

书的主人公悉达多出生于印度的婆罗门家族,出身高贵,英俊聪慧,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是这些都无法让他幸福、安宁和幸福。为了寻找自我,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达到无我的境界,悉达多开始了漫长的求索之路。他抛弃富裕安逸,先是去森林里当沙门(苦行僧),此后转而追随佛陀乔达摩,然而他发现佛陀是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于是他离开佛陀,继续自己的流浪汉生活。

在林苑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罗,最终沉沦于情欲,沉沦于赌博,完全被世俗控制。某天突然清醒过来的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准备跳河迎接死亡,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听到了“唵”字,长眠的灵魂猛然复苏,最后悉达多奔向河流成为一名摆渡者,“以等待和坦诚之心倾听,不怀激情,不存热望,不加判断,不带见解。”

悉达多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以河为师,聆听河流的教诲,听到了世界,听到了整体与统一,听到了“唵”,得到了圆满。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但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可能大多数人都在解读书中蕴含的宗教和哲学寓意,我对这些都不擅长,就站在凡人的角度说说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句话。

“他不再问询本质,瞄准彼岸,他在世间寻找故乡。如若人能毫无希求,质朴而天真无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隽美!”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当下,当下的每一份体验和感受,当下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和妙不可言的的感觉,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非常喜欢林清玄的“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这句话,不要做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略当下的美好,快乐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物质和精神都是重要的,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在贬低对物质的追求,将精神追求置于比物质追求更高的地位。实际上,物质追求才是基础,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了物质追求,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方面的目标。但我不赞同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甚至将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认为,人很多的需求是物质没法满足的,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都需要从内心去探寻和挖掘。

这是一本深刻的书,就像悉达多说的“知识可以分享,但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愿每个人都能从悉达多的故事中发现智慧,并认真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孙万云)

黑塞小说《悉达多》读后感1500字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小说《悉达多》,真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著作。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在黑塞的书中,乔达摩和悉达多却变成了两个人,乔达摩成了历史上的释迦牟尼,而悉达多却成了一个独自探寻真理的浪子。他经历了出家苦行的沙门生活,后来和同行的朋友果文达遇见了乔达摩佛陀,果文达皈依了佛陀,而悉达多却选择继续独行。为了探索真理,他又抛弃了沙门身份,还俗成了一名商人,最后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

醉生梦死的生活了二十年后,他忽然感到了自己的衰老,感到了绝望。心灵深处的召唤让他再次出走,穿过森林,在一条河边他遇见了一个船夫,他也成为了船夫,成了清贫的摆渡人。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他以河为师,终于悟道成佛。此时乔达摩佛陀已经入灭,追随佛陀一生的果文达依然没有悟道,他在彷徨中再次在河边与悉达多相遇,一番交谈之后,感慨良多,我一生都在追随佛陀,可佛陀已经入灭我还是没能解脱。你与佛陀只有一面之缘,便特立独行,走上了一条与佛陀的教诲完全不同的道路,最后却获得了与佛陀同等的觉悟。

解脱的境界只有一个,但达到这个境界的途径却不止一个。有人说禅宗不是印度的佛教,跟释迦牟尼的说法完全不同。这是真的,即使今天东南亚的高僧也会对中国禅宗的教法感到很陌生。禅宗就是另一个途径。何止禅宗,中国的道家同样达到了解脱的境界。只是道家不但不喜欢宣传,而且还特别低调,藏着掖着,表述隐秘,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性情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喜好也不一样,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鞋子,走起路来就很别扭。我们要到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但我们的鞋子可能是不一样的。跟着圣人后面走,你未必就能成为圣人,邯郸学步的故事你明白。对于我来说,没有比禅宗更好的选择,在我眼里禅宗就是天下第一。也就是说,这双鞋特别适合我。那么我的文章同样只对与禅宗有缘分的人有效。

在我看来禅宗实在是太好了,立刻就能超越生死,立刻就能获得大自在。禅宗的作用全靠一个悟来发动,没有悟那就没有任何效果。我要自己悟那是特别容易的事情,我要别人悟那就是特别难的事情。我不需要给自己讲任何理由,这不生不灭的悟境就在眼前,我还要告诉自己什么?大热天的走在外面,太阳照得你眼睛都睁不开,你还要不断说服自己,天上有个太阳吗?我要给一个一辈子活在地洞里,从来没见过光的人说天上有个太阳,那就得写一本哲学论著进行论证,那就太麻烦了。喜欢禅宗的人大部分都不喜欢这样做,那应该是佛学家的事情。我说过禅宗就是非常实用的,你得了好处就行了,你得了好处自然就明白了。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那不是让你相信天上有太阳的问题,而是该找个阴凉处躲太阳了。所以自己悟容易,让人悟难。这长生不死的要诀就在这一悟里面,不是印在纸上的,所以再富贵的人不自己悟也没办法得到,这就叫做大道为公。

不要被这个世界上的道理给套住了,你的悟能让你超越这个世界,能让你在无数的世界存在。悟是不在任何道理里面的,这里面不存在什么有我无我的说法,那些老僧常谈的东西,都是在庙里面念了一辈子的经,变成了他们的顺口溜。我这里就没有这些,我就是个爽快人,我就说,你不沾染生死,你就没有生死。看懂的给我个鲜花,不懂的扔我个鸡蛋,如此而已,呵呵。

[推荐]《悉达多》小说读后感通用版


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自信,充满魅力。在观看了优秀的书籍之后,心中都会感触颇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值得推荐的优秀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推荐]《悉达多》小说读后感通用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悉达多》小说读后感(篇一)

我太喜欢《悉达多》了,以至于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酣畅淋漓。

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寻求真理和真我的时候遇到麻烦吧。有过自大,有过对自己的厌恶,然后有过迷失,这本书是位很好的引路人。告诉你,别害怕,去经历,去感受,去拿起,去放下。

个人最喜欢的章节是轮回。轮回这个章节太精彩了,好像就是作者画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圆。让悉达多从大河渡过去入世,然后返回大河出世。刚好一个轮回,一次我生我死。悉达多这个修行者,有血有肉非常丰满。充满矛盾,但是像我们每一个人。

有的读者认为,真正的修行要六根清静不理凡尘,无欲无求心无旁骛。

但是不知众生苦,怎会苦众生之苦呢?不会小爱,怎知大爱。没有我执,怎么放下我执。所以私以为,最好的修行恰恰是到尘世里,看众生观百态。只有经历尘世从尘世中走出,方叫出世。这是相对的概念。

书中的悉达多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他离家一心去追求无我的境界。对佛说的话谦卑但是他傲慢,他自以为一心向“无我”便可以真的达到最高境界。

“悉达多只有一个目标——变得空无:没有渴望、意愿、梦想、快乐和悲哀——让“我”死掉。不再有“我”,体味空无心灵的平静,体味纯洁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标。”但是人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欲,有了欲自然不会做到无我。做不到无我,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本心所看到的,完全受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他入世了。他有了自己的爱情体验,有了自己对金钱的渴望,他不再把这一切当作一场游戏。因为他有了强大的欲,也就有了强大的惧。他害怕失去,他变得世俗。一切的山山水水都和他没有关系,他执着于自己现有的财富和华丽的生活,他看重名利为五斗米折腰,背弃了自己的修行,坠入了尘世的欲念纠葛。他有了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便无法看清事情的本质,即一切都是无。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悉达多经历了尘世,放走了自己这只金丝鸟。最后在大河里悟到,不是所有以爱为名的感情都是好的对的。自己应该做的是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等他放下了对儿子的惦念,放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就终于放下了“我”放下了小爱。小爱成了大爱,他爱每一块只是石头的石头,爱每一个世人,爱每一种苦难和幸福。

有句话我很喜欢,因缘而得往往求而不得。追求无上的境界本身就违背了修行的“皆空”和“无我”悉达多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安宁,找到了“我”又失去了“我”。

最后用喜欢的一句台词结束这个书评“众生之爱皆是爱。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悉达多》小说读后感(篇二)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很巧,最近看的两本书都是关乎寻找自我的故事,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正在不断寻找自我?)书的篇幅很短,仅有130多页,故事也很简单,主要讲的是悉达多的自我找寻之旅。

书的主人公悉达多出生于印度的婆罗门家族,出身高贵,英俊聪慧,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是这些都无法让他幸福、安宁和幸福。为了寻找自我,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达到无我的境界,悉达多开始了漫长的求索之路。他抛弃富裕安逸,先是去森林里当沙门(苦行僧),此后转而追随佛陀乔达摩,然而他发现佛陀是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于是他离开佛陀,继续自己的流浪汉生活。

在林苑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罗,最终沉沦于情欲,沉沦于赌博,完全被世俗控制。某天突然清醒过来的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准备跳河迎接死亡,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听到了“唵”字,长眠的灵魂猛然复苏,最后悉达多奔向河流成为一名摆渡者,“以等待和坦诚之心倾听,不怀激情,不存热望,不加判断,不带见解。”

悉达多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以河为师,聆听河流的教诲,听到了世界,听到了整体与统一,听到了“唵”,得到了圆满。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但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可能大多数人都在解读书中蕴含的宗教和哲学寓意,我对这些都不擅长,就站在凡人的角度说说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句话。

“他不再问询本质,瞄准彼岸,他在世间寻找故乡。如若人能毫无希求,质朴而天真无邪地看待世界,世界何其隽美!”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当下,当下的每一份体验和感受,当下的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和妙不可言的的感觉,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非常喜欢林清玄的“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这句话,不要做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略当下的美好,快乐过好当下的每一刻。

“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物质和精神都是重要的,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在贬低对物质的追求,将精神追求置于比物质追求更高的地位。实际上,物质追求才是基础,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了物质追求,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方面的目标。但我不赞同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甚至将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认为,人很多的需求是物质没法满足的,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都需要从内心去探寻和挖掘。

这是一本深刻的书,就像悉达多说的“知识可以分享,但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愿每个人都能从悉达多的故事中发现智慧,并认真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悉达多》小说读后感(篇三)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方、我将如何寻求永恒……这是一本始于佛陀叩问的书。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歌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歌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悉达多则继续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甘玛拉,并通过她结识了商人卡玛士瓦密,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拋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河水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他困惑于沙门们修行的方式,渴望沉进阿特曼,渴望悟得无以言表的天堂之乐;他困惑于佛陀乔达摩的彻悟,渴望离开所有的教导,希望单独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寻求解脱;他困惑于自己竟会被世俗所累,热烈地希求空寂、安宁、死亡,希求从这污秽的红尘中解脱……悉达多一直在追求自我,即灵魂,在追求灵魂的过程中,他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但他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那时的他,心中充满着欲望。

船夫瓦树地瓦与那条河,带给悉达多一生中最长时间的心灵平和。在河水面前,他重新听到了那神圣的"唵",他在内心默诵,他又感知到了梵,感知到了不灭的生命,明白了所有神圣的东西,所有的、已经愈渐世俗的他已经几乎忘记的东西——

他是在历经了许多歧途之后慢慢从大人变成了孩子,是从思想者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走过的这条路是好的,纵使他沉沦过、放纵过,为了能体会到慈悲,以往的他必须去历经绝望,为了在"我"中找到阿特曼,为了生活下去,为了真正的解脱。

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是真实的。一个真理,如果它是片面的真理,就只能以文字表达出来,也只能局限在文字的范围内。每一样事物,要是只用思想来思考和用文字来表达,都是单方面的,都只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圆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即是一种轮回,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又仿若涅槃重生。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恕。在我看来,存在中的每一样都是好的——死亡同生命一样好,罪恶同神圣一样好,智慧同愚蠢一样好。每一样东西都是必需的,每一样东西所属于我们的,仅仅是我们的赞同、我们的承认、我们的理解。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到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悉达多经历的,正是一个具备正常人格的普通人也都要经历的。他经历了从婆罗门到沙门,再到自我,再到摆渡人的转变,最后找到了信仰,信仰世间的万物,而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义和思想。好像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理解一种意境、学习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学会抛开世俗的眼光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一切都中我的意,一切都与我相得。我们花费一生去找寻的真"我",在生活中某一刹那醒来,愿我们能够早日发现并热爱自己。

《悉达多》小说读后感(篇四)

我在《箱庭疗法》一书中读到了自性化这个心理学名词,刚好手头上黑塞的《悉达多》一书也读近尾声。在我看来,黑塞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悉达多,他就是在追求和实践着他的自性化。

我在网络上查询自性化的解释,如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主人公悉达多正是如此,年少离家、追随过佛陀、沉浸过人世,后来在摆渡人的指引下思索追寻,最后也成为了一个摆渡人,成为了他自己。书中这样描述他与佛陀的相遇和相离:这位佛陀夺走了我的一些东西,悉达多想,他是剥夺了我什么,可赐予我的更多他夺走了我的朋友,这个朋友原来听我的,现在却信奉了他。然而他把悉达多送给了我,把我自己送给了我,在我看来,悉达多的这番悟道十分精妙,他不是一个盲目追随他人的人,他听从着自己内心,即使与自己一同修行的朋友信奉了佛陀,即使千万人跋山涉水来求教于佛陀,悉达多也没有因此被敬仰蒙上双眼。他说道我无权对别人的生活做出评判!我只需要为我,对我自己一个人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舍弃。

悉达多是坚定的,从离开家庭走上苦行僧式的生活开始,他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心,虽然不曾清晰地呐喊出我要什么,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他清楚我不要什么。反观自身,我是一个内在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人。大学时,我才开始懵懂地去认识自我。我在心理被试的经历中漫想,在友谊、爱情、亲情的建立和破碎中探求,在初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中思考,和悉达多一样,我离开家庭后,才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但我的修行却很飘忽,很容易跟随,很容易放弃,有点像悉达多对商人迦玛斯瓦弥的评价他和我一样聪明,可他心里没有归宿。是的,我缺乏自己的思想体系,记得曾经在朋友圈转发过一句话,核心意思就是一定读书,否则自己的思想只能来自于亲戚朋友了。原句很犀利,直戳心脏。那时候是四年前的冬天,我刚签完工作,意气风发,但直面内心也会意识到思想水平不高的残酷现实。

从我开始真正生活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搭积木的小孩,曾经和父母一起搭好的那个城堡被推翻了,或者是我的建造材料出现了改变,我要以不同以往的方式自己搭建了。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新接触的观点产生了碰撞,我频频回头寻求父母亲人的指导,也慌张地追随人生的新鲜感。读完悉达多的故事,我感觉他好像就是完全脱离了以往一样,循着自己的光,一路前行不曾回头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但同时,这场修行,他也迷惘过,在与拉玛和商人的生活阶段里,他自如地享受着世间一切,但到了那么一天他幡然醒悟,又像当初离开家庭一样,再一次地离开。我的路还会把我引向何处哟?这条路愚蠢痴傻,弯来弯去,也许是一直在兜圈子呗。随它爱怎么着怎么着,我愿意顺着他走下去,多么洒脱,就像我敬仰的东坡先生。行文至此,我内心豁然开朗,我也要像悉达多、像苏轼一样接纳我的生活,我纠结着、焦虑着、不安着,这是我看到了未来,但没看好现在的原因吧!现在的我,你不必,你已经是我的骄傲了!

我前年夏天阅读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的部分章节,其中提到真正的生命意义在于个人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关注他人、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不用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解决。在书中,悉达多与家人、与朋友、与佛陀、与拉玛、与摆渡人、与儿子等等人物交往,这都促进了他自我认识的深化。这对我也是启发和要求,在与人合作这方面,我很欠缺,但是目前我还没有掌握到合适的改进方法。日后,我一定要多阅读一些合作的书籍,以期进步!书写有益,思考尤佳,明达有益,忍耐尤佳。

以上,就是我初读《悉达多》的感悟,我还会再读,相信会有新的见解。

《悉达多》小说读后感(篇五)

今天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了《悉达多》,看完后有许多情绪涌上心头。

《悉达多》副标题其实是一首印度的诗,她在豆瓣评分9.4分,是很多大v都在推荐的书籍。

书籍里描述了悉达多开始修行的道路,不断的在寻求答案,找到真正的目的,甚至见到佛陀还是觉得佛陀说的答案没有达到他的想法。他宁愿入俗继续寻找答案。

悉达多沉溺于骄奢淫逸的物质生活时,作者这样描写他的心理现实:“就像湿气一样,一点一点进入快死的树身里面,一点一点多起来,一点一点把树身腐烂掉;这个凡俗的世界和它的生活惯性也是同样,它们一点一点地偷偷钻进悉达多的灵魂,充满他的灵魂,使他的灵魂变得沉重、忧郁,感到疲倦,最后沉入睡乡。”非常多的描述,一次次打到人的内心里,把整个人物的塑造立体又一点点推动内容的发展。

后来,他突然发现这不是他所期待的方式,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个期待的“我”的答案。本来想直接一了百了求死却被他的朋友乔救了起来,他又来到曾经免费送他渡河的船夫那里,船夫说河流会给我们答案,河流的过去和未来都没有一样的,它会在每一个时刻都认真倾听着我们。

船夫给悉达多度过了特别难熬的日子,而他也体会到,原来我们根本不需要一路在追寻着答案,他通过第二次渡河,还有和船夫的交流中,他也在渡着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他终于明白,自己找的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在书尾,当他的朋友乔通过悉达多看到了不同世俗的景象,那个景象就是活生生的生活,他有爱恨嗔痴,有离别相聚,有苦楚有喜乐,一切都是由这些构成的。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过踌躇满志,路过困顿怀疑,路过傲慢无理,路过世俗功利,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幡然醒悟,路过接受理解,路过自己的一生。

终于理解为何这么多说当你迷茫和困顿的时候要去读一读《悉达多》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因为我们在生命长河里都是唯一的个体,我们只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形态。

我们就是悉达多,我们在一生中都在追寻,追寻每件事的答案,追寻活着的价值,追寻生命的意义,无非这些就和当下相关。

书里提到,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同时,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他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他一心想着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而发现则意味自由、敞开、全无目的。可敬的人,你或许确实是位探索者。但你却因努力追求目标,而错过了些眼前事物。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每一句话,就像每一个给我们的提醒。人生道路漫长,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悉达多》小说读后感(篇六)

虽然感悟落于文字难免失去些意味

但原谅还是想抒发下我心中的《悉达多》

文学首先是倾听自己内在安静的力量,学习独自一个人与自己对话的力量。

初识悉达多,是在蒋勋的品红楼里,听他讲到悉达多为了求道如何在人世间放纵,那时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惑,人来世间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要走一遍的路,究竟能留下什么?再看悉达多,也是在蒋勋的散文集里,只记得最后的一句话“流浪,会不会本来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心里震动了一下。所有的因缘牵扯,直到今天终于翻看了这本书,随着悉达多活了一遍。

读到青年的悉达多时,看到未经世事,初入冥想的少年悉达多,似乎与自己发生了深深的联结,因此产生了更深的代入感。想到自己这一路以来被引到宗教,学习禅定,然后似懂非懂的在这条路上被牵引着,回头看觉得一切因缘都很奇妙。但心中难免有很多疑惑,甚至急功近利,产生了执着,与现实世界脱轨,想到读上一本哲学史时说的“见和蔽是连在一起的。他有所见,可常常为其见所蔽。”于是产生了如同少年悉达多同样的心里,去排斥世俗的一切,想削减一切欲望去把周围的事物看淡,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暂时找不到出路。所以可想而知当我读完《悉达多》时内心的无比激动,读它的时候,感受到了与自己内在心灵深处做生命质问的力量,再次体会到了读书的妙处。

从这本书里,我试图厘清了自己当下的状态以及透过这本书我的观念发生的改变。

1人来世间就是为了学习的,所有的体验都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完整的我。世事无常,苦谛只能独自品尝,我们做的不是去逃避所有的苦,而是用开放的心去面对它,化解它,不要有分别心,最后淡然地放下一切,把伤害作为促进。

2世间的一切都很美好,我们只管纵情感受,用力去爱。但我们也是自己肉体的主宰,要对它负责,借它修炼自己,要有时时能跳脱的无我智慧,不要深陷其中,要保持住“一念心”,守住内心深处的“唵”,用不懈的学识与求索为自己开辟一条通往内心的路。

3不要把宗教的法义作为人生的目标去奉行,生命的觉悟也不可贪,贪便有了执着,正邪皆不用,清净至无余。

4奉行悉达多“思考,等待,斋戒”里的智慧。

5智慧源自于生命经历,学识,苦难,情感等等的凝集。智者无言,所有的生命感受融为一体,文字就会变得赘余。时刻思考,树立人生追求。

6当然也不要忘了悉达多的原型是乔达摩,如果拥有了力量,也要积极把它传播到人群中去。

然而有了些思考也不过是一切的开始,前路还很漫长,我还要历经很多考验。但愿借着这本书的初心,能为我人生亮起一盏明灯。

《悉达多》小说读后感(篇七)

惊艳。

如果说《悉达多》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那么《刀锋》中的拉里则活成了悉达多。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悉达多放弃了婆罗门的地位和名誉,在森林中苦行;拉里和相爱的未婚妻解除婚约,去欧洲自我放逐,都曾在欲望中放纵和迷失,也都在导师指引或者顿悟中遇见自己。

《刀锋》开头引用了印度教经典《迦托·奥义书》: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悉达多对歌文达说,“我的犯罪是必须的,我需要欲望,必须为财产而奋斗,必须经历厌恶和绝望的深渊,为的是不抗拒这种种,为的是学会去爱这世界,为的是不再把这世界同一种臆想的世界相比较,而是接受这个世界,去爱它,为自己属于它而高兴”。

二者异曲同工。

每个人内在都是有神性的,在欲望被物质填满,灵魂被科技裹挟的今天,《刀锋》《悉达多》这样的书让你看见自己,发现自己,在虚假、迂回和错误中体验自己。

如悉达多所说,

“心境淳朴,清醒,关怀眼前遇到的一切,不带任何怀疑,就这样活在这世界上是美好而愉快的事。”

年度最喜爱作家:黑塞。

关于《悉达多》读后感1000字(通用9篇)


常言道:“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人的一生,看过许多书,我们经常会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下一篇相关的作文,用来记录读完文章后的一些所收获的心得体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后感有一定的深度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关于《悉达多》读后感1000字(通用9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悉达多》读后感 篇1

本书一个“唵”字贯穿其中,唵字是开悟的那一瞬的灵感迸现。每次都在悉达多彷徨时出现,拯救于悉达多,将他拉回正轨并更上一层。

“孩提时代,我笃信众神,一天到晚忙着敬神献祭;少年时候,我专心于苦修,沉浸于玄思冥想,求索梵天,敬拜阿特曼中的永恒;长大成人,我被吸引住去赎罪,住在森林里,忍受严寒酷暑,学过斋戒,学过征服肉体,然后又发现了伟大的佛的教义,又遇见了甘玛拉。”

如果按照线性的角度分析悉达多的一生,他从一位受人仰视尊重的婆罗门,到为寻找真我,跟随沙门到森林里修行,学会了思想、斋戒和等待,又接着去看了世尊佛—释迦摩尼佛乔达摩,接着去了尘世间体验真正的生活,与甘玛拉结了一世的缘分,学会了理财与赌博,但不免也坠入其中,在感到万物虚空厌恶的时候到了河边,跟着渡河人学习倾听,学习河流交给的一切。

甘玛拉的孩子是悉达多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放下也就找到了自我。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里宫二小姐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三重境界,是不是也类似于这三重思想呢?乔达摩也曾是个苦行者,并且生活在森林中,但后来回到了奢华的生活里,最后参悟成佛。

是不是说明,一世一生该经历的无论怎么样都会经历,所以当悉达多最后放下对儿子的执念时,也就明白来自外界的阻碍拦截也都没有用,该经历的总会遇见。古典的东方思想,深奥复杂。

《悉达多》读后感 篇2

《悉达多》读后感400字!

德国作家写印度诗歌?我信你个鬼?!

看了这本书,好吧,服,我服!

悉达多,一名婆罗门人,也就是印度的贵族,据传说婆罗门诞生于梵天双唇,多为从事印度领军行业——祭司,题外话了。

故事讲述我们的小主角,英俊聪明的富二代不安现状跑去做沙门(苦行僧),继沙门学有所成再求学活佛门下,不甘于佛法享乐黄赌毒,于不惑之年悔过自新拜入摆渡人门下,一段悠闲时光在活佛涅槃之日喜当爹,做着子孙满堂的梦,没拦住儿子离家出走的脚步,丧子之痛使其大彻大悟,终成“摆渡僧”。

本人理解这不就是“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道理嘛!

让我引用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坚战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个故事“人舍弃了骄傲可以得到一切的爱,人放弃了愤怒就没有忧愁,人放弃了欲望可以变得富有,人抛弃贪婪就可以得到快乐”如是而已。

《悉达多》读后感 篇3

万物生长,从开始到结束,从初生到死亡,从出现到淫灭,从短暂到永恒。人的一生就如同一条河流,一条永不停止奔涌的河流,一条动和静相映成趣的河流。书中最完美的意象也诞生于此,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当我们倍感困顿,无所适从时,我们应该去向河水虔诚地讨教!

生命之河永不会干涸!有灵气的生命里是有新鲜的血液在日复一日的循环涌动着。它就是我们身体里的生命之河,我们能不离开它,我们对它充满了依恋。我们奢求着它为我们清除迂腐的血浆,给我们带来活力。当我们有了它,就不再冰冷,而是成为一个有血性的人。

如何向河水讨教?如果身边没有江流也没有河流,一个小湖或者花园里的小池塘也是不错的选择。找个安静的角落,席地而坐,闭上眼睛,用心专注地去听河水流动的声音,去感受河水的神秘,去与河水对话,然后睁开眼细细地打量一番,终归有一天你会有所悟,那是河水的力量和神奇的魔力!

《悉达多》读后感 篇4

不止一次看到强烈推荐,对其评价极高,抱着不看不能评价的想法去看了。

看的时候突然想到,抱着这样吹毛求疵的念头,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既然看了,就好好欣赏和学习它的长处吧。

这部小说非常容易读下去,大量的排比句的作用,让作品有一种长篇叙事诗的优美(译者功不可没)。后半部关于亲子之爱的反思很深刻,很少看到文学作品里有这样的深度。

看完后总体还是觉得盛名难符,当发现我在用什么做比较对象时,自己也觉得好笑。

这部作品好比登山动员书,言辞优美、引人入胜,而我已经在登山,更需要路径指南和说明。

看《悉达多》最大的收获是,明了术业有专攻,如果需要得到什么专业的指导,还是请教专业人士--挑剔这部小说在求道方面的阐释不如高僧大德的教导,对作者委实太不公平。

又,另一个译本中译者提到这部书曾在美国大学风靡一时--如果大学时读到这一部,想来是会十分惊艳吧。

《悉达多》读后感 篇5

“怎么?”乔文达谨慎问道。“听好,亲爱的。你听好!罪人。我是罪人,你是罪人。但罪人终将成为梵天,证悟涅檠,得以成佛。只是,这·终将”乃为幻象。仅是譬喻!罪人并未走在成佛之路上,他并未处于发展中-一尽管我们的思维认为其处于发展中,无法具备其他想象。不,在罪人身上,现在和今天的他即是未来的佛。他的未来已然存在。你须将罪人、你自己和一切人,尊为将成之佛、可能之佛、隐匿之佛。

乔文达,我的朋友,世界并非不圆满。世界并非徐缓地行进在通向圆满之路:不,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没人能看清他者的道路。强盗和赌徒的路或许通向佛陀,婆罗门的路或许通往盗。在最深的禅定中存在这种可能:时间被终结,人视过往、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为同时。这时,一切皆为善、圆满和梵天。

因此在我看来,世间存在的一切皆好。在我看来,死如同生,罪孽犹如神圣,聪明等同愚蠢。一切皆有定数,一切只需我的赞赏、顺从和爱的默许。这样于我有益,只会促进我,从不伤害我。我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去经历罪孽,追逐肉欲和财富,去贪慕虚荣,以陷入最羞耻的绝望,以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爱世界。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哦,乔文达,这就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对于隐匿的意义来说,言语无益。它总在言说中歪曲,变异,变蠢——是,即便这一点也极好,令我欢喜。一个人的宝藏与智慧,在他人听来却是愚痴,连这我也认同。

对于我来说,爱乃头等要务。审视世界、解释世界或藐视世界,或许是思想家的事。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悉达多》读后感 篇6

身边有好几个人在分享读了这本书的感受,评价都很高。我也在想着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看了下作者“黑塞”,一个哲学家的书,居然有这么多的人推荐,好奇感更强了w。之前一直在准备PMP的考试,就想着等考完再看吧。在国庆回家的旅途上就看完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寻找自我的书,网上有很多这本书的简介内容,这里就不做过多的描述了,想要表达的是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关于儿子,在这时候,他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爱,当迦摩罗在临终前来找他,并告诉他,他有了一个儿子。在这之前,他可以说几乎都是顺风顺水的,而在这一刻,他开始陷入爱里,迷失了自我,或者说他终于感知到了自我的丢失,也通过这一段的煎熬,他也终于寻找到了自我,完成了这段旅程。

之所以这段的影响比较深,是因为我也为人母,开始在想我与孩子,我们之间的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相处。在成人的世界里,作文总以为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语言以及所谓的悲悯、慈悲去影响、感化周围的人,但实际上,我们的子女,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只是经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他有他的思想、有他的行为逻辑,以及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是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替他暂时的遮挡风雨,最终他都是要自己去走自己的路,我们只能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成长为他自己。

想清楚了这点,我想以后我和他的关系相处起来也会简单一些,我们各自都会轻松一些。而且,我也会时常来提醒自己来回看这些文字,不用其他的东西去羁绊他,也不为自己增添许多麻烦。

希望我们能够各自成全彼此的成长。

《悉达多》读后感 篇7

《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世人皆具佛性,佛陀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

一名悉达多的青年,他出生于富贵之家,一直勤奋好学,随后加入沙门开始修行,偶遇了佛学,却并未停留,于是,他选择了入世,经历了爱情、财富、贪婪、纵欲、欺骗后,又再次遁入隐世,但却终难逃脱最强大的感情--亲情,经历过如此种种后的悉达多,最终领悟了。

这是本篇幅短小,但却意味深长的书。悉达多的每次转变都有着深意,都是一位智者在不断的用着各种方式去追寻人生的真理。从自我怀疑,到体会到众生皆苦,到想要剥离自我,到逃避现实,而后,让我觉得最有感觉的是,悉达多又重新回归俗世生活,可以说,这是一种重新面对自我的方式,于是,经历诸般种种,他最终来到了河边。他意识到,这些最原始和冲动的欲望构建出生命的活力,也是人类能够存在的驱动力。

悉达多说,经历贪欲,追逐财赋都是必然的,体验绝望,并要学习抵御他们。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并且不再以对它加以幻想,以归属它,而心存欢喜。

我认为这本需要有些人生阅历的人适合读的书。书中的很多精妙之处需细细体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能读起来的感受会有不同。等3年后,我再二次阅读。

《悉达多》读后感 篇8

1因为看一本书而爱上一位作家,还是四年前遇到了不起的盖茨比粉菲茨杰拉德的时候。一个读者能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之中读到谁的作品,产生多少恨不得连连说的共鸣,享受到多少审美甚至智慧上的洗礼,说来也都是机缘。个体与个体之间有云泥之别,于我而言感恩遇到黑塞和悉达多。

2文笔真的非常好,尤其是描写状如游丝的思想和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的时候,让我止不住在心中爆灯,想着that’sit!!!悉达多的成长之路从万人眼中颇具慧根的天之骄子到真正涅槃,不是皈依佛门,也不是研习教义,而是在路上在人世中染上滚滚红尘,凡人所经历的种种,物欲情感统统来一遭,并着每一步痛苦和怀疑而更加通透清澈,最终在一个摆渡人的引导下成为没有头衔的,真正的“佛”。这个构思以及过程中俯拾即是的字字珠玑让人不由得感叹作者对东方宗教哲学,对生命生活的思考实在入木三分。

3重新理解了宗教的意义。科学教我们以实验观察和推理理解世界,而倘若宗教出发的目的就不在描述世界,而是以人类的“精神流”阐释世界,那么存在的合理性就实在充分。就像@亚米亚米说的“佛的意思就是,宗教的创立不在于满足科学性和人的求知欲,他不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但他给你提供一种视角,他创造了一个人们都想解脱但却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更好的体系,只要你信从就会解脱。

就像人把自己的原罪投射到外界,被圣水一洗就可以自我原谅一样。我们需要自我原谅,可我们二维的矛盾思维一直在打架,但佛就不一样了,佛可以帮助“我”两者中的任意一者,而我们借助他的神力,使两个矛盾的我中的一个消失。”

看完有种感觉是,理解了之前想不通的事,所以好像自己的理性也跟着生长得更加宽阔和强大。

4写下这段话的契机来源于从图书馆回家忘带钥匙,坐在面包店看完这本书难得泰然自若地觉得有闲来写书评。想到之前断断续续地偶发焦虑,焦虑爸妈的养老,焦虑求学是否顺利,也焦虑经济行情,焦虑自己的未来,焦虑和漂浮感让我跟闺蜜打电话竟然止不住地嚎啕大哭,在那个时间看到了不同日常的脆弱敏感的自己,也在与她的对抗中观察到了渺小的另一个我。所幸在沟通中得到亲人朋友无条件的支持,得到soulfriend和作家们新思想的启发。学着一步步换个视角审视自己,如果站在终点去看现在行不通就跳去更大的地方俯视这个陌生人与和她相关的所有。

学着在一朵花的一生中体会聚焦当下的力量。当自己开始主动重塑自己的三观,用理性脑get到把意义放在时间流之中而不是入海口的道理,虽然并没有体会到所谓顿悟的那一刻,但心里的确清明许多。有些视角原来真的不是心学家们的说辞。

回到悉达多,跟他一样,在终于认识到我本凡人,注定要摸爬滚打,裹上层层红尘形成僧衣,但竟丝毫不沮丧时,才有可能真正让智慧和平和生长出来。屏蔽碎片信息和碎片思考,主动控制社交媒体,减少不必要的交往,把精力放在核心目标,聚焦每一步过程,自己慢慢做到的这些小事回过头来看就是口口追求的自律。

结语就是

很多事不是不能阐述方法论,但是有时候就是鸡汤触发了你去践行方法论的开关这世上大抵本并没有鸡汤,把自己的生活抽象形成情感表达出来了,就有了鸡味。

请继续,默然地修行,无情地克己。为求知,也为体验世界的真实。

《悉达多》读后感 篇9

读完后最大的感想就是:语言真的是一个很不完美、自身充满谬误和套娃的、逻辑不能完美自洽的东西,就连书中我最喜欢的“当某个智者向人表达智慧时,那智慧听起来总像是愚蠢”这句伟大的智慧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后,都变得愚蠢了。所以《悉达多》并没有用语言来表达智慧,而是用语言讲了一个故事,用故事来表达智慧。这个故事即使经过翻译,也没有损失太多智慧。

但是,即使是充满智慧的故事,我也会想要寻找其中的不和谐,并力图使其变得更加和谐。我清晰地感觉到,这样敢于批判是年轻的特权,当人逐渐年迈时,可能会趋于一种平和,看啥都不会不顺眼的状态。所以特权当然是要趁还没过期的时候多行使行使。

在那之前,请允许我高度概括一下《悉达多》的故事梗概,其实这个故事非常简明,以时间顺序分为几个阶段。

阶段一:悉达多从小受良好的教育,但他为了寻求真理而踏上苦行之路。

阶段二:苦行数年后遇到高僧乔达摩,悉达多和乔达摩谈论过后选择不追随乔达摩,而是去独自旅行。

阶段三:悉达多来到大城市,体验世俗生活并逐渐沉溺其中。

阶段四:悉达多厌恶自己,并到河边做起了摆渡人。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这个故事写得并不详细,薄薄的几十页就讲述了悉达多的一生,可以说是有详略的概括。就像热血漫画,主角在修炼的时间会略过不写一样,“两年后”或者“几年后”再出来,战斗力大增,《悉达多》也是,枯燥的修炼和思考的过程以及在俗世具体遭遇的事情并没有细说,仅是提一句后略过,把重点放在一个阶段的结论上,详细描述悉达多在这一阶段得出的“答案”,每过一个阶段,悉达多的思维就跃进一个层次。

于是这引出了我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细致描写悉达多经历的种种事情呢?苦行也好,世俗也好,都是“几年过去了,悉达多变得怎样怎样”,而并没有细致的描写。悉达多思维层次的跃进,是经历的量变所积累出来的思想的质变,像“几年过去了”这样略过量变积累的过程直接描写质变,读来不免觉得突兀。如果像《百年孤独》一样,用各种各样繁杂的量变积累的细节塞满读者的脑子,那不是更棒吗?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忽然意识到悉达多他自己在与高僧乔达摩论道时也问过这个问题。悉达多问乔达摩:你在领悟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乔达摩却反问:你看那些跟在我身边学习的弟子,你是否认为如果他们各自散去,走向世界或回归欲望,其后果会更好些?乔达摩这句话的意思,按我的理解,即是在强调直接经验。从他人口中获得的观点,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这些都是间接的经验。悉达多想获得直接经验,所以询问“您的经历”,却不知这段经历如果从口中叙述出来,就仍然还是间接的经验。听人叙述经历并不能与亲身经历相等同,无论再怎么细致地描写,仍然是不如直接经验来得鲜明。这又与开头的感想关联。从直接的经验中获得的智慧,说出来,就是间接的经验,就变蠢了。

第二个问题:悉达多的出身令人沮丧。悉达多是婆罗门出身,是印度的高级种姓,是贵族,于是他在童年时就获得了一般人所没有的良好教育。他想去做苦行僧,就去做了,但如果是一个苦行僧想做贵族,却是断然不可能的,是会被社会的金字塔给牢牢压住的。悉达多最后得道,回想起了他的人生,他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他宝贵的精神财富,求学的悉达多、思索的悉达多、苦行的悉达多、追求爱情的悉达多、沉溺世俗的悉达多、摆渡的悉达多、教子无方的悉达多,这些都是得道的悉达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这样几乎垂直刺穿各阶层的社会经验,悉达多就不会想众人之所想,也就无法得道——我最初是这样想的。但故事里还有另一位得道者,就是在摆渡时倾听河流的华苏瓦德。他与悉达多同龄,当悉达多青年时,他免费载了悉达多一程,送悉达多进入花花俗世。当悉达多老年再来到河边时,他接纳失意的悉达多一起摆渡。虽然没有描写华苏瓦德的青年和老年之间是怎样,但大概可以认为他一直是摆渡人。他总会对悉达多说“听,河水在教导你/嘲笑你/别的怎么怎么样”。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暗示,因为河水声并不会代表某个圣贤、某个神明、或者某个思想更加高级的意志来教导悉达多如何如何。悉达多的思想都是悉达多自己想到的,而不是河流教他的——当然,这是我这个无神论者的论调,并不排除悉达多这个故事的世界中有什么神。总之我的意思是,即使一生只做摆渡人,也是能“得道”的,就像华苏瓦德一样,所以并没有什么对悉达多的贵族出身沮丧的必要。但华苏瓦德应该也从各种各样的渡船的乘客身上获得了从高到低的阶级的智慧,所以才能想众人之所想——但这又与前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论调相悖。我想到这里,决定不再去想。我隐约觉得,去找出身和求道的因果关系的结果大概率是没有结果,刻意地追求反而会使自己视野变得狭窄。出身什么的,也许有影响,也许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我不追求得道,却在替求道者着急,也许这是愚昧而没有必要,更是白费力气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得道后去干什么。本文借用道家的“得道”一词,来代表“高僧”们的“最终形态”——我只能这么形容,要么是我的词汇太匮乏,要么是语言里根本就没有我要的那个词。乔达摩得道后,去讲学,去尽自己的努力引导求道而不得者。但悉达多却不同,只是还在原地继续他的摆渡工作。这让我想起一个词叫“社会责任感”。在某个领域取得极高成就的人,按常理来说,都要回馈社会,向大众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幸福,反过来说,造福大众也会使其本人获得幸福感。乔达摩去讲学,符合,悉达多摆渡,不符合。当然,我所理解的摆渡,是像出租车那样,输入目的地就直向目的地驶去,终将会被替代的机械化的重复工作,而悉达多的摆渡可能也不止于此。“摆渡“是一个相当有象征意义的词,所以故事最后他”摆渡“自己的好友戈文达,也是比机械劳动更有意义的”摆渡“。

第四个问题:关于爱情。书中悉达多和名妓卡玛拉的互动让我想起以前曾看过关于玛丽莲梦露的文章,有一句“以性猎爱“。本人今年24岁,至今未曾有与我互相恋爱的人,也从未有过性生活,在读《悉达多》之前,这似乎是一件引以为耻的事情,因为从生物的兽性的角度来说,我羞于去证明自己身为雄性的价值。而读了《悉达多》之后,我意识到我可能也与悉达多和卡玛拉类似,心中留有一片避难处。但我的避难处太过于舒适以至于我根本不想出去,于是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自恋。我并没有表现得像传统的自恋者一样,喜欢展示自己多帅啊多美啊什么的,我的症状仅仅就是难以爱上别人。所以爱情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我无法想象,我只能用理性分析它。在我的印象中,爱情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性欲,还有一个是责任感。我的性欲是正常的,而缺失责任感。普遍认为没有责任感的爱情是不能长久的,是”一夜情“,但是,既然仅仅只是性欲的问题,那解决办法不是很多吗?比如用手?为什么非要和他人发生什么纠葛呢?如果双方的责任感相差太大,一方会因为背叛而受伤,另一方也会因为被束缚而受伤,这样的互相伤害可以说是再普遍不过了,但从根本上考虑,为什么爱情非得是”某个他人“而不能是自己呢?我用手解决自己的性欲,并且对自己负责,这难道不是非常节能环保无害的生活方式吗?若是有某个名妓诱惑我,我必定要问清楚一个”为什么“——当看到卡玛拉对悉达多说”要为你生一个孩子“时,我最直接的想法就是立即从床上弹起来,并与她断绝关系——这样直接斩断还未生出的乱麻才是最省心的处理方式。说白了还是缺失责任感。如果我有钱,说不定会喜欢嫖娼吧,因为嫖娼所付的钱不仅仅是用于购买妓女的”服务“,还是用来推卸,或者说抵消责任感的。这也就是些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的迷思,说不定出现了一个能改变我一生的人,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想法,那也说不定。并且爱情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没有做非常严肃地追求的必要。

第五个问题,也可以说不算什么问题:关于“得道”和“世俗”的胡思乱想。尚在得道的途中,追求得道的人,应该都是远离世俗的,而大多数追求者,也许都只能穷其一生去追求,而无法达到得道的境界,就像地平线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得道”和“世俗”就成了一对对立的词语,中间夹着一个“求道”。假如,我说假如,世界上的一大半的人,突然开始求道了呢?他们将断绝妨碍他们求道的欲望,维持最低的物质消费,并从事简单重复不用脑子的劳动,来把脑子腾出来思考得道的问题,他们还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来与其他求道者论道,并且将有意义的成果记录下来。也许一段时间后,精神文明趋于昌盛而物质文明趋于衰败。如果人们都以追求精神文明为荣,“全职求道者”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即使要忍受贫穷和饥饿,人们也都心向往之呢?那想必求道者会越来越多,而世俗人会越来越少——求道者自然是断绝欲望的,生育的欲望,即性欲,自然是包含在内——于是人口总数会越来越小,世俗人将会承担过于繁重的工作,无论是为了逃避工作还是为了追求得道,世俗人都会逐渐开始求道。最终,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世俗人,他疯狂地工作,履行一切他可以担起的职责,被所有求道者做为唯一的世俗样本来观察,就像一群好奇的孩子们围着一只离群的蚂蚁。终于,这个人因为过劳而去世了,记述他的生平的书成为了所有人必读的教科书,因为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世俗可供他们观察了。到这一步时,我已经无法再往下想象。如果一对相对概念,其中一方消亡了,另一方的存在也就变得无意义了,就像没有矮就无所谓高,没有轻就无所谓重一样,没有世俗也就无所谓“脱俗”了。这只是我幼稚的狂想,记录下来只是因为很有趣,并且也是读后感想的一部分。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阅读哲学类的作品,并且也幸好《悉达多》是一个故事而非“愚蠢”地讲道理,我才能耐心读完。我的感想可能幼稚可笑,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假如我以后进入了更高思想境界,这些感想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也一定有用。虽然我可能进行了一些“求道”的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正走在求道的路上,我一介俗人,并不能忍受求道的艰苦。我仅仅是享受思索的过程,向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试图解决它,这就能给我带来足够的愉悦。

喜欢《[读书感悟]姜乙《悉达多》读后感汇总》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悉达多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