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宋氏三姐妹读后感3000字 > 地图 > 宋氏三姐妹读后感3000字

宋氏三姐妹读后感30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互联网

《宋氏三姐妹》读后感。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宋氏三姐妹》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今天我看了《宋氏三姐妹》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罗比尤恩森。书中告诉了我,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当时出生在海南一个贫穷的商人家庭。九岁时,过继给了远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舅父,学习做丝茶生意。他很好学,想求学,但舅父不准,所以他偷偷上了一条去往北卡罗来纳州的轮船,并在船上做伙计干活挣饭吃。船长很器重他,知道他的求学决心,把他交给卫理公会教堂的佩奇里考德牧师,并得到了慈善家朱利安卡尔将军的资助上了杜克大学的圣三一学院,最后成为了一个基督教徒。宋耀如(宋查理琼斯)在1886年的1月回到了上海,成为一名传教士。他从美国回来一年后,就与19岁的倪桂珍结了婚。倪桂珍也加入了丈夫的教会,成为更热心的卫理公会教徒。虽然是媒妁之言却婚姻美满,婚后一共生了三个女孩和三个男孩。

大女儿宋蔼龄在1904年的5月28日乘高丽号轮船前往美国世界上第一所为妇女专设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留学,直到1904年的7月1日才到达美国的旧金山。四年后,十六岁的庆龄和十一岁的美龄也来到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由于三姐妹赴美前都已具备相当的英语知识,再加上她们努力勤快,品学兼优,很受人们的欢迎!

尽管宋氏这个家庭充满着欢乐,但同时又是一个极其严格,有教养的家庭。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树立了责任心的教育。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再后来,宋蔼龄大学毕业回国后从事公益活动,并非常荣幸地担任了孙中山总统的秘书,与孔祥熙结了婚。孔祥熙是一个基督教徒,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中国最富有的家庭之一的成员,1907年从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也是一位才子,能力出众。

经过一番周折后,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而老三宋美龄则嫁给了蒋介石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

后来宋氏三姐妹她们在革命上发生了分歧,宋庆龄倾向于支持中国共产党,宋蔼龄、宋美龄拥护蒋介石,但蒋介石想得到国权,杀害了很多共产党员,而且蒋介石是国民党的党首,更是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利益代表。于是,两个党派从磨擦、裂痕到后来爆发了一场场内战。直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对我们中华民族进行全面的侵略,三姐妹才又团结一致,走到一起,共同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中国却发生了更大规模的内战:辽沈、平津、淮海战役。此三大战役之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国的全面胜利。从此以后,宋庆龄在大陆生活,宋美龄在台湾生活,宋蔼龄在美国生活

这本书对我受益匪浅,我也一定要学习她们,出国留学,为国争光,改变我们的生活,让大家生活的更好一点,不给父母丢脸,为国效力。我要学习宋氏三姐妹团结一心,不管革命的目标如何,共同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合力抗击日本侵略者!

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人们有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宋氏家族读后感500字(3)篇


宋氏家族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宋氏家族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不了解宋家就看不懂中国革命与改革的脉搏 除了恺撒家族以外,没有哪个家族能像宋家一样如此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走向。他们曾在中国的政界、金融界、军界呼风唤雨,连美国白宫的政策制定都与这个家族有关。闻名世界的“宋氏三姐妹”各自的性格与命运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这个诞生于旧中国腐败、混沌、堕落的背景下,代表奋进、创新、不懈开拓并勇于同旧制度对抗的新一代中国家族的命运,不仅堪称传奇,同时又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革命与改革的脉搏息息相关。因此,走进宋氏家族,也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重新追溯与深思。 大量从未对外公开过的家族史料,剥去历史的华丽外衣,真实展现宋氏家族的“善”与“恶” 历史的呈现总是具有偏爱性,宋家的历史也不例外。据了解,20世纪40—60年代之间,蒋介石每年要花费数亿美元来维持自身以及宋家在美国的形象,以借此来保证其政权的延续性,甚至连《时代周刊》都是其“帮凶”。因此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有关这一家族在攀登权力宝座的征途中如何互相扶持又互相牵制的真实故事。经过数年的材料搜集、走访调查,作者得以掌握大量从未对外公开的珍贵史料,这些真实的历史足以颠覆世人对宋氏家族的认识。 轰动全美的首部家族传记,宋美龄亲自撰文评价该书,当时因其巨大影响力作者甚至收到死亡威胁。 《宋氏家族》自1985年出版之际,便在全美轰动一时,销量惊人。一时间,蒋介石政府努力在美国维系的正面形象瞬间崩塌,宋美龄不得不亲自撰文驳斥作者,可见当时本书已在美国社会舆论中掀起不小的波澜。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甚至收到了匿名的死亡威胁,从此不得不过上隐居的生活。

宋氏家族读后感500字 第(2)篇

书名是《宋氏家族》,其实利用宋家人这条主线串联了当时时期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一众人物,细枝末节、错综复杂,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氏早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家族,而是整个王朝了。作者以非国非共、非陆非台的第三视角描述了宋氏家族从兴起到叱吒到落幕的全过程,再现了一个姓氏对一个民族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笔法娴熟、遣词风趣,和《鱼翅与花椒》一样,翻译痕迹微不可见,行文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孙文的评价,完全颠覆了我此前的认知,简直大跌眼镜;最感动的是宋庆龄的家国情怀,一个女人独自用瘦弱的身躯面对政治的狂风暴雨并坚持到最后,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为她一句“宋家人是为中国而存在,而中国的存在却并不单是为了宋家”感到荡气回肠、鼓舞人心。如果非要说本书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书中很多史料未特别标明出处,也没有图片或照片作为辅证,难免让人对引用的真实性产生疑问,令人遗憾。但正如译者在后记中所说“史书的真实并不等同于历史的真实……宋家人大部分的活动都不为外人所知……书中所举事例相对于宋氏家族丰富的社交活动和私人生活而言,不过是大海之一滴。无论后人如何挖掘,宋氏家族的真面目恐怕将永远湮没在历史的迷雾之中了”。这也提醒读者,要学会明智地看待历史,谨慎地审视历史,辩证地吸纳历史,不要盲目,也不要独断。

宋氏家族读后感500字 第(3)篇

完全颠覆我对宋家大姐这个人的想象,反差巨大。印象中觉得她在三姐妹中最没有存在感,只是个小人物,没想到她才是一切的幕后推手:善于权谋、心狠手辣,杀伐决断。就像她弟弟宋子文说的,如果大姐是男的,总统就不一定是蒋介石了。她一手促成宋美龄和蒋介石的联姻,自己则选择和孔家联姻,然后亲手放逐宋庆龄,限制她离开上海。联合青帮的杜月笙一起将美国援华物资侵吞成自己的私有财产,雇佣杀手排除异己,最后蒋介石兵败,她和孔祥熙一起流亡美国,手拥几十亿美元,简直过成了教科书。这本书是视角相对独立,感谢读书君的平和声音,一开始听觉得有点枯燥,后面反而觉得这样的声音读史记类书很合适,不会由于读书者本身的声音特色影响这本书本身的味道,不错,值得一听。我自己一般是洗衣服做家务的时候听,很合适。

黑氏读后感


好久,好久没看小说了。昨夜无眠,打开床头的《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的《黑氏》,好让自己疲倦地快点入睡。但是事实并不如愿,怎么越看越精神了呀?

这本书已经发黄了,只记得是我刚参加工作时买的。那时很是空虚,还有很多愿望没实现,就走上了工作。学习劲头正浓,可惜得为国家卖力了。因为已经吃了三年的国家粮,该是报答的时候了!当华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相撞时,十几岁的我懵了,也开始哭了。原来还一直担心自己在课堂刹不住狂笑啊!每次去书店,总要买书。为此,我大姐总骂我,衣服不舍得买一件,却总买书。想来,也的确好笑。工作两年了,还穿着师范时的校服。书,倒是有了一大堆新的。不过这本书买了,却不看。因为对于十几岁的我,这书描写得太过粗俗,太过土气。但是现在看来,还很合胃口。也许是阅历的成长,让我看懂了这厚重的人生哲理吧。

关上书,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

黑氏,一个黑黑的,胖胖的女人,何以如此地让我着迷?是她的勤劳、朴实、善良、宽厚打动了我,还是她的勇敢、镇定、真诚、有主见让我五体投地?我开始陷入深思。

尽管这是小说,是贾平凹的一篇文学作品。但我知道,创作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生活中并不缺乏这样的好女人。她们的一身正气也不亚于男人。她们的真诚与宽容让自己一生伤痕累累,男人又怎可就用简单的“贞洁”二字抹杀了这样的好女人。凭什么男人可以随意出轨,而女人却只能坚守阵地?出轨的女人真有那么肮脏吗?出轨的男人就很有本事?

当然,谁也不希望对方出轨。有人性的,善良的人都知道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老婆或老公。但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尤其是一些势力小人,得势了就不得了。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糟糠之妻。忘记了妻子为了你延续后代,遭受的生命危险。忘记了在最艰难的时候是谁陪伴着自己,鼓励着自己。忘记了那些免费的但却珍贵的情谊。好色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都是凡人。但我们必须拥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呀!难怪有人感叹:夫妻啊,都只能同苦,而不能共甘!到底是谁在作怪呢?是谁?

还是喜欢那首《最浪漫的事》里写的:“我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你手心里的宝......”

但是真正相知并相惜的夫妻又有多少呢?如果都这样相知又相惜了,还用得着出轨或离婚吗?

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一:《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二: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三:《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四:《两宋风云》读后感

篇五:《两宋风云》读后感

《大宋革新》读后感


《大宋革新》读后感

许晓星

首先感谢群友们推荐的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读后略微加工整理出读后感一篇,权当是充实公众号文库了。

大宋,我们心目中最深刻的映像估计是唐诗宋词里面的宋词,以及王安石变法。

今天的分享则要从宋词开始:

要说宋词,先要说市井。什么是市井,常言有道市井小民,指的就是混迹于街头巷尾的普通民众一行。而市井真的和井有关系:

在没有专门商业区的聚落时代,货物常常是在公用水井旁边买卖的。后来聚落发展为城市,有了街道和商铺,井也仍然存在,甚至成为市中心。没错,井边总会有人,有人就有生意,有商机。所谓“有井水的地方”就是市井,可以这样理解,井=市集=商业街=华强北=京基百纳=市中心。

宋代的首都开封,就有一个井。

市井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通俗词曲竟然悄然传开,锦绣文章多了世俗的味道,不再装模做样,不再是少数“上层士人的专利”。

其中的开山鼻祖便是柳永,其落榜之后写了一首《鹤冲天》,声称“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扬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比如《锦堂春》就是这位著名词人写的话剧,内容形象来讲,就如同《夜倾城》,《婆媳政治》,《都市情场小说》,《乡村爱情故事》,《爱情公寓》,《小时代》,《甄嬛传》等接地气的作品。这一下可把高贵的士族得罪光了,高雅的文学艺术,泥腿子如何能插手玷污!就好比少数精英正欣赏维也纳进行曲,你这边平民来一个流行乐,音乐厅正弹奏贝多芬交响曲,广场大妈却跳起了小苹果。精英们怒了,但又无可奈何。因为接地气,柳永的作品和名气在精英们的鄙夷中直到现在依旧响亮。看来,在宋朝,就已经有人懂得利用流量优势了。

诗词最缠绵的,来自于勾栏瓦舍,勾栏,曲折的栏杆,瓦舍,临时的戏院。来时瓦合,去时瓦解,易散易聚,逢场作戏。如果这都还听不懂的话,大家可以联想一下遍布深圳的各类“会所”。这些地方的诗句有比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翻译过来,我觉得是:我没钱了,要先走了,而且我绝对不可能娶你过门的。这就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原因。啊,今天在这里醉了一整天,江边风光多空旷啊!然后提起裤子就走人。这便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真实写照。

脍炙人口的,还有这首《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具体就不翻译了,怕毁了大家三观。

好一个风流、风流、风流才子,难怪在会所如此受人欢迎。 柳永在会所是最受欢迎的,会所里的姑娘妈妈恨不得把柳永包养起来,就连柳永死后的一切开销,也是这些会所里的风尘女子集资入土的。这种关系,有点像现在歌手对词人、著名作曲家的态度;也有点像国家运动员对自己教练的态度,也有点像子女对父母的态度。没错,不就是衣食父母嘛。

总之,世俗,哀愁,风流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宋朝的文化氛围。

世俗还表现在纹身上,纹身、文化、文明、文艺,都是一种被刻上的符号,大少爷们的狗腿子腿上就有纹身,用来昭显狗腿子的地位。当然,岳飞的精忠报国的刺青是最出名的。另外皇室贵族才用的起的瓷器,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那个天青色,也广泛出现在人民群众中。食物方面,更是精细非常,仅仅开封的街头小吃,就达到三百多种,听闻酒楼做一个包子,都需要一个专门切葱丝的。而最著名的美食家,相信大家一定知晓,他叫苏东坡。

好一个欣欣向荣,好一个雅俗共赏,好一个大河蟹。说到这里,大家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学时代学习宋词,回答语文试卷的时候,总要加一句雅俗共赏了,加了便有分。以上情景,从《清明上河图》中也可见一般。

说完宋词所代表的文化和生活,我们就要说说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了。

赵匡胤是一个开明的皇帝,他本身就是军阀头子,靠着发动政变夺了政权。发家致富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抚民心,夺兵权,稳皇权。搞了“二府三司制”,搞了庞大的官僚队伍,搞了官本位,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当官热情的朝代。

那个时候,卖猪肉的,都要称一声大官人,这样,卖肉的才乐意多割你一些肉。就好比现在的餐饮服务人员,见到客人必然来一声老板。

在宋朝,地位最高的是读书人。最叫人津津乐道的是榜下捉婿。大家可以理解为倒追,想一想,还是挺刺激的。

读书人嘛,儒家嘛,心中总是多一些傲骨,多了一些青云之志,青云之志好啊,至少没有想着做皇帝,只想做青云,飘着就行,只要升官发财就好。读书人集体,被人叫做“士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出自宋儒张载。

有这样一个典故:宋神宗与二府商议变法,遭到文彦博的反对。文彦博说:祖宗家法俱在,变法不得人心。宋神宗反驳说:老百姓衷心拥护,怎么能说不得人心,又为什么一定要听士大夫的?文彦博直言不讳:因为我朝共治天下的是士大夫,不是什么老百姓!

皇帝不答话,顾左右而言他。实际上就是默认了!后来便不谈人民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两宋朝野的共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们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啊,你们也是治理国家的主人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便是读书人的地位!

自然,宋朝重文轻武,武人被贬到了极点,就可以解释了。

皇帝觉得:本皇帝无依无靠,军阀诸侯要不得,豪强要不得,自己又没有强大的关陇集团、山东豪强做靠山,怎么办呢?读书人吧,靠谱!一脑子儒家思想,最是让人放心。

于是,宋朝就成为了最开明的皇帝,可以说是皇帝一手捧起了读书人,真真正正给了读书人治理国家的地位。

政治总是让人费解的,但是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行为必然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这个逻辑也必然体现在经济上——农村庄园,城市市井。

先讲农村。农村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产品,农村土地是可以兼并的,土地私有化是国家鼓励的。好比方李成的庄园:方圆十里,贯穿河流,土壤肥沃,佣户过百,户户高楼大院,丰衣足食。丰衣足食到什么地步呢?大家凑钱可以买下一个庄园。鼓励土地私有和兼并,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想想现在的土地改革,农村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毫无疑问土地会到少数人手里,农村人嘛缺乏见识和视野是天生的弱势群体,总是好骗的,顶不住诱惑的,看不清轻重的,至少农村赌徒总是最多的,我的家乡便是这样。想想这改革还挺可怕的。

城市呢,资金全进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手里,房价和房租齐飞,炒房客和利益集团一色,最后必然会变成一个租房时代,地主和房主们完全可以依靠房租吸取众多劳动者更多的工资。但是我觉得我很快乐,因为香港人民才是最惨的。

所以,不可能没问题,土地私有其实埋下了祸根。

然后就是宋朝的市井,也就是宋朝的城市。在宋朝,商业非常发达,你可以经商,我也可以经商,皇帝可以经商,官员可以经商,军队也可以经商。没错,军队可以经商?为什么?不怕军队腐败吗?一切来自于等价交换!军权交出,作为补偿,允许军队经商,这是开国功臣石守信和赵匡胤达成的pY交易。你们,想干什么都行,只要不威胁皇权,爱干什么干什么去,这就是基本逻辑,这也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宋商业非常发达,传统的士农工商界限被打破,一家人老大做官,老三老四经商做经济支撑是很常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支持二胎政策,一胎是很惨的。

南宋的数学书里有这样一道考试题:四个人合资做外贸生意,本钱有金、银、盐、钞、度牒五种形式。出资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甲是金二百两、盐四袋、钞十道,丙则是银一千六百七十两、度牒十五道,等等。总资本估值四十二万四千贯,所获利润表现为沉香、胡椒和象牙三种实物。四人之间又有借贷关系:甲借乙钞,乙借丙银,丙借丁度牒,丁借甲金。若将各自所借各归原主,请问如何分成?

其实这就是中国在宋朝就有的合伙企业和民间借贷关系构成的一道九章算术里面的数学题。

金银是一般等价物,盐是国家垄断暴利商品,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钞引是经营油盐酱初茶的特许经营凭证可以认定为股票,度牒是国家允许当和尚免役免税的身份资格,如此珍贵的东西在当时是比对房产来炒的,比股市还热闹。

农村不抑兼并,城市不设宵禁,发展海外贸易,善待民营经济,同时鼓励文化创新和科技进步,这些政策和策略让大宋迅速地富了。

但是宋朝也是有外患的,具体的相爱相杀的狗血剧目各位耳熟能详,摘抄其中的经典剧情能写成很多话本和巨著。比方《水浒传》,《穆桂英挂帅》,《射雕英雄传》,《杨门女将》等等,期间必然的艺术加工我们暂且不用理会。。

宋朝后面的故事篇幅比较大,就大概用几句话描述吧。

第一句:包拯说:铁面无私比阎罗王,程序正义审判公开,理法冲突要合理兼顾,民可告官,还能告皇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第二句:外敌契丹阿保机称帝问群臣“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敬哪一位?”众人说“如来佛。”“如来佛不是中国的。”皇太子耶律倍说“那就孔夫子。”阿保机日:“善。”

第三句:契丹外敌频频来扰,打不过,怎么办?皇帝说“买买买,和平是可以买来的!剁手也要买,庞大官僚体系继续维持!”财政一片赤红。

第四句:狄青抗辽有功,担任枢密使,为文官集团不容,欧阳修说:“伏羲之祸。”狄青惊恐而死。总之武将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第五句:宋朝皇帝的基本逻辑:国家的危险在边境上,皇权的危险在萧墙之内,哪怕牺牲军事效率甚至国家安全,皇权也是不能旁落的。所以就算军队腐败,民族傲骨退变成奴性,那也是我愿意的。

第六句:王安石变法要强国,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七句:千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历史课本记载:唐宋,元、明、清。

再次感谢学友们的书单推荐。

《两宋风云》读后感 (300字)


我们的华夏文明到赵宋之时,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两宋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是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俨然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如此辉煌的经济和宋朝的国策是有关系的——重文轻武,这种国策,也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蹦看什么杨家将什么的,那都是小说家鼓吹的忠君爱国,说白了,北宋的对外战争没有一仗是彻底胜利了,最后都签订和平条约,打半道不打了,最著名的檀渊之盟(问百度小姐),相信因果报应吗?赵老大赵匡胤灭掉了比较强大的南唐,南唐的皇帝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那位爷,话说,赵老大真是一位爷们,而特的弟弟赵老二就不怎么样,赵老二当皇帝以后,隔三差五的就找小周后侍寝,那位爷应该是艺术家,书法家,放在现在一定比方文山写的词要牛逼,可历史无辜的把他推到的前面,成了亡国之君,因果报应,北宋的徽宗也是这样的,我们的端王(徽宗)更是大收藏家,画家,书法家,文物鉴赏家,最重要的还是足球大人,假如,那时候有世界杯,我相信端王和高太尉肯定问鼎大力神杯,弥补现在我们国足尚不能射的困境,靖康之变,赵老二赵光义这一脉的皇族除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外,全部沦为阶下囚,更不用说皇族的女性了,包括宫女在内,全都被金人给凌辱了,端王的三十几个女儿,一天天的长大,变得如花似玉,当然也没有逃过魔掌,就连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的麻麻还给赵构生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两宋的这三百年,各种政权粉墨登场,堪称第二次南北朝,先是辽,西夏,北宋,然后再是,金,南宋,周边还有吐蕃,大理,西辽,当然最后都找上帝之鞭的蒙古给征服了,英雄辈出,当然狗熊也辈出,个人赶脚比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和隋末唐初时期精彩多了,时势造英雄,这些古人,告诉我一个道理,做人要有缺点,才能留名于青史,即使是骂名,做人要有特长,才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才能飞黄腾达,还要有敏锐的嗅觉,谁要倒霉了,要远离他,更要有战略眼光,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还有,要会拍马屁!只要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当下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甭管后人是什么评价,两腿一登,我管你们怎么评价,什么卖国求荣,杀害忠良,贪污腐败,不贪污我真对不起我这官,不杀人难道等着别人杀我么?国都灭了,为了活下去,怎么了?说这话,怎么赶脚我就和没有贞操的妓女一样,我虎躯一震,现在的社会不就是这样的么?铭铭,这就是我看后的感想,我只是个小人物,但这些大是大非八辈也轮不到我脑袋想,所以我写的消极了些,阴暗了些,就这样,下面在写点么呢,捏样吧,写个小故事吧,怎么样?

编辑推荐:

《两宋风云》读后感500字


两宋风云读后感500字:

如果说当皇帝是一个职业的话,那么一个合格的皇帝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能在天赋皇权的时代,生在皇家,登上皇位之后坐稳那个位置,不被罢免,不被推翻,并且保持自己的帝国不破产?

不看宋朝的历史,不知道宋朝有多有钱,北宋时期GDp总额占全世界80%以上,南宋时期都有75%,名副其实的超超级巨无霸,当年一看宋金议和时要每年赔款银绢20万两匹,就觉得好像掏空了家底,其实这只相当于当时一个县的产出,而宋朝有一千多个县,花点小钱买个和平过个好年也可以理解。毕竟辽国也好金国也好,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都是中国。

以前看岳飞传的时候觉得高宗赵构真是笨,大好的忠臣都不信任,如果我做皇帝,像岳飞这种忠臣,我根本不怕他功高震主,给他无限权柄,让他替我收复失地,削平天下也不难,但这只是YY而已。假设我穿越附身赵构,我能无限信任岳飞么?答案是不能。历史没那么简单,古人也没那么笨。站在今天回看历史觉得可惜是因为时间给出了答案。

大宋朝有钱,而且全国人才为我所用,应该也不缺人才,但为什么羸弱至此?你觉得做一个合格的大宋皇帝需要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呢?

编者语:作者/郭高林。

我还是喜欢读史的,虽然并不精通,基本只是看个热闹罢了。更迭期间风云变幻,常令我深觉读史读到伤心处。所幸,今天我们的国家是和平安定,我是幸福的。‘你觉得做一个合格的大宋皇帝需要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呢?’盼听下回分解。读罢两宋,再等新篇!

赵氏孤儿读后感


【篇一:赵氏孤儿读后感】

周末读了一个故事叫《赵氏孤儿》可能有些同学读过我还是分享下吧,也好让大家理解我的意思。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大忠臣叫赵盾,有权有势;另外有一个奸臣叫屠岸贾,图谋作乱以控制晋国政权,决计首先消灭赵氏势力。于是就借口赵穿(赵盾的族弟)曾刺杀晋灵公,当时晋景公听信了屠岸贾的话要将赵家满门抄斩侍卫拼死保护赵盾,但最终没能逃脱厄运还是被满门抄斩了,只剩赵盾的儿子赵武一人活了下来,屠岸贾也知道赵武活了下来,便开始全程搜捕。

赵盾生前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公孙杵臼,另一个叫程婴,屠岸贾知道一定是他们俩中的一个。而那两人商量了一个对策,一个人去告发另一个人,并把程婴的儿子掉包。最后抽签决定让程婴去告发公孙杵臼。正如他们所料,屠岸贾杀掉了公孙杵臼,并当场摔死了假赵武。

后来程婴一天一天把赵武抚养成人,并告诉了过去发生的事情。最后,赵武起兵杀死了屠岸贾,大仇得报,但程婴去了赵盾的墓前自杀了。

这是一个很中国的故事,中国人认为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为君亡。表面上公孙杵臼是先死了,但程婴会活的比他痛苦的多,这个故事并不是很对,但咱们要知道中国有这样的一种传统。

【篇二:读《史记赵氏孤儿》有感作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本书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哈哈!这个问题很简单对吧,那就是《史记》。

史记可谓是一部无比伦比的文学巨著。《史记》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都具有很高的地位。这次去书店我一见到这本书就两眼发光。妈妈奈何不了我勉强给我买了一本。这哪能勉强,《史记》又不是坏书。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目录,一个一个地选择,当我看见《赵氏孤儿》一文的题目时,就深深被它吸引住了。我翻到那篇文章开始阅读。

文章看完后,我深深被程婴、公孙杵臼的所作所为感动了。

本文的大概内容:在晋国相国赵盾死后,儿子赵朔继承了爵位。图岸贾图谋诛灭赵氏家族。当图岸贾担任了司寇,以为大权在握,就准备实施灭赵的计划。图岸贾告诉将领,要灭赵氏家族。大将韩厥万分危急,叫赵朔逃走。赵朔却说:我的妻子庄姬已经怀孕,如果天幸生男可饱一脉香火,这点骨肉望将军饱全。赵朔门下有一心腹叫程婴,为人正直。程婴把孩子抱到公孙杵臼那里,说:孩子满的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公孙君有什么办法?他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婴儿,假称赵氏孤儿,我抱到山中躲藏,你去告发,说出孤儿所在的地方。这样他得到孤儿就会罢手。于是,他把真的藏到自己家,去向图岸贾报告,图岸贾得知孤儿所在之处,连忙上山,找到孤儿,以为真的是他拿走孤儿。把程婴当做自己的心腹,把程婴的儿子当做义子,没乡到二十年后,自己的义子杀了自己。

读完我明白坏人终究会得到报应的。我们还是不要做坏事好,不要像图岸贾一样哦!

如果你们有空可以去书店看看这本书,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哦!

【篇三:赵氏孤儿读后感】

在《赵氏孤儿》这本书,我看了之后,十分的感动。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中期,晋襄公死后,晋灵公继位。晋灵公荒淫无道,赵盾多次劝谏,招晋灵公追杀。后来赵朔杀了晋灵公,晋景公登基。奸臣屠岸贾与赵朔不和,向晋景公谗言。阴谋得逞。杀害赵氏满门,赵朔的妻子是公主,得以逃到宫中。赵朔的妻子生下男婴后,被屠岸贾知道,程婴用自己的亲骨肉被屠岸贾乱刀砍死,公孙杵臼也被乱刀砍死了。后来赵武成人,才知原来当年屠岸贾乱刀砍死的竟是程婴的亲生骨肉。后来,赵武和程婴带兵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就是程婴,他很忠实赵家,是忠实的门客,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虽然他为了报仇有点疯的地步,结果却也没有复仇成功,饮恨自杀。正所谓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成大事者确实应该有他的那种谋略,要有所牺牲,牺牲自己的妻子,儿子,在仇人屋檐下卧薪尝胆十六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并且在屠岸贾大肆搜捕赵氏孤儿时能果断的作出决策,联合公孙仵臼,救赵家的唯一血脉。

我很难想像出人为了报仇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智慧、忍辱负重的精神。在仇恨面前,亲情,骨肉也变得不堪一击。

程婴和公孙杵臼为帮助忠义的赵氏不惜牺牲生命,这种侠义之风着实让人钦佩。尤其是程婴,为了保护赵氏孤儿竟用自己的亲生骨肉为饵,来骗取屠岸贾的信任,而且甘心背负骂名十五载。报仇成功后,程婴不图回报,不慕荣华,以死明志,追寻故友,这种情义深深感动了世代们。

【篇四:读《赵氏孤儿》有感】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电影《赵氏孤儿》,我也在图书馆找来了金海曙写的《赵氏孤儿》。在看过这本书后我又看了司马迁写的《史记赵世家第十三》和纪君祥写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看完这些书后我对《赵氏孤儿》的感觉总结为四个字心灵悲剧。

《赵氏孤儿》这一悲怆的历史故事,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从《史记》到元人杂剧到话剧再到眼前这本长篇小说,《赵氏孤儿》终于发展成一部巨大的心灵悲剧。作者金海曙,用一个古老的故事抒写了全人类的人性之荒芜,没有比这更为悲凉的了,当阴谋与爱情,权欲与乱伦,复仇与杀戮,全部都变得毫无意义,站在人性的荒原上,四面一片空虚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儿,赵氏孤儿的命运,正是都市人流离失所的心灵悲剧。从这一意义上说,《赵氏孤儿》堪称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最杰出的悲剧作品。这是小说后的一段话,我反反复复的读了很多遍,觉得很有道理。《赵氏孤儿》在一开头就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了晋灵公的一生:一个孤独的国王。愿为老国君晋襄公的次子,在生母太后滹的庇佑下成为晋国国君。上台后,鸩杀母后,逼死妹子,通过政治手腕,灭了丞相赵盾一族,扫清一切障碍,完成了他独揽大权的帝王梦。作为一个国王,他最主要的特征是孤独,其次是残暴,他的智慧令人难以索解,有时候看起来是个白痴,有时候又聪明过人,偶尔才会有一点点可怜的同情心,最终他活到三百多斤,最信任的大臣是一只猴子和一只鹦鹉。

赵盾,也就是赵氏孤儿的祖父,官拜丞相,赵盾有一个小妾吴姬。传说中晋国的第一美人。然而这位美人却是赵盾和晋国一代名将屠岸贾生死仇杀的起点。她的红杏出墙(也许是爱情吧)就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如所谓大西洋彼岸一只蝴蝶搧动了翅膀,该动作通过空气传递而逐级放大,最终引起了大西洋此岸的一场风暴,吴姬就是那只美妙神奇的蝴蝶。屠岸贾因爱情原因被赵盾远逐大漠,渡过了十二年的艰辛岁月,晋灵公即位后奉调回京,成为晋灵公坚定的支持者。在太后和晋灵公的斗争中,顺势打垮了赵盾势力,报了当年大仇。不料中了赵盾门客程婴的阴谋诡计,收下赵氏的唯一后裔为义子。当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不禁万念俱灰,深感人生的无常和虚妄。

作为赵盾的门客的程婴是一个极度偏执的理想主义者,为延续赵氏一脉以图将来复仇赋予了他人生的意义,向屠岸贾复仇成为他唯一的人生目标。程婴狠心将自己的亲生儿子程勃替换了赵氏孤儿,但其妻子程王氏不从,程婴杀妻。在经过程婴是十六年的培养下的赵氏孤儿却拒绝报仇,使他的人生价值发生崩溃,饮恨自尽。(电影最后的结局和书上写的不同)

赵氏孤儿在程婴的阴谋下成功的成为了屠岸贾的义子,屠岸贾对此毫不知情。同时屠岸贾对赵氏孤儿也是疼爱有加,记得电影中程婴说过我要让他们相亲相爱等他长大后,我要将他带到屠岸贾的面前告诉他,我是谁,程勃是谁。也许有人会觉得程婴是一个真正的忠于主人的门客,他用自己的亲骨肉换来赵氏孤儿的生;也许你也会认为程婴的做法太没人性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他却连自己的孩子都放弃了那么还谈得上别的事吗!其实在程婴的内心深处依然是痛苦的,自己苦心培养的程勃到了最后却放弃了复仇,这就意味着程婴十六年来的阴谋付诸东流,自己的亲骨肉和妻子的死都是毫无价值的。但是又有谁真正的关心过赵氏孤儿呢?赵氏孤儿的真实想法又是什么呢?当他知道自己活下来是许多人的生命换来的时候他是否又想过这些生命的牺牲是值得的呢?自始至终赵氏孤儿都是程婴、赵氏家族复仇的工。

这些都是小说中写到的但是小说终究是有虚构的。和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中所写的有所不同。史书记载中赵氏孤儿赵武最后还是在晋景公的帮助下灭掉了屠岸贾!

最后还想说的就是所有人性之恶暴露无遗的巨大心灵悲剧!要想真实的了解历史离不开的还是史书的记载和资料的收集!

章氏家训读后感


章氏家训读后感(一):重游西岩山

去年9月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推荐了《章氏家训》, 并撰文指出,家是人格养成的第一课堂,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大力倡导家庭的品德教育。

《章氏家训》的创立者是五代十国的章仔钧(868-941年),字仲举,号彰良,福建浦城人,世称太傅公,自幼勤奋好学,后出仕为官,深受百姓爱戴。其妻练氏夫人,943年,南唐军队进攻建州遇顽抗,城破后打算屠城泄愤,被练氏夫人劝止,全城百姓得以保全,后人尊其为"芝城之母".

现有全国所有章氏家谱记载祖先都是福建浦城,海内外200万章氏都是他的后裔,所以说"天下无二章,祖根在浦城".

这次休假回老家浦城,在政府工作的大哥陪同下参观凭吊了西岩山下的章氏祠堂,探究章氏一门为何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人才辈出的内在逻辑。

西岩山上有个东风水库,水势浩大,碧波荡漾,儿时常会和几个小伙伴到水库游泳、钓鱼、玩耍,后来工作在工行信贷科分管一家瓷器厂信贷,也常到西山下,自从90年代离开浦城外出谋生,有20年没去过西岩山了。

从城西出城以西属莲塘乡管辖,相传古代莲塘这里有十三口池塘横贯串连,盛夏池塘里莲花连成一片,故取名莲塘, 现205国道和京台高速南北穿行而过,驱车一路向西即可以看见西岩山,此山拔地而起,在山顶可以了瞭望四方,是武夷山余脉。

浦城自古乃中原入闽唯一通道,经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交界的仙霞关、五显岭、鱼梁岭可长驱直入到达八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公元900年,章仔均奉闽王命,把守福建北大门,军队就驻扎在西岩山下这支动脉上,"屡挫江南之兵,使七闽@得以保障", 保福建百姓 20余年免遭黄巢等农民起义军、流寇、土匪杀戮。闽王曰"此垒可以独当江南右臂,坐控二浙之冲".

经过一段田间小路,章氏祖祠功德院坐落在一片修竹林中,这里原为南峰寺,是太傅仔钧公玄孙章得象少时读书处。章得象官居北宋宰相后,宋仁宗敕封为章氏功德院,用以纪念与祭祀章仔钧练夫人及十五子。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海内外章氏后裔向往的圣地,是章氏的尊严和先祖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太傅公保疆守土,练夫人舍身救民的感人故事,这次在现场看到这些事迹仍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太傅公常戒其子孙说:"吾不幸生当乱世,是以为说诸子当以'仁'字为名,示其有志于仁也".

宋仁宗御赐太傅归田诗

袖手长才世路轻,爱闲那肯恋荣名。

挂冠变欲辞丹阙,策杖还归老浦城。

适意不论三仕喜,传家唯有十分清。

林间雅趣知恬退,好向廉泉自濯缨。

大明成祖文皇帝御制练氏阴德传诗曰:

曾将厚德结人心,岂料酿成报德深;

肯使一身同日死,全城宁与卻黄金。

又曰:

积德由来报在天,子孙荣显自延绵;

一门积庆皆阴德,千古犹传练氏贤。

《章氏家训》是十大家训之首,共196字,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教育子孙后代知书达礼,勤俭节约,修身立命,遵纪守法,为家族争光。 "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谆谆告诫后人要勤俭节约,夫妻忍让,慎于择友……等等,包含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神昏如醉,体解如瘫",而如今"葛优躺"能流行说明世风日下,家训中严厉批评了这种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行为, 真是振耳聩聋,令人后背发麻,这对我们今天提高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发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从章氏祠堂出来,大哥说章氏真是祖上有德啊,是啊,凡是都有一个因果,王石不也相信宿命?但是,我想参观后应该更多的是使人在道德上的升华、心灵的净化。正因为有道德高尚的先祖和代代相传的家训启迪,章氏后人才能涌现出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杰出人才,他们都践行着章氏家训"眼底有诗书"、"胸中存道理"的教诲。

台北章氏宗亲会会长章然在恳亲会上书写了"敦亲睦族"字幅,他说:"这个‘族’不仅是章氏一个家族,更是中华民族".同样,《章氏家训》不仅是章家的家训,也是我们大家的家训。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推荐《章氏家训》告诉我们,要发扬和继承先辈们的先知哲理、道德模范,只有世代铭记这些做人的价值观,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才能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才能伟大复兴。

附:

《章氏家训》全文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心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我祠而葬我茔乎?戒石具左,朝夕诵思。

木樨

於厦门二0一六年九月四日

章氏家训读后感(二)

《章氏家训》被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推荐学习,其推荐词:正气守德,代有人传。

最近,我们单位利用当地廉政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绩溪县瀛洲乡,参观学习章氏祠堂和陈列室,学习研读《章氏家训》。

绩溪县"西关古里",是旧时章姓族人居地,有众多章氏先人的古民居遗存,除祠堂外,还有"职思堂"、"慎思堂"、"文承堂".

《章氏家训》共196 字,主要内容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忍让安家,嫖赌败家,凶暴亡家,不存猜忌,不听离间,不生愤事,不专公利。其最核心的内容是耕读和勤俭,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教育子孙后代以知书达礼修身立命,遵守规矩为家族争光。我不得不为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文化价值所折服。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教",有道是家和万事兴,足见家庭教育、家风、家庭氛围对子孙后代、对我们和对国家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认真学习、研究、利用家训,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自古以来,家是最小单元,国是亿万个家庭组成,通过家族宗祠建章立制,教化人们沿着家训做人做事,恪守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的内在伦理,自然家风正、民风淳,堕落贪腐无处滋生。

"读与耕、俭与勤" 是其《章氏家训》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精髓,特别是我们在修身之道中最值得学习借鉴,是让人们在物欲与精神追求中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只有让生活处于勤奋求知和勤俭持家的状态中,才能苦中作乐,品尝到精神层面的享受,才能避免物欲侵蚀。

在宗祠的照壁上拓印了一只贪兽,威风凛凛,是一篇章物化了的家训,警示后人,物欲无限,唯有严防内心贪念,才是人生正道。

时下,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信仰迷茫、理想动摇、精神缺钙,导致了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走向犯罪的深渊。严以修身,就是要把牢思想上的"总开关".然而,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而是需要付出终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和长期修炼而成的。

"职思堂",其"以职所当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无 弍 尔心",以警示自己和后代,为官不能过分享受,以到忘记职责本分;为政要竭力而力,但又切忌肆意弄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做到以廉正德,堂正做人做事。一是耐得住寂寞,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在利益面前不动心、不伸手、不动摇、不懈怠,真正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耐得住清贫,树立为官"不言贫"的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勤奋工作,不能把手中的权力作为个人致富的捷径,真正做到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累;三是耐得住诱惑,要经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过好人情关、亲情关、情色关和金钱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

"慎思堂",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箴言的形式讲述为人处事、修身治家之道,主张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戒勉子孙谦虚谨慎,忌为富而骄狂。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做到以责正行,做好人民的公仆。一是视人民为衣食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民赋予了党员干部的权力,但要常怀敬畏之心,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利姓"公"、姓"民",不姓"私",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二是 要有担当,敢作敢为,要真正的将为百姓做实事;三是自觉破除形式主义"花架子",清扫官僚主义"衙门气",祛除享乐主义"懒散庸",杜绝消磨意志"奢靡之风",自觉遵守"八项规定"、践行"三严三实",以清纯简朴、风清正气的良好政治生态这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文承堂",其"以知书达礼修身,以志节之贵立品".昭示子孙后代勤奋学习,继承先祖文化,并发扬光大。首先要做有理想信念的人,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党员干部要自觉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防止精神"缺钙".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其次,树立终生学习理念,要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气魄,不仅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不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个人生存的智慧与能力。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严以修身"就是要修好信念之身,修好道德之身,修好境界之身,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保持高尚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做一个忠诚、担当、干净的好党员、好干部。

包氏父子读后感


包氏父子读后感(一)

《包氏父子》是我在第八届校信通获得阅读之星的奖品张天翼作品精选里的另一个故事。读后换位思考,收益匪浅。

一个忠厚老实的勤劳中年男子老包,把自己一生的期望全都寄托在了儿子小包身上!虽然自己生活艰苦,清贫,却从没让自己的儿子吃过苦!忠厚的他居然去偷也一定要让他儿子体面。老包把儿子奉若少爷,百依百顺,以为儿子能够有出息,好让他下半辈子可以享清福。自己省吃俭用没关系!可是,小包又把父亲当奴隶。认为这样无能的父亲耽误了他。最后换来的是什么?不过是一个个梦想的破灭罢了,当小包因为做了太多违反校规的事被开除时,老包被吓傻了,富于幻想的父亲老包的支柱倒了

故事没有离奇的情节,平平淡淡的。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却入木三分。老包一件穿了几年的旧棉袍,一双破棉鞋。小包一件青布棉袍,一双锃亮的皮鞋,油亮的头发。反差极大的衣着,把包氏父子俩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让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无私奉献?也许只有亲情才能有这样的力量。同样的望子成龙永远是当今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已经记不清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多少,只记得他们那同样沉甸甸的期盼!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因为爸爸妈妈对我的期盼和付出总是比得到的回报要多的多,至少现在是!每当看到爸爸妈妈为我操心,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未来的日子,我总是希望能多做一些让你们高兴的事,多做一件,你们就少为我操一份心!

包氏父子读后感(二)

一个忠厚老实的勤劳中年男子,把自己一生的期望全都寄托在了儿子小包身上!虽然自己生活艰苦,清贫,却从没让自己的儿子吃过苦!忠厚的他居然去偷也一定要让他儿子体面。自己省吃简用没关系,只要儿子有出息!可是,换来的是什么?不过是一个个梦想的破灭罢了当小包因为做了太多违反校规的事而被开除时,老包被吓傻了

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让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无私奉献?也许只有亲情才能有这样的力量同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永远是当今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已经记不清母亲为我付出了多少,只记得她那同样沉甸甸的期盼!我不是一个好女儿,因为母亲对我的期盼和付出总是比得到的回报要多的多,至少现在是!每当看到母亲渐渐渗白的发丝,我总是希望能多做一些让她高兴的事,多做一件,也许就有一根白发可以变黑妈,请原谅我以前的不懂事,未来的日子,如果我做了什么错事,你可以教育我,但请记得不要让自己不高兴,我不想看到你紧锁的眉头

妈,下次买衣服的时候还带我一起去,我再给你挑一些适合你的!还有,别买了几件就舍不得!你为女儿花钱的时候,很少听到你有抱怨过什么记住,女儿以后一定给你买很多很多衣服还有,我不在你身边时,请注意照顾自己的身体!

故事没有离奇的情节。平平淡淡的。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却入木三分。这主要是通过几组对比来实现的:第一组对比是包氏父子,且来看看他的衣着:父亲:一件穿了几年的旧棉袍:一双破棉鞋:儿子:一件青布棉袍:一双锃亮的皮鞋:油亮的头发这反差极大的衣着。便可以把父子俩的形象烙入guan者的脑海中当然,他们的不同不仅仅是衣着,更重要的。(.org)是他们的思想。

父亲把儿子奉若少爷。百依百顺,以为儿子能够有出息,好让他下半辈子可以享清福;而另一方面。儿子又把父亲当奴隶。认为这样无能的父亲耽误了他。他包国维怎能有这样的父亲呢?两者比较之下,父亲的期盼是炽热的。可儿子去抛开自己的实际,追求奢靡的都市生活。当这个天真的儿子被学校开除时,富于幻想的父亲的支柱倒了,他也在寻找铺保的路上倒了。

包国维父子最终并没有美梦成真。造成他的命运悲剧的看起来是他的人性格所致。但透过现象。我们便能看到本质。帝国主义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掠夺,使老包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资料。更要命的是,还进行了文化渗透。使包国维身上的奴性带有半殖民地历史环境的深刻时代印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天翼所披露的,不仅是旧中国平民的艰辛,还有资产阶级对青少年一代的腐蚀。

包氏父子读后感(三)

《包氏父子》是着名作家张天翼发表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篇小说。故事中的儿子包国维不认真学习,成绩极差,还像那些阔少爷一样追求刺激和物质享受,实际他们家穷苦不堪,只能依靠父亲每月十元钱来勉强维持父子俩的生活。

包国维多次留级,老包并没有责怪他,还为他的学杂费和制服费四处奔走借钱。而包国维却无视父亲好不容易为他争取的受教育的机会,最后,他在学校与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被众人逼债、儿子被开除,还要赔医药费,为儿子煞费苦心、望子成龙的老包彻底陷入绝望之中!

这就是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一个不争气的儿子,一位可怜的父亲。

说到包国维,就不得不说说我们,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蜜罐里,我们对得起父母的努力吗?我觉得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有一句话说得好,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如果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没有价值的,那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是比以前好了,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便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现在的我们应该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因为:青春是无比灿烂的年华,也是我们树立远大志向、打下良好基础的宝贵时光。

看完了《包氏父子》,我明白了最重要的一点:不管父母做什么,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好,希望我们能为自己的未来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金色年华的钥匙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它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待我们到了而立之年,也会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宋张行婆》读后感


从身份来看,北宋昌乐人张行婆是社会低层最普通不过的一位妇女,只是茫茫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微尘,然而其道德水平、修行境界却少有人能及,是历史天空中熠熠闪耀的明星,从而感得大文豪司马光为她作传,名垂青史。她的事迹具有深刻的启示,生命是什么?不是身份地位,而是心灵的境界。生命的质量,全由修养的境界所决定。

张行婆身世曲折,数历人生苦难。幼年失去亲生母亲,实为人生不幸;七岁又被继母卖掉,远离家园与亲生父亲的怀抱,此为不幸中的不幸。中年又不幸失去丈夫,自己一人把三个年幼的儿女抚养成人,这不幸中又经历了多少人生的艰难与辛苦。然而在不幸之中,她又幸而听闻到了佛法,于是这一切不幸与苦难化成生命的助缘,滋养了心灵,深深的污泥中盛开了微妙清洁的大白莲华。
张行婆如何修行我们不得而知,但她修行的境界却极为高超。她心地柔软,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以德报怨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是她做到了。她被继母卖掉,二十一年后才与父亲相认,父亲要把继母赶出家门,她却替继母求情,儿非母不得入贵人家,母乃有德于儿,又何怨焉?今赖天之力,得复见父,若儿归而母逐,儿何安焉?不但毫无怨恨,而且作感恩想。父亲去世后,张氏奉养继母,尽心孝敬,继母年老不能行走,就背着她走路。把后娘当成亲娘孝敬,不论她对我如何,我只管诚心诚意尽我孝敬的本份。敬人便是敬己,她的孝道圆满了自己的德行。她对素不相识的人也同样充满慈悲,对富人家的女仆专诲以忠勤,当有人不愿听而辱骂她时,她绝不与人计较。对待猴、犬一类动物,也是慈悲爱护,及时喂养,以至当她离开时,这些动物数日悲鸣不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至诚心爱护动物,便能与它们感通。
或许有的人会说,张行婆固然慈悲,但是对自己的子女也太无情了,显得没有人情味。然而,这正是其境界高于常人之处,是她的智慧的体现。一切众生之所轮回,皆因贪爱,爱不重不生娑婆。一切贪爱之中,对子女的贪爱最重。世间人对子女的爱,常常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贪爱,是我执表现。若出轮回,必需斩断这种自私的贪爱,代之以无我无私的大爱,这是一种无分别的平等之爱。视众生如子女,视子女如众生。显然,张行婆已经修行到这种境界,她说得很明白:凡学佛者,先应断爱,彼虽吾子,久已舍之,不复思也。她把自私的偏爱舍弃了、放下了,但是无私的大爱却修成了,她对年幼女仆视之如己女,如母亲般照顾她们的生活。这种境界的人,难道会没有人情味吗?难道对自己的亲生儿女没有爱吗?一切众生皆是儿女,平等爱护一切众生,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这是如佛一样的大爱,是真正的人情味,是大仁大义。这种大爱超越族群、国界,遍于整个法界,一切正直的人莫不为之肃然起敬,甚至感动了反对佛教的司马光为她作传。

《风雅宋》读后感800字


上个月共读《风雅宋》,我领读的是关于婚姻的那一章,这篇读后感留下来,作为首篇。

一直都知道唐朝是个开放的朝代,进入宋朝,尤其是程朱理学兴起后,印象中女性的个人自由应该特别受限,应该特别保守,应该三从四德,应该从一而终。然而《唐宋人是怎么签写离婚协议》这一章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在宋朝,离婚并不是稀罕事,甚至许多女性是主动提出离婚。 本章六道放妻书中,第六道加之《师友谈记》中章元弼的例子,其实都在讲休夫,尤其是第六道,阿孟休掉丈夫富盈,这更确切的应该说是以放妻之名,行放夫之实。法律承认和离,并对妇女的权利是明确保护的。这些都体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性化,包容,平等,以及对女性的尊重与关怀。

作者给出六道放妻书非常吸引人,虽然内容各异,版本不同,但是在语言上用词都比较文雅、含蓄。开头都是在讲二人的缘分,姻缘,夫妻之礼,是宿世之因、一从节契,要尽百年。如鱼入水,同欢终日等等,写的非常深情和浪漫。后面吐槽夫妻不睦,尤其是第一道中妻则一言十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把夫妻当时的生活状况描写的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老婆在一边的叨叨,老公露出满脸嫌弃,两人生活的画面就这样立体了起来。虽然吐槽,但是他们一般不会把离婚说成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往往归因于夫妻缘分已尽,两人都没错,错的是姻缘本身。 最后,真正协议离婚的时候,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夫妻诀别,各道珍重。

比起现在离婚的水火不容,唐宋时代的放妻书可以说是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离婚就离婚,没有你死我活的诅咒,没有不给对方留一丝尊严的爆料,没有为财产分割的各种撕,反而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让人感受到那时候人的包容和释怀,温情和幽默。只有在一个文明的时代,即使在离婚这件事上也可以如此彬彬有礼,如此温情风雅,如此有品有德。

读《风雅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生活是多么的真实和有趣,也让我感到限制我们想象力的有时候不是贫穷,而是对历史无知的浅薄。读的越多,越会对历史和我们的古人充满敬意。

《两宋风云》读后感600字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叫《两宋风云》作者是袁腾飞。

这本书讲的是北宋是如何被昏君和那些奸臣一步步推向灭亡之路的。

我痛恨里面的奸臣比如章椁(1035-1150),字子厚,福建浦城人,为人阴险狡诈,宋朝历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书法家-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蒂)、蔡则是灭宋的“大功臣”蔡京,蔡京本被伐塞外,后来他靠贿赂奸臣童贯,童贯牵桥搭线,竟使蔡京一年之内连跳三级直升宰相,他当上宰相后排斥忠良,铲除异己,将他们罢官免职,流放外地,后来他想给孙子找个家庭教师,那个老师为了讽刺蔡京,就在他面前说你让你孙子学逃跑算了,将来朝廷正法的时候谁跑的快,谁就可以不死说完以后便辞职而去。

里面还有岳飞的故事,有一个讲岳飞的故事我印象特别深,有一个叫杨再兴的人(1104-1140),南宋抗金名将,是杨家军后代,本是曹成的部下,后跟谁岳飞,1140年战死沙场;死时36岁,在 当曹成部下的时候杀死了岳飞手下的一个大将和岳飞的表弟岳翻,后来杨再兴不小心落入岳家军的手里,然后岳飞手下的大将本想杀死他为岳翻报仇的,然后他想见岳飞,他来到岳飞府的时候,岳飞看他仪表堂堂,便立刻给他松绑,杨再兴十分感激岳飞便加入到岳家军,英勇异常,带领三百多人冲进十万金军里面,和十万金军打斗最后壮烈牺牲了。当岳飞派人清理现场的时候,地下竟是几千具金军的尸体,死伤的比例是6:1,从杨将军身上拔出来的铁箭头足有两升之多,可见岳家军是多么的勇猛啊!

后来宋高宗和金军议和,岳飞大力反抗说不能议和,然后奸臣和昏君便联手杀害了岳飞,给他的罪名是“莫须有”,后来岳飞就被杀害了,后来元朝把宋朝和金给消灭了……

我读了这本书后,觉得宋高宗是活该的,他有好好的皇帝不做,还杀害忠臣,贯养奸臣,他死时应该的!

相信《《宋氏三姐妹》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宋氏三姐妹读后感3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