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语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 地图 > 语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

我们会观赏很多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我们将观后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怎么才能避免将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 ”,感谢您的参阅。

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用心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简单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靠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期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靠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就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期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我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我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我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状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光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我的写作个性。
教师能够允许学生有不一样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我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这是我最近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思考,现作以上总结,供大家参考、指点。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集锦10篇


我们也许在观看作品时,也会为演员的演技所赞叹。将心里的想法记录下来可以方便我们日后细细体会,写观后感不要为了标新立异从而扭曲原作的基本精神,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要掌握什么格式吗?读后感大全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1

视频在,书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看完了视频,心里充满感激。这是了解我的所需,恰如其分地雪中送炭啊!以前也看过,那时候看和现在看,感觉却是不一样的。以前总觉得他关注的是课堂管理,对一门心思求教教什么的我而言,找不到所需要的。先入为主的心态已经决定了从中可以看到什么东西。

在这本书里,魏老师先谈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使辛酸的往事增添了几分诙谐的调侃,什么是乐观?字字句句的叙述和叙述的方式都透着乐观。基本观点是:接受不能改变的,把握可以改变的。用心去生活,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使自己投入其中,忘记周围,沉浸在所做事情本身所带来的快乐中。用研究的心态去做事,去面对生活,去品味事情本身所带来的韵味。

再就是新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六大问题。概括来说,即“立足根本不动摇”,只有扎实掌握了最根本的东西,才能更容易地接受新鲜的事物,况且,历年来的改革,其宗旨经过他的分析,根本没有变,变来变去的只是流派之争和不一样的说法。

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教学呢?这也是有经久不衰的答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根本”既然没有改变,要做的就是怎么立足根本,一样一样地去实现,去训练了。在这部分内容的举例里,感受最深的就是科学和民主。科学可操作性的方法加上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他们想干,干得起劲的兴趣。今天所提到的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当人看,关注人的意识,发挥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等等口号,从他的一个个细节中,一样样具体实施中都能非常真实地感觉得到。不仅是教学,更是教做人,教习惯,教面对一件件具体事情(生活)的心态。

比如在培养读教材的能力时,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除了有榜样上的建立,精神上的支持,习惯上的养成之外,还得要让他明确自己要学什么,要怎么去学。语文学什么?很多人想都不用想,大脑显现的应该是考试考的各类题型,抓考点,考什么练什么呗,这也是我以前对魏老师的认识,觉得他的教学,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了考点,是让学生自主热情地参与进了训练的队伍,变被动为主动的结果。这一次的看好像并不是这样,至少现在从这本书来看,他的意识不是这样。他教学生画语文知识树,这个知识树并不仅仅是考纲,更是语文各个部分的系列。只是这个系列还并不十分完善。但这样让学生在整体上用俯瞰全局的视角统观了初中整个的语文学习系统,心里有了这样的意识是非常有利于发挥主动学习的主动性的。然后是如何阅读语文教材,更进一步清楚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标;最后是教学生读一类文章,正是今天提倡的区分不同的体裁阅读,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阅读通道,就要运用各自通道的方法去走。区分体裁教学,不同文体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前就是眼睛没看到,没领会着。再就是从写日记,从学生身边的,最感兴趣的,又觉得新鲜处提供写作内容指向,举出的例子无不反应出上次董老师讲座里说的既要关注指导学生写什么内容,又要关注指导怎么写的方法,并不是老师想尽方法去搜寻,而是在与同学们每天的交流学习的生活中去发现。

最后是他的六步教学法,教学生改作业,教学生改作文,教学生出考卷。他的宗旨就是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句话用实验的方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最大的感受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他们和老师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把学习当成了兴趣,当成了乐趣在做,都从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成就感。这是最大的感触。

明天再看每一步具体怎么实施的操作过程吧!

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又欠了作业了,昨天的欠了,今天也没读。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2

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将语文教学的方向给予了确定,但同时又扩大了传统教育的外延,应该说它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批判认识的基础上的拓展,它立足于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的肯定,同时又给予必要的修正,在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同时,语文教师对教育因素重新审视应为当务之急,通过对魏书生语文教学艺术的学习,不难发现,其中至始至终地贯串着素质的任务。其中对素质的理解,超出一般意义。魏书生先生身兼多职,必然地损失一定的教学时间,不可能如一般教师有正常的课堂教学程序,但他使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甚至超过普通教学手段,这些做法使得传统教学方法某方面的事倍功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语文素质认识和培养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学生的全面语文能力。

魏书生将语文素质除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以外,添加考试素质、思考素质、学习素质、运用素质。

当前的教改对传统语文教育过分强调知识而在某些方面忽视学生能力的做法给予批评,有的人容易将考试同素质对立起来,故有人提出取消考试,取消分数的意见,但魏书生认为考试是学生素质的一种,意义不亚于其它的一种素质,如果否定这种素质是不现实的:现阶段的种类考查、选拔中,考试都是切实可行的,也几乎是唯一的方法。不排除有高分低能的现象存在,但就正常的考试状况而言,分数基本上可以反映能力,这也是这种现象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而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不等于高分,这里就有考试能力因素的存在,在考试中我们发现有些题目是由考试能力而不是由知识能力决定的,如:逆向思维利用选择错误,找出正确的方法,揣摩题目意图更准确更完善的解题,把握题目重要次重在信息的能力等,这些考试能力往往可以增大正确率。其次,魏书生增强学生考试意识,正是基于对考试现象合理性的认识上。他曾让学生经“享受考试”为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考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端正对考试的态度,而分数是课本学习的反映,也成为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如果忽视学生心理的方向和能力间的联系,考试则可能成为学习的一大障碍。

思考应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教育理论很强调“思”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是必要的,所以魏书生特别强调自习课对学生的作用,在语文课上安排一定的自习。另外在班级开民展一系列的活动,如每天固定的体育活动,美育熏陶,生活实践等,利用各种手段,将语文课和生活联系起来,并随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悟出生活的,也是大语文的道理。

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素质应为学习的素质,在学生方面应达到自己主动学习并养成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否则学生将永远处于被动的接收角度,只有学生养成这种能力和习惯,语文对于学生来说才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天地,学生有中学阶段应逐步达到不依赖教师的地步,魏书生主动地让学生进入语文的教学中,使学生自己进入课文再从课文中出来,这样学生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对于教师,从最终的目标而言,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能独立完成学习的任务的时候,教师的无为实际上就变成了最有价值的有为。

语文课和现实的语言运用往往因学生和教师重视分数被忽视,造成书本实际、学和用和分家,魏书生将语文的概念扩展到很大的范围,他运用一切机会有意识地进行有机的渗透,这就不是传统的孤立的语文学习,学生每天一篇日记,竞选干部有竞选演讲,违犯规定有深刻新颖的“说明书”(并非检讨),每天抄写一句名言(可以自己编写),每人拥有自己的座右铭,班级每天一份自编报,设立模拟法庭处理班务等,可以说他力求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语文充满乐趣,淡化了课本学习时的单调枯燥的重复,无形中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各方面,多角度训练了语文素质。

素质教育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是同等的”,这样看来,课本在学习中的作用只是诸多的语文“教材”的一种,应与其它手段置于同等地位,在学习中主动引导学生从小语文走向大语文,可以扩大语文的容量,也可以改变以本为本的局限和狭隘,为语文学习找到丰富多彩的素材,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教材”,将更多的方式和更丰富的内容给予学生。魏书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特征即为大语文教学,他很少系统全面地讲析语文课文,但无时又不在上语文,他高居于语文课本之上,又决不放弃课本。魏老师采取了利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班里同学各承担课本教学的一部分教学,如生字词、文学常识、人物形象、散文知识等。在此之前,他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语文的知识层次,绘出“语文知识树”,这样,就使得各位同学目标明确,也使得这份工作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其中得以持久的训练,在将语文课作如此处理之后,为学生和教师赢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拓展语文的学习范畴。

魏书生认为,任何的素质的形成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在语文课上他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这一点重点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差生的作文训练上。在他接任的年级,有学生就提出不会写作文,他变要求这些不会或不愿作文的同学从写好一句话开始,不去强求,在自尊心的驱去下,最差的同学也愿去写好一句话,然后引导他们去写好两句话,三句话……然后有意识地发现他们真实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进行表扬,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按教师的计划向前迈进。为了配合这种渐进的方法,他在多方面同时进行渐进训练:从第一个俯卧撑开始,从为母亲做第一件事开始,从第一次独立完成作业开始……许许多多的第一引导着学生一步步迈向更深层次的学习。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应得以及时的宣扬,素质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形成的。

魏书生的教育成功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他能够立足于学生,将学生始终放在教学的第一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因势利导,在教学中体现为独特的备学生上。

备课本还是备学生,是教师课堂重点和教学目标的体现,是教师和学生孰主孰次的问题,是目标和过程的认识,这个问题应该是教学任务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的认识清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效果是否可观。

备学生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学生固有的基础和能力,设定相应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在这一点上,魏老师要求班级的每位同学都要有自己的事做,在此之前,他考察每个学生的状况,让每位同学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相应的能力,克服相应的缺点。在语文教学中,他以鼓励为主,先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培养自己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他也不是用统一的办法,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标准。

课堂教学中备学生更为重要,教学计划的实行,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程序的推进,都必须立足于对学生的充分认识。魏书生曾在外地进行一次突然性的公开课,对象是农村的初一学生,他仅有两分钟时间与学生交流,此时他发现,农村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课堂教学中与教师配合较少,不愿意也不敢回答问题,这样,就使得原先设计好的课堂程序难以进行下去,这时,魏老师很快针对这一突发情况,决定先“撬开”学生的嘴,这必须先打消学生的防备防理,所以,他从和学生拉家常入手,暂时离开课本,和学生谈起他们熟悉的事,几分钟,教室里充满轻松的气氛,学生也不再羞于开口,课文得以顺利进行。

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提,备学生是作为备课的先导的,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受到重视,否则,教学法就成为教师的独角戏,也只有认识了学生的不同层次的素质,才能够因此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否则教学必然是见效甚微,或至多对一部分人起效果。

从魏书生先生的教学艺术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素质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传统的批判的接收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改变程式的思想应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同等重要。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3

早就听闻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故事,暑假期间买了《魏书生谈语文教学》一书,开卷一读,真是获益匪浅。这本书是魏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是魏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也是魏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魏教师跟你娓娓谈心,我读之以后,感悟良多。

一。魏老师的人生观

1、要有好心态

魏老师告诉我们,人生中没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确如此,做任何工作时间久了,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了,都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以至于抱怨。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改造别人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真心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一个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人,谁能相信他会有能力驾驭改变别人呢?

教师的工作量大,内容繁琐,教师要承受的压力大,这种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可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给他人带来负能量,所以不如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做到敬业乐业,提高素质,超越自我。

2、实实在在做好手里的事

怎样衡量人生的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很多,魏老师告诉我们: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得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用太多世俗的标准去衡量自身的价值,不要过多关注报酬。

人对自己应该经常提这样的问题:每天能不能再多干一件事,每小时能不能再抓紧点,每件事能不能干得再好点,能不能创造别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人的生活太安逸就容易滋生惰性,就容易胡思乱想甚至好高骛远,时间久了就会变得眼高手低。只有多做事、严格自律才能做到精益求精,教师很需要工匠精神。

3、不断创新,拒绝经验之谈

有人说教育计划性强,规章制度繁琐具体,容易扼杀人的创造性。也有人说: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最容易培养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丰富多彩的工作。所以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教育。有人觉得,上课、下课、批改作业,学生还是那些学生,近乎枯燥的生活使人生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这样看,今天的讲课比昨天有新的突破,语言比昨天更吸引人,姿态比昨天更自然,和学生的感情比昨天更融洽。做不了这么多,我就做一点,挺起胸膛,背比昨天直一些。训练自己的眼睛,使它看出今天的天比昨天更高远,今天的大地比昨天更广阔,甚至只要愿意,今天见到的同一棵草比昨天也更清晰,今天写文章是不是更自然,像和读者实实在在谈心,今天读书是不是有新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哪怕是差别很小的一个层次。要让自己从旧中看出新,从不变中看出变。要让今天的自己战胜昨天一个弱点,即使一下子不能完全克服,哪怕战胜这个弱点的1%,哪怕只是一点点,今天的我就是新的。

新是生命,新是力量,新是智慧的源泉,只有不断更新自我的人,才会充满活力,充满力量,才会找到智慧的源泉。新是希望,新是信心,新是乐观,只有不断更新自我的人才会,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乐观。

教师需要经验,也最怕被经验束缚,过分强调经验容易使人变得教条,所以唯有多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更新观念,避免教条死板。

二、魏老师的育人观

1、育人于讲读课中

魏老师告诉我们,教学中要发挥每篇课文的感人力量,注意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教师情真意切地教,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扶植正确的思想感情,只要每篇课文都这样做,学生怎能不产生心理位移呢?

语文教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语文老师应像保育员,考虑孩子的胃口、体制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为己任。讲读课上育人,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使用感染熏陶的方法,使学生因情而明理,认真汲取每篇课文中的营养,使自己成为精神上、人格上的强者。

2、育人于写日记中

魏老师把写日记比作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他提倡老师留日记题目,进行日记指导。写《两个我》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智地调动头脑中的正义之师,去战胜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错误思想。写《只有助人,才能有乐》、《为别人吃亏是福》等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原谅人、帮助人的品质。写《妈妈笑了》、《替妈妈分忧解愁》、《我为妈妈做了什么》,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爱自己的母亲。

魏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分析自己、分析他人、分析社会,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为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动脑筋想办法,班中五名同学比较懒,经常不写,或写二三百字应付一下。怎么办,请这五名同学想办法,选出懒病治疗小组的组长,检查,看写了没有,写够了没有。没有写,或写得篇幅不够,组长让他们当天补上,还要写一份说明书。

三、魏老师的教学观

授人以鱼一餐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益。这句话揭示了交给方法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有很多,课堂教学是艺术的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自己课堂教学的蜜。结合各家教法之长,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少讲多读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是必讲的内容,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讲的少,学生才能记得住。读得多,学生才可能提高阅读能力,读得机会多,时间多,学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问同学、查资料形成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

魏老师的课堂激趣十法,精心设计导语,设计板书,注意教态,这些做法给我很多启示。

从教十八年,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养成了很多惰性,读了魏老师的书,我再次审视自己,真的觉得不学习的老师很可怕。

魏老师是教育的神话,是一处宝藏,值得我们慢慢开垦,不断学习,不断体会。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4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积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做“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

由此:把孤立、机械的语言积累,变引导潜心读书,促进有效积累。

1、阅读理解促积累。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多了,读熟了,才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使课文的语言进入学生的心田。而只有在理解语言基础上的,才会读有所值,读有所得。

2、诵读记忆促积累。诵读记忆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儿童正处于储存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背诵一些好文章,有利于培养记忆能力,更有利于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背诵检查的力度。

3、感悟品味促积累。感悟就是指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读与悟要结合在一起,“学而不思则罔”。语文课上要让学生感悟些什么呢?比如学习语句,不仅要在读中理解意思,有时还得推敲用词的准确性,比如学习句子与段落,要从反复出现的由于眼现象中感悟句子的表达形式和连句成段的方法。读完课文要感悟记叙的顺序和主次内容的安排等。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4、品读赏析促积累。语文课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赏析、体验中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中,巴金老人有一段关于榕树描写的奇美文字,为此,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抓住“不可计数”、“垂”、“卧”等词认识榕树的形态美,细读时,品味“一簇”、“不留缝隙”、“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词句,领悟蕴含的“意境美”。如此将审美积累和语言积累有机地渗透到美丽的阅读教学之中。

把硬性的积累变为激励自主参与、引导学生自主积累。

1、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桂林山水》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教学时可配乐读、表演读,甚至以“小导游”的身份作介绍等,学生心随其境之感,非常自然地将自己与优美文字联系起来。在动情、生情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2、培养自主积累的能力。还是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出示:你喜欢漓江的水,还是桂林的山呢?请说出理由,学生就各自去研究喜欢的内容,因是研究自己喜欢的内容,非常投入,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把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积累,变为拓宽学习途径、丰富语言积累。

1、读中积累、读的方法多样,就是尽可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来促进理解、思考和积累。

2、说中积累:说是语言和精神共同建构、生成、发展、积累的过程。

3、写中积累:写是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作文是高层次积累语言过程。

4、课外阅读中积累:教材是提供例子,激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方法广泛涉猎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

5、实践活动中积累: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积累素材。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通过自编手抄报的方式展现出来。

把语言积累与实际运用割裂开来,变重视实践运用、积淀语言积累。

《鸟的天堂》课有一个综合实践作业:“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导游解说词。写清楚导游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这地方的特点,形象生动;学会导游,练交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际。让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上述环节,不仅是学生再次语言积累的过程,更是应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实践、提高语言素养的过程。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5

摘要:语文教学各学段的整个学习包括多种渠道和多层次的活动,学习方式是主要活动渠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学习活动以及各层次之间紧密衔接要求,能使整个学习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语文教学各学段的学习包括多种渠道和多层次的活动,学习方式是主要活动渠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学习活动以及各层次之间紧密衔接要求,能使整个学习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指导学生学会制订个人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记忆……这些都是一个个小小的个体,最终将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有机整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什么事情老师都要教会学生有计划或有打算,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老师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前提。有了学习计划,会使学生的学习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对语文学习和孩子今后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因此,较多时间是与书本打交道。阅读是获得书本知识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在其中要更加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好阅读计划,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要求、范围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计划要求学会找书,()让学生尽快进入“语文定向阅读”.老师要明白让学生进行语文定向阅读可以使学生在信息繁杂的阅读环境中尽快寻找到阅读的'目标,从而让学生选择的读物和所读的知识成为一种有序的结构。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控制阅读中的心理状态,保持必要的学习内推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最后,我认为小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能力不够,这时教师就要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地运用进行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记忆。语文知识记忆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识记的自觉性,积极地进行有意识记。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有助于提高识记的速度和正确性。教师要教会学生自觉主动地给自己提出学习和记忆的任务,而不是临阵磨枪,考前搞突击。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增强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要避免学生使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获得知识。例如,在学生背诵古诗文时,大部分时间学生是在进行短期的死记硬背,这是最不科学也最不实用的记忆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对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符合记忆规律的记忆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会进行形象记忆法、图解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用形象的实体或风景、一些有具体的符合语文知识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记忆点……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个个小小的学习方式去辅助教学,用部分教学方式去完成整体的教学目标,相信这一定会让教师和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参考文献:

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01.

哈敬。小学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1.

傅道春。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6

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是什么”,并力图对“是什么”作出学理的阐释。

“教学”的概念,我们取施良方和崔允?先生的界说,特指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相当于教师的“教”(teach / instruct)。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而有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不完全等于考试成绩)作为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的效率(efficiency),以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教师投入时间、教学设计与开发成本等)相比较而得出判断。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tendency)作出判断(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态度情感)。我国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以及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创建,发端于吕叔湘等先生发出的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呼吁。据徐光华的分析,“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即以效率为改革的抓手,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而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是走在最前列的一位。他的语文教学改革举措,多数是以提高“效率”为直接动力、为现实目的:画“语文知识树”,“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掌握划分层次的方法”,“学生学得很愉快,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于被广为传诵而誉为“魏书生模式”的“六步法”,魏老师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魏老师多次强调,他改革取胜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而“民主”(也包括他说的“科学”),在这里更多地被当作一种途径:“如果真正实行民主,就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助手,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花费较小的'力气取得比较大的效果”。追求效率,是魏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他自己对改革经验的提炼,主要定位在“语文教学思想”。

被誉为“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家”的魏书生,有比语文教学思想更大的方面或更小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从大的方面讲,魏书生的师品,他对教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往细里说,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牵动了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材的改革。但这些,本文均放在视野以外,而将研究锁定在语文“教学”这一层面。锁定在语文教学,意味着“就教学论教学”。

说教学“思想”,而不说成是教学“理论”,基于两点理由。第一,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领域,“理论”与“思想”是有分野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实践”。“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构成教学理论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称之为“教学思想”。第二,这也符合事实的本相。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是在独特情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改革发端于现实的需要,目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实践。魏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在各地作了许多场报告,但是,这些报告和写作,主基调是传布自己的教改实践,志趣尚不在构建一种教学理论。魏老师的文章和报告,讲的主要内容是“我怎么做的”、“我怎么想的”、“我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其中当然有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会有好效果的论证,但这些理由和论证,尚未深入到学理的层面,往往还是以“我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7

《魏书生谈语文教学》一书是魏老师几十年教育教学经验集粹,是魏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他讲述了他的人生观,育人观和教学观。

魏书生的人生观是积极的,向上的,是充满理想与热情的。他在《人生的价值:多做实实在在的事》中说道:“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为人民、为国家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吧!做的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过多关注报酬。报酬越少,吃得越清淡,穿得越简朴,你的人生价值就越大。临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能自豪而幸福地宣布:我吃穿比平均值少二分之一,而做的实事比平均值多一点。”这种思想境界是多么得高,我想正是因为魏书生拥有如此高境界的人生追求,才能获得如此的成就与威望。又如在《钻研“比”的学问》中说道:“显然目的不同,比的方法也不同。这些年我注意采用一些积极的比的方法。机遇和差的比。干劲要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过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将来和强的比。目前和接近的比。需要和入党时比。除了这些内容充分体现出魏书生老师高尚的人生追求之外,还在人生观这一章节中教育读者要学会尊重别人,善于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尤其是《勤耕不辍,积少成多》和《持之以恒,坚持写日记》这两篇文章给我的启发最重要,很多论文和成果都可以从平时的点滴积累中积少成多,有无到有的,从魏书生老师的经验做法中,我深深领悟到了这一点。

魏老师主张育人于讲读课中。魏老师告诉我们,教学中要发挥每篇课文的感人力量,注意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教师情真意切地教,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扶植正确的思想感情,只要每篇课文都这样做,学生怎能不产生心理位移呢?

语文教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语文老师应像保育员,考虑孩子的胃口、体制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为己任。讲读课上育人,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使用感染熏陶的方法,使学生因情而明理,认真汲取每篇课文中的营养,使自己成为精神上、人格上的强者。

魏老师还提倡育人于日记写作中。魏老师把写日记比作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提倡老师留日记题目,进行日记指导。写《两个我》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智地调动头脑中的正义之师,去战胜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错误思想。写《只有助人,才能有乐》、《为别人吃亏是福》等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原谅人、帮助人的品质。写《妈妈笑了》、《替妈妈分忧解愁》、《我为妈妈做了什么》,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爱自己的母亲。

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分析自己、分析他人、分析社会,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为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动脑筋想办法,班中五名同学比较懒,经常不写,或写二三百字应付一下。怎么办,请这五名同学想办法,选出懒病治疗小组的组长,检查,看写了没有,写够了没有。没有写,或写得篇幅不够,组长让他们当天补上,还要写一份说明书。

三、魏老师的教学观

魏书生老师一年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很少,但是学生的成绩却出奇得好;魏书生从来不改学生的作文,可学生的写作水平却很高。原因是魏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书中写有《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从导语到教师的语速、动作、语言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魏书生老师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学,他说掌握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一篇文章、一本书、到一门学科,他都钻研了有效的自学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学会知识,同时还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写作的能力。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充实视野。在评价方式上,魏书生老师大多采用“自留作业,互批作业,自己当自己的考官”的自主评价方式,这些大胆的放手措施,有力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都增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授人以鱼一餐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益。学生能遇到做魏老师,很幸福,很幸运。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魏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他的成就来源于自己的“爱”与“钻”,我想每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只要肯像魏书生一样“钻”的话,都会有一番作为的。让我们以他为楷模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8

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是什么”,并力图对“是什么”作出学理的阐释。

“教学”的概念,我们取施良方和崔允?先生的界说,特指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相当于教师的“教”(teach / instruct)。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而有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不完全等于考试成绩)作为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的效率(efficiency),以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教师投入时间、教学设计与开发成本等)相比较而得出判断。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tendency)作出判断(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态度情感)。我国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以及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创建,发端于吕叔湘等先生发出的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呼吁。据徐光华的分析,“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即以效率为改革的抓手,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而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是走在最前列的一位。他的语文教学改革举措,多数是以提高“效率”为直接动力、为现实目的:画“语文知识树”,“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掌握划分层次的方法”,“学生学得很愉快,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于被广为传诵而誉为“魏书生模式”的“六步法”,魏老师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魏老师多次强调,他改革取胜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而“民主”(也包括他说的“科学”),在这里更多地被当作一种途径:“如果真正实行民主,就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助手,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花费较小的力气取得比较大的效果”。追求效率,是魏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他自己对改革经验的提炼,主要定位在“语文教学思想”。

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有比语文教学思想更大的方面或更小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从大的方面讲,魏书生的师品,他对教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往细里说,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牵动了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材的改革。但这些,本文均放在视野以外,而将研究锁定在语文“教学”这一层面。锁定在语文教学,意味着“就教学论教学”。

说教学“思想”,而不说成是教学“理论”,基于两点理由。第一,在教育学领域,“理论”与“思想”是有分野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实践”。“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构成教学理论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称之为“教学思想”。第二,这也符合事实的本相。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是在独特情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改革发端于现实的需要,目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实践。魏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在各地作了许多场报告,但是,这些报告和写作,主基调是传布自己的教改实践,志趣尚不在构建一种教学理论。魏老师的文章和报告,讲的主要内容是“我怎么做的”、“我怎么想的”、“我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其中当然有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会有好效果的论证,但这些理由和论证,尚未深入到学理的层面,往往还是以“我喜欢”、“我觉得”来了断。

定位于“思想”而不是“理论”,提醒我们注意到,魏老师的有些言论,不宜看成是理论的严谨表达;将之主要看成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也许更能把握住它们的真实含义。也就是说,对有些说法,不宜匆忙地进入命题合理性的研究;对有些用词,包括一些关键的用词,也不宜直接导入抽象的辨析或论争,甚至还不能搬来作为研究的工作概念。比如,魏老师说他的改革(包括语文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改革)成功,靠的是“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领着师生员工练气功”。这一小点恐怕更多的是“我喜欢”;那两大点,也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含义作具体的阐释,而这种阐释,又不宜搬用“民主”、“科学”这样的大词语来做分析的工作概念。

1991年,到拉萨连作了三天半报告的魏书生,终于有了看一看市容的机会,“站在大昭寺面前我有一种心灵被震撼的感觉”,他描述道:“怎么呢?大昭寺门前广场上一大片磕长头的人。……那一片人每个人都是额头着地、鼻子着地,手‘哗’地全部扑在地上了,那叫五体投地。”按照“拿来为我所用”的个性,魏老师“就研究了这中间有用的那部分”:“我觉得老佛爷真有一套,连面儿都不露,就把信徒们征服到这样的程度,你说,咱们教书的天天和学生打交道,讲的还是真理,怎么就不能让他们使劲信呢?”这段话,无意间透露了魏老师对语文“教学”(教)的体认。

综观魏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他的一系列言论,似乎可以这么说,教学,在魏老师的心目中,主要体认成“造信”,为了“造信”而又连贯到“制法”。

在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里,“信”,首先是指向教师自我的名词。要搞好教学、搞好语文教学,魏老师认为,首先是教师要有“信”:要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诚实的信义、可靠的信用以及证实自我能力和价值的信望、信誉。初翻《魏书生教育文库》中的《语文教学》卷,许多人感到疑惑,因为开卷的“自强篇”,内容似乎与常识所理解的“语文教学”搭不上边。“多用力气改变自己”、“胸前戴周总理像章感到有力量”、“人生的价值”、“调整自己的需要”、“今天比昨天更新”、“粉笔生涯的苦与乐”、“笑对人生”、“善于比”、“怎样看待困难和失败”、“多吸收,少批判”、“不断提高尊重人的能力”、“人都是平等的”等等。这些怎么是“语文教学”呢?但在魏老师看来,这些就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或者说,是搞好语文教学充分的、在魏老师看来可能还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就像有人指出的:“魏书生在教学管理中总是首先将目光朝向自己,努力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尚人格的建设,以此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

“信”,也指向学生的自我。学生要搞好学习、要搞好语文学习,魏老师指出,必须要有“信”。他曾先后与100多名“差生”谈心,曾和一名最后进的学生同桌听了150多节课,在分析具体原因寻找响应对策的同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的大脑像一部机器,可分为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的老师应付大部分中下等学生学习问题,都是动力部分,而主要不是工作部分的问题。动力部分,魏老师有时表述为“非智力因素”,从自己的自学经历,他体会到:“智力因素在自学的成绩中只有一小半的功劳,一多半的功劳属于非智力因素,即人的理想、情感、意志、性格。”他所著的《学生实用学习方法》,所讲的“学习方法”,几乎都围绕着学生要有“信”这个主题,这从下面所抄录的这些标题就可以看出大概:“确立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利用潜意识,坚信我能行”、“放声高呼――我能成功”、“信心之火不灭,大器可以晚成”、“从失败中崛起”、“竞争中磨练意志”、“跑进快乐天地,磨练顽强意志”、“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在魏老师看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有“信”。于是,名词的“信”便走向动词。而教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被魏老师转化成了“造信”的问题。“造信”,魏老师统称为“育人”,从学生的角度,又叫“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但不管怎么称呼,关键点都在“让学生使劲信”,从而使学生具有强劲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造信”,当然依赖教师的“人格魅力”。但教师光致力于自我的人格修养,未必会产生“教学”(教)含义上的魅力。于是要“制法”,包括制出能显现教师魅力的办法。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里,“法”被概括地表述为“民主”、“科学”,再加上一小点“练气功”。从语境中看,“民主”,在这里指“制法”的方法论,或者叫“根本的办法”。“许多教师问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是用什么办法调动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科学”,在这里指定型化的“法”,也就是“以法治语文教学”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练气功”,在这里可以代表强化“造信”效果的种种方法机巧。换句话说,在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里,为“造信”而制的“法”,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师”的思想之法,它决定了在什么基础上“制”,如何“制”,也部分地决定了制什么“法”,制了以后能不能成“法”。二是“学”的规范之法,它比通常在教学管理意义上所说的“规则”要广,要强有力,巨细无遗;管理方法中包含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其最主要的特色。三是“教”(魏书生意义上的“教”)的机巧之法,如精神充电、上课之前领学生放声唱歌、要学生七嘴八舌地大声说、让学生做仰卧起坐、俯卧撑乃至练气功等等。相应地,魏老师所营造的“信”,从学生的角度,便有可辨的三种表现:一是在思想上的“信”,信自己、信老师、信老师的话,正如相信、信任、信服、信赖、信托等动词所表达的。二是在行为上的“信”,信奉、信从、信守。魏老师在班里上课,学生起立之后,有时要大声齐背课文,背完后他才请学生坐下,但时常有一些学生请坐后却不肯就座,因为按班里的“法”,混在齐背声中的“南郭先生”要自我举报,说明了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改正措施,才能安坐。这就是在行为上的“信”。三是在意志上的“使劲信”,既来自凭“信”依“法”而获得优秀学习成果的强化,也来自被教师“千方百计”的种种“造信”技法的感染,在魏老师的班里,还包括由老师的“荣誉”(“信誉”)而产生的激励效应。

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里,“造信”与“制法”相辅相成,“法”和“信”互为因果。但归根结底,“制法”是为了“造信”,“法”服务于“信”。魏老师认为,学生有“信”便能成材,因此“造信”就是“育人”。魏书生说:“我深深感到,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育人是语文教师分内的事,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回忆自己走过的语文教改之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总想,抓住了育人这一关键,再去教语文,新办法、旧办法、土办法、洋办法,都能改造成好办法。”

“造信”与“制法”,魏老师类比为“隐蔽工程”。不过这个类比容易引起误会,因为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教)“地面工程”的外观,几乎没有工程。改革的头十几年,魏老师每学期还用30来节课时来“教”课文,尽管这些“教”多数还属于我们在下篇将要讨论的“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的“移交”工作;1995年起,魏老师决定,“教材上的课文,我一节课也不讲,全凭学生自学自练”,这么一来,从语文“教学”(教)的角度看,他的“地面工程”,真的是啥也没有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地面工程”,在这里不能理解为没有教学。魏老师的语文“教学”,体现在“隐蔽工程”;在“隐蔽工程”,语文“教学”(教)事实上已经基本完成了。接下来的,是学生“学”的“事”。于是,从魏老师语文“教学”的“地面工程”外观看,就是“不留作业,不交作业,不写作文,不改作文,不考试,不批卷”,到后来,再加上“不教课”。

也正因为几乎啥也没有,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改革,一般被认作“自学模式”(他自己有时也这么认为)。但这种定位恐怕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从“学”的角度,往往还是就他改革的某一局部说的(比如“六步教学模式”)。有人又认为他的语文教学“不像语文教学的样子,而是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这恐怕也是不对的。“不像”,意思是否认,而否认他是语文教学,也就等于说,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改革,根本就不存在过这一回事情。最近,又有人把“魏书生模式”叫作“语文教学管理模式”;应该说,对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和实践作这种体认,方向是对头的,但如果只论“管理”,而不见了其中的

语文教学(教),恐怕与事实也难以相符。

着眼于整体,从“教”的角度来看,我们将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之一,概括为“将管理扩充为教学”。我们认为,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改革实践,也就是上面所讲的“隐蔽工程”――“造信”与“制法”,既是思想教育,又是课堂管理方式,还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反过来排序,表达也许更为准确:它既是一种语文教学,又是一种课堂管理,还是思想教育。在班级组织的条件下,通过“造信”与“制法”,把通常所说的“管理”扩充为一种独特的语文“教学”(教),进而以此替代了常规的教学(教),笔者以为,这才是魏老师的主要创新处,也是他语文“教学”思想中最可能转换成理论形态的地方。

教学与管理的关系颇为微妙。本来,教育(育人)、教学与管理是三位一体的。但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条件下,三者产生了分离的可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被分离,甚至相互冲突)。在教学理论,过去我们一般也因此将教学与管理视作分离度较大的两个环节、两桩事情,认为它们各有各的职能。然而,过于强调它们各自的职能,却给教师造成了两者各施其政的观念。这样,既束缚了“教学”(如许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讲课文),又贬低了“管理”(如许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维持纪律)。这种情况,最近有了改观的趋势。有学者将“教学(教与学)过程”定义为“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用“交往”开拓了“教学”的疆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教学理论》,更是把“教学”(教)扩展为“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明确地使教学涵盖了课堂管理。

但是,由于自觉地限定在以课堂教学为关注的对象,因而《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的具体描述与界说,还是显得有些拘谨。一方面,课堂管理界定为“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课堂规则、课堂问题管理和课堂时间管理。这里没有照顾到教学与管理的相通相融。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分解为“明释(指教师的说明与解释)学生所学的内容”的主要教学行为(主教行为)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辅助教学行为(辅教行为);而主要教学行为,则是“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为了实现教学的意向性,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演示、描述、解释学习内容,如果不是公开这样做,至少也要有一定的暗示。”这里没有考虑到辅教行为和管理的相通相融,也没有考虑到寓管理为一体的辅教,能够扩充到主教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替代主教行为。对“教学”和“管理”的这种界说,本来就避开了诸如计算机辅助学习法、计算机管理学习法以及凯勒个别教学法。(凯勒教学法有5个特征:1.定向地掌握教材;2.根据个人进度学习课程;3.有少量的讲演课激发和诱导学生学习;4.印发学习指南传递信息;5.由学生监考人评定非正式测试的成绩。)确实,在“课堂教学框架下”论述“教的行为”,国外的计算机辅助学习法、计算机管理学习法可以另当别论,而以非课堂教学为主的凯勒教学法也可以暂时不顾。但是,魏书生在班级组织课堂主渠道的条件下,将管理扩充为教学进而替代教学,就可能需要我们对管理和教学这两者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都要做重新的考虑。至少是在语文学科,魏书生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扩充、替代的可能性以及可行性。也就是说,还存在着一种寓管理与教学为一体的“管理――教学”,而它至少会给处于困境的语文教学带来较高的效率。

课堂管理,本来就是教学的有机构成。它是影响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变量之一,“对教学起着核心作用,常被看作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杜克,1979)。在国外的教学研究中,课堂管理的研究占据着相当的分量,形成了“德莱克斯模式”(the Dreikurs Model)、“格拉舍模式”(the Classer Model)、“库宁模式”(the Kounin Model)、“高顿模式”(the Gordon Model)等较为成熟的理论并广泛地作用于实践。但像魏书生这样结合学科教育,通过“造信”与“制法”,把管理扩充为教学,进而替代教学,在笔者有限的视野,尚无所见。魏书生的这一语文教学思想,可能是我们的教学理论所应当记取的。

当然,在记取之前,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要理清,有许多细节也有待查证,限于篇幅,不逐一列举。需要提出的待清理的主要问题,是“粘连性”和“度”这两个有关联的方面。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将管理扩充为教学与进而替代教学,是程度有所差异的两个问题,还是粘连着的一个问题,这是一。第二,魏老师语文教学思想中的三种“制法”,即“师”的思想之法、“学”的行为之法、“教”的机巧之法,这三者的粘连性以及粘连程度的问题。如果用魏老师的用语来说,就是在他所设定语境下的“民主”和“科学”以及那一小点“气功”所代表的机巧之间的粘连性问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它是与魏书生粘连,还是与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粘连,以及粘连程度的问题。也就是说,将管理扩充为教学,进而替代教学,是与人粘连,还是与一种思想粘连?很明显,如果要转换成一种理论,如果要形成一种站得住的“模式”,那它必须与一种思想相呼应,而不能与特定的个人粘连过密。换句话说,将管理扩充为教学乃至进而替代教学所必需的“人格魅力”,有没有容纳多样化或不同程度的可能?“造信”的机巧以及不在本文视野范围之内的教学艺术等,有没有容纳多样化或不同程度的可能?如果经进一步研究,它只属于“这一个”魏老师,那么将管理扩充为教学进而替代常规的语文教学,就只能作为一种曾经出现过的现象,被人谈论或受人景仰。反之,则有可能转换为理论的形态而成为一种模式,并且有可能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学”与“课堂管理”,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这就拉回到了大昭寺门前的那一场面――但愿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吸取的是“这中间有用的那部分”,而不是去试图扮演那场面。

语文教学思想,既包括语文“教学”思想,也包括“语文”教学思想,也就是说,既包括对“教学”是什么的体认,也包括对“语文”是什么的思考。魏老师多次说过,他对“造信”与“制法”这一隐蔽工程所花的力气“要比具体的语文教学多得多”(从行文的语境看,此地的“语文教学”偏重在“语文”)。确实,与他对“教学”富有开拓性的思想相比较,魏老师对“语文”的思考,则要逊色得多。

对“语文”,魏书生是以循规蹈矩的好教师姿态去把握的。按我国的传统,处在第一线的好教师,甚至无须提出“语文是什么”类型的发问;他的职责,是依据既有的课程理念有效地实施既有的课程,他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执行的教学(教)方面问题,即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效率问题。教学的问题,或多或少地要引发对“语文”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主要是对既有课程理念、既有课程的理解,而不是对它进行盘查和研究。换句话说,魏书生对“语文”的认识,在我们原来语文教材一直顶替着语文课程的情势下,主要是对“人教社编排意图”的领会,尽管这种领会可能切合意图的原味,也可能对意图有所改写。

“人教社的编排意图”,魏老师说,“无非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品德”。如果暂时撇开智力和品德这两头,魏老师对“意图”的领会,可以概括为两条:第一,“语文”等于既定的语文教科书,学语文也就是学语文书。其要点又分两方面,一是“读懂”一篇篇的`课文,并能“模仿”某些课文的写法,即通常所说的字、词、句、篇;二是“知道”与课文或紧或松联系着的“语文基础知识”,即语、修、逻、常。这两方面,集中体现在课后的练习题,因此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事”,是要“会做”课后那些“体现了学习重点”的练习题。第二,“语文”等于听说读写的活动。在我们以往对语文活动、语文学习的区别蒙昧的理论背景下,魏老师认同“常识”,认为只有在实践的活动中,“语文能力”才得以“训练”,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学“语文”,单学语文书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另辟战场以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

这两条有联系,但也可以分别对待,实际上语文教师也往往是分别对待的,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语文”的双轨体制。用魏老师的话来表述,前者(语文教科书的“语文”)可提炼成“知识点”,是知道和记住方面的事;而后者(听说读写活动的“语文”),“我觉得是属于能力方面的事”,他多次用“骑自行车”这种粗糙的类比来解说他对语文能力形成的“观点”:一位家长反复地对孩子讲诸如骑车要领(知识),“结果给孩子一辆自行车,照旧还不会骑”;另一位家长则给孩子一辆自行车,又找了一个大操场,让孩子自己练,“练不了三天,孩子便会骑车了”。

将“语文”弄成双轨体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教与学)实况。这里面当然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它的理论依据是知识、能力二元论,而二元论现在已被理论界所抛弃。它的盛行,建筑在原有语文教科书里限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课文”以及在“听说读写结合”名义下而实际上几无听说、写作正规教学这一特例的基础上,而这一特例,在为什么是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如何基础,为什么是这些课文、以什么方式处置课文,是怎么“结合”的、是不是真在“结合”等一系列学理的盘查中,可能会土崩瓦解。但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对问题的研究,可能主要是语文课程或教材专家的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我国今后的较长时期内,如果语文学科课程的改革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语文”的双轨体制可能还将是课堂教学框架下语文教学(教与学)的必由之路。

魏老师比一般语文教师略显高明的地方,是对双轨体制的自觉坚持。也正因为有这种自觉,使他一眼看穿了教科书里的“语文就这么回事儿”,而“就这么回事儿”里的多数,如果教会学生战胜(他喜欢用“打败”)教科书的有效办法,其实用不着教师“讲”,更用不了那许多课时。另一方面,用不了的课时,加上通过减少“讲”从占用的课时里调匀出来的空余,如果有一套可行办法的话,就能够为学生创造出有听说读写广泛实践机会的“大操场”,因足以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事情便归结为与“造信”粘连着的“制法”,也就是魏书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它的实体是蕴教学与管理为一体的“语文教学科学系统”,或叫作“以法制语文教学系统”。

限于篇幅,这里只就语文书里的“语文”这一轨稍加展开,目的是阐释魏老师认定的“语文就这么回事儿”。

现行语文课的特点,魏老师借学生的眼光提炼出两条:第一,每篇课文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百上千道考试题。第二,只要你基础好,不上某篇课文,不会影响考试的成绩。这两个特点,根由在语文教科书,因此在书上表现为两个缺陷:一是使人弄不明白语文书里的“语文”到底是些啥东西;二是无从辨清那些东西的性质及关系。于是,称职而又勤于思索的魏老师,开始做清理头绪的工作,并为语文教学办了三件实事。

第一,明确地重申读整册语文书的方式,即一册语文书的“教材分析”方法――列生字表、列新词表、单元分析、习题归类、知识短文归类、书后附录、列文学常识表,它为认识(教科书里的)语文是啥东西提供着框架,也为如何战胜它指明了方向。

第二,将上述框架里所得出的“语文”,明确地分成“死的东西”、“似死似活的东西”和“活的东西”三大块,并分别找到了对付它们的办法。

第三,将语文教科书里的“死的东西”和“似死”的东西条理化――主要包括“语文知识树”和“读一类文章的方法”、“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分析写作特点的方法”等,这些最终纳入数目化的管理系统。

上述三事中,第二件是关键:因为正是它,实质性地解答了“语文就这么回事儿”。从另一方面看,如果不区分出“死”与“活”,那么“教材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便会失去意义;而“语文知识树”等等,也只有在认定它们为“死”或“似死”的条件下,才有现实的价值,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所谓“死的东西”,指的是学生“记忆的活儿”,主要是语文知识树里131个左右的“知识点”。一册教材,记住现代文生字120个24分钟、文言文生字85个17分钟、现代文新词99个33分钟、文言文生词169个57分钟,文学常识涉及27位古今中外作家54分钟,加上做语法、修辞、章法等类型的练习题、文言文翻译、诗文的背诵,总之花不了多少时间,似乎也用不着老师“讲”。即使要“讲”,像语法单句、复句的那几种情况,复句的七种形

式,要使学生知道和记住,也“一次就可以穷尽了”。

不但是语法,像说明文知识――“无非是抓住事物的具体特征、从哪几个角度抓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常见的八种,不常见的还有六种)”、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九种)、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六种)等像“定理公式”一样的“似死似活的东西”,即魏老师叫作“交钥匙”的干活,多数也是“一次就可以穷尽”的。“似死似活的东西”,是我们的概括,但符合魏老师的本意,从“一次穷尽”的话语和做法推测,他确是将它们看成“死”的。不过又与复句形式之类有别,它们还有“活”的用途、“活”的可能,这正如“钥匙”所比喻的,“这样,我一交了钥匙,学生用这把钥匙去打开一篇篇文章”,魏老师说。

所谓“活的东西”,指的是“思维的活儿”,主要是一篇篇课文段意、中心、结构的分析结论以及课后的相关练习题答案。对课文,魏老师不主张“精雕细刻”,依他的个人情况也无“精雕细刻”的可能,“其实语文总体知识把握住了,一册书必要的知识把握住了,就一篇课文来说,真没有必要到非讲不可那种程度的知识”,他这么认为。但他是注重课后练习的,“我认为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体现了学习重点,有一定的梯度、难度。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做这些习题”。在我们的许多语教师错误地把“活”弄“死”,日复一日、一篇又一篇地执着于“讲”与“抄”的情势下,把段意、中心等以及相关的练习看成是“活的东西”,有现实的意义;看成“活”,也就是“把思维要干的这部分活儿从记忆部分拿给思维来干”。而一篇课文的段意、中心以及相关的练习题,在“似死似活”的“定理公式”辅助下,凭借学生原有的语文能力,魏老师相信,“每个人如果认真地思考,都会获得中学语文教材中所规定的那些知识”,“倘学生有了良好的自学习惯,90%的知识是可以自己学会的”。这样又绕回到“造信”与“制法”,包括选一员语文好、善与同学讨论并有“写得一清二楚的教参”可依靠的“大将”,来“承包”练习题的“法”。

魏书生多次强调,要使学生“把活的东西学活,死的东西学死”。“这样”,他说,“学生们就感到心里有底了”。所谓有底,不但是对“语文就这么回事儿”有底,更指对考试取得好成绩有底。“语文”的双轨体制,本来就与现行的考试方式密切相关,把“语文”看成是“死的东西”、“似死似活的东西”、“活的东西”三块的组合,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战胜语文书,而战胜最终体现在考分:“为什么不倒过来,讲课的时候也从复习的角度去讲呢?最重要的东西紧紧抓住,活题讲活,死题死抓,次要的基本不花力气,主要的抓住,一般大分就到手了,小的零碎该丢就丢,这样是不是合适点?”魏老师在教导“青年教师”时,交代了三大块划分的道理。

对魏老师的“语文”三块分法以及每一块的具体内涵,无必要费心去做什么正儿八经的讨论;我们以往语文教科书里的“语文”,如果要去对付它的话,说“就是这么回事儿”,大概也八九不离十。此地需要补充交待的,是关于魏老师十分看重的课后练习题。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通行的语文教材所设计的课后(活)练习,有许多是不适当的,依靠教材所出示的那点资料,学生不太可能凭“思维的活儿”对此做出合适的解答,除非“拿来”课文提示的话语或“照搬”教参的标准答案。也就是说,“活的东西”,其实未必能“活”,因而对自学这方面的“语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需要查证。

与对“语文”的认识一样,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也大致是当今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区别也在于魏老师比别人清理得更明白、自觉而坚定。这种“共识”,我们概括为“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师”,有两层含义:一是“师”的整体,即教师们;落实到阅读,“师之法”,也就是语文教师职业性的备课样式和方法的“阅读”。二是“师”的个体,即这一个教师;具体到读写,“师之法”,也就是教师个人偏好的、带有个人习性的读写样式和方法。

至少有50年,我国的阅读教学一直把学会语文教师职业性的备课样式和方法的“阅读”,作为事实上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们一直企图将自己所习惯了的阅读样式和方法“移交”给学生,尽管这种样式和方法的“阅读”,除了为“讲课文”的备课之外,在其他的场合,教师们自己从来都不用。占主流的备课样式和方法的“阅读”,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大的程序,有前辈归纳为“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具体操作方式是三步,即先粗读,以了解课文说了什么,包括课文前的提示和课后的练习题;再精读,按提示和练习题的指引,分析课文形式的方面,而分析则归结为“语文知识”的例说;最后落实到练习题的答案。另一个是具体的程序,即分析 篇章和讲课的程序,常规是解题、作者介绍、划分段落写出段意、分析结构并用术语概括(比如“总分式”)、按程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细部并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

不过,事实上又较少能够有效地教会学生这种方式的“阅读”。原因说起来不复杂,主要是从来没有真正有意识地去教过。常规的语文课,教师们只顾着一篇一篇地“讲课文”,结果忘了去顾“语文”(在这里是“阅读”)究竟是个啥东西,结果企图“移交给”的阅读样式和方法始终隐蔽在课文的分析结论和练习题的标准答案里,几乎从没在明处显身,结果是不能会,更加要“讲”结论和答案,于是学生就更教不会。这显然是效率低下。

魏老师的观点,是将“移交”的工作明白地定位在“移交”,主要的法子,是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来,我一直注重引导每一位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魏老师说,“我经常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去备课、讲课”,“引导全班学生都进入教师的角色,面对一篇新课文,设计教案,思考自己去讲课”。不过,魏老师自己是从“造信”的角度看待“扮演”的,让学生“讲课”,目的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增强学习信心。“扮演教师的角色”,能够“造信”,这是真的;然而借“扮演”的契机,将教师的“阅读”样式和方法有效地“移交”给学生,恐怕才是实质。

魏老师所上的课,大致有四种类型,即朗读课外读物的课、教导学生纳入“法制”轨道的课、“似死似活”的知识“交钥匙”的课、以六个步骤为特点的“示范课”。前两类,主要是“造信”与“制法”,当然也有语文教学;后两类课主要是“移交”的工作,纳入“制法”并起着“造信”的作用。将他的“语文”教学思想概括为“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应该是贴切的。

被誉为“魏书生模式”的六个步骤,改革的是上面提到的分析 篇章和“讲课”的那个具体程序,也就是说,从阅读的样式和方法看,它仍然是语文教师职业性的、学生实际在学的“阅读”,仍然是语文教师备课样式和方法的“阅读”。魏老师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每天按学号做的六步课堂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出试卷组织考试等法子,将语文教师的特殊样式和方法的“阅读”明了而有效地“移交”给了他的学生,这是值得庆贺的。但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中国的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语文教师的备课样式和方法的“阅读”?

这个问题,站位在教学的魏老师,包括广大的语文教师,无义务回答。但是,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思想,作为一种谋求传播的语文教学思想,则必须面对。就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而言,我们还需要追加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里所学的“能力方面的事”,即听说读写,如果学的是教师偏好的、带有个人习性的样式和方法,是否正当?

无庸讳言,魏老师所认定的“语文”,尤其是在第二轨里的“语文”,带有强烈的个人偏好和习性,他所“移交”的“师之法”,有许多是“这一个”教师的个人之法,也就是“我觉得”、“我喜欢”的样式和方法。比如“我自己就是集中学习字词惯了,当老师教书了,便也这样教学生”(这个理据显然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对学词);比如每天每人必做的六件事之一,“刚上课时,全体起立,不请坐,大家站着七嘴八舌地说一篇作文的内容”(如果是“造信”,不妨;如果认定这就是在培养说话能力,那这种说话样式就太奇怪了);比如每周要做的三件事之一“背一首好歌”(如果是学歌,当然好;如果推论说记住百来首歌词,学生的文学素养就提高了,那“文学修养”为何物,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综观魏老师的公开的教案和教例,大部分情况下(包括文学作品),课文是被当作我们新近鉴别出来的“用件”来使用的,关心的是其“内容”的方面,即文章“说了什么”;对“怎么说”,则至多关心其结构和顺序。“用件”,也就是获取信息类型的读法。就“语文学习”而言,在这种类型,学生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是借该课文学习里面所讲的那东西,或者是由文章里讲的那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文章相关性大小不等的学习活动。如魏老师的“示范课”《统筹方法》,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让学生不看文章,“独立思考”什么叫统筹方法。2. 翻书找答案,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记住”这个概念。3. 齐读文章中“统筹方法”的定义。4. 让学生“推荐”男女生各一位,到黑板上进行该定义的“默写比赛”。5. 学习文中的三个词语(“用一分钟看课文下面的注释”)。6. 出示本课学习的定向目标:学习图表说明的方法;读懂全文,会说、会写、会用。7.鼓励学生“在一分钟记住”文中的举例(烧开水泡茶)。8.让一位学生“说一遍”上述例子。(下面是一大段关于图表说明方法的教学内容,略)9. 请学生把全篇阅读一遍(达到了“懂”的目标)。10.让学生七嘴八舌地将办法甲(即文中举例的统筹方法)“大声讲一遍”(达到“会说”的目标)。11.因时间关系,将“会写”目标改成课后作业,进入“会用”学习阶段。12.指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应用统筹方法的实例。接下来主要讨论“窝工”的实例和怎样避免这种窝工――即达到“会用”统筹方法的目标。

姑且不去考察本节课是否真的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标”,单从教学中的“语文”看,显然,除了学习画图表的说明方法外,这篇文章是被误植为“用件”了――究其实,学生学的不是《统筹方法》这一“文”,而主要是文中所传递的“统筹方法”这一东西,即课文的“内容”。语文教学里的“语文”,如果真是这么一篇篇地围绕着课文里的“东西”转,那不成了杂货铺吗?

对课文,魏老师不主张像有些教师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的“精雕细刻”,这是对的;但是,像他通常所做的,只要说出个段意中心、复述内容大概,对低水平的学生,小说还只要说出主要人物是好是坏,这恐怕也不行。这充其量是个粗读,长期以往若学生只停留在这种样式并以为读文章就这个样子、文学欣赏就等于听教师读一遍流行的新作品,后患不小。过去,我们一直将不同样式的听说读写看成是“程度高低”问题,并以“中学生程度”为由,为自己的做法进行辩护。对照国外的情况,我们现在认识到,这是误入了歧途。国外小学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能够做像模像样的研究性阅读、文学分析,写像模像样的研究报告、小论文,而我们的大学生有许多直到毕业,还没学会带研究的阅读(阅读等于记住、考出),也没学会基本的论文规范(论文等于刊物里同话题文章的剪辑),这不是我们的学生水平低,人家水平高,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教过那种样式的阅读、那种样式的写作。说到写作,魏老师的骄傲也难使人开颜,他说,他的学生作文水平确实是高,“你要出个题目,在我们班里任何一个学生写个600来字,20来分钟都能出来”。随便什么题目,20来分钟出来600来字,情况可能是真的,但这是什么样式的

写作?

其实,将个人性的“师之法”移交给学生,本来就是现行语文课程中的常态,只不过多数语文教师是不自觉地在做,由于不自觉,多数也做得相当糟糕。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许多优秀教师创立“教学模式”的路子,也是自觉地用自己的“师之法”来改造占主流的教师们的“师之法”,出发点也多是“我喜欢”、“我觉得”,尽管在后来不断添加进理论为其佐证,像魏老师对“六步法”、“四遍八步阅读法”一样。关于个人性的“师之法”,过去我们用“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是很突出的”来解释,但这种解释是不对头的,而且制造了一个陷阱,使我们想不到要去问: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

而这一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肯定的答案万一“是语文教师”,那么我们的许多话语也就不必说了,许多事做也是白做。比如魏老师对自己“师之法”的传播,可能就会没有了意义,因为好的老师已有他自己“我觉得”的“师之法”,而“师之法”不够好的教师要通过传播使他好起来,前提是他放弃坏的而愿意教“魏书生喜欢的师之法”,也就是说,陷入了悖论。万一是那样的回答,那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注定不会有什么大起色,因为砝码全压在教师的个体,而近百年的语文教育史告诉我们,语文教师的素质(即“师之法”)几乎没有被任何人说“好”的时候,就如出类拔萃的魏老师,我们在上面已看到,他的“师之法”有一些也相当糟糕。

正确的答案“是语文课程”,而且必须这么回答。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才有理据,才有光明的前途。但若作了这样的回答,那语文教学中长期盛行的、魏老师自觉坚定的“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便要遇到大难题了。这并不是说教师个人性的“师之法”要一概否决,而是说,合理的“师之法”要通过学理的研究吸收为“课程之法”;这也并不是说语文会产生仅此一家因而大家都必须遵照的绝好“之法”,而是说,多家合理的“之法”可能会转化为多家好的语文课程。“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所遇到的大难题,是可否转化的问题,也就说,要在严厉的学理盘查中,证明他那些“师之法”为合理、为正当、并能改造成语文“课程之法”之一家。换句话说,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只有在“师之法”等同于某一家被学理认可了的“课程之法”,才能被接纳。而目前,我们没有得到证明。

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两个方面,似乎极不般配。一方面,专属于魏书生的“将管理扩充为教学”,体现了一种开创的理念;另一方面,不专属于魏书生的“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则是一种行将被弃的理念。而这两方面,在魏书生那里,构成包容的关系,“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是作为“制法”的一部分,被包容在“将管理扩充为教学”里。倒过来讲,如果抽去了“移交”这一方面,那管理也就不复成为教学。这样看来,要在学理上使“将管理扩充为教学”成立,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师之法”的位置能够被其他的“课程之法”所替换,那么它就可能会成为一种适用面较广的教学模式;第二,不能够完成上述替换,也就是说,只有在前文考察过的“师之法”,包括对“语文”的认识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它才能够有效运行,那么“将管理扩充为教学”就只可能是一种曾经有过、现在暂时还在的模式,将随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和“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的被弃而告终。■

注释:

施良方、崔允?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第1、19、13、279、1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盛群力等《现代教学设计论》第6-7页,浙江教育出版社,

徐光华《当代语文教学模式评介》,《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魏书生、张彬福、张鹏举《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第5、6、8-9、90、24、38-41、114页,山东教育出版社,

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第136、1、90-91、21、268、43页,沈阳出版社,

潘涌《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兼评〈解构魏氏语文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第12期

魏书生自己说的“建立立法系统”的“立法”,与我们这里界定的“制法”,含义不同

魏书生《语文教学》第116、81、198-206、139、288、175、279-280、253页,沈阳出版社,2000

参见《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第8-9页;魏书生著《语文教学》第81页

郭吉成《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解构魏氏语文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第7-8期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第35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册)第370页、(上册)第2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参见樊建华编译《课(下转第40页)(上接第14页)堂管理的主要理论模式》,《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双轨体制,与通常说的“大语文”与“小语文”有联系,但不完全是一回事。

魏书生《学生实用学习法》第298、53-54页,沈阳出版社,2000

魏书生《教学、教案纪实选》第57、67、89页,沈阳出版社,2000

参见王荣生《香港、澳门中学汉语文现行教材的评价》中的与大陆比较部分,载倪文锦、何文胜《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语文教育初探》第137-139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见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第4章《“文选型”语文教材编制的借鉴与思考》(王荣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

魏老师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前三遍是粗读,第四遍“精读”是针对“写作特色”的,可能还主要用于做课后练习题。参见《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第34-35页

上一页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9

魏书生的人生观是积极的,向上的,是充满理想与热情的。他在《人生的价值:多做实实在在的事》中说道:“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为人民、为国家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吧!做的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过多关注报酬。报酬越少,吃得越清淡,穿得越简朴,你的人生价值就越大。临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能自豪而幸福地宣布:我吃穿比平均值少二分之一,而做的实事比平均值多一点。”这种思想境界是多么得高,我想正是因为魏书生拥有如此高境界的人生追求,才能获得如此的成就与威望。又如在《钻研“比”的学问》中说道:“显然目的不同,比的方法也不同。这些年我注意采用一些积极的比的方法。机遇和差的比。干劲要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过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将来和强的比。目前和接近的比。需要和入党时比。除了这些内容充分体现出魏书生老师高尚的人生追求之外,还在人生观这一章节中教育读者要学会尊重别人,善于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尤其是《勤耕不辍,积少成多》和《持之以恒,坚持写日记》这两篇文章给我的启发最重要,很多论文和成果都可以从平时的点滴积累中积少成多,有无到有的,从魏书生老师的经验做法中,我深深领悟到了这一点。

魏书生语文教学观后感 篇10

案头摆放着魏书生老师的《魏书生谈语文教学》已经快十年了,时不时的翻阅,继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遇到难题再读,细细品味,魏书生老师的教师生涯,用心,用情,用爱,学习,实干,超越,坚持,无一不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他对学生的用心用情感染我也去做一个像魏老师一样热爱教育的人,他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的品质鞭策我去学习,去探索教书育人的方法。

“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

走上教师生涯已经27年,与先生两地分居,我一直就在同一所学校工作,长期在同一学校工作,弊端很大,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不思进取,应付工作,有时会看什么都不顺眼,容易把工作干成死水,学习积极性不强,没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创新能力不足。面对这些情况,想改变,想调整,读完《魏书生谈语文》,心中豁然开朗,他说:“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能力。我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新了。”“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懦夫每天都在重复自己昨天的言行,因循守旧像一层厚厚的土,深深掩埋着他的才能,他只是在这土的下面叹息,抱怨。”“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改变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改变自己的学生观,教育观,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将自己的狭隘变得宽阔,自私变得利他,僵化的方法变得活跃,唯心的变成唯物的。”魏老师的话渗入心田,细细咀嚼,我试着去学习,试着去了解学生,试着改变自己,试着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试着去分析学生,时时告诉自己,我没有老资格,长期在同一所学校并不是优势,我把自己当做新人,敬畏学校规章制度,敬畏每一名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敬畏生命的成长。

“人生中没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确如此,做任何工作时间久了,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了,都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以至于抱怨。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改造别人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真心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一个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人,谁能相信他会有能力驾驭改变别人呢?”

面对现实中,教师的工作量如此大,内容繁杂,属于教育的,不属于教育的通通都干,这种辛苦,别人无法理解,跟别人说一说,人家还会打击你,你喜欢干啊,你厉害啊,能者多劳啊,难道我就不停的抱怨吗?这样只能是伤害自己的心更伤自己的身体,同时还会给别人带来负能量,所以,学习学习,乐观乐观,超越超越,调整心态改变自己,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生的价值:多做实实在在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多做教书育人的事,拓宽生命的长度与宽度,魏老师告诉我们“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得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用太多世俗的标准去衡量自身的价值,不要过多关注报酬。”

“人对自己应该经常提这样的问题:每天能不能再多干一件事,每小时能不能再抓紧点,每件事能不能干得再好点,能不能创造别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如果我们的生活太过清闲舒适,容易滋生懒惰和消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多做事,积少成多,集跬步至千里,或许有一天,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一位负责人的老师,最重要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魏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年轻的老师问魏老师:“你是靠什么办法,是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我们看到你的学生每天都能自觉写作业,写日记,他们互相出考题,互相评卷的时候,都非常仔细认真,你用什么办法使他们学习这样自觉呢?”魏老师的回答是“育人”,魏老师抓住“育什么样的人”“育人于讲读课文之中”“育人寓于写日记之中”“育人寓于作文之中”“育人寓于课外阅读之中”“将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主人”“育人重在培养良好习惯”魏老师做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给学生每天任务、每周任务、每月任务、每学期任务定质定量,有句话这样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钟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你会收获一种命运。”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自学能力,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做到了授人予渔”。

“方法是艺术,因此没有对错之分,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存在的形式。形式单一,其生命力也就越容易衰竭。应该是各种色彩、各种教学形式的教学艺术之花都争奇斗艳的开起来才好。只要他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力。”“授人予渔一餐之需,而教人予渔,终生受益”,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说就是授人予渔的范本。魏老师说要少讲多读,注重实效,读得多学生菜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读的机会多,学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成自己克服阅读困难的能力。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放在十四年后的今天,也是历久弥新,不会过时,现在的语文教学也是强调阅读与表达。魏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丰富多样:从组织教学就可见一斑,集体唱歌、集体朗诵、口头作文、气功冥想等,可见,魏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用情用心,至诚至爱。

魏老师的人生观,育人观,教学观,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意识,提高意识真的很可怕,当我们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走进丰富的语文教学课堂,有时我们会感到“词穷”,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尴尬;魏老师的教育是一个教学神话,用二十节课教完二百节课的内容,且学生成绩好得出奇,担任两个班班主任,还到处讲学,虽然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我会去尝试,结合自己所教年级的年龄特点,去解决探索遇到的难题;魏老师是初中语文老师,他的人生观,育人观,教学观,教学方法也值得小学教师借鉴,品味,但不能照搬照抄,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目标,灵活应用。其实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魏老师是人生赢家,事业家庭庭两不误,事业上功勋卓著,获得许多荣誉,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让我用魏老师的话鞭策自己:改变自我,调整心态,踏实做事,不断超越。

《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读后感2500字


《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由王荣生所著,本书探究了关于语文教学等知识,对于老师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读本。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读后感25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语文课向来都被认为是最有风景的课堂。足不出户,能欣赏悦目的自然风光,如《绿色千岛湖》、《黄山石》等;聆听最经典的风华雅乐及音乐背后的故事,如《夜光曲》、《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等;游历奇妙瑰丽的神话传说,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之类;与令人敬仰的大师对话,接受心灵的洗礼,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囚歌》等当这些生活与生命中或令人欣喜、或令人深思的对象以语文教材的形式出现在孩子们的课堂上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能教的究竟是什么? 这是拜读了王荣生教授的教学专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后,久久萦绕我心的一个沉重问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上,教学内容有天壤之别。由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面对课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参?教参往往只是课文的简单梳理,甚至其表述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本身颇令人怀疑。根据课后练习?据我的观察和体会,课后练习往往流于笼统,零碎,随意,想当然,指向并不明朗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看上去百花齐放,实则都是选文集锦.编者致力于通过编写教材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的体系,实际上往往经不起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师手拿着教材往往无所适从,只得凭经验打乱教材设计的编排顺序和意图,进行内容重构.

王教授在专著中指出,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具有双重价值的,即它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所谓原生价值,指的是文本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而当进入教材后,它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在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外,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言语智慧,这就是它的教学价值。

发掘了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师还要面对一个具体教学价值定位的问题:文本有许多教学价值,那么在这一个具体的教学点上,我们选用哪一点教学价值呢?综合考量2011年版《课标》的课程性质介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找到了一个关键词语言.

维果茨基说过艺术开始于形式开始的地方.在阅读中,我们总是始于对语言事实的感受,又终于对言语表象的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教材的价值,并不是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王荣生教授在专著中指出: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是通过掌握教材价值的过程,从而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言语智慧。由此可见,从显性的师生双方的教学行为来看,语文教材的价值处在语文教学的前台,但言语智慧处在教学的后台,而帮助学生掌握文本价值,也是为其获得言语智慧服务的。

基于对专著的学习及以上的思考,本人再次思量曾几次试上的一课《献你一束花》,它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哪儿?它言语智慧该体现在哪儿呢?我想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价值,从言语内容、言语情感、言语形式这三个方面进行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与创生。

一、言语内容教学价值的体现

《献你一束花》是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叙事文,主要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胜利者需要祝贺,失败者更需要鼓励。文章文体特征鲜明,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教师了解了教材说了这么一件事,可学生毫不知情,怎么办?当然先让学生去预习,初步感知文本内容。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上课伊始,先让学生齐读课题,接着让学生围绕题目说说:谁献给谁一束花?学生几乎不用思考,脱口而出服务员献给运动员一束花。师板书:服务员、运动员后,再追()问,谁能围绕文章内容说具体些,学生马上又说:文章讲了一位机场女服务员给一位比赛失败的女运动员献花这件事。这样整体把握言语内容,得意又得言。

二、言语情感教学价值的体现

《献你一束花》整篇文章抛除首尾呼应,剩下的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失败回忆献花,这三部分从情感上可归纳为沮丧热烈鼓励,怎样让学生从这三部分内容中感受这三种情感呢?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感受沮丧

首先听写关键词沮丧,调动学生原有认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人物情感。接着,引导学生聚焦人物心理、动作及场面描写,品析关键词四个怕及低垂、藏、沮丧、内疚,研读重点句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安排说说心理话的训练,入情入境,换位思考,这样的同理心为学生抒发情感搭建了平台,突破了文本难点,情动辞发,感情自然流露,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

(二)感受热烈

这份热烈在文章第四自然段,它通过插叙的形式展现。为了把握热烈的感情基调,我让学生找到昔日成功归来时的场面描写片段,再问学生:这段中有个词给我们定下了朗读的基调?谁的火眼金睛能把它找出来。学生立马找到了热烈一词,我马上追问:热烈一词前面还加了哪个词?生秒答:空。师:既然是空前热烈,那就应该读得?(生:高亢些、激昂些)师:那我们就全班一起用高亢、激昂的语调读出这种空前热烈的感觉,起。就这样,在全班空前热烈的齐读中,学生感受到了热烈的情感。

学生感受了热烈之后,我马上质疑,师:为什么写她失败的心情时,要插进她昔日成功归来时的场景呢?生:形成明显的对比 ,插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运动员失败后的沮丧。这样又加深了学生对沮丧的体验。

(三)感受鼓励

在学生充分感同身受比赛失败的女运动员的沮丧之后,再聚焦献花部分,感受机场女服务员雪中送炭,给予失败者无限的鼓励。这部分重点我是这样突破的。

聚焦人物对话、动作,品析关键词、重点句,找准语言发展的训练点为什么献花?通过特意环节的想象、回放,走进机场女服务员的内心,感受她那时那刻对失败者的担忧,让课堂练笔有的放矢。趁热打铁,再创设情境品读对话,机场女服务员那一番柔和而又肯定的言语魔力顿现。此时此刻再质疑提升:抬,这样一个动作,你知道对失败者意味着什么?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再出示献花部分,升华认识:女服务员献给失败者的仅仅是一束鲜花吗?还有什么?此时学生才思云涌:鼓励、勇气、肯定、安慰、、理解、宽容一口气说出了近十几合适的词,这些都包含了鼓励之意,更丰富了学生对鼓励内涵的认知。这一版块教学,将听、说、读、写落到实处,学生既习得语言,又内化了表达方法,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二、言语形式教学价值的体现

言语形式并非独立的个体,它须依存于言语内容,又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形式来表达,所以在体现言语情感言语内容等教学价值的同时,已经实现了言语形式的教学价值。比如,在感受热烈时,学习插叙,并迁移运用,学生马上根据时间词找到文中其它两处插叙部分。

再比如在感受失败者内心的沮丧时,安排了说说心理话的环节,在聚焦献花,感受鼓励时,安排了 特意想象小练笔环节,最后在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时,让学生找到了首尾呼应的句子,根据文本理解通过填空改写句子,领略了首尾呼应的秘秒。这些环节的设置与言语内容、言语情感相辅相成,得意又得言。

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既以语文教材为信息源,也以生成者(教师和学生)已有的言语知识和经验为信息源,是两个信息源在某一点上相遇的产物,更以让学生感悟传播信息的智慧为目的。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要聚焦言语智慧,创生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言语内容,感受言语情感,感悟言语形式,三者相辅相成方可达到情与智的和谐发展、言与意的兼收并蓄。

初中语文教师观看西游记的体会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观看优秀的作品。观看西游记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优秀的西游记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教师观看西游记的体会”,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初中语文教师观看西游记的体会【篇一】

个人认为完全超越老版。无论从演员还是特效上,老版西游记的确是经典,但是要注意,西游记是神话剧,时代在进步,观众的欣赏水平在提高,如果在现在这个年代还抱着当年的电视剧看,我都感觉乏味,当年的道具和特效完全不足以和今天老张这一版媲美,这就是能完全超越老版的根本原因。至于演员方面,我心中的孙悟空,不应当是一只思想上的人,行为上的猴子。在这方面新版处理的很好,悟空毕竟是个妖怪,本性难移,无论是从菩提老祖那里还是从唐僧那里,学到的只是人的行为举止,他暴戾贪玩的性子应该是永远改不了的,所以我挺吴樾,他正好演出了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猴子,至于猪八戒,毕竟是天蓬元帅,起码要有点威严,老板给人的感觉是蔫坏,而新版则给人的感觉是憨厚懒惰,这才是猪八戒。沙僧在新版塑造的是最成功的,老版沙僧完全是个配角,有没有无关紧要,好像就是个剧务,而新版沙僧得到了强化,不再是那个只会说:XXX被妖怪抓走了!的小跟班了。唐僧也很靠谱,整天风吹日晒,跋山涉水,怎会白白胖胖。而且一位有胆量不远万里的取经僧怎会手无缚鸡之力!让赵云来演完全靠谱!

还有一点,化妆上有很大的进步。猴,猪,沙,在西游记里普通人见了都当他们是妖怪,所以不应该长的那么和蔼,孙悟空的雷公嘴在新版得到突出,猪八戒也真就成了长嘴大耳朵,沙僧是徐锦江演的,就不用多说了。还有那些妖魔鬼怪,全都十分恐怖,这样的处理无疑增加了真实性,要比老版和浙江版的布娃娃妖怪好很多。

最后,我想说:新版三国完全没有超越老版的三国,红楼梦因为不了解不作评论,水浒传新版增加了剧情,但却少了好汉们的霸气和土匪气,所以尚不如老版。但是张纪中版的西游记,的确比老版和浙江版好很多,钱砸出来的啊!

初中语文教师观看西游记的体会【篇二】

从小,我就十分爱看《西游记》,无论是书还是电视剧,我都深深地着迷。每当欣赏到《西游记》里那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时,我便会不禁对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展开丰富的想象。“我若能去一次该多好啊”这句常常在梦中回想的话,在这天居然成真了!

远远望去,花果山被层层云雾遮掩着,只能隐隐约约看到点点绿色。那山就像一位身披纱巾的少女,每当有风吹过,那轻盈的纱巾就会随风飘动。从宾馆驱车三十分钟我们便到了山脚下。

抬头望去,那遮天蔽日的古树郁郁葱葱。之所以称之为“古树”,是因为这里的树木大都超过百年,有的甚至还是千年古树。一手抚摸着饱经沧桑的树干,仿佛耳边就能听到这些古树们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它们形态各异,有的低头哈腰,伸出好客的树干恭恭敬敬地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有的树干挺直,趾高气昂;有的婀娜多姿,尽显妖娆。这些历史悠久,奇形怪状的古树便是花果山的第一绝。

顺着山路继续向前走,路边满布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如猛虎下山,低头弓腰,蓄势待发;有的如熊猫吃竹,憨态可掬;有的如唐僧师徒,低头跋涉;有的又似妖魔鬼怪,群魔乱舞。据说,这些石头都是天然形成的。如著名的“娲遗石”,是山崩时留下的,配上女娲补天的传说,便成了被人们啧啧称奇的奇石。这形态各异,并有各种故事的石头便成了花果山的第二绝。

再往山的深处走,便可遇到花果山的第三绝——七十二洞。这里大洞套小洞,深洞套浅洞,洞洞相连。可这些洞都太过低矮,最大的洞只能让人弯腰通过,这可是猴子们的绝佳住所,令我不禁想起了《西游记》中的种种画面。遗憾的是,我却没有见到那些活泼可爱的猴子,也没有见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我想,也许是因为这天气炎热,孙悟空带着他的徒子徒孙们到东海龙王那避暑去了吧?!

这花果山有灵性,处处与西游相通,处处与西游相融。果真是大圣故乡,西游故里。

这次出游,欣赏到了如此奇特之风景,真是不枉此行啊

初一:龙行天下

初中语文教师观看西游记的体会【篇三】

《西游记》这部巨著之所以在艺术上有高成就,是因为它有着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幽默诙谐的语言,铸就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西游记》它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经典人物形象。

《孙悟空三白骨精》中,悟空三次打死化为人形的白骨精,师傅却不分好坏,念紧箍咒。因为唐僧辨别能力差,易被表象所迷惑,所以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继续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还要和悟空断绝师徒情,孙悟空被逼无奈,只得再回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里却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埋藏在心里,且心里总想着师傅的安危,足可见他对是师傅的忠心,后再救师傅。

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故事。

《西游记》除去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其中更是包含了许多道理和启示。例如猪八戒,看起来没用的人,在关键时刻也是能力挽狂澜的;例如沙僧和小白龙,即使不是重要主角,却也使我明白了,集体中同样不能缺少默默奉献者,也许他们没什么能力,但如果一个集体没他们的默默奉献,同样是失败的;再例如唐僧,盲目接受别人的帮助,却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落入妖怪的`手中。这足以说明遇麻烦时,要动脑筋,如不动脑筋,随意听取别人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从唐僧身上我还知道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然而,师徒四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吸取他们的长处,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则要改正,正如《论语》中所写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西游记》中的启示都是终身受益的。这也使我明白了读好书,读名著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师观看西游记的体会【篇四】

记得很小的时候在家乡的二中对面家里有一个14寸的电视机,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视剧。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这部片子每年都看,每次都有新的感触。 最早是好奇那神话的故事,变化的本领,后来我领略到片子讲述的取经的意义,感到浓浓的禅意沁人心脾。而在现在的我看来,更多的也许是对八十年代依旧朴素的文化的留恋,是对仙禅之境的再认识,也是对佛法与世情关系的温情体会。 这样的西游记真是一个文化的经典,展示着华夏优美的气象,令我深深沉浸。

女儿国王真的爱上了现实中的唐僧,二十年再聚首,她说:就像女儿国国王这样把爱情当作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享受,也就进入了一种境界了。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它无愧于西游记的重量,在求明佛性的大道上将坎坷视作厚赐,安然的欣赏和体验。西游记当然很深刻,它讲述的是舍身求法的故事。但是更深刻的并不是单纯唐僧的虔诚,而是一个人间的集体在无奈面前的坚强和高度,每一个神仙,人类,妖魔,在这个过程中都是皈依于朴实而善良的欲望,与自然,生命,理想妥贴的相融。佛说"众生皆有平等佛性,本来是佛",这个也是西游记的开章之义。我想在这个世间有没有神仙鬼怪并不重要,有没有佛和上帝也无关宏旨,重要不是他们的存在,而是他们所代表的心灵的道路。就像有没有诸位上仙逍遥于天际与我们没有关系,但是他们所代表的洒脱与超然的哲学和感觉则是人类心灵高度的代表之一。我在半个月之前曾在屋中打过一次坐,当时的清灵与虚静转瞬即逝,那时心头的寂静之海本来也只是昙花一现,可是今天在稍一平静的刹那,我体会到心中清凉似乎来自那一次的坐中。短暂与永恒,本来是一。爱情的灿烂,佛法的解脱,求索的执著,得到的片刻,都是心路历程,各有其美,平等无二。

在悟空压在山下的五百年,大雁自由飞翔,飞雪下后又停。人世沧桑,法师悄然发愿,得续师徒情由。谁在为谁等待?谁在为谁前行? 只知道西游记之后有人写下红楼梦,上演了一段宝哥哥与林妹妹的故事。

王有声作文教学札记读后感1200字欣赏


《王有声作文教学札记》一书由王有声所著,这是一本教育书籍,作文是很多老师和学生们的重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对此感到压力大,我们要如何教好学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王有声作文教学札记读后感1200字欣赏。

王有声老师,这个陌生的名字我原来并没听过。结识王老师,是因为前段时间从焦校长工作室借来了《王有声作文教学札记》(下册)。猛一看封皮,只是几个简单的大字王有声作文教学札记,很简单,没什么特点。但是封皮上的一句话很有特点:作文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招式。朴实、清爽、更能让孩子逐渐学会写作。我就想读一读王老师是怎样一招一式教学生写作文的,看自己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实打实的指导作文的技巧。

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感叹:王老师真是在扎扎实实教作文,清清爽爽指导学生写作文,一步一步领着学生写作文。王老师在书中从如何教学生写字、组词、积累词汇、造句,再到如何指导学生有章法地组织写作材料和如何运用好课本练习写作。这简直是一本作文教学的指南和法宝!

合上书,再回顾书中的一句句话,王老师一节节的趣味生生的作文课堂。我发现他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秘笈就是用心!

王老师非常用心搜集教学素材。他保存一届届学生的习作,并让它们成了学生以后写作的参考素材。比如,为了训练学生独立选材的能力,写出真实的文章,王老师给学生找到了一篇往届学生写的《我的妈妈》。这篇文章写了在粮店当售货员的妈妈帮助一个买粮的小女孩儿缝补粮食袋的故事。这一篇范文,符合王老师这一节课三小段,一件事,400字的写作要求。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中妈妈是粮店售货员的工作全班没有一个同学的家长和这个职业。王老师之所以这么清楚,是因为王老师拿着学生学籍表逐一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他为了选择这篇文章,费了很大功夫,在过去的学生作文中反复挑选才找出来。这篇文章和作文课的要求年级相同,题目一致。如果不是非常用心,是很难做到如此心中有数,找到如此恰当的范文的。

王老师不仅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很用心,他在生活中也非常用心,真的是功夫在课外!他课堂语言诙谐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孩子们都喜欢。这是因为王老师不仅读教科书备课,还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备课。他看电视的时候也不忘学习,不忘把电视机当做书本来细细地读,真的做到了读好荧屏这本书。听歌曲、看电影、欣赏主持人的语言功夫、听讲座甚至听广告都能让他听出写作的门道来。看相声时,他琢磨侯宝林先生说破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这句话的生动、形象。听蒋大为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王老师认真欣赏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绿树掩映在平静的水面,桃李环绕着秀丽的村庄。王老师把它和田震的歌联系起来。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的周围。王老师体会到不同的歌词表达的同样的热爱家乡的感情,这就叫异曲同工!从内容到写法忌讳人云亦云。我们平时也少不了看电视,但往往是看看罢了,就是看相声,一般也是哈哈笑一阵而已。有几个人会细细琢磨其中语言的精彩,写法的巧妙?但是王老师就是这么用心,他是教学的有心人!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很大。要想上好课,让学生扎扎实实学会写作,老师自己必须是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留心学生的点点滴滴;真的做到读生活,读教材,读学生;领着学生写真实的文章,写有血有肉的文章!

走进科学观后感


篇一:走进科学观后感

走进科学是我最爱看的节目之一,它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最印象最深刻的是“群棺丽影”。它是揭密古代,挑战我们的未知的极限。节目的内容是一次考古。那是在江西靖安县的一个地方,在那发现了47具棺木,棺木的年代是在2500年。在打开主棺木时看见的是男性的尸骨。考古队长大胆推测这是一个族群遭遇灭族之祸而死亡的墓群。但在主棺木中发现了七环龙纹的金器和呈半月型的玉佩,这让考古队长的推测被推翻了。考古队长认真研究那金器和玉佩之后发现那金器和玉佩十分珍贵所以拥有它的人应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后来他就推测这是一个战死的将军墓,而其他的墓是与他一起战死的战士。但在打开其他棺木检验起尸骨性别时发现在这47具棺木中有大多数的尸骨是女性,而且年龄在15至25岁,身高1.65米左右。这些都是正值花样年华的女性而且在考古队一位女性研究员对她们面部骨骼的分析,那些女性的样子都是非常美丽的。发现的这个线索让考古队长的推测再一次被推翻了,从女性尸骨的这个线索让考古队长联想到了古代时非常残忍的陪葬。古代的陪葬条例是从秦始皇的儿子开始实行的。但在后来的改朝换代中渐渐撤消,可是在明代这套刑罚又被朱元璋实行。到了清代这种刑罚终于消失。我想说也许这墓的主人也许就是那时候的人吧!最后的结果我不知道,但是在看那期节目的过程中我也好象跟随考古队员的探索进入不可思议的古代。

在看完走进科学之后,不仅让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识,还让我有了不断探索的勇气。我想你看过的话肯定与我有一样的感觉。

篇二:走进科学观后感

在这个暑假我收看了很多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学”。

其中有一集的开场白非常奇怪,是一个女生走在路上看到“烟酒”两个字,屏幕上就浮现出两个阿拉伯的数字十。我看了也非常的迷惘,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主持人解释说:“这个数字代表的是‘烟酒’二字的笔画数。有一个女孩叫做程婷婷,这个女孩一看到汉字就可以快速的反映出这个字的笔画。”

这个叫做程婷婷的女孩担任的是导游工作,他每次带团都会让团员随便抽几个字,让她说出笔画数,团员就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报纸考程婷婷,结果完全无误!这让她的团员都吓了一跳,还有些人捂住嘴巴笑了笑。看到这里,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她能够看到字就说出笔画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可能:一、她把字典背的滚瓜烂熟。二、通过偏旁组合的方法快速说出笔画。三、特异功能。其中一和二是不可能的,因为曾经有个人为程婷婷做了个测试,靠他的记忆力,一般般,跟正常人差不多。再考她图形识别能力,结果是比常人快一些,离超常还有一点距离。所以第一二种假设是不成立的,难道莫非她真的有特异功能。专家又靠名叫眼动仪的设备来测试。所谓眼动仪就是可以通过机器来观察眼睛的动作,结果也不是很好,程婷婷观察她已熟悉的汉字的时候眼睛是看这个字的轮廓的,看生僻字的时候是看偏旁的,所以也说明不了什么。

最后科学人员作出了一种假设,程婷婷不停的在开发脑中语文的部分,所以她能看字说笔画,要是以后这种技术又在别的方面上的话,对国家的发展也会有极大的好处。

篇三:走进科学观后感

昨晚看了《走近科学》感触挺大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一个农民在赶牛时,用鞭子抽了下牛;就在这时,他的头脑突然很痛,原来他脑伤了;当他到医院检查出有个异物,当医生把异物取出来时,发现异物是一截钢丝;警-察检查了现场后发现他是因为鞭子有一段是用铁做的,抽打时,地上正好有石头;铁的碰到石头断了一截,那一截有反弹回去冲进了大脑所以这样了;但是,他很幸运,没有后遗症。

这件事,都是因为操作时不小心而引起的,它们给了我深刻的教训。我觉得,只要做事细心、认真,它们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于是我决定,以后做任何事,即便是一件小事,我都要细心认真得完成它们。

《走近科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档电视节目,因此,我自然看过许多。然而,不曾有一次,我像这次一样的认真;也是长久以来唯独一次,得到了如此丰厚的收获。

本期节目讲述的是古时的作战兵器----三弓床弩。顾名思义,三弓床弩由三张弓组成,其中第三张弓方向与其它两张弓相反,目的是为了加大弦的行程,以增大箭镞的射程,而上弦则是由绞盘旋转拉动挂钩来实现的,这些无不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然而,这件冷兵器时代的攻城利器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已经很长时间了。本期节目中介绍的“能人”又让我们领教了三弓床弩的风采。

“能人”名叫吴景刚,是一个着名的木雕工艺师。他曾经成功复原出了诸葛连奴等很多古代兵器。但对床弩测试历程,却是一波三折。

床弩第一次发射,只有29米远,实在令人大失所望。随后的几次测试,箭镞都是无力般的矮矮的飞出几十米一头栽下来。难道三弓床弩只是一个传说?吴景刚不相信,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两弓之间的弦卡在了滑轮上。但是即使纠正了失误,床驽也不肯认真“工作”。吴景刚仔细推敲,认定是弓的张力不够,于是重新设计、叠加了三层竹片,又对弩箭进行了改良。功夫不负有心人,床弩射程接近200米,不禁令我拍手称好。

吴景刚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赞叹。几次的失败,都不能使他消沉,他用一次一次的尝试和实践证明了古人的智慧,也证明了自己。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所启发吗?

世界上每个人都犯过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误而放弃实践的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是我们中学生所缺乏的。邓小平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更要积极的学习科学文化只是,为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真正去“走近科学”,去证明自我。

《走进毛泽东》观影心得


《走进毛泽东》观影心得

一首毛泽东主席的古诗《长征》中的相聚“红军长征不怕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毛泽东主席不畏艰辛,他灵活的战术,奇特的战略,打得日均溃不成军。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出帝国主义的黑暗,带动八路军打倒国民党军队,还勇敢的驱逐了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者,体现了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知识有很高的才华。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政治家。

他建立了新中国并成为中国第一任主席。在开国大典上,他庄严的宣告,他雄伟的声音,使全国人民一齐欢呼起来。他也带领了人们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人民走上了光明大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走近毛泽东》。它再现了当年毛泽东的在政治、军事文学领域内的辉煌业绩,我是无比的激动、自豪。但我也发现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千百万普普通通的人民中的一员。他对子女严格而慈祥和父爱,他对学习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在衣食住行上的节俭,他回乡拜访乡亲的挚情……一幕幕生活画面,使我看到了作为儿子、兄长、丈夫、父亲的毛泽东,一位普通人。

任何伟人都会有不足之处,我们何必耿耿于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希望我们不要再埋怨毛泽东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而是永远的记住他给我们伟大祖国做过的巨大贡献。

看《走进新中国》有感


看《走进新中国》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走进新中国》节目,看完后,我真是思绪万千呀。那感受,我真是法跟你说了。

我真是想不到,清王朝的皇帝竟如此腐败,敌人来时,他竟不战自退,只是割让领土。我学得,这是我们中国最大的耻辱。当有爱国之士劝他时,他仍然不听劝告,还是作自己的“好事”。

又过了许多年,又有人要求变法,皇帝也同意了,但因慈禧太后阻挠,这次变法只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又叫百日维新。

后来,孙中山又建立了中华民国,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革命上,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字句虽然很短,但透着一个人的爱国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后来,日本侵略中华,中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共产党爬雪山,过草地,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日本无条件投降。我觉得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走进科学观后感集锦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意为你呈上“走进科学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看电影和电视剧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习惯之一,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想要深究作品的内涵,就应该要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写的多了,便会总结点题,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升华情感及主题。

走进科学观后感(篇1)

《走进科学之何凤来栖》讲述的是考古队队长塔拉的次离奇的探险,个古老的契丹女人的故事……

天,位考古队员无意中发现山上有处石头与其他地明显不同,便报告给了塔拉,申请过后,挖掘便开始了。经历了很长时间后,座未被盗掘的契丹女子墓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令人惊奇的是,这座未经盗掘的墓棺上同时出现了龙凤,这是考古学上鲜见的。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身份高贵的人的墓室,竟然处处显现着急促的痕迹,并且这个尊贵的女子竟然没有墓志铭,她的神秘身份又蒙上了层面纱,于是人们决定开棺。而棺内又有个内棺,人们运到了内蒙古大学后进行研究。随后,在木棺中各种各样的陪葬品都显露出来,而有些小东西竟神秘地隐藏起来,原来,这个契丹女人骨中含有大量的水银,生前得过病,使人怀疑这是位契丹公主,又与那位国王作DnA鉴定,却因为年代久远,不能确定身份,塔拉感慨地说:“这就是科学探索的无奈”。

现在,各种科学探索仪器已经很完善了,而有些古代的谜团仍未解开。我觉得,如果人类的知识可以变成本厚厚的书,那人类不知道的东西可以变成本更厚的书,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也不可能到它的顶峰,就像这位契丹女子样,她身上的谜早晚会揭开,各种谜团也会揭晓。

在世界各处,有许许多多的谜等着我们去探索:海豚怎样利用回音,植物会说话吗,真的有外星人吗,恐龙到底怎样灭绝……这些,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寻找,发现。

走进科学观后感(篇2)

《走进科学》讲述的是考古队队长塔拉的一次离奇的探险,一个古老的契丹女人的故事……

一天,一位考古队员无意中发现山上有一处石头与其他地明显不同,便报告给了塔拉,申请过后,挖掘便开始了。经历了很长时间后,一座未被盗掘的契丹女子墓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令人惊奇的是,这座未经盗掘的墓棺上同时出现了龙凤,这是考古学上鲜见的。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身份高贵的人的墓室,竟然处处显现着急促的痕迹,并且这个尊贵的女子竟然没有墓志铭,她的神秘身份又蒙上了一层面纱,于是人们决定开棺。而棺内又有一个内棺,人们运到了内蒙古大学后进行研究。随后,在木棺中各种各样的陪葬品都显露出来,而有一些小东西竟神秘地隐藏起来,原来,这个契丹女人骨中含有大量的水银,生前得过病,使人怀疑这是一位契丹公主,又与那位国王作DNA鉴定,却因为年代久远,不能确定身份,塔拉感慨地说:“这就是科学探索的无奈”。

现在,各种科学探索仪器已经很完善了,而有些古代的谜团仍未解开。我觉得,如果人类的知识可以变成一本厚厚的书,那人类不知道的东西可以变成一本更厚的书,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也不可能到它的顶峰,就像这位契丹女子一样,她身上的谜早晚会揭开,各种谜团也会揭晓。

在世界各处,有许许多多的谜等着我们去探索:海豚怎样利用回音,植物会说话吗,真的有外星人吗,恐龙到底怎样灭绝……这些,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寻找,发现。

走进科学观后感(篇3)

这次的《走近科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建筑奇迹。最让我感震撼和惊奇的是恒山尙的悬空寺。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x恒山的悬空寺称得尙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尙,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尙,悬在半空之中。悬空寺位于x省浑源县,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庙宇。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其进行过修缮。悬空寺距地面约50米,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茖字。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尙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游人在远处见不这些木梁,却见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侑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唐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尙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先生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中国来一趟。

悬空寺经历千年依然几近完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向我们以及全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我想我们在感慨之余,多少也应该侑所思考。思考为什么在1400多年前建筑的庙宇在风吹雨打、烈日骄阳,甚至山崩地裂中依旧能够屹立不倒,而今天的很多建筑却脆弱经不起一丝考验?不是今天的技术比不尙魏朝,我想,或许是因为面对今天的喧嚣,我们太多地关注背后的东西,却独独忽略了眼前的责任。或许我们在研究古人的建筑方法,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和伟大的文化骄傲之余,也应该继承祂们朴素、纯净、认真、踏实的心态。

悬空寺集自然美和人工美为一体,又将美学、力学和宗教融合为一处,不愧于东方瑰宝的美称。诚若明代诗人王湛初游悬空寺发出的感慨万分的诗句:“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尙,鸟道设云中。”

走进科学观后感(篇4)

科学来自生活,科学来自大自然。我们身边流动着科学,科学也改变着一切,只是我们不曾注意过。有的科学非常有趣,在道尔顿和阿福贾德罗中,是谁先发现原子和分子的呢?

不知何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宫》这部电视剧,自从那以后,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与女主角一样来到一片树林,看到一棵树,我也穿越了。如果是这样,我会带上手机、电脑,甚至还会带上一些汉堡包、雪碧之类的。可以的话,我还会染上一个红毛,到了那里人人都会崇拜我,爱上我这个21世纪的小男生。这是科学给我带来的好处。我拿出手机正要拍照,一大群人会围着我议论:这面镜子怎么会有图案呢?这小男孩不会是变戏法的吧?如果太过迷信的人还有可能以为我是妖怪或上帝什么的。这是科学的力量。有可能正因为科学,将来有一天真的可以穿越到古代或未来。

不是只有会科学或懂科学的人才能发明或创造。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生活很贫穷的画家李普曼,因为他的画一直等不到伯乐,所以也就越来越贫穷。而他的画具也只有那么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正因为只有这些,所以他经常找不到工具。

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作画的灵感,可是与平时一样,他找不到自己的橡皮。等找到橡皮、铅笔后,他脑子里的灵感却已经空空如也!他想用一根铁丝把橡皮和铅笔连起来,可是每当作画时,橡皮总是在他的面前东摇西晃,很是影响他的思维和情绪,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有要重新绑扎。画家不耐烦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先解决好画笔的问题后再作画。经过几天苦想之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从一个废旧的铁盒上剪下一小块薄铁皮,把橡皮和铅笔头对头包起来,使它们固定成一体。因为有了这项发明专利,他拥有了55万美元的专利费。这是一个画家因为科学而拥有的财富。

科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改变一大群人的生活,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地球,让它更美丽,让我们更快乐、更幸福。

走进科学观后感(篇5)

科学来自生活,科学来自大自然。我们身边流动着科学,科学也改变着一切,只是我们不曾注意过。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的手机,它的功能已经不是单纯的通话工具,而是能够集中电脑、电话、照相机、MP3等功能于一体,我们旅行时,不用背上重重的行李,至一个轻便的手机就能实现所有的功能,科学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在妈妈的引导下,我也渐渐喜欢上了收看《走进科学》,《走进科学》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每期节目由一个或几个故事构成,通过主持人在演播室的讲解与演示,把整个节目串联成一个激发好奇、启迪智慧的科普主题纪录片。节目中主持人和很多专家利用科学为我们解释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鬼怪神仙、没有什么灵异事件

其中20xx年1月27日这一期,讲述了一个能够发电的屋顶。这个能发电的屋顶实际上是使用了能够发电的光伏瓦,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太阳能电池板,有了这种瓦,增加了我们对电能的节省,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利用。有了这个种瓦,不但能够保证屋里的美观,还能够实现太阳能发电的功能,遥远的山区不用长距离铺设电线也能够用电了。

通过节目介绍,我发现这种瓦的发明过程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发明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科学原理和工艺、配方的调整,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一步步的踏踏实实才能够成功。

科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改变一大群人的生活,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地球,让它更美丽,让我们更快乐、更幸福。

走进科学观后感(篇6)

看了“走进科学”这个节目,我很震撼,里面千奇百怪的故事,被老百姓看成神话,其实,它们都经不住科学的验证。

就拿“小牛生蛋”这个故事来说,小牛不会下蛋,当它的主人发现小牛“生”了一个“蛋”,主人把它当成了宝贝,还迷信地认为,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因为他的儿子正好百天,大牛又生了一个小牛犊。这些现象的巧合被他们看成了神话。但是经过研究人员的验证,这个“蛋”主要成份是牛毛,得了一种病,爱舔别的牛身上的毛,这些牛毛到牛胃里后,被胃里的一种分泌物包围起来形成的一个“蛋”。

这个“小牛生蛋 ”的故事被解秘后,它的主人感到很失望,“宝蛋”原来是“毛蛋”,神秘的东西其实一点都不神秘,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再神秘的东西也会被解秘。

我很喜欢看“走进科学”这个节目,因为他能告诉我,事情的真相。

走进科学观后感(篇7)

今天,观看了《走进科学》中的《弓鱼不死之谜》和《离奇的老龙洞》。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弓鱼不死之谜》这一期一开始我还以为弓鱼是一种鱼,心想不过是一种鱼,怎么会不死。原来弓鱼是建瓯人捆绑捕捞上来的鱼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绑的鱼可以离水一天不死。我就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但很快专家所做的实验揭开了我的疑惑。专家做了四组实验分别是:正弓组,反弓组,固定组,自由组。通过对比得出:当地气候湿润,鱼弓起来时,嘴和鳃都张开,增大了呼吸效率,可以离水一天不死。

通过这次观看我了解到我国地方习俗看似无理神奇,但只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会发现其中的道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勤于探索就会迷上探索地方习俗,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但我们也要抛弃其中的封建迷信。

以科学为依据进行探索。

走进科学观后感范文5

观《走进毛泽东》有感600字


观《走进毛泽东》有感


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是怎么样的,看见他的言行举止、音容相貌,还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毛泽东,一个真诚自然,心里永远装着中国人民的毛泽东,让我觉得亲切而熟悉的毛泽东。

在这部影片中,最令我深为感到敬佩的是毛泽东的读书精神,“我有读不完的书,一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毛泽东与书卷结为伴,腹有诗书自华。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毛主席同他的随从人员们一起去爬山,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对他说:“毛主席,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往前走也是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转过头来幽默地对随从的官员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天再晚,也得继续往前走。”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

影片不仅是回忆,不仅是怀念,更是对毛泽东作为一个伟人同时又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种再现,以新世纪的眼光来感悟历史,感悟领袖,感悟人生。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现在生活环境改观了,学习条件也提高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学习,把握好每分每秒,做时间的主人,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成新世纪的四有新人,将来才可以像毛泽东一样为祖国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为祖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8篇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观后感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走进毛泽东观后感8篇》,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篇1】

 看完片子,我说两点感想:第一个感想,我很叹服艺术魅力对人的征服能量,这个能量是很难估价的。这个片子不动声色的,但确能把人的情感抓住,可见创作者们非常聪明,而且很下工夫,很不露痕迹地显出实力,这是我的第一个感想。第二感想,咱们说历史是鲜活的,是由人物的灵魂和血肉之躯铸就的历史,所以表现人物的时候,如果离开了他的思绪、情感、心灵的活动,他的追求向往;如果离开了那些比较生动的生活细节的话,那你就会是一个表面现象的罗列。这部片子它不是人物传记,也不是编年史、大事记,它在纪录片的塑造人物、传达人物方面,有一个挺大的突破,很不容易,确实很不容易。影片在调动电影手法、技巧及所要表达的东西上都是很细腻的,而且还好在它不露声色,所以片子的总体风格让人觉得是亲切、平易。所以一个半小时能让人津津有味地看下去,在纪录片创作上我觉得很有新意的。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篇2】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在我们小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但是那时也许还不知道毛泽东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这样歌颂他。

看了《走进毛泽东》,我才知道毛泽东是一个多么有胆有才有勇有智的人。他自己向记者说自己是被逼上梁山的,殊不知梁山上个个是好汉,毛泽东与宋江相比更是强过百倍,我在看水浒传时,总觉得宋江“亲解其傅”的描写过于单一与频繁,而是得有些虚伪做作,但是在毛泽东身上却没有这些,他可以穿着睡衣走在群众中,他可以当着来访者的面潇洒地游泳,他所有的只是自然的亲和力。

他曾说也总是说自己原本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或老师,并且在他即将离开政治舞台的时候,也还是对这一理想矢志不渝,教员当不成,他也只是想当个编辑,写写文章啥的,可见毛泽东是一个放得开的领导。

他对权力的占有欲不强,确实一个有资格掌权的人,最会掌权的人。一个想当教员的人的头脑居然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了建国之路,在为他鼓掌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惊叹,真的要为他叫一声好!他是一个敢于正视错误的人,虽然他犯了一些错误,当农民因苛税而怒喊“为什么不炸死毛泽东”时,他有的不是愤怒,而是派人展开调查,查清原因,及时解决错误。

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老当家。在看他青少年的照片的时候,真的没有发现他长得这么帅,比起周恩来,他在我看来就稍逊色一点,不过晚年他却让人感到很和蔼可亲,他说自己长了一张大中华脸,确实天庭饱满……一看就是个充满智慧的脸,头发也多了,额头爷露出更多,验证了中国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但风采依然在他的脸上,还平添了一份和蔼可亲,他在与非洲总统妻子握手的时候,总统妻子给他施屈膝礼节时,他亦会这种礼节。并且笑得喜人,面容全部舒展,宛如一位农家老爷爷。

总之,他是伟大的毛泽东,他是领袖毛泽东,他是亲人毛泽东,他是我们的老爷爷,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篇3】

上周日我观看了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影片开头就用了一连串词语来描述:“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元帅,他就是毛泽东!”这的确是对毛泽东最精辟的概括。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神圣的名字,浏览了伟人的一生,从伟人的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仅认识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同时又明白了创建新中国的艰辛,并且领略了伟人的风采。观看完这一纪录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不断地回味片中的一些情节,感慨万分,不由的对毛主席的聪明才智、作风胆识与他对人民的那一份始终不变的情怀充满了敬意。

这部影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影片不仅是回忆,不仅是怀念,更是对毛泽东作为一个伟人同时又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种再现,以新世纪的眼光来感悟历史,感悟领袖,感悟人生。

首先,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毕生的愿望就是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他同时又是一位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广阔胸怀,他的愿望和爱好反映出一位诗人的性格。

他,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

他,有着亲临战场的不惧,面临危机的不乱,处临动荡的不惊;却又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胆识与魄力。他,有着纵观全局,横览世事的宏大胸襟。青年时代读了《盛世危言》后发出“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慨叹;却又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农民一句“咋不击死000”非但未激起他的怒火,反而查出了行政结构的不合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说的一句话。

他,热爱游泳,想畅游世界的大江大河,他热爱祖国山川,想考察黄河长江。他,渴望同人民在一起。他是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

他,平易近人,忧国忧民。在日理万机中还不忘给以前陕北同甘共苦的老乡送糖、酒;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时,还不忘悼念受血吸虫病困扰的村民;在病入膏肓已无力行动时,还不忘向身边的服务人员深深鞠躬以表谢意。

毛主席他把一生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中国共产党,献给了社会主义事业,献给了中国人民。他的影响不仅在中国,不仅在亚洲,不仅在东方,他是世界伟人!我们永远记得他这个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名字,我们永远铭记他!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篇4】

毛泽东,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忙,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

毛泽东,有着亲临战场的不惧,面临危机的不乱,处临动荡的不惊;却又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胆识与魄力。

毛泽东,有着纵观全局,横览世事的宏大胸襟。青年时代读了《盛世危言》后发出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慨叹;却又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农民一句咋不击死毛泽东非但未激起他的怒火,反而查出了行政结构的不合理。

这就是走近之后看到的毛泽东。

走近毛泽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走近他的信仰,走近自我的信仰。

当这位以前被无数人奉为神明,顶礼膜拜,也曾被无数人猛烈抨击过的一代伟人以一位立体的人出此刻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功过本身已如云烟留给了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却能够穿透时空,给人们心中留下一份永恒的尊敬。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位伟大的领袖者一生经历坎坷,遇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挫败,他在痛苦中挣扎过,萎缩过,但他的信念告诉他:成功就在下一次!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也许完美的明天是在痛苦后出现的吧!毛泽东从一个贫苦的书生到一个中央委员,最后成为国家主席,这一步步走过来,他经历了多少痛苦,我们这些晚辈又怎能完全体会?他指挥作战,英明神武,果断自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全中国,他做了多少贡献,直到此刻,人们还难以忘怀,而他自我呢?却遭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的妻子,儿女都在战斗中英勇牺牲。那一刻,从他脸颊上滚过热泪,我们看到一个热血男儿,他又重新站起来了,我们惊讶,但更佩服!

于是每当我们应对晶莹的珍珠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把孕育珍珠的蚌和毛主席联想到一齐。当初一粒沙子不经意进入蚌的体内,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它鲜嫩的生命。它日复一日的痛苦中包容着那粒沙子,最终把沙子变成自我体内最灿烂的部分,因此它成了一只高贵的蚌。

每当应对鲜艳的花朵时,我便心不由己地像赞美鲜花一样赞美毛主席,毛主席是一朵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诧它开放时的艳丽,却不明白开放前它遇的痛苦,当它还是一颗种子时,被埋在土里的日子里,它在心里做着春天的梦,它努力舒展着生命,最终破土而出笑对蓝天。

这些都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痛苦后的完美才是显得真实,试想:海伦凯勒如果没有经过种种痛苦,又怎会成为美国著名作家?而保尔柯察金、张海迪、居里夫人这些英雄人物如果没有反抗过痛苦的经历,又怎样能成为人们心中的崇拜者呢?毛泽东如果没有万里长征的创举,又怎样能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物呢?

痛苦是生活中最厚重的底蕴,它能历练掉你太多的缺点和不足,使你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伟大的贡献。经霜历雪,松柏更为青翠,只因有一颗岁寒之心。在痛苦中抱怨,只能使痛苦加剧。我们就应像蚌,把痛苦结晶成珍珠,我们就应像种子,把痛苦注释成反抗!

在痛苦中孕育完美,就像风雨后出现的彩虹一样的灿烂,就像黎明时看见的朝阳一样的夺目。毛主席对青年人有着殷切的期望你们是早晨八九点种的太阳,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对!正是毛主席的这种精神注入了我们的脑海。这,让我们更加相信自我,我们必须会鼓足勇气,在痛苦的边缘绽放出最美丽的人生。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篇5】

毛泽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人,既好像了解他,又好像不了解他,知道关于他的大概,但又不了解其中的细节。走近毛泽东,加深了我对毛主席的了解,也使我领悟到了一些道理。但是我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想要真正走近毛主席,需要去研究他的生平、他的思想、他的诗歌,甚至是他的朋友。这样才能全面客观的了解毛主席。

走近毛泽东,简要讲述了毛泽东传奇的一生。少年时的他就立志成才:“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想要成为一位奇人,“立奇志、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并且他也做到了。青年时期,他勤奋刻苦。个性鲜明,一条道走到黑,坚决不走回头路。他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眼观全局,运筹帷幄。生活中的毛泽东是一个幽默风趣而又亲切自然的人,他喜欢到群众中去,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常常乘坐列车到全中国视察。晚年的毛泽东,对待生老病死十分旷达,他戏称:“人如果不死,从孔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罢了”。他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斗,是中国的伟大领袖。

毛泽东评价自己说:自己的性格不好束缚,追求一种真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由于常年在丛林里战争,毛泽东养成了登山的爱好。有一次,毛泽东在杭州附近登一座山峰时,登到半山腰已是傍晚,有人提出下山往回走。毛泽东说:“你们是累了吧,不能累了就不干了,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往前走,绝不下山,不走回头路。”这就是他的个性。毛泽东还有一个爱不释手的竹杖,是他的同事给他做的,当有人提出与他交换时,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他。然而就是这样固执的一个人,却可以为了人民百姓而改变自己。他不喜欢握枪杆子,也几乎没有握过,有一次也只是端起枪瞄准就放下了,这里令我十分感动。通过这一点,我认识了一个善良慈悲的毛泽东。握枪杆子,就代表着战争、杀戮和牺牲。善良的毛泽东多么热爱群众,向往和平,看见流血他该有多么的痛心,所以他不愿意看见任何人流血和牺牲。然而事与愿违,他本来的心愿是成为一个文化人,奈何生在一个战争的年代。后来他常常被问起是如何成为战争大师的。毛泽东淡淡地回答了四个字:逼上梁山。他进一步解释说,我没有准备打仗,我的愿望是当一个小学教师,干革命后也没想到会握枪杆子,没有想到蒋介石那么厉害,到处抓人杀人,不要我们活了,一下子把我们打入地下,这七逼八逼,把我们逼上了梁山。由此可见毛泽东是一个固执又善良的领袖。

在以前,我对毛泽东的印象是富有智慧、质朴节俭、无私奉献。如今观看了走近毛泽东,又看见了他执着、善良、幽默和豁达的一面,他幽默的打趣让人着迷,他质朴的装束令人感动,他坚毅的品质令人振奋。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传奇人生,认识一个更完整的毛泽东,相信我会从他身上学习到更多。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篇6】

影片开头就用了一连串词语来描述:“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元帅。”

这一位“他”让我倍感好奇,“他”到底是谁?尽有如此高的评价。正在我思考时一个响亮的的名字“毛泽东”顿时传入我的耳膜内。之后,一个场景映入眼帘:此时,毛泽东已是八旬老人了,和友人的交谈还需将头靠在沙发上,看上去体力明显不支,这一画面足以证明他的“生死顺其自然”的真理。但一句“我生着一副大中华的脸”这让我感受到这位老人以自己是中国人为傲。

毛泽东八岁启蒙,对《四书》、《五经》不大感兴趣,反倒对当时比较进步的古典小说颇感兴趣。表现出他与时俱进的思想。热爱阅读的他,床边床上放满了书,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阅读。他说“不读书,不看报的领导就不是好领导。”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读书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当代大学习的。

他不求名利,不当元帅。有人问起:“主席不想当元帅吗?”毛泽东的回答很干脆“帅、将、校统统不要。”他只是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生,为了就是解决新中国。他的很多直系亲属也在这次革命中壮烈牺牲。现在社会只奉献不求回报的人又有多少呢?就是他的这样一种精神,让中国得到了解放,得到了发展。

美国某人曾这样说:“蒋介石有铺满地毯的总统府和“美龄号”总统座机,可以飞来飞去的指点部下作战,漫步在乡间小道上的毛泽东,却是在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土“司令部”里,用手写电文指挥着一场世界上罕见规模的人们解放战争。在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发了190多作战电报,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由此可见战争指挥艺术的高下,不是外在物质条件有多么优越,关键是看指挥员本人有没有眼观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胸怀。这就好比我们当今社会的某些常见现象。举一个现象:两个人都是学生,同样吸收着老师给予的知识,也同时参加高考,只是一位身在有钱的家庭,物质条件相当优越,教育条件好;另一位身在贫穷的家庭,经济困难,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的孩子,教育业就可想而知了。最后贫穷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而有钱的孩子却名落孙山。这个常见的现象就可以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做事不是看你的外在条件有多好就能成功,而是要看你自己本身是如何去奋斗、努力、思考和学习的。

在柬埔寨危难贫困时毛泽东毫无回报的帮助,让人为之钦佩,为之感动;但对苏联一系列破坏领土主权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让人敬畏;这都是毛泽东率真自然的性格体现。

毛泽东在日理万机中还不忘给以前陕北同志悼念;在他病入膏肓已无力行动时还不忘向受血吸虫困扰的村庄的服务人员深深鞠躬以表谢意。他处处体现了关爱人们的态度。

毛泽东是平凡的,但也更是伟大的,他作了一个平凡人做不出的一系列伟大的壮举,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篇7】

毛泽东是至高无上的,甚至是神圣的,他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如果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将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这句话是对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由此看来是毛主席让我们提前走到了黎明,提前结束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他拥有经天纬地之才、鬼斧神工之力,他的功勋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的英名必将流芳万世、永载史册。甚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是神灵的象征,被人们顶礼膜拜。这是我在看过《走近毛泽东》之前对毛泽东的一个大概的认识。

本来我自己也是个毛泽东迷,我崇拜他,特别喜欢读他的诗词,从他的诗词里面常常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恢宏气势、宏图大略和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胆识与魄力,我想没有什么更能够比他的诗词更能表现他的鸿鹄之志的了。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词句中就可见一般:“孩儿立志出乡关,学部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

今天观看了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之后,顿然感到原来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其实也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他是那样的朴实、亲近,他总是走在人民大众之中,跟人民群众情浓意浓,在他的身上从来不存在任何的刻意遮掩,总是那样的真诚、坦荡、随和、率性、自然、豁达。在听到人民群众正在受苦时他就情不自禁的流泪,在听到人民群众战胜了病毒时他就高兴得彻夜不眠,在接触不到人民群众时他就郁郁不乐。一句“年青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到出了一代伟人对年青一代的殷勤期望。进入晚年的毛泽东,对于人的生老病死,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悲哀与不舍,表现出的是旷达。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人总是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但是自称具有几分猴气毛泽东,从来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上是那样的随和令人感到亲切,却又从来不放弃原则和国家民族的尊严与利益。

我想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特别是在时下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向毛泽东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们学习的是,他们那些自力更生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简朴、清廉、唯人民的利益马首是瞻的优良作风。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吸取有益的营养,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把毛主席生前想做而又没有来得急做事情或者是想做而又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他始终信仰的两个字那就是“人民”,他相信只要把人民的问题解决好了,国家就能长治久安,民族就能兴旺富强。他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最高领袖,在他的心里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离开了水鱼儿就不能生存。因此他始终相信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关键。

我们今天要吸取的不仅仅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我想我们更需要的是他那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踏踏实实的实践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理论体系再先进,旗帜再鲜明,口号再响亮,一旦离开了具体的实践行为一切都是空谈,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把所学到得东西同具体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好的造福于人民。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篇8】

我们这一代90后,已经对开国***了解的少之又少。因此,为了让我们了解伟大***的一些事迹,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我为主席的深谋远虑,雄韬大略而折服;为他的英勇机智,善于外交的风采而折服;也为他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而折服。我觉得***的一生是辉煌而有意义的一生,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人。他创建了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他不但是一位军事战略家,也是一位诗人和艺术家。他的诗词想象丰富、气魄宏大、寓意深刻,被人们千古传颂。

影片中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是:1949年10月1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一幕幕令人回首的片段,是我不由得想到,***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崇高形象和伟大精神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永远激励我们,鞭策我们,永远指引我们前进!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明天,它引起了我无限美好的遐想,它使我编织起五彩的花环,让我插上了金色的翅膀......没有今天,就没有明天,有了脚踏实地的今天,才会有灿烂辉煌的明天!

我们新一代青少年一定不辜负***前辈的期望,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650字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650字(一)

一度,毛泽东耀眼的光环阻挡了我们的视线,灼伤了我们的双眼。我不知道一代伟人如果将他供入神龛,会不会给我们带来的只有崇拜而没有信仰。但《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却无疑给了我一次细细品茗伟人之首先作为"人"的真实与感动。

它不仅浑洒出伟大毛泽东的雄才伟略及其思想境界,同时又尽现他平凡的一面。它以珍贵的镜头再现伟人的真性情,以平凡的视角塑造毛泽东,使我作为一名观众将对主席的仰视转为对一个真实可信形象的崇敬。它描述了毛泽东少年——青年——壮年——晚年的生活经历,铺陈其在工作生活中可亲可爱的细节,将一个平民化、生活化的主席呈现在了我眼前,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理论形成的背景,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他的为人、他的生活,使我们切实认识了一个多角度的主席。

首先,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毕生的愿望就是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他同时又是一位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广阔胸怀,他的愿望和爱好反映出一位诗人的性格。

他,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

他,有着亲临战场的不惧,面临危机的不乱,处临动荡的不惊;却又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胆识与魄力。

他,有着纵观全局,横览世事的宏大胸襟。青年时代读了《盛世危言》后发出"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慨叹;却又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农民一句"咋不击死毛泽东"非但未激起他的怒火,反而查出了行政结构的不合理。

他,热爱游泳,想畅游世界的大江大河,他热爱祖国山川,想考察黄河长江。

他,渴望同人民在一起。

他,平易近人,忧国忧民。在日理万机中还不忘给以前陕北同甘共苦的老乡送糖、酒;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时,还不忘悼念受血吸虫病困扰的村民;在病入膏肓已无力行动时,还不忘向身边的服务人员深深鞠躬以表谢意。

… …

当这位曾经被无数人奉为神明,顶礼膜拜,也曾被无数人猛烈抨击过的一代伟人以一位立体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突然发现,功过本身已如云烟留给了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却可以穿透时空,给人们心中留下一份永恒的尊敬。

走近毛泽东,带给我的不仅是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走近他的信仰,走近自己的信仰。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650字(二)

看过《走进毛泽东》这部纪录片以后,我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更加尊敬和佩服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像我们这一代80后,已经对开国领袖了解的少之又少。因此,了解我们伟大领袖的一些事迹,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我们树立起远大的志向,更好的报效祖国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看完《走近毛泽东》以后,我觉得他的一生是辉煌而有意义的一生。究竟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吧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毕生反对剥削压迫,为工农兵争名争利争自由的人。

他是一个历经二十八年艰难险阻,硬是把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牛做马的亿万奴隶托为新主人而把骑在奴隶头上作威作福屙屎屙尿的"原主人"打翻在地的人。

他是一个造就千百万治党治军治国的英才,带领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人。

他是一个把火柴称为洋火,铁丝称为洋丝,棉布称为洋布,水果糖称为洋糖,却把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改变为能够制造两弹一星,工业门类齐全让世界刮目相看,令欧美又恨又怕的东方巨人。

他是一个手不释卷而又不唯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孜孜探索理想社会发展模式,为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人。

他是一个虽然在人们心中贵为天子却身穿补丁衣服补丁鞋的,以辣椒红烧肉为佳肴却又三年忌肉与人民共度艰难的人。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人。

看完《走近毛泽东》,为他的深谋远虑,雄韬大略而折服,为他的英勇机智善于外交的风采而折服,也为他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而折服。

作为80一代,我们的确应该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首先,我们应该像毛主席一样,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一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今天觉得这个挺好玩,明天又觉得那个不错。同时,我们应该培养一点高雅的兴趣,比如爬山,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当今时代,青少年整天沉迷于网络,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人生命运,更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兴旺发达与繁荣昌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向毛主席敬礼!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600字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600字(一)

面对纪录片开头的一幕幕现代化景象,毛泽东——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印象确实在我们的历史中渐行渐远了,对于我们这一代对毛主席的认识,也仅仅是来自政治课的学习,老一辈的诉说和部分书籍,影片。但是这部纪录片,让毛爷爷成为了我们鲜活的记忆。

毛主席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户普通人家。幼年的他在母亲的熏陶之下,就关心贫困家庭的同学。青年时,他勤奋好学,立下雄心壮志,不甘愿沉浸在落后腐朽的封建文化中,他积极接受吸收新思想,不断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壮年时,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担当主要领导者的位置,留下了遵义会议的英明策略;领导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顾全大局促进国共合作;认真分析中国国情,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了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仰望天安门城楼,我们仿佛仍可以依稀听见那句铿锵有力的,昭告世界的话语,"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作为中国人民的领导者和中华民族建设复兴的领袖人物,他的功绩永远不可磨灭。

毛主席是一个思想家,他将中国国情第一次与马列主义相结合,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作为政治家,他深刻分析战争中的中国,人民最需要什么,所以土地革命轰轰烈烈展开。他又深切明白中国要建立怎样的政权国家,只有权力属于人民,才可以使老百姓过上安心幸福的生活,所以他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将想要一权独裁的统治者赶出了中国大陆。作为一名军事家,他领导了多次起义,指挥了无数的战争,他拥有深明大义的军事谋略,却未曾开过一枪。

中国人民领导者的他,毛主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豪情壮志,他的理想希望,都流露在那篇篇诗词和苍劲有力的毛笔字中。他博览群书,他宽厚和蔼,他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我们歌唱《东方红》来颂扬他,来铭记他。他说我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希望。我们要牢记使命,学习毛主席的优秀精神品质,坚毅,勤奋,拼搏,团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学习中国的历史,现今的思想。用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那抹最亮的光,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伟大使命。

《走近毛泽东》记录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生的大部经历,为了革命,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毛主席付出了心血,即使后来面临许多历史错误的决断,我们还是应肯定毛主席的成就,以及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的伟大贡献。

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会牢记历史,牢记使命和嘱托,认真学习思想理论,为民族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600字(二)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毛泽东。充满感情的领导。毛泽东用他特有的聪明才智和他那犀利的笔杆子,依靠最广大的劳动人民,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常人难以想向的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走过了草地,爬过了雪山,战胜了国民党蒋介石有精良武器装备的800万军队。他不愧是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和政治家。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常用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勉励身边的工作人员不畏艰险,永住直前。

一天,他和几们工作人员登山,太阳快下山时,身边的一个人对他说:"主席,前面没路了,太阳也快落山了,我们回去吧!"毛主席对他说:"你累了吧,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只走到半山腰,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听完这些话,他们羞愧的同时更明白了主席话中的深刻含义,他们奋力前进,直到顶点。从这些小事中也不难看出毛泽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人民求翻身,求解放,建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起的作用和地位。土地战争时期,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找出在中国怎么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且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建国前夕和建国以后,毛泽东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

毛泽东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在毛泽东一生他总是不断地提醒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片中毛泽东总喜欢到全国去考察,喜欢和群众接近。

观看了《走近毛泽东》,将使我打开思考的空间,对中国共产党了解得更多,对毛泽东思想了解得更深入,很感谢老师给我们放的片子。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语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