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 地图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读书笔记及读后感800字。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只要我们认真的看过一本书并投入进去,就一定会在书中感悟到不一样的人生道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读书笔记及读后感800字”,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读书笔记及读后感800字范文:

人总是在失败中成长最快,又有失败的痛感,这恰恰是其不能轻易低头的矛头,而在一个人有着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之后,这种对成功快感的渴望异常强烈,看完摩西奶奶的晚年作品,偶然的机会,又重温刘晓庆的这本书,那段安静的日子,她足够明白“人生不怕从头再来,以面目全非重启人生。”

这本书我看的很投入,在刘晓庆身上我看到是一个没有靠山,自己成为靠山,失去了天下,再打天下的新时代女性。刘晓庆,一名著名的演员,我欣赏的一位独特的明星,此书是在她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所创作的,共260页。开篇以我的时代起头,“我曾无数次被打倒,可是我绝对不会被打倒。我已蜕变成大女人-----伟大的女人”,她曾因税务的问题被束之高墙,自2002年3月26日至2003年8月16日,被关在秦城看守所里整整422天。监狱里的她并不懈怠,坚持晨跑,凉水冲澡,读书,学英语……

一个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女人,三次婚姻,一次牢狱,人生大起大落,即便身心经历种种,但这没有将这个女人打倒,也并没有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因为她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赢回人生,甚至可以说,她并没有输过,只是稍作休息。

出狱后,前夫,朋友的主动帮助被她一一拒绝,重返横店,不怕吃苦,从小角色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才华和努力让这个女人显得魅力十足,一次舞台剧之后的访中,让我看到生活中的她精力充沛,身穿运动装,戴着棒球帽,无论从妆容,着装,说话语气,还是其他哪个方面都使得面前的这个人青春无限,很活泼,很阳光,我想,这种生活的态度使她如此年轻有活力。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活着,就是体验生命的过程。这一切经历只是让她更加年轻,而非因为困难,艰苦将她摧残得面目全非。

除了自己,世界都毁灭不了你,喜欢就去珍惜,珍惜就别放弃,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坚持,成功,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之所以再看这本书,是因为自己身为大一新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学习方式,众多的不同,不想错过不该错过的,在最美的年纪,抓住最美的风景,做该做的,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做自己的英雄。作者:刘卓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无人生还》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无人生还》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昨晚读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只读了一遍,现在还在晕晕的状态。

对于胆小的我来说,侦探推理的小说、惊悚小说一直不是我的菜。会读它也是因为前阵子沉迷《明星大侦探》无法自拔,然后在昨晚刷kindle商店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的情节很像明侦里面某一集的内容,估计那集的编剧就是参考的这本书,突然感兴趣就下载了看一下。

吐槽:

书很短,一口气就能读完。前面很大篇幅写了各个人物的出场。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身份地位职业牛马不相及,然而他们又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剥夺了他人的生命而法律没有办法制裁他们。看这部分的时候很崩溃,有10个人物,他们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各自的背景,各自的故事。而在介绍他们的时候,几乎是一口气像写说明书一样列出来。所以等他们集体登岛之后,我还是没搞清楚谁是谁。说实话,我到读完书也没有搞清楚全部人,只是能把几个人对上号了(绝对是因为人越死越少)。

登岛之前是人物介绍,登岛之后就是凶杀开始,故事发展也非常快,没几下人就死的差不多了。感觉就是叙述,并没有在细节上面做一些装饰,让读者参与进推理之中。一般读这种推理小说,最让人兴奋的应该是根据小说中出现的情节、线索、细节等能让读者进行推理,自己YY凶手是谁。而这本书凶杀发展太快了,且凶杀与凶杀之间,没有过多描述。(也许是我在读的时候没有动脑子吧,所以才觉得这本书不精彩。)我觉得最后虽然作者以凶手的口吻解开谜题,但是解得挺突兀的。不可否认这个凶手的设的杀人局非常高超,但是之前书里对这个谜底的指向线索太少了。没有在读解谜这部分的时候给人发出“原来那时候怎么怎么样是为了这样这样”“难怪那时候怎么怎么样”类似感叹的机会。总之一句话,细节不够多,看得不够爽。

看法:

十个人,都是由于法律有灰色地带所以免受制裁,除了法官。但是法官也由自己非常主观的道德只配杀了其他9个人再自杀。(我觉得记名字没啥意义哈,所以这里就用他们的特点指代这些角色。)

第一个死的人是有钱的公子哥,出场就说他喜欢拉风地开车驰骋。他背负的人命也是由于开车肇事致使两个小孩死亡。他没有任何悔过意识。而他的死亡是氰化物中毒,讽刺的是其他人刚开始猜测他是悔过自杀。交通事故的肇事者,究竟用不用偿命?有悔过的用不用偿命?无悔过的用不用偿命?

第二个死亡的人是管家太太,药物致死。从管家太太对公子哥死亡这件事的反应看出,她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做了亏心事之后,一直不能安稳度日。她应该不是那个为了遗赠而谋划杀害主人的人。协助谋杀,有可能是非自愿协助,且一直活在后悔之中,悔过态度好的人,即使杀人了,能不能赢得一次死缓变无期的减刑?

第三个死者,将军。将军的罪状是公报私仇,故意将妻子的情人送上前线致死。但是,即使那个人不是妻子的情人,也会是另一个人上前线。文中也说出情人阵亡之后,妻子不久也病故。他也可以远离战友,过着孤苦的日子。死亡对他来说倒是解脱。当人小三罪不至死,公报私仇确实有罪,也不由法官私人制裁。

第四个士兵,管家。管家可以说是杀主夺财的主谋了。

第五个死者,老贵女。她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赶走未婚先孕的侍女,使她逼想不开投河自尽了。在她的世界里,她做的都是对的,因此她毫无悔意。我个人认为老贵女没啥错。就像学生受不了老师几句批评跳楼自杀了,难道老师就是杀人犯?

第六个“死者”,法官大人。正确来说是第十个死者。“公正地”制裁了9个人之后,也知道这本质上就是凶杀,于是也顺便“制裁”了自己。对绝对公正的偏执送他走上这条路。

第七个死者,医生,溺亡。医生犯的罪是医疗事故,由于自己的疏忽(饮酒)而使病人死亡。有罪,但不是蓄意谋杀。法官大人要是在中国,估计管不过来了,莆田系医生一大串,假疫苗商人一堆,这杀人局不好设。

第八个死者,刑警,砸死。刑警的罪状是作伪证,而且从中获益(晋升)。

第九个死者,混混,枪杀。混混就是靠不正当的勾当赚钱。有的人就是舔着血过日子,但他们只是聘请他的人的工具。要追溯到为什么会有人去做这种刀尖上的工作,这说起来要背锅的人就太多太多了。

第十个死者,幼师,自尽。哪怕幼师的内心再坚强一点,心理素质再强一点,她也不会上吊自尽。她的罪状是引导小孩涉险导致小孩溺亡。而犯罪动机是为了爱人能继承遗产。她只是个傻姑娘,不能说她本性很坏,虽然我也承认她并不善良、没有爱心。她是个心智并不是很坚定成熟的人。为了爱情冲昏了头脑,也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后悔终生,虽然她一直说服自己是没有罪的,但从她最后自尽的举动看,她一直也没有说服自己。可恶的人还有一个,她的前“爱人”,无论是否有心,他对幼师的犯罪行为确实有引导作用。如果他完全没有那种想法,幼师是根本不会意识到小孩死了她的“爱人”能继承巨大的财产。最后他还假惺惺地感叹说什么“她永远不会意识到他有多么爱那个小孩”。(当了贱人还要立牌坊)

论罪人光明正大逃避了法律制裁,我们应该自己制裁他们吗?恩,我觉得完善法律就好了。除了上帝和法律,没有谁能制裁谁。

后记:

昨晚看完书,关灯之后。我的怕鬼病犯了,看到墙上的挂书包的地方,就觉得是鬼,害怕得把头藏进被子里。明明知道是书包,还是害怕。这种病有得治吗?

《史记》读书笔记及读后感800字


《史记》读书笔记及读后感800字:

因为下个学期我们就要开展古代汉语的学习了,而史记作为古代汉语著作的典范,尤为值得我们去阅读。《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在初高中时期时都接触了《史记》的内容,比如《项羽本纪》以及《陈涉世家》这两篇文章。在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老师都特意强调过本纪记载的是帝王,世家记载王侯将相。《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都是“乡野村夫”,没有文化,没有地位,没有财富。他们之所以反抗只是因为在赶赴服徭役时因大雨延期迟到,而秦律严苛,凡是延期都会被杀,因此陈胜吴广在半路上决定要反抗,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吁与倡议。利用鱼腹中的纸条“大楚兴,陈胜王”,助公子扶苏为王来开展起义。可以说,陈胜吴广的起义拉开了反抗暴秦的统治序幕。因此虽然陈胜并不是王侯将相,也将他记录于世家这一部分,正是因为他的贡献。因此是可以理解的。

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可以说是一个失败者,即使却被记录在《史记》中,也应当记录在世家中,但是太史公司马迁却将项羽记录在本纪中。可以说项羽被破例记录在本纪中,是由于太史公的个人情感问题。太史公认为西楚霸王项羽虽然兵败如山倒,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却不能磨灭项羽是个英雄的事实。

所以说《史记》这本书的意义不仅是为我们这些后人记录下那段历史。让我们后人能够以史为鉴,少走弯路。可以让我们与过去的先贤对话,较为直面客观的了解他们的人生。同时,《史记》中出了许多成语,歇后语。例如,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便是出自秦始皇本纪中赵高的话。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并且可以让我们增长阅历,丰富知识。

《史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吸引力便是太史公第一次把历史人物以纪传体的形式展现给大众。可以较为直观且客观的给读者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比如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项羽本纪》。第一次接触到项羽本纪是在语文课本上,但是是节选。因此如果想要有自己的想法,便需要看看《史记》这样可以直接了解,不是从百度上随意找的,真实性并没有保障。同时,现在各种各样的“历史剧”会曲解一些历史人物来满足剧情的推进,这在看剧的范畴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历史的严谨度上就会有影响。

通过《史记》可以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既满足看剧的需求更是能够增长知识。作者:毕文婧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800字及感悟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800字及感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之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乡土本色》)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在现代科技文化的冲击下,急速转变,城市紧跟发展的步伐,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但乡村却仍然笼罩在传统的文化之中,进程缓慢。但不论是现代化的城市,还是尚且落后传统的乡村,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是传统的、错位的,顽固地存留在他们的骨子里。由传统到现代仍然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而如何妥善地处理两者,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家庭)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家族》)

以前都说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是由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所形成的,但这篇文章客观地从中国传统的家族和家庭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中西方文化为何造成如此不同的性格特点,确实有据可循。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据的规范的性质。所以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礼治秩序》)

中国的礼,是礼仪的礼,是礼貌的礼,也是礼教的礼;是中华文明维系渊远流长的纽带,也是导致无数心灵痛苦麻木的根源。它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它也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也是三纲五常,贞节牌坊;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伦理道德,它也是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工具。对于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去思考它。但鲁迅笔下的礼,已经是吃人的礼教,愚昧又落后的历史了,这又一笔抹杀了礼曾经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所起过的积极意义了。毕竟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永远都在。作者:陶榭

《飘》读书笔记800字及心得感悟


世界名著《飘》读书笔记800字及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读了《飘》这本书,的确令我醍醐灌顶、受益菲浅。全书不论是华美流畅的语言描写,还是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都达到的登峰造极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使我感受颇深。

思佳丽,这一在美国动荡年代所诞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优秀个性散发出无穷的光芒。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她所拥有天使般的脸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饰中国古代美女的话那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对这些毫不在乎,她对爱情疯狂的执着。但是出于无奈,她分别嫁给了两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再一次见到她钟爱的艾希礼时,依然像少女般疯狂地爱着他,不顾一切的向他倾诉钟情。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子对爱情忠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一对男女要表现对爱的忠贞就要结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是与婚姻紧密相连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当他们的爱情遭受别人的破坏时,为了表现对爱的执着,他们只有“自挂东南枝”了。然而思佳丽却不一样,在她的爱情观中,爱情与婚姻是可以分离的,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分离。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抛开一切大胆的去爱艾希礼,争取自己的幸福,她并未将爱情套上礼义,道德的枷锁,她的爱情永远是自由奔放的。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吧。爱的本质是不因表达方式的变更而变化的。

思佳丽的大半生又是为爱所迷惑的。因为迷惑而做了很多错事。知道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钟爱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优秀。读书笔记其实她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完美形象。艾希礼越是拒绝她,她心中的那个形象就越完善——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为她错误的迷恋,才使她错了身边真正的幸福。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人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丽的爱情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为之已晚的,当她彻底的失去艾希礼,失去女儿,丈夫瑞德也已离她而去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她真正爱的人是瑞德,她于是抛开心灵上的创伤与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许多人对爱情都能有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那么许多爱情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读书笔记及读后感8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