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 地图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金瓶梅》读书笔记之人性。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中外经典名著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当我们细心阅读完一部作品后,就会有独到的见解。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金瓶梅》读书笔记之人性”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金瓶梅》读书笔记之人性

一、缘起:偷窥欲与巨大价值

高晓松在《晓说》里面谈到,毛主席曾说:“省委书记以上的干部都应该读一下《金瓶梅》,这里面写的是真正的人性。”笔者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于是在网上找了一本《金瓶梅》来读,虽然尚未读完,但对其中展现的人性善恶有了粗浅的理解。

淫,是所有没读过《金瓶梅》的人对该书的先验性评论。笔者大学时也是如此。虽曾经下载过张竹坡评论版的《金瓶梅》,但浮躁的思想使得笔者难以静下心去读。从剖析自我本心的角度,笔者心中充满了偷窥欲:比如去网上寻找资源去看香港版的《the Forbidden Legend of Sex and Chopsticks》。然而,电影其中都是“淫”而已。

研三毕业时,笔者在学校内网上找到了一个老旧版本的电影,但看完依旧觉得其中不过“淫”而已。……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成龙在里面扮演了郓哥。

电影为了吸引观众的偷窥欲和内心欲望,长久围绕“性”与“淫”展开。对于是否传达出了人性的善恶和明朝中期的普通老百姓生活,笔者并不能从中领悟。——更多的时候也是快进着看。

二、郓哥告密是出于分赃不均

郓哥,在电视剧版的《水浒传》中,似乎是一个很有“担当”的小男子汉。可是,笔者前一阵翻看《水浒传》原著和《金瓶梅》中的情节,觉得其中的郓哥是一个真正的市井人物:贪财,大义面前不忘生活。当然,这是人的本性,这是真正血肉丰满的人。

一个卖梨的小孩儿,在一帮喜欢讨论闺房八卦泼皮的攒唆下去王婆店里刮剌西门庆的钱,卖他几个梨,然后回家供养父亲。按照以往的惯例,郓哥每次卖梨给西门庆都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小费”,可见西门庆是郓哥的“大善人”(那小厮生得乖觉,自来自靠县前这许多酒店卖些时新果品,时常得西门庆赍发他些盘缠。其日正寻得一篮儿雪梨,提着绕街寻西门庆)。然而,王婆把他揍了一顿,王婆这种脏婆子,把刮剌钱这种好的勾当自己垄断下来,不想让郓哥染指。

郓哥于是气愤不已,要报复他们,所以才去告诉武大郎(指着王婆茶坊里骂道:“老咬虫,我交你不要慌!我不与他不做出来不信!定然遭塌了你这场门面,交你赚不成钱!”)。对于这一点,笔者曾和楠言君聊过。武松从东京回到清河县(《水浒传》中是阳谷县),找人录口供,询问证人,也是一波三折。虽然武松是一位好汉,别人敬重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但胆小怕事,不想站出来是小老百姓的本性。

武松找到郓哥,郓哥托词家里有老头要养,没时间陪武松打官司(“只是一件,我的老爹六十岁,没人着养赡,我却难保你们打官司。”)。武松也很懂现实,先请他吃饭喝酒,又给他几两银子(从身边摸出五两碎银子,递与郓哥)。——这样郓哥可以半年不用出去卖梨,所以才肯陪武松打官司(这郓哥一手接过银子,自心里想道:“这些银子也勾盘费得三五个月,便陪他打官司也不妨。”)。当今的《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然而现实中,每个人都要家要养活,解决证人的吃饭问题是关键。书中对郓哥的这一心理写得淋漓尽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市井商贩的性格。

三、物价管窥与西门庆做官不贪财

西门庆通过贿赂蔡京在清河县管起了刑狱,他“包人揽事”的机会变多了。但是,相比夏提刑这种典型的小公务员“吃了原告吃被告”做法,西门庆不贪财,别人也不敢给他送钱。——西门庆自己有钱,既有生药铺,又有生丝铺,还开典当行,此外还搞民间借贷,贩卖房屋土地,开运输公司。按照西门庆临死时交代的遗嘱来看,他的家业应该有接近十万两白银的资产。

十万两白银,非常不小的数目。《金瓶梅》第一回中西门庆和应伯爵、谢希大、花子虚、吴典恩等十个人结拜之时,四两银子的招待费可以买相当多的东西(“叫家人来兴儿买了一口猪、一口羊、四五坛金华酒和香烛纸扎、鸡鸭案酒之物。”)。笔者上网查询2017年9月份生猪出栏价格每公斤十四元钱左右,一头生猪大概有一百公斤。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当时普通人家吃猪肉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此外,一只羊的钱,四坛金华酒,这两份也不少钱。金华酒是西门庆最喜欢喝的酒,应该大体相当于今天的茅台酒。可见四两银子的购买力很强。

前文谈到武松给郓哥五两银子都够这爷两个人三五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是普通家庭一个月生活费大概在一两银子到一两六之间。西门庆生药铺子里面的傅伙计,类似于今天的店长,不过销售导购、算账都需要他干,一个月工资二两银子(那傅伙计是个小胆的人,见武二发作,慌了手脚,说道:“都头息怒,小人在他家,每月二两银子雇着,小人只开铺子,并不知他们闲帐。……”)。

再者,武大郎和潘金莲一直都是赁房子住,后来潘金莲把自己的金银首饰典当出去之后,凑了十数两银子,交给武大,才“典得县门前楼上下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可谓花园洋房,不知道这个“县门前”,是不是县城中心地带。典房子住,就是物权法中的不动产质,该制度土生土长于中国,其中还伴随着“找贴、绝卖”等内容,只不过《物权法》立法时未被采纳。不知道现在如火如荼的民法典再造工程是否使它复活。当然,要买一个大庄园,肯定要几百两甚至上千两白银。像西门庆生药铺子的傅伙计那样有专业技能的人,每月二两银子工钱,工作两年绝对买个好房子,生活不错。

在第三十四回中,韩道国的老婆和小叔子韩二偷情被一帮地痞流氓(这帮人的名字,兰陵笑笑生给他们起得有趣:车淡、管事宽、游守、郝闲。笔者研究生一同学我们喊他“车干”,一次我们共同去对面一通讯大学溜达,看到体育光荣榜上一个巾帼英雄叫“车震”)捉奸在床,赤裸身子拴在一根绳子上送到县里。韩道国通过应伯爵活动西门庆,反把这帮地痞抓了起来(西门庆问保甲“这伙人打那里进他屋里?”保甲道:“翻墙进去。”西门庆大怒……)。

地痞流氓的家人行贿走动,凑了四十两银子,想要走关系,然而知道西门庆有钱,不敢给他送钱。(“人都知西门庆家有钱,不敢来打点。”)——如此,如果在人性上考虑官员腐败现象,家庭收入是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某省村干部选举中贿选现象与老百姓没钱直接相关,如果家家有钱,我哪管你给我什么电饭锅、食用油、大米之类的。

夏提刑家庭就不行了,就是靠着收受贿赂生活。西门庆对夏提刑收受贿赂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十分不满。(西门庆道:“大小也问了几件公事。别的倒也罢了,只吃了他贪滥蹋婪,有事不问青红皂白,得了钱在手里就放了,成甚么道理!我便再三扭着不肯,‘你我虽是个武官儿,掌着这刑条,还放些体面才好。’”)

如此,西门庆并非只有淫,当官有也有一定的底限。作者:李勘恪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人性的优点》读书笔记


一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阅读课外书成了我的一个爱好,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然而,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天啊!我已经把他们中的大多数内容给忘了!!不管遗忘出于何故,我都得想办法遏制这一势头。我想到的就是读完一本书,就写一篇读书笔记,一以记录我所思所想,一以与诸君共享。

《人性的优点》一书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读过,当时就曾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时至今日,我重新翻开此书,仍然受益匪浅。估计这就是常读常新的经典书籍吧!

part1:昨天、今天和明天

封存逝去的昨天,不要操心难以预料的未来,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做起。集中所有的智慧、热忱去完成今天的工作,就是迎接未来的最好方式。

part2:消除对未来的忧虑

①问自己:最坏的可能是什么?

②如果不得不如此,你就准备好迎接它。

③镇定、坦然,想方设法就最坏的情况加以改善。

最终你会发现,其实结果比你设想的最坏结果还好不少呢!!

part3:决策拖延症

我以前也经常犯这个错误。比如我有一次去旅游买火车票的时候,通过硬性条件的过滤,还剩下几个可以让我选择。每当我想选择其中一个的时候,我就会想会不会另一个会更好呢?会不会等一会会有更好的选择呢?最后我发现:天啊,经过2个小时的激烈挣扎,我的选择竟然跟我一开始的选择一样!!我的决策拖延症就是这么严重。

如何有效地决策:

①客观、理性的认清令人难以抉择的事实。

②有条理的分析事实的各种假设和可能。

③做出决断并马上付诸实践。

part4:消除习惯性的忧虑

(1)让自己忙碌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你还有什么时间去忧虑呢?

(2)不要被生活中的琐事困扰。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很容易 摆脱一些琐事引起的烦恼。人生匆匆数十载,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有意义的事 情上来。

(3)用宁静的心灵去接受无力改变的事实,用无穷的勇气去改变力所能及的事情,有 足够的智慧将这两者的差异分清。

part5:培养快乐的心境

(1)努力去想开心的事,做开心的事,你就真的会感受到快乐。

(2)永远不要对敌人心存报复,这样无异于在自己的心中燃气一把火,最终烧伤了自 己,敌人却丝毫未损。即使我们不能像圣哲先贤那样爱敌如友,但是从我们的健康 快乐出发,我们至少要谅解他们,忘却他们。从不浪费一分一秒在我们不喜欢的人 和事身上才是智者所为。

(3)不要希望别人感恩。感恩是富有教养的产物,你绝不可能从普通人身上得到。忘记恩惠是人的天性。如果我们期待别人的感恩,无异于自寻烦恼。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恩于你的念头,一心享受付出带来的愉悦。这才是无私奉献的真谛!

(4)细心盘点你拥有的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概有90%的事情都进行得很顺利,只有10%是不如意的。如果我们想要过得开心,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90%上,不去理会那10%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想要伤心、烦恼,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10%的倒霉事上,而忽略那90%的好事。我们很少去想自己所拥有的,却总想着那些没有得到的。

(5)战胜自我。人本身不可改变的缺陷(比如出身、背景)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总是阻碍,它还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有缺陷的人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人们对待有缺陷的人更具同情心,所以他们在与没有缺陷的人取得相等的成就时,前者会更受推崇。

(6)给别人带来快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怨天尤人、闷闷不乐。只关注自己而对别人毫无兴趣的人,不但自己会有麻烦,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莫大的伤害。

part6:信仰的力量

我无意在此大肆宣扬宗教,也不想自诩为科学主义者而对宗教进行无情的揭露。我只想说宗教信仰,科学信仰,信仰是区别于宗教和科学的概念。诚然,宗教里肯定包含信仰,但是却还包含着许多与信仰无关的繁文缛节。科学作为理性的化身,其对理性的追逐本身就是一种信仰。300年前培根说过:肤浅的哲学只会使人变成无神论者,深邃的哲学却带领人们走向宗教。我想把最后的宗教一词换成信仰可以更准确的表达我所思所想。善用信仰的力量,我们的生活会过得更加愉快。(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同学,请问你是北邮的吗?。。。。。。)

part7:正确对待批评

(1)如果你遭到恶意的批评和攻击,那么我要恭喜你,因为他们之所以攻击你,是因为攻击你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同时证明你是有所成就的。假如你依然在纠结为什么你就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我可以坦白的说你看人家国家总统都有一大堆整天攻击他的政敌呢!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做你认为对的事,反正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你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到最后如果结果证明你是对的,那么所有的责难都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结果证明你是错的,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宣扬你对,也毫无意义。

(3)吾日三省吾身。人难免犯错,能让自己不犯相同的错误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每天晚上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找出自己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与其坐以待毙等候批评,倒不如主动批评自己,严于律己。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之人物曹操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之人物曹操

曹操是三国的主角之一。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忘不了他的细眼白脸的奸诈形象,包括罗贯中、司马光在内的古代夫子们,总是戴着封建正统观念的有色眼镜来审视这个人,以至被骂得体无完肤,遗臭了1700多年。但在当代历史学家眼中,曹操则没有那么坏,是一位功大于过的历史人物。我们想,功大也好,过大也好,至少大家都承认曹操是一位能人,是一位智慧和胆略非同时代人可及的大腕。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本姓夏侯,老家在沛国谯县,他父亲年轻时被太监曹腾收为养子,就跟着姓了曹。初任洛阳北部尉,率兵镇压黄巾起义,后在何进手下任典军校尉,董卓乱朝,他行刺未遂,潜逃出洛阳,发矫诏讨董卓,并加入讨董联军,盟散后,曹操以兖州为根据地,招贤纳士,积蓄力量,先后击败黄巾军和吕布、张邈的进攻。公元196年,他率部迎汉献帝驾幸许都,狭天子以号今天下.从此汉室大政归他一人掌握,此后他利用这种政治优势先后除袁术、灭昌布、驱刘备、降张绣,大破袁绍,完成北方的统一。公元208年南击刘备、刘表,乘乱袭入荆州,因胜利冲昏头脑,战略战术上一误再误,致遭赤壁大败,统一·中国之宏业因此付诸东流,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又西击韩遂、马超、张鲁,平定关中,占领汉中,内政上选贤任能,为政得宜,境内安定,又排除异己,使汉献帝进一步傀儡化,权势日益煊赫,自晋魏王,公元220年病逝,年66岁,曹丕继位后,追封为魏武帝。

曹操之所以能开创统一北方的基业,首先得益于他超人的战略洞察力和纵横捭阖的政治手段。在《三国》中,曹操的谋略可以说无人可敌,至少不比诸葛亮差。在军阀混战中,他为了保护自己,对付敌人,常常采用挑拨离间、借刀杀人、隔岸观火的手段,他以计挑起了袁术与刘备的矛盾,使两方杀得难解难分,自己却冷眼旁观,坐待敌人削弱。他看到吕布与刘备过分亲密,便设法离间他们的关系。尤其是迎天子驾幸许都,透露他极为远大的战略目光,汉献帝自被董卓劫到长安后,司徒王允和吕布合谋杀死董卓,汉献帝又落到李催、郭汜的手里,后来杨奉、董承又将汉献挟持到洛阳,这些人把汉献帝抢来夺去,无非是以为奇货可居,汉献帝返回洛阳后,曹操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抢先把汉献帝抢到手,就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在政治上取得有利地位。公元196年,曹操领兵入洛阳,亲自朝见汉献帝,他为了便于控制皇帝,借口洛阳破坏严重,皇帝无法居住,就强迫汉献帝迁都许昌,曹操用皇帝的名义发布自已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封袁绍为太尉,袁绍以太尉位在大将军以下,拒不接受任命,曹操看到自己的实力不如袁绍,干脆就将大将军一职让给了袁绍。曹操在用兵打仗上也颇有一套。濮阳城大战吕布时,陈宫以田氏诈为内应,诱曹操进濮阳城,遭到重重围困,幸亏被典韦救了出去,曹操将计就计,诈言自己被火烧死,一边设伏要道诱吕布来攻,吕布信以为真,果然倾众来攻,遇伏犬败。公元200年袁、曹官渡大战时,袁绍手下的颜良先被斩杀,接着又派文丑自延津渡河南攻。曹操面对敌军,下令以后军为前军,以前军为后军,粮草先行,军兵在后,丰厚的粮食辎重成了袁军的诱饵,待文丑军迫近时,操令部下解衣卸甲,尽放其马,文丑军一哄而上,前来抢夺,队形顿时混乱,曹操乘机下令掩击,文丑军大败。象这种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奇谋,在曹操那里还可以找出很多。

善于玩弄权术,是曹操的另一重要特点,他的“奸雄”绰号即由此而来。例如对于狂士祢衡,曹操恨入骨髓,早就想杀之而后快,但他又怕自己亲手杀死祢衡,后世会遭骂名,故借刘表之手置之死地。关云长投降了曹操之后,曹操深知云长不会在此处久留,故当云长一行20余人自许都出走之后,曹操并不追赶,程昱曾劝他说:“您这样厚待关某,他却不辞而别,读书笔记其罪莫大,如果让他归附袁绍,必后患无穷,不如追而杀之,以绝后患。”曹操假惺惺地说:“我以前已经对他许过愿,今天不能失信,他要走就让他走吧。”并且还派张辽赠送路费、征袍,以作纪念。曹操客客气气,给人以忠厚的印象,实际上他早就布置了五道插翅难越的关卡,挡住关云长的去路,只是他过低地估计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能耐,才让关羽侥幸逃走。后来曹操看到云长已逃离虎口,不可追及,赶紧又派人补送通行证,以示“关怀”,暗中捅刀子,明里却要做好人,奸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奸也是一种智慧,曹操的奸也有可爱的地方,他从他的奸中捞了大量的好处。

残忍也是曹操的本性之一。他曾有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的心之狠、手之辣,决不次于三国的任何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他自洛阳逃出后,残忍地杀死了好友吕伯奢一家。他与陈宫夜宿吕家时,闻有磨刀之声,又有“缚而杀之”之语,他把人家要杀猪待客误认为是要对自己下毒手,起来杀死吕伯奢家属,不久方知为误会,途中遇吕伯奢,本应解释误会,或远躲他处,不意竟残忍将吕杀死,陈宫骂他“知而故杀,大不义也”。另有一次是曹父被陶谦部下误杀,曹操兴兵报仇,竟对无辜的百姓大加杀戮。他对前去复仇的部下下令说,只要攻下陶谦的城池,城中百姓一律杀光。他的部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沿途遭到空前的浩劫。

总之,曹操是极为复杂的人物,他的一生做了很多坏事,但也做了不少好事,他削平了北方的各路割据军阀,恢复了北方的封建秩序,使那里的人民过}r安定的生活。他选贤任能,整顿吏治,政治清明。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等千古名句,就出自他的笔下。总之,曹操不愧为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短处虽然显而易见,但自古以来不少人过分夸大了他的缺点,把人看扁了,看成一无是处。鲁迅就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作者:我叫赵楠老左乃在下别称

《人性的弱点》读书笔记1500字


《人性的弱点》美国著名作家戴尔卡耐基的作品,它是继圣经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畅销书,卡耐基的一生中最重要,最丰富的经验,都汇聚在这本书里,这是一本充满幽默、充满智慧的书,它在生活中一定会给你以启迪,使你勇敢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大胆地开拓属于你自己的新生活,对你的帮助,就会像其他千千万万个成功人士一样。

第一章中,我明白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你产生兴趣,都会关心你!如果我们只是想使人注意,使人对我们发生兴趣,我们、水远不会有很多真诚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那样造成的.例如老总统罗斯福的仆人爱默士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妻子问总统,美洲鹑鸟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从没有见过鹑鸟,而罗斯福总统不厌其详的告诉了她。过些时候,我家里的电话铃声响了一爱默士和他妻子,住在罗斯福总统牡蛎湾住宅内一所小房子里一,我妻子接了电话;原来是总统亲自打来的。罗斯福总统在电话里告诉她,现在窗外正有一只鹑鸟,如果她向窗外看去,就可以看到了.这样关心一桩小事情,正是罗斯福总统的特点之一。像这样一位主人,怎么不使佣人们喜爱?谁能不喜欢他呢?所以你要使别人喜欢你,必需遵守的第一条规则是:真诚的对别人发生兴趣。看到这里,我又想到, 现在的人思想过于自私,总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太强了,导致有点脱群!人际关系需要整理!

在第二章,如何给人好印象.我看了“一比遗产的妇人”“司华伯”两个事例后,我懂得了微笑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一个人的行动,比他所说的话,更有具体的表现,而人们脸上的微笑,就有这样的表示:“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非常高兴见到你,那么喜欢狗,相信也是同样的原因……你看牠们那么的喜欢跟我们接近,当牠们看到我们时,那股出于自然的高兴,所以人们也就喜欢了牠们。微笑虽然是小事,但坚持着并不容易!

在第三章中,你要避免发生麻烦,就请这样做!罗斯福总统知道一种最简单、最明显、而又是最重要的如何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对方的姓名,使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可是,在我们之间,又有多少人能这样做?当别人介绍一个陌生人跟我们认识,虽有几分钟的谈话,临走时已把对方的姓名忘得干干净净。我觉得能记住你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的名字,是一种基本的礼貌,也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

在第四章中,如何养成优美而得人好感的谈吐。只谈论自己的人,永远只为自己设想,而“只为自己设想的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白德勒博士,他曾经这样说过:这种人是无药可救的,没有受过教育的!”白德勒博士又说:“无论他曾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仍然跟没有受过教育一样。”需要记住:跟你说话的人,对他自己来讲,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你的问题要重要上百倍。他的牙痛,对他来讲,要比发生天灾死了数百万人还重要得多。他注意自己头上一个小疮愈,比注意发生一椿大地震还来得多。所以,你如果要别人喜欢你,第四项原则是: 做一个善于静听的人,鼓励别人多谈谈他们自己。

第五,六章是如何使人感到兴趣,如何使人很快的喜欢你。我认为要让别人很快的喜欢你,首先就要产生兴趣!兴趣都没有,又如何谈喜欢呢?所以在日常的交谈中一定要尊重别人的发言!若想别人对你感兴趣,首先你要关心别人,不要一意孤行!这样从感兴趣到喜欢就会得到很快的升级!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可以当成是块镜子,你通过阅读它,就会发现你自身的弱点,它指出了你的在言行举止上的不雅之处!所以我阅读之后,使自己的不文明用语,不雅举止得到更正,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小节,可是正是这不可忽略的细节可以决定一切!正所谓细节可以决定成败!阅读了卡耐基这本书后,使我在思想上,精神上得到更新,有利于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人性论》读书笔记1500字


《人性论》读书笔记1500字

大概和很多读者一样,觉得第一卷论知性非常难读。作者休谟从观念和印象——知觉的两个方面,论述了观念的起源,印象重现的两种方式——记忆和想象,关系,样态和实体。

第二章论述时间和空间观念,说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可分性,他采用数学方法,假设将时间放在数轴上,相邻时间点之间不重合,而由点观念组成的线观念,点与点之间却可以重叠。因为点被规定为没有大小、厚度、颜色。

我们终究必须满足于经验。不然很多事情无法解释,无法存在和成立。

在看到空间与时间观念的其他性质时,有些看不下去。于是跳过了反驳,直接看论知识。

其中又一次提到了哲学的七种关系,然后作者开始对因果关系、同一关系、以及时空中的位置这三种不由观念所决定的关系进行说明。

因果关系这一部分应该看懂了,首先是因果关系有前提条件:接近关系(因果之间是有联系的)和接续关系(因先于果)。其次,作者开始反驳三个关于论证原因的必然性的命题。(原因的必然性是指一切开始存在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这是一个哲学一般原理。)他的论证确实很有道理,这个命题没有直观确实性,也没有理证的确实性。我们的全部观念都是印象复现而来的。一切确实性都来自观念的比较。因为原因和结果的观念是各别的,因此结果观念可以单独存在。第二个论证是:如果任何一个事物缺乏一个原因,那么它就是产生出自己来的。这个论证显然已经将论题先行置入了,即承认必然有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它自身。这个错误的矛盾之处也在于“它”先于它自己而已经存在,并且产生了它。之前作者已经论证过因果关系的接续性。在这里,我就不再具体说明了。第三个论证,认为虚无是原因,这也犯了和第二个论证同样的问题。我们通常认为原因具有必然性是由观察和经验得来的。

易变性是人性的要素。我们行为的和态度的善恶的性质比任何东西都能强烈地影响骄傲和谦卑。骄傲必然有对象有原因。

论德和恶中告诉我们,正义是社会的维系力量,而非义若不加以遏制,便迅速招致社会的沉沦。而且根据德和恶的性质,我们可以知道,德的本质在于产生快乐,恶的本质在于给人痛苦。我们常说的乐于助人,助人为乐就是这个道理。帮助别人的确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我认为人类有趋向快乐的本性,人喜欢吃美食,一方面是为了填饱肚子,另一方面,咀嚼能给人带来快感,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化学物质,使得大脑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我们平时也可以吃一些香蕉、牛奶,新鲜果蔬来缓解紧张,舒畅心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可以在论美与丑一节中得到答案,不但身体的美产生骄傲,过人的体力也产生骄傲。随后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论习惯的效果,很多时候我们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没底,就是由于不习惯。习惯就是因为重复作用而产生了顺利感,所以我们做事情就不感到畏惧或是难堪了。这大概也是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的比较科学的解释了。

情感和想象有着紧密的关系,生动的情感通常伴随着生动的想象。情感的力量一方面决定于对象的本性或情况,一方面也决定于人的性情。这让我联想到购物这个过程,我们看中一件商品时,通常会被它的某些性质所吸引,比如外观,比如实用性,但是在买回家之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才会发现,我们购买时的期望很多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实际并不是那样。

通过阅读这样一本书,在接受休谟的体系时,感觉看待一些问题可以从更本质、更理性的角度,甚至连情感,我们也构建出了产生它的原因,通过这种分析,我对人性显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简单地认为,人之善恶就是人性,人性是方方面面的,对于一些其他学科甚至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作者:谢灵

《《金瓶梅》读书笔记之人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