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兔子和它的敌人读后感 > 地图 > 兔子和它的敌人读后感

兔子和它的敌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读后感-2000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虽然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世界上曾有一位叫卡尔波普尔的英国人,写了一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但也仅限于此。但我觉得我读这部书的时间还是太迟了,因为我个人觉得,波普尔的这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将教会我们怎样理性思考,它让我对许多一直迷惑的问题都产生了一种感受:原来是这样。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对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批判,是对一些社会改造原则的审评。波普尔的靶心是历史决定论及其所支撑的极权主义,他采取的是一条上溯的思路:由斯大林到列宁,由马克思到黑格尔,最后揪住了柏拉图的尾巴。他认为他们的思想构成了现代极权主义的来源,他发现了柏拉图的正义学说与现代极权主义之间惊人的相似性,极权主义属于一种恰恰与我们文明同样古老或同样年轻的传统。他深入剖析了封闭社会,认为极权主义所构建的封闭社会乃是开放社会的死敌,是人道和理性、平等和自由的覆灭力量。波普尔在这部书中系统地对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这三位思想家的社会政治哲学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但并不是为了彻底否定他们,正如他在第一版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如果本书就人类精神领袖中某些最伟大的人物讲了一些刺耳的话,我相信,我的动机并非是希望贬低他们。我的动机出于我的信念,即倘若我们的文明要继续存在的话,我们就必须破除遵从伟人的习惯,伟人可能会犯一些伟大的错误。我想,这已经不再不可接受,我们对于理解这段话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

中国人对赫拉克利特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我也是在读《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时才更深一点地知道这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不过提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经典哲语,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这句话就是这位赫拉克利特在两千几百年前说出来的。但是赫拉克利特却是一个好战分子,他说: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证明这些是神,那些仅仅是人,让这些人变成奴隶,而让前者变成主人人们必须晓得,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即是冲突,万物通过冲突和必然性而生成。也就是说,他坚持主张战争的结果是公正的,胜了的人应该是主人,失败的人就应该做奴隶。这种观点与法西斯的种族论是一脉相承的,直接为优等民族屠杀劣等民族提供了屠杀合理的理论基础。 我最感兴趣的是波普尔对柏拉图唯美主义的透视。在此之前,唯美主义与极权主义的关系一直是思想界的一个盲点。现在,波普尔做出了他的回答。他指出,柏拉图的激进乌托邦思想与唯美主义一脉相承。柏拉图是一位艺术家,他和许多伟大艺术家一样,试图看见一个模型,看见他作品的神圣本源。柏拉图把政治也看作艺术,而且是最高的艺术。柏拉图式的政治家是为了美而创作城邦的。他不是仅仅希望建立一个好一些的和合理一些的世界,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完全没有污点的世界:不是一张用碎布拼成的被面,不是一件有补丁的旧衣服,而是全新的大衣,是真正美好的新世界。这种想法是善良的,但却不能实践。这种审美的热情,只有受到理性的约束,受到责任感和援助他人的人道主义紧迫感的约束,才是有价值的,否则,这是一种危险的热情。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座右铭是万物皆流,无物常驻,柏拉图从中得到启发,形成了一切流变物、一切生成物注定要退化这一衰败法则,并认为,根据这一法则,所有社会变化都是走向腐败、退化或衰亡。只是,柏拉图在研究出这一衰败法则之后,又研究出了阻挡衰败法则的办法。波普尔在书中说道:柏拉图相信,人的道德意志在人类理性力量的支持下,可以违背历史命运法则衰败法则。柏拉图相信衰败法则直接导致道德退化。至少在他看来,政治腐败主要取决于道德退化和知识贫乏,而道德退化则主要归咎于种族退化,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衰败这一普遍宇宙法则在人类事物领域中体现自身。从波普尔对柏拉图的理念的解释来看,柏拉图认为衰败规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趋势,所以治理国家的人如果不正视这一普遍规律,国家就一定会衰亡,要想避免国家的衰亡,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据柏拉图的治国理论建立一个没有变化没有腐败的尽善尽美的国家,也就是建立理想国。正如菲尔德在《柏拉图及其同时代人物》中所说的那样,柏拉图哲学的主要目的可以看成为了保住一种似乎已濒临灭亡的文明而重建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历史学家们面对希特勒时,总是感到迷惑不解:他究竟是恶魔、是撒旦,还是疯子?这些解释都是没有意义的、不负责任的。希特勒虽然相貌不威武英俊,但颇有领袖的魅力。

《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美国记者威廉席勒曾在德国呆了10年,亲眼目睹希特勒青云直上。他是个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但他不得不承认希特勒讲演时的魅力,眼睛像宝石一样纯洁,夺人魂魄。因为希特勒沉醉在唯美主义的狂想中。希特勒有很高的审美能力,美学是法西斯主义的重要部分。希特勒欣赏安格尔画的美女,欣赏瓦格纳的音乐,欣赏凯旋门一类的建筑。他对名画、音乐和建筑的欣赏,是跟奥斯维辛的暴行同时进行的。两者其实是相通的。柏拉图在《政治篇》中就曾写道: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按法律程序或不按法律程序,来处死或放逐一些公民,以清洗这个国家,使它比以前为好。这是按科学和正义行事。一个画家只能清洗画布,一个拥有无限权力的画家则会连根拔起现存的各种建构和传统。他必须净化、清洗、驱逐和杀人,这些行为都是创作。据说,希特勒当年让设计师为党卫军冲锋队设计军服时,下过特别命令:德国士兵穿戴的必须是世界各国军服中最漂亮、最威风的那种。结果正如元首所望:像戈培尔制造的美妙口号一样,美丽的军服,让不知多少德国男孩雄赳赳气昂昂地抛尸疆场。美与极权主义结合之后,就不单单是美了。

审美冲动是动人的,波普尔自己也说,他非常同情审美的冲动。一个人尽可在唯美中生活,但不能强迫别人也接受这种方式。否则,唯美便走向了极权。美何以为美?如何保证唯美主义与极权主义绝缘?波普尔的药方是:政治必须坚持平等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原则;美的梦想必须从属于援助在苦难中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这个必要性;从属于为这些目的而设立各种建构的必然性。波普尔不认为美是唯一的,恰恰相反,美之为美,因为还有正义在支撑着它。

在波普尔眼里,没有完美无缺的黄金世界,只有逐步完善的开放社会。正如多林博士在本书的导言中所说的那样:波普尔的哲学纲领是一种对新的和更好的解决办法的孜孜不倦的寻求。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博弈与社会》读后感2000字


《博弈与社会》这本书是大二时教授《经济学原理》的老师推荐的,老师曾无数次在课堂上提起过“博弈论”这个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我的初步认识是:博弈论的全称是“非合作博弈理论”——这是我从百度百科中得到的。“非合作博弈理论”?!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时,不自觉的在心里默念了好多遍,说实话,心里充满了不解——难道博弈论是在讨论如何不合作吗?带着这个疑惑,我开始看起了《博弈与社会》这本书,从书中寻求解释。

该书开篇便向我们抛出了两个问题——协调问题与合作问题。

张维迎说:“人是群居动物,群体人具有社会属性”。这个不难理解,毕竟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是具有“个体优势”的生物,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选择聚集在一起——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孤岛”里,这也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法“独善其身”。简单地说,即你的“所思所想”不仅仅取决于自己还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你的“所作所为”不仅影响自己还有他人——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意味着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将不得不与其他人频繁打交道,这个过程必然涉及彼此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而如何解决合作与协调问题,是这个社会运行的基础——决定了这个社会能否顺畅的运行。

该书在开始探讨博弈论前向我们抛出这两个问题,用意十分明显——能否深刻的认识协调与合作问题,是我们掌握后续博弈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特定的博弈论是以特定的社会作为载体的——也就是说关于博弈论的一切讨论都是以一个特定的社会为背景展开的。因此,在揭开博弈论的神秘面纱前,搞懂这个特定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将是必要的,这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和接受后续的博弈理论。可以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对一个博弈论领域的小白是十分友好的,很适合初学者阅读。

当然仅仅讨论载体是远远不够。载体——特定的社会、主体——博弈的双方、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博弈知识,这是博弈论的三大构成部分,它们一起组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

书中把博弈论主体定义为:理性人——有限理性的人。

所谓理性人,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用张维迎的话说,便是“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做出最好的选择”。读后感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完全理性的人——理性人是不现实的。然而理性人假设的存在却是有一定道理的:张维迎的解释是“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在做出自认为最好的选择,都有着趋向于理性人的趋势。”——即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人们会尽可能地成为一个理性人。这为理性人假设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

协调与合作以及理性人假设,初步为我勾勒出博弈论的外部轮廓,带着对于博弈的粗浅认识继续来读这本书。

介绍完博弈的载体以及博弈的主体之后,毫无疑问,博弈双方在特定的社会中展现的交互关系将是该书接下来要阐述的重点。作者通过对一个接一个的博弈例子的剖析以引出相应的博弈思想,这种方式不仅在我的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博弈论的世界,还在这个世界与现实社会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如何用一个博弈的知识去解决另一个博弈问题——可谓是“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以囚徒困境为例。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此时,从集体理性的角度来看,沉默是对集体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囚犯们互不能沟通,出于个人理性,坦白便成了囚犯们各自的占优战略。因此他们会相互揭发,从而各自获刑八年。

这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很多人都知道何为囚徒困境,甚至能够清楚的明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类似困境——企业的恶性竞争、国家间的军备竞赛、乃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等。然而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并不意味着你掌握了如何去应用它,在这之中的大多数人,应该都不曾想过当有一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看似不可避免的囚徒困境时该如何去走出来。

而《博弈与社会》这本书告诉了我如何去走出这一困境——用博弈知识去应对博弈问题。

张维迎说:“人不仅趋利避害的,还具有长远的眼光——我们可以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短利。”这就是我们走出囚徒困境的基础——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一次性的短期博弈,但大多数情况下博弈是多次、长期的,在一次性博弈中走入困境所得到的短期利益和在重复性博弈中所能得到的长远利益那个较大,直接决定了博弈中参与者的个人决策,从而间接的决定了集体能否走出囚徒困境。也就是说,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就是让博弈者认识到“合作”带来的长期利益。

读到这里我终于开始理解何为“非合作博弈理论”了——能够理解人们为什么“不合作”,我们才能找到促进合作的有效途径。人既然可以因为“利益”而放弃合作,那么要使他们能够趋于合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更大的利益——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去引导他们进行合作,从而真正做到走出困境。

当然,帮助我真正理解何为“非合作博弈理论”只是《博弈与社会》带给我的一小部分。在这之上,《博弈与社会》教给我的是一种走出人生困境的思路——探究困境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导致你陷入其中的,那么走出困境的关键就是用它来引导你走出困境,或许就是常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吧。这才是这本书所教给我的,最为重要的,足以影响我一生的东西。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2000字


今天我就个人在阅读《社会契约论》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感想,谈几点拙见。

什么是社会契约

什么是社会契约?在社会初创之时,人们为了某种利益而自愿的结合在一起,以维护整个集体的共同利益,也就是共同体中每个人的利益。在这个共同体形成的时候,每个成员也就等同于以牺牲自己天然的自由而换取了在集体中的自由,也就等同于每个成员都将自己的一切转让给了集体。这就相当于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分别与其他成员缔结了约定。而这个集体,就是社会;他们之间的约定,便是社会契约。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第六章论社会公约中谈到了社会公约形成的必要条件,以及社会公约存在的合理性基础:然而人类既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结合并运用已有的力;所以人类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够克服这种阻力,由一个唯一的动力把他们发动起来,并使他们共同协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一集合的形成是自发的,而不是被迫的;是平等的,而不是专制的。每一个缔约者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卢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在这样一个集体中所获得的权利,既是集体的权利,也是自身所本应享有却让渡给集体的权利。

由此可见,社会契约的本质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自发形成的集体所达成的约定,而社会契约的精神则是自由和平等。

人生而自由平等

可以说,人生而自由平等是贯穿《社会契约论》一书的重要的线索之一。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第二章论原始社会中说: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转让自己的自由。在第一卷第四章论奴隶制中讲到: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自由,甚至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义务。在第二卷第四章论主权权力的界限中说:公意必须从全体出发,才能对全体都适用。为了确保国家政治的公平性,卢梭主张以投票和选举两者并用的方式来进行法律的颁布和官员的任命。

自由和平等是全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不可分割的,也是不可转让的,它们是社会契约得以维持的重要条件。一旦失去了自由和平等,那么社会契约要么是不复存在,要么就是被强力所建立起来的独裁所控制,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主权在民和人民的力量

如果说人生而自由平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的话,那么全书的另一条线索便是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的力量。

人民是社会契约的缔结者,社会契约所组成的集体就是国家;人民的意见在分歧、冲突后协商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公意。人民有缔结约定的自由,自然而然地,也就有解除约定的自由。国家由于是人民让渡自己权力而形成的,那么国家的权力也就一定是人民的权利。从而只有人民本身才有权利去行使国家的权力,因为那本身就是人民自己的权利,只不过是由于社会契约,人民才将这些权力让渡给了国家而已。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第六章论法律中这样谈到:法律是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的统一。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由于社会契约的性质,法律只能由全体缔约者规定,这体现了法律意志的普遍性;而由于法律是全体缔约者所制定的,则它适用的对象从来不会是特定的一个人,而是全体缔约者,这体现了法律对象的普遍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卢梭看来,不仅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法律也平等地适用于每个缔约者。

至于政府,卢梭在第三卷第一章政府总论中说:国家是由于它本身而存在的,则政府只能是由于主权者而存在的。我们在这里应当明确政府的建立只是为了协调人民与主权者之间的关系,政府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也就是说,政府只是一个中间体,也就只是一个执行机关。政府只是主权者进行统治的工具,而国家则是由于人民通过约定而建立起来的社会集团。

由此看来,人民不仅享有国家的全部权利,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人民本身来行使这些权利。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上三个部分是我对《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几个观点或思想的一些简单的总结。下面我将对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加以分析和论证。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其一言一行,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卢梭也是这样,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在有些问题的看法上也会有所偏差。我在仔细研读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后,对书中的一些看法不敢苟同。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

《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


《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

暑假伊始,静下心来,拜读了郑杰和徐红两个教育名家合著的《谁是教育的敌人》一书。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就中小学教师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两人你答我问的对话中让我们走近教育现象,更深一层次去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郑杰,曾当过中小学教师、校长,现是自由教育者和撰稿人,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学校的秘密》、《从校长到幕僚》等专著,因其观点新锐,被戏称为“另类校长”。

徐红,语文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实验学校是上海市教委直接领导的一所市重点学校,是一所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学校。

我想,这样的两位教育管理者必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育更需要情感还是理性

徐红老师相信情感和直觉的力量。她谈到:理性是为感情服务的,因为爱教育我们才做教育、才做的好教育,这是一个前提。

而郑杰老师谈到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情感驱使,男性比女性更能觉察到自己的理性,也能自觉接受理性的指引。他的观点是:

----价值观是理性的产物,是人类用理性进行澄清的结果。

----我从来不藐视情感,我认为情感是人类最美好的真实存在,因为有了情感我们才能体味到生命的力量。而我认为理性,也只有理性能够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说,价值观决定着我们为什么而活以及如何活,情感可以让人活的更好、更精彩。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性要高于情感,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会自觉地将情感之余理性的控制之下,让情感成为理性的奴仆,让情感俯仰理性的鼻息,让一切情感全都沐浴着理性之光。

----理智型的校长不是没有情感,习惯用头脑去分析,先辨别情况再采取行动。”

显然,在这些对话发现中,郑杰老师更能理性的看待教育管理,当然他也承认理性的教育也需要感性的管理。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只有在学习型的组织里,才能让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真正融为一体。学习型的组织应该具备四个特性:开放性、民主性、合作性、自主性。这是他们的共同认识。但又在以下对话中一一验证,要达到“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个目标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学校是开放的,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是开放的,学校信息是开放的;学校的内外资源要共享;那么人力资源的开放能做到吗?人才能进能出可以做到吗?学校解聘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比留在一个优秀老师还要困难。

---- 学校中彻底的民主是没有的,在学校管理方面你不能彻底民主,否则你全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很有可能导致失职。

----少讲团结,多讲合作。作为学校每一个自主团队,需要精神基础——团结,同样也需要在尊重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多赢的合作关系,这样团队才能走出瓶颈,走向创新,更需要团结基础上的有技能、有方法的有效合作能力。

----在一个学校里若管得越多,相反人们做得会越少。急功近利的环境,教育专家推波助澜,参与制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领导管得越多,教师做得越少,同样,教师管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少。在大环境下要想独善其身很难,你很想做的事情常常不允许你做,而即使允许你做,技术条件又达不到。“一刀切”的管理与要求捆住了学校、限制了老师、害苦了学生,热情和创造力一点点被磨灭。

看到这儿,我不禁疑惑了,什么样的学校才能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教育理念

----教育的好坏决定未来社会的状态,今天社会状态反映了以前的教育结果。目前乱象丛生的社会是我们多年教育失败的后患,同时,几天急功近利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现在的孩子,未来的社会。就目前状况来说,不可否认我们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教育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东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拼命育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好不好,关键是看培养出来的人好不好。很多西方国家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批判性思维纳入课程。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就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培养好人”。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然而,事实却是教育目标成了纸上谈兵,“思品课”成了考试的科目,背诵代替了行为,学做两张皮,就连对教师师德考查也是通过网上答题的形式来完成。很多教师上课既无理念也无目标,只是带着教学内容,尤其是带着考试的内容进课堂。为高考而教(学)成了唯一的目的,成绩也成为唯一的评价衡量手段。

----优秀的老师有着牧师般或者宗教般的情怀,懂得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幸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为什么总是试图把草当树来种呢?

是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方向。我们总把草当成树来种。只要你踏进校门,不管你是花草还是树,反正都要把你弄成参天大树,这让学生成长得很痛苦。其实这个世界,既需要草的绵密青绿,也需要的花娇艳绚烂,以及树的苍翠挺拔。

教师的专业发展

----国外把教师由实习期到专家教师分为三个阶段:新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在新手阶段,允许教师有失误,在失误中成长;在中间阶段,教师积累了实践经验,能够自觉调节;最后阶段只有部分老师能够超越自我成为优秀的教师。

联想到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目前都会参加一年的见习教师培训,同时学校也为新教师配备了学科导师和班主任导师,先从教学规范,教学模式,教学行为从一点一滴抓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必须先“入格”才能“出格”,先养成规矩,才能突破规矩,教有定方是走向教无定方的前提。

----老师最欠缺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集体备课和课堂观察能够使他们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减少才生手成为熟手的时间。

对于这一点,学校也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和课堂观察对老师的重要性,也是对教师校本培训的两大抓手。但总体而言,我们大多数教师缺乏专业意识,从来也没有认识到老师是个专业。另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规律性,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因此,培训更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当然我们的师训工作也在不断提高。

职业倦怠

---职业满足感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方向感,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到那里去;二是有可控感,能够将正在做的事情控制在自己能控的范围内。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梦想,屈从急功近利的趋势,只能将教学僵化为完成固定的课本内容讲解,日复一日肯定会失去教学的热情和兴趣,职业倦怠成为必然。将教师职业当做一份事业的人则不一样,他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并为此主动学习反思。

----职业倦怠与老师缺乏智慧和情感有关,随着岁月见长,老师失去了热情和创造力,尤其是在学校越来越像一架组织严密的机器的时候,教师待遇、评职困难和工作环境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职业倦怠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学校如何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课题。学校的文化、课程都需要老师的认同,凝聚力工程相当重要。

《谁是教育的敌人》中,虽然每次对话的篇幅不长,但智慧的火花、思想的碰撞处处可见。郑杰老师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从他与徐红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他这位“另类校长”的理智和深刻与徐红校长的温和和包容。这些对话体现了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博大情怀,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对教育实践工作的新的思考。

在教育思想的碰撞中,在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中,在深邃而不失幽默、轻松但直抵问题本质的对话中,逐步理解了困扰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实际问题。随着对话的深入,对书中提出教育存在着两大敌人的观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统一思想”是教育的两大敌人。教育一旦从实际出发,那么教育的大问题便迅速被实际中的小问题所羁绊,最终葬送在功利世界里,失去梦想的光辉;教育一旦统一思想,则会使教育者失去思想和灵魂而沦为行尸走肉,也会使教育不幸再次成为政治或经济的奴仆和帮凶。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学校没有了魂,这个学校就失去了办学的方向和目标。一个好校长应该把办出有特色的学校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社会呼吁有思想、有胆识的好校长。

好校长成就好老师,好老师成就一所好学校。记住一所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记住了老师。不是说学校教育不重要,一所好的学校,它有好的学风、好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但有时候觉得,遇到一位好教师比上一所好学校更重要。好老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好老师就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好校长更应该提供教师一个愉悦的环境、发展的平台。

敌人派读后感300字


我最喜欢的书名叫《敌人派》里面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在一张纸上写上了一个他的头号大坏蛋,叫杰米,他和自己的爸爸商量了一件怎么对付他的头号大坏蛋杰米,爸让小男孩去和他的头号大坏蛋玩,于是他就去杰米的家里去,他们一起玩,也没觉得杰米这么坏,到了晚上,小男孩和他的头号大坏蛋杰米,吃起了敌人派,可是吃着吃着就发现这是蓝莓派,第二天早上,小男孩又去找杰米玩了,他们今天玩打篮球,踢足球,玩得可开心了,开心的一天结束了。


这本书告诉我们,你觉得他不喜欢我,就把它当敌人,真实的世界里不像游戏里死了还能复活,所以我们不能把什么都当成真的。

《敌人派》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敌人派》献给我最好的敌人,故事讲的是:主人宫“我”完美的夏令营被一个叫杰米.诺斯的坏蛋打破了,“我”棒球赛输了,他居然还嘲笑“我”;他搞的蹦床派对只有“我”的朋友斯丹利,却没有邀请“我”。真是太讨厌了!我把杰米.诺斯定为我的头号敌人,不让他进入到我的领地半步。不过,“我”有一个自称消灭敌人的爸爸,他有个非常厉害的秘密武器“敌人派”。为了让爸爸的秘密武器可以完全发挥它的杀敌效果,“我”只好按照爸爸的意思邀请杰米.诺斯和“我”玩一天,并且要装作非常友好的样子,一天还要让这我那个“敌人”。


可是一天相处下来,“我”和杰米.诺斯竟然成为了好朋友,看着杰米.诺斯品尝着爸爸做的“敌人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宽容和真诚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什么敌人呀,原来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敌人派》这本书告诉我“要化敌为友,就是,把敌人变成朋友的意思!”其实,所有的孩子都不一定都是坏孩子,就像“杰米.诺斯一样!”他并不是敌人。


让我们学会与同学和朋友彼此之间真诚、友好的沟通,尊重、宽容相待,用心交流,一定会拥有很多很多好朋友的。

《雷雨》读后感2000字:对社会深层次的思考


读完曹禺的《雷雨》加上看了电影版的,感触真的很深,首先是一个剧本,篇幅相对较小,比较适合我,剧情发展得真的扣人心弦,深刻的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各个阶层的中国人物都有,每一个人物都一定的社会体现,是曹禺的经历,更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的人民的扭曲,压抑,斗争,觉醒,反抗,无奈,各种各样的性格和对于命运的表现,每一个人物性格是如此的鲜明,命运的终结是相似的,都充满了时代的悲哀,三个无辜年轻人的牺牲,死者是悲惨的,但生者绝不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将永远生活在无边无尽的痛苦中,永远无法解脱,这种痛苦不能说是周朴园一个人的错,当我们感到无奈时,只能是怪这个畸形的社会,社会啊,因为下层人们的无奈只能归咎于你了。

雷雨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很出彩,他们都是牺牲品。

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

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件事害死了3个人

在封建权威的笼罩下,人们如同跌在沼泽里的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沼泽里。掌权者也失掉了可贵的本真。周朴园生活在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断层中。年轻时,他曾经试过跳出封建的束缚,追逐自由,真心地对待所爱的侍萍,然而他的懦弱使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背叛了侍萍,饱受摧残的侍萍便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她没有权力去爱她所爱,恨她所恨,而是将一切罪责都担在了自己身上,这既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又是一位对封建权威的臣服者。

气氛沉重得有些透不过气来,人似乎在受着情感的捉弄,这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的心情,本应主宰自己,却发现自己时常被环境所主宰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周府的豪宅,侍萍的陋室,极端的痛苦与爱情在一天中强烈的碰撞。随着阵阵雷雨滚滚而来,抑郁,绝望,充斥在空气中,一幕幕就如暴风雨中的波涛,恶狠狠的撞向人们,人们无处可逃。

故事开始于20年代一个夏天,气候闷热逼人,室外没有阳光,天空昏暗,暴风雨即将来临,结束于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最后四凤在知道她和周萍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噩耗后冲出了雨夜,一心爱着她的周冲只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全为自己喜欢的人,结果双双死在了雷电下,周萍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阴鸷的蘩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

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没有压迫的现代和文明的社会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所爱的人,不会因为门地这种封建社会的丑陋的桎梏制度而失去自己爱的人,更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而连累下一代也遭受失去爱人的苦,更不会爱上自己的亲人这种伦理悲剧,社会在发展,人民们的封建思想逐渐退去,但像雷雨这种经典之作还是要看一下学习一下,感受一下上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的社会现状,更了解自己的祖国,更能使我们这些问世的花朵更珍惜自己现在的优越环境,先不要说为国家的发展了,就是为了自己的自由,也要感恩,这不是现在教育所强调的吗,教育我们要感恩。

每一句台词,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

以上两段的评论有点深奥不是原创,申明一下。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在里面最喜欢的一个人物,繁漪,这个人物如果放在现在,虽然也会被人诟病,但这确实是一个敢爱敢恨追求自由,不理会世俗眼光的真女子,她性格最鲜明,最有反抗性的一个人物。追求自由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读这个剧本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了,所以从现在起要加油为自己,不然就浪费了社会给的良好环境。

相信《《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读后感-2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兔子和它的敌人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