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 > 地图 >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有机栽培的基础和实践》读后感20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有机栽培的基础和实践》读后感2000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总体感受,这是一套完整的独特的栽培方法,利用了植物根系可以吸收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这个新特性,重新建立了一套栽培管理系统,协调碳、氮、矿物质三者关系,达到了优质高产的目的。

1.基础原理

提供碳水化合物可以吸收试验证明,这里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氨基酸

指出直接吸收碳水化合物三个好处:

节省能量:通常情况下氮吸收利用的途径,根吸收硝态氮,转化亚硝态氮,转化铵态氮,转化氨基酸,运输到根合成蛋白质,直接吸收氨基酸省略了中间的多个阶段,根部吸收氨基酸,转化蛋白质。和商业上的短路经济有共同之处,通过减少环节节约能量,提高效率。(短路经济的概念见刘润的著作《新零售》)

生育初期提供能量。生育初期,光合作用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为植物后期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抗逆作用。为遭遇低温弱光等生长逆境的植物提供碳水化合物,减小逆境对生长的影响

2.矿物质元素作用原理

理论是建立在碳水化合物基础上,所以植物形成碳水化合物的主要过程光合作用就是重点,光合作用的工厂是叶绿素,主要以叶绿素为重点和切入点来分析矿物质元素作用。

叶绿体结构以镁为中心围绕着四个氮的主体部分,再加一个植物醇形成的长尾巴。整体像一个长尾风筝,风筝的主体是中间的镁,和周围四个氮,植物醇是长长的尾巴。

铁和锰在合成叶绿素过程中起作用,磷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转化都有重要作用,钾主要是活化剂,起到运输作用。钙形成细胞之间的粘合剂,对防御病害有重要作用。

3.土壤改良

为什么进行土壤改良?创造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孕育高活力的根系。改良包括物理性质、生物性质、化学性质三个方面,其中物理性改良是基础。

使用堆肥改善土壤。堆肥提高土壤团粒结构,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有机物是必需的,加入有机物的碳氮比不同,效果不同,如果高于25,产生氮饥饿,低于15,容易导致微生物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分解加速,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物质无法形成。堆肥提供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高根系活力。

高质量的堆肥含有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建立有益微生物的菌群

化学性质最重要的CEC和pH值,前者是土壤养分保持力的指标,后者是酸碱度指标。堆肥可以增大土壤CEC。

4.堆肥和氨基酸肥分类、功能、制作

分类的依据是碳氮比,碳氮比15-25之间是堆肥,碳氮比6-12为氨基酸肥。

堆肥进一步依据碳氮比细化为高碳氮比和低碳氮比两种,前者碳氮比20-25,后者15-20,。高碳氮比堆肥主要功能是改良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团粒结构,低碳氮比堆肥功能是改良土壤同时为作物提供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肥两个功能,一是提供氮,二是提供碳水化合物。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高碳氮比氨基酸肥和低碳氮比氨基酸肥。对于在水田或者淹水条件下使用的氨基酸肥,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在发酵过程中加入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避免田间厌氧条件下肥料被杂菌感染出现腐败。

氨基酸肥通常都含有氮磷钾三种成分,从实践应用角度,考虑不同土壤氮磷钾基础条件不同,避免施用氨基酸肥后磷、钾超过标准,需要3个不同配方。高氮中磷低钾型、高氮低磷中钾型、低氮高磷低钾型。

堆肥制作可按照施肥设计软件对原料配比,水分含量进行调节,从而获得需要的堆肥。堆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堆肥分为三个阶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后熟,一次发酵温度要控制在55-60,总发酵时间40-50天。

氨基酸肥料由于含氮量高,发酵过程比堆肥更难控制。通常分两步进行,先使用碳氮比高的原料并加入相应菌种,发酵3天左右,产生大量小分子糖,出现甘甜味,再加入高氮原料和分解高氮的菌种,发酵2-3周,出现酱油味。

5.土壤测试和分析

避免养分缺乏和失衡。

常见误区是大量使用有机肥,土壤中养分就能满足作物的需要,现实是有机肥不同元素比例和作物吸收比例不同,多年使用会造成某些成分过量或不足。

目前测试的指标硝态氮和铵态氮、pH值、CEC、钙、镁、钾、铁、锰。最重要的是钙镁钾,CEC和pH值和钙镁钾的含量有关,也和所补充的钙镁钾肥的具体类别有关。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起判断作用,如超过标准减少氮肥用量。

土壤取样方法(略)

土壤测定方法(略)

施肥量计算(略)

6.不同作物的施肥实践

6.1水稻

关键是不让根部受损

秋季稻秸分解(加氮,调pH值)

生育前期低温生长慢,使用氨基酸肥让根生长,使用厌氧条件下不腐烂氨基酸肥

抽穗期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不足,追穗肥,穗肥普通发酵肥在提前55天用,水溶性好氨基酸肥提前45天

氨基酸肥碳氮比6-7合适,因为生长主要是夏季,光合作用强

矿物质肥钙秋施,镁肥不用硫酸镁

6.2果菜类

关键是通过保持碳水化合物和氮的平衡达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

基础是堆肥对土壤进行改良

肥料种类:矿物质肥+ 水溶性氨基酸肥

冬季设施栽培:高水溶性高碳氮比氨基酸肥+温水灌溉(30度,1t/mu,两天一次)

番茄:侧根吸收氮,主根吸收水。基肥10kg /mu ,追肥1.5kg,一个月一次。

茄子:光合能力强,大量需要水和氧气;使用碳氮比低的氨基酸肥;高垄栽培,垄上底肥,垄沟追肥;底肥纳豆菌或放线菌,追肥厌氧条件下不腐烂;底肥16kg,追肥每月4-5kg,提高钾的比例。

黄瓜:叶片小而厚,节间短。碳氮比高的氨基酸肥,基肥12kg,追肥6kg,分两次。

草莓:结果后根系停长(长果不长根,长根不长果)。高碳氮比氨基酸肥,冬季浇热水

6.3根菜类

主根顺利生长。初期少肥,不用生肥;土壤养生处理;强调根据温度来调整施肥量和种类;硫酸镁 香味;氯化镁,韧性;氢氧化镁 香气。

6.4叶菜类

太阳养生处理;氨基酸肥+矿物质+堆肥;施肥后10天以上再播种。

6.5落叶果树

拉长花芽分化至休眠期,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同期。礼肥:先矿物质肥,再氨基酸肥,8月,9月,15%;基肥:芽长大,新枝条生长,10-11月学前,70%;果实膨大肥:果实膨大,早熟果不需要,15%。秋季气温高,礼肥推后使用,相当于减少礼肥,增加基肥

6.6常绿果树

防治隔年结果(大小年),花芽分化和收获同期。礼肥:8月下-9月下;基肥:9月下-10月下;N+K 多容易出现厚皮和浮皮果。

6.7茶

关键是新芽数量和充实度。礼肥增加茎和根储藏营养,确保芽数;8月使用,使用硫酸镁提高香气,使用海藻肥提供植物激素,增加芽量,使用高碳氮比氨基酸肥增加储藏养分。基肥提供新芽生长的养分;11月施用,氮比高的;低碳氮比的氨基酸肥提升肥效;注意用量过多影响休眠。芽肥增加芽中氨基酸;出芽前1个月,低碳氮比水溶性氨基酸肥。镁很重要,钙不能春季用。避免大量氮肥引起凋落物快速分解伤根。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堂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便找来读了一下,仔细思考后,觉得受益颇深。我觉得它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下面我想就此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子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

重要的是《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两点,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下面我想就此再举一例,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

但是,如毛泽东所述,邓小平仍不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的一些具体问题,不能预见到在当代日趋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具体争端,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显得更加迫切。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党章,从而更好的指导了我们的实践。

我个人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中最本质的内涵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

也许是出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是源于自小接收的教育理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也许是高中的思政课堂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毛泽东的《实践论》。故在老师说看一篇马列恩毛全集,写一篇读后感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毛泽东的《实践论》。

也许是今日无事,也许是出于想尽快完成任务的目的便从百度搜来读了一下,没想到为完成一个任务却让自己感触颇深。从客观的角度,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个人觉得它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初步的了解及把握了《实践论》的基本内涵。总的来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著作,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系统地论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学文的都知道: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辨证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实践。因此,认识的辩证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感性认识中获得的丰富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整理,将符合实际的部分上升为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活动和接受实践的检验。

下面我想就此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从毛泽东的《实践论》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从高中的文综课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批判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从中我们也可以举一反三:例如,

一、《实践论》对经验主义的批判。学了中国近代史及现代史的都能了解经验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举例来说,如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子能够极好的说明,好的经验可以给我们的实践带来益处,但经验主义是却会在不经意中令你万劫不复。

二、《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从字面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是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这也就让我想到我们高中学思政时老师的举例: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同时还要做实验的原因,即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当然理解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再积累一定资料的同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当然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这也就是我们从书本上所了解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从而我们不难理解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当然,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在阅读《实践论》和一些对《实践论》的观点及看法的同时,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有于两点,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无论何人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或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可能生活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再比如说我们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及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当时与中国处于同等地位的国家使中国倒退五十年。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乃至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又观19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其原因就在于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邓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中国进入世界市场提供前提,更确切的说为中国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些都无不证明:实践与真理不是凭空捏造的,实践是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实践需要真理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从建国以来所确定的理论性认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并形成真理指导实践。

读了这篇《实践论》仿佛又重新上了一堂思政课,感触颇多,既是对历史的一种感悟,也是对当今社会的一种思考,更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的一种深思,一种领悟。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透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靠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资料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靠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到达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透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透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透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贴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到达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状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透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透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能够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资料。

《实践论》不仅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状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资料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好处。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潜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用心提升自我,用心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务必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必须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必须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此刻、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好处。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篇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题记:人是生而自由的,很多人自以为是别人的主人,事实比起别人来,他是更大的奴隶卢梭

本文是作者对于人类不平等起源的理性分析,以对人类本初状态的假设相对完全平等为基。提出了不平等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或生理上的不平等,二是精神或政治上的不平等这一贯穿全文的基础论据。然后随人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不平等是从我们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能的进步中或得力量和成长的,并且是因私有制和法律的制定而终于变为持久的和正当的。

我认为,本文的目的是问题的提出,是是什么,为什么的范畴,而非为解决问题,即应该是什么的内容,所以对我们有启发作用的只能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散发出的零散的理性之光以及其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

首先,谈谈对我启发最大的一个观点需要依赖的人不是强者。显然,当所有的人都不需要依赖任何因素而独立生存时,不平等的出现就是天方夜谭。而经验告诉我们对这句话做绝对的理解显然是不对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将其稍作改变,认为依赖程度与这个人的强大程度成正比。记得张治禹老师(外聘婚姻法老师)认为婚姻关系是一种风险契约关系,以双方需要彼此的依赖为合意,进而说凡是结婚的人都是不真正强大的人。对此我很同意,并愿做近一步延伸,我认为,一切思想上的寄托,比如信仰,理念,以及对于亲人社会的依赖等,都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心中还存在脆弱的一面。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失去亲人后会一下子就变成熟了。但上述的推理都是基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之中不可能有人是绝对的强者,为什么?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记得张千帆教授曾说过:在这个充满各种观念的时代,我们总得信点什么。我以为这是张教授的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和无奈的感叹,因为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潘多拉魔盒,弱者在其中迷失,而只有强者才可能在其中生存,(但我主观臆断这样的强者是不应存在)所以那些次强者为了避免迷失,在其中选择了一种支持的理念并终始不渝的坚持到死。这里,对我们有用的一个推论是,在研究时不迷信权威,即我们所说的法学批判主义,看什么都不要有先入为主正确的观念,应当先质疑再分析然后对有问题的再批判,人文科学的知识增量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正确产生,同样的道理在社会生活中也是有用的,权威就一定不可质疑吗?当然可以,如果全民都迷信权威的话,哪里来的进步与发展,如果上一假设成立的话,直接导致的是人民的愚昧,国家的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间接导致了国与国的不平等,而弱国为了生存只好依赖于强国,因此我们要牢记没有一世的权威,只有一时的权威。社会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即现代人都或多或少的社会化了,以此观点可知,我们比自然状态中的人所处环境复杂太多,卢梭认为:人的本初状态犹如一张白纸,无所谓善和恶,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我们好比社会网中的一点,向四周辐射出无数种的社会关系链,于此而来的是善恶好坏之分等等使我们对社会产生依赖的价值影响因素。这里且不谈善恶的价值,其存在就致使人们的行为更多的依赖于此,至少说明了社会人活得更累了,相对得不自由了。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理性,卢梭认为:理性使人孤立,使人趋利避害,使人有自尊心,自保胜于援助他人。但理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作出行为前的思考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保证了我们做出行为的正确性(至少是自己认为正确的)。其产生根源与其说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这种形而上的东西,还不如说其是为了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求这一世俗的说法。卢梭比照自然人认为:自然人是无欲无求的,社会人是有追求的,毋宁说是逐利的,希望得到社会认同的,所以就失去了一部分自由,受到了社会规范的制约,限制。因此,对于行为的好坏取决于社会的看法,他人的态度,而不是自我的认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奴化过程,也是其对社会依赖的表现。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更好的满足欲求只是理性产生的因素,这并不说明所有逐利行为都是具有理性的。具体来说,熬夜学习,工作的人难道它们不知道这是伤身体的吗?当然知道,但是为了单位学校的安排亦或是别人的认可,在权衡之下,认为这样是有更大利益的,所以就做了而且往往还是自愿的去做,这就是一个将外界制约内化以及对社会依赖渗入潜意识的过程。但事实中又有这样的例子,譬如说有人对于街上摔倒的老人是视而不见,其原因是因为进行了理性分析,因为他们想到了彭宇案等系列案件,所以他们决定不做出行为。这说明决定理性的价值最终决定于社会,更说明现代人对社会的依赖是根深蒂固的。综上所诉,对于强者的界定,我们不可能完全的达到,但这个观点是有用的,至少提醒我们在社会化程度如此大的今天,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本文影响我的第二个观点是分权是不对的,因为那些渴望分得权力的人是不自由的人,即不是有野心,就是胆怯的人。权力的不可分性在卢梭看来在于权力的固有属性,即对他人的支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所以其在之后的论证中(社会契约论)提出了集权的思想,具体来说是人民主权,即所有人共同享有不可分的权力但如何行使,卢梭也没能给出符合实际的方法,只是将其理想化为通过绝对的民主。尽管在今天看来,分权已成为必然,然而卢梭的观点对我们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实质上结合上一观点,我认为:个人对个人的依赖导致了小集体的产生导致了分权,而个人对集体的依赖则导致了大一统导致了集权。所以权力就是绝对的权利,以张红霄老师的话说就是:权利束组成了权力。这样来看,我们为什么要分权呢?每个人只要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就可以了。但是问题出现在权力的使用上,分权的优势太明显了,无论从效率上看,还是从监督上看,而且对权力的监督也是对权力的保障。在说白一点就是,集权是事前的保障,而分权是事后的保障,共同目的是保障权利,及保障个体自由。但集权做决定时过于不便。所以,当分歧较小时,用集权的方法还可以行得通,但当分歧大时,应采取分权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分权是当代宪政的基本理念之一。

碍于篇幅,接下来的观点就不展开分析了,首先是两个和法律有关的论点社会和法律制度的起源应如是,对于弱者给予新的约束,对于强者给与新的力量,把私有和不平等的法律规定下来。法律是约束人而不是改变人规范这是对法律规定权力界限的观点,我的观点是:权力可以转移,但意志不可以改变。其次是关于平等相对性的探讨:自然和生理上的不平等可以含有天生的因素,但其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为导致的不平等,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而在另一方面就具有劣势,所以总的来说,以自然和生理上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绝对的,如果相对来看的话,从这一方面出发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念说明平等是相对的,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保持良好心态是很有用的,所以摘录下来。最后的摘录是:个体的差异只有在相比较的时候才能体现,所以当私有制,商品经济出现的时候,不平等也随之而来。这是想说明研究问题的方法,就不平等来说体现其问题的时候在于比较,在于矛盾的产生,但是,在此之前是有一段矛盾积累时间的,这也是作为学习者的我们研究的重点。

【篇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读后感】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一个诱人的名字,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题目。200多页的书,除去卢梭的生平介绍,以及引言、献词、序言,附录,关于题目所要阐述的内容不过80多页,只占全书的1/3、作为大一法律专业的新生,读此书,自然会受到感染,虽然不可能全部读懂,也受益匪浅了。

首先有感于卢梭的文字,极具感染力。不像其他思想家的那么晦涩,不知不觉中就被他的气势感染了。在此不想涉及历史对他个人其他作风的评价,仅浅谈我的理解。

在这篇应第戎学院征文而作的论文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出: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

在开篇致日内瓦共和国中他写道忠实的守门犬向来只在盗贼走近时才吠叫,头几声就能使全家人惊醒,早作防备;而令人讨厌的是那些吵闹的畜牲,它们的不合时宜的无休止的警告,扰乱了公众的安宁,而到真正必要时却不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了。这段深刻而毫不留情面的比喻,生动的揭示出居心叵测的理论和空谈的危险,无需多说。谁才是真正的护法者,不明自白。谁第一个圈出一块土地,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我的,并且找到一些傻乎乎的人竟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这种经典讽刺能让人不喜欢他的书吗?我就几乎敢断言:人的思考状态是一种反自然状态,能思考的动物是一种堕落的动物。这句话乍听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但就是这种极言,促使我们思考他的观点,社会随着理性的发展,也发展了人的各种生理上的痛苦,给人类招致不幸。

再让我们回到那个伟大的时代。那是一个呼唤变革的时代,世界的变化过于迅速,以致于保守与专制还来不及压抑昨天的思想,今天、明天的思想就已经喷涌而来。在欧陆、美洲,甚至前往新大陆,或者周游世界的航船上,对人类世界的思考都在进行中,旧的认知体系仿佛漏洞百出的水桶,崩溃只是早晚的问题。工业文明的成果,人们对自然力的摆脱,博物学变成了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天文学、医学,这一切促成了理性萌发的基础。上帝似乎不是万能的,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理解来解释原本只能诉诸造物主的奇迹。

当科学的先驱对人类的生育,灵魂的产生可以提出合理的解释后,人类本身也成为问题的发端。于是我们才有了人是什么这个著名的论题。既然人们明白了获得生命的生理过程,不论高低贵贱,我们都来自一颗未经分裂发育的受精卵。那么自人们诞生之后所产生的圣俗贫富,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的不平等也就有了讨论的前提与意义。于是,在这个时代,人们对自身状况的思考,对社会之所以为社会的发问才有了可能与必须。唯有在这个时代里,这样的题目才成为可能,人们才有勇气质疑自己的生存状况,质疑生存的意义。因为,人们已经可以摆脱自然以及盲目与无知对自己的束缚,自由将与生命同在不自由,毋宁死。

他与霍布斯的观点不同,他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与其说是邪恶的,不如说是野性的。他认为人天生是善良的,虽然人类是作恶多端的。

人人都一无所有,相互之间能建立什么从属关系?只有当人们互相依赖,即热门的相互需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形成奴役关系。由此他指出,自然状态下最严酷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

奴役和苦难也随着地里的庄稼一起发芽、生长。欲使人人都争先口后的去迎接自己的镣铐,相形它能保证他们的自由公民权利成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准则,而自然法则只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之间,此处他被称作国际法,受到一些末期的约束,以便国与国之间能进行交往,并代替天然的同情心。

当大自然是人处在一种中间状态,使人既不像野兽那样愚蠢,有没有文明人那种有害的聪明时,人由于受本能合理性的双重制约,不去伤害任何人,甚至在受到别人伤害后也不这样做。

这一句句闪烁智慧光芒的文字,让我本能的把它们摘录。

也许,很多人批判他也许不合时宜的观点。但在那个时代,它发挥了作用,无论积极还是消极,今天的我们,可以不赞同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跟着他那犀利的文字再次回到曾经思索的美好,感受他的勇气和不羁。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最浅层的法律意义的思索。

【篇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作文】

卢梭写作这篇论文时的情形让我想起了王阳明曾七天格竹以求致知,不过不同的是,王阳明格出了一身毛病并在此后开创心学,而卢梭为写作《社会契约论》打下了思想基础并开创了启蒙运动的新气象。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创作于他在圣日耳曼的森林的七天冥想,他的文章一开始便带上了哲学气息,但也缺少了一定的历史客观性。他在进行理性分析的时候,也确实掺进了主观的感情;因为卢梭虽然崇尚理性,但从来不认为光靠理性就能解决好一切。不过,我倒认为研究这一话题最好是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但当时人们对于古人类的研究尚未起步,而且达尔文和魏格纳也尚未出生,想让卢梭去寻找历史证据确实苦难。这些都不可避免的使他的文章有所缺陷,但却无法改变它充满智慧与卢梭的苦索这一事实。

文章大致分两部分,前半部论述了人类的自然状态和人类是如何从这一完美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并展露出丑恶的面貌。卢梭在这一部分中充满了对于原始人类的赞美,甚至可以说有一种复古主义的倾向,而且对于现代人类的堕落感到绝望。这也许可以归结于卢梭对于原始人的不了解,并且当时人们也持有同卢梭一样的感受和观点,尤其是在人们发现了波利尼西亚的原始土著之后。但事实上,卢梭对于原始人的生活处境与精神状态想象得过于乐观。按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这种现象可以被解释为社会变革的滞后性:当时的人们,包括卢梭,较难适应即将到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在精神领域内所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因而将目光投向了原始人(自然状态下的人),将各种崇高的美德赋予他们。但我也有另一种想法:如果卢梭在文中所说的原始人并非通常人类学家所说的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古人甚至更早的祖先,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然状态下的人,那么他的理论就可以成立。

文章论述到第二部分,卢梭探究了私有制、国家的起源,逻辑明晰、思辨如水中蛟龙,我甚至认为恩格斯的文章可能就是来源并取材于此。他将一切现代的国家机器与制度归结于私有制的产生,并最终解释为人类不平等的结果,这点我是认同的。但卢梭却将其视为一种人类的堕落,只是因为他所认为的思想道德的丧失。而我认为,那些被视为破坏道德行为,如果撇去被强行赋予的褒贬之意,他便始于自然;但一旦统治者觉得它有害于统治,而人们又产生了所谓的道德观念,那么他便有违道德,成为法律的敌人。从这点上来看,道德本身就是产生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卢梭在确立这个命题时,它的前提就存在问题。我认为不平等是绝对的,而平等是相对的;而卢梭说人与人之间原本是平等的,但即使是从生物这个层面上来说,由于基因原本就是具有自私性的,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除非他是指人格与精神能上的。再次,也正如上文所能看到的,我对于社会进步的理解也与卢梭不同,但这并不妨碍理解卢梭对于社会发展的论述。

综观全文,卢梭所阐述与论述的观点更像是用一个哲学命题来解释历史学的问题,虽然有缺陷,并且有些观点也存在异议,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不失为思想界的佳作。读着它,就像走一条蜿蜒的路思路渐渐明晰,海阔天空的世界呈现在眼前。它让我产生对于种种问题的思考: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而智慧则是地球生物演进到高级阶段的标志;劳动的必然结果是产生私有制,而智慧产生了卢梭所说的种种现象。

【篇四:《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过的是最自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私有制产生了,人人都开始考虑自己,这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直观上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人类越进步,人类就越不平等呢?卢梭认为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告别了粗野状态后得到了活跃,开始关注别人也期望受到别人的关注,人开始不满足于目前的生活,开始变得勤劳,在财富出现以后,富人和穷人也就出现了,渐渐的,富人为了维护他们的地位,建立了国家和社会,法律也随之诞生。让卢梭觉得奇怪的一点是,为什么很多人甘愿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自由去做奴隶?他认为比起独立自主来说,人们更热衷于压迫别人,所以甘做奴隶为的是反过来奴役别人。无论是统治别人还是服从别人,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人也会因为声望和荣誉互相竞争敌对,最终不平等。

在卢梭的笔下,人类的进步史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堕落史。在文章最后他提到:原始人与文明人之间差别的根源在于,原始人只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而文明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他们仅仅知道按别人的意愿来生活,以致于似乎只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才能体现他生存的意义为什么我们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而从来不敢拿这个问题问自己。在众多的哲学道理、人性、文明和高尚的道德箴言中,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剩下的就只是轻浮而虚假的表象,拥有荣誉却没有道德,会思考却没有智慧,耽于享受却没有幸福自然状态中几乎没有任何不平等,所有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在附录中,他还提到了种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些现象在今天却依然存在,两百年下来,无论是私有制社会还是公有制社会,都没有能摆脱卢梭笔下无情的批判。

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觉得实现卢梭理想中的社会需要太长太长的路要走,甚至比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还要长。很多东西我们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已,纵然能给精神带来一丝激荡,但那只是暂时的,很短的,最终我们还是要融入这个社会,无论好坏,无论是泥潭毒水沟还是沼泽食人湖。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也可以做到的是,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活,不应该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身体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也许身体上我们可能无法做到自由,但精神上却可以。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存活下来的人都是有高度精神自由的智者。为别人,依别人的意志行事,那精神上带着的枷锁可真是沉重的。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及时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至少也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或许真有这种人,到死读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在盖棺论定的时候都是别人给自己的评价,真是可悲。不应该指望别人能能记住我,应该让自己记住自己。

问自己自己是什么,每个人都值得并且需要拥有这样的勇气。摧毁掉精神的那副枷锁,那座围城,不知道这也算不算是另一种革命。

【篇五:《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及基础》读后感】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自然状态以及在自然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状态中人类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发展。

本书写作于18世纪下半叶,当时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如此尖锐而深刻。卢梭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主要参考了旅行家游记中关于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的描述。对此我认为缺乏客观论证,仅凭主观臆测人类的不平等究竟是如何产生这太唯心主义了一点。它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还是源于社会?在卢梭看来:人与人原本是平等的,就像其它各类动物,在种种自然因素使它们身上发生我们目前尚能观察到的变异之前,同类的动物从来都平等一样。那么,原本平等的人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平等呢?卢梭认为必须首先把人的社会性剥掉,把人还原为一个自然的人,才可能知道人和人的自然本性是如何在社会中一步步地演化为我们现在的这样的,才能知道原本平等的动物界是如何变成充斥着不平等和压迫的社会。

为了区别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卢梭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述自然的人的生存状态。自然状态下的人仅需要填饱肚子以及性的需求。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过活,不用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稳定的联系纽带,就像动物界一样。只存在孤立的个体,既没组成社会,也没有社会关系。卢梭认为自然的人只有两种情感:自我和同情心。自我即保存生命,维护自身的生存的本能;而同情心即对同类苦难的同情和不愿无故伤害同类的情感。这两种情感是动物界所共通的本能,而不仅是人类。此外,原始的人类还处在自然的蒙昧状态,他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见的社会上的各种恶习与压迫。由此卢梭证明了自然的人不存在不平等现象,他们只有自我与同情,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卢梭看来,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从原始人那种孤立而愚昧的状态,到产生私有制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人类必须获得许多进步,获得许多技艺和知识,世世代代往下传下去,并且不断地使之增长扩充,才会走到自然状态的末期。人类之所以超越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人能够学会他原本没有的本领,并成为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者(而不是仅仅靠本能生存),最终逐渐摆脱了自然状态。

在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之前,语言的产生似乎是必要的。没有语言,仅凭直觉,人类是不可能知道大小善恶这样的抽象概念的。可语言只能产生于频繁的交流,各个孤立的语音符号能被广泛接受而形成语言,必须借助于长期、广泛、稳定的交流,即人类的群居生活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正是在群居生活和人们的交流中,早期的人类逐渐掌握了语言,慢慢地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原先孤立的野蛮人是如何走向群居生活的呢?卢梭并没有找到充分的必然性,而是借助于大自然中偶然因素,以及上帝有意为之。我认为这是他本篇中的另一个薄弱点。

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这个社会为某些人带来了荣华富贵,为大多数人带来了苦难,并为一切人都带来了不幸,私有制就是一切不平等的起源。卢梭要揭露的就是这一真相。

【篇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和摘录】

这本书是卢梭对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它是由自然法认可的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总的来说,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是文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在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他认为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是:p。152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建立是第一阶段(财富上的不平等),官员制度是第二阶段(政治上的不平等),合法的权利变成了专制权利(主人与奴隶的状态,最盲目的服从就是奴隶们拥有的唯一的美德)。

书的第一部分试图证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们是平等的、自由的(细枝末节的论据见于那占了文章三分之一的注释里),这部分几乎就建立在几本游记和博物志的基础上(我可以说大多是想象),但这也是生活在18世纪的卢梭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仅凭欧洲人对外界和人类起源探索的前期得来的一些证据和结论,凭对文明社会的敏锐观察,卢梭的警言就振聋发聩:自然状态中的人们是平等的、自由的、没有道德观念(不等于恶)、没有侵害之心的;而理性的发展和制度的建立使人们失去了自由,带来更多的痛苦,产生各种违反自然法的不平等,甚至使人们沦为奴隶。

最可贵的是他对自由的理解-失去了自由的人是如何藐视自由,不习惯自由的人会在自由中沦陷,出卖自由的人有何权力把这种出卖强加到下一代身上等等。

但again,卢梭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大哲学家一样,对女性的理解带有强烈的歧视和厌女倾向(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平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认为女性用本来不存在的爱情把男人、家族绑到一起,使彼此相互依赖,某种程度上使人类失去了自由。

给自己的问题:当人们失去自由的时候,真的能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自由了吗?你对自由的定义是什么?你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吗?他人在你对自身的设定中占有多大的位置?为什么?你能勇敢的抛弃我现在所依赖的东西吗(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应该警惕先入为主地把这个词定义为贬义词的倾向。究竟违反自然法的不平等给人类带来的是否是进步?是否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是保护了富人还是保护了穷人?是否是应该缩小或消灭的状态?如何做到?

联合国/国际组织为什么产生?是人类对不平等和不和平的反抗,还是又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的开始?

【篇七:《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

读了真本书之后感触很大,让我思考了很多,卢梭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我们现在人的烦恼来源。卢梭从原始人的生活开始一步步推断出我们人类社会出现不平等的根源。首先讲到了人类语言的发明,其实发明语言就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用发明的语言来交流实现互相交流。然后就说明了人类一开始就有同情心,人的同情心要早于人类的思考,人类通过同情心互相帮忙,从来不伤害其他人或者所有动物,人类的同情心是善良的,通过同情心人类就有了眼泪,自然赋予人类以眼泪,那是因为他赐给人类以最慈悲的心,原始人就是这样,从来不伤害他人,不伤害动物,不伤害任何生灵。在自然状态中,原始人也可以说是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不平等的存在,他们过着身心自由的生活。

人类渐渐有了思考,渐渐有了想法,就这样人们开始有了欲望在这种欲望之下人类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就这样人们慢慢发展起来了,发展起来就有了幸福感和追求幸福感。人类的不平等也就悄然而然的形成了,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感人们开始伤害其他人,同情心渐渐浮云,为了自己的幸福人们什么事都做出来了即使这种幸福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在社会中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关注,这就是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然而,在人们需要他人帮助的那一刻起,从一个人发现拥有两份食物的好处时,平等就不存在了,就这样私有制产生了。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了富人和穷人之分,富人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开始用各种方法压迫穷人,就这样人类社会开始出现政府了,有了政府他们就用各种权力来获取财富,这种权力最终导致专制权力的出现,权力又导致各种法律的出现,他们用法律手段获取更多的财富,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过得舒服。

卢梭在书中提到如果我们追踪不平等的发展就会发现,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第二阶段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而法制权威向专制权威的转变则是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所以第一阶段认可的不平等是富与穷,第二阶段是强与弱,第三阶段是奴隶和主人,而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是前两个阶段不平等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直到新的变革彻底推翻了政府,或者重新回到法制状态为止。

在卢梭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类不平等出现的原因,更能了解了我们人类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我们需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即使人类社会不平等但我们可以努力实现自己想过的生活。

【篇八:《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及基础》读后感】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自然状态以及在自然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状态中人类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发展。

本书写作于18世纪下半叶,当时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如此尖锐而深刻。卢梭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主要参考了旅行家游记中关于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的描述。对此我认为缺乏客观论证,仅凭主观臆测人类的不平等究竟是如何产生这太唯心主义了一点。它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还是源于社会?在卢梭看来:人与人原本是平等的,就像其它各类动物,在种种自然因素使它们身上发生我们目前尚能观察到的变异之前,同类的动物从来都平等一样。那么,原本平等的人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平等呢?卢梭认为必须首先把人的社会性剥掉,把人还原为一个自然的人,才可能知道人和人的自然本性是如何在社会中一步步地演化为我们现在的这样的,才能知道原本平等的动物界是如何变成充斥着不平等和压迫的社会。

为了区别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卢梭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述自然的人的生存状态。自然状态下的人仅需要填饱肚子以及性的需求。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过活,不用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稳定的联系纽带,就像动物界一样。只存在孤立的个体,既没组成社会,也没有社会关系。卢梭认为自然的人只有两种情感:自我和同情心。自我即保存生命,维护自身的生存的本能;而同情心即对同类苦难的同情和不愿无故伤害同类的情感。这两种情感是动物界所共通的本能,而不仅是人类。此外,原始的人类还处在自然的蒙昧状态,他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见的社会上的各种恶习与压迫。由此卢梭证明了自然的人不存在不平等现象,他们只有自我与同情,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卢梭看来,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从原始人那种孤立而愚昧的状态,到产生私有制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人类必须获得许多进步,获得许多技艺和知识,世世代代往下传下去,并且不断地使之增长扩充,才会走到自然状态的末期。人类之所以超越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人能够学会他原本没有的本领,并成为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者(而不是仅仅靠本能生存),最终逐渐摆脱了自然状态。

在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之前,语言的产生似乎是必要的。没有语言,仅凭直觉,人类是不可能知道大小善恶这样的抽象概念的。可语言只能产生于频繁的交流,各个孤立的语音符号能被广泛接受而形成语言,必须借助于长期、广泛、稳定的交流,即人类的群居生活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正是在群居生活和人们的交流中,早期的人类逐渐掌握了语言,慢慢地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原先孤立的野蛮人是如何走向群居生活的呢?卢梭并没有找到充分的必然性,而是借助于大自然中偶然因素,以及上帝有意为之。我认为这是他本篇中的另一个薄弱点。

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这个社会为某些人带来了荣华富贵,为大多数人带来了苦难,并为一切人都带来了不幸,私有制就是一切不平等的起源。卢梭要揭露的就是这一真相。

【篇九:《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有感】

1749年,正值青春的卢梭在前去反塞纳堡探望狄罗德的路上,看到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他应征而写的《论科学与艺术》获得第戎学院的奖金,一时名声大噪。1753年,再次看见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自然法则是否认可这种平等?为了构思这篇论文,他特意到圣日耳曼的森林里,冥想七八天,完成了关于原始人在森林自由闲散的生活和文明人的各种痛苦的对比的饱含至深至切的人性本真的巨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显然其中的思想内容,极其严厉客观的批判性见解必不能投时风所好,他理所当然般地未被认可,这次反而未获得奖金。它是为了应征而写的,我就把它寄了出去,但是心里料定它不会得奖,因为我深知学院之设置奖金绝不是为了征求这种货色的略显自嘲的话语之中,无疑反映出他无悔与坚定地气魄。

也许这篇论文正是卢梭阐发政治思想的开始,多少个春秋之后的今天,当我们有幸亲身领略其直言不讳的言语,洞悉深刻的思想之时,为我们蓄意已久的强烈反应,莫不是恍然大悟,彻然反省;莫不是心旷神怡,惊叹不已;莫不是一阵阵心灵的震撼,一次次精神世界的天翻地覆。

人类越是向前不断的发展,便越是离公平正义平等偏离得越远!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这固然应受大多数人质疑,拿最典型的一方面来讲,涉及公平正义的司法领域,若不向前发展,发展至臻于完善,那又怎样保证其更高程度上的公平与正义?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若不快马加鞭急速向前推进,人民又怎能实现共同富裕,又怎能达到全民小康甚至实现部分仍处于贫困之中的人们的温饱?这一声声严厉的质疑,一件件关乎国计民生、人类幸福的大事,似乎能不费吹灰之力将此谬论祛除干净,推向无底的深渊。

卢梭的思想并未就此停止,面对诸多迎面而来的铁般的事实,他硬是能够化险为夷,更能借力打力般将这一系列所谓的驳词化为自己所得结论的最有力的论据。待我们醒过头来,仔细推敲至他那深邃得使人赞叹不已,嗟叹惊呼的思想轨迹上时,我们也不能不惊呆了,仿佛做了一场千万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噩梦。公平、正义、平等,当我们的祖先赤裸着长满绒毛的身躯,终日奔波于茂密丛林,只为图一餐的温饱,只为睡一宿的好觉,而全然不知下顿的情况,丝毫不顾他人事情之时,清楚地说,当我们还是处于最本源状态下的自然人之时,有谁能破天荒的想到所谓的公平、正义、平等?没有!因为它们生来即是如此。它们完全没有必要,更加以无法获取到此类与现今社会民众热衷期盼的概念。再笔锋急转,谈到共同富裕,谈到小康、温饱,则更加是为无稽之谈,我们可爱淳朴的祖先们,有何理由去要求什么一起富有,有什么必要需大家的一致参与为自己得到温饱?靠的是自己罢!他才懒得去趟这浑水。独居的生活,个人的世界何其美好与单纯,倘若能多耐心守候,抑或加快些跑速,获得份午餐,先闭上眼悠闲地打打盹儿才是自然的,还管他什么晚饭宵夜,更不用谈明天、未来。

如今的不平等已是大势所趋,亦可称其为早已是蔚然成风了。这种局面难以收拾,恐怕只能待那来日方长的一场宇宙大爆炸去根除。究其原因,卢梭与论文中极犀利地指出: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因着不知什么原因,某个更自私点的家伙第一次圈起自己昨晚睡了一宿的草堆向大伙龇牙咧嘴示意道:这块地方从此归我的,不许你们的踏入!从此便一发可收拾,人越来越多,自然的土地也随之被瓜分的面目全非,甚至到寸土寸金,(这里的金当然是为了着重强调土地在它们心中的重要程度。)于是,人们便有了明确的争端,为土地而互相厮打,乃至发展至局部战争。真正的弱肉强食才从此出现,不平等的开端也悄然来临,发展至今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或许它的的确确很真切的揭示了人类最深刻的问题,但是最终如何去加以缓和并逐渐使之化灭,除大爆炸之外,第二个切实有效的方案亟需我们的探索。

【篇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过的是最自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私有制产生了,人人都开始考虑自己,这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直观上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人类越进步,人类就越不平等呢?卢梭认为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告别了粗野状态后得到了活跃,开始关注别人也期望受到别人的关注,人开始不满足于目前的生活,开始变得勤劳,在财富出现以后,富人和穷人也就出现了,渐渐的,富人为了维护他们的地位,建立了国家和社会,法律也随之诞生。让卢梭觉得奇怪的一点是,为什么很多人甘愿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自由去做奴隶?他认为比起独立自主来说,人们更热衷于压迫别人,所以甘做奴隶为的是反过来奴役别人。无论是统治别人还是服从别人,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人也会因为声望和荣誉互相竞争敌对,最终不平等。

在卢梭的笔下,人类的进步史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堕落史。在文章最后他提到:原始人与文明人之间差别的根源在于,原始人只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而文明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他们仅仅知道按别人的意愿来生活,以致于似乎只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才能体现他生存的意义为什么我们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而从来不敢拿这个问题问自己。在众多的哲学道理、人性、文明和高尚的道德箴言中,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剩下的就只是轻浮而虚假的表象,拥有荣誉却没有道德,会思考却没有智慧,耽于享受却没有幸福自然状态中几乎没有任何不平等,所有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在附录中,他还提到了种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些现象在今天却依然存在,两百年下来,无论是私有制社会还是公有制社会,都没有能摆脱卢梭笔下无情的批判。

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觉得实现卢梭理想中的社会需要太长太长的路要走,甚至比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还要长。很多东西我们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已,纵然能给精神带来一丝激荡,但那只是暂时的,很短的,最终我们还是要融入这个社会,无论好坏,无论是泥潭毒水沟还是沼泽食人湖。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也可以做到的是,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活,不应该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身体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也许身体上我们可能无法做到自由,但精神上却可以。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存活下来的人都是有高度精神自由的智者。为别人,依别人的意志行事,那精神上带着的枷锁可真是沉重的。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及时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至少也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或许真有这种人,到死读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在盖棺论定的时候都是别人给自己的评价,真是可悲。不应该指望别人能能记住我,应该让自己记住自己。

问自己自己是什么,每个人都值得并且需要拥有这样的勇气。摧毁掉精神的那副枷锁,那座围城,不知道这也算不算是另一种革命。

【篇十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在上一次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时,大家一起讨论过关于信仰、公平的问题,但其实大家不自觉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了人类不平等这个问题,而这次读了卢梭的《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更是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观点,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些不一样的看法。

由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卢梭在这本书里想要论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的自然人进入主题,而他所描述的自然人是处在史前一个虚构的时代,他认为,自然人与野兽的区别不在于理性,而在于自由。野兽只受本能驱使,而自然人则是个自由施动者,尤其是它能够自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卢梭给出了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自然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过的是最自由的生活。而随后,卢梭指出: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可供两个人使用的生活必需品,并且掌握了他人的生存手段,就出现了不平等。因此,直到有一天,私有制产生了,人人都开始考虑自己,这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乍一看,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可思议,为什么人类越进步,人类就越不平等呢?这简直就是违背我们的常识啊。卢梭认为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告别的原始状态后得到了活跃,开始关注别人,也期待受到别人的关注,人开始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足,想改变,于是开始变得勤奋,在财富出现以后,自然也就出现了穷人和富人。而财富的先占者之间、先占者和一无所有者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人们进入了最可怕的战争状态。此时,富人们相处了一个人类头脑中前所未有的绝妙主意。他们向穷人提出了一份联合契约,于是就产生了国家。国家不过是由富人对穷人实施的一场骗局所产生的结果,它允许富人利用穷人的力量来反对穷人,保护富人的财产。

对于国家出现的原因,我并不认为我有能力来思考清楚,但是我却很赞同卢梭关于国家间关系的一些描述。生活在21世纪,我们自诩是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文明的时代,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常常困扰着我们,为什么文明的国家却还要引发恐怖的战争的呢?当然,高中政治书中就有答案,那是因为国家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但我一直认为那不是真正的答案,因为,如果国家真的进入了文明状态,那么,解决利益冲突的手段应当更智慧一些,战争只能是双方的利益总和变小,共赢才应当是文明所应追求的结果。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有战争呢?卢梭告诉我们,一旦政治社会在某地形成,它就迫使邻近地区也组建政治社会来与它抗衡。这样,生活在各自社会内部的人,最终都脱离了自然状态。而各个社会之间的关系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自然状态,仅仅受到构成国际法的某些默契的约束,但这些国际法永远阻止不了民族战争。因此,人类为了消除个别的战争而创立了文明国家,但却由此频频引发更加恐怖的战争。没有强有力的约束,使得国家间充满了为了利益的相互倾轧,公平与秩序需要被建立。

另外,对于国家内部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有一点也让卢梭和我都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甘愿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自由去做奴隶呢?卢梭认为,比起独立自主来说,人们更热衷于压迫别人,所以甘做奴隶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反过来奴役别人。无论是统治别人还是服从别人,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人也会因为声望和荣誉相互竞争敌对,最终不平等。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现状,大家总是指责的特权阶层,认为这是一种极为不公平的现象,但是在吐槽的同时,比起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消灭特权,维护平等,大家更多地却是义无反顾的拼命想进入体制内,成为特权阶层的一员。这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但或许也正如卢梭所说,大家之所以甘做奴隶,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反过来奴役别人?正是因为看到了特权,明白特权带来的好处,所以希冀得到它,所以不希望特权行使的对象消失?又或许,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关于成功前的历经磨难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正处于被奴役但是想努力翻身成为奴役他人的人的那些人的一些心灵上的安慰?

在卢梭的笔下,人类的进步史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堕落史。在文章的最后他提到:造成所有这些差别的真正原因就在于,野蛮人为自己活着,而社会中的人永远是身不由己,只会按别人的意见生活,也就是说,只是从别人对他的评价中,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为什么我们总是问别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从不敢扪心自问。人类已经创造了这么丰富的哲学思想、人道精神和文明成果,制订了这么高尚的道德准则,可我们却只有一副徒有其名的骗人外表,再就是那些没有美德的荣誉,没有智慧的理性,没有幸福的快乐?人的原初状态并非如此,只是社会的精神以及由社会所产生的不平等,改变了我们身上全部的固有习性。的确,现在有太多的人为他人的评价而活,其实,我也不例外。努力读书,找到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每一步的决定,都受到外界的影响,都是因为希望得到爸妈的称誉、老师的赞扬、朋友的羡慕、社会的肯定等等。现在的我们已经越来越不明白生活的意义所在了,越来越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走在他人为我们规划好的轨迹上,完全就像卢梭说的,我们追求荣誉却丧失美德,保持理性却没有智慧,看似快乐却从未幸福。这真的是一种进步吗?当社会的人们都变成只是会完成他人要求的机器而失去自我思考时,社会这个大机器也将变得只会盲目的前进,而不辨方向的前进,也许离坠落悬崖也不远了吧。这,或许就是伯尔曼曾经说过的社会的整体性危机吧。

在附注中,他还提到了种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但让我觉得奇怪,同时也是令人讽刺的是这些现象在今天仍旧存在,两百年过去了,无论是私有制社会还是公有制社会,都没有能摆脱卢梭笔下那无情的批判。

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说老实话,我觉得实现卢梭理想中的社会还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走,甚至可能比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还要长,我觉得起码我是看不到它的实现了。很多东西其实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法中,纵然这些观点能够给我们的精神带来一丝激荡,一丝抚慰,但那也只是暂时的,我们毕竟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最终我们还是要融入这个社会,无论好坏。但是,生活也不总是暗淡无光、无能为力的。有一点是我们可以肯定,也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活,不应该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该怎么做。自由是什么?它应该包含身体和精神两重自由。也许身体上我们可能无法做到自由,但精神上却可以。影片《美丽人生》中的父亲虽然被关在集中营里,但他的精神却从未被那高耸的围墙禁锢,还有《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幸存者也莫不是高度精神自由的智者。为别人而活,依别人的意志行事,我们一直都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即使那个梦想难以实现,但我们至少也知道了自己心之所向,这总比一直浑浑噩噩、不知所谓的活着来的有意义。当然,不排除或许真的有这种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想做什么,甚至悼词都是别人给自己的评价,而自己连只言片语都没有,这真是可悲。我不想自己的结局也是这样。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不应该指望别人能记住自己,但起码应该让自己记住自己,说的真有道理啊。

既然改变现状不是一时半刻能完成的,那我们不妨先来改变一下态度。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这需要勇气,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值得并且需要这样的勇气去毁掉那沉重的精神枷锁,或许这才是目前最需要我们要进行的革命吧。

【篇十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本书是卢梭1753年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所撰写的,出版于1755年本书中,卢梭一反同时代哲学家的乐观人士,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视作进步与退化的矛盾统一体。他通过回顾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提出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是人类的进步导致并且加剧了人类的不公平,并认为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公平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

书中,最引人思考,也最能体现作者对人类发展持有矛盾的观点的一句话是谁听说过一个自由的野蛮人抱怨生活想要自杀?带着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按照作者的论述思路来展开我的读书报告。

作者认为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这是由自然造成的,包括年龄、健康状况、体力以及心理或者精神素质的差别;另一种是伦理或者政治上的不平等,它取决于一种协约,这种协约是由人们的同意确立的,而这种协约是由某些人专门享受而且往往有损于他人的各种特权组成的。(比如比他人更富有、更高贵、有权势等等),而在论述中,作者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卢梭从描述自然人的生存状态开始,这些对自然人及其生存状态的描述最终目的为了证明自然人之间是孤立的、没有不公平而言。具体论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首先是对人的自然状态谈起,作者假定人的自然状态(也就是所谓的野蛮人)或者说处于萌芽状态下的人便是使用双脚直立行走的(限于当时的解剖学、考古学的研究水平),人在速度、力量、敏捷等方面虽然逊色于某些动物,但是人的身体构造非常合理,并且通过生存的锻炼可以维持生存。同时,原始人通过长时间单独分散于野兽之间并经常与之较量,能够知觉的对各种动物做出搏斗或者逃跑的反应,猛兽不是人的威胁,人更可怕的敌人是天生虚弱、晚年衰老以及疾病。因为人类的母亲比其他动物更善于保护幼儿、人的晚年期于整个寿命相比并不比其他动物长,而这也不是人所害怕的。另外一个威胁时疾病,野蛮人如其他野生动物一样,很少生病或者即使生病也可以很容易治愈。作者认为人的许多疾病是由于人的发展而产生的,如富人饮酒作乐、穷人吃食肮脏的东西、过渡饮酒等等都是疾病产生的原因。(作者在书中的第一部分区探讨原始人的这种生存方式也就证明了人在最初始的状态从生理上与其他野生动物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在大自然中,其他动物只能被动地服从大自然的分配,而人自认为有服从或者不服从的理由,卢梭将之称为自我完善化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借助环境开发人的其他能力,人的这种特殊而且几乎无限的能力成为了人的一切不幸的根源。

以上部分论述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然状态下的人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接着,作者探讨了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语言的创始者中是否已经建立了一个社会?来进行分析,以自然状态下无法形成语言来作为自然人是独立生存的佐证。他认为既然自然人可以独立生存,那么它与其他同类的相遇只是偶然现象,在极为短暂的时间是不会产生语言的。即便有一丁点所谓的语言,因为自然人漂泊不定,语言也变化无常,任何习语不会稳定下来。只有当母性自然人哺育幼儿是可能会产生所谓的语言,但当幼年自然人有独立生存能力之后,便会和其母亲分离,也只有在很偶然的时候才相遇,即便相遇也不会认识,之前产生的语言也忘却了。作者以这种语言在独立状态下不可产生的可能性来证明这种自然人在独立状态下生存的可能性。当然,现在看来,卢梭没有解释清楚语言的起源问题,他没有借助当时所认为的借助神的帮助产生的观点,只是让这个问题悬而不解。

在所谓的伦理方面,自然人既没有恶,也没有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组织他们作恶的既不是人的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法律的约束,是感情的平静和度邪恶的无知。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人非常少的需求可以随手可得,无法想象一个强壮的自然人会依赖于一个软弱的自然人而生存。

因此,作者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自然人的生存状态:野蛮人在丛林中漂泊游荡,没有技艺,没有语言,没有栖所,与人无争也不与人交际,既不需要别人帮助,也无害人之念,甚至可能从未能够对人进行辨认。他们没有感情,并且自给自足,指具有与其状态相应的意识和智力。他的悟性也只是发展到了有点自负的程度。如果偶然有所发现,他也不可能与别人交流感想,因为他连自己的孩子也不认识。即使有所发明,那也将与其发明者一同消亡。没有教育,没有进步。一代一代毫无进展地繁衍下去。每个时代的出发点都是相同,那混沌出来的蒙昧时代不知过了多少世纪,人力已经老了,而个人依旧是个稚童。

所以说,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差异是很少的,许多自认为是自然的差异,不过是社会中人所采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产物。

即便原始人存在着现代人所认为的差异,在那种独立生存的时代也是没用的,没有爱情的地方,美丽又什么用呢?不会说话的人聪明又什么用呢?不和人打交道有计谋有什么用呢?

那么什么是人类不公平的起源和基础呢?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是人类的进步导致并且加剧了人类的不公平,并认为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公平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

人的第一个意识是他的存在意识。他首要关心的事情是自我保护。在自然状态下,人过着纯感觉的动作般的生活,不利用大自然赋予的那种自我完善能力,但是慢慢变遇到困难,学会克服它们,如利用石头、树枝与其他动物搏斗。慢慢地不知不觉地人学会了关注、比较,如强弱、大小、勇敢等,只是这种意识是朦胧的不可表达的。并且学会了偶然和同类共同合作捕捉猎物等等。最初的一些进步,使得人在其他方面的进步速度逐渐加快,本领越来越完善,知道有一天不再栖息在山林、山洞,有了固定的茅棚。卢梭认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变革,这确定了家庭,产生了私有财产。在这种状态下,生活所需比自然状态下更多,许多新工具被发明。人类享受着其祖先没有享受的舒适条件,也给自己套上了未曾预料的枷锁,因为这些条件没过多久就变为必须品,拥有时赶不到快乐,没后时让人感到不幸。

这种定居慢慢使得同一生活方式的人聚拢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逐渐增多,慢慢产生比较,感情,也因此相互评价,产生尊重等等。处于这种比较,开始产生自尊,并开始为侵犯进行惩罚。同时在这种交往中,从这种需要别人帮助之日起,人们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必需品时会更好,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变得必不可少。慢慢产生了农业,而土地的耕种导致土地的分配,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这种强壮,技术熟练,头脑灵活的人得到更多的收获,人与人自然地不平等随着措施的不平等慢慢显现出来。这个时候人的能力得到巨大开发,记忆力、想象力、推理能力等等都得到充足发展。人的地位逐渐以他的财富数量、智力、力量、美貌等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产生了嫉妒心。人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服从他人,服从同类。人们一方面相互竞争,一方面是利益冲突,这种豆带有损人利己的欲望都是最初的私有制产生的后果,都是新的不公平的产物。

这种不公平的加剧加上穷人和富人不同的性格产生了强盗、奴役、支配等等。人变得逐渐贪婪,巧取豪夺、盗窃抢劫越来越严重,进入可怕的战争状态。

人类不得不考虑这种境地,尤其是富人,不但有丧命的危险而且还有丧失财产的危险。他们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变开始于穷人通过契约来组建联盟保障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东西,人人尽相同的义务,共同击退共同的敌人。人人只看到这种制度的好处,也不得不为了这种自由争先恐后地接受这种制度镣铐。卢梭认为这是法律和社会的起源,它给穷人戴上了镣铐却保障了富人的财富,为私有制和不平等确立了法律。

这种联盟的法律在慢慢的越来越完善,但是人们也越来越发现越来越多的惩罚每次都要所有人来共同决定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于是选择选择行政官并代理人民来做这些决定非常有必要,于是人们开始根据能力、道德、信誉、财富等等标准来选择行政官并通过法律来规定他的权威和义务。由于选举待来了很多麻烦,如阴谋诡计,党派纷争等导致内战频发,人类慢慢进入以前的无政府状态的边缘。权贵们利用这种局面使得职位世袭化。而人们也习惯于从属地位,习惯于过安宁的生活,不再反抗,任凭他人奴役,世袭首领们也习惯于把自己当做国家的主人,习惯于奴役他人。我们观察到的人类的不平等在这个变革中逐渐发展。这个进程分为三个阶段:法律和财产所有权确立阶段;行政官职设立阶段和合法权利向专制权力转变阶段。行政官为了篡夺非法权利,不得不收养亲信,而怀有野心的人也愿意接受这种奴役和摆布,以便他们可以随意支配别人。这种过程中阶级、财富等等各种不公平全部产生。

回到作者的观点:

提出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自然状态下几乎不存在的不公平,随着人的能力的开发和思想的进步而夸大加深,随着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而稳定下来,变得合法。

社会保障与不公平的关系,社会保障的功能之一就是消除不公平,在卢梭的分析中来看,在私有制下,不会产生趋向于保障公平的社会保障,而在现在这种后专制制度,或称为民主制度下,仅靠民主与权力仍得不到的公平的社会保障,关于社会保障与公平,卢梭对于自然人的论述中有一部分讲到,有一种品质这种品在人是自然人的状态便存在,是人生来具有的品质,即人的本性,便是本能地不愿看到同类受难,它可以抑制人的自尊心,或者抑制他的自我保护欲,抑制他追求个人幸福。也就是民主社会通过权力仍得不到的公平的社会保障职能寄托于人性的改善,这与余老师的观点殊途同归。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2020


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2020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org)《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读后感2000字


准备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刚结束九型人格学习不久,而且即将开始非暴力沟通工作坊学习,一旦自己开始意识到需要慢下来去觉察自己和身边的人,就会发现生活中忽视那一部分,往往是你最想逃避,也是最手足无措的时候。

虽然2型人的特点是善解人意,喜欢帮助他人,但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这个型的瓶颈,同时对于他人愤怒时的无力感,让2型人更加隐忍、憋屈。

学习完九型和正管课后,对于自己和其他的8个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来看这本书,让至少可以鼓励自己开始实践非暴力沟通,开始试着去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对于身边人的愤怒开始理解、接纳,做到不评判。

下面先来谈谈我是如何体会表达我信息.

我此刻的生活如何?这个问题好像我很少去问自己,因为我总是在捕获周围人的需求,自己很少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因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从来没有去想着了解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看了《被讨厌的勇气》后,有了去使用非暴力沟通这种生命语言的勇气,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发自心里的感觉,而不是通过思考,做出选择。

原来我在和他人发生争执后,即使过了很长时间后,也很少去回顾,因为担心悲剧重演,所以自己特别逃避谈论痛苦。在学会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后,在刚开始也遇到几次对方说不的时候,刚开始我很沮丧,后来我坚信,自己的需要没什么不对。一旦你发现自己需要后,很难去把它深藏在心里,仿佛有个重担一直背负着。于是,我还是坚持表达了我信息.虽然刚开始,使用的有些生硬,句式完全照搬,但是自己给自己打气,一定要说出来。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后,不是需要马上需要对方做什么,更多的是需要向对方的倾听,被看见。正如,佛的建议:不要弥补,在此即可。

这本书中写到了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实践提到了三点:

1. 要精神纯粹。需要我们努力做的主要事情就是修炼自己。马歇尔每天都会停下来两次、三次或四次—---真的停下来,然后提醒自己:我想怎样与世界上的其他人相联系,冥想是个好办法。

2. 练习,练习,再练习。

3. 成为非暴力沟通支持团体中的一员真的很有帮助。

对上述的三点,第一、二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坚持,对于第三条来说,期待着和读书会同频朋友们一起分享。

对于我来说,除了要学会及时用我信息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还要尝试对于身边易怒的人带着非暴力沟通之耳进行观察,去接纳和理解他们的愤怒,而不做评判。

书中说:愤怒是份礼物,激发我们去了解引起这种反应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以往身边的人发生愤怒的当下,我非常害怕、恐惧,自己总是想着逃离那个现场,不想去面对他们的愤怒。但是通过阅读,了解到愤怒应该被压制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当我们认为愤怒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问题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压制愤怒,对其置之不理。这种应对愤怒的方法经常导致我们用对自己和他人都很危险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其实我们需要去了解和帮助我们或他人达成那些自己没有满足的需要,因为这些未被满足的需要是我们愤怒的根源。

书中的比喻非常贴切,将愤怒比喻成汽车仪表盘上的警示灯----它提供了关于引擎的需要方面的有用信息。如果警示灯亮了,我们不会想这去隐藏这一情况,或不理会或忽略,而是想要减慢车速,弄明白这灯想要告诉你什么。

所以如何处理愤怒还是非常关键,分享书中提到愤怒处理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意识到愤怒的激发因素,或者被称为诱因,但其实并不是导致愤怒的原因。换言之,并不是简单的人们做了什么让我们愤怒,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什么东西与他们所做的事呼应---这才是愤怒的真正原因。

第二步:意识到诱因从来不是愤怒的真正原因。也就是不是简单的人们做了什么事让我们愤怒。我们对这件事的评价才是愤怒的原因。愤怒不直接与我们的需要和周围人的需要相连,相反的,它基于暗示对方所做之事有错或不好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有了评判。

这一点,在《非暴力沟通》一书,马歇尔两次被学生打了脸,第一次他非常愤怒,第二次却不太愤怒。因为他对两次打人的同学有了评判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第三步:寻找愤怒的根源---需要

我们没有直接与我们的需要相连,而是在脑中开始思考那些没有满足我们需要的人有什么不对。对他人的这些评判导致了我们的愤怒,而这些愤怒实则是对未满足的需要的异化表现。

在这里,我们需要好好认识一下评判,这句话我实在是太喜欢了。评判是对我们需要的自杀性的、悲剧的表达。我们不是回归内心,与我们未被满足的需要相连,而是将注意力转到评判他人没有满足我们的需要有什么不对上。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放学回家没有带书回家,我心里就会暗暗想:这个孩子太不负责任了,自己的事情都不能处理好。,我就会带着评判的语气问他,即使我没有将评判大声说出来,我的眼睛也泄漏了这种想法。:为什么不带书回来,作业如何完成?孩子感受到的是指责、埋怨。双方沟通的结果并不理想。

但是如果我放下评判,去体会我的首要感受是失望,担心,刚才表现出来的气愤是我的次要感受;我就会放慢脚步,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就会发自内心去询问:书没带回来,作业怎么办?,孩子很强烈地感受到我语气中更多的是对于他不能完成作业的担心,而不是责怪。他看到大人这样对他,自然会放下防御,开始想办法去寻找解决办法。于是开始头脑风暴,想出了几个办法,大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解决问题上。

我在这个场景中,我体会到感受的基本功能是为我们的需要服务。情感能够把我们释放出来,调动情感来帮助我们满足自己的需要。我在这个场景中的需求是信任。如果注意力转移激发了愤怒。带着愤怒,我们就无法了解这种需要了。愤怒是一种调动我们去责备、惩罚他人的情感。

第四步:在通过了解评判背后的需要,将愤怒转化成其他感受之后,实际对对方说出的话。

还是刚才那个场景,孩子没有办法完成家庭作业,我感到失望、担心。因为我看重孩子的责任感,需要信任。我需要孩子能想办法完成家庭作业。

通过对于愤怒管理和放下评判的学习,也呼应了《被讨厌的勇气》里的阿德勒的目的论,生气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怒气,因为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感受。

愤怒是非暴力沟通中非常宝贵的一种情感。它是一座警钟,提醒自己,我现在的思考方式几乎可以保证我的需要铁定不会被满足。为什么?因为我的能量没有与我的需要相连,愤怒时我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愤怒是很有价值的。愤怒是种福气,一旦生气,我们就知道自己需要慢下来,看看我们是否告诉我自己,我们需要转化这些让我们生气的评判,了解自己的需要。

慢慢来,你知道这是你的我们都必须努力做到慢下来,

非暴力沟通和爱:

下面我想说说,这本书中关于非暴力沟通和爱的关系,当你在任何时候都能不带其他任何目的,真实坦诚展现自己,袒露内心的想法时,这便是一份礼物。

不去责备、批评或惩罚----只是我在这里,这是我想要。这是我此刻的脆弱.对我来说,这种给予就是爱的体现。

而奉献爱的另一种形式是倾听他人,我们可以肯定自己,但不批评他人。我们可能没有意识的是,所有的人,处于痛苦中时,需要的都是关注和理解。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也是封底的这句话:

带上非暴力的耳朵,真心倾听他人;拔掉语言中的刺,充分表达自己。

读《实践论》有感2000字


读《实践论》有感2000字

小雪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除了完成日常学业以外,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并且要养成写读后感又俗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读后感是对于一句话,一段文字,一本书的感想和见解。好的读后感应该是和原著作者在思想上的一次火花交锋,在文学修养上的一次升华。前不久我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该文写于1937年7月,是毛主席最杰出的哲学论著之一。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的分析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与行”的关系,向当时的中国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层面上的重点知识,并且取得了深刻的影响,有相当的历史意义。

我们查查文章的写作背景,不难看到,在当时毛主席写这本论著应该是带着一种端正党内思想的目的,因为当时党内存在着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种是经验主义倾向,另一种是教条主义倾向。有经验主义思想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而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是生吞活剥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毛主席意识到必须要清算这两种错误的倾向、端正思想才能对付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于是亲自执笔,写了这篇在中国无论是革命历史还是哲学历史上都享有盛名的经典论著。于是《实践论》应运而生了。

《实跃论》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今天,对于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能够了解这篇文章,了解这一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武装自己,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机会。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着重提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作为一名舞蹈生,我非常认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观点。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通过肢体语言完成各种高难度及优美的肢体动作,并伴随着音乐,进行有节奏的肢体艺术表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二者的结合影响着舞蹈技巧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所以舞蹈理论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舞蹈理论为舞蹈实践指明方向,不仅能够提高舞蹈实践效率和质量,更能够克服舞蹈实践中的盲目性,增强实践的主动性,使舞蹈实践中能够有条不紊。然而,许多高校在舞蹈理论教学中难以取得预期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滞后与学生审美取向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因此我以为接受美学融入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在我国舞蹈行业中很多舞蹈学者或导师认为舞蹈只要把肢体动作做的标准、协调就可以展示出舞蹈的美,只注重舞蹈实践训练技巧,而忽视了理论学习。这一现象虽然体现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重视,不过也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学院对于教学中理论知识传授的不足,教师教学方式有待加强。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识别能力与个人素质的思想教育手段,而实践训练是熟悉动作的要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完全展现舞蹈的美。只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舞蹈艺术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和分析,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理论理性科学的指导实践。

另外,《实践论》也指出理论,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若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在日常的舞蹈学习与教学中,舞蹈教学理论的理性化思维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用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多年来,舞蹈教学方法在其传承的过程中,教学理论应当成为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而不应该成为其在探索过程中的羁绊。教师欲求教学方法设计和控制的科学化,必须对其教学内容的本质具有科学的认识,一旦认识有了偏差就势必得不出科学的方法论,更谈不上科学的指导和控制舞蹈教学,相反,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

读了《实践论》我受益匪浅,写下了这篇读后感。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应尽量营造一个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需要时常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喜欢《《有机栽培的基础和实践》读后感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实践论读后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