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读后感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1 来源:互联网

童蒙须知读后感。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你也许需要"童蒙须知读后感"这样的内容,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篇一:《童蒙须知》分享体会

《朱子童蒙须知》分享体会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子童蒙须知》。在此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朱子。朱子名朱熹,生活在1130—1200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为杰出的儒学大师,在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蒙学在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将一个人的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提出两者不同的教育目的、规律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是“小学”阶段,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由于儿童“知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小学”期间当以生活实践为主,在具体的洒扫应对中涵养德行、培养习惯,从而打下“修齐治平”的根基。因此,朱熹在政事、治学之余,亲自编写了童蒙读本,其中用力最勤、影响最广的当属《小学》一书。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令亲王、附马、太学生都要讲读此书,清雍正帝亲自为《小学集注》一书作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大学》是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改编而成,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大学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的是要教导贵族子弟从政所需的知识及修养。

然后言归正传。开始介绍《童蒙须知》。这是朱熹《小学》之外的另一部重要的蒙学著作。具体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入小学前的孩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童蒙须知》有两大特别:

第一,这是一部脚踏实地、细致入微的著作。字字句句落到实处,细致绵密地关注了儿童生活的点滴,将生活规范与德行涵养全方位地统一起来。

第二,这是一部用意深刻,暗合道妙的著作。朱熹学养深厚,思想遂密,蒙学思想是他浩瀚的儒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朱熹的蒙学与儒学的思想传统密不可分,具有他人难以比拟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底蕴。《童蒙须知》种种行为规范的背后,蕴含着儒家思想“仁恕之道”的精华。

所以,《童蒙须知》虽为小学,却时刻不离大学的高度,一方面,让孩子从生活细节做起,端正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又为孩子阐明生活规范背后的深意,结合其他儒学典籍,进行融会贯通的传统文化教育。

以上是关于朱子及《童蒙须知》的简单介绍,可能有些枯燥。下面正式入题,重点介绍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的行为规范。

第一,衣服冠履,即如何正确穿衣戴帽。

朱子要求一,做人首先要先整齐端正身体。从头巾、衣服、鞋袜开始,都要收拾爱护,使之保持洁净整齐。“男人有三紧。”是说头紧腰紧脚紧,即扎好头巾、系好腰带,穿好鞋袜。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则身体就会散漫不端庄,被别人轻视。

朱子要求二,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

朱子要求三,凡是脱衣服,一定要叠好放起来或者挂起来,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起床的时候穿取方便,也不会弄脏。脏了,要洗干净。破了,要补好。

朱子要求四,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手巾把衣领遮起来,把袖子卷起来,别弄湿了。干活时,注意换上方便的衣服。白天穿的衣服,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换掉,更换睡衣。晏子一件狐裘穿了30年,虽然意在以节俭来教化众人,但是其中也有爱惜保养的道理。这件事一定不要忽视。

个人体会有三点。一要讲究场合。古时候,要求非常严格,《孝经》里说“非先王之法服不能服”,不是先王规定的服装你不能穿,什么身份的人穿什么形式的衣服,什么身份的人梳什么样的发形,不能错的,错了会坐牢,会杀头。现在虽然不存在了,但是也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穿,明明星期一升国旗穿校服扎红领巾,你非要穿个公主裙,运动服,格格不入,标新离异,是不对的。

二是仪表端装。男子有三紧,女子也一样,所有人都一样,必须在穿衣上注重细节,如果穿衣戴帽,不够谨慎,帽子被风刮走,拉链暴开、鞋带散落……不够端正严谨,容易为人看不起。尤其是孩子,时常因踩着自己的鞋带摔跤,这多么不应该啊。男士西装领带更要注重整齐,女士穿衣不能坦肩露背。真正有德行的淑女不会穿得花红柳绿,奇装异服,坦肩露背的。尤其是出席重要宴会,更不能把酒水、饭菜弄脏自己的衣服,那样将是非常失礼,非常尴尬的。

三是整洁干净。要教育孩子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衣服脏了洗干净再穿,衣服破,补好了一样穿。现在家庭条件好了,谁还穿补丁的

衣服啊。主要要教育孩子不能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穿着打扮上,有什么衣服穿什么。外在的美,不如内心的美,更不如内心的强大。

第二,语言步趋,即如何正确地说话走路。

朱子要求一,作为子女或学生,说话一定要低声下气,不快不慢,不要高声喧哗,嬉笑。长辈讲道理时,应该低头认真听,不可以随意傲慢地议论。如果长辈批评有误,不要自己辩解,暂时隐忍沉默。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在慢慢地把事情讲清楚。

个人体会,一是从小养成谦卑的态度。尤其是现在我们独生子女很多,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小时家人能容忍,进入学校和出身社会后,人人都骄傲自大,都不谦让,社会不是乱套。一个人好的习惯会给人带来好的印象,好的运气。这里虽然说的语言,但是语言的根本在于德行。二是正确接受批评。真正能批评我的人,能指出我缺点的人,是我的恩人,让我自省。现在指出我的缺点,我改了,将来就不会有大的灾害。如果父母兄长批评错了,我们不应该对簿公堂,马上指出,这样也不行,下次人家不批评你,不指出你的缺点了。现在没有人批评你,将来会有人来折磨你,那时候的痛苦,比现在大一百倍。如果父母兄长批评得对,我们就马上改,批评得不对,就要保持沉默。等日后合适的机会才指出来,给别人台阶下,做到文雅大气。同时也是保持万物和谐相处的一种表现。

唐朝时皇帝唐太宗,就有一个大臣叫魏征。天天让魏征指出自己的缺点,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有的大臣就说,他指出你的错误缺点,为什么不惩罚他。唐太宗说,如果我惩罚了他,以后谁也不会指出我的缺点了,那才是我的大损失。

三是正确对待被误解。在对待别人对你的误解这一点上,更适用于成人之间的相处。尤其是与同事、领导、家人之间的相处,做到之一点,就称之为情商高。从佛教的理论来看,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别人对你的误解,你若能正确处之,便是一个加福的机会,如果你不正确处之,白白失去这个机会,多可惜啊。

朱子要求二,凡是听到别人的做错了事,无论是父母兄长,还是婢女仆人,应当包涵,不应马上声张,应当私下以言语相告,使其改正。

个人体会有三:一是如何让人改过。这是我们的目的。人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只要你方法合理,他就会改过,改过就是福。二是如何注意方法。如果方法不对,让人蒙羞,伤人自尊,起了反感,就达不到让人改过的目的。

三是如何教育孩子。延伸至教育,越小教越好,孩子在成年前,最为纯善,有一颗亲爱的心,怎么教他他都能接受。反之,亲爱的心没有了,父母再教他,如果方法不对,就会起到反的作用。老师对学生也这样,真正遇到一个谦逊、纯善、勤学的学生,老师打心底里欢心,怎么批评,怎么指责,他都不会放在心上,这样的学生一定要认真教,令之受教。如果遇上一个逆反调皮的孩子,你教他之前还得多想想办法,方法不对,他会与老师对抗,这样的学生就要用温柔的手段。

孔子说,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生而知之是天才,一生下来就表现出很强的好善好德之心,遇到善法,就会积极向上,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怎么教就会成才。第二种人,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老师父母学习知识和待人接物的技巧。第三种人,在社会上受到种种不幸和挫折,在困难和悲惨的命运中学到知识,懂得

篇二:《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

《童蒙须知》—礼仪篇

根据《养正遗规》《常礼举要》《弟子规》摘录汇集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盖人之自失其正,以自外于圣人之途者,率以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及其即长,沿习偷安,徇情任气。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已放之条,不可盘郁,何所不至哉。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

第一部分:检束身心之礼

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以适性。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

一、 衣服冠履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头发、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意谓整衣欲直,结束欲紧,毋使偏斜、宽缓。上自头发,下及鞋履,加以修饰,但不得诡异,华靡。只令于礼容相称。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一) 容貌必庄,衣冠必整。

1. 容貌必端严,勿轻易放肆。毋粗豪狠傲,勿轻有喜怒。

2. 虽燕居及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弟子规》云: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二) 凡着衣服,常加爱护。

1. 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另有所湿。

2. 饮食须照顾,勿令点污;

3. 行路须看顾,勿令泥渍;

4. 就劳役,必去上服,只着短衣,以便做事;

5. 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

6. 破绽 (zhàn) ,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弟子规》云: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三) 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1.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迭箱箧 (qiè) 中。勿乱顿乱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

2.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

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

最饬 (chì) 身之要。且能如此,虽服素布,亦自可观。今世父母,华其子之衣履,

而不能约之以礼,竟亦何益。

二、 语言步趋

道之于事,无乎不在。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故行跪、揖拜、(hù大带与笏板)。所以养其心志,约其形体者,至详密矣。其进于道也,岂不易哉。后世教无饮食、言动、有其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其度。或铭于盘盂,或书于绅笏 其法。学失其本。学者沽(gǔ

(一) 居处必恭,步立必正。

1. 坐——坚静若山乃恒德。

1) 定身端坐,敛足拱手。背欲直,貌端庄。

2) 仰为骄,俯为戚。不得偃 (yǎn仰面倒下)仰倾斜,依靠几案。

3) 勿箕踞,勿摇髀。

4) 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毋得横臂,致有妨碍。

5) 坐不掀起板凳之后方。

2. 立——其中也敬,而外也直。

1) 拱手正立,双足相并。足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

2) 必顺所立方位,不得歪斜。

3) 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依靠。

3. 行——步履欲重,容止欲舒。

1) 举足不可太阔,毋得左右摇摆。目须常顾其足,恐有差误。

2) 登高必用双手提衣,以防倾跌(女子穿裙装须注意)。

3) 其掉臂跳足,最为轻浮,常宜收敛。

4) 寻常行走,以从容为贵,若见尊长,又必致敬急趋,不可太缓。

4. 寝——赡 (shàn) 养厥 (jué) 德,万化之基。

1) 行倦于昼,夜以息之。当昼,勿寝。

2) 寝,必后长者。

3) 既寝,勿言。

4) 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5) 宁心定气。勿妄有思。偃勿如伏,仰勿如尸。

5. 揖——张拱而前,肃以纾 (shū缓也) 敬。

1) 稍阔其足,则立稳。 沉迷)于名势之慕。利禄之诱。内无所养,外无所约。而人之成德者难矣。《书》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故于言语步趋之处,不可不慎也。

2) 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大礼时用)。

3) 视瞻必定,勿游以傲,勿佻 (tiāo)以轻。远耻辱于人,动必以正。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弟子规》)

(二) 视听必端,言语必谨

发乎口,为藏为否(pǐ贬斥)。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

为愚。其发也不可不慎乎。

言者,人所易放,苟有所畏惮收敛,则久久亦可缄 (jiān.封,闭) 默。今之父母,见其子

资性聪慧者,于学语时,往往导其习为世俗轻便之谈,以相笑乐,此性一纵,必不可反,是教以不谨严也,切宜禁之。

1. 言——致祥审,重然诺。

1) 凡童子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

2) 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无道人之短,无说己

之长;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常礼举要》

3) 或有所言,必须声气低平,言语详缓,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戏笑。毋粗豪狠傲,

勿轻有喜怒。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弟子规》)

4) 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父母教,须敬听。—《弟子规》)

5)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

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

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6) 凡闻人所为不善,宜且包藏,不应便而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

祸且作。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弟子规》)

7) 所言之事,须真实有据,不得虚诳。亦不得亢傲訾(zǐ毁谤,非议) 人,及轻议人物

常短。如市井鄙俚,戏谑 (xuè开玩笑) 无益之谈,尤宜禁绝。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

莫闲管。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弟子规》)

2. 视听——收敛精神,耳目专一。

童子聪明始发,发于耳目。耳目无所防禁,则聪明为外物所诱。而心不存矣,

故养蒙者谨之。

1) 目看书,则一意在书,不可倾视他所。耳听父母训诫,与先生讲论,则一意承

受,不可杂听他言。

2) 其非看书听讲时,亦当凝视收听,毋使此心外驰。

3) 毋淫视,勿倾听。

三、 饮食起居

蒙养从入之门,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行,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一) 饮食有节

1.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饭粥充饥。

2. 食毋求饱,毋贪味,毋耻恶食。(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弟子规》)

3. 食必以时,不可阙(quē空缺)。

4. 食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5. 饮食举匙,必臵箸 (zhù筷子) 。举箸,必臵匙。食已,则臵匙箸于案。

6. 非节、假,及尊命,不得饮酒。饮,不过三爵 (jué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

用者的身份),勿至醉。(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

7. 碗中不留饭粒。

(二) 起居有时

1. 早起晏眠。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

此时。—《弟子规》)

2. 晨必盥,兼漱口。

3. 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便溺回,辄净手。—《弟子规》)

4. 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5. 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

6. 出不易方,入不逾期。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7. 喧哄斗争之处,不可近。(斗闹场,绝勿近。—《弟子规》)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缓揭帘,勿有声。—《弟子规》) 8. 无益之事,不可为。如:赌博、笼养、打球、踢球、放风筝等。 9.

10. 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执虚器,如执盈。—《弟子规》)

11. 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常礼举要》)

12. 车马繁杂地,不招呼敬礼。

13. 不立在路上久谈。

14. 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第二部分:入事父兄,出事师尊,通行之礼

夫人之立身立家,可恃可传以永久者,惟在乎礼仪。有礼义,则虽贫贱,人亦敬仰之;无礼义,则虽富贵,人亦鄙贱之。所以教子弟者,当使之觌(dí字面意思:相见)德,不当使之觌利;当使之皇皇于仁义,不当使之皇皇于势利;当使之以耕读勤俭处家,不当使之出入官府,欺公弄法,以侥幸富盈之图。

教之即正,养之既久。根基既已深厚,其资质之高者,德器成就,自足以佐邦国而光门户;其下者,亦足以守法循理,保业宜家,不至于颠覆破败之虞也。

一、洒扫涓洁

1.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

2. 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臵元所。

3. 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

二、事长

(一) 事亲(冬温夏凊)

1. 夏月侍父母,常须挥扇于其侧,以清炎暑,及驱逐蝇蚊。

2. 冬月,则审察衣被之厚薄,时为增加。并候窗口户,使不为风寒所侵。务期父母

安乐方已。(冬则温,夏则凊。—《弟子规》)

3. 十岁以上,晨先父母起。梳洗毕,诣父母榻前,问曰:今夜安否。如父母已起,则

就房先作揖,后致问。问毕,仍一揖退。

4. 昏时,侯父母将寝,则拂席整衾以待。已寝,则下帐闭户而后息。

(二) 应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 凡尊长呼召,即当随声而应,不可缓慢。

1) 坐,则起。

2) 食在口,则吐。

3) 地相远,则趋而近其前。

2. 有问,则随事实对。然须听尊长所问辞毕,方对。毋先从中错乱。

3. 对讫,俟 [sì等待]尊长有命,乃复原位。

4. 呼问未及至先,常察尊长颜色所向,不必待其出命,即当趋就其旁,致敬服役。

1) 父母久立,忙取坐物。

2)

3) 父母唤人,高声代唤。(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弟子规》) 父母疾病,煎尝汤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弟子规》)

4) 父母勤劳,即来待作。

5) 父母责备,不许强辩。(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5. 长者与物,须两手捧接。

注:如此之类,不可尽举。但当正容端志,毋使怠慢差错。尊者宜逸,卑者宜劳,故劳役之事,皆卑幼任之,弟子之职当如是也。

(三) 见长(近必趋,退必迟。)

1. 见尊长,不命之进,不敢进。不命之退,不敢退。

2. 进时当鞠躬低首,急趋而前。其立处,不得逼近尊长。须相离三四尺,然后拜揖。

3. 退时亦急趋而出,须从旁路行,毋背尊长,且当频加回顾,恐更有所命。

4. 如与同列共进,尤须以齿为序。进则鱼贯而上,毋得越次紊乱。退则席卷而下,

毋得先出偷安。

篇三:读后感

读《幼儿教育史》有感

永昌县幼儿园 何运丽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逐步积累了教养儿童的经验,已经孕育着儿童教育思想的萌芽。

在西方,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已有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主张儿童公育,并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等问题。继后,亚里士多德和昆体良等人也论述过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近代是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思想较集中地反映在众多教育家的教育论著中。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既是一位教育理论家又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并撰写了历史上的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以及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构建了家庭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他论证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等教育思想对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的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根据培根的“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并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育、德育

和智育的具体建议。

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中,强调教育回归自然,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同时,他关于生来具有学习能力的婴幼儿不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而是通过经验并利用自己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主张的教育思想成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对后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有极其重要影响。至此,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前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的思想,并以毕生的教育实践证明:一切教育都应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儿童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操作,母亲是儿童的最好老师等原则和方法。他著有《林哈德和葛多德》、《母亲读物》等,还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强调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最早提出了“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心理学知识的指导”的见解,为学前教育理论步入科学化铺平了道路。

我国最初的儿童教育思想散见在谚语中。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等。我国一些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如西汉贾谊在《新书》中记载了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母注意胎教之说、《大戴礼》与《礼记》记载有一些学前教育思想、《大戴礼》《本命》篇

中有关于初生后年龄特点的记载、《礼记》的《内则》篇中提出关于小儿出生后选择保姆的要求及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和常识等。 魏晋南北朝时,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南宋朱熹编《童蒙须知》和《小学》等。虽然这些著作中有一些“人伦之教”和三纲五常的封建糟粕,但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学前教育思想。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应注意胎教,应从小教育儿童,他赞同“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及俗谚“教儿婴孩”的说法,重视学前教育的作用。又如朱熹重视胎教,认为孕妇应注意审慎自己的行为,还认为婴儿出生后,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等道德品质,主张对儿童“教之以事”,“从小便养成德行”。以上说明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胎教和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重视幼小儿童的教育,提出了宝贵的学前教育思想。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3)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1)篇

【2019年读完的第六本书】n前言:n我真的不得不称赞一下阿图.葛文德,他的医学三部曲,我看完了2部。一部是《医生的修炼》,一部是这本书。每一部都给我莫大的惊喜和感悟。这个书评写的断断续续,以后再来修补吧…n结构:n这本书主讲的就是衰老,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讲衰老的书。作者主讲了三个部分:老人,养老院,善终护理。第一个部分,就是主讲人是如何变老的,我很喜欢译者翻译的一句话“我们就是一下子崩溃了”。无论青年时期再厉害的人,到老了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和窘迫,这个时候,如何养老便成了一个问题。第二个部分,养老院。由于老人急需护理,而儿女们要打理自己的生活,无法全身心的照顾老人。此时,养老院就出现了。然而,作者却并不追捧,指出了美国养老院的问题。养老院以及医生们,一心扑在如何延长患者的生命,却不注意患者的精神需求,进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在满足吃喝拉撒的情况下,仍然闷闷不乐、消极怠日,因为活着的价值或者称作忠诚。第三部分,临终护理出现了。临终护理,表面上看似在人为地缩短患者的生命,从案例上来看,是在给患者最后的美好生活。而临终护理并不能够更大程度普及的问题在于,医生都在害怕是自己的不作为导致患者走向死亡。临终护理就是一种“不作为”,随着科技以及医学的进步,医生以及患者都在追求一种“不确定性”,以期望更好的未来。可是,有些时候,“作为”才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个人感悟:n其实一开头,作者提到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理论简短的叙述就是: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我们觉得自己有大把时间的时候,我们才会去追求更好的未来,去努力成长。而得知自己时间所剩无几的时候,才会更加关注当下的生活,才会更想跟爸妈待在一起。作者还提到了医患关系,医生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分为“家长型”模式、“咨询型”模式、“解释型”模式。作者也在一直努力想要成为“解释型”模式下的医生,因为这样,医生和患者沟通更加顺利。我作为一个门外汉,看完这本书真的学到了关于如何对待衰老和死亡以及思考该如果对待我们的父母甚至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老人时光。我看到的是作者对医生这个职业展望的更高的要求,他觉得医生不该仅从医生的角度去治疗患者,而应该从患者真正的需求入手,确立一个更合乎患者本身期望的解决方案。比如,某个患者身患绝症,你是该坚持要求患者化疗呢?还是在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是和家人在一起过上几天正常的生活之后再采取措施?每一种抉择对患者来说,其实都关乎重大。不同的抉择,会对他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强调,医生不应该仅仅从医学角度出发,更要具有人文关怀—追求的是让患者感到幸福。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养老这个问题,更注重的是对医生本身的要求。而这些,正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更愿意见到的。也许这本书,更适合医学工作者阅读。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2)篇

强烈推荐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从来没有想过,总觉得很远很远。我们平时习惯于尊称别人“姐”、“哥”,这个称呼无关乎年龄,我们都不太愿意承认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也更不愿意去触碰关于“老”所有的字眼。而,每个人,都会生病,都会衰老。在生命的最后尽头,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是有尊严的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躺在病床上与衰老做斗争?很难抉择!

本书触动最大的有三点

一:美国的养老文化在不断的推进,从一开始的毫无隐私、群居的疗养院到可以让老人拥有一扇属于自己的门、再到可以满足他们独立生活,有隐私、有花草、有动物,给他们以安乐的晚年,我很开心有这样的一群人在做这些事。还记得大学期间去过的敬老院,那里的老人很孤单,他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问题,糖尿病,高血压等,但是食堂的饭食并不能顾及到所有的人,他们说:食堂的饭一点也不好吃。院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群居的老人,那不是生活,是圈养,所以,我很开心有这样的人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

二:葛文德医生作为临床医生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切切实实做到关心病人的需求,面对衰老,人不得不做出取舍,是用尽全身力气延缓衰老还是利用最后的时间去做最有意义的事,那一刻似乎医生的职责不再是拼命和死神争夺生命,而是尊重病人的意愿!而我们,很难做到,我们只知道救死扶伤。

三:面对衰老,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在医院度过,他们对生命仅有的期待是用剩余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而最想做的事多数都是陪伴家人,见朋友。

突然想起一句话:用倒计时去生活,如果生命还剩一周,会去做什么,不要错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3)篇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印度裔美籍人),他是个伟大的医生,之所以说他伟大是因为他敢于说出真相。这是一个拥有良心和高尚医品的医生给读者作出的诚实告白。人生无常,如何面对疾病、衰老、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直面的课题,然而这一颗却长期被人忽略了。生老病死每天都在发生,可人们只习惯被动接受,少有人思考除了医治疾病之外如何给人予心灵抚慰与最好的关怀。书中举了很多案例,让人清楚现在的医院与病人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即“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书中用了较大篇幅谈到老年人的处境及社会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及关怀发展状况,从最初的救济院️疗养院️养老院️老年人辅助中心,感觉最好的是老年人“辅助中心”。全书读完心里拔凉,但颇有收获。我觉得其中心思想可以用作者的这段话来概括:“因为我们的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们的末期病人和老人才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好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待解的问题,我们正在为生命的末期关怀开辟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新路径。到那一天,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葛文徳医生的《最好的告别》,充满人生智慧,文字简洁流畅,内容真实感人,很有现实意义,是难得的经典之作。每一个人都应读一读,无论是年轻还是衰老,无论健康还是疾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命是一条单行线,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转,以一颗宁静的心坦然面对生活和命运给予我们的一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5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500字

如何面对老年,如何面对死亡,是这本书像探讨的问题。。想起美国的一个病例故事~那是一个 99 岁常年心衰的老太太,三天两头就得送医院,估计寿命不会超过 6 个月了,最后老太太和儿女们都决定,不要再往医院送去抽血输液检查折腾,就在家里实行临终关怀照顾和治疗。老太太住到了自己熟悉的家里,家里备有临终关怀药箱,护士每周去看望她一次,根据症状调整一下药的剂量。她其实已经时日不多了。她睡在一间布置温馨的房间里,儿女们都围在身边。她身上盖着十多年前她自己手织的大花毛毯,穿着一套别致的小花睡衣,手里甚至还握着一只可爱的绒毛小熊。护士刚给了她一针小剂量的吗啡,她睡着了,看不出有什么痛苦,很安详,也许就这样永远睡去了。

那幅平和安详的画面,和医院里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体无完肤地去世的痛苦场景有天壤之别。。。舒缓支持护疗,人文临终关怀,到最后可选择的安乐死。。人除了应当有尊严的活,还应该有尊严的向死。

改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生是各不相同的,幸福的死大概只有几种。。[咖啡][咖啡]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0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000字

姥爷很突然的离开,让我不知所措。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面对家人,我总认为自己年轻,认为家人都会陪在自己身边,认为老人永远都保持那样的虽年迈但稳定的状态,认为父母永远都不会疲惫不会生病不会变老。我总是将自己的认为当作理所当然:放假回家去看望老人,老人会开心地出门迎接是理所当然;有不开心的事情告诉父母,父母安慰我替我解决是理所当然;下班回到家里婆婆做饭老公刷碗饭来张口是理所当然;而我,幼时只需玩耍无忧无虑,上学时只需学习无牵无挂,上班后工作之外不管不顾,我也把这些当作理所当然。我一直沉浸在自己以为的世界中没有长大,从未想过最亲的人有一天会凭空消失,因此,知道那个消息后我无法接受,不能想象,难以面对,我觉得我的世界观崩塌了,为什么人老了就会生病,就会离开?为什么老人要经历病痛的折磨,同时要面对自己终将离去的事实?为什么要让人经历亲人离世的痛苦?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这意味着我会经历越来越多的这样的痛苦,这要让我如何承受?我觉得是生活在欺骗我。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不断接受痛苦与失望吗?我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会陷入无解状态,不想面对这个话题。
然而问题就在那里,想跨越这个痛苦,就要找到原因,懂得事理。这本书给了我支撑,文中讲述的很多事例让我回忆起和老人在一起的美好,也让我对老人的心理感同身受,而更多的是留给我的遗憾。姥爷经历了很多病痛,多种慢性疾病越来越严重,头脑越来越不清晰,逐渐拄起了拐杖,身上也插满了管子。就如同书中所有的老人一样。我以前刻意不去面对他们身体上的痛,不去想象他们对生命的不舍,而这本书让我看到更多的病痛与遗憾,以至于在中间部分章节读的很艰难,因为每遇到一个病例,我都想象着他们最终会战胜病魔,会好好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文章中很意料之外却又顺其自然得写到他们最终的离世。读到中后期,渐渐理解衰老与死亡才是凡人最终的归宿。书中后半部分,情绪渐渐明朗起来,既然归宿相同,如何到达这个归宿才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让我欣慰的是,姥爷走时没有一丝的痛苦,他保持了最舒服的姿态,安详地离开。没有书中老人临终时的痛苦、忧虑、不舍、恐惧,我觉得这是他对生活对我们最好的告别,留给我的,就是思考生活到底是什么,我究竟要怎样生活。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8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800字

我希望来看这本书的你,思考两个问题:其一,真的认真的思考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了吗?其二,衰老于死亡到底怎么回事?
我一一解答一下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看到这本书的一个热评,评论者被关注人挺多,夸赞评论写的好的人也很多,如果仅仅是为了标注自己看过的书,请不要写太过含糊其辞,误导他人的语句。其次,一本书不仅仅是看完了就罢了,知识要输入更要输出,在读书里面来说,就是看书和思考了,如果只是看完标记了,不思考,你应该改换一种读书的想法了。有人又说,我就是想标记一下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对吗?对啊!但是,我说过,如果文章问题你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就去评论这样是不对的,指不定什么样的人看见你的热评,你的言论会产生对他的误导,如果是成年人还好,辨别力比较强一些!但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样太误导了。我希望我们成年人拿出严谨的态度来做书评。不知道我表达的是否清楚。
来说第二个问题,关于死亡。
很高兴有很多人在这么多的图书中选择了这样一本“沉重”话题的书!
但我真的有很伤心,很多人都只是看过了,并没有边看边思考,也就是我前面说到读书的态度的问题,作者是学医的,阿图是个很厉害的人,请去百度!医学上是这样定义老人的: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周身功能衰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变的阶段!非术语来说,举个例子,新买的自行车,慢慢的零件是不是会有坏掉的,车身是不是逐渐生锈腐蚀了,零件坏掉就如周身器官功能衰退,车身腐蚀就是组织细胞退行性变。这是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亡。也就是说就算你一生永远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也难免因为衰老而死亡。医生正如修理工,帮你们修理坏掉的,但是由于人体“零件”唯一性,导致了各种医学界现在难以解决的局限性!
改天再好好写吧!我现在深夜复习,请见谅写的粗糙。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25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2500字

最好的告别:一个逃不脱的命运

理解生命的有限性

动物园里圈着三五只鸵鸟,粪便的恶臭让人有点抗拒,但是好奇能打败一切肢体的不适应,围观的看客依旧火热。我站在高处望着这群鸵鸟,看着他们为了被泥土碾得烂碎的花椰菜争斗,好似儿戏,而我好似一个吊儿郎当的看客,可是来往的人谁又不是?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在某处我们也似儿戏,也刚好有某位在做着看客。这一刻,我冷不防的想到死亡,我的心开始被压得囧瑟。

当死亡还是个伪命题的时候,我们几乎以为我们面对的只有小灾小难,距离死亡还有无数的分秒,直至病痛开始的那一天,我们才知道死亡从来都不是伪命题,他的存在除了证明他是公理,也为了能做个看客,看我们儿戏,时间到了他要借足进来,放一两棵有毒的“花椰菜”,看着我们自己和自己斗争。但是这斗争,我们即使再英勇,最后的赢家依旧是他,所以他又笑了,笑靥如花,瞳孔逐渐放大,他时刻准备着怒,准备着放手击穿所有一切脆弱的肉体。

与死亡对抗是对生命本身的不尊重

该来的终究会来,逃也有办法,但那无异于死。

人可能是唯一给自己贴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标签的生物,他们傲娇,他们蛮横,他们固执……于是他们尝试各种技术去对抗死亡,他们给脆弱的肉体人为添加一些“主角光环”,即软管。让它们穿过鼻孔到腹部输送必要的养分;他们给自己附加两个“袋子”让它们代替体内坏掉的消化组织;他们组装自己,让机器穿过自己的鼻子输送氧气;他们释放自己,用软管引导排泄废物……于是乎,我们看到一个有一个脆弱的病人躺在四角通白的房子里,望着这片白,他们想表达什么,可是“主角光环”的代价是,没法与最亲近的人沟通。

可是,他们真的想回家。可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只想让他被最好的医疗设备拯救。在这种死循环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温情。除了泪、痛苦、后悔,剩下的就是遗忘,冷冷的遗忘。

我突然想起那个下午。六月里新疆的天通透的蓝,我望向天空深处,仿佛能照应出光怪陆离小小的我们。阳光投过树叶的罅隙滚落到地上。我在奔跑,从学校到家。忘记了时间,忘记遇见的人群,忘记自己有没有穿越红灯。我感觉自己跑在生命一个固定的跑步机上,我爱的人就在那边,他躺着,我跑着,可是我感觉自己怎么也跑不过这时间。

我父亲他躺着。他浑身臃肿,我的姐姐们都来了。我冲进房门的那一刻,我感觉房屋是清凉的,不过我很快意识到,是寒意。每个人都没法让自己的细胞活跃,而寒意的漩涡中心是我的父亲。他躺着,我抓住他的手,冷。

眼泪是留不住的。

他没有带呼吸机,他的眼泪也留不住。我们几乎没有交流,就是哭。所有人都离开了,他们退出这个煽情的场景。

父亲在那天下午九点多离世,在最后的四个小时里,我觉得是他人生最幸福的四个小时。他说自己要被葬在南山下的一座小山上,那里有唯一一棵绿着的无名草木,他说也只有这个角落能看见山下人工湖的一角。我们很惊讶,他是什么时候为自己选择了墓地。

他和我的姐姐们重归于好,以前他总是重男轻女,那天下午他几乎要下床为每个姐姐道歉。

印象里,那天下午,他唯独没有说我,我还小,直到他闭上眼睛也没有敢于面对我还小而他已经不能参与我的大半个人生,这个残酷的现实。

入土那天,我看了他选择的地方,抬头是南山一角,迷雾中如梦如幻,低头有湖,水木化舟,皆有韵味。我在泪眼朦胧中似乎看到父亲在湖面上泛舟而过,他在眺望,用微笑的目光。

我很欣慰,他没有受罪。生命不过如此,该来的时候来,该走的时候走。

应运而生的养老院

我难以想象父亲如果临死也躺在弥漫着福尔马林气味的医院是种什么感觉。然而越来越多的病重的老年人被选择在医院,或者养老院。他们被最亲近的人选择了延续生命,被最亲近的人放逐在一个陌生的楼宇中,为了所谓的孝道。

我不太明白中国人的孝道,有时候我更感觉这种所谓的传统美德更像是做给别人看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手段。于是,人过古稀被丢在养老院的情况越来越多。讲道理,在一个越合法化越标准的养老院,他们对一个老人的护理就越不人性越不周到。如果用监狱来比喻所谓标准化的养老院,绝对凝练而传神。养老院是赡养老人的地方,监狱是囚禁犯人的地方。养老院有张床提供给老人,监狱有一张床提供给犯人。养老院规定时间起床睡觉,监狱规定时间起床放风。两个地点,一个性质。我读书少,难道年老的人都该抓起来,犯罪的人都该被当长辈供着?

总有人能发现问题,甚至提供可靠的方法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核心是老人,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在于老人的答复。

问:老爷子,为什么你不愿意住在养老院?

答:因为那不像家。

家是什么样子?自由,你可以有隐私,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甚至你可以照顾你的小花小草,可以照顾你的小猫小狗。领里之间互帮互助,即使偶尔的彼此斗气,也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能证明老人并非无用,他们还活着,只是慢下来了而已。

有人提出另一种有意思的方案,他们提出构建一个大厅,分别有12个房间住满老年人,他们共享一个大厅,在这里他们可以打牌,用厨房和餐厅,看报以及下棋。这也是家的格式,不过是扩大版。我突然间意识到,他们虽然老了,但是他们依然想有话语权,事实上这是对的,因为我们总有这么一天。

基于以上的方案,我想出自己的方案。如果我们跳出家的概念重新审视老人,重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觉得我们会得到很多解决方法,因为他们除了家这个笼统的概念以外,他们还需要其他的,至于是什么,各抒己见。与其这样,我们不如让老人自己为自己组合一个养老院,他需要有人洗衣服那就找个人洗衣服,他需要下棋就找个下棋的人,任何事物由他调动。保持自由和隐私,在家的基础上极大的利用剩余的时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养老院的概念?

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仅仅是不让他们受罪,并且陪着他们。你要明白,在医生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任何附加在他们身上的设备或者药物仅仅是延续他们的生命,延长他们对病痛本身的承受过程。留些回忆给自己,留些圆满给他们。

我们不总是可以和离去的人告别,突然的车祸,突然的猝死。如果对于死亡我们只有最好的告别,那么敬畏死亡或许就是对生命本身最完美的告别。


后岛

2017.4.6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9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900字

将这本书列在2019年的30本读书清单里,意料之外的会在第一个月把这本书读完。
月初还在看朋友介绍的《阿特拉斯耸耸肩》,但突如其来的消息舅舅突发脑溢血死去,留下年迈的姑奶和刚大学毕业的表妹,无疑是这个严冬最严酷的噩耗。于是,很想看看这本书,即便是个褒义的标题,但仍面露晦色、主题沉重。我的出发点是,通过医者的真实案例描述,将会对如何坦然直面年老、死亡有一些了解,对身边年迈的亲人,如何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理解,甚至尽自己微薄的一点帮助。读完此书发现,收获的远不只有这些。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作者不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书中多个案例集朋友、亲人、儿子各个不同角色来诠释“姑息治疗,善终服务”的理念,围绕“老年的安顿和疾病的处理”两个方面来讨论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三大话题。作者是一个博爱的人,善于反思、理解他人,正是因为他自身成长在一个关爱富饶的家庭,所以他传递慈悲为怀的举动,旨在帮助他人幸福、减少疾苦。
即便我们在不同的国度,大家总对年老生活有共同的憧憬“儿孙满堂,即便有疾苦,也想要生活在自己的房子、住所,而不是医院、养老院。”如何过比较体面、舒适的老年生活?首先,在迈入年老之前,要有较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身体将如何回馈我们自己。其次,承认“年纪大了”迈入年老的种种现象,皮肤松驰、粗糙、体重下降、身高降低、发际线升高、记忆力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老年疾病。最重要的是,年老者常会因为腿部肌肉乏力而引起脚足重心不稳,故要特别留意谨防跌倒。听闻过多次老家的年长邻居因为跌倒而中风或是腿脚骨折,更有半瘫和全瘫。再次,深刻认识年老疾病。最优的选择是在家安宁老去,有家人的陪伴和照料,条件好的还可以请护工。其次是去疗养院,当然这也需要有一流的医疗条件和足额的养老金,毕竟居住在这里的年老人们,或多或少都是因为一些无法自理的疾病而选择居住在此。而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大部分养老院,大多是群居的老人们,无法得到较好的照料,缺少亲人的陪伴。好似又回到他们的儿时,像留守儿童一般可怜。如果,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出生在那些艰苦时代,年轻时吃过了很多苦,年老时在饱受疾病折磨时,他们仅有的余生应该要得到一些关爱。对吗?
坦然面对病痛和死亡。作者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娓娓道来,仿佛置身各个家庭,面对癌症和肿瘤带来的苦楚和离去,一次次泪目,不记得用过多少张纸巾来擦拭。对大限来临,记忆犹新的处理方式是医生了解病人,通过“解释型”模式和患者对话,如“你最大的恐惧和关心有哪些?”“你最重要的目标有哪些?”“你愿意做哪些交换、不愿意做哪些交换?”等等。当然,这必定是一场艰难的谈话。同样的情景在作者作为儿子与他同是医生的父亲身上重现。值得推崇这样的方式让病者在仅剩余的生命,以目标、愿望为导向,在医生的帮助下实现,尽可能少的留下遗憾。绝大部分老人在年老快要离开人世时,总是一副小孩模样,觉得还没玩够,不愿离开人间。想起离开了快10年的外婆,当时她中风后连妈妈和我也不认识,生活完全不能处理,但仍会在她状态较好时叫我陪她玩儿,我想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小孩儿”吧。那么,接下来会和医生一起统一战线,将如何有效的与病魔作斗争。有一部分幸运儿,利用有效的治疗手段,合理的抑制了病魔的快速发展,延长了快乐而幸福的日子。而另一部分人,作者则建议不以治疗为主,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在亲人的陪伴下,在善终服务医护人员的调理下,安宁地死去。
还曾有夫妻之间那种相濡以沫、体贴入微、感受至深文字描写。“凌晨两点,我父亲起床上卫生间,但是起身的时候,他的腿支撑不住,他就地倒了下去。好在地上铺了地毯,他没碰着头,好像也没受伤。但是他没法自己站起来,他的手臂和腿都太虚弱了。她(母亲)努力想把他弄回床上,但是他太重了,而他也不想再叫救护车。于是,他们决定等到第二天早晨再找人帮忙。她把床上的毯子和枕头给他扯下来。她不想让他一个躺在那儿,于时陪他一起躺在地上。但是,由于她患有严重的膝关节炎—她自己也75岁,现在,她发现自己也起不来了。”又一次潸然泪下,想到最真挚的感情到最后都会化为亲情,互相都是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由此,又联想到三毛在沙漠时某个半夜一次痛经,河西非常温柔的帮她轻揉肚子,那个画面如文中所描述的一样,温暖如初升的太阳。
这是一本值得读的书,让我们以开放性的思维正视死亡这个话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防某些老年问题和老年疾病。虽然内容偏晦,但正是因为通读本书,才会以更全面的信息和强大的心灵来面对将来必定要发生的死亡。

小学六年级:读《青少年必须知道的热带雨林》有感


周末期间,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本名叫《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热带雨林》的书。简介上说热带雨林是美丽、神秘而又重要的。我心想:热带雨林真的这么神秘吗?不如我就看看吧!充满好奇心的我开始专心致志地在网上读起这本书来。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热带雨林是分布于赤道低地上、气候终年温暖潮湿地区的茂盛森林。它是地球上的绿色帐篷。它对地球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测的,它就是地球之肺,吸进了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需要的氧气,为提供人们生存的空气,它还是一个天然的消声器。正因如此,热带雨林享有空气清新机的美名。

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贵。抬头看一看,只有郁郁葱葱的苍天大树,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和草木。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罗、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但这里由于晒不到太阳而光线暗淡,虫蛇出没,人们在其间行走,危机四伏,寸步难行。

热带雨林不仅是一个梦幻王国,更是生物的乐园。在这里,有十几个人才能合围的望天树;具有恐怖色彩的麻醉药鼻祖曼陀罗;被赋予夺命的魔掌之称的茅膏菜还有跳跃健将袋鼠、国宝宠物考拉、活化石鸭嘴兽、百鸟之王秃鹫它们都是热带雨林的居民。这些植物、动物都在热带雨林中繁衍生息、幸福生活,使这里一片生机勃勃。

看了这本书我才真正认识了热带雨林这个富有生机的地方。但如今由于人们的砍伐,这些热带雨林已经遭到破坏,危在旦夕了!我想说:人类呀,我们不能再去破坏热带雨林了,要保护这些热带雨林,保护地球之肺!

读后感大全:读后感


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84天一无所获后,决定独自一人去远海捕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这条鱼力大无比,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终于将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归途中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人只得空手归航。《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它用独有的那种回归自然的质朴、天高海阔的深远,以及一股恢弘的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又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虽然老人辛辛苦苦捕到的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了骨头架子,但他战胜了大马林鱼和许多鲨鱼,体现了人类面对艰险无所畏惧的高贵品质,面对失败有着优雅的风度,他赢得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是个了不起的胜利者。

人类的极限,无人知晓。人往往会局限自身,了自己的心。但是,当一个人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鱼还是一副骨架,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已在与那马林鱼的搏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作为一个强者,就不应该因为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荀子读后感(读后感)


《荀子》的乐论讲的是音乐对人的影响,古人称之为乐礼,也属于伦理道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乐礼会使人们的志向高洁,遵循礼制的人们的德行就能养成。遵循乐礼之人耳聪目明,感情温和平静,天下都安宁,所以在古代乐礼也是一种管理人的方式。我觉得其中最核心的还是那句“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它讲述的是一种道义、道德与欲望的平衡,而这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最难掌控的。

君子用道义来控制欲望,那就能欢乐而不乱来;小人为满足欲望而忘记了道义,那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举个例子,小的时候很贪玩,就喜欢玩游戏,然后让我爸妈就很头疼,直到有一次我爸说:“你就一直玩吧,不用学习,玩到自己不想玩为止。”这么一说,反而我就不想玩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我的内心觉得贪玩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如果没有节制没有束缚,那反而没有真正的快乐,如果当真继续玩下去,到了最后也只剩下是空虚,因为这种快乐不是可持续性的,是会迷茫的。所以一种张弛有度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是能把快乐高效化。

这种状态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学更毕业的时候,自己的膨胀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与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对等,然后对未来就充满了迷茫,就如我老师所说“你们这一代就是迷茫与浮躁的代名词,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词,踏实。”现在想想踏实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就像下定决心减肥的人,在夜跑的路上遇到了烧烤摊,欲望战胜了理智,最后的最后,只剩下减肥路上的迷茫。

说一说我这一代的人的迷茫吧,一切的外界环境,比如房价、物价、大城市的消费欲望等等,会让人失去对外来的盼头,因为认清现实的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便会轻易的放弃,就像你一直能追着一个人奔跑,直到无论怎么跑都再也看不到前面的人影时,便不再想奔跑了。这便是迷茫的所在,当不在奔跑时,当看不到终点时,那终点依然在那个位置从来没有变过,变的只是自己的决心。

那么这里又会提到一个新生词,躺平。意思就是同样都要到终点,同样都争不到名次,我为什么不舒舒服服的走到终点,还要拼死拼活的跑到终点呢。我不会批判这个态度的正确与否,它同样也是迷茫、思考后的产物。但是如果回归到《荀子》所说的道义束缚中去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因为它是一场赛跑,有着道义与体育精神的束缚,我就必须要跑步前行,而不是走着,也不是躺着,停下了脚步固然身心得到了一时的放松,但是那不是我参加赛跑的目的,那没有目的的赛跑就注定迷茫。

所以,有了目标,只要前行就不再迷茫。

《大学》读后感(读后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喜欢教学生文言诗词,每每读到古人的诗词歌赋,都不禁惊叹。古人如此聪慧,虽没有手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却能把所见之景用七言诗词写到极致,读罢有如身临其境。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尽了人间四时之美,怎能不令人神往。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同时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读文言文的书籍。因为文言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古人能用很少的文字传达出很深的思想内容。这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特点。因此我非常喜欢文言文,尤其喜欢蕴含深刻哲理的这部《大学》。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我还不明白“大学”的含义。只看摆放在文言文类别中,就随手翻来读一读。边读边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古人必修科目,是古代的每名学子都必须要学的书籍。千百年后,我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深受其影响。有些句子,你仔细琢磨也蕴含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大学中提出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当代社会四有新人的践行标准。“平治齐修”则是古代君王的基本国策。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随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这样。心不妄动,才能所处而安。这句话非常好。现代社会快节奏,就是缺少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做任何事都不静下心来,是做不成的。只要心静,有专一的目标。这件事才能做好。这样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不要以为至善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做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上的事情。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

一群善良的人,同一个步调。心中有光,祖国未来才有希望。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这让我想到了,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这样说到,要像白求恩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不敢奢望,做一个如此高尚的人,只要做到无愧于心,足矣。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此书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因为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起,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论对谁都适用。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首先想谈一下个人对《大学》这部经典的感悟,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则,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通过学习《大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大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史著栋)

什么样的人是有修养的人?谦虚的?低调的?善良的?温柔的?是的,这都是个人修养的表现。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原句是:“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管理好家庭,有益于国家,美德彰显于天下,那你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

怎样才能提高个人修养呢?

其实还有后半句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欲修身,首先要格物。格的意思是穷尽,物其实就是事物的道理。宋代的程朱理学对格物的解释就是——追溯万物的本源,也是磨练自己心理意志的一个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学习研究万事万物的规律,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试想一个对世间万物一无所知的人,又何谈修养。脱离万物脱离知识谈修养,就好似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再如何精彩也都是空中楼阁,也只能是泛泛而谈。我们有时看到一个人,你会感觉她有气质,一看就是很有修养,是的,有修养的人总是很有气质,这气质从何而来,必然是多年的学习、通身的学识积淀而成的。这便是修身的第一要义,儒家坚持了几千年的“格物致知”。

其次,便是要“慎独”。何为“慎独”?基本句意可以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向平时一样”,但这是第一层级,往上,指任何时候自己的内心都要像有个天理在审视自己的样子,也就是不管有没有人,更深入强调是内心的“诚”。诚就是“无自欺”,时时刻刻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个点其实非常难,我们日常潜意识的规避是很严重的。所以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很多理学家,为了达到“诚”的境界,就有了“敬”和“静”的功夫。敬不再是指尊敬其他人,而是自己尊敬自己内心的天理良知,保持让天理良知时刻审视和审判自己;而静则是认为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最好地审视自己,这个心静,不简单是停下来,而是指内心冥灵,一种“诚明”的境界。

格物致知+慎独,再提高个人修养之路上缺一不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便是这个道理。只知格物致知,而不“诚”,做不到“敬”与“静”,很容易走进死胡同,钻进牛角尖,甚至走上弯路,可以说“慎独”是“格物致知”掌舵人。而一味崇尚“慎独”,忽略“格物致知”,便会像前面说的,思而不学则殆,殆即有害,更别说提高个人修养了。

让我们铭记格物致知与慎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一个自己满意的人!(张贝贝)

名著读后感:读后感


炎热的暑假,我在家里看了许多书,其中我最爱的一本书是《海底两万里》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和书中的主人公皮埃尔。阿隆纳克斯教授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只之旅。我们一起快乐地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惊奇地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在两万里的海底航程里,皮埃尔。阿隆纳克斯还教会了我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可以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猎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长是怎样制服鲨鱼的,还可以了解到诺第留斯号是怎样冲破冰山的围攻脱离险境,安然无恙地奔驰在危机四伏的海底的。

看完这本书我知道科学有很多奥秘,科学可以带我们去到奇妙的世界里。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项链读后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一)

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撰写的《项链》乃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我读后感觉其内容曲折蜿蜒,扣人心弦,并且含有深刻的人生道理。

《项链》一文描写了女主人公瓦赛尔太太十分虚荣,为在舞会上引人注意,而丢失了向朋友借的一条珍珠项链。一家人从此只好省吃俭用,努力工作,用了整整十年时间终于凑齐了买项链的钱,他们买了一条相同的项链还给朋友,而朋友告诉她,借给她的项链是一件人造品,只值几百法郎。瓦赛尔太太后悔莫及,痛恨自己当时太贪图虚荣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生活中许多人为了面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别人比吃比穿,最后却落个惨败的下场。比如说,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一些女人感觉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就去染发、美容,有的甚至不惜几万块钱去整容。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不顾父母劝告做了整容手术,结果手术失败了,她不仅没变漂亮,本来的面貌也被毁了。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做人不应该好面子,不应该有虚荣心。

《项链》不仅是一篇内容精彩的短篇小说精品,更是一部含有深刻道理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果你对这篇小说也感兴趣,不妨读一读。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二)

今年暑假,我在书店里挑了一本书,《羊脂球》,里面有好多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遗产》,《一家人》,《一个女雇工的故事》。这些都是莫泊桑写的。不过这么多篇小说中,我还是最喜欢《项链》这篇小说,它是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罗瓦赛尔太太迷恋虚荣浮华,为图一时出风头,而丢失了借来的项链。一家人只好省吃俭用,东借西借,好不容易凑足3万6千法郎买了一条相同的项链赔给人家。为偿还这笔债务,他们夫妻俩赔上了十年的辛酸。后来罗瓦赛尔太太从原项链主人那里得知,那条丢失的项链只不过是一条只值几百法郎的人造品。这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读后使人追悔其过去,更揣想其未来。

如果罗瓦赛尔太太当初不去借项链,她就不会赔上十年的辛酸。这也只能怪她自己迷恋虚荣浮华。哪一个人不爱美,但是过度的爱美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要经常注意身边那些小的祸患,不要掉以轻心,否则会积成大祸,对事物的钟爱要适度,不然就会产生不良结果。

大家千万不要学习罗瓦赛尔太太,她那种迷恋虚荣浮华,过度的爱美不值得我们学习。

平淡才是真,自然才最美。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三)

我看完了莫泊桑的【项链】后,深有感触。这篇小说写了:玛蒂尔德·洛塞尔是一个朴素的女人,她有一天收到一封晚会的邀请,但她却不知穿什么衣裳去好。于是,丈夫让她去借朋友家的首饰。她借走了一串金刚钻项链,在晚会上大放光彩。但是,在她回家后,那串项链却不见了。

他们找遍了他们去过的每个地方,都一无所获。后来在一家店里看到了一串一模一样的项链。但店主说要三万六千法郎给他们。为了项链,他们开始借钱,直到借够了钱,买下了项链还给了朋友。为了还债,他们辞退了女佣,搬了家,玛蒂尔德·洛塞尔开始尝试做家务,丈夫开始帮商人誊清帐目赚钱。十年后,他们终于把债还清了。玛蒂尔德·洛塞尔高兴地告诉朋友后,才知道朋友借给她的那串项链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

个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的事件,让女主人回到现实之中。这个现实是残酷的:它要你为之付出辛勤的劳动;要你牺牲美丽的容颜;要你心力交瘁。但是,它也给你丰厚的回报:女主人的生活因此而充实;她与丈夫和衷共济,享受着相濡以沫的甜蜜;总之,她物质却不富有,但心灵却获得了真实。莫泊桑无疑在用一个显得残酷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由浮躁到真实的故事。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用了十年的汗水和艰辛。

我们不应该追求这种并不属于自己的虚假的东西,而要脚踏实地的去干一番事业,通过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荣誉来。

《自我》读后感(读后感)


本书讲了什么是自我,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如何认识自我,自我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虽然书中讲的是对自己的认识和探索,但既然人类大多生活在社会的环境里,所以自我的研究实际上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射。书中的很多话题都是从对自我的意识开始到理解这样的看法以及在他人的眼里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体验。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s://www.dhb100.com/

我们的成长,是先有身边人的评价即社会反射,从而形成意识,再不断印证自己的意识的过程。只有当你不断去做相反的事情的时候,你的想法才能被改变。为什么有钱人要做慈善呢?是因为为了让自己相信自己还是好人。那么我们可以用自我意识的特点来做些什么呢?

1、改善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自我妨碍,为的是不想看到自己失败。失败的次数多了,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人,这样的感觉可不好。但实际上,上帝对人类是公平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失败才能成功,成功的那群人只是过了失败那条坎。

2、学会正确地赞美别人。当别人特别在意自己的某个部分时候,就是他需要被认同的时候,这个时候恰到好处的赞美会事半功倍。比如赞美爱买衣服的人漂亮,爱买书的人聪明,爱说话的人健谈,文静的人懂思考,害羞的人可爱等等。

3、控制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产生于人们寻求同一性的失败。比如说你工作努力却被指责偷懒,你觉得你讲道理别人说你胡说八道。你应该明白很可能别人说的很的很对,但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书上说了“积极的错觉才能保证健康的心态”。

4、设置短期目标。短期目标会使你的“自我“意识到你的进步,从而产生积极情绪促使你坚持下去。

人类生来就拥有自我,并在整个一生当中都在探索自我。我们的自我认识主要来自环境的反射,我们利用自尊来处理这些反射回来的自我认识,通常高自尊是更积极的认识,低自尊更消极的认识。人的自尊就是掌控感和安全感,形成于儿童时期。最后,我们用这些认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希望行为和认识具有同一性。反过来,我们的行为会增强或改变我们的认识,正确的自我认识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健康的心理是过份积极的自我认识带来的。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童蒙须知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