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读后感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叫魂读后感。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叫魂读后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叫魂读后感(一)

亚伟

从开始到结束,战线拉的很长,读完了《叫魂——1768中国妖术大恐慌》。听说这本书,还是在手机上有知乎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

《叫魂》这本书的背景是清代乾隆盛世。清高宗弘历(乾隆)在封建历史上可以算是空前绝后吧,然而在1768年,乾隆盛世鼎盛之际,"叫魂"的妖术把大清搅得天昏地暗,几个月里这个股妖风席卷了半个中国。"叫魂"的行为,即懂得妖术的人,可以在得到受害者的发辫、衣襟后,控制受害者的灵魂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受害者灵魂丢失后会立即死亡。《叫魂》一书,则是涵盖了几乎各个方面(法律、经济、制度、百姓、官员、皇帝等等等等等),来分析"叫魂"这一事件。

显而易见的,百姓这一阶层,是最低的一层。百姓作为盛世的创造者,却享受不到盛世反馈而来的种种福利,只能默默保持着帝国的运转。"叫魂"首先爆发在江浙地带,这里是当时的经济中心,然而极大的经济分布不均、米价的持续上涨,使得不那么发达的城市的百姓们全家集体进行劳作(耕种、纺织)才能勉强保持生存,城市间贫富差异带来的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安定。这一阶层的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也没有任何权利。妖术事件流传开后,最恐慌的便是百姓,一是没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二是他们最容易成为妖术的目标,再一个就是没有人可以保护他们抵御妖术、不受妖术的侵害,而家庭中成员的死亡都是很大的损失。"叫魂"爆发之后,受害者基本上都是乞丐、僧人。当时的游方僧人,实际上和乞丐没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这层人比普通百姓的地位更低下。借由"叫魂"事件,百姓获得了指控他人的权力。于是,就爆发了。出现了多起群众聚集,将疑似会妖术的乞丐、僧人抓住,进行殴打甚至打死的事件。

长期被挤压在边缘地带,突然获得了哪怕小小的权力,便将枪口一致指向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这种行为简直一点点都不奇怪。

百姓陷于恐慌,那么受过一定教育的官员又是怎么处理的呢?实际上官员是不相信妖术的真实存在。最初出现的几起妖术事件,官员们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认为是有人借妖术的名义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有人人诬陷其叔父"叫魂",能得到更多家产;债主陷害其债务人剪辫,要挟还钱。官员们认为百姓的愚昧使得这些普通的纠纷进一步扩大,妖术是不存在的。官员们因此起初未向皇帝上报这些案件。

而皇帝弘历,是整个妖术大恐慌最大的推动者。上面说到,起初几件妖术的案件发生后,地方官员并没有及时上报给弘历。自然,弘历在地方有着自己的耳目。当他得知这些事件后,大为震惊。他认为这是地方官员的腐败、失职、不尽忠。敏感的弘历一开始就将"叫魂"案提高到了政治层面(剪发辫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满清政府统治的一种反抗),向官员下达"尽全力清剿叫魂案犯人,并不在民众之间造成恐慌"之类的命令,并与官员的私人通信中用词严厉。

当然也难怪弘历会有这样强烈的反应。按照官方说法,只有皇室能够与神灵进行对话,"叫魂"这种巫术是对皇家在神灵、占卜领域统治权的挑战。剪发辫视为是对满清政府统治的一种对抗,也是长期存在的。另外,随着管理体制的日渐成熟,官员们早有了和皇帝抗衡的手段,书中介绍,满清的统治阶级中,一直提倡着满族人尚武率直、刚正不阿之类的优良品质,在他们眼里江南的汉人官僚代表着贪污、腐败、欺上瞒下等等不好的东西,那些原本正直的满族人进入汉人官僚圈后很容易被同化。弘历看来,官员们都只是想着如何维持目前安稳的现状,不思进取,没有真真切切为帝国着想。

山东巡抚富尼汉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嗅到了皇帝的震怒,在弘历的名利抵达之前上书说自己抓了几个犯人并供出了主犯,以此来弥补之前隐藏不报的行为。本来就子虚乌有的案件,哪里来的犯人呢?当然是强行用刑逼供出来的。弘历对富尼汉的上报很满意,因此更加认为其他省份的巡抚监察不力,当有巡抚上报说本省没有相关案件时,弘历甚至会认为官员在撒谎,强行将该案件推波助澜到了半个中国的省份。山东巡抚如此积极,其他省份的巡抚只得依样行事,逼供出了不少犯人,"叫魂"闹大后,这些烦人都被要求带到直隶由重臣进行审问。在这里,犯人的口供与之前自相矛盾,还有犯人直接翻供,声明自己是被逼迫至此。

事已至此,"叫魂"一案纯属子虚乌有显而易见,留守直隶的重臣通过委婉的方式向皇帝报告了这一事实。弘历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而是在承认"叫魂"一案真实发生的基础上,将罪过加在了官僚体制上,对部分地方官员进行了清洗。

至此"叫魂"一案告终。

在我看来,"叫魂"案就是皇帝弘历与地方官员们进行的一场争斗,这场争斗使得对"叫魂"案的处理方式产生了错误,从而使其影响得到了扩大。对官僚体制进行震慑是皇帝弘历一直想做的事,而"叫魂"案实际上不是一个好的契机,因为这个案件没有建立在真实发生的基础上。虽然皇帝对地方官员的震慑起到了一点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不会产生很大的改变。1768年是乾隆盛世的鼎盛时期,却发生了这样的大恐慌,之后没多少年,大清帝国开始走下坡里,所谓"盛世"的本质,通过"叫魂"案中的折射,可见一斑。

《叫魂》这本书,并不是像想像中的那么枯燥,作者孔令飞是个高手,原以为只是普通的纪实,却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整本书内容极其丰富,涵盖面广,却不苦涩乏味。但大概正是它的涵盖面广,读起来才让我觉得自己的人文素养还差的很多,有些地方读起来不太懂,也不太能理解。

可以看出,孔令飞教授查阅了大量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查证工作,想起自己当初信誓旦旦要写个《冰与火之歌》的系列,然而更了几期就没更了,确实是很辣鸡。

叫魂读后感(二)

叫魂闹剧—身心二元的恐慌

作者:[美]孔飞力 译:陈兼 / 刘昶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版次:2014年6月第一版

孔飞力先生作古,才拾起这本他的经典著作。读过后感到故事本身其实并不复杂,但通过故事本身折射出的民间、官场和皇帝的反应确实耐人寻味。值得深思和痛惜的是,今天的中国民间、官场和高层依旧在叫魂的故事中逡巡不前,只不过叫魂的戏法变化了而已,其余照旧。

§ 故事:

孔飞力的《叫魂》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1768年的江南出现了一种妖术,引起了广大民众们的恐惧,这种妖术主要指妖术师可以通过人的发辫、衣服甚至姓名来盗取其灵魂注入纸人中,为其服务并且骗取钱财,而灵魂被盗者则会立刻死亡。这种妖术引起了大恐慌,以至于从春天到秋天的大半年时间里,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因为这股妖术之风而动员起来。百姓们歇斯底里地四处寻找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且不放过任何一个嫌犯将其捉拿至官府;而各级官员则穷于追缉流窜各地频频作案的疑犯;甚至庙堂之上的皇帝寝食不安,力图弄清叫魂恐惧背后的凶险阴谋并不断发出谕旨命令全国官员进行清剿。而在年底,朝廷高级官员联合军机处最终审议之下,谨慎小心地提醒皇帝:所谓的叫魂恐惧其实只是一场庸人自扰的丑恶闹剧、又抑或是阴谋家无端挑起想要引起民众恐慌的恶意慌乱事件。妖人最终未被抓获(因为本来就子虚乌有),没有一件妖案被证实,审问下来缺乏足够的证据,甚至疑犯供词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只是庸人自扰、造谣捏造、屈打成招。最终乾隆皇帝下令"收兵",停止清剿。

书中所征引的案例,主要以事件发生的先后为线索。

横跨不同地域的案子,通过"时间"这条主线贯穿在一起:

1月 德清石匠吴东明案。

4月 萧山巨成和尚案、白铁匠案

5月 苏州张乞丐剪辫案 胥口镇净庄和尚案

6月 书生韩沛显剪发案。

7月 乞丐蔡庭章剪辫案。

8月 乞婆剪侍女衣角案

10月初 觉性和尚案。

可以看出,一直到当年的10月份,仍有嫌犯被抓捕归案。

妖术恐慌首发在浙江、江苏,然后从江南地区迅速蔓延到山东、湖广、北京、安徽、河南、陕西及福建。总体呈现一个由南到北,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 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同于孔飞力和普遍读者对官僚阶层的分析,我对这场事件中民众的种种反应有一些想法。

· 民众为何对于莫须有的"叫魂"妖术如此恐惧?

"对普通的百姓来说,术师的妖术威胁到的是灵魂和躯体之间的脆弱联系。"古代民间普遍认同人的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即认同身心二元论思想。这种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间有身心二元的古老信仰,灵魂与肉身的可分离性使得中国人相信灵魂可以被别有用心的掌握妖术的"术士"施以超自然的力量而偷走。当时佛教的思想影响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叫魂"事件的起源也是几个和尚因为嫉妒隔壁庙里香火不断而造的谣。佛教关于身心的观点是:"心是身的本质,心可以使身处于不同的形态,身只是显现心的修行阶段的工具。"[1]1768年事件中的叫魂,意义上更倾向于"偷魂 ".在众多侵害身心的妖术活动记载中,普遍存在两个关键的物品:头发和纸人。在很多文化中头发具有神奇的魔力,被认为与生育能力有关,或与自身灵魂力量的效力扩展有关。

[1] 《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 作者:聂成华(张学智)

叫魂读后感(三)

太平盛世下的妖术恐慌

1768年,即清乾隆三十三年,这时的清朝正处于太平盛世。但与此同时,某种带着预示性质的惊颤开始蔓延于中国社会:一个幽灵-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在华夏大地上盘桓。

据称,"术士们通过做法于受害者的名字、毛发或衣物,便可使他发病,甚至死去,并偷取他的灵魂精气,使之为己服务。"于是每一个人都睁大了眼睛去关注周围是否有外来的面孔,怀疑外来者都是那可恶的盗魂者。而普通人可以因为自己的怀疑肆意殴打他人,地保之流更是趁机敲诈外来人口,如果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便可以污蔑其为盗魂者,同时还煽动群众,引发恐慌。而民众的恐惧导致他们可以漠视生命,有些被怀疑为术士的人往往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活活打死。当然在清政府严苛的律法之下,还是有不少被怀疑为术士的人被送进监牢尝尝那可怕的夹棍,有的人撑不住招了,但没有确凿"证据",于是放了:有的人也撑不住招了,因为"证据"确凿,被判死刑:但更多的人在快要撑不住,将招未招时就已死去。即使官府明令禁止传播流言,却这并没有什么效果,恐慌由南至北,由浙江至北京,终于惊动了那宫墙之内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一次的妖术大恐慌呢?表面上看,白银输入、物价上升,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但实际上在长江下游人口过于密集的地区,稻米的价格对于普通百姓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慢慢的平民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对待无辜者的血腥与暴力其实是在发泄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叫魂事件发生以前,司法记录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

而从地理来看,在农耕文明的社会大背景下,江南地区的人民大多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里,有一定的领土意识,当人口开始持续流动,大量外来者涌入,在无形中便破坏了原来的秩序。本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就很紧绷,精神高度紧张,就快要到达极限。而这些陌生人的到来无疑加剧了不安定的因素,人们总会对闯入者多留一份心,许多冤案的源头正是这种特殊的关注。

当然,这一弥漫整个中国的妖术大恐慌不仅仅是因为单一的压力所造成的,社会的阶层分化使得公众缺乏起码的社会安全感。封建社会的决策几乎只有君主与官僚阶级知晓内情,而平民百姓可以说是毫不知情的。况且清朝是我国文字狱最盛的时代,它不仅从文学、从思想上去控制人们,甚至礼仪、服饰、发辫都特别规定成一定的样式。明末清初时清朝统治者为了消除前朝影响,命令所有汉人剃发易服,反抗者格杀勿论。为了保护世代传承的文物衣冠,汉族人民于蛮族统治者斗争了37年之久,最终满族统治者获得胜利,而政策也越发的严苛。在统治者的高压下,民众变得白痴兮兮,愚不可及。 流言便也

容易侵入他们的内心。没有人会对这些近在咫尺的危险保持沉默,于是能让大多数人安心的办法就是当面将嫌疑人打死,理性之流,在生命遭受威胁的情况下,根本不值一提。

而地方官员对待这些叫魂案的态度无疑都是息事宁人,安抚民间恐慌,打压那些挑起事端,传播流言的人,并且尽全力的去禁止这些流言的传播。然而这些案件终究还是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促使各级官僚们纷纷展开对叫魂案的调查,对叫魂妖术的围追堵截,并且,从这些妖人的口中得知造成这场妖术恐慌的领头者在江南。于是乾隆下令追捕领头者,一场对叫魂妖术的清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场清剿持续了好几个月,在制造了无数冤案,牺牲了无数无辜者的生命之后,才被迫因为破绽百出而叫停。但皇帝总是不甘认错的,于是在下令叫停的谕旨中,他仍然坚持妖术阴谋的存在,只是各级官僚的玩忽职守导致领头者依然逍遥法外,而借着这样的说辞,乾隆开始了一场针对各级官僚的清算,大部分涉及此案的官僚都受到了降职、革职和流放的惩罚,但其中汉族官僚所受到的惩罚是最为严重的,这不仅体现了满汉有别,也是乾隆为自己所做的开脱。

引用书中原文:"于是在1768年春季到秋季的大半年时间里,平民百姓忙着寻找对抗妖术、自我保护的方法,各级官员忙于追击流窜各地频频作案的‘妖人’,而身居庙堂的乾隆皇帝啧寝食难安,力图弄清叫魂恐惧背后凶险的政治阴谋,并不断发下谕旨命令全国各地清剿。结果折腾到年底,在付出了许多无辜的性命和丢掉了许多乌纱帽后,案情真相终于大白,所谓的叫魂恐惧只是一场庸人自扰的丑恶闹剧:没有一个妖人被抓获(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子虚乌有),没有一件妖案能坐实,有的只是自扰扰人,造谣诬陷,屈打成招。沮丧失望之余,乾隆皇帝只得下旨‘收兵’,停止清剿。"

注:《叫魂》(孔飞力著),已由陈兼、刘昶译成中文,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叫魂》有感


读《叫魂》有感(一)

焦帅帅

这本书讲的是1768年(清乾隆32年),一个叫做"叫魂"的妖术在全国范围内爆发。首先出现在大清帝国最富裕的江南地区,随后由于农民百姓大多相信可以通过人的发髻来盗取他人的灵魂为自己服务,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散布着这种恐惧。文中讲的每一个叫魂故事的发生都表达了某一特殊群体的恐惧,乾隆皇帝怕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各级官员怕自己的乌纱帽所丢,以及民众对习俗的盲目恐惧。最后,在许多百姓和官员丢掉乌纱帽和性命后,案情才真相大白,所谓的叫魂只是皇帝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从叫魂这件事来看起背后隐藏的矛盾。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群体对于这件事的运作方式以及信息来源不同。民众由于对眼前和未来生活缺乏一种安全感,生活得不到保障,对叫魂采取恐惧的方式,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和尚,道士的恐惧。而官僚阶层则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把地方上的叫魂恐惧局限在自己的辖区和职权范围内,对朝廷封锁有关消息。对于皇帝本人来说,则认为由于满汉民族矛盾和地方官员本身存在着对皇帝权力的威胁,让乾隆皇帝处处感觉到其对皇位的危机。所以,当乾隆听到叫魂事件时,认为这件事一定是为了颠覆清朝,对皇权的威胁。而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下令各级官员抓和尚,道士。因为无论是和尚还是道士,其流动性非常大,所以被当作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同样,官僚的态度让皇帝感觉到危机,开始罢免官员,打击僵化的官僚体制,促使官僚体制进行改革。而作为官僚阶级的地方官员刚开始积极抓和尚道士,造成许多冤假错案,草芥人命。后慢慢出现抓带疲劳,消极对待,变相与皇权抗争,体现出官僚体制的内部矛盾。或者说从一开始皇帝其实就把矛头对准官僚系统,来表达自己对僵化官僚体制的不满。

孔飞力先生

这件事其实是故意把事情扩大化,这也能体现出康乾盛世下人们的一种悲哀。康乾盛世并非都是处处欣欣向荣,其矛盾也是非常尖锐。在当时一个人口剧增,到处充满着竞争,而且非常拥挤,农民百姓对眼前和未来的生活缺乏安全感,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害怕厄运会降到自己的头上,对陌生人采取一种警惕的态度。这也告诫我们以前以前惯用的历史思维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盛世,从统治阶级角度思考问题。其实,我们也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去看盛世掩盖下的农民的生活状态,来看社会存在的矛盾。

叫魂最后作为一场闹剧而草草收场,可以说,叫魂恐惧就是一场皇帝自导自演的丑恶闹剧。没有一个妖人,没有一件事妖术,只不过是人们人们的心里在作祟。而在康乾盛世以后,发生类似叫魂恐惧的事件在民间也发生过多次,但是没有一个像叫魂一样扩展范围如此之大,没有一个皇帝抓住这些事大做文章。这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这就必须从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皇帝的心里活动来看,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竞争压力大,社会道德堕落,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不到保障,思想迷信僵化,皇帝对官僚体制的不满等等。而后期,皇帝对官僚控制越来越困难,督抚势力强大,汉人地主阶级进入统治系统,外来势力的介入等,所以发生类似的闹剧越来越少。

焦帅帅写于2017年1月14日

读《叫魂》有感(二)

郭迪

前几天看了《叫魂》这本书,有一些感想和体会,现在就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叫魂》是一本非常有特点的历史研究著作,其中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写作风格。一般的历史研究著作都是针对问题或者现象,直接进行史料方面的研究论证。但是在《叫魂》中,孔飞力开题首先从讲故事开始。在书的开篇,作者先讲述了几个发生在弘历年间的的叫魂故事,而且在描写的过程中也尽量追求文学语言的生动,以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样的风格在其它的一些历史著作中也能见到。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年,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物流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江水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难免。只要小事未曾云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①]

我想给咸丰帝奕詝作传,决非出于对他的景仰,因为他太平庸了,毫无文华武英之姿;也并非是对他的同情,因为他没有大业未竟或遭人暗算等值得让后人掉眼泪的情事。我只是可怜他。一个好端端的青年,就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常,只因为登上了绝大多数人都梦求的皇位,结果送掉了性命。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岁,正是古人所谓"而立"之年,他却一头倒了下去,命归黄泉。[②]

想到戴笠对诸葛亮这个《三国演义》中最核心而且最暧昧的人物的崇拜,人们不禁回想起孔明在公元234年去世时,对自己在乱世之中毕生致力于平息反叛势力的反思。"万事皆有天意",眼看天斗之中的一星摇摇欲坠,诸葛亮无可奈何地叹道:"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新汉室,奈天意如此。"孔明的魔力此刻已无法挽救他,随着他将星的陨落,周围的魏兵鼓噪不止,这位卧龙逝于军帐之中。6个世纪之后,诗人杜甫写道:"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诸葛亮终年54岁,而戴笠死时49岁。[③]

以上这三段文字也体现了这种有些文学语言风格的描写。这样的的叙述风格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可以促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推广。只有让更多的社会大众了解一门学科的作品,了解一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么学科才能在社会上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点,在本书的34到36页,作者分析了弘历治下的时代特征,作者把当时的中国盛世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这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任何的社会都是和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社会不论在发展还是后退,都是与整个世界的环境和周围的地域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眼界放宽,才能找到事件背后真正的的景象和原因。

第三点,"江南社会已经高度商业化,其市场网络则与农民的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说那里存在着‘与世隔绝的’或‘单个的’地方经济,简直是不可想象的。"(38页)这段话表达了作者的一个不同以往的观点,就是在弘历年间,中国江南农村已经高度商业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不占主体地位,人们之间的商业联系已经非常紧密。这同以往的历史教学中讲到的观点有着明显的不同,以往我们的教学中听到的观点都是认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这种观点上的创新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只有在这样的不断地创新当中,我们的历史研究才能不断前进。

第四点,"对于这些法令(除贱为良的法令)为什么会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发布的确切原因,我们仍不是很清楚。"(40页)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会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是因为自己学术水平不够,也许是因为科研发展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相当一部分人在著书立说或者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极力回避自己不清楚的方面,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避无可避的时候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和方法,就明显有违学术精神。在实际中,如果真的遇到自己不懂得问题,勇于承认并不是已经可怕的事,承认自己的缺陷,只是说明自己并不是万事通,这代表了一种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和方法。

第五点,"北京人很久以来便习惯于将一般乞丐叫做‘叫花子’,这种叫法便是来自于‘募化’一词——指的是佛教僧人宗教性的募化乞讨活动。"(59页)这是作者在分析叫魂事件中的两个主体——乞丐和僧人的社会来源时做的一个分析。这点提醒我们,在就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科研往往就是于细微之处见成果。牛顿因为一个苹果砸在脑袋上进而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几十年了,但往往都是过目就忘,从来没有把它记在心里。做学问,就要有不断汲取别人成功经验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第六点,文章采用由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开始的时候先讲了发生在弘历年间的江南地区的叫魂事件,然后从这个事件出发,引申到清朝开国年间办法的剃发令的实施,这一法令引起了满汉之间的激烈冲突,弘历在面对叫魂事件的剃发问题时,刚开始的回避态度,后来的严查行为。作者就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一步一步分析弘历年间的社会问题,最后给我们成现了一幅众生百态的社会图画和官僚机制的运作形式。其中的一个小点就是文章认真分析了叫魂事件的两个主体——乞丐和僧人的社会成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生态环境变化和人口增长造成的人口流动,这种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向社会下层的流动,乞丐和僧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增多,成为了一种社会不安定因素。

《叫魂》是一本非常有特点的作品,非常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学到很多的知识和能力,对于我们今后的科研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由于时间有限,而且本人理解能力和历史学专业知识掌握的缺陷,使得我对《叫魂》的理解和分析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很多的不足,这些都有待于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①]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②] 茅海建 《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

[③] 魏斐德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

读《叫魂》有感(三)

《叫魂》一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千年帝制时代,乾隆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大清帝国达到权利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搞得天昏地暗。几个月里,这场妖术竟然冲进半个中国,百姓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本书就是用纪实和生动的语言再现了1768年的那段历史。

《叫魂》一共有十章,每个章节按照逻辑层层深入剖析叫魂的现象和大清帝国的官僚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阐述,揭露了叫魂危机的现象和本质。"专制权利是如何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不是受法律的限制?","官僚机制如何试图通过操纵通讯体系来控制最高统治者?","最高统治者如何试图摆脱这种控制?".作者就是通过叫魂事件来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

第一章-中国窃贼的传奇。重点叙述叫魂案的开端。1768年是百年康乾盛世的顶峰,就在盛世这年春天,江南发生了几起控告石匠、乞丐、游方僧割辫叫魂的案件,从江西小县德清开始,最终发展成半个中国清剿妖术的大恐慌,皇帝震怒,官员惴惴,百姓惶恐,大清帝国的根基,原来脆弱得经受不起一缕"叫魂"的风。作者通过简述了几个事件来引出整个叫魂时间的开端。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叫魂危机发生的整个社会背景。百年康乾盛世,交通和经济在江南地区异常地发达。经济的发达是否给让百了姓过的更舒服和安逸?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书中有一段提到: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同时,盛世中人口的增加使粮食与人口的矛盾加剧。社会生活各方面竞争的加大会让百姓更加缺失安全感。另一方面,人口的流动,使一部分人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而维持生计,因而只能沦为乞丐或者游僧。这一群体的人数的增加使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加剧。在这样社会的背景下,导致了"叫魂"案中民众过激乃至于近乎于神经质的心态。

第三章阐述了叫魂案的相关政治和文化背景。回顾大清帝国征服汉人初期,因为汉人习俗和满人的差异无法得到统一,汉人深受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影响,因而形成了一种损伤头发就是侮辱的心理。此外,剃发在中国的历史上往往还与惩罚和耻辱联系在一起。因而,汉人对前额剃发存在恐惧。但是,满族统治者需要用一个明显统一的标志来象征自己的胜利。刚好,满汉发型的不一致就得以让他们在上面做文章了。削发蓄辫作为一个汉人无条件臣服的标志被满人强行推广。这种推广最终是成功的,汉人逐渐接受这种现象。但是,作为臣服的一种象征,一旦有与这种象征有关的任何异样的现象,就足以深深触动乾隆的神经。另一方面,汉人文化与满人文化的冲击。乾隆认为江南一直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相伴的是腐败的汉人文化。官员沉迷酒色,吟诗作赋,疏于政务。这也让乾隆感到不安和危险。这都是有形无形的威胁——清朝初年剃发、易服等强制行为激起的满汉冲突、亡明遗党曾经不屈不挠的反抗、甚至直到乾隆继位也依然在民间传递的"反清复明"的口号,使满族征服者一直保持着高度敏感的政治神经,"叫魂"案一经触动这根敏感的神经,朝廷上下便欲罢不能。

第四章讲的是罪的界定。作者通过对《大清律例》、《刑案汇览》等史料查证,清朝法令中祭祀、十恶等条目下,都有对"巫师、邪术、魇魅、妖言惑众"等行为的格外警惕和严厉处置措施,并严格限制妖术的扩展。乾隆不愿意把叫魂危机看做是与政治相关的反叛运动,他极力不想把叫魂与政治危机扯上关系。在刑法完备远胜于民法的帝制中国,妖术被列入刑事犯罪的范畴,这似乎为乾隆推动"叫魂"案的纠查提供了政策依据。

将社会背景和政治文化背景交代清楚之后,作者在第五章开始阐述妖术大恐慌的由来。所谓的要妖术是指:通过对精神世界的操纵来强化个人力量。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关于魂魄的理念:中国人相信,灵魂是既可以通过自愿的方式、又可以通过非自愿的手段与躯体分离的……魂实际上还可能会被其他人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窃取。的作用,普通人诅咒与避邪的手段,以及因此引起的官民士绅对奸僧妖道的厌恶和恐惧心理——心理上的极度恐惧,往往以极端的方式来发泄:所以,才有那么多无辜的游僧和乞丐被恐惧的民众当作术士妖人而打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叫魂危机牵动了乾隆的神经,在君主集中制的政治体制下,乾隆通过朱批奏折操纵和牵引他的精英官吏。作者依据朱批奏折进行推理,正是由于乾隆皇帝亲自干涉,严厉地苛责地方官员,使得对"妖道淫僧"的声讨,形成了"蝴蝶效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感受到了这股妖术气流带来的震动,国家整个法律机器为之迅速转动起来。

虽然各地官员在乾隆的重压之下为叫魂之事奔命,但是效果不甚明显。在拷问一堆乞丐游僧之后,并没有得出事件的线索和来源。他们沮丧地发现,最后只剩下一大堆混淆不清的伪证,没有头绪的琐屑细节,以及许多不明不白毙命的囚犯。莫须有的"妖党踪迹"就像隐在云后掩在雾中一样难以捕捉。

最后,当一系列的"妖党踪迹"变得难以捉摸的时候,官僚集团开始怀疑妖党是否真实存在。这时,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的大臣们终于挺身而出,澄清这起叫魂危机是无须有的。

这起持续了半年多得危机终于在一纸不光彩的官文的公布下结束。中国的官僚体制和君主集权制是这起危机的重要根原因。如果乾隆不那么敏感,那么整个事情的发展态势就会完全不同。但是庆幸的是,也是在这样的官僚体制下,以使这场叫魂危机得以遏制。

《叫魂》读后感9篇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叫魂》读后感”,欢迎阅读。

栏目小编向大家提供了《叫魂》读后感,在阅读了作品后,我相信你会对这部作品产生兴趣。我们看完很多作品的感受肯定很不同,所以我们要把它们一一写下来,怎样写出层次分明的作品读后感呢?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叫魂》读后感 篇1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1000字范文:

2018年集思会第二十九期共读书籍:叫魂,初听这个书名,以是关于玄学之类,简单查看了豆瓣书籍和简介,翻动了几页,感觉有穿插很多小故事和案例,初以为,可以快速的读完,中间阅读过程却是越来越心力交瘁,在我看来,体裁相当于一部超详细的议论文。

当然最终我还是读下来了,对目前的我来说,这是一本难读的书,这是一门开门不见山的书,一定要翻越这座山,才能看到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当然基于前面多重维度的分析,作者的观点足以得到充分的证实,后文我会详细论述。

本书涉略很多对我来说晦涩的层面(这种晦涩很有可能来源于我对历史的认知程度)

作者前期背景铺垫中,主要介绍了在乾隆时期民众的心理、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民众对于陌生僧乞的恐惧和敌意、在这个事件之前,有哪些导火线事件,读后感.当时底层官吏又是怎么处置的,当然通篇阅读后,我理解这段叙述的必要性。比如描述皇帝在政治管理中,把辫子强化为政治象征,发辫又重视又避讳。

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本来无一物的叫魂案件,皇帝是如何层层施压,官僚们是如何避讳或表忠心,民众们如何利用(或者被逼)把莫须有的东西变成罪案。最后,这次清剿又是如何收场。

正如本书文末书评所说,《叫魂》则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一案为中心的“大叙事件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

很可惜在文末我才看到这样一句高度概括本书的书籍,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我一度很混乱作者的叙述逻辑(明显不同于常见的论述方式,比如按照时间、并列、总分逻辑。)

这本书在你没有看到最后的时候,你是无法判定,叫魂事件到底是什么,是一场政治阴谋、社会文化的动乱、民众的宣泄出口还是官僚的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作者在最后,针对官僚君主制的分析,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弘历推行的叫魂的清缴行动可能源于:他对现有制度执行的不满和不信任;对用人考评制度的效率不满;对汉化的恐惧;甚至与叫魂病态的好奇等各种原因(这里就不多论述)

这本书我读完前后整整花了一个月,也不算精读。这本书展示了一个外国人对汉文化的诚意和尊重,而我这个不懂的历史的人,也通过这本书,更加意识到自己对历史、学术的了解是如此的不足。

就写到这。

《叫魂》读后感 篇2

回过头来,全书正文第一句话:“1768年,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中国步入悲剧的近代是有自身的原因的。马克斯·韦伯认为,君主的专断权力和官僚的常规权力是相互消长排斥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专制君主屈从于官僚理性化的常规。但是孔飞力认为,在中国的制度中,专断权力和常规权力并不一定扞格不入,而是很可能有和平相处之道。因此,他把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定义为“官僚君主制”。因而,政治罪就是那种威胁帝国安全的各种形式的谋反,它们是超出常规的非常事件,无法由官僚制度的行政常规来处理。在我看来,这就是在给皇帝的职位寻找一个职能定义。只是,所谓政治罪给了皇帝极大的自由来动员、驱策和整肃他的官僚,并强化他对官僚机器的控制(陈谦,刘昶,2011)。

旧中国的官僚制度,让各个层次的人们都饱受其害。所以,一些进步的精英阶层一旦站出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和对整个文化传统的政见乃至于救国的方略时,都会受到这种君主官僚制的影响。全书最后一句话“——没有什么能够伫立其间,以阻挡这种疯狂”的意思就是,一旦有新的思想和看法要动摇这个体制,就会沦为政治罪,从而变成这种官僚体制的攻击目标。这种看法是我自己总结的,孔飞力只是含沙射影地在讨论这个问题。最后一小节的标题是“官僚制度:谨慎的喝彩”,我想这个标题的含义就是,对待这个制度并不是韦伯所设想的那样,必然会逐渐走向理性,实现完全的理性的官僚体制,而是一个长期处于专制权力与常规权力和平共处的状态。

《叫魂》读后感 篇3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都是茶余饭后的时间里有一眼没一眼的,中间还一度中断去看漫画。但是每次拿起来,都能顺畅的接下去,全文读完也对整体的内容有很强的宏观印象。我自己来想,原因是这本书的论述有着相当强的通俗性,非常精巧的结构以及隐含的连续脉络。在其中时没感觉,看完回顾,受益良多。

1.故事

从某个角度上讲,读者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悬疑小说来看:这是一个对社会罪案由发生到侦破的全程记录。故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社会性的叫魂恐慌演化为政治事件引起的国家整体动荡,二是这个过程是由一个一个人的故事来推动的。开篇是从几个主人公的故事开始,他们看似做着与叫魂主题无关的事情,但都是这场社会性恐慌中重要的浪花。用石匠、乞丐、僧道这样的底层个体作为展现一个时代横断面的起点,跟一般情况下历史社会结构解读偏爱,或者说必然采用的宏大叙事相比,对非学术目的的读者友好很多。历史不再是抽象的历史,也不是王侯将相的英雄志,而是由如我们一样的具体的“人”构成。

2.线索

虽然整本书中“述”与“论”互相交织,初看时觉得似乎没什么逻辑性,但实际上有两个层面上的线索。第一个层面是叙事性线索。全书都是按照时间线来串联,从叫魂谣传的产生、扩散、基层应对、高层觉察、清剿、审讯直至结案。第二个层面是随着叫魂恐慌扩散与性质转变,论述视角的阶层上移:由普通民众、基层官僚、封疆吏员、朝内肱股直至最顶层的当朝天子康熙皇帝。随着这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论述面向三个群体:民众、官员和统治者,逐渐自然的转变。这也是虽然全篇论述复杂,因素众多,而能保证很强的整体性的重要原因。

3.结构

在文本结构上,可以看成是三段式的。

第一段是1-6章,由第1章的事件引出2-5章对叫魂恐慌扩散的社会基础的解释:经济上农民与商人均被涵盖在一个体系之下,信息传递随着经济交流,渗透渠道充足;乞丐、流民、僧道作为边缘化的陌生人具有威胁;民间文化里灵魂与躯体的分离观念;剪辫与谋反之间的微妙联系;官方权利在民间“通灵”事件上的失语等。

第二段是6-9章,用6-8章录述“妖术”清剿过程中专制极权与官僚体系之间的角力与控制,第9章则从政治制度和帝王心态的角度来解释:皇帝对族群汉化与谋反的忧虑;利用叫魂事件对官员的敲打与整饬;专制权力与常规权利之间以个人纽带连结,导致官员揣测圣意而不关注事件本质等。

第三段第10章对整个事件完成了进一步本质上的阐释:政治制度的缺陷,社会生活的状态以及乌合之众的本性。尤其对普通民众中的权利泛化,底层权利与顶层权利勾结会导致的社会混乱的思考,有某种不可言说的意味。

对我来说,看到结案,已经把这本书当成带有悬疑性质的,讽刺荒诞小说:整个帝国被并不存在的妖术案件折腾的鸡飞狗跳,手握权利的人似乎愚蠢,又有着中国式的油滑聪敏,底层民众愚昧中又透着麻木残忍。(有点像帝国版《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人在历史里,也不过就是草芥。

我们常说中国人有儒家信仰,但是儒家毕竟不是宗教,也不可能在普通民众中形成信仰。我们常常称赞中国人《活着》式的强韧,但也常常忽略这种强韧背后付出的精神代价。

《叫魂》读后感 篇4

昨天在丰利书店看到一本《叫魂》,里面提到民众狂热的非理性状态对司法程序、政治及官吏心态产生的影响,文笔不错,有详尽的解说。

“叫魂”是一种传说中的妖术,最初流传于18世纪的中国,被施术者的魂灵会被术士(一般是石匠、游方僧人、道士)叫走,导致孩童早夭,成人会精血枯竭而亡。于是每个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周围是否有外来的生面孔。地保之类趁机敲诈外来人口,如有不遂,便即指诬,同时还煽动群众。民众的空前恐惧与愤怒导致被怀疑从事叫魂的术士往往连分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活活打死。当然在清朝政府的严格的吏政及法令的辖制之下,不少被疑为术士的人也被送进县衙尝尝夹棍和大板,有些人招了,“证据”确凿,被判死刑;有些人招了,“证据”不足,一般也只是夹断了膝盖或胫骨就放了出来;有些人没有招,但是“证据”确凿,也被判了死刑;有些人不招而且“证据”不足,也夹断了胫骨或膝盖就放了出来;但是更多的人在将招未招之时死在监狱里。尽管官府明令不得传播流言、妖术。但是这个并不能阻止恐慌的蔓延,由南至北,从浙江到北京,遍布中国,甚至惊动了乾隆皇帝。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妖术的说法如此长久的流传呢?我认为这是清政府野蛮、愚昧的文化政策造成的!宋朝以来,程朱理学流毒甚深,元、明、清,每个朝代都在前朝的重压上再加上一块砝码。元代是民族歧视,在政治和经济上打垮了汉人;明代是培养大批特务,也是文字狱的发端;清代是我国文字狱最兴盛的时代,不仅从文学、思想上控制人们,甚至礼仪、服饰、发辫都特别规定成一定的样式。在统治者的高压下,民众变得白痴兮兮,愚不可及。

愚民政策是一柄双刃剑,清朝的统治者昏庸无能,自然只能统治一些愚民,可是当外侮到来的时候,昏君愚民,完全没有还手之力。错误固然痛心,更令人难过的是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民国刚有些好转,却被国民党的腐败作风自毁长城。记得是看什么电影的时候,里面蒋介石说出了他一生中少有的几句正确的话:“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自己!”,深有感触。解放以来,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自由的学术传统被逼从众、媚俗,毁掉了无数有思想、有良知的人,也就不用多说了。

我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有谣言纷起,说政府在每个小学生的饭食里添加避孕药品,这样,孩子长大后失去生育能力,政府以此来控制人口,解决人口膨胀的问题。于是很多父母禁止孩子去学校读书,甚至到学校去大吵大嚷,父母开明而坚持让孩子读书的也因此不能安心读书。大概持续有一个月的风潮,甚至电视台、广播电台出面辟谣,才得以慢慢平息下来。现在想来如此愚昧、毫无半点头脑的鬼话如果有人信,那这个人一定是个白痴,只可惜我国人民里白痴太多了!说起我国现在的白痴们如此众多,无疑得归功于我们永远不落的太阳,对脑袋过多的进行紫外线辐射确实会造成白痴现象。我们现在没有后羿去射太阳了,那么我们就每个人买顶帽子,再配副太阳镜,当然都要那种防止紫外线的,而且,注意别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

《叫魂》读后感 篇5

只有一次性一口气读完这样一本书后,才能给人彻底释然的感觉。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件清朝乾隆盛世下的妖术清剿故事,事件发生于1768年。200多年后,这样一件事被作者在茫茫的国家历史档案博物馆中捕捉挖掘出来,并且能被学术界奉为一代经典,可见它的学术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记叙历史的层面,作者以一个西方学者的角度为当代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反思空间。

正是这样的反思空间,让我们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社会发展了人心真的不再受“妖术”的蛊惑吗?中国人真的摆脱了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国民心理素质思想观念真的提高了吗,当代的中国人真的得到了面向21世纪的思想启蒙教育吗?一代又一代国家领导人发起的政治体制改革真的把旧社会官僚体制遗留的弊病革除了吗?我们真的是生活在一个天下太平的盛世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表面的虚假的幻象?

要回答这些问题,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简述一下整个“叫魂”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发生在清朝乾隆盛世的时期,新航路开辟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的往来日益精密,国内人口不断上升,地区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国外白银和其他农作物大量流入,国内商品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战乱很少,整个大清帝国一片“繁荣景象”。但是,正如作者开篇的第一句话一样,“1768年,是中国悲剧性的近代前夜”。大清帝国首先在江浙一带几个最繁荣的城市出现零星的“叫魂”谣言。

“叫魂”是一种妖术,它指的是:妖人通过剪下他人的小部分发辫或者衣物,把它们放在木棍下打入地下,取一张纸写下要陷害的人名字并把它烧掉,就能通过发辫或者衣物招魂受害者,从而为自己服务。在江浙一带谣言慢慢扩散,官府相继捕获一些使用妖术的嫌疑人,这些人主要由乞丐和和尚组成。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使用妖术,只是在官府重刑之下,屈打成招,编出自己的故事。

然而民众的紧张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相反却日益升温。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了妖术的恐慌时间,这件事惊动了朝廷的乾隆,他联合军机处大臣动用全国的官僚机构力量开始了声势浩荡的全国妖术清剿行动。最后的调查结果确是,作文整个事件都是虚构的,根本不存在“叫魂”的人,都是国人自己吓唬自己而已,就这样这个席卷全国的大行动也就一下子不了了之。

这样的一件事来的时候“轰”的一声,结束的时候“嘘”的一声,落差之大一时叫人难以适应,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落差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思考过后,才会有我开头所说的那种彻底释然的感觉。这个故事有几个细节,我觉得很有必要好好把握,我想这些线索也正是撑起整个“叫魂皮影”最关键的“肢节”。

《叫魂》读后感 篇6

第一章至第八章基本上是围绕着故事发展的主线在逐步展开论述,一边阐述事件的经过,一边论述事件的因果关系。

第一章题为《中国窃贼传奇》基本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虽然行文不是十分明朗,需要读者耐着性子去读才能渐入佳境,产生角色代入感,被故事的内容所吸引。这也是本书作者的一点智慧之处,他很好地运用了故事的效果,却又不失学术的思考。

故事的起因就是德清县的石匠遇到一个叫沈士良的农夫找他帮忙叫魂。沈士良不堪自己侄子的苛刻暴戾,想找吴石匠帮忙,让他在打木桩入河的时候,把写有侄子名字的纸条放在木桩顶端,一边打木桩一边呼喊其侄子的名字。沈士良认为这样就能吸走其侄子的精气,让其生病甚至死亡。这是一种传说,因为有的石匠会凭借这种方式找到力量,将木桩打得更结实。

然而沈士良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农夫告发。只是,如作者所说,“然而,妖术问题给吴石匠带来的麻烦却并未就此结束。过不多久,他就会被卷入一场公众歇斯底里的大爆发中。”与之类似的还有萧山的和尚被误以为是叫魂者被抓到官府的事件,胥口镇的和尚以及苏州的乞丐都遇到类似的事情。

其实,作为读者的我们其实都能够判断出来,这就是一场闹剧,毕竟这些封建迷信的说法只需要加以约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然而,在那个时代的特殊社会与政治环境下,叫魂带来大恐慌无疑就有其背后值得让人思考的其他原因。

第二章题为《盛世》,交代了社会环境因素。孔飞力指出了几个社会因素。其一是人口增加,其二是市场和商业的繁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特殊的人口流动——向外流动和向下流动。这是地区资源不平衡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所以,有一部分人生活艰难,开始游走于乞丐和没有度牒的僧人之间。但是这两个身份,在社会上是有污名的。一个因为肮脏且讨人厌不受人们欢迎,一个是因为离神秘信仰以及死亡较近也不太受欢迎。因而当这部分人四处游走的时候,加上之前的一点妖术恐慌,就使得故事进一步发酵。

演变到后来,头发的发辫以及衣襟都成了妖术的对象。然而,不巧的是,发辫正是清朝对整个国家宣示权威的一个重要场域。清朝建国之初,对所有人的发型都有要求。

当妖术案件频发,逐渐传到帝国统治者弘历,即乾隆皇帝耳中时,故事就有了另一条线索——官僚体制。在第九章《政治罪与官僚君主制》中,作者开始将全书重要的观点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官僚制度的运行需要一套常规权力,而皇权属于一种专制权力。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发展,到了清朝已经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官僚体制,其常规权力在我看来也是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故而,如何保证专制权力就是一种政治智慧。

当叫魂案件传到弘历耳中,恐怕他自己也知道这种事情本身是可笑的。但是,为了借此做点文章,他要求下面的官吏严格查办,一定查出事情的真相。以至于后来,在山东省的推动下,乾隆认为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想要动摇清朝的统治。直到后来,一系列案件都被证明是当事人屈打成招,杜撰了自己罪行,这一系列查案过程才算结束。

但是,乾隆正好借此机会严格惩罚了各层官员,因为它们办事不利。这就是政治罪的功能——巩固专制权力,压制常规权力。

《叫魂》读后感 篇7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1500字!

以江南地区发源,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下至民众上至天子无一不惊惶,一场大清剿开始于恐慌,终结于数冤案之上。结果是为正天威,无数替罪羊。

社会背景:

(大环境:人口增长、竞争*导致个人生存空间被挤压,人口流动*、向下阶序化发展普遍—流动人口,多为乞丐、僧道人员;陌生人口的纷至沓来导致群众的不安情绪积累;民间灵肉二元信仰、迷信传统;受困扰社会:阶级固化下的民众难以觅见光明,日益僵化的官僚机制难以提供民众以安全感—民众诉诸非常手段的倾向;人性中的恶致使有人制造、借助群众恐慌达成私利

*生产率提高、新粮食品种引进、土地开辟、盛世和平等因素导致人口激增。而货币发展,税制改革等促使商业因子膨胀,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商业化加强,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出现粮食危机,粮食价格迅速膨胀上升。而这一时期,白银从境外大量流入,暂缓中国的这次危机—商品价格都见增长。但这种赖于外来白银来不断为清朝经济续血的方式是极不稳固的。在后来,晚清时随着白银逆转性输出这种靠外来银钱买单的方式终结,社会也走向崩溃。(外来白银使商品价格提高从而缓解粮食价高带来的影响,但这并不能改变最下层贫困人民或边缘化人民的处境,反而使他们的处境恶化。

*此时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政治环境:统治者需与儒家文化完美共处,又要体现满清权威,既要突显种族优势又要避免重构一种外来者的意象;满清入主中原统治基本稳固,但种族隔阂依然存在,剃发令、辫子涉及政治敏感;满清贵族日益汉化,腐朽化;官僚制度日益江南化,汉化,常规化。

叫魂作为一个社会事件,与社会不同构成的群体间产生不同的反应:

普通民众,对于叫魂大多是迷信的,主要关注于叫魂对于个人的威胁,同时也不乏有人利用叫魂来“以怨报怨”(有直接使用妖术的,也有栽赃别人的)—狭小生存空间下权力的幻觉

官僚,对于诸如叫魂一类民间迷信大多是不信,甚至于嘲讽。但不会直接与民意对抗,在叫魂风波未爆发之前,消极应之;爆发之后,则积极清缴(多为给朝廷一个交代)

皇帝,在民间被看作是个人威胁的叫魂在弘历看来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方面是妖术与君权神授之间暧昧的关系,君主为了权力的名正言顺与神圣,不能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然而又要想办法保证这种神秘力量的垄断,同时妖术在民间引起恐慌极易被视作是天子德行有失或是朝代将亡的信号;另一方面是叫魂中剪发问题的政治敏感性。由于其敏感之所在,这个问题必须要处理,却又不能太过张扬。借助这次叫魂事件,弘历也得以对自己早已不满的常规化的官僚体制有所行动。

在处理叫魂事件过程中,也带出了统治者与整个官僚体系之间的对话与博弈。

历史上曾作用一段时间的独立的监察体系在这个朝代已失去效用。长官与考官身份一元化,这使得“考”的作用难以发挥。长官为了名声,难以对下属不留情面,为了明哲保身以人才谨小慎微为美德。这个渐趋僵化的帝国官僚体系难以得到有效的更新,缺少活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弘历只得将专制权力介入到制度中去(如亲面人才),而政治罪也是弘历大展拳脚一个极佳的平台。面对弘历的“发难”,官僚们也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或者说是无声而隐晦的抵制。例如转移视线,虚张声势,将非常事件转变为寻常的自己熟悉的行政事件(如加强人员管理力度)。

叫魂事件最后被证明为是虚惊一场。一次民间的微小的事件被无限放大,惊动朝廷,忙乱官僚,扰乱多方百姓,背后原因值得思考。然而闹剧落幕,总会有替罪羊来收场。官僚体系内部又是一番升降贬迁的风云,戏既开始,总要圆满。“位高”者的名利常常需要靠一些人的牺牲来维护,向来如此。案件中多年未惊动官府的地方邪教,莫名被遭揭发,在一定程度上看来,也是此理。

叫魂事件带出了1768上下时间段的社会多方情态,同时从中也可窥见盛世中的隐患。不论是经济上的疲软,还是社会中人的生活状态,抑或是这个快要生锈的官僚机器…暗流一直存在。征兆从来存在,只是在事发之前,常被认为是寻常的信息,向来如此,也没有什么好苛责的。

《叫魂》读后感 篇8

《叫魂》这本书还是自己在上研究生的时候马锋老师推荐的,当时在图书馆借了也就看了一半,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看完,但是当时的一些感受还是历历在目。记得刚开始看的时候看到民众对剪发辫者的各种行径,完全是失去理智的暴民形象,官员欺上瞒下,或者好大喜功,或者碌碌无为,揭露清代的官场百态。而乾隆皇帝弘历在这次叫魂案中的表现也是大跌眼镜。一直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但是本身还是偏学术一点,学术性的书籍对于我来说还是过于枯燥,工作之后便又买了一本,这本书是今年春节期间买的,一直没有看,或者说一直没有把心静下来,它就一直静静地躺在宿舍里,最后便把它带到办公室了,刚开始也是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今天终于把它看完了。

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感受吧,这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前面是在论述事实,因为是关于一些鬼神之类的事例,读起来也比较感兴趣;到了中间部分则是对对叫魂案中所牵扯的各方势力的解读,这一步是最枯燥的,后面的内容则是作者对整个叫魂案件的总结,个人认为是整本书的精华,可能读到这里你才能够明白在当时的情境下不同阶层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映:弘历对叫魂案的过度关心,对官员的表扬或批评都透露出一丝过激的意味,到最后不过是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权利受到威胁之后的所采取的措施罢了。而当时以文官为代表的知识阶层在这次事件中充当的不过是君主试图进行权术控制的傀儡。

个人认为作者所提到的,在此事件中犹如乌合之众的民众,表现出来的种种过激行为是由陌生人引起的,因灵魂丢失而造成的死亡恐惧,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民众 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怀疑,以及当时环境的不安全感,但这是浅层次的分析,更深层次的则是作者所说的普通民众对拥有权利的欲望,在当时社会中,僧人和乞丐是比普通民众更低级的人群,自然也就成为普通民众欺辱和运用权利的对象。

暂时先写这么多,多读点数没有坏处。

《叫魂》读后感 篇9

在老师的要求下读了《叫魂》这本书,抱着完成作业的态度打开了这本书,但当我深入阅读之后才体会到这本书的魅力也惊叹于作者的智慧。在有限的时间只阅读了部分章节,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叫魂》真正的内涵。下面我想谈谈我对于这本书的感悟。

首先作者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叫魂”的案例及其兴起的`背景、渊源、及民众对其的态度。让人不禁思考,在后代我们称之为“盛世”的时代也会发生看似荒唐实则必然的事。“叫魂”看似在冲击着清朝的官僚体制,实则又在维护清朝的统治。剪人发辫即被视为“叫魂”,而众所周知,发辫不仅是清代人的发型,更代表了满族人对汉族人的统治。

“叫魂”最先兴起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这是很多人诧异的地方。经济发展快理应思想解放的较快,为何又是这封建迷信的源地呢?密集的商业网络、活跃的交易市场、生气勃勃的经济都是人们评价“盛世”的指标,但在这背后所带来的问题更加难以忽视,快速的人口增长、巨大的贫富差距、迅速上涨的物价都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流动。正是这些流动人口的到来才使得“叫魂”如此风靡。落后的政治文化跟随不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叫魂”一定程度上又展现了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而“叫魂”又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它使得政府官员听从普通民众的意见,使得普通民众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利。当然这只是违背其目的的一个附属利益。

正如书尾所说:“没有什么什么能够伫立其间,以阻挡这种疯狂。”。“叫魂”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政治手段,是官员维护自身利益的真实写照。

“叫魂”不仅是在描述过去,更是对当今现时的警醒,我们要不断反思及改进我们的社会及制度体系,避免历史的重演。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1000字(3)篇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随便摘取一点,就可洋洋洒洒,功成名就”,‘叫魂’便是这句话典型的例子。这本书透过“叫魂”这一民间巫术恐慌现象,对整个古代官僚体制进行剖析。正像译者所说:孔飞力着力要做的,是在讲述这一系列故事时,把蕴藏在“盛世妖术”现象背后的种种时代的、政治的、社会的的及文化的涵义写出来。

        当我抱着读趣味历史的心态阅读至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发现此书哪有那么简单,仅仅以读故事的角度读这本书,远远辜负作者编译此书的初衷。作者实在是个会说故事的人,就本身情节而言这本书已经是够精彩,将一系列稀奇古怪、扑朔迷离的故事案件作为故事被串联起来,极大的满足了读者对巫术文化的窥探欲。有人说此书的最大“迷人”之处在于:子虚乌有,却又无处不在。这句话是对“叫魂”这一巫术文化最恰当不过的概括。后记中译者说道: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会联想到自己所亲身经历过的许多事情。不仅是对译者,对我这名普通的读者而言,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数次震撼原来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早已被人如此透彻的进行研究。说说我关于“叫魂”的亲身经历,小时候,如果每次生病吃药打针都没用的话,我定会被家里老人判定为“被吓住了,得去看先生”,这里的“先生”便是指“巫术之人”。之后奶奶定会在这位“先生”的指点下为我“叫魂”,具体做法便是奶奶在门外喊:“孩儿魂丢了回来吧”“孩儿去哪玩记得回来吃饭啊”,我妈则会在门内应答:“回来了”“回来了”,如此反反复复几次,便完成了所谓的“叫魂”。所以当书中具体描绘到这一情节的时候,我很吃惊,本以为这只是属于我的儿时迷信,却没想到早早已被人放到台面上研究了。所以啊,多读书,它总是能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者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也更多注重讨论背后的历史意蕴。如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徙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革等都可以透过“叫魂”的故事窥知一二。如果仔细研读这本书的话,完全可以将这本书当做趣味性、知识性并存的史学读物。最近《万历十五年》很火,看到很多书友都在读,我也忍不住放进了书架。译者在此书的后记中也对两本书进行了若干比较,不同之处很多,而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只有先去仔细品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才能对二者做一番评价、才能有一番收获。

        虽然这本书读完了,但其背后的学术价值却是我一时半会难以参谋透的。但说实话我也不是个喜欢捉摸学术的人,所以全程压力较小,读的很开心。总得来说,如果你是历史爱好者、又或是对社会现象感兴趣,那么对你来说,这一定会是一本你难以错过充满趣味性的优秀历史著作。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这是一本从细微入手、宏大叙事的书,说的是1768年,也就是康乾盛世的顶峰时期,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搞得从民间到朝廷慌乱不堪的叫魂案。叫魂本身是荒诞不经的,可是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动荡,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是如何应对叫魂的?叫魂案背后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呢?n这是一本边讲故事边分析评论的书,我们主要来关注三个部分:第一,叫魂案在当时是怎么出现和扩展开的;第二,从社会百姓到各级官员,再到乾隆皇帝,当时是怎么应对这个叫魂案的;第三,通过分析对叫魂案的官方处理过程,孔飞力对清朝政府的内部沟通和管控套路有了哪些发现和感悟。由于叫魂案中涉及到偷偷剪人头发的行为,上报到乾隆皇帝之后,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乾隆皇帝最终把叫魂案定性为有人企图颠覆清朝统治的阴谋,要求各地大力追查。孔飞力认为,中国封建官僚体制有着不同于当时西方官僚制的柔性约束机制。表面上看皇帝绝对集权,但背后整个官僚体系与皇帝之间还存在微妙的关系,这种均衡使得统治保持稳定。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孔飞力通过这本书,抽丝剥茧地把清朝鼎盛时期的老底儿给彻底翻了出来。清朝的腐败根底通过这样一场风波,已经昭然若揭。几位士大夫臣子的责任感和努力献身,能够解决一时的局面,但无法改变封建统治的根本问题。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值得精读深思的一本书,对统治者、官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君主专制与官僚制之间,充满了微妙的对抗。君主希望和需要确保对官僚的绝对权威,以保障政权稳定和君主意志的贯彻执行。官僚制愈发成熟,越会把君主的要求融化消解为熟悉的日常行为模式。官僚制需要的稳定,是内部人员之间、完成管理上的常规化,这种稳固的制度能够保障其中的人免于风险。同样,这种制度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的权威。

要打破这种无形的制约,君主以事件为契机,发动君主专制对常规官僚的非常规调动,强化绝对统治的权威。

对于百姓而言,在没有个人权利的社会中,动员全社会的清剿活动,提供了释放个人恩怨报复的窗口。无形之中,这也成了君主与官僚对抗中,被争取的力量和基础。

读后感大全:读后感


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84天一无所获后,决定独自一人去远海捕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这条鱼力大无比,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终于将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归途中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人只得空手归航。《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它用独有的那种回归自然的质朴、天高海阔的深远,以及一股恢弘的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又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虽然老人辛辛苦苦捕到的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了骨头架子,但他战胜了大马林鱼和许多鲨鱼,体现了人类面对艰险无所畏惧的高贵品质,面对失败有着优雅的风度,他赢得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是个了不起的胜利者。

人类的极限,无人知晓。人往往会局限自身,了自己的心。但是,当一个人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鱼还是一副骨架,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已在与那马林鱼的搏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作为一个强者,就不应该因为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荀子读后感(读后感)


《荀子》的乐论讲的是音乐对人的影响,古人称之为乐礼,也属于伦理道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乐礼会使人们的志向高洁,遵循礼制的人们的德行就能养成。遵循乐礼之人耳聪目明,感情温和平静,天下都安宁,所以在古代乐礼也是一种管理人的方式。我觉得其中最核心的还是那句“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它讲述的是一种道义、道德与欲望的平衡,而这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最难掌控的。

君子用道义来控制欲望,那就能欢乐而不乱来;小人为满足欲望而忘记了道义,那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举个例子,小的时候很贪玩,就喜欢玩游戏,然后让我爸妈就很头疼,直到有一次我爸说:“你就一直玩吧,不用学习,玩到自己不想玩为止。”这么一说,反而我就不想玩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我的内心觉得贪玩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如果没有节制没有束缚,那反而没有真正的快乐,如果当真继续玩下去,到了最后也只剩下是空虚,因为这种快乐不是可持续性的,是会迷茫的。所以一种张弛有度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是能把快乐高效化。

这种状态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学更毕业的时候,自己的膨胀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与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对等,然后对未来就充满了迷茫,就如我老师所说“你们这一代就是迷茫与浮躁的代名词,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词,踏实。”现在想想踏实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就像下定决心减肥的人,在夜跑的路上遇到了烧烤摊,欲望战胜了理智,最后的最后,只剩下减肥路上的迷茫。

说一说我这一代的人的迷茫吧,一切的外界环境,比如房价、物价、大城市的消费欲望等等,会让人失去对外来的盼头,因为认清现实的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便会轻易的放弃,就像你一直能追着一个人奔跑,直到无论怎么跑都再也看不到前面的人影时,便不再想奔跑了。这便是迷茫的所在,当不在奔跑时,当看不到终点时,那终点依然在那个位置从来没有变过,变的只是自己的决心。

那么这里又会提到一个新生词,躺平。意思就是同样都要到终点,同样都争不到名次,我为什么不舒舒服服的走到终点,还要拼死拼活的跑到终点呢。我不会批判这个态度的正确与否,它同样也是迷茫、思考后的产物。但是如果回归到《荀子》所说的道义束缚中去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因为它是一场赛跑,有着道义与体育精神的束缚,我就必须要跑步前行,而不是走着,也不是躺着,停下了脚步固然身心得到了一时的放松,但是那不是我参加赛跑的目的,那没有目的的赛跑就注定迷茫。

所以,有了目标,只要前行就不再迷茫。

《大学》读后感(读后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喜欢教学生文言诗词,每每读到古人的诗词歌赋,都不禁惊叹。古人如此聪慧,虽没有手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却能把所见之景用七言诗词写到极致,读罢有如身临其境。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尽了人间四时之美,怎能不令人神往。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同时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读文言文的书籍。因为文言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古人能用很少的文字传达出很深的思想内容。这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特点。因此我非常喜欢文言文,尤其喜欢蕴含深刻哲理的这部《大学》。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我还不明白“大学”的含义。只看摆放在文言文类别中,就随手翻来读一读。边读边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古人必修科目,是古代的每名学子都必须要学的书籍。千百年后,我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深受其影响。有些句子,你仔细琢磨也蕴含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大学中提出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当代社会四有新人的践行标准。“平治齐修”则是古代君王的基本国策。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随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这样。心不妄动,才能所处而安。这句话非常好。现代社会快节奏,就是缺少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做任何事都不静下心来,是做不成的。只要心静,有专一的目标。这件事才能做好。这样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不要以为至善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做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上的事情。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

一群善良的人,同一个步调。心中有光,祖国未来才有希望。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这让我想到了,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这样说到,要像白求恩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不敢奢望,做一个如此高尚的人,只要做到无愧于心,足矣。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此书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因为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起,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论对谁都适用。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首先想谈一下个人对《大学》这部经典的感悟,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则,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通过学习《大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大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史著栋)

什么样的人是有修养的人?谦虚的?低调的?善良的?温柔的?是的,这都是个人修养的表现。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原句是:“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管理好家庭,有益于国家,美德彰显于天下,那你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

怎样才能提高个人修养呢?

其实还有后半句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欲修身,首先要格物。格的意思是穷尽,物其实就是事物的道理。宋代的程朱理学对格物的解释就是——追溯万物的本源,也是磨练自己心理意志的一个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学习研究万事万物的规律,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试想一个对世间万物一无所知的人,又何谈修养。脱离万物脱离知识谈修养,就好似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再如何精彩也都是空中楼阁,也只能是泛泛而谈。我们有时看到一个人,你会感觉她有气质,一看就是很有修养,是的,有修养的人总是很有气质,这气质从何而来,必然是多年的学习、通身的学识积淀而成的。这便是修身的第一要义,儒家坚持了几千年的“格物致知”。

其次,便是要“慎独”。何为“慎独”?基本句意可以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向平时一样”,但这是第一层级,往上,指任何时候自己的内心都要像有个天理在审视自己的样子,也就是不管有没有人,更深入强调是内心的“诚”。诚就是“无自欺”,时时刻刻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个点其实非常难,我们日常潜意识的规避是很严重的。所以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很多理学家,为了达到“诚”的境界,就有了“敬”和“静”的功夫。敬不再是指尊敬其他人,而是自己尊敬自己内心的天理良知,保持让天理良知时刻审视和审判自己;而静则是认为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最好地审视自己,这个心静,不简单是停下来,而是指内心冥灵,一种“诚明”的境界。

格物致知+慎独,再提高个人修养之路上缺一不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便是这个道理。只知格物致知,而不“诚”,做不到“敬”与“静”,很容易走进死胡同,钻进牛角尖,甚至走上弯路,可以说“慎独”是“格物致知”掌舵人。而一味崇尚“慎独”,忽略“格物致知”,便会像前面说的,思而不学则殆,殆即有害,更别说提高个人修养了。

让我们铭记格物致知与慎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一个自己满意的人!(张贝贝)

相信《叫魂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