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归去来兮读后感 > 地图 > 归去来兮读后感,2024归去来兮读后感
归去来兮读后感相关栏目
归去来兮读后感热门栏目
归去来兮读后感推荐
归去来兮读后感

(共 2916 篇)

  • 1、 九年级观后感:曙光归去来 ———《流浪地球》观后感
    曙光归去来 ——— 《流浪地球》观后感 九12班 谭淳尹 《流浪地球》是唯一一部我看过两遍的电影,也是凭借口碑逆袭春节档第一的电影,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写点什。 沉寂 电影开始的镜头,是一个极速膨胀的太阳。很不幸的是,太阳在慢慢死去,人类只能生活在-84℃的严寒环境,稀薄的氧气,放眼望去尽是冰层,一片荒凉。曾经的高楼大厦,在自然的摧残下冰冻了起来,孤独的耸立在天地间,等待它们的结局无非冰层裂开之时的轰然坍塌。 人呢?人去哪儿了?因地球停止自转,滔天海啸席卷城市,世界人口减半,为了使地球脱离太阳系,由几个大国为首的联合政府修建了许多推进式发动机和转向式发动机,每个发动机下都配套一座地下城,人类,就移居在这儿。 从人类建造地下城开始,便踏上了2500年的流浪之旅。 黑暗 地球原本是要驶向预先设定好的木星轨道,不幸的是,地球发生了8度多的角度偏差,将要撞击木星! 还有一天就要回家的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驻守人员刘培强,在休眠时刻发现人工智能莫斯发生叛逃,带着空间站驶向更安全的星际,而地球,被放弃了。 刘培强十分着急,甚至不顾一切想要空间站停下来,如此强烈的舍身取义的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儿子刘启,他的父亲韩子昂还在地球上。尽管儿子与他因误会而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在最危机的时候,心中只有对儿子的爱,也许他不对儿子解释当年的选择,也有身为父亲的苦衷吧。 刘培强在总控室发现无法手动操控飞船,心急如焚,而莫斯却告诉他,空间站脱离是被联合政府授权的。地球自己放弃了自己。那一刻,身为一位父亲,刘培强无奈而又心酸,只想与儿子最后通一次话。像是离别前的最后相聚。 地球上呢? 因刘启带着妹妹韩朵朵私自驾车去地面上玩,而被抓了起来,姥爷韩子昂虽赶到却无济于事。他们三人阴差阳
  • 2、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一)

    今天学完了《归去来兮辞》,才慢慢的开始有了对隐士文化的初步了解,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对陶渊明也是非常不理解,明明是那么的才华横溢,明明以前有那么大的雄心大志大济与苍生,可到最后他却放弃了,为此,我不得不对他,他这个人有着莫名的好奇心。

    他曾经是个怎样的人呢!

    他的诗质朴,冲淡,充满了诗意。他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代表,他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与富贵的旷达的情怀确实让我钦佩。就像老师说的,如果在现今社会,我们凭借自己的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们能够坚定地说放弃,不要吗?我想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有自己的理想,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应该用汗水来获得成功的喜悦。

    我们常人看来,陶渊明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是消极的,是在逃避对家人负起的责任,但看一个人生活的是否消极,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像小鸟没有翅膀。陶渊明的弃职归田,不能说是消极处世,恰恰相反的,是他所追求的。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书卷中追求安逸,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静心境。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抉择,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他不狂放,不沉沦,是对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与热爱,他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于田园,在平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耘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他那旷达的处世情怀是值得我们敬之佩之的。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二)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处之于世,我们难以自由行路,自由追寻,被外者施禁锢,加以否定,在一切外在因素中,我们失去了原有的执着,原有的梦想,原有的渴望。问天:何者为天地之间大残忍。曰:一语轻若鸿毛的否定。

    归去来兮是一种隐者,一种不甘于命运的波折、否定,独自追寻梦想的隐者之举。隐者分圣隐和圣隐。年少的陶渊明就曾怀有大志寄于苍生的志向。一生为官五次,因不为五斗米所折腰,便在到任八十余天弃官归隐。在辞官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在我看来,隐士分圣,贤。贤隐便是拥有高尚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看不惯一些世俗之事,不喜欢做一些事,所以隐起来,安逸生活。圣隐就是上能洞察宇宙之万能,下能取纳百川之雄心,腹有广大胸襟,高尚的品质与纯洁的灵魂。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归田隐忍。在这,我先不给陶渊明的贤,圣下定义,先来听一段故事吧鲁迅

  • 3、 《我心归去》读后感800字

    《我心归去》读后感800字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盼望着有朝一日能美文阅读,好好见识一下异国风情,最后再荣归故里。他们可能觉得那些海归回国后事业蒸蒸日上,人生幸福美满,令人艳羡。除此之外,有时我还会想,留学归来之人是不是因为重又找到了心灵的归依,因而做起事来信心满满?

    一直生活在中文的环境中,突然挪到一个周遭皆是外语的地方,思乡是人之常情。即使外国物质条件优越,别墅里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属于自己,暂时不用住在故乡那仄逼的小屋,也会感到一种难耐的冷清,反倒发觉热闹拥挤的可爱来。是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当你与一个地方格格不入时,便会觉得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就像电影中那些的特殊镜头,一个人立在街上,两侧是滚滚的人流与灿烂的灯火,夜幕也因此带上了明亮的色彩。而你,只是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毫无波澜,静如古井。我只愿回到故乡,肆意仰望。

    你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这时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寂寞,孤独,空虚,无聊。这些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而你又不知该做什么。从研究吊灯这一细节描写可见无聊与寂寞程度之深。同时作者采用第二人称你,更加亲切,易引起读者共鸣。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说的动听一点儿,就是世间有百媚千红,唯有你是我情之所钟。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但我还是情不自禁的想它念它。此处作者连用没有构成排比,先说故乡不美,欲扬先抑,前后的强烈反差凸显作者对故乡不渝的爱恋。我无繁华酥骨的风情,也没有静谧侵肌的神色,但你对我的深情便是我最大的筹码,因此,我无需纠缠。

    故乡是见证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的血泪还有汗水挥洒在这里。它能带给我们他处所不能带给我们的回忆,哭着的,笑着的,洒泪的,流血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以古典悲剧美的形式,永留在我们被震撼的内心中,故乡则是融入了骨血。

    游子乍闻征袖湿,远方的呼唤声声急切,我心归去。

  • 4、 祸兮福兮不可知_《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祸兮福兮不可知_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初识《许三观卖血记》,我的第一反应是许三观会是一个尝到卖血甜头而不断成瘾,致使最后死于非命的人,所以看整本书都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生怕许三观遭遇不测。事实上,许三观没有因为卖血死于非命,但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普通而又普遍的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许三观的父亲死了,母亲跟别人跑了,他和乡下的四叔最亲,他在城里的蚕丝厂上班,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小说一共写到许三观卖血十一次。第一次是一天下班后许三观碰到了阿方、根龙俩人,俩人带他卖了血,赚了三十五元钱,带他第一次下馆子吃猪肝,喝黄酒。有了第一次卖血,很快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每一次卖血都反映出许三观这样的小人物式的贫穷、愚昧和内心的麻木。其中一次卖血是因为一乐打伤了方铁匠的儿子,用来还钱给方家大儿子疗伤,是贫穷和人物内心麻木的一面的反映;有一次卖血是为了“报答”林芬芳,因为自己强奸了她,似乎是有一种对许玉兰的报复心理在里面;还有一次卖血是因为文革后闹饥荒,家里揭不开锅,许三观带儿子们去吃面,为了吃饱肚子,却唯独不带一乐,因为他是何小勇的儿子,这再次反映了许三观的愚昧;再一次卖血是一乐、二乐去插队,许三观给了他俩一人十五元。最后几次卖血是为了给一乐治肝病,许三观一路卖血到上海,中途差点丧命。尽管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许三观还是拼尽全力去救一乐。小说在这里将许三观这一普通的底层人物推向了人性的最高点,给予光环。

    而最后一次卖血是故事的高潮,前面十次卖血,都是为生活所迫,然而最后一次卖血,真的只是为了一顿炒猪肝和那点黄酒么?其实不是的。试想前几次的卖血,许三观要么是为了一乐,要么是为了自己所谓的“报复”,都是身不由己。他从没有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去卖过血,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让我觉得许三观这个人物是可悲的,又是可怜的,他的一生都没有真真正正为自己活过。

    当然最后的结局还是令人欣慰的,没有让这个悲剧式的没有自我的人儿连性命也丢掉。人一旦没有了生命,那一切就不复存在了,所有他做过的事情也都没有了意义。许三观的悲喜交加的人生也折射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贫穷之下温饱无法解决,何谈追求,更何况是为自己而活,活出精彩。按理说,当下人们大多没有了温饱的困扰,应该考虑如何为自己而活了。可仍然有不少像许三观这样再普通不过的人被生活役使,无可奈何,无法为自己而活。他们的生

  • 5、 观形影不离有感:男人的影子,福兮祸兮?

    形影不离观后感:男人的影子,福兮祸兮?

    顾名思义,片名源自于成语。形影不离的字面解释就是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这种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关系在伍仕贤导演的新片《形影不离》中被充分体现,影片中的吴彦祖和凯文史派西就如同兄弟、如同知己,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如影随形,两人在一起可以谈天说地、可以诉说衷肠,也可以一起翻天覆地,声张正义。

    《形影不离》是伍仕贤导演在2005年继《独自等待》之后,时隔七年的第二部影片。据了解,这部影片在2010年就已经拍摄完成,由于各种原因,选在了今年青年节上映,这让期待已久的影片,早已让许多影迷翘首以盼。无论是对伍仕贤新作的期待,还是对吴彦祖和凯文史派西拍档组合,绝对都是最令人瞩目的焦点。如果必须用准确的词语给这部影片下个定义,似乎有些强人所难,影片集中了剧情、喜剧、悬疑多种因素,还充满了黑色幽默,这是一部需要带着复杂情绪和清醒的头脑观赏的影片。

    人与人之间有多种奇妙的关系构成,亲情、友情、爱情,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形影不离》中,吴彦祖饰演的假肢公司工程师李越,在父母车祸去世、妻子怀孕流产、工作矛盾的打击和夹缝中生活着。表面风光的白领生活,却在各种压力和打击之下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浑浑噩噩的活着。影片一开始,吴彦祖就在自己家打算上吊自杀,望着掉在屋顶上的绳索,他左右为难,死还是不死呢,始终没有勇气决定。这是一个矛盾的男人,恰似在踟蹰间,凯文史派西的出现,让吴彦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懦弱的男人,在后面的剧情发展中能做出砸路人骑车,焚烧黑心豆腐厂等疯狂事宜。这些巨大的转变看似突兀,实际上又合情合理。这一切与片中的的邻居来外(凯文史派西饰)和妻子(龚蓓苾饰)密不可分。

    凯文史派西,奥斯卡影帝,《美国丽人》中失意的中年男人。这次能出演华语片《形影不离》,足以证明这部影片的魅力。这部影片中凯文和吴彦祖形影不离,甚至怀疑是否有断臂情节,两大实力派演员,中西演技的对决与交融,在华语片中很少见。凯文在片中是另一个吴彦祖,性格截然不同的吴彦祖,就像吴彦祖镜子中就是凯文。凯文在片中让吴彦祖变得勇敢、变得正义、变得疯狂,甚至另他变成超级英雄,在片中凯文扮成蝙蝠侠,吴彦祖化身为雷锋侠,两人穿梭都市,惩恶扬善。这一幕充满了英雄主义,但又显得荒诞不经。凯文在片中是真是存在的吗,影片的前半段就已经揭

  • 6、 《我心归去》读后感_读后感800字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出国留学,好好见识一下异国风情,最后再荣归故里。他们可能觉得那些海归回国后事业蒸蒸日上,人生幸福美满,令人艳羡。除此之外,有时我还会想,留学归来之人是不是因为重又找到了心灵的归依,因而做起事来信心满满?

    一直生活在中文的环境中,突然挪到一个周遭皆是外语的地方,思乡是人之常情。即使外国物质条件优越,别墅里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属于自己,暂时不用住在故乡那仄逼的小屋,也会感到一种难耐的冷清,反倒发觉热闹拥挤的可爱来。是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当你与一个地方格格不入时,便会觉得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就像电影中那些的特殊镜头,一个人立在街上,两侧是滚滚的人流与灿烂的灯火,夜幕也因此带上了明亮的色彩。而你,只是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毫无波澜,静如古井。我只愿回到故乡,肆意仰望。

    你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这时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寂寞,孤独,空虚,无聊。这些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而你又不知该做什么。从研究吊灯这一细节描写可见无聊与寂寞程度之深。同时作者采用第二人称你,更加亲切,易引起读者共鸣。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说的动听一点儿,就是世间有百媚千红,唯有你是我情之所钟。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但我还是情不自禁的想它念它。此处作者连用没有构成排比,先说故乡不美,欲扬先抑,前后的强烈反差凸显作者对故乡不渝的爱恋。我无繁华酥骨的风情,也没有静谧侵肌的神色,但你对我的深情便是我最大的筹码,因此,我无需纠缠。

    故乡是见证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的血泪还有汗水挥洒在这里。它能带给我们他处所不能带给我们的回忆,哭着的,笑着的,洒泪的,流血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以古典悲剧美的形式,永留在我们被震撼的内心中,故乡则是融入了骨血。

  • 7、 读《饮水词》有感: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王壹贤 第一次读纳兰词于何时,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第一次被纳兰词所吸引的情景,却是印象颇深。那是中考落幕的时候,仍可忆起当时阴霾的天空,飘落着的小雨。来来往往的人群忙着收拾行李、杂物,纷乱的纸张撒落在校园的走道上,空荡荡的教学楼门窗紧锁,无人问津。我默默地彳亍着,彳亍着,脚步不知觉间就踱到了教室。偶然翻开教室书角内的一本书,入眼,便是纳兰容若的《长相思》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时的我,认为遇到了故知,找到了知音。纵使未能全晓这首词的意境,了解到纳兰是一个怎样的人,亦不妨我去听他、懂他。与他邂逅三百年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觉得纳兰和我一样,一样的感性,多情而又因为尘世间种种不可预测、无法改变的因缘,郁郁而不得解脱,“同是天涯沦落人”、“情不之所起,一往而深”。 如今看来,这种想法确是好笑,但也正因如此,我才到书局,买下了一本《饮水词》,和这位多情才子结缘。这不买便罢,一读就感到自己“沦陷”了。书中纳兰“绝域生还吴季子”式的诚,“天上人间情一诺”式的真,“情在不能醒”式的“索性多情”,给予我太多震撼。他的每一首词,每一句感悟,构成了他斑斓起伏的人生,造就了一柱永回响着“一往情深深几许”的琴弦。让我总盼望着“共君此夜须沉醉”,为卿痴狂。 午后风光正当时,品一杯香茗,细嚼《饮水词》显得更加有味。静安先生评价此书时讲:“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顾贞观亦在《饮水词》序中说:“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一字一词的慢阅纳兰词,才果真感到,这些言论并非空谈。纳兰将自己的一生写入词中,从《减字木兰花》的“相逢不语”,与两心相悦的表妹形同陌路。纵使相逢,却因皇权世俗、人伦纲常的枷锁“脉脉不得语”。到后来,与妻子卢氏黄泉碧落、阴阳两隔,他与卢氏相处才短短三年,千万般无奈,也只能苦诉“当时只道是寻常” 。那册《花间词》,纳兰记得每一字、每一页,与妻子对赌,幸赢得妻子亲喂香茗,涤荡了一腔忧郁。这些寻常往事一直在纳兰心灵深处翩翩飞舞,无奈伊人已逝。几年后,多情才子又恋上了当时身处风尘的才女——沈宛,无奈悲剧再次上演,一句“心字已成灰”,不知他流下了多少泪珠儿
  • 8、 春风许汝兮攻略观后感 春风许汝兮心得体会

    终于全线通关了~有莫名有些不舍结束刚刚点进游戏就扑面而来的满满历史气息。一开始看到女主的姓氏就感觉有点熟悉,不知道大大有没有听过徐良的一首歌,叫悲伤的李白

    一开始以为后期的剧情会很长线,还怕来不及所有线路都玩一遍再写长评。没想到前期诸多的分歧线和伏笔,女主与四位男主分线之前的情感线,还有女主魂穿前,关于真许治兮本人的一系列真相推理,到了后期,虽然有交代,但都比较仓促。这点比较遗憾,毕竟前期的铺线其实铺得蛮大的。当然,作者也就此进行了较全面的答疑,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接下来就随心写一下自己的感想吧,留念。

    有大礼包傍身(什么鬼),这次从头开始玩是比较跟随心意的。

    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我内心第一个排除的是李龟年,身处权力漩涡核心的皇宫,就会有太多身不由己,何况他只是个乐师,完全仰仗依附于掌权者喜恶一念之间。这点上,王将军许是还能挣一挣,但李龟年和他的兄弟们则完全手无缚鸡之力。本来女主魂穿后自身就谜团密布,分身乏术,断然自是无力再淌这趟浑水。

    第二个是李白,理由可见其be,23333~

    功名之类的还是其次,主要那时出行不便,携带女眷确实比男儿孜然一身或结伴同行要麻烦的多。我不想成为两相厌的累赘,也不想没有常相伴的()守活寡。虽然he很甜,但个人感觉be更接近现实吧。

    第三个是王sir了,理由有点简单,我对当军嫂没什么信心!哈哈哈哈~毕竟刀剑无眼,战场上瞬息万变,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啊!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守寡啊。讲真除了这点外,就算一开始只是把女主当成妹妹般的存在去呵护,然后还有个狠辣小公主作为情敌,王sir本身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对女主很是关怀备至了。

    不像李龟年那么死傲娇难伺候,也不像李白要做好他的一切后勤的强大心理、财力、生活能力的自我建设和准备,噗噗噗。

    如此看来,软萌贴心的小陆羽最适合我了!

    然而不知是否作者有意,我发觉,直到进宫参加公主及笄这里的剧情,李龟年可触发的剧情极多,王将军次之,相比之下李白和陆羽就比较可怜了。于是本来想走陆羽的我,因为他存在感太弱,渐渐偏向了王将军,但最后被李龟年拐跑了我也很无奈,我能怎么办对了,后期李龟年假扮李鹤年这里可以调戏这个傲娇货,大家不要错过哦!哈哈哈~

    关于女主自身的迷雾重重,不得不说重要配角中,侍卫亦风、侍女亦雨,还有极其神秘的高岭之花温月白都给我留下了印(深)象(坑),真的是像雾像雨又像风啊还有那个李兰女道士,

  • 9、 《我心归去》读后感800字2024

    《我心归去》读后感800字2024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盼望着有朝一日能美文阅读,好好见识一下异国风情,最后再荣归故里。他们可能觉得那些海归回国后事业蒸蒸日上,人生幸福美满,令人艳羡。除此之外,有时我还会想,留学归来之人是不是因为重又找到了心灵的归依,因而做起事来信心满满?

    一直生活在中文的环境中,突然挪到一个周遭皆是外语的地方,思乡是人之常情。即使外国物质条件优越,别墅里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属于自己,暂时不用住在故乡那仄逼的小屋,也会感到一种难耐的冷清,反倒发觉热闹拥挤的可爱来。是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当你与一个地方格格不入时,便会觉得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就像电影中那些的特殊镜头,一个人立在街上,两侧是滚滚的人流与灿烂的灯火,夜幕也因此带上了明亮的色彩。而你,只是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毫无波澜,静如古井。我只愿回到故乡,肆意仰望。

    你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这时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寂寞,孤独,空虚,无聊。这些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而你又不知该做什么。从研究吊灯这一细节描写可见无聊与寂寞程度之深。同时作者采用第二人称你,更加亲切,易引起读者共鸣。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说的动听一点儿,就是世间有百媚千红,唯有你是我情之所钟。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但我还是情不自禁的想它念它。此处作者连用没有构成排比,先说故乡不美,欲扬先抑,前后的强烈反差凸显作者对故乡不渝的爱恋。我无繁华酥骨的风情,也没有静谧侵肌的神色,但你对我的深情便是我最大的筹码,因此,我无需纠缠。

    故乡是见证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的血泪还有汗水挥洒在这里。它能带给我们他处所不能带给我们的回忆,哭着的,笑着的,洒泪的,流血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以古典悲剧美的形式,永留在我们被震撼的内心中,故乡则是融入了骨血。

    游子乍闻征袖湿,远方的呼唤声声急切,我心归去。

  • 10、 愿化蝶归去 ——读《逍遥游》有感
    愿化蝶归去 ——读《逍遥游》有感 我的邻居是个疯子,至少乡里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我的邻居是个人才,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我的邻居狂热与老子,但更偏爱庄子一些,他说:“老子太老了,还是庄子更帅一些。” 五岁的我最爱做的事便是往邻居家里跑;我的邻居最爱做的事便是往河边跑。我到邻居家听故事;邻居到河边钓鱼。有一次,恰有一只乌龟向岸边游来,他双眼一亮问我道:“你可知晓庄子?” “庄子是谁?” “战国时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战国?是不是也像北疆那样天天打仗?” “想不想听楚王派使者‘诱惑’庄子做宰相的故事?” 我双眼一亮,用力地点了点头…… 村口的王婆婆见我天天往邻居家跑便劝我少与他来往,然后又自顾自地说起他曾饱读诗书,受郡里的太守推荐,如今做了官,好像是司什么,据说是专管皇室藏书的,后来就回来了,然后就有些疯癫了,最后就成如今这般光景了。我猜他那么博学的才识应就是从那来的了…… “怎么了?”见我久久沉默他问道。 “我想,如果是我,我会选择作那只被俸在祠堂里的神龟……小龟故然自由逍遥但他有生计之忧受寒暑所迫;神龟故然,受束缚但他无如此顾虑……” “还可记得列御寇御风而飞的故事?他之所以能御风,是因为他的身躯足够的轻盈。当一个人他的心中无所负重时他就可以变得轻巧,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坐拥江山的君王,也非富甲一方的上谷商贾,而是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是你本一无所有还能自信地对别人说:‘我富甲天下’;是你看到蝴蝶翩跹,不知是你是蝴蝶,还是蝴蝶是你,但也无需在意,因为世间之物本就一物——人放下了枷锁就变成了蝴蝶,蝴蝶有了欲望便成了人。” 这些天,乡里人都行色匆匆,张惶不安,据说是北方的战事两军对阵,势均力敌,长久僵持不下的缘故,人们都祈祷我方能抵御住敌军的大兵压境——毕竟,被自己人剥削和被异族人剥削还是有区别的。 我家的阿黄死了,或是老死的,或是饿死的,前者是当我放出生时,它已是狗中的元老了,后者便时这年的三月本就不太平,北方入侵乡里的人只剩些老弱病残,朝廷为了打仗又把原本的粮税往上提了提,人都不够吃了,哪还有狗的份?但无论它的死因是什么,我都感到十分伤心,倒不是因为什么深情厚谊,只是我从一只老狗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生命的未来。 我的邻居病了,是风寒,卧病在榻了几日,乡里的医婆令我带些草药给他。“怎么了?” “我家的阿黄死了,我兄长去了北疆
  • 2023-05-29

  • 2019-10-20

  • 2019-10-12

  • 2019-10-19

  • 2022-12-12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1-09-21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17

  • 2019-10-29

  • 2023-02-1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1-08

  • 2023-02-19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2-12-1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1-04

归去来兮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归去来兮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归去来兮读后感、2024归去来兮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