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艋舺有感 > 地图 > 观艋舺有感,2024观艋舺有感
观艋舺有感

(共 3152 篇)

  • 1、 观《艋舺》有感

    观《艋舺》有感

    是刚看完《艋舺》,看完后没什么感觉。人物太多,说话太娘,情节让我们这种大陆人,特别是我这有着刚毅性格的人无法理解,如果非要去理解,仅凭想象。不过画面的处理非常好,很有怀旧味道。

    不过,或许是时代的发展,今天的我们,是无法想象20世纪80年代人们真实的想法。幼稚?青春?躁动?义气?兄弟?都是,又都不是!在我们定义这些名词和其所代表的准确含义的时候,就意味着真正的含义都只存在于书本上,任何试图定义单一的名词,都是肤浅而乏力的。

    好像我们是在俯视那些过去的人,嘲笑他们的无知胆怯和莫名其妙,这种事情每天都在进行,如果不这样,如何体现我们现在的存在呢?肯定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情,因此也极容易被忘记。要想留下烙印,唯有否定,反抗。因此,我们嘲笑非我之人!

    唯一的亮点,是蚊子和小凝的爱情?友情?还是真情?无法定义。其实无所谓定义,有感觉就好。小凝做小姐的原因大概是欠钱,不过导演明显找了一位极具杀伤力的美女,即便有青胎也无法掩盖其优秀青楼女子的风范。台湾保存了中华民族青楼的优秀传统,这是男权社会的必然。正如禹的父亲和禹,治水的方式是堵和疏。区别是前者被砍头了,后者成为尧舜禹的禹。尔今富丽堂皇、纸醉金迷的后现代,剩下的只是腐朽的灵魂,在追赶及时享乐的躯体;也许只有在贫穷中,我们才有真正的情感,患难见真情吗?

    是人都有感情,是人都有尊严。人人平等的真正含义是:人人都有享受痛苦和幸福的权利!一生幸福的人,却要最终承受远去人生幸福的痛苦;而一生痛苦的人,最后终于远离人生苦楚,不再感受人生中那些伤心却无力的折磨。在幸福和痛苦之间,我们不应有灰色地带,而是直观的逻辑对应,非正即负。

    整个影片都显现的是简单剧情,甚至不甚承转,许多都没有交代后文。而最后的重复五人翻墙,如同破烂的旗帜,高高举起,却无人响应,仅此而已!

  • 2、 艋舺影评

    艋舺影评(一)

    在第二遍看了艋舺后,发现了前一遍很多没有注意到得情绪。也因此深深被钮承泽豆导寄予艋舺的诚意与用心所感动。看了康熙的采访没想到豆导很可爱,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所以为豆导为他的诚意与用心写下这篇影评。

    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三小是什么意思,恐怕是无关紧要吧。因为意义的无关紧要,五个年轻人怀着各自的义气加入了黑道。蚊子(赵又廷)加入黑道的原因很简单他说是为了一只鸡腿,其实他是接受这份友情无关乎意义他珍视的就是长久以来或缺的兄弟情谊。而整部片子也是以他为第一视角来讲述。和尚(阮经天)对于混黑道的意义很明晰,他的眼里只有从小一起长达的麻吉李志龙(凤小岳),志龙身为庙口老大geta大仔(马如龙)的儿子自小飞扬跋扈。就在蚊子加入之后,五个年轻人结拜为兄弟组成了太子帮。

    或许你会以为这就只是一部台湾的青春片,只是加入一些黑帮打斗的情节。但是黑帮的题材交织着青春的热血,豆导赋予了影片厚重的张力以及在情节上让人喘息般的命运的玩弄。影片的背景放置在80年代末的台北艋舺,热闹的街市挂满明黄色的灯笼,喧嚣的人群中穿着花衬衫踩着夹脚拖的台北流氓。逃学、打架、蹦迪、泡马子,仗着志龙老爸的面子,太子帮终日声色犬马肆意的宣泄着荷尔蒙,蚊子也在这过程里体会到当兄弟的快乐沉浸在难得友情当中。这一切直到他们错手杀死了凌辱志龙女友的狗仔(陈汉典)后,事情便在他们掌握不了的情况下悄悄转变。

    如果说前半段是关于青春得炽热的话,那之后便就是成人世界的残酷。geta为了教训五个闯祸的年轻人,让他们上山锻炼掌握各式各样的武器。如geta大仔般台湾黑道的气质被马如龙演绎的淋漓尽致,他对五个人说:枪是下等人用的武器,我不许你们用枪。

    此时的故事穿插进了另一条线,外省帮的黑道灰狼(豆导)意欲加入艋舺的地盘,做主的geta大仔自然不答应。当成人世界的丑恶遭遇青春的单纯之后,一切情谊就变得摧枯拉朽。

    影片最浓重的部分上演,艋舺的两位大佬相继被做掉,geta死在了下等人的武器手枪底下,那一刻他丢失了所有的骄傲。整个艋舺笼罩在血腥之下,外省帮的威胁让艋舺人人自危。葬礼过后,和尚提议蚊子志龙去菲律宾避避风头,自己则留下来调查事情的真相。蚊子这时候说:我也留下来。此时兄弟之间猜忌怀疑开始萌芽。

    最后一场戏,跑路前兄弟们在艋舺祠堂里上最后一炷香。蚊子突然用刀抵住和尚,声嘶力竭的质问和尚事情的原委,这一刻所有的情

  • 3、 《艋舺》观后感800字

     濒死的微笑仿佛在嘲弄一切,却掩盖不了染血的青春。一样的残酷主题,不一样的残酷诠释。如果说《观音山》里命运许给迷惘的三个少年的是没有前途的未来,他们至少还能贪图现世的安稳,但《艋舺》里的黑道背景,却让几个少年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 由一个鸡腿被抢走而加入黑道的蚊子,经历看似可笑,实际上却很无奈。黑帮遍地的时代,纯洁的校园也免不了被荼毒。软弱如他,一个打小没有父亲记忆的遗腹子,只能寻找黑帮的保护。但他那青涩天真的举止,让你无端地相信,他的善良。单纯的蚊子不懂,为什么黑道之间要打打杀杀,不懂为什么结拜过的兄弟也要自相残杀。他只想,只想去樱花烂漫的日本,那个父亲寄来的明信片里出现的地方。 黑道题材的电影大抵如此吧,故事还未展开就已带有血的铁腥。但《艋舺》不同,虽然一开始为了剧情发展,出现了几个校园小混混欺负弱小,街头小混混打群架的场景,但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波折。就连后来艋舺真正的黑帮老大出现,也不过是一个头戴浴帽,有点肥胖的邻家大叔形象,让人稍稍意外,又有些宽慰。黑帮,也可以很家常,好像没那么冷酷。 但 黑道还是黑道,残酷就是残酷。当蚊子和结拜的太子帮为了泄愤误杀了一直和他们作对的狗仔,事情在慢慢失去控制。为了争夺地盘,外省人灰狼和狗仔的堂哥合谋,拉拢太子帮的和尚杀了艋舺原来的老大(太子帮志龙的父亲)。出于义气和激愤,原本亲如兄弟的蚊子追杀和尚,最后,真正实现了结拜时的誓言同年同日死。 梦断街头,五个少年的青春碎了,家庭碎了。白猴昏迷,留下了年老的外公;志龙失去了赖以依靠的父亲,失去了庙口人们的尊敬;和尚死了,留下了早年在帮派争斗中断了一只手的父亲;蚊子死了,留下了孤单的母亲,深爱的小凝,还有还来不及见一面的生父灰狼蚊子还是搞不懂为什么兄弟之间要自相残杀,却亲手杀了自己的兄弟。和尚在最后一刻看到举着双手来拥抱自己的蚊子,选择了相信。 黑道就是这样吧,没有孰对孰错,没有什么道理,就像那些小喽啰看到对方人马就像本能一样选择暴力,以暴制暴。但黑道也有情感,更因为情感的纠葛更显残酷。蚊子和小凝的爱情是随身听里一首共享的歌,蚊子和和尚的友情是那颗会发光的溜溜球,蚊子和素未谋面的父亲的情感维系是一张薄薄的明信片,还有和尚,他所做的一切也只是为了维护志龙。但所有人的未来都止于一场黑帮的洗牌。 其实,他们混的不是黑道,他们混的是友情。即使到了最后的
  • 4、 观有感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了四至六年级的同学们去看了《暖春》这部电影,我看了这部电影后,真是百感交集,心中有一种莫明的感慨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不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小花从外村跑到芍药村,村民们都不想把自家的肥水外流。年迈的宝柱爹看不下去,顶着儿子、儿媳的压力收留了苦命的小花。小花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爷俩儿相依为命、土屋里从此有了笑声、多门多年不生娃的儿媳香草十分妒忌,想把小花送人。一次又一次的骗走了单纯的小花,但始终没能如愿。小花每天除了做饭、做家务之外还偷偷的学写字。小花非但没有记恨叔叔、婶娘,还一次又一次用真诚和稚嫩的心去接近他们,她的宽容与善良的心撞击了香草与宝柱的良心,终于使他们落下了忏悔的眼泪宝柱爹和小花被请回了正屋,他们看着桌子上的丰盛的饭菜,哽咽得难以下咽,小花含泪扑向了香草、叫了生平的第一声娘在一家人团圆的幸福的哭泣声中我也泪流满面。

    多么温暖!多么感人!谢谢这位爷爷收留了小花,为她跌倒、为她而重病,把她培养成这么好的一个姑娘,而小花也为爷爷争了口气,靠上了大学。因为爷爷爱她,她也爱爷爷!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也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我们是多么幸福呀!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同时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看到了影片中小花的生活,我不由地想起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影片中小花的生活是那样的艰苦、可她却那样的懂事,争气可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生活在父母的光环下,过着伸手、饭来张口的的日子,但他们还不满足,只要父母有一点过失,他们便会觉得委屈,不高兴,而且学习还不好;影片中的小花,什么家务都会干,可现在的孩子什么事也不会干,甚至连自己的日常生活也照顾不了;影片中的小花省吃俭用,可现在的孩子们,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不管再贵都要买下来,如果自己不喜欢的不管再贵,即使都买下来了,也会丢掉。

  • 5、 观《观新雷锋日记》有感

    观《观新雷锋日记》有感

    司马书玥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爱尔杯“我身边的雷锋”校园微电影大赛的一部优秀作品——《新雷锋日记》。

    在大家的眼里,小跳是一个调皮的同学。有一天,小跳发现教室很脏,就想学雷锋做好事,在打扫教室时,捡到了五十元钱,他本来想立即交给老师,可是,老师不在办公室,只好第二天来上课时再交,却意想不到招来了一场“偷钱”的误解。直到晚上,小跳的爸爸说了一句“这个年代,真叫人不敢学雷锋啊!但坚持做下去,才是真雷锋!”小跳这才从困惑中走出来。

    看完这部微电影,我思绪万千。

    向雷锋学习,就要不计较个人得失。每当遇到自己有困难别人也有困难的时候,自己要尽量克服困难,尽力去帮助他人,当做到了这一点的时候,自己的就能从中得到快乐,帮助别人就成为了一种乐趣。微电影中,两位同学主动帮助环卫工推垃圾车,虽然自己耽误了一点点回家的时间,但是环卫工发自肺腑的一声谢谢,让两位同学顿时忘记了疲劳,内心充满了快乐。

    向雷锋学习,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向雷锋学习,就以为要去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或者是故意要去做一些引人注意的事,我觉得还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好一些。比如说;收好自己喝过的饮料瓶子和吃剩的果皮纸屑,不随手乱扔,给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这不就是一件小事吗?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吗?

    向雷锋学习,就要不怕别人误解,从误解中寻找真正的快乐。小跳在打扫教室卫生时捡到了五十元钱,他没有据为已有,而是去交给老师,因为老师没有在办公室,第二天才交到老师手里,由于拖延了时间,遭到了同学们的误解。开始,小跳很伤心、很困惑,但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两位同学帮助老爷爷时的快乐表情,小跳的心情豁然开朗,回家时,听到了爸爸那句“坚持做下去,才是真雷锋”的话,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帮助别人的信念。是啊!我们学习雷锋,就是不要怕遭到误解,要在做事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相信“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事实就是事实,时间会证明一切,所以我们做好事时,不要纠结在误解中。

    向雷锋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认真学习,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积累知识,锤炼本领,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搞好学习之余,再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的事。

    看完这部微电影,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新时期的真雷锋!

  • 6、 【观影感悟】观《出路》有感

    【观影感悟】观《出路》有感

    运行二值:司文波

    第13号台风"天鸽"8月23号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所经之处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中一位大叔在强台风中徒手推车对抗台风,却因货车侧翻而罹难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并引起广大网友热议。据了解,视频中的大叔有两个尚在读书的儿子,他是家中顶梁柱,唯一的劳动力。在两个月前刚刚买了一辆新的小货车。小货车在狂风中像一片脆弱的叶子摇摇欲坠,他舍不得自己的车被风吹倒,于是用自己的身体跟台风对抗。

    看到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陈为军导演拍过的一部纪录片《出路》,《出路》与另七部纪录长片都探讨着同一个主题:"为什么贫穷". "任何一部纪录片都不可能像万能钥匙。如果身处贫穷,或者身处底层的人看了我的片子,他会突然感觉到: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我身处的游戏规则出了问题。继而他举手要求发言、要求改变,这就是解决贫穷的一条道路。" 所以陈为军把这部纪录片命名为"出路".

    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了弘博软件学院利用贫穷人无学可上又不断挣扎的软肋进行大学招生,在招生老师王振祥眼里"宏博软件学院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学校。我们就是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他们认为农村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相对好骗:"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基本上来说,所有的优势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

    很多人会说《出路》中被骗的农民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他们受够了现在的生活,太想改变,他们会尽其所能把孩子推进去,希望孩子能改变命运。

    也有很多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辆车吗,为何要冒生命危险……在你眼里,那只是一辆车,但在他眼里,是整个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没经历过他所经历的困难,就无法知道他到底需要怎样的勇气,用双手跟台风殊死一搏。他对抗的不是台风,他对抗的是生活的重压。他保护的不是车,而是自己和亲人的全部生活。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或者就在你的身边,有太多人在辛苦、努力地活着……

  • 7、 观“机会”有感

    有这样一句谚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呀!机会是那样来无影,去无踪,或许在不经意间便让机会从手中溜走了。今天,我看见漫画《机会》,更让我有感而发,不得不对作者精妙含蓄的讽刺手法啧啧称奇。

    图上,一只大雁展翅翱翔,空中万里无云,青灰的大雁在天空中显得十分清晰,身上的翎毛立得笔直,似乎能从耳边刮过一阵风,大雁飞得十分悠闲,自由地舒展着翅膀,这大雁身上印着两个赫赫醒目的大字:机会。蓝天下,这代表机会的大雁飞得并不快,甚为平缓。地面上站着两个装束严谨的人,典型地行家派头,手持红木的弓箭,十分阔气。弓箭并不对准大雁射去,两人却争吵起来,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一个蛮横地说:炖着吃!另一个不甘示弱:烧着吃!两人互不相让,口气不容置疑。两人正吵着,大雁便消失在了茫茫天际,不见了踪影,似乎永远不在来。两人的争吵却还在继续

    这幅画正应验了那句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正如图中悠闲的大雁,不紧不慢地飞着,但在人们争吵的时候又能无影无踪。机会,是人们最宝贵却又最不易把握的财富。一不小心便弄丢了。正像那狩猎者放走大雁一样。

    从古至今,放走大雁的狩猎者比比皆是,这让多少有为之人错失良机!

    东汉末年,国家战乱,居丞相之职的曹操堪称一代枭雄,却也曾放虎归山,从而造成三国鼎立之势。那时刘备失徐州之后连连碰壁,饱受挫折,被迫投奔曹操,意在借曹操之力,东山再起。谋士们力劝曹操除掉刘备以绝后患,告其之刘备非寻常人也。谋士们的一片赤子之心,一心为曹操日后称霸,深谋远虑。然而曹操却因怕天下人认为自己不礼贤下士,以及郭嘉一面之辞,养虎为患。放走了机会的大雁,以至刘备成了自己日后强劲地对手。如果曹操除掉刘备,哪来孙刘联合,哪来赤壁之战对曹军的重创,只可惜这一切,曹操永远弥补不了。

    审视一下自己,又何曾没放走大雁呢?在考试时,马马虎虎,让的机会不翼而飞,使本应得到的成功毁于一旦;在下棋时,故作高明,大刀阔虎,让对手捡着空当多走一步,使失败已成定局;在做作业时,应付了事,在作业本上随意泼洒,放走了巩固知识这支既渺小又重要的大雁;在失败时垂头丧气,让失败的气焰越发嚣张,放弃了再赢一次的机会。机会的大雁在我们头顶盘旋,我们让它飞远了,其实那只大雁就近在咫尺。累计放走的大雁,才发现数字是那么触目惊心。

    或许,机会并没有那么容易溜掉,只是做为机会狩猎者的我们颠覆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真理,让机会大摇大摆离去的吧!

  • 8、 观《阿童木》有感

    今天,我看了《阿童木》这部影片,感受很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影片主要讲:从前,有一个天才科学家无意中失去了孩子,他很难过,就发明了一个和他的孩子一摸一样的机器人。可是,后来他发现这个机器人代替不了他的孩子。科学家狠心地抛弃了这个机器人孩子阿童木。被抛弃的阿童木踏上了生活的旅程,在他飞往城市的最下面机器人废物堆时。他父亲的朋友想杀死他,取回他身体里的蓝核。他来到废物堆,遇上了一群孤儿,并结成了好伙伴。生活了几天后,阿童木开始和机器战斗,各种比赛他都赢了。在最后一场比赛时,他爸爸的朋友派遣一些机器人将他抓回来,想取回蓝核。爸爸不忍心杀死阿童木,因为不管怎样,他是自己的孩子呀。于是,爸爸放了阿童木。后来,一个巨怪出现了,他的心是红核。如果红核和蓝核结合在一起,大家都会死亡。这时阿童木为了大家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之后,他的一个机器人朋友zog有多余的蓝核,便激活了阿童木。最后阿童木获得了新的生命、孤儿们找到了父母、那个一心想抓住阿童木的人被杀死了,真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我看了这部影片后,我认为阿童木虽然是一个机器人,但却有人的善心和灵性,甚至比人还要善良。我要学习他这种为了大家,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
  • 9、 观《刘胡兰》有感

    刘胡兰是一位女英雄,她至死也不肯泄露党的机密。今天,我们就观看了儿童剧《刘胡兰》,使本来对她了解并不深的我进一步了解了她。

    刘胡兰幼年时加入儿童团,为她的梦想——成为一名女八路战士打基础,15岁那年和同乡一起跟着八路战士刻苦学习。她的头发是村里最长的,可她听女八路战士说流长头发会对以后的工作造成障碍,刘胡兰便决心剪去那长长的头发,她为了能好好工作,不顾村里人说的:“短头发的女孩嫁不出去”的风俗,也不顾同伴们:“流长发难”的劝告,毅然剪去了头发。上级因刘胡兰工作认真,给她做了一个干部,从此,刘胡兰对工作更加尽心尽责,就连长辈也不放过,有一次,刘胡兰等姐妹们为战士们做鞋底,检查时,发现二姨的鞋底特别轻,刘胡兰砍开鞋底,里面果然只有一层薄薄的纸,而且还批评了二姨。刘胡兰作为干部,在后来引汉奸的过程中不慎被抓,村里的村民们也全都难逃魔爪。日本鬼子用“商量”的口吻问刘胡兰,刘胡兰没说出;再用凶狠的语气来逼供,胡兰也没有被吓退;见两招都不行,日本人便用村里人的姓名来威胁胡兰,胡兰也忍受了过去,没有说出党的机密;最后,鬼子索性拿来了钢刀,以刘胡兰自己的性命来交换党的机密,刘胡兰也没有屈服,生命最后时刻,刘胡兰把当初八路战士送给她的万金油交给了同伴,自己壮烈牺牲了。

    刘胡兰为了党,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她的一生非常短暂,她只活了15岁。可她在15年里为八路军、为共产党作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这是毛主席为刘胡兰这为女英雄提的词。要记住,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记住中国8年抗战的历史;要记住我们是中国人,体内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记住刘胡兰,记住她身上值得我们骄傲和学习的精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10、 观《超脱》有感

    让忧伤从灵魂中释放

    ——观《超脱》有感

    作者李京桦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观看《超脱》的过程,是一个灵魂与内心不断受到震荡的过程,电影不断将一些警世名言抛出,与充满扭曲,撕裂的故事相对照。整部片子充斥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与无奈,甚至有点压抑得叫人喘不过气。它是那么地让人揪心,让你释放内心脆弱的一面时,立刻就给你猛然一击。影片中所描绘的绝望,无助,窒息的感觉仿佛就是如此真切地曾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般。

    电影的主人公亨利是一位代课老师,而且是专业的代课老师。当他在一个学校完成他的工作之后,就会去另外一个学校开始同样的一份工作。作为一个代课老师,学校对他的要求并没有正职老师那么高,只须把课上好,不要给学生的学业留下一个空白期即可。但是亨利却是认真工作,全身心地付出。

    《超脱》里讲述的故事大概有两条主线。其一是亨利作为代课老师来到一间学校。这是一间充满着负能量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无理,无耻,无所谓,无法无天,是什么造成的呢?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教师队伍的鱼龙混杂,尤其是以校长为代表的无能派;我们看到了家长们的埋怨纵容,扼杀天性缺乏关爱,如梅丽迪斯的父亲在看到她画画时,气愤地对她说:别指望我会支持你的兴趣爱好,有本事就考个哈佛;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暴自弃;我们看到了教育系统的刻板落后。大家都在推卸责任,却无力改变。这里几乎是一群被社会及父母抛弃了的学生,他们人人都是问题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对学习毫不在乎,而且道德品行败坏。作为差生的集合体,几乎没有教师能在这里呆得住。好在学校里的教师还在坚持,尽管他们每个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每个人都有一大推问题要去面对,但他们都在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当亨利第一次去上课,学生马库斯用脏话羞辱亨利,亨利毫无反应,后因马库斯又羞辱了胖女孩梅丽迪斯,亨利将马库斯赶出教室。随后开始布置课堂小作业——写一篇小作文,在亨利开始说作文要求的时候,黑人学生杰瑞因没有纸笔而插嘴,语音中带有大量的脏字,可亨利毫无反应,一直讲完自己要说的话。杰瑞气急败坏地走到讲台前,把亨利的公文包砸向门口,这时亨利说道:"那个包,没有任何感觉,他是空白的,我也不会被你伤害。我明白你现在很愤怒,我明白,你没有理由生我的气。"在电影这条主线上,(于范-文-先-生-网)不可忽视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饱受嘲笑,自卑封闭的胖女孩梅丽迪斯;另一个是素不相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1-07-31

  • 2021-07-19

  • 2021-07-24

  • 2021-07-28

  • 2021-08-27

  • 2021-08-28

  • 2021-08-28

  • 2021-08-29

  • 2021-09-01

  • 2021-08-23

  • 2021-08-10

  • 2021-08-13

  • 2021-08-14

  • 2021-07-03

  • 2021-06-12

  • 2021-06-12

  • 2021-06-12

  • 2021-06-14

  • 2021-09-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6-22

  • 2021-06-30

  • 2021-07-03

  • 2021-08-04

  • 2021-08-07

  • 2021-09-01

  • 2021-08-21

观艋舺有感
观艋舺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艋舺有感、观艋舺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艋舺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