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 > 地图 >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2024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相关栏目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热门栏目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推荐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

(共 2630 篇)

  • 1、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 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读着这些令人心净的谶语,我们的心中都会激起心灵的浪花,洗涤、沉醉。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死,死了以后会在哪儿,又是什么样……我想上天已经给了我们百年时间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生的精彩,还是一生的昏庸、颓废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乔达摩已经去为我们接受了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活得精彩,自由自在也是我们要做的。在我们的手接触光芒的那一刻,那些问题早已明晓于心。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是日本漫画界常青树、一代宗师手冢治虫经过20年历史风尘而挖掘出来的作品,2011年上映。它讲述了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走向为众生祈福的道路。风格细腻,画质清明,内容又是如此地充满内涵,一部很好的作品。111分钟,演绎的是一个伟大佛陀的诞生,领悟生死,走向光明。 贪婪、痛苦、杀戮、束缚……在2500年前的这个古印度除了王公贵族,除了已经得道的圣人,吠舍、首陀罗的命运都是悲惨而虚无的。像一支小小的蒲公英一样,消纵即逝。有一个孩子,想摆脱这样的命运,有一个孩子想怜悯众生,他们各自为自己的目标走上旅途,燃烧生命。有一个少女,只因为认识了一位国王的儿子,被他吸引,而快乐时,却被国王弄瞎了双眼;有一位母亲,只因为给自己已经登上贵族行列的儿子送上救命的药水,而暴露自己奴隶的身份,与自己的儿子命丧悬崖……命运,交织在一起,路途却无穷无尽。 最后,他削去了自己的头发,终于在一棵阳光烂漫的菩提树下,放下身位,放下财富,放下爱情,放下亲情,双手合十,悟尽真理,踏上了解救众生的旅途—— 现在,我们不可能这样去做,有他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胆识,也不可能有这样澄澈的心灵,去感悟众生。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放不下,太多的欲望——而人类恰恰是由欲望组成的。可乔达摩不一样,他生下来便普照众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何等的气概,何等的震撼人心。现在的我们,只有力所能及地去帮助现在的人们,这样的善德已然足够。 世间,有许多东西,让我们珍藏,亲情与爱是最重要的。有人说:“钱乃身外之物。”这已是耳熟于心的一句话,而如今财富、地位是何等地被许多人而追求。我们的确不能丧失上进心,我们不是菩萨可以无牵无挂,我们承担着责任,我们还有路要走,有志要酬。上进毕竟不是贪婪,足够就好不是吗?那些丧心的人不得不说是个悲剧,还不如
  • 2、 红色沙漠观后感
    红色沙漠观后感 刚刚看了电影《红色沙漠》,来写一下观后感。 我感觉这个电影的主旨应该是“人类就像机器一样,机器就像人一样”,只不过人类是种复杂的机器,机器是种简单的人类。 片头一开始,镜头里全是模糊的工厂里的各种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工地器材,而同时陪着一曲纯人声的“啊啊啊啊”的音乐,这就是一支将机器和人情、人情和机器结合在一起的乐章,我认为这就是影片将无生命的和有生命的联系起来、结合起来的开始。之后通过两男人的谈话我们知道女主角是在一次车祸中受伤,患了脑震荡的,这就代表着这个女人已经不是个能称为正常的女人了,因为这台机器她已经故障了。在之后的剧情里,他们在一间房子里玩、谈论着性激素对人的影响,这仿佛就是在比喻人的行为和自我控制并不具有自主能力的,就像机器一样被外界操纵者。就像影片中各种谈论,有关于人的信仰“人为什么有信仰呢?人如何决定自己信仰什么呢?”,这与影片后面那孩子的疑问“它(一个定时喷水管)为什么会那样?”回答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烟囱排的烟是黄色的?”“因为那是有毒的”“那小鸟飞过去就会死了”“小鸟已经知道了,所以就不会往那飞”…想一想,小鸟遇到黄烟死了之后鸟们就离开了工厂迁去了别的地方,这多么像是一种机械的运作啊,这是生命的选择但是谁能懂得这其中的原理这种关系和选择同一个钢管的运作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像影片中讲的那个故事“女孩在水边玩,……,后来听到歌声,不知道是谁唱的,她从来没有注意过那些海边的石头,它们的缝隙、它们的纹路,此时那些石头就像一滩滩肉一样。”“到底是谁在唱歌?”孩子问。“一切都在唱歌。”女人答道。影片导演不只再通过影片诉说着人类其实就像机器一样的运行着,同时也在诉说机器也像人类一样生活着,这期间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同,因为我们都是世界中存在的由整个世界创造并统治着的物质。就像女主角和男一号,背着老公产生的爱情,爱情又是从何而来谁在控制的呢?人的感情也是机械的。女主角和男主角在一个房间做了爱,性欲从何而来?沦为何物?性欲也是机械的。女主角在脑震荡之后,一直精神错乱、胡思乱想、语无伦次,她的小儿子生了病卧床不起,这些个生理问题从何而来呢?这种说怪不怪的现象真的不难解释吗?人也是机械化的,就像一台机器一样。同样机器也像是人一样,万事万物都同样的不可思议,充满奥妙和神秘。我认为这就是影片所表达的意思。在电影的末尾,和
  • 3、 历史剧佛陀观后感范文欣赏

    《佛陀》是一部来自印度的历史电视剧,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该剧主要讲述了悉达多王子如何变成佛陀的一段经历,剧情丰富,触动心灵,感人至深。很多看过这部剧的网友们都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说的吧!

    印度电视连续剧《佛陀》,是到目前为止,最完整记录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电视剧,该剧介绍了佛陀从出生到涅槃修行之路上的故事,触动人心,洗涤心灵。被称之为一生当中,最值得看一遍,甚至看两遍的电视剧。

    朋友给我推荐时,说:这部剧特别适合你看,你看了一定会有所悟,有所得,有所体会的。因为这句话,因为这份理解与懂得,我点开了琏接,看了第一集,就放不下了。

    连续看了三集后,我就感到心潮澎湃了,震撼的感觉,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要把此时此刻的所想所思记录下来。因为我知道,越看后面的内容,心灵被震荡的次数,就会越多。我得先歇歇,先把这三集梳理好,再去看后面,只有这样,我才不会急着想回头看第二遍。

    事情发生在大约两千五百多年前,迦毗罗卫国的统治者,净饭王打了胜仗回来,全国载歌载舞庆祝。深得净饭王宠爱的,善良的摩诃摩耶王后,因为还没有为净饭王诞下子女,而深感愧疚,郁郁寡欢。她甚至让同样善良的妹妹波阇波提也嫁给了净饭王,可四年过去了,妹妹也没有为净饭王生下子女。

    深谐星宿天象的语主大师,为此在王宫举行了虔诚庄严的求子祭。月圆之夜,摩耶王后梦见白象入帘,红莲入腹,之后便怀孕了。得知王后怀孕,此时安居乐业的迦毗罗卫国子民,欢呼雀跃,一片歌舞升平,为善良的王后与未出生的王子祈祷祝福。

    而一心希望净饭王无后,让自己的儿子提婆达多继承王位的祥光(净饭王的弟媳),三番四次地想要置摩耶王后与未出生的王子于死地,撒珠子,下毒,派杀手,可一次次失败了。王子出生那一刻,嫉妒绝望的她几乎崩溃,想要火烧王宫,被其丈夫及时阻止了。

    摩耶王后曾对净饭王说:赐福也许迟来,但从不让人失望她在诞下王子悉达多(也就是后来的佛陀)七天后,无疾而终,这是她求子祭成功,诞下伟人必须付出的代价。临终前,她含泪把王子托付给妹妹照顾,姐妹俩抱头痛哭,终是挣脱不了宿命的枷锁与安排。

    不远万里而来,多年苦修只为见王子一面的阿私陀仙人,在众人面前预言,说王子命中注定将修苦行,成为无上觉者,他将统冶宇宙,拯救众生心灵的宇宙。并对净饭王说:该当如此,他将赢得生命中的每场战斗,那将是他自身情感的斗争,宝剑征服疆土,您的儿子征服

  • 4、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

    【篇一:佛陀的智慧读后感】

    佛陀的智慧是一本内行所著的佛学入门书。

    它以南北传佛学界公认的汉译《阿含经》、《本事经》、律藏及今译南传《尼柯耶》等早期经典为基础,以大乘经为补充,根据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体会,从当代人的心灵需求着眼,对佛陀的思想作了完整、准确的归纳与阐释。作者以其丰富的佛学专业素养及对教理行果的内行理解,用精练、平实的现代语言引导读者领会佛法的心髓,也为实修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书中特意精选了53种篇幅短小的佛经,分别系编于各章之后,每页另配有佛言精粹以资对照。这种精心安排使得读者能直接领受佛陀的言教,并在吟咏经典中体验佛法的深邃。

    本书从释迦的生平叙述起,继而申论原始教法的重要内容。在各章论述之后,又附有相关经典。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导引读者进入原典的核心,使读者在阅读作者的论述之后,可以立即直接品尝到经典的法味。此外,为使读者不致误解法义,又在经文之末附上阐明注解。这样的编辑设计,颇可以使人体会到作者的苦心。

    【篇二:《佛陀的智慧》读后感】

    《佛陀的智慧》作者陈兵积数十年深入经藏并亲身实践之功力,循佛学教理行果、信解行证之内。

    《佛陀的智慧》是一本内行所著的佛学入门书。它以南北传佛学界公认的汉译《阿含经》、《本事经》、律藏及今译南传《尼柯耶》等早期经典为基础,以大乘经为补充,根据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体会,从当代人的心灵需求着眼,对佛陀的思想作了完整、准确的归纳与阐释。

    作者以其丰富的佛学专业素养及对教理行果的内行理解,用精练、平实的现代语言引导读者领会佛法的心髓,也为实修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书中特意精选了53种篇幅短小的佛经,分别系编于各章之后,每页另配有佛言精粹以资对照。这种精心安排使得读者能直接领受佛陀的言教,并在吟咏经典中体验佛法的深邃。

    《佛陀的智慧》要言不烦,处处紧扣佛学关键问题,陈述要害,对于专业学者,可称得上是一部严谨的佛学论著,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则可说是一本最佳的佛学入门书。

    【篇三: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作文】

    波罗蜜多,在看到这本书之前一直对佛教有个偏见,感觉那么多善男信女,求神拜佛,把自己的命运放在一个个泥菩萨身上,太可笑,太无能,是一种精神的麻醉,而它的一些因果报应又是这样不可理喻,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做的,和尚,离世隐居的人,抛弃家庭,抛弃整个世界的依赖,整天自我的修炼,不满足自我的欲望,不承担家庭的责任,不贡献于社会的进步,逃避在深山

  • 5、 沙漠之花观后感8篇

    以下是由编辑为您带来的沙漠之花观后感。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作品共鸣之后,常常会激发我们的兴趣。观后感有他自己独特的格式,写观后感要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沙漠之花观后感 篇1

    每一个女人都做很多五彩缤纷的梦,在中国,一百多年前,这个梦也许是不用裹小脚,几十年前,这个梦是上学读书,十几年前是同工同酬;在西方,几百年前,是选举是工作,几十年前,是自我价值,十几年前,是向前一步。

    可是,在非洲,每一个女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宿命,一种无法选择的缺憾,他叫割礼。电影里的画面,荒凉而凄苦,在半山腰上,一块稍显平整的石头,不远处的树木都是枯死的,毫无任何医学常识的老婆子,用古旧的铁具给三四岁的女孩子切除全部的外生殖器,我耳边依然记得那个响彻山谷的哭喊声,所有的挣扎在茫茫戈壁,更加的孤苦无依。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几乎还是不能相信这样的习俗,这样的故事。我又查了很多的文字资料,关于割礼习俗的种种,最常见的一个理由是:女人双腿之间,有“不洁净”的、让男人沉溺的东西,只有当这些东西被移除以后,女性才是干净、美丽和有教养的。几乎出生就是错,生命伊始就要修正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这就是女人,被割除什么,才有人生。

    不看书的时候,我们真幸运,再也不用面对这种可怕的酷刑,肉体的折磨。但仔细审视,熙熙攘攘的周围,我依然感到有什么从我们身上被割走了。作为一个女生,你小时候会不会有一个梦,去做警察或者飞行员,会不会有个声音告诉你,这不适合一个女生。长大一点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环游世界,但总有人劝你相夫教子。甚至,即使你的丈夫出轨外遇,依然有会告诉你,为了孩子为了家,忍一忍。我们的世界好像总有一些选择一些想法被割走了。

    而这个黑人超模华丽丝•迪里的故事,就是不断丢失的找回来,不断把被割走的补回来,哪怕疼,哪怕只有一点点可能。我相信和喜欢这个故事,尽管我依然承认这个故事里好像还有千万分之一的幸运,作为一个清洁工被星探发现,成为世界级的名模。如果她只是一个清洁工呢?可能这就不是一个会变成电影的故事,但他一定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走过的路。在快餐厅,收拾着桌面,扫地拖地,偶尔偷吃着客人的剩饭,可即便这样,她已经不同于她的妹妹,她家乡很多女人,嫁给一个老头,忍受性爱生子的痛苦,然后一点一点丢掉人生的所有可能。

    可是,我们想要成就的,我们

  • 6、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读后感(3)篇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

    一行禅师

    释一行禅师(thích nhất hạnh,1926年10月11日-),越南人,是现代著名的佛教禅宗僧侣、诗人、学者及和平主义者

    ◆ 放弃苦修,放弃避世,回归自己

    >> 乔达摩沙门从静思他的身体进而静思他的感觉,再从静思他的感觉至静思他所体会到的,包括在他心中起伏的每个念头。他体悟到身心一如,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宇宙的一切智慧。他知道只要他细心看一粒微尘,他就可以看到整个宇宙的真正面目。微尘本身就是宇宙,如果微尘不存在,宇宙也不存在。乔达摩沙门跨越了常我这种自我个体的意识。他猝然明白他一向都被《吠陀》对“常我”的错误理解所蒙蔽。其实,没有一样东西是有自性的。无我才是万法之本体。无我并不是用来形容一个新个体的名词。

    ◆ 初转法轮

    >> 每个人都应该避免走两条极端的路径。其一是把自己沉醉于感官物欲的享受之中;其二则是以异行和苦行来把身体的需要剥削。这两种极端行为都必然导致失败。我所找到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它能带领我们达至了悟、解脱和自在。它就是正见、正思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八正道。我就是依这八正道而得证了悟、解脱和自在的。

    >> 八正道就是生活在觉察中之道。而用心专注就是它的基石。修习念念专注会使我们培养出定力来。而有了定力,我们才可以达至了悟。有了正定,我们自然也会有正确的觉察力、思想、言语、行为、工作和勤奋。它所发挥的了悟性,更会使我们从每一点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令我们生起真正的安乐。“兄弟们,世上有四种真理,它们是: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灭和导致痛苦得以消灭之道。我叫它们四圣谛。第一圣谛是痛苦的存在。生、老、病、死是痛苦。悲伤、愤怒、嫉妒、担忧、忧虑、恐惧和哀愁等都是痛苦。与亲爱的人分离是痛苦。与你憎恨的人在一起也是痛苦。对五蕴的执著和欲望又是苦。“兄弟们,第二圣谛是痛苦的根源。由于无明,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真相,因而往往被困在欲望、嗔怒、嫉妒、伤心、忧愁和恐惧之火焰中。“兄弟们,第三圣谛是痛苦的破灭。清楚了解生命的真理就可以带来每一种苦恼的歇止,继而产生平和与喜悦。“兄弟们,第四圣谛是导致痛苦破灭之道。这就是我刚才解释的八正道。八正道培养我们去留心察觉地生活。念念专注又可使我们得定,因而了悟生命的真理。彻悟之后,我们便可以从苦痛中解脱出来而得到自在与安乐。我是会带你们行这条觉悟之道

  • 7、 电影沙漠之花观后感欣赏

    《沙漠之花》是一部由英国、德国和奥地利共同制作的剧情电影,影片根据索马里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自传书籍改编,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华莉丝从牧羊女变成世界名模的故事。网友们对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电影讲的是一位少女是如何从牧羊女变成世界名模的。但是实际上是讲非洲妇女受到的残酷和不公平。

    要不是电影里的这位名模走出她的生活,走向世界,非洲妇女会一直受到这样的折磨。

    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看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讲的是关于非洲黑人的故事。我一直没看这部电影是因为非洲人代表贫困,落后,大家对于黑人的偏见,影响了我。我一直以为我是爱好和平,没有歧视种族的人。但是打开电影,我对于非洲人的生活一点都不感兴趣。我对于黑人还是有偏见的。看到最后,我只有同情与震惊。非洲实在是太落后了。比你想象中的,还要落魄与不堪。

    看看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

    1.流浪在伦敦街头。

    电影一开头就是少女华莉丝在沙漠放羊。

    镜头转到了伦敦,华莉丝的街头流浪,让我想到北漂的人群。她比北漂的人更苦,随时都会被遣送回国,送回她想逃离的沙漠。

    华莉丝身无分文,一直跟着一位伦敦跳舞的女孩。当然那女孩很嫌弃她,但是她一直跟着她。她说她没有住的地方,那女孩答应让她住一晚。但是旅馆老板娘不愿意,在两个女孩的哀求下,老板娘同意了。华莉丝激动的叫她妈妈。

    看似冷酷的老板娘,还是容忍跳舞女孩一天又一天的把华莉丝带回旅馆。因为华莉丝把房间打扫的很干净。

    沙漠的生活和伦敦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不愿意再回到沙漠。在伦敦的街头流浪,也是不愿意回去的。

    2.在快餐店工作。

    因为华莉丝在遇到女孩家里表现的很好,不仅留在了旅馆,女孩还给她介绍了工作。

    她在一家快餐店工作,被一位摄影师看中了,给她名片,邀请她去拍摄。她本想把名片扔进垃圾桶,但是最后还是收起来了。

    女孩当天的面试又泡汤了,很不开心,华莉丝陪女孩去了酒吧。

    在那里也有男人和她搭讪,想和她待一晚,华莉丝逃走了。回到旅馆看到女孩在做爱。

    她很不能理解。

    只有华莉丝和女孩的时候,女孩告诉她,这是正常的性生活,但是华莉丝受了割礼。没法儿有正常的性生活。

    她知道了自己受到了什么样的摧残。

    摄影师又来快餐店吃饭,华莉丝没有搭理他。

    她和女孩在街头吃东西,她把名片拿了出来,说这人要她去拍摄。那女孩一看是伦敦小有名气的摄影师,华莉丝决定去拍摄。

    她疼的难受,女孩带她去

  • 8、 红色故事的观后感通用

    我们特意为你呈上“红色故事的观后感”。如果你想工作更加有效率,文档的处理肯定必不可少,范文变得更加重要了。范文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组织自己的内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红色故事的观后感【篇1】

    大家一定都听过《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模范战士,是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标兵。他在短短的22年人生成长历程中,并未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默默无闻地做着平平凡凡的小事,也正是从这些小事中,体现出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以雷锋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向我们娓娓讲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记忆最深的是那次外出活动,天上突然乌云滚滚,豆大的雨点像箭一般射在人们的身上。负责打队旗的雷锋把衣服脱下来,将队旗和红领巾包起来,自己光着小脊梁任凭风吹雨打。同学说他傻,说将队旗和红领巾洗一洗不就行了吗?可雷锋却郑重地说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和队旗一样,都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咱应该格外珍惜。而这一句话,却深深地感动了那位同学,从此他也像雷锋一样,给予红领巾与队旗至高的尊重与崇敬。雷锋总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周围的人们;雷锋总是这样,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毛泽东主席曾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一个人人皆知,人人向他学习的神话般的人物。雷锋生命已不再,但精神却永存。看到雷锋这样,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学校门口那壮观的场面每天放学,人山人海便涌到学校大门口。由于人过多,加上往来穿梭的小汽车,经常造成交通堵塞;稍不留神,人与人,人与车之间还会发生碰擦,那个场景真让我整天提心吊胆,不寒而栗。和雷锋比起来,我们又是如何呢?他一心一意为人民着想,可我们却为了自己一时的图方便,造成交通的拥堵

    我们虽然恢复不到战争岁月,遇不到民不聊生,不能为国家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但我想,只要我们能遵从指挥,不乱闯红灯,不无谓的拥堵交通,那也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吧!雷锋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茁壮成长,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示明灯!我们要更加勤奋地学习,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红色故事的观后感【篇2】

    历史就像一条

  • 9、 绽放在沙漠中的美丽_《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900字

    一直以来,我都对这个在撒哈拉大沙漠走出来的奇女子情有独钟。阅读她的文章,总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了解她的经历,让我对人生的意义豁然开朗。这个奇女子,就是《撒哈拉的故事》的作者,三毛。

    三毛是个热爱自由、热衷于幻想,并且不愿与任何繁复妥协的人。当三毛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撒哈拉大沙漠时,她蓦然感受到了那份属于前世的乡愁。从此,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去那片荒凉的土地,不惧黄沙漫天、风声四起,不为做个女探险家,只为了圆一个心愿:那里有属于我前世回忆的乡愁。

    于是,三毛来到了撒哈拉,来到了这个叫做阿雍的小镇,住进了一个小而破的房子里,《撒哈拉的故事》由此展开。尽管这里没有水没有电,有的只是漫漫黄沙和骄阳的炙烤,但三毛和荷西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们开始自己动手装修房子,为了省钱,甚至用装棺材的木板箱子来做家具。很快,他们就将自己的家装饰成了撒哈拉最美的房子,一个美丽圣洁的殿堂。于是,他们结婚了,最能知晓三毛心意的荷西,送她了一副骆驼头骨!这对富有生活情趣的夫妇,带着一双慧眼,探寻着撒哈拉的故事,正如同三毛所说:这一次直渡撒哈拉,我们双双坠入它的情网,再也离不开这片没有花朵的荒原了。

    三毛的文章,永远都像是在用一种很温暖的口气,向我们娓娓道来她在撒哈拉的经历以及感受,没有华美的辞藻,却有富有征服力的语言,字字珠玑,打动人心。人,真是奇怪,没有外人来征服你,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价值。多么富有哲理的语言啊,但细细品味,又是多么符合我们的心理啊:那么多人总是会感到自卑,究其原因是觉得自己不被认可;可假如被许多人虚伪地称赞后,即使你做的并不完美,却也会在别人的言语下滋生傲慢情绪;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走这么一遭!这话使书外的我感同身受,生命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又何必惶惶终日,或是平平淡淡度过这一生,我们都应明白一个道理:既来之,则安之。

    三毛征服我的,不仅是她那孤独自闭的少年时代、多灾多难的情感历程,也不仅是《撒哈拉的故事》中所提到的那些极富传奇色彩的流浪故事,还有她那些自然天成的真性文字,以及她那份敢做敢爱的真性情。正如同她自己所言,她是灵魂骑在纸背上,红尘不悔追梦人。

    正是她那份敢做敢爱的真性情,才造就了她妙笔生花传天涯的极致人生。

    而这份绽放在沙漠中的美丽,还在每个读者心中延续

  • 10、 美丽的心灵观后感

    篇一:美丽的心灵观后感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奋斗不惜、孜孜不倦的追求。很久以前就知道纳什的美丽心灵很不错,今天看了真的深有感触,不怕别人笑,我确实也有一阵想法很多,不断的想一件事情的n种解决方法,感觉有时像是疯人一样,但现在慢慢的对身边的事情的接触,已经基本上可以不必想的复杂了。其实我觉得那是一种思考的习惯,一种态度,只是,我不是科学家。

    小的时候经常想自己长大后成为个科学家,但是我却考了体育,呵呵...。但这样也很好,起码是我喜欢的东西,一个人的思想某中程度上是可以转载在其他事物上的,其实有时候换位思考是真的能够解决一些事情的,事物之间有很大联系的,就像每个事物都是又不同的分子构成,又由不同原子构成,虽然说形成了不同的事物,但是在毁灭的时候却又重新的变成了同样的质子、中子,以至更小的粒子。

    电一影的最后,纳什这样说:我一直相信数字,不管是方程式还是逻辑学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经过终生的追求我问自己:逻辑学到底是什么,谁去决定原由,我的探索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随后到了妄想症。就这样我走了一个来回,在事业上我得到了最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得到了最重要的人。。。。曾经也看过纳什的故事,他是一个经历了艰苦人生,最终得到成功的人,最然这样评价很委屈他,因为他是天才,是科学家,是大智慧的人。但我想,无论是谁,这样的一精一神是要有的,这样的思想是不能放弃的,也只有这样的坚持和忍耐才能叫做完整的人生。

    篇二:美丽的心灵观后感

    这部影片没有引人注目的影名,没有宣传的噱头,也没有深刻的台词和宏大的场面。《美丽心灵》是纳什教授的生平传记,是一个天才的故事,更是两颗无比坚韧的心灵在诉说着一精一神的力量。

    看完之后,脑中残存的片段不断回旋,回味着这光彩照人的生活惨遭不幸最终依靠顽强的一精一神而获得胜利。两颗美丽的心灵因为痛苦的折磨而闪耀着更加动人的光彩。一个是对丈夫无怨无悔的一爱一,充满人一性一的关怀和人一性一美。另一个是对于疾病不屈不挠的抗争,不被自己的局限所局限。在与苦难的斗争中,这两颗美丽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神秘的来自西弗尼亚的天才,在开头便带有了几分浓郁的压抑的神秘色彩,不禁让人想象到后面的剧情是多么什么曲折啊!天才毕竟不是常人。虽然纳什才华出众,但是生一性一孤僻、言语不多、交际能力缺失。正如他小学老师所说那样,他有着两颗脑袋,却只有半颗心。他全身心投在

  • 2019-10-29

  • 2021-09-15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3-01-28

  • 2023-02-03

  • 2023-02-13

  • 2019-09-25

  • 2023-01-03

  • 2019-10-28

  • 2019-11-02

  • 2022-04-02

  • 2023-01-28

  • 2023-02-04

  • 2019-11-02

  • 2023-02-04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3-01-02

  • 2022-12-27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2-09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2024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