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成功的智慧读后感 > 地图 > 成功的智慧读后感

成功的智慧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佛陀的智慧读后感》,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篇一:佛陀的智慧读后感】

佛陀的智慧是一本内行所著的佛学入门书。

它以南北传佛学界公认的汉译《阿含经》、《本事经》、律藏及今译南传《尼柯耶》等早期经典为基础,以大乘经为补充,根据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体会,从当代人的心灵需求着眼,对佛陀的思想作了完整、准确的归纳与阐释。作者以其丰富的佛学专业素养及对教理行果的内行理解,用精练、平实的现代语言引导读者领会佛法的心髓,也为实修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书中特意精选了53种篇幅短小的佛经,分别系编于各章之后,每页另配有佛言精粹以资对照。这种精心安排使得读者能直接领受佛陀的言教,并在吟咏经典中体验佛法的深邃。

本书从释迦的生平叙述起,继而申论原始教法的重要内容。在各章论述之后,又附有相关经典。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导引读者进入原典的核心,使读者在阅读作者的论述之后,可以立即直接品尝到经典的法味。此外,为使读者不致误解法义,又在经文之末附上阐明注解。这样的编辑设计,颇可以使人体会到作者的苦心。

【篇二:《佛陀的智慧》读后感】

《佛陀的智慧》作者陈兵积数十年深入经藏并亲身实践之功力,循佛学教理行果、信解行证之内。

《佛陀的智慧》是一本内行所著的佛学入门书。它以南北传佛学界公认的汉译《阿含经》、《本事经》、律藏及今译南传《尼柯耶》等早期经典为基础,以大乘经为补充,根据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体会,从当代人的心灵需求着眼,对佛陀的思想作了完整、准确的归纳与阐释。

作者以其丰富的佛学专业素养及对教理行果的内行理解,用精练、平实的现代语言引导读者领会佛法的心髓,也为实修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书中特意精选了53种篇幅短小的佛经,分别系编于各章之后,每页另配有佛言精粹以资对照。这种精心安排使得读者能直接领受佛陀的言教,并在吟咏经典中体验佛法的深邃。

《佛陀的智慧》要言不烦,处处紧扣佛学关键问题,陈述要害,对于专业学者,可称得上是一部严谨的佛学论著,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则可说是一本最佳的佛学入门书。

【篇三: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作文】

波罗蜜多,在看到这本书之前一直对佛教有个偏见,感觉那么多善男信女,求神拜佛,把自己的命运放在一个个泥菩萨身上,太可笑,太无能,是一种精神的麻醉,而它的一些因果报应又是这样不可理喻,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做的,和尚,离世隐居的人,抛弃家庭,抛弃整个世界的依赖,整天自我的修炼,不满足自我的欲望,不承担家庭的责任,不贡献于社会的进步,逃避在深山老林独自在参悟生于死的问题,即使看透了,涅槃了又有什么用呢?

大丈夫存于世间,当立功名,成大业,才不枉来着世上走一朝!这样的话语是如此的慷慨有力,符合年轻人泛滥的荷尔蒙,旺盛的肾上腺激素刺激着我们不断奋斗,追逐一个又一个目标,在一个胜利上征服另一个胜利,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的冲动永远是我们的第一推动力,所以一切一切的衡量就是有没有用,成功也就固化为,多大的房子,多好的车子,多高的职位,最终沦为可以衡量一切的金钱里,以钱来衡量一切,以能不能赚到钱来决定我们的专业知识,生活方式,交往的朋友圈。

可是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为什么我们还是有内心的不安,不仅穷困潦倒,身缠疾病的人需要佛的安慰,同样功成名就,享受荣华富贵的一样深陷困顿需要佛的祝福?所有的宗教都是一种哲学思想的实践,哲学和我有关系吗?半毛钱关系也没有!是的,两个不同价值体系的东西怎么可以相互衡量呢,就如耳朵永远听不出舌头所尝到的味道,这是两种不同的感觉,不能互换,物质和精神也是这样的两个世界,哲学是形而上的,是和物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在精神的世界里生死攸关!女儿在读永兴小学的一个六年级小男生跳楼了,据说是为了一张恐龙展的门票和同学有了矛盾,老师批评了几句,反正和物质半毛钱关系也没有,美好的人生就嘎然而止,不说人性本善,但人作为生物至少有趋利避害,保存自我,繁衍后代的本能,一个14岁的小男孩不为金钱所困,不为学业为负,不为情所伤,能做出这样的极端行为,肯定是教育出了问题,是家庭,是学校,是我们整个的社会有了问题!一道道的防火墙都没有拖住他的纵身一跃,因为整个社会,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就是成功学,金钱崇拜,物质世界的东西,和精神世界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没有平时的心理建设,此刻的愤怒就如脱缰的野马冲破理性的栅栏,陷入极端。

佛说人有三毒:贪,嗔,痴,如果说贪的本质是对所喜欢的外物的占有欲,为阴性的,嗔则正好与之相反,其本质为对不喜欢的外物的排斥,破坏欲,为阳性的,贪如水,嗔如火,嗔恨时怒火中烧,能使人失去理智,有时候为了损害别人的利益,不惜玉石俱焚,毁灭自己!三毒中,贪,嗔两者皆以痴为根本,皆与痴同时生起,相伴不离。人的痴怎么破?西方大哲给出的答案是提高你的认识力,爱真理,爱智慧。哲学就是一整套具有自证性的思想体系,完备而符合理性的思考,如叔本华的表象世界,但对于认识了真相后普通人该怎么做,哲人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是一句智者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免除痛苦,如果说西方的大哲是理论思想家,那么佛陀释迦牟尼就是一位实践思想家,他的四圣苦谛,十二缘起法则,在思想上拨开你的痴障,并身体力行,告诉你明确细致,可执行强的修练方案:根植于诸法无常印,诸法无我印上的三十七道品,分别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以及每一步达到的可自内证的四向四果,一言以蔽之,就是按照他的修练道路走就是,一定会到达彼岸-涅槃寂静印的极乐世界。

佛陀的智慧,是彻底清除心灵的障蔽,如实现照世界的实相,如果之前没有看过佛学方面的著作,这本绝对值得一读,改变对佛的认识,体会到佛学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般若波罗蜜!

【篇四:读《佛陀的智慧》有感】

偶尔一个机会,我阅读了一本佛教书籍,书名叫《佛陀的智慧》。刚开始读《佛陀的智慧》时并不是太有兴趣;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领悟了本书作者的一点哲理的皮毛。

去过很多寺庙,对佛还是一知半解,很惭愧。即使不是专家,至少也需要能忽悠别人;即使一点都不相信,至少也应该有所研究,毕竟,佛教在中国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作文。于是,找了陈兵:《佛陀的智慧》这本佛教的入门书来看看,希望是一个好的起点。

佛教作为自内证的宗教,其神圣性根源,不来自超自然的神灵,也不来自世俗的权威,而是来自内心对宇宙人生真理的彻悟。佛陀的智慧,是彻底清除心灵的障敝,如实观照世界的实相。本书作者陈兵作为中国大陆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资深佛教学者,以教学两界共许的基本经典,直探佛陀本怀,用精炼平实的内行语言,阐释了佛学的精义。佛学素称难治,不仅仅在于二千五百年来经典的繁多和传译的困难,也不仅仅在于历代叠加其上的神秘外衣,而在于佛学重真修实证的实践品格。

【篇五:《佛陀的智慧》读后感】

《佛陀的智慧》是一本内行所著的佛学入门书,它以南北传佛学界公认的汉译《阿含经》、《本事经》、律藏及今译南传《尼柯耶》等早期经典为基础,以大乘经为补充,根据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体会,从当代人的心灵需求着眼,对佛陀的思想作了完整、准确的归纳与阐释。

本书要言不烦,处处紧扣佛学关键问题,陈述要害,对于专业学者,可称得上是一部严谨的佛学论著,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则可说是一本最佳的佛学入门书。书中还特意精选了53种篇幅短小的佛经,分别系编于各章之后,每页另配有佛言精粹以资对照。这种精心安排使得读者能直接领受佛陀的言教,并在吟咏经典中体验佛法的深邃。

佛教作为自内证的宗教,其神圣性根源,不来自超自然的神灵,也不来自世俗的权威,而是来自内心对宇宙人生真理的彻悟。佛陀的智慧,是彻底清除心灵的障敝,如实观照世界的实相。

在最有影响的世界性圣哲中,佛陀释迦牟尼在生前身后所受到的尊崇敬仰,可谓举世无双。

他在世时被多位国王尊为师长,无数佛教徒把他奉为至圣、导师和楷模,甚至看作超人、神明。在大乘佛教界,佛陀被普遍视为法力无边、无所不知、永恒存在的超级神仙,有大觉金仙之称。人们用金银玉石精心为佛陀造像,以表达对这位心中偶像的虔诚敬仰,从而创造出许多国宝文物、高级艺术品。两干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庙里,香烟燎绕中或香花簇拥中,佛陀像被一代代善男信女顶礼膜拜。佛陀的遗骨舍利,成为佛教圣物,被用镶满宝石的金玉棺龛层层包装,供人礼拜供养,其出巡展示时万众瞻拜哀感的盛况,令人心魂震撼。而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大概主要从寺院大雄宝殿里所供奉的佛像和《西游记》塑造的如来形象,去认识佛陀,将他视为神祗,殊不知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佛陀即释迦牟尼,他创立的僧团忠实地传扬他的遗教,使佛教的教化区域日益扩大。特别是孔雀王朝护法阿育王的大力推广,佛教从印度传往西方,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世界宗教。在其最兴盛时期,佛教向西传遍几乎整个中东,再西抵达埃及和欧洲;向东传遍整个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向南传遍锡兰岛;向北传遍中国汉地、西藏、蒙古及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佛教又传向欧美、澳洲、非洲,被约4亿以上的现代人所信仰,受到叔本华、尼采、列夫托尔斯泰、爱因斯坦、罗素、荣格等西方大智者由衷的赞叹。

佛陀思想能从三千年以前流传到现在,经漫长历史考验而亘古常新,至今仍被数亿人信仰,被不少东西文化精英所关注,说明其学说以具永恒性的问题为主题,具有超越时域的内涵。从现代文化的角度看,佛陀的言教,文句虽显古朴,但其内蕴的智慧,仍旧熠熠生辉,具有应时契机的宝贵价值,提供给现代人很多深刻的启示。

佛陀的伟大,首先在于他以清澈的眼光审视人类自身的存在,以全宇宙为坐标,冷静地反思人类自身的境况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毫不掩饰地提示人类生老病死、诸苦交攻的缺陷和种种社会弊病,说明人存在的根本问题,唤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解决。且不论其答案如何,仅这种对自己文明的清醒自觉,这种对人生大本的关注和对人生缺陷的揭露,便永远值得人类珍视。

佛陀的伟大,其次在于他极为重视道德教化。佛陀数十年东奔西走,苦口婆心地向许多人说教,无不是劝人弃恶修善,按合理的道德规范自我控制言行,起码做一个有道德的好人。

佛陀的伟大,第三在于他如实正观的冷峻智慧。不受任何幻想迷惑,不带任何主观成见,不被任何学说和权威制约,不掺杂任何感情,以极度清纯明净的心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真实面目,被佛陀强调为了生脱死的诀要,乃佛陀教义的心髓所在。

佛陀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慈悲、精进的精神。倡导大慈大悲,鼓励人们以精进勇猛的精神从事世间、出世间的正业,自利利他,利乐众生,是佛陀思想的重要方面。慈悲、精进为两种最重要的心灵美,能庄严人性,美化世间。

佛陀的智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参透的。但读着读着,心便静下来了。每天读一章,来日方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读后感(3)篇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

一行禅师

释一行禅师(Thích Nhất Hạnh,1926年10月11日-),越南人,是现代著名的佛教禅宗僧侣、诗人、学者及和平主义者

◆ 放弃苦修,放弃避世,回归自己

>> 乔达摩沙门从静思他的身体进而静思他的感觉,再从静思他的感觉至静思他所体会到的,包括在他心中起伏的每个念头。他体悟到身心一如,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宇宙的一切智慧。他知道只要他细心看一粒微尘,他就可以看到整个宇宙的真正面目。微尘本身就是宇宙,如果微尘不存在,宇宙也不存在。乔达摩沙门跨越了常我这种自我个体的意识。他猝然明白他一向都被《吠陀》对“常我”的错误理解所蒙蔽。其实,没有一样东西是有自性的。无我才是万法之本体。无我并不是用来形容一个新个体的名词。

◆ 初转法轮

>> 每个人都应该避免走两条极端的路径。其一是把自己沉醉于感官物欲的享受之中;其二则是以异行和苦行来把身体的需要剥削。这两种极端行为都必然导致失败。我所找到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它能带领我们达至了悟、解脱和自在。它就是正见、正思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八正道。我就是依这八正道而得证了悟、解脱和自在的。

>> 八正道就是生活在觉察中之道。而用心专注就是它的基石。修习念念专注会使我们培养出定力来。而有了定力,我们才可以达至了悟。有了正定,我们自然也会有正确的觉察力、思想、言语、行为、工作和勤奋。它所发挥的了悟性,更会使我们从每一点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令我们生起真正的安乐。“兄弟们,世上有四种真理,它们是: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灭和导致痛苦得以消灭之道。我叫它们四圣谛。第一圣谛是痛苦的存在。生、老、病、死是痛苦。悲伤、愤怒、嫉妒、担忧、忧虑、恐惧和哀愁等都是痛苦。与亲爱的人分离是痛苦。与你憎恨的人在一起也是痛苦。对五蕴的执著和欲望又是苦。“兄弟们,第二圣谛是痛苦的根源。由于无明,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真相,因而往往被困在欲望、嗔怒、嫉妒、伤心、忧愁和恐惧之火焰中。“兄弟们,第三圣谛是痛苦的破灭。清楚了解生命的真理就可以带来每一种苦恼的歇止,继而产生平和与喜悦。“兄弟们,第四圣谛是导致痛苦破灭之道。这就是我刚才解释的八正道。八正道培养我们去留心察觉地生活。念念专注又可使我们得定,因而了悟生命的真理。彻悟之后,我们便可以从苦痛中解脱出来而得到自在与安乐。我是会带你们行这条觉悟之道的。”

◆ 回归当下这一刻,你才会觉醒

>> 吹笛奏乐并不是只靠练习的。我比从前吹得好是因为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如果你不曾发现你心中无限的美,你是不能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你要是想把笛吹得更好,一定要从醒觉之道中找回真我。”

◆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 迦叶大师,那就不尽对了。天上的白云也是水的一种形体。因此,水也会上升的。其实烟本身也不过是蒸发了的水而已。云和烟最终都会还归为液体状。我相信你也一定知道万物都在循环不息。”“但万物都是来自同一根本元素,所以它们都会回复到那种元素。”“迦叶大师,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倚靠而生存。就如我手里这片树叶。泥土、水分、热力、种子、树、云、太阳、时间、空间——这全部都是导致这片树叶得以存在的因素。就只少了一样,树叶也是无法生存的。所有的生物,不论有机无机的,都是因互缘而生起。一样事物的来源,就是万事万物。请你细心参详一下。难道你看不到我手上这片树叶,是因应宇宙万法的相互关系,甚至包括你的察觉力在内,才能如是吗

>> 当这所有的外缘都消失时,那些个体又往哪儿去了?”佛陀解答道:“一向以来,人类都被常我这个观念系缚着,以为事物都有个别永恒的存在性。我们相信人死了,其个体仍然存在而更会与他的本源大梵天合一。但迦叶,我的朋友,这实在是世代以来令我们迷失方向的基本误解。“你是应该知道万法因缘生,万法也因缘而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就是我在禅定中所亲证的因缘生起法。在真实的体性上,根本没有什么是独立或永恒的。也没有个体,无论高级或低级。迦叶,你有尝试去观想你的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吗?一个人是这五蕴的结合。它们就像连一样恒常元素都找不到的河流,永无止息地变幻着。”

>> 一向以来,人类都被常我这个观念系缚着,以为事物都有个别永恒的存在性。我们相信人死了,其个体仍然存在而更会与他的本源大梵天合一。但迦叶,我的朋友,这实在是世代以来令我们迷失方向的基本误解。“你是应该知道万法因缘生,万法也因缘而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就是我在禅定中所亲证的因缘生起法。在真实的体性上,根本没有什么是独立或永恒的。也没有个体,无论高级或低级。迦叶,你有尝试去观想你的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吗?一个人是这五蕴的结合。它们就像连一样恒常元素都找不到的河流,永无止息地变幻着。”优楼频螺迦叶沉默了一段时间。接下来,他问道:“那你是否提倡无生论?”佛陀微笑摇头,“不。无生论只是茂密的狭见中其中的一个狭见。这个观念一如有永恒个别体的观念般错误。迦叶,请你看着莲池的水面。我并不是说莲花和水都不存在。我只是说,水和莲花都是因应着许多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而这全部的因素,又没有一样是有个别或永恒性的。”

◆ 世法燃烧

>> 痛苦的主因是无明,又即对世间实相的错误见解。认为非恒常的是恒常就是无明。认为无自性的有其自性也是无明。贪欲、嗔恚、嫉妒以及无数的苦恼都是由无明生起。解脱之道就是去深入看清事物的真相,体会万法的无常、无自性和互因互缘的关系。这才是消除无明之道。摆脱了无明,痛苦也就被超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解脱本身根本就没有必要有自我的个体。”

◆ 因为僧众们不停地犯错,才有了戒律

>> 修习观想死亡、慈悲、无常和对呼吸的觉察:“要降伏欲念,必须修习观想死尸。深深洞视身体腐烂的九个阶段,从气息停止至白骨化为尘土。“要降伏嗔怒,必须修习观想慈悲。慈悲可以使我们明了自己心内嗔怒的起因,以及那些导致我们嗔怒的人。“要降伏贪欲,必须修习观想无常。这样的观想,可以燃亮生死以至万象的真相。“要降伏散乱,必须修习观想气息的呼吸。“如果你能够时常修习此四种观想,你必定可以证得解脱和彻悟。”

◆ 一个人牵挂越多,痛苦就越多

>> 阿难陀尊者想出一个主意:“在这里种植一棵菩提树,应该会有帮助的。这样,信徒前来的时候便可以把这棵菩提树代替你的位置,他们甚至可以向它鞠躬,以象征对你顶礼。我们又可以在树下建一石台做坛,让信徒可以供花。他们可以绕树而行,观想佛陀。”

◆ 狮子吼

>> “比丘们,缘生法的连锁关系有很多层次,大致可分为四类——主因之正缘、增上之助缘、相续无间之行缘和心生物象之攀缘。“主因是世法现象生起的必需条件

>> 相续无间的行缘,是导致物象生起的过程中,潜伏进行着每刻微细因缘相续的因素。没有这不断进行着的过程,又或过程中受到干扰而中断的话,稻便生不成了。所有提及的物象世法,都其实是心识所产生的。米、稻、阳光、雨水、泥土等,全都是因心法攀尘所生起的。心所也就是世法生起的基本因素之一。“比丘们,苦恼是因为有生有死才存在的。那什么引起生和死?是无明。首先,生与死都只是心智产生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无明的产品。当你们深切透视世法万象之后,你们便可以降伏无明,因而超越生死的概念。超越了生死之念,你们便能降伏烦恼。

>> 有死之念是因为有生之念,这等妄念都是来自有独立个体的‘我’这个妄见。有我的妄见,来自执取。执取的产生,是因为爱欲。有爱欲,是因为我们看不清感受的真性。看不清感受的真性,是因为我们被困于六根六尘的接触之中。我们被困于六根六尘的接触之中,是因为我们的心并不清澈平和。我们的心并不清澈平和,是因为我们的心有起心动念。心的起心动念,是因无明所致。这十二种因缘关系相互牵引,彼此密切联系。在一种因缘关系中,可以见到其他十一种关系。当中缺少了一节,其余的十一节也便不会再存在。此十二因缘就是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比丘们,无明乃十二因缘之始因。幸好观照缘起的法性,可以使我们能够摒除无明,超越烦恼。一个觉悟的人,可以在生死之海的惊涛骇浪上跨过,而不堕溺其中。一个开悟的人,利用十二因缘之法,如同车轮。一位觉者,虽住于世而不落其间。比丘们,不要逃避生死。你们只须把自己提升到生死之上。超越生死,是‘真正伟大者’的成就。”

>> 宇宙万象的真相——多从一生,一从多起。我们观察得够深入,便可见到一中有多,多中含一。

>> 一般人很容易堕入四种陷阱:第一种是对感官之欲的执取不舍,第二种是对狭见的执著,第三种是对正法的怀疑,第四种是有‘我’之妄见。觉悟之道帮助我们不堕入这些陷阱。“信众们,缘起之法可以帮助解决每一种障碍。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应该时刻观照身体、感受、心和心生之物象的互依互缘之性。”

◆ 舍利弗之吼

>> 世尊,我修习要更似‘地’。地宽而广,有容量去接受和应变。不论别人把清香纯洁如鲜花、香水或乳汁等物放在地上,或将肮脏臭秽如屎、尿、血、黏液和痰涎等淌在地上,大地都会平等接受,不执不厌。

>> 世尊,我修习要更似‘水’。无论我们把芳香或秽臭之物扔到水里,水都会一样接受,无执无厌。水博大流动,有变化洁净的功能。尊敬的佛陀,我曾静思观想以使身心更似水。一个不去观照身内之体、不留心自己体行的僧人,是会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离去,这不是我的行径。“世尊,我修习要更似‘火’。火能化烧万物,不论是美的或是不洁的,它都全无执著和厌弃。火能燃烧与净化。尊敬的佛陀,我曾静思观想以使身心更像火。一个不观照身内之体、不留心体行的僧人,是会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离去,这不是我的行径。“世尊,我修习要更似‘风’。风可以载送好与坏的种种气味,全无执著或厌弃。风能改变、清净和发放。尊敬的佛陀,我曾静思观想以使身心更像风。一个不观照身内之体、不留意自己体行的僧人,是会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离去,这不是我的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

◆ 舍利弗之吼

世尊,我修习要更似‘地’。地宽而广,有容量去接受和应变。不论别人把清香纯洁如鲜花、香水或乳汁等物放在地上,或将肮脏臭秽如屎、尿、血、黏液和痰涎等淌在地上,大地都会平等接受,不执不厌。我修习要更似‘水’。无论我们把芳香或秽臭之物扔到水里,水都会一样接受,无执无厌。水博大流动,有变化洁净的功能。尊敬的佛陀,我曾静思观想以使身心更似水。一个不去观照身内之体、不留心自己体行的僧人,是会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离去,这不是我的行径。“世尊,我修习要更似‘火’。火能化烧万物,不论是美的或是不洁的,它都全无执著和厌弃。火能燃烧与净化。尊敬的佛陀,我曾静思观想以使身心更像火。一个不观照身内之体、不留心体行的僧人,是会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离去,这不是我的行径。“世尊,我修习要更似‘风’。风可以载送好与坏的种种气味,全无执著或厌弃。风能改变、清净和发放。尊敬的佛陀,我曾静思观想以使身心更像风。一个不观照身内之体、不留意自己体行的僧人,是会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离去,这不是我的行径。

◆ 生死轮转,不要害怕

八种觉证

第一所觉证的,就是一切世法的无常与无自性。观照世法无常和无自我之性,你们便可以解除苦恼,达至开悟、平和与喜悦。“第二所觉证的,就是越多的欲念会产生越多的苦恼。世间的一切罪苦,都是来自贪欲。“第三所觉证的,就是少欲简朴的生活,才会导致平和、喜悦与安宁。在简单的生活中,才会有时间集中于大道的修行和帮助别人。“第四所觉证的,就是只有努力精进,才可达至觉悟。怠惰与沉迷欲乐之中,都是修行的大障碍。“第五所觉证的,就是无明乃了无止境的生死轮转之起因。你们要谨记时刻多闻多学,以增长你们对一切事物的真正了解和发挥你们的辩才。“第六所觉证的,就是贫穷会导致愤恨,因而引起循环性的恶念邪行。在广行布施的时候,行大道者应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不论是朋友、敌人、过去曾犯错或目前造成伤害的人。“第七所觉证的,就是虽然我们有住世的任务去教导和帮助他人,但也绝不可以为世务所缠。出家的修行人,只得三衣一钵,他们应该过简朴的生活,以慈悲视众生。“第八所觉证的,就是我们不只是为自己开悟而修行,而是要全然贡献自己于带导他人入觉悟之门。“比丘们,这就是真正伟大者的八种觉证。所有真正伟大的人,都因为这些觉证而达至彻悟。无论在哪里,他们都会以这些体证来指导他人,开阔别人的视线,以使人人都找寻到导致解脱觉悟之道。”

◆ 空的碗里,满是空气

佛陀说:“阿难陀,世间是所有会变化和散灭的东西之总称。一切世法都存在于十八界——六根、六尘和六识——之内。你们都知道六种根本的感应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客体的外尘物象,就是色相、声音、香臭、甜苦等味、触碰之感和心生之物象;六种因为根尘接触而产生的意识,就是看见、听闻、嗅觉、味觉、触觉和心想意识。十八界之外,便没有世法;十八界之内的,全都落于生死、变化和散灭的范畴之中。因此,我说‘世间’是这些会变化散灭的物象的总称。”阿难陀再问:“世尊,你常说一切法皆空,那又是什么意思?”佛陀说:“阿难陀,我说一切法皆空的意思,就是因为一切世法皆无自性。六根、六尘或六识,都绝无个别独立的自体。”阿难陀说:“世尊,你曾说过解脱之三门是缘起性空、无相无作、无愿无求,你又说过一切法皆空,那么,是否因为一切法也落于变化散灭,故而说它是空?”“阿难陀,我时常都讲空与观空,观空是可以帮助人超越生死的一种禅修妙用。

深入细看这碗,你们便可以见到整个宇宙。这碗里含藏着整个宇宙。只有一样东西是这碗所空缺的。那就是个别独立的自性。个别独立的自性又是什么?它是全不倚靠其他元素而可以独立存在的自体。没有一法是不倚靠其他法而存在的,没有一法具备着独立的自体。这就是‘空’的义理,‘空’是指空无自性。“比丘们,人的基本元素是五蕴。色相不含藏自体,因为色相不能独立存在。色相之内,有受、想、行、识。感受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感受没有自体,因为它不能独自存在。感受中有色、想、行、识。其他三蕴,也是同一原理。没有一蕴是具有个别自体的,五蕴互依互存。因此,五蕴皆空。“比丘们,六根、六尘和六识也全都是空的。每一根、尘、识都有赖其他的根、尘、识才能存在,没有一根、一尘、一识是有独立个别的自性的。“比丘们,让我重述一遍以使你们易于记忆。此是,故彼是,一切世法都是互依而存。因此,一切法皆空。‘空’之义,是指空无独立的自性和个体。

◆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自在与自由

佛陀解说,真正快乐的来源,是自由与自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经验到生命的美妙。快乐就是察觉着现在发生的一切,而同时绝无执著和忧惧。一个快乐的人会珍惜现在正发生的每一奇境——一阵凉风、清晨的天空、一朵金黄的鲜花、一棵紫竹树、一个小孩的微笑。一个快乐的人懂得欣赏这一切,却丝毫没有被它们系缚着。明白了一切法的无常无我,一个快乐的人是不会被这些享受吞噬的。因此,这个快乐的人便可活得自在,无忧无惧。他明白一朵鲜花早晚会凋谢,因此它凋谢时,他不会伤心。一个快乐的人了解万法生死之性,他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对死亡全不担忧或惧怕。佛陀告诉他们,有些人相信要在未来得到快乐,首先要在目前受苦。他们在身心上做出牺牲和承受痛苦,以为这样才会获得日后的快乐。但生命是当下的存在,他们这样的牺牲,是在浪费生命。另一些人认为要得到平和、喜悦和解脱,一定要先折磨自己,他们修习异常的苦行,把自己的身心刻意摧残。佛陀说,这类修行只会令人现在与未来都产生痛苦。又有一些人认为既然生命短促,转眼即逝,他们便应完全不顾未来,而尽情去满足他们目前的欲念需求。佛陀说,这样执于欲乐,只会替现在和未来都带来痛苦。佛陀的教导,就是要避免两极。他所教之道,是要理智地生活,以能为现在和将来都得到快乐。解脱之道并不需要勉强身体受苦以得到将来的快乐。单靠日中一食、禅修,修习四念处、四无量心和对呼吸的觉察,一个比丘便已经可以替自己和周围的人创造现在和将来的快乐了。日中一食,可使身体健康轻盈,又可节省时间来多修行。活得轻快自在,便可以更容易帮助到别人。比丘们独身无子,并非是一种苦行,而是为了有更多时间替别人服务。比丘应能体验到生活里每一刻的快乐。如果他自觉因为要守清净之身而被剥削了快乐,那他便不是生活在教理的精神之中。一个依着贞洁之精神而生活的比丘,是会散发自在、平和与喜悦的,这种生活才会成就现在和未来的快乐。

佛陀告诉他说:“叩拜是一种可以为现在和未来增长快乐的修行。”他告诉私伽罗向东方叩拜的时候,可以观想对父母亲的感恩;向南方叩拜时,可以观想对师长的感恩;向西方时,可以观想对妻儿的爱护;向北方时,可以观想对朋友的关怀;向下方时,可以观想对同事们的感谢;向上方时,他可以观想对所有圣贤的景仰。佛陀教私伽罗五戒,以及怎样彻视一切,以能不再被贪念、愤怒、激情和恐惧等影响他的行径。佛陀又告诉他要远离六种导致堕落的行为——酗酒、夜间在城里的街道上溜达、嗜赌、涉足欢场、与损友往还、懈怠。他又教私伽罗如何断定一个人是否为良友。他说:“一个好朋友应该是恒常的。无论你是贫是富、欢喜或忧愁、成功或失败,一个好朋友对你的感情都是不会动摇的。他会听你的倾诉,与你分担苦恼,他又会让你分享他的喜乐和分担他的悲伤,同时又视你的悲喜如他自己的一样。”佛陀继续他的开示:“真正的快乐,可以在此生实现,尤其是当你们奉行以下几点:“第一,与贤德的善者结交以及避免跌入堕落之途;“第二,在对修行有帮助的环境中生活,以建立良好的品格;“第三,培养机会让自己多学习正法、戒律,以及你自己的行业;“第四,腾出时间来关心父母和妻儿;“第五,与别人分享时间、资源和快乐;“第六,尽量找机会去培养美德,不要嗜酒和赌博;“第七,学习谦逊、感恩和简朴的生活;“第八,找机会亲近比丘,以研习大道;“第九,一生的生活,都以四圣谛为基本;“第十,学习禅修以能消解苦恼忧虑。”

世尊,请问那八戒是什么?”佛陀答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穿戴华衣宝饰、不坐卧高软大床,以及不用金钱。此八戒可以使你们免堕昏沉颠倒。这天只日中一食,会让你们有更多时间修行。”

◆ 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人可以超越佛陀的智慧

比丘和比丘尼,‘如来’将会教你们防止僧团衰落的七种方法。细听吧!“第一,要时常分成小组来研读正法;第二,不论一起或分开时,都要时常保持团结互助的精神;第三,尊重和守持僧团所定立的戒律;第四,要尊敬和听从团中有德行的长者之教诲;第五,要过清净简朴的生活而不为贪欲所动摇;第六,珍惜平和安静的生活;第七,要常住于专注正念之中,以能达到平和、喜悦与解脱,因而可以在修行的大道上,互相扶持。“比丘和比丘尼,如果你们都依照这七种方法修行,正法便会发扬光大,而僧团也便不会衰落,一切外来的因素都很难使僧团破裂。唯一可以导致分裂的,就只有僧团内部的不和。比丘和比丘尼,当狮王在山林中死去时,百兽都不敢侵食其肉,唯独是它自体内的蛆虫,才会把全尸毁灭。为了保护正法,你们一定要依此七法而行,绝不要像尸体内的蛆虫一般,把狮子从内吞食。”佛陀又提醒僧尼们不要浪费时间于无聊的闲话、过分的睡眠、追逐名闻利养、贪求欲望、与败德劣品的人在一起以及自满于对教理的浅见。他再提醒他们在修行道上必须注意的七正觉因——专念、研法、精进、喜得法要、轻安自在、禅定和喜舍放下。他也再一次重复无常、无自性、不执著、解脱和要降服贪欲的教义。

◆ 佛陀入灭 佛陀又默默地望了僧众一遍,然后说道:“比丘们,细听‘如来’现在要说的话。一切法无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

佛骨舍利分为八份。摩揭陀的人将会在王舍城建塔,离车的人会在毗舍离建塔,释迦族的人会在迦毗罗卫城建塔,优梨的人会在阿拉伽波建塔,拘利的人会在摩罗村建塔,毗陀的人会在毗陀岛建塔,而末罗族人则会在拘尸那和波婆城两地同时建塔供奉。

       1.佛陀不是神,他是一位身体力行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r

      这本书大致介绍了佛陀从出生、结婚、出家、修行、悟道、弘法直至入灭的传奇一生。他洞悉了世界的本质是空性、无常以及万物互因互依,并指出只有消除无明和妄见,专注于当下,无愿无求,才能找到内心的平和、喜悦和解脱。佛陀说,我的家庭是众生,我的家乡是大地,我的身份是僧人。我选择了这条道路,我认为这是我最可以为众生服务之道。我们不只是为自己开悟而修行,而是要全然贡献自己于带导他人入觉悟之门。这一点从佛陀成佛的过程就可以明显看出,他修行悟道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人解脱痛苦。他找到了方法之后,便立刻开始传授众人,普度众生,并在传授的过程中身体力行、不断修正完善。所以说,佛陀不是遥不可及的神灵,而是真真切切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r

       2.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而是一套帮助众生看清世界的本质、破除无明、专注修行、寻求解脱的路径和方法。r

       佛法就是导致醒觉之大道,它就是佛陀所教的道理,帮助我们超越无明、嗔怒、恐惧和欲望等笼牢之道,它能导致自由、平和与喜悦。佛陀说教理只是用来渡河到对岸的木筏,又或指向月光的手指,我们是不应该被教理缚住的。纵观世界宗教变迁史,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宗教都很难做到的,读过《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人应该印象深刻,几大宗教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上演了一场杀戮与被杀戮的闹剧,背离了宗教信仰应有的责任担当。这也就体现了佛陀胸怀万物、海纳百川、普渡众生的包容与开放。r

      佛法不同于其它宗教还在于,佛陀和佛法拒绝回答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形而上学的问题。佛陀说,不答比答要适当,人们以为我不懂答这些问题,总比他们被困于边见狭见为好,我只会回答那些可以使身心苦恼得以消除的修行问题。所有的宗教首先讲的都是世界的起源,并且认为有一个造物主制造了世界,人要敬畏造物主并且按照他的要求生活。而佛法讲的是,人自身如何才能获得快乐,佛陀拒绝回答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更没有认为存在着一个制造了一切的造物主,只是在解释这个世界的本质,并且给出了人如何寻求自身快乐的路径和方法。r

        3.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佛陀r

 r      佛陀的伟大发现在于,佛、法、僧其实都存在于每个人。觉悟的潜能就是佛,教理就是法,在修行上互相扶持的团体就是僧。所有众生都本具开悟的心性,每个人都存藏着开悟的种子,众生都不用向身外求悟,因为他们本身就含藏着宇宙间的所有智慧和力量。 

        通过《佛陀传》这本书,佛陀的教诲让我们明白,世上除了生、老、病、死之苦,很多其他的痛苦都是自创的。人为什么痛苦,就是因为内心的无明、妄见和执念。佛陀说,向神祷告是帮不了你们重获自由的,你们必须看清楚你们的内心和外境,以能拔除所有的妄见,因为妄见才是痛苦的根源。找到了痛苦的根源才能明白痛苦是什么,一旦明白了痛苦是什么,你才可以不为它所缠缚。r

        佛陀说,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佛陀。佛性就是觉醒和超越所有愚痴无明的本能。人生在世,我们要面对生、老、病、死四座大山,要经受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烦恼,要承受无明、妄见、执著带来的痛苦,想想也是不容易。但是,人要超越无明、嗔怒、恐惧和欲望等牢笼,求得内心的安宁、平和、喜悦和解脱,不能向身外求悟,不能向他人求索,只能靠个人的修行和觉醒。俗话说,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要比改变别人容易得多。r

《佛陀传》读后感--生活即修行


《佛陀传》读后感--生活即修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生活的角度、视野也在发生变化,年轻时候的很多激情澎湃的想法也在渐渐淡去,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更是一种阅历增长改变了很多本来的想法,这或许就是人开始走向成熟的路线吧。

慢慢发现,身边的一些人尤其是村里的老人,在年老之后都去皈依某种宗教,或者信佛或者去信基督,他们可能是参透人生之后的顿悟吗?其实他们的文化水平未必高,当年老体弱无事可干的时候,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周围更多的人是没有信仰的,就像你我这般碌碌无为的人,因为没有信仰的传统,如果自己的修行不够,还真有可能沦为心里空虚的地步。

这本标记着“睡前心灵文库”的《佛陀传》的确在睡前阅读,可以让我们心灵得以平静下来,在放下白天忙碌的生活之后,倾听来自内心发出的声音,跟随着佛陀的故事进入修行的境界。

无论是身处闹市还是偏僻乡村,佛陀带领着众多修行者都是缓缓而行,不被外界干扰,这是一种定性,更是一种修行。佛陀超越众多修行者的地方很多,值得我们记住的也有很多点,读《佛陀传》印象深刻的是,印度阶级等级森严,出身卑微的人被视为“不可接触者“,如果不小心接触了就会被污染,而佛陀并不这样认为,他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视野,站在修行的更高层次看待这个问题,与这些“不可接触者”亲密交谈,还引导放牛娃缚悉底成为一名僧人。“正如木桶能认识他的水牛,一个比丘也应该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一样元素。就如牧童知道没一头水牛的特性和倾向,一个比丘也该知道哪些是身、口、意应该或不应该做的。”这正的佛陀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众生在一起,他去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中修行,即使如佛陀出身高贵,也能做这些帮助大众并得到满足感。正如书中所说,“修行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比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修行,他的身心就会受到损伤。”

放弃王位、美丽的妻子儿女,佛陀选择出家修行,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度,而且他出身如此高贵,父亲的王位等着他继承,很多王子可能为了王位争得你死我活,而佛陀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潜心修行,寻找“大道”。

修行过程中,佛陀也如平常人一样遇到过很多问题,但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他通向大道又进了一步,他曾经苦行,饿晕之后被好心人救活,于是参悟到,“肉体并不单是一个器具。它是精神的寺宇、到彼岸的木筏。我不会再修习苦行了。”这种顿悟是如此透彻。

《佛陀传》虽然是一本关于佛陀修行的书,本以为像别的佛学典籍一样深奥难懂,读来却发现如此平易近人,佛陀的生平故事交织着佛法的精神奥秘,作为普通读者是一种阅读的修行,更是人生的修行。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观后感

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读着这些令人心净的谶语,我们的心中都会激起心灵的浪花,洗涤、沉醉。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死,死了以后会在哪儿,又是什么样……我想上天已经给了我们百年时间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生的精彩,还是一生的昏庸、颓废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乔达摩已经去为我们接受了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活得精彩,自由自在也是我们要做的。在我们的手接触光芒的那一刻,那些问题早已明晓于心。

《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是日本漫画界常青树、一代宗师手冢治虫经过20年历史风尘而挖掘出来的作品,2011年上映。它讲述了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走向为众生祈福的道路。风格细腻,画质清明,内容又是如此地充满内涵,一部很好的作品。111分钟,演绎的是一个伟大佛陀的诞生,领悟生死,走向光明。

贪婪、痛苦、杀戮、束缚……在2500年前的这个古印度除了王公贵族,除了已经得道的圣人,吠舍、首陀罗的命运都是悲惨而虚无的。像一支小小的蒲公英一样,消纵即逝。有一个孩子,想摆脱这样的命运,有一个孩子想怜悯众生,他们各自为自己的目标走上旅途,燃烧生命。有一个少女,只因为认识了一位国王的儿子,被他吸引,而快乐时,却被国王弄瞎了双眼;有一位母亲,只因为给自己已经登上贵族行列的儿子送上救命的药水,而暴露自己奴隶的身份,与自己的儿子命丧悬崖……命运,交织在一起,路途却无穷无尽。

最后,他削去了自己的头发,终于在一棵阳光烂漫的菩提树下,放下身位,放下财富,放下爱情,放下亲情,双手合十,悟尽真理,踏上了解救众生的旅途——

现在,我们不可能这样去做,有他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胆识,也不可能有这样澄澈的心灵,去感悟众生。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放不下,太多的欲望——而人类恰恰是由欲望组成的。可乔达摩不一样,他生下来便普照众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何等的气概,何等的震撼人心。现在的我们,只有力所能及地去帮助现在的人们,这样的善德已然足够。

世间,有许多东西,让我们珍藏,亲情与爱是最重要的。有人说:“钱乃身外之物。”这已是耳熟于心的一句话,而如今财富、地位是何等地被许多人而追求。我们的确不能丧失上进心,我们不是菩萨可以无牵无挂,我们承担着责任,我们还有路要走,有志要酬。上进毕竟不是贪婪,足够就好不是吗?那些丧心的人不得不说是个悲剧,还不如说是个报应。也所以,有一句成语叫:“知足常乐。”( )上进心不能丢,因为努力而得来的果实是最珍贵的。

世间,有许多东西,让我们惧怕,病苦与死是最恐惧的。没有活着的人知道死后会到那儿,没有活着的人知道死是什么感觉,我们把这恐惧压在心底,静静地等待那一天的到来。我想,这就足够了,生老病死我们无法逃离,花开花谢,但花终会再开。我们许多的东西只有一次,任何的手脚断残,都无法变回原形。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身体,毕竟,我们只有一次。

有生必有死,有胜必有败。这时候,友情、亲情、爱情、感动都会钻入我们的心中。所以,无怨无悔地活着吧,自由洒脱地活着吧,时时刻刻保持微笑,分分秒秒努力上进,人生自会大绽光芒。即使到了那一天,也无所畏惧。我们会对上天说:“你给我的一百年,都没有浪费哦。”

我们无法有佛祖一样的境界,但有尘世最美的思想。我想,这也就足够了。请观赏这部影片吧,悟出自己的人生之道,生活之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知足常乐,上进努力,珍爱生命,爱护亲友,拥有一颗善良,怜悯人的心……无法言表,这是我所领悟的,希望你能领悟更多,更深。

书不尽,大真大理,大彻大悟,皆在你我心中。

《智慧的种子收获智慧果.读后感》


很久以前有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同到圣人那去寻求智慧,圣人听了,便给他们一颗荞麦,和一颗燕麦。圣人对他们说:这是两颗智慧种子你们把它种在土里,到了明年秋天,它就会结出智慧果,只要吃了它,就会变得有智慧了。

那时候的人未种过地圣人也没说。回去的路上富人心想:把种子种到地里经过一年才能吃到智慧果,于是富人对穷人说:朋友请你代劳一起种下吧。明年你给我分点就好了。

穷人回到家里,也不知道怎么种地,他想了想把乡亲们都叫来想办法,把圣人的话告诉了乡亲们,想着想着终于想出来了最早用木头做出来的犁把土翻开把种子种上。过了几天禾苗上盖满了杂草,人们又开始除草把杂草堆在地里,又过了几天人们又学会了施肥。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劳作,就这样穷人的知识越来越多,而富人只不过每年让穷人分给他点智慧果,而他的知识还是那么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奋努力付出劳动。而不能不劳而获。

就像我们骑自行车,我小时候看见别人骑自车,觉得很简单,但是在我骑的时候,却一直摔倒,妈妈告诉我应该先学,学会了以后还要经常练习,这样你才能学会自行车。我想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劳动,这样你才能做好你做的事情。

记得我们一年级有一次小考的时候,我觉得小考很简单就没有认真复习,结果考试成绩下来,我考得很不好。通过这次考试我明白了,要取得一个好成绩就要平时付出努力、考试前还要认真复习,这样你才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1700字: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教育的智慧》是我国着名心理学工作者、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先生写给中小学教师的近着。本书以创新的意识,严密的逻辑,源于教改实验的科学性,以及生动流畅的文笔,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高度上对素质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回答了基础教育改革中许多重要的问题。

掩卷沉思,书中的不少观点给我们以启发,能够让我们回味。其中尤以第二章中阐述的教师的素质给我感触最深。本章以认识自己:教师就应是什么样的人?一问展开阐述。林先生喜欢赵朴初的诗,而我读了赵朴初的诗也十分感动和安慰,同时也更添几份职责。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赵老的《金缕曲献给人民教师》:

不用天边觅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患与安,无论比。

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澡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

赵老的这首诗饱含了对人民教师辛勤付出的肯定与赞美,我们每个教师读本诗都会心中涌起一份激动和安慰,同时更多地会反思:我做到诗中所写的那样了吗?我是否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应对教育改革的大潮,教师能否跟上,这决定我们教师自身的努力程度,决定我们是否具备了适应教育改革应具有的素质。那么,教师务必具备哪些素质呢?林先生透过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认为教师素质在结构上应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监控潜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下面将我的学习理解与大家交流,以求共勉。

一、师德与诗魂教师的职业理想。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即对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职责感和用心性;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因为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师爱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它不仅仅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所以,我们每个教师都要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真心诚意地爱他们,并努力使这种爱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二、立体交叉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对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应对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应对我们的教育对象越来越聪明,作为教师如果不学习,就将落后,难于应付学生的质疑。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更新知识,即要有本体知识教师扎实的本体知识是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又要有必须的文化知识像蜜蜂采蜜一样博采众长,增强文化底蕴,以赢得学生信赖和爱戴,从而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fdcew他们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知识,即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再加上必要的条件性知识即教师所该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是获得事半功倍的重要条件,否则违背学生身心发展来搞教育则会造成事倍功半。

三、我的学生必须能成才教师的教育理念。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有这样的自信:我必须能教好学生;我的学生必须会进步,会成才。这也是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有这样的教育信念,才能支撑我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获取学习的信心,争取学习的成功。赏识教育家周弘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才华的顶点教师的自我监控潜力。这种自我监控潜力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那种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品质。教师教学监控潜力包括:课前的计划与准备性、课堂的反馈与批判性、课堂的控制与调节性、课后的反省性。大凡着名特级教师都有着良好的反思习惯,像于漪、袁蓉就是最好的榜样。

五、技术加艺术教师的外部行为表现。教学行为是教师工作的主要表现,因此,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它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衡量教师教学行为是否恰当能够从六个方面去做,即教学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任务的合理性、教学策略的启发性、学生参与的用心性、教学评估的有效性。

总之当教师不容易,当一名好教师更不简单。但是我们既然选取了这个职业,就就应无怨无悔,并且要为争取做一名优秀教师而不懈努力。如果成不了优秀,起码也要对得起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对得起我们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把孩子托付给我们的家长,对得起敬仰我们教师的可爱又淘气的孩子们。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今年假期我阅读了《孔子的智慧》一书,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孔子的智慧:一是真诚,二是学和教。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教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甚至是两次面临生命危险也没有停下脚步。孔子其实从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因材施教,重言教更重身教。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孔子的智慧中学到很多。书中的这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闻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那些呢?我们知道,孔子之所以能成为最大的教育家,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他的学不厌,教不倦。后儒思、孟一派学者在所著《学记》中,提出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既是从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发展而来的。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要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为人师表。如果不学习,不注重修养的提升,就会停滞不前,从而失去做教师的资格。

事实上,课改的精神也是倡导教学相长的,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事实上是同一件事,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面。通过阅读《孔子的智慧》,我将汲取古老的教学智慧,结合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智慧的读后感


中国智慧的读后感范文一

在《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易中天向读者们以最通俗的方法介绍了中国千年来所及的大家之智慧。

在本人看来,《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

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我认为《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易经》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周易》的辩证思想最多的是体现在道家学派之中,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很赞同老子提出的顺应天时,无为而治的观点:大智若愚的处事,讲求众生平等,注重修养身息,让人们能够多元化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却又十分高尚的治理方法,似是无为更是有所为。这给我们无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启示。有人一生不停的追求完美,永远无法很缓慢脚步,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的财富却遗失快乐,但是《道德经》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最平凡的东西也是最好的东西,就像是水一样,很常见却又是自然最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辉煌的荣誉,亦或是累累的财富,但是在追求的途中我们也可以知足常乐,获得乐趣,享受人生。并非什么也不干,而是去接受,去体会自己力所能达到的成就,便是一种逍遥,是人生的智慧,是大无为。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自古代以来统治阶级所沿用的政治理念,他的仁爱思想是最为后人所用的。比如创建能和谐社会便是以仁爱为前提的。虽然我们还不能做到像礼记要求的一样像爱亲人一般爱别人但是我们可以去善待别人,虽然不能外户而不闭但是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符合国情的和谐社会。

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这些灿烂的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财富。

虽然我觉得易中天的这本《中国智慧》在许多学派的思想方面解读得不是特别全面,但是作为一本国学入门的书也是值得一读的,它非常的通俗易懂,也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家思想有所了解。

《中国智慧》的读后感范文二

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我读我悦读书活动了,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次我读的是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说起易中天先生,想必大家对他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这个节目略有耳闻,当年我也是因此而对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产生兴趣的。今天有幸阅读到《中国智慧》一书,在书中还是能感觉到他一贯的风格,所以读下来并不觉得吃力,你会觉得是一个大师在跟你对话,用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话语跟你讲述他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的理解。

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和禅宗的境界。正如易中天先生在后记中提及的一样,这六章分别是他对自己在福州、重庆、绵阳、咸宁、南京和黄石做的六场演讲的记录稿进行大幅度修改才公开出版的着作,总标题为《中国智慧》。然而《周易》、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和禅宗是中华智慧中的精华,这样走马观花般地浅尝辄止自然难入方家法眼,但他仍旧希望我们这些只是想观其大略的读者能够有所收获。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庸的原则一章。在讲中庸是什么之前,得先讲它不是什么。中庸不是老好人,不是和稀泥,更不是没有原则。这也就是说,实际上,中庸的中就是不走极端,而庸就是不唱高调。然而,在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被神圣化,中庸被妖魔化,更因为这种对中庸的唱高调走极端的误解,在文化大革命当中,中庸的名声很不好,什么骑墙啊、和稀泥啊、好好先生啊、没有原则啊、各打五十大板等等,成为了当时很多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所以今日,我们应该恢复中庸的本来意义!把孔子从神坛上拉下来,中庸才能去妖魔化,才能恢复常人之道。

其实古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用意也与中庸有几分相似之处,他来告诫我们为人不要太苛刻、处事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中庸一定是适中之道,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而中庸就是最适合,也就是无过无不及。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怎么来践行今日之中庸之道?书中提到一个办法权益。权益首先要抓大放小,大事经,小事权;其次是得意忘形,方向经,方式权;再次是各行其是,下级经,领导权;最后是讨价还价,不能最好,就退而求其次。其中经就是不变的,权就是要变的,有经有权,才是中庸。

总之,今日之中庸之道,它是一种道德境界、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处事原则、更是一种做人一书。虽然中庸是中国智慧,但它也并非是唯一的智慧,在先秦诸子中,法家和道家就不主张。但至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去理解今日之中庸,辩证地思维去容纳中国古今各个派别的智慧。或许您会觉得易中天先生所谈的《中国智慧》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我仍然坚信,即便是这一家之言,也足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巨大的贡献了,至少你我都从中收获了我们想得到的中国智慧。

包容的智慧读后感


篇一:包容的智慧读后感

本书在传媒界领军人物刘长乐先生与佛教宗师星云大师的对话中应运而生,他们以包容为主题,谈人生,谈社会,谈事业,谈处世,不仅让我们在窗前明月中看到了梅花,于暗香浮动处关照了明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见证了他们的博学,见证了包容的智慧。两位的对话中,妙语慧言,俯拾即是,让人充分感受到智慧的甘霖,如饮醍醐,如梦方醒。

我以为,《包容的智慧》对我们启发最大、教育最深的是,我们如何保持自我?面对外界巨大的诱-惑,要做到不为所动不为所惑,就必须有自己内心的秉持,就必须点亮自己的心灯。而这正是我们的致命心灵和一精一神软肋,我们总是看外界的多,看内心的少。佛家强调要修一性一律己,平等对待众生,要克制自己的欲一望,与万物和-谐相处。我们为什么会浮躁呢?一是名利心太重;二是缺少不变的心灯。名利心太重,就很难走出世俗的怪圈;缺少不变的心灯,就飘浮不定、容易迷失自我。

《包容的智慧》一书不仅给了我们很多好的观点和建议,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四句词讲了比丘尼很好的心态,欲求却无,无欲偶然却嗅到了春天就要来了。是不是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一切都在发生,我们没看见的不代表他没有变化,没有生长,发生是一种超凡的心态,决不是消极的道家思想,正是我们对事物有把握力,有管控力,该做的我们都做了,该努力的我们也努力了,可能的不利因素,我们都有了对策和办法,所以就顺其自然吧,因为一切都在发生。

打造和-谐有战斗力的一团一队,就要理解星云大师的禅意: 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世上没有废物。在冲突中学习,忍是智慧,忍是担当,只要我们清楚: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要往何处去。识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一团一队,明白自己的希求,一定能够打造一支和-谐有战斗力的一团一队。人生中不如意事时常八-九,正像星云大师说的: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我们应该多感恩,少抱怨,珍惜与品味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此,才会工作得更愉快,生活得更一精一彩。星云大师还给我们开出了一剂心药方让我们共同分享:

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一性一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一爱一汤服下。

在两位智者深一入一浅一出的轻松交流中,让我们心胸开阔、眼界明亮、收获更多。正像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为本书所作序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写的那样: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里看见的是月,嗅到的是花,悟出的则是境。

篇二:《包容的智慧》读后感-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

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终于把《包容的智慧》读完了。这是本人生哲学方面的书,我很少看哲学方面的书,总是觉得哲学这东西太枯燥乏味了。 或许是借来的缘故,我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将其看完。

整本书采用了星运大师和长乐先生的对话方式。虽然书有几个明显的章节,但是我看完之后还是有太多不能明白和理解的地方,里面参杂着写佛学、哲学方面的东西,可能需要长时间才能理解吧。

先复述书中的一个故事:一天,阎罗王对两个小鬼说:你们两个可以去人间投胎去做人了,我现在有两个名额:一个呢,一生需要忙着给别人东西;另一个呢,一生都从别人那里拿东西,你们愿意做哪个?小鬼甲抢先跪下来说:阎王一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那里拿东西的人。小鬼乙只能让步,选择了一生都要给予的那一个。阎王一爷二话不说,宣布道:小鬼甲投胎人家做乞丐,到处向别人要东西吃;小鬼乙投胎到富贵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这故事很有意思,贫穷往往和贪得,不肯施舍有关。现代社会中,我觉得贪得的人往往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不给人留与余地(pK能手,杀气很重);而不肯施舍的人,往往不愿意更多的为一团一队付出和贡献。

第二个故事:一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对艺术院的教授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些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有很多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人一体患病器一官为了抵御病变,其代价一性一往往比正常的器一官机能更强-称之跨栏定律,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程度。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的也越高。我有一个同事和一个朋友,09年并不是那么的顺心,或者是工作上的,或者是感情上的,或者两者皆有,希望他们能看到这个小故事,有所启发。

第一次认识了佛学和管理的关系。佛学的柔一性一管理、自觉管理、感动管理告诉我们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场互换,要让人心甘情愿,给人信心,让人欢喜跟随,这才是最高明的管理。 培训过几次管理的课程,知道管理和领导的区别,管理:管人的手和口;领导:管人的心和脑,所谓的管理是一门艺术更多的是领导的魅力,我想佛学的管理应该是领导魅力的最高境界吧。

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人,特别在快速理解上,是我的弱项。书中有一段我让我觉得我宁可做一个不聪明的人。杭州武林佛学院院长会觉大师(太虚大师的弟子),他一生最讨厌的就是聪明的人。为什么?因为许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笨拙不要紧,只要肯脚踏实的慢慢做,慢工出细活,从笨拙中启发的灵巧聪明是最靠的住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星云大师的对联,可以包容下对包容的禅意,慢慢体会

篇三:包容的智慧读后感

一个家庭,一个一团一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世界都是由人组成,并由人支配,人是智慧的载体。

一个家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大到一个家族,兄弟姐妹,叔叔伯伯等等,也经常会有一些摩一擦,这些摩一擦怎样解决--《包容的智慧》这本书给了我们禅示。一爱一是家庭的基础,要互有包容人之心,求同存异。当产生摩一擦时,要学会妥协,因为退步原来是向前,当然具有般若智慧的人,是不会让摩一擦升级,而是要用般若的修为在心中化与无形。

一个民族,泱泱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由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所形成的汉民族不断壮大,元朝时蒙古人是来弘扬蒙古文化的,清朝的满族是来弘扬满族文化的,时到今时,在各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中,中华56个民族紧紧地一团一结在一起,

民族的地域的风情文化依旧欣欣向荣,大家互有你我,而又各有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什么让56个民族走到了一起,是容,能容就要够大,有容乃大--博众所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和谐的彼岸。

国家,世界都是经过了容,才有我们所看到的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文化起冲突的时候,国与国就是战争,战争也是容的过程,要实现长久的统一,首先是文化的统一,秦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阿育王曾说:军队的武力,不能获得人心;唯有法的力量、慈悲和智慧,才有胜利。所以说,武夫不能治国,巴基斯坦的穆沙拉夫,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糟,还是要走向民主,民眩赶走他信的泰国政变将军颂提,把持政一府也就是短短的一年多,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事实证明,国家还是要交给文人来管理,来治理,才能走向共治民主和谐!那么实现和谐的过程就是包容的过程。

一个一团一体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活动结构,公司是一团一体,社一团一也是一团一体,我们南方都市报也是一团一体。在我们的媒体单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角度,那么如何建造一支和谐有战斗力的一团一队,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课题。

《包容的智慧》一书不无给了我们很多好的观点和建议,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四句词讲了比丘尼很好的心态,欲求却无,无欲偶然却嗅到了春天就要来了。是不是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 一切都在发生,我们没看见的不代表他没有变化,没有生长,发生是一种超凡的心态,决不是消极的道家思想,正是我们对事物有把握力,有管控力,该做的我们都做了,该努力的我们也努力了,可能的不利因素,我们都有了对策和办法,所以就顺其自然吧,因为一切都在发生。

打造和谐的一团一队,就要理解星云大师的禅意: 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世上没有废物。在冲突中学习,忍是智慧,忍是担当,

只要我们清楚: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要往何处去。识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一团一队,明白自己的希求,一定能够打造一支和谐有战斗力的一团一队。

篇四:《包容的智慧》读后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暑假里,我读了《包容的智慧》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是多么的重要!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啊,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家人只有学会包容,才能更好地走好人生前面的路。

《包容的智慧》通过星云大师和刘长乐先生的对话,给我很多禅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充满禅学味道的书,它给我很多启示: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需要人们怀揣一颗包容之心去面对所有问题,学会妥协,懂得退让,因为退步原来是向前,总之一句话,包容是人一性一之间不可缺少的美德。

关于包容有两个小故事,让我在细细品味之后有所感悟。

其一:一个和尚在寺庙里打坐,这时候进来了一个贼,他看到老和尚入定的状态,便摸一到化缘箱前,拿了一把钱转身就走。和尚大喊一声站住,小偷吓了一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和尚说你刚才拿了佛祖的钱,难道你就不能说一声谢谢么?闻听此言,小偷连忙跪倒在地,向佛祖谢罪。过了不久,这个小偷因为在别的地方犯案被捉,他交待曾经在庙里偷过香火钱,警察带他来对质,和尚笑着对警察说他确实在这里拿过一点香火钱,不过他已经对佛祖说谢谢了,不能算偷。小偷被和尚的一番话感动顿悟,于是削发修行,成为一个很好的佛门中人。

这是包容的力量。

二:非洲有一个部落把宽恕当成一种仪式。当某人犯下错误的时候,这个部落的人们不是群起而攻之,而是将他带到村子中央的讲台上,接受众人的赞美。每当这时候全部落的男一女老少全部停下手中的工作,将这个犯错误的人一团一团一围住,轮流列举他曾经做过的好事,对他曾经有过的善行和美德尽情的歌颂,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仪式最后将演化成为一种庆典,人们载歌载舞用真情和宽恕欢迎这个犯错的人重新回归到他们的集体当中。

在这本书中我也看到了刘长乐先生和星云大师的包容了,虽然一位虔信佛教,一位是佛教大师,但他们并不是一味的宣传佛法的包容,而是大量的列举了儒家和道家的修身养一性一的理念,不仅让我们见证他们的博学,也真正的让我们见识的包容的智慧,只学一家,必然不会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只有博众家之长,帮助自己要学习研究的那一种,以使其有质的飞跃。

读这本书不同于那些空谈包容的文章、名言警句,而是使我领悟了真正包容的力量,也使我懂得了包容的智慧。我们要学会运用包容的智慧去对待朋友、去学习、去工作、去处世,真正地去领悟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真谛。

篇五:《包容的智慧》读后感

《包容的智慧》是二位大师关于人生哲学与处世原则对话的智慧结晶,它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和探索,是一本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智慧之书,对我今后的行为和思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处理各种关系是有启发的,从中亦能给我们揭示出人生的真谛。读后使我感慨良多。

在这本书中,一直贯穿着一个理念,就是包容。读这本书不同于读那些空谈包容的文章、名言警句。打开书卷,使人倍感亲切,字里行间的娓娓而谈让人在不经意中收获感悟,领悟真正包容的力量。看着、悟着,犹如温暖的春风习习扑面、智慧的清泉款款入心,心灵受到了一次洗涤,恍然大悟间突然明白了:包容的智慧是什么?不就是包容吗?对,智慧就是包容!

心胸有多大,事业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这是《包容的智慧》这本书中使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这本由台湾佛教圣一地、佛光山的开山鼻祖星云大师和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先生合著的《包容的智慧》一书使我一爱一不释手,我从书中读懂了:在当今社会、现实工作中,不要在名利场中争夺不休,该放下时得放下;要想对世界了解得更多,洞察真相,就需要空出自己的心来;做人要学习吃亏、包容,常以慈悲之心待人,对于所拥有的一切,能知足、感恩;以心甘情愿的态度来实现理想,一切困境自可迎刃而解。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启人深省,将处世之理、为人之义、管理之道娓娓道来,读后不禁感慨,我们一生都在渴望善待、愉悦、从容、和睦,这看似可遇不可求的一切其实都源于包容二字。

回首往事,以前以为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工作上踏实肯干,做出成绩,就会有所发展,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每天专注地过着80%的一精一力投入工作的生活,却忽略了生活中其他的细节和美好的事物,忽略了和同事的相处、沟通,更忽略了生活的放松和闲适。物质的丰裕总是无法填充一精一神的愉悦,有时还会无理的将工作中的不愉快带给身边的人,自己累别人也累。后来发现,一个人的成功只靠自己是不行的,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虽然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但是,人都有没意识到自己错的时候,总会感叹别人对自己不了解,可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很少有人直面自己的内心。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两位智者深一入一浅一出的轻松交流,让我深刻地感悟到包容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拯救心灵的世界观。它告诉我,有容就有气度、涵养、承诺、财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学习、工作,管理、合作中,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包容。真正的制胜之道,不在于屈人之兵,而在于化敌为友。

通过学习,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运用包容的智慧去对待朋友、学习、工作、处世,用自己的成长去真正的领悟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真谛。

篇六:《包容的智慧》读后感

与友人聊天时说起,平时睡眠不太好,友人说读读禅悟类的书籍对催眠很有好处,并说尤以星云大师的作品深为世人推崇,于是向我推荐了《舍得》、《宽心》、《包容的智慧》等书。

《包容的智慧》是刘长乐先生与星云大师以对话的形式体现的,两位作者一位是传媒界的领军人物,一位是佛教界的宗师。他们以佛教为话题,以包容为主题,谈人生,谈社会,谈事业,谈处世;但他们并不是一味的宣传佛法的包容,而是大量的列举了儒家和道家的修身养一性一的理念,不仅让我们在窗前明月中看到了梅花,于暗香浮动处关照了明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的见证了他们的博学,见识了包容的智慧。

这是一本充满禅学味道的书,读完后的感受犹如温暖的春风习习扑面,智慧的清泉款款入心,将人置身于旷野之中,心胸开阔之感。它告诉我们包容虽然无法改变过去,却能够改变未来。《包容的智慧》对我启发最大、教育最深的是:面对都市的繁华、尘世的嘈杂,要想秉持自己的内心,点亮自己的心灯,让人生充满从容、淡定,就必须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

1、 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包容是一种比天空还要

《智慧的故事》读后感


《智慧的故事》讲了许许多多关于“智慧”的故事。有关于努力奋斗的智慧、命运的智慧、幸福的智慧等,让我受益匪浅。

傲雪欺霜,永不屈服。大山再高也有顶,困难再大也有限。而我们的力量不断增长,我们的智慧无穷无尽。心智坚韧的人攀上数千米的珠穆朗玛峰;而有人却在几米高的小丘前犹豫不决。人人都想成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雄,但往往失败,就是因为怕困难,怕危险。要成为英雄,就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不畏艰难,永不屈服是成为强者的根本,是创造人类奇迹的智慧。

手掌上有代表生命、事业、爱情的三条线,基本代表一个人的命运。而这命运就掌握在我们手中!砸开命运之门,靠双手去改变命运,命运就由我们主宰!不要看低自我,不要轻言放弃,我们要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决心,与苍天相抗,与命运斗争,靠滴水穿石的坚韧执着赢取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生需要超凡的智慧、需要激昂的斗志、需要不畏艰险和永不屈服的精神。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失败中隐藏着辉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汇集成人生的智慧。

品读《智慧的故事》,使我意志更加坚定,心灵更加丰盈,使我受益匪浅。

引导的智慧读后感


引导的智慧读后感

《三字经》和《弟子规》现在的小孩子基本上都会背,可是他们对于书中的内容以及书中所包含的那种对自己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及自己是否会“遵照”典籍中的教律来规范自己是看不懂更是漠不关心。

读了《引导的智慧》这本书,感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真的不能单纯的靠“管教”这个词了事。虽然说“管”和“教”:父母一方面要对孩子做足监管,一方面要做好教育这两者是不可缺少的,可是我读完了这本书后觉得单靠“管”和“教”这两只手来培养孩子是真的不行的。

我觉得父母培养孩子除了管和教之外还缺了两项,那就是了解和感情,因为父母和孩子两者之间如果说缺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两代人最基本的感情,那么所谓的“管”和“教”岂不成了赤裸裸的对孩子的侵犯。所以了解孩子,和孩子拥有良好的感情我觉得比单纯的管教更为必要。

了解,就要父母和孩子之间两方面都要互相了解,可是,相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显然处于弱势。你不能让孩子去了解父母,去适应父母,只能是父母去了解孩子,去适应孩子并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有感”改变。

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他们有自尊,崇尚个人能力,带有很重的个人主义风采。我觉得这样很不错,这对于一个人长大后的意志力是很有帮助的。唯一的“问题”似乎就是他们的个人主义,只顾自己而不关心他周边的人(包括他的父母和其他的亲人以及客人朋友),喜欢独来独往,性格比较冲动……最后就是生活有点“奢侈”随便花钱而不考虑钱是父母怎么挣来的——或许这是一些父母最为心痛的吧。

父母呢,今天的父母都有一颗让自己的孩子成才的愿望,在教育上是不计成本的。可是,他们总是喜欢属地化管理,总是将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就比如孩子花钱,我觉得那样的年龄的孩子是无法感知作为成年人打拼挣钱的辛苦的,反而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总是会觉得新奇并且总是想着尝试还带有占有欲望的,如果依照父母的观点,因为血汗的珍惜而剥夺了孩子的感受新鲜事物的权力,其结果可想而知。

我觉得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缺失的还有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浓厚的感情。虽说住在一座房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可是如果两代人之间没有感情没有相互的了解,那么虽然住在一座房子里却又和陌生人有何区别?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只依靠血缘关系是维系不了的,即使血缘再接近。

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孩子是弱势。所以为人父母就不能那样属地化的管理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能总是用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孩子之上,在某些方面父母要多用孩子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考虑一下,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要用他们的视角考虑他们的对与错。

现在的孩子不愿和自己的父母交流,其原因就是那个“代沟”吧。我觉得父母完全可以用一颗童心来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因为也只有两者之间通过亲密的交流才能够获得浓厚的情感,也因为只有通过拥有情感才算是真正的一家人。

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在成长的路上错误是再所难免的。孩子犯了错,父母要帮助孩子指正并且要帮助孩子走出错误。现在很多的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就会雷霆大发,辱骂孩子,这是不对的。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让孩子走出错误,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越走越远……

最近虎妈的故事在中国成为热门,虎妈蔡美儿这位来自美国的中国人的教育方法居然在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中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

我觉得父母对孩子,监督,督促甚至有些强制都无可厚非,谁让这就是中国文化呢。有一句话,可能最为表达我们中国式的教育方法,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这样的教育文化你翻一翻《三字经》《弟子规》,里面虽然有很多的美德,也有很多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好例子,可是你翻开这样的一本书就会觉得它是那样的严肃,冷冰冰的。或许虎妈蔡美儿的教育方式对于美国来说真的是舶来品。

虎妈蔡美儿的教育方式我觉得虽然对于孩子的成才是有帮助的,可是她却忽视了个人的能力。孔子都说因材施教,像蔡美儿这样的教育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有所缺失的。

我的读感开头的《三字经》和《弟子规》文言文生涩难懂,并且有些封建的糟粕和一些过时的内容。它虽说是文化典籍,是我们不可丢失的,可是拿它来教育孩子,我觉得不太合适。既然这些典籍都是古代那个时代来教育孩子的,为什么今天的我们不可以用白话文写出适合我们今天孩子教育的《三字经》《弟子规》呢?希望看到。

最后我摘书中的一段话作为我读感的结束吧:

怎样的亲子关系属于良好,甚至优秀的状态?父母养育了孩子,孩子就是否成为父母的附属品?孩子到底是父母的朋友还是对手?

《平衡的智慧》读后感


人生舞台的帽子戏法

——《平衡的智慧》读后感

石灿峰

某天经过公司附近的江北嘴中央公园,看到一人在林中练习杂耍,虽然雨一直下,练习者全神贯注于这套戏法似乎没有察觉,双手之间的三个道具腾挪跃动,娴熟连贯,其间竟然没有发生一次道具坠地的破绽,甚是潇洒好看,平衡之美令人赞叹。

《平衡的智慧》是一本老外写的书,该书原名为《The JugglingAct》,直译也许可以译成《帽子戏法:多头并进》,而《平衡的智慧》是一个很漂亮的中文意译——如何像完成帽子戏法一样在人生的舞台上多头并进,这需要平衡的智慧,而这正是本书所表达的主要观点,围绕这一观点作者真诚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众所周知:一个人两只手,要完成整套帽子戏法,却至少要操控三个以上的道具(可以是帽子也可以是别的东西),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在《平衡的智慧》这本书中,作者帕特介绍自己需要同时玩转的三个"帽子"分别是信仰、家庭和工作,三个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支撑点,每一个点都不容有失。他忧心地写道:"现代社会日益忙碌,似乎人人都处于狼奔豕突的激烈竞争之中,网络狂潮席卷世界、事业和家庭难以兼顾、工作狂越来越多…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书中的描述,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关于这一点的认知和感受,我们中国读者也许比作者本人体悟更深。

" 撒旦根本用不着蒙骗我们,只要让我们忙得四脚朝天就行了",书中引用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帕特在生活中看到了大量因工作紧张忙碌而导致生活一团糟的情况,对于过度忙碌之苦感同身受;而这句话和书中的另外一句经验之谈看起来却是冲突的,那句话是"避免工作失败的最好办法就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见其对于不努力不会成功一样体会深切。所以,帕特认为既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避免工作失败,又要防止忙得四脚朝天影响家庭生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高速发展,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属于家庭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以牺牲天伦之乐的情感代价支撑着发展中的大国和自己的小家,面对失衡难以兼顾,似乎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帕特对此颇有心得,在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叫做"严格自律"的思路供参考,具体操作细节是:"做一个表格,估算每周花在主要事项上的时间,然后在正常生活期间选定一个时间段,例如两周做一次详细的时间调研,认真记录每件事情花的时间,收集原始数据后认真分析归类,问自己在哪些事情上花费了过多时间,和家人相处用了多少时间,有效率的工作占用多少时间,无效率的时间是哪些时间段等等,然后据此做出调整。"

帕特自一名普通的助理工程师起步,通过努力和机缘取得了非凡的职业成就,家庭和睦,健康快乐,能获得这些成功与其善于平衡各种人生要素的能力息息相关。见贤思齐,反求诸己,本人和作者一样,也是从一名普通助理工程师起步,虽未能有那样的成就,但许多感悟也是共鸣的。自学校毕业后,每天的工作节奏都非常忙碌,加班是常态,周末和工作日经常区别不大,"避免工作失败的最好办法就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经验和能力得到了逐步提升,工作业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因为紧张的工作,不可避免要长期忽视家人、忽视健康,职业病司空见惯,有一位年纪轻轻的同事更是过早离世……有时会感叹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每一个个体就像一只只蚂蚁,人们只关注他们嘴里有没有叼着食物返巢,却往往忽略了高昂的代价。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帕特对这一点的感受未必有我们深,但他的平衡的智慧却是值得借鉴的:工作努力但尽量不要拼命,把总的时间在细节上安排的更有技巧和更有价值。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帕特在每7年才能休一次的年假里写成了本书,见缝插针,用心良苦,他无疑是一个有高度哲学智慧和丰富人生经验的智者。我注意到帕特的思维方式确实和我们不同。首先,从书中看无论是架构还是内容,帕特手中的三顶帽子(信仰、家庭和工作)都是有排序的,其顺序依次为:信仰、家庭和工作,他的顺序跟我们的好像不同。很多人买这本书,可能都是冲着帕特是英特尔公司首席技术官这一成功的工作履历去的,想就此取经,但帕特却将工作摆在了最后,值得深思。既然不把工作摆第一位,那应该家庭是最重要的,但帕特也没有将家庭摆在第一位,被摆在第一位的是信仰。对于帕特的选择,相信我们有人能理解有人不能理解,确实宗教是一个难以被讨论共识的话题,但人们普遍认为世人应该有信仰(精神准则和人生方向)。要知道我们的国家也曾经是非常有信仰的国度,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怪相诸如地沟油事件、贪腐频出、人情冷漠等等,齐刷刷的反映着这个时代的整体信仰缺失和个体的无所适从。

读罢全书,我对帕特的理解是:一个人,首先要有信仰,从内心出发,热爱家庭,常和家人相处,努力工作,谦虚好学,乐于助人,珍爱时间和精力,关注日常事物细节,正视人生舞台上各顶"帽子"之间的微妙关系,找到最佳契合点综合平衡。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生如戏,道行不易。

共勉!

(本文在此次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

周育飞

在《孟子的智慧》这本书中,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现代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修养自己的身心,做一个有修养,而又内心快乐的人。读来让我深受启发。

孟子认为人的修养要从心开始,因为心有三个特色:一是不太确定。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抓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失去;出去回来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人知道它的方向。大概说的就是心吧?我们要了解,心代表你的心思,是一种自觉的能力,有时候会跑来跑去,充满不确定性。二是可能会被茅草堵塞。因为我们的心如果不去阅读、不去思考、不去学习,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堵塞住了,被什么堵塞住了?名利、权位。三是很容易丢失。一个人价值观颠倒错乱,叫做“失其本心”。把本来的心丧失掉了。正因为这样,每一个人都要修养自己的内心。

怎样修养自己的身心呢?《孟子的智慧》这本书中说,修身养性的方法:寡欲、知耻、慎言、自我反省、提升志向。

寡欲,就是要减少欲望。人,没有欲望,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要活着,要去发展自己的各种潜能,追求各种正面的成就。但是欲望太多的话,特别是那些不合实际的,吃喝玩乐的,沉醉功名利禄的欲望,多了就会变成负担,整天处心积虑,尔虞我诈,想得到这个又想得到那个,让自己的内心深受煎熬,没有一点快乐。

其次,是要知耻。孟子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羞耻感,那样你才不会去做那些令人感到羞耻的事。而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这种羞耻心、知耻感,才会做出那么多违法乱纪,败坏道德的事,令人、令社会感到羞耻。

再则,就是要慎言。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一定要管好自己这张口,要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傅佩荣先生说:“人的一生如果能管好自己这张嘴的话,人生的问题和烦恼就能去掉一大半了。”可见慎言是何等的重要。

自我反省,是一个人修养身心很重要的方法。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碰到了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回过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加以改善,那样下次就不会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和问题了。孟子在论述自我反省这点时,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自我反省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他说假定有个人对我非常粗暴蛮横,我绝不跟他吵架,一定先自我反省:第一,我是不是不仁,做了不好的事呢?不是。我是不是没有礼貌,对别人不够客气呢?也不是。最后一个,事不过三啊,我是不是没有尽心竭力,做事情不够尽责呢?反省后肯定自己尽心竭力了,而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一样,这就说明他是个妄人,狂妄之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禽兽又何必计较呢?这是孟子的方式。我们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借鉴。

最后,书中说一个人修养身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志向。这不禁又让我想到了一句孟子的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困的时候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显达的时候让天下人一起变得完美,这就是读书人的理想。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我,修身养性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提升我自己的志向。不要把教书只当成一种职业,而是要把它变成一种自己喜欢的,乐此不疲的,使自己更完美的,让学生喜欢你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所以人跟人不要比较表面的荣华富贵,也不要比较出身背景,而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看到别人有正面的成就要见贤思齐。

《孟子的智慧》中写道:“为什么要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在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我认为一个人修身养心很重要,无非也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快乐而已。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花了一天的时间,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那么关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一本书或者一堂课只要有一句话能触动我们,那就是一本好书、一堂好课了。如果把一次触动比喻为一朵浪花,那么,在读这本书时,你会觉得波涛汹涌,浪花翻滚!在阅读前,下了很大决心,要求自己一定要沉下心来仔细领悟,因为总认为和哲学相关的书籍都是深奥、晦涩难懂。但当我翻开书时,吃了一惊,因为它娓娓道来,通俗易懂,且翻译本的文笔优美,引人入胜。

里面很多观点并不新颖,但却分析透彻,且加以佐证,有理有据,使人觉得言之有理,绝无空洞乏味之感。

前言里,亦非介绍叔本华时,提到他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从小就性格孤僻,孤傲敏感且喜怒无常”,此书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来了。但这样也会觉得叔本华也和我们常人一个样,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总的来说,本书内容还算正面、积极向上,读完后可以提升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唤醒藏在我们内心的那份激情!“人们在世间有何种感受,主要在于人以什么方式来看自己所处的世界”。

中国有句古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同样是逛街、参观,但每个人却会有不同的感受,对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提醒我们要注意学习,不断提升、拓展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当别人有不同意见时,不要轻易地以自己的看法去判断对错,而应该顺藤摸瓜,找到产生这个观点的“方式”,以此提高自己;另外,要尊重别人的意见,错和对都不是绝对的,做到“合而不同”。

“人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格”,这是亚里斯多德的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由此可见,人格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意义非凡!从小的方面来说,人格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事业。中国命相学上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真是有它的道理!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人的人格好坏决定了他对社会是贡献还是损害,而人格不会因为财富、学识、能力的多寡强弱而改变,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那么他拥有的能力越强,只会增加对社会的威胁,因此,科学是把双刃剑,关键就看它掌握在谁的手里,所以我们常强调做事先要学会做人。

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反派,他们拥有超人的能力,却不造福人类,反而杀人如麻、贻害江湖,结果弄得天怒人怨,人人得而诛之!如果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健全他们的人格,金庸笔下的变态杀手、江湖怪人就会大大减少。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工作很少,并不怎么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人格的培养,而把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和亲朋好友聊天时,一旦提及他们的小孩,我都不会问学习怎么样,也不关心他是否爱学习,是否中途辍学,因为在这百花齐放的社会,在学校读书并不是唯一通向成功的路径。相反,我往往会问他懂事不,是不是经常思考,有没有考虑过人生,有没有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而并不是一时冲动,“读书明理”才是关键所在。

“人生的幸福与悲苦,关键不在于遭遇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自身的感受是什么样。”,“我们更容易抵御来自外界的苦难,但却很难承受自身性格缺陷所带来的痛苦”。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苦中作乐的感人故事,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看,当我们面对苦难、挫折时,应该坦然、乐观面对,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缺一不可,这些我们都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它们的态度。人最大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勇于战胜自己。在这次公司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第一场和超声对决,我参加单打,结果输了,关键就在于很少参加正式比赛,心理太紧张了,而在后续的比赛中,自己过了这道心理关,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赢得精彩,输,虽败亦无憾!战胜自己的感觉真爽!一个人幸不幸福,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要求多少,知足就会常乐,叔本华也开出了幸福良方:“心地善良,思维敏锐,乐观进取,爽朗大方,体格强健这些人自身所应该具备的美好的品德才是获取幸福的第一要素”。

本书中还有许多浪花,比如:

“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

“幸福主要是来自于心境的平和以及其满足感”。

“在女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她和男人的关系”。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想法上,是一种不幸”。…

【篇二:《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读完书看完附录,和那么多伟大的人物一样,我也被叔本华深深吸引。确实,就像尼采说的,叔本华是为自己而写,文字不矫揉造作、不似是而非,非常的坚定、自信。本书,让我对哲学也产生了兴趣。

直接行动就是在当当网上订购了“尼采、柏拉图”,和哲学搭上伙之后,反观之前的读物,觉得层次太过低劣,接收到的知识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消化肠道”,搞不清是第几手了。当真正阅读名著时,会发现,很多我认为新鲜的论断有可能是好几个世纪之前的产物。在19世纪叔本华的书中,发现很多现下都非常“时髦”的观点,如同新瓶装旧酒,可见我的孤陋寡闻。

1、对待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态度

很多心灵导师都告诫人们要“活在当下”,其实在19世纪叔本华便认为“现在“尤其珍贵。他花了很长一段论述来说明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们的影响,并明确表示“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现在的重要性“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我们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这可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卖疯了的畅销书《当下的力量》无非也就是围绕这些理念。

2、关于人自身幸福

“人的最大成功在于内心的宁静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看到某名家的这句话,我不远千里去北京参加她的工作坊。而这里,叔本华对于人自身幸福的论述更加的的精准。他说“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成功和幸福,研究的人太多,说法也很多,但是这几句话,简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属性,幸福无关乎他人和财富,仅仅关乎自身。这个理念,是不是也能从目前林林总总的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它的影子?

3、关于世界的看法

大学时候某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令我深深崇拜“你看世界简单,世界便待你简单“,叔本华说“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环境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事物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知,这和心理学的情绪ABC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应该说情绪ABC理论从这个观点中吸取了养分。

4、关于变化、关于梦、关于别人的看法、关于社交

“只有转换变化才是永恒的”

“人的内在冲动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我们睡梦的指引,这些梦带着预示的内容”虽然弗洛伊德说自己没有受到过叔本华的影响,真是这样吗?梦的解析,意识和性在叔本华的书中都是有论述的,而且就像这段对梦的描述一样,都相当之精辟。

“我们可以把那些琐碎的、每时每刻烦扰我们的小小不幸视为存心给我们做练习和锻炼之用,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这种观点是不是比“心灵鸡汤”更为实用?

“如果我们真的拥有这方面的素质和长处,那我们并不会想到故意去显示、炫耀它—想到我们的这一份拥有,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就是“晒幸福,分得快“的哲学原理。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价值成反比。”所以独处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有人说当今中国“无大师”估计就是不够孤独,嵇康、阮籍、陶渊明这些真正的隐士,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作品。

总之,在现代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内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时髦论点”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观点,在本书中都可见端倪,且更为简练、精辟,不愧为《人生的智慧》。

【篇三:读《人生的智慧》有感作文】

花了一天的时间,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的发出敬佩的感受。人类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罗素说过,女人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产生嫉妒,男人则通常对同行的男人产生嫉妒;幸好,上帝还赋予了人类另外一种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够多发展敬佩这种感情,也许将来会有时间和意愿去欣赏艺术、美术、雕塑之类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书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内涵也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叔本华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举几个让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见解:

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们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乐,其本质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质确实肯定的。举个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顺利的,你很少感受到这些顺利给你带来的快乐,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说牙疼、损失少许钱财,这个痛苦都会时时的拜会你,给你带来深刻的印象。因此,快乐只是表象,无法持久,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世上人们都去追求快乐,感官上的,情欲上的,权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与其追求快乐,不如避开痛苦。

独处的好处,一个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丰富,对别人的依赖性很少,才能从独处中自得其乐,而独处对于天才而言,则更是必需的部分。一个无法忍受,无法从独处中获得快乐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贫乏的,是这世上大多数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开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会好好享受独处的好处。

哲学家,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先行者,是人类思想文明的开拓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远远领先于他们的时代,不被当时所理解,但最终真理就是真理,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会被重新认定;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在当代就被大家赞扬的杰出人物,往往死后会被遗忘。因为天才就是引领人类的火把和旗帜,他们永远前行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成功的智慧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