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 > 地图 > 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2024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
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相关栏目
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热门栏目
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推荐
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

(共 7607 篇)

  • 1、 读《二万五千里长征》有感

    【第1篇】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为《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本书主要讲发生在长征中的事。

    从书中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力量,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略大转移。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红军斩关夺隘,履险排难,创造了传奇般的英雄业绩。一路上,他们红军突破乌江天险、智取遵义、占领娄山关、抢渡金沙江等,他们与敌人作战,与恶劣的天气作战,与饥饿寒冷作战,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来到了陕北根据地,来到了抗日前线。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非常感动,想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途中吃了很多苦,长征的胜利是许多战士的生命换来的。他们这种互帮互助、不怕困难和艰险的精神,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第2篇】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书,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飞夺泸定桥》这一篇。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北上抗日的红军为了夺取泸定桥,他们不但要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飞速赶到泸定桥,还要奋不顾身地攻下天险,夺取泸定桥,这样红军的主力才能顺利渡过天险,继续北上抗日。

    文中写到:英雄们不管眉毛、头发被大火烧焦,还是勇敢地和敌人进行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被消灭大半,其余的狼狈逃散。红军完全占领了泸定城,牢牢地控制了泸定桥。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是多么勇敢,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从心底感谢他们。我想: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地去保护我们的祖国。

  • 2、 《二万五千里长征》读书笔记400字

    这本书里有很多个故事,我挑一个我感受最深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战士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三个病员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战士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战士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那个班长特别伟大。他宁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也不愿自己占一点便宜。他这种尽力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是我们永久学习的榜样!

  • 3、 小学生作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小学生作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20xx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纪念日。在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来临之际,我通过读“红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来重温历史,让我进一补加强对党的认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共有31个小故事,其中我对“四渡赤水”这场战役印象最深刻。这则小故事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追击、堵截和包围,毛泽东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北上,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军方面会和,北上抗日。此举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张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重战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并歼灭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 22日,毛泽东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调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毛泽东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艰苦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量。

  • 4、 沿着光辉的足迹前行 ——《铁流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900
    父亲,您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父亲,您雪山上的脚印 父亲,您草地上的身影 您曾用弹痕教训了我们 您曾以血哺育了我们 祖父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去世,小时候,我只从父亲和别人的口中知道他是一名红军老战士。一次偶然的机会间,翻到了父亲写的一篇散文诗。当我在字典的帮助下细细读完了文中每一个字的时候,我恍然觉得祖父的一身是多么的艰辛与不凡,更体会到当年从漫漫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工农红军战士们是多的光辉和伟大。 时光如流水,现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当我捧起《铁流二万五千里长征》悉心阅读的时候,了解到共产党人当年血与火的赞歌,我真正懂得了革命者的顽强勇敢与不屈不挠。 1934年10月,为了粉碎反动派的围剿,抵抗法西斯惨无人道的侵略,挽救民族与危亡之中,我工农红军跋山涉水、浴血奋战、舍身忘死,开始了漫漫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也开始了一个崭新中国的启程,这是人类革命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他们的经历是悲惨的,但是他们超凡的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他们走过没有路的路,面对残酷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从来没有丝毫退缩和胆怯。在无比艰难的环境下,在巨大的牺牲前,先辈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为着名族的命运而抛头颅、撒热血,他们的英勇顽强举世无双! 西方政治家布热津斯基说过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须的永不磨灭的的信念!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二万五千里一路走来,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权,发展权的斗争。长征和革命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他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新中国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源泉。纵然经历漫长岁月,依旧被追寻不已。 读懂了长征,才能懂得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读懂了二万五千里路程的艰难困苦,才能懂得新中国发展历程上一路披荆斩棘的决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得不被这种强烈的奋发精神所打动,我们能做的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和工作,迎接挑战,沿着革命先辈个光辉的足迹,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自己毕身的精力!
  • 5、 《千里拜师》读后感300字

    李固从小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十四岁时已经非常有名,后来,他成了东汉有名的大臣,但是他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所以,他一个人踏上求学的道路。

    他听说千里之外有一个知识渊博的老人,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可是老先生并不愿意收李固为徒,要他去找别人,不过李固并没有气馁。李固足足在老先生门前等了二十五天,最后老先生被李固的真诚打动了,在老先生的悉心教导下,李固成了国家的栋梁人才。

    我们要像李固那样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干什么事情没成功,不要气馁,正是有了这种坚持,李固才学有所成。

  • 6、 千里送笔
    千里送笔 马一凡 传说,在唐朝,有一位官员得到了一只珍惜的天鹅,这只天鹅的毛像雪一样白,闪闪发光。 这位老谋深算的官员奸笑着,心里想:如果我把这只天鹅送给皇上,那岂不就能升官发财?于是他叫来了憨厚、诚实的缅伯高,打算派他去献天鹅。缅伯高听了欣喜若狂,想着:京城一定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皇宫是金碧辉煌的吧!接着,官员叮嘱他:“如果你把天鹅弄丢了,我就把你家满门抄斩。”缅伯高吓出一身冷汗,感到喜忧参半。 一路上,缅伯高小心翼翼,生怕一不下心把天鹅弄丢了。这时刚好是六月天,天气十分炎热,知了不停地叫着,草都被晒得枯黄了,羊在草地上无精打采地吃着草。缅伯高因为日夜奔波,已经被晒得黑乎乎,汗流浃背,满身臭气,天鹅也奄奄一息。缅伯高想:那里有水呀?我快要渴死了。 走着走着,前面真的出现一片湖水!缅伯高两眼发光,一蹦三尺高,立刻跳下马,蹿向湖里,他想:我得把天鹅洗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再献给皇上。于是他便给天鹅洗澡,原本奄奄一息的天鹅变得精神焕发起来。鹅一边叫一边扑扇着翅膀,这时候,鹅拍打着水面,水溅到缅伯高脸上,缅伯高连忙松手去擦脸上地水,突然天鹅奋力挣扎,展翅高飞。缅伯高愣了三秒,迅速反应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张开四肢,往上纵身一跃,想要抓住天鹅。“扑通”一声掉进水里,缅伯高钻出水面,只见一根鹅毛从半空中飘落下来,缅伯高捡起鹅毛,心急如焚,想:这该怎么办?天鹅飞跑了,我拿什么献给皇上呢?他一会儿在岸上走来走去,一会儿嚎啕大哭,一会儿捶胸顿足,他多么懊悔给天鹅洗澡啊。 就在他伤心时,忽然灵机一动,缅伯高将鹅毛像宝贝似的放好,一跃上马,向京城奔去。来到京城,他立马找到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不费片刻,将鹅毛制成一只精致的鹅毛笔。 他忐忑不安地来到皇宫,瑟瑟发抖,不敢抬头见龙颜,想着:皇上该如何处置我呢?皇上没看到珍稀的天鹅,只有一只鹅毛笔,顿时大发雷霆,叫人把缅伯高拖出去斩了。缅伯高连喊:“皇上饶命!”接着,把自己不小心放走天鹅及制成鹅毛笔的过程细细讲给皇上听,最后讲到,“礼轻情意重啊!皇上!饶命!” 皇上听了,经过一番冷静的思量,觉得缅伯高是位诚实守信的人,于是他说:“虽然这份礼物很轻薄,但是这份情意深深感动了我。我赦你无罪!”至此以后,缅伯高得到了皇上的重用。 我明白了:送礼,注重的不是礼品贵重,而是要有一份真挚的情意! 教师评语:内容很完整,故事精彩。词语
  • 7、 万里长城读后感

    万里长城读后感

    读完《万里长城》这篇文章,领略到长城的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之余,我感受更深的则是民族自豪感后的那份劳动人民的艰辛。

    相信去过长城的人,一定会被这条长龙所震撼。可是,有些问题我们可曾想过,长城是什么人建的?建长城的人最小几岁,最年老的又是多大?建长城的过程中累死了多少人,又是否有其它原因造成了死亡?这一块块的巨石是如何被他们运送至这崇山峻岭之中堆砌起来的?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我一遍遍的把这篇文章读了又读,相关的资料查了又查,终于了解了一些关于修建长城的资料,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修建长城的人全是一些普通的劳动人民,上至六七十岁的老翁,下至八九岁的孩童都被抓去,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家,直至累死、饿死、病死,而官员们却坐享其成,《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不就印证了这一点吗?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就靠那无数的肩膀和双手搬运着这千斤的巨石,筑起了这不倒的万里长城。那些老百姓一定被巨大的石头压伤了身子,如果一不小心还会被石头压死。而且他们稍微休息一会儿也会被那些监工狠狠地抽在身上。(读后感)他们无论在艳阳似火的夏季,还是在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寒冬也要日夜不停地修建长城。我闭上眼睛仔细的想像当时的情景,仿佛听到人们悲惨的哭喊声,仿佛看见无数的劳动者背着大石板,弓着腰,一步一步地艰难地攀登着在雄伟的长城背后凝结着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啊!牺牲了多少的老百姓啊!

    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生活,反观现在的同学,表现却令人失望。学校的劳动,不做;学校的活动,不参加;家务活更是一点不沾。有些根本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看见喜欢的东西,买!稍不顺心,就又哭又闹,甚至动手打父母!真应该把他们送到修建长城的时代!别说一个月,就是一天,他们一定会受不了,改过自新,珍惜现在的生活。

    朋友们,觉悟吧!我们是幸福的,但幸福不代表我们可以任性妄为,我们应该珍惜幸福,不要让它再次离我们远去。

    如尼克松总统赞叹的那样: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出一座伟大的长城!长城,是伟大的,而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更是伟大的。我们要做新时代的长城好汉而不是让人所不耻的寄生虫,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定会更加源远流长。

  • 8、 十里长街送总理读后感

    十里长街送总理读后感(一)

    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敬爱的周总理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建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以崇高的品格博得了人们的敬爱。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长安街送总理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天不是很黑,又阴又冷。长安街挤满了人,他们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着灵车的到来。

    夜幕开始降下来了,灵车终于来了,人们心情沉痛,眼泪一直往下掉,他们多么希望时间能停下来,车子也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远去,最后还是消失了。人们还是站在那里等着周总理回来。

    周总理时凡人,也是伟人。他之所以成为人民公认的伟人,就是因为他以凡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我虽然是一名小学生了读了此文懂得了以个道理:要想将来成为一位像周总理怎样伟大的人并不难,只要你品格好,学习上必须刻苦,生活上必须简朴。

    十里长街送总理读后感(二)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我最喜欢 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讲的是1976年1月11日,首都人民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两旁送别周总理的故事 ,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读完之后,我不禁掩卷沉思:为什么总理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崇敬和爱戴呢?那是因为总理是一位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总理。

    当我读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 ,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时,我激动了。尽管当时天气又阴又冷,可是这位满头银发,连站也站不稳的老奶奶却还坚持来送别周总理。可见周总理是多么受人民的崇敬和爱戴呀!

    当我读到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时,我觉得自己也好象跟着大家一起追灵车。我也和大家一样,多么希望 车子能停下来,多么希望时间 能停下来,更希望能像当时的许多少先队员一样,得到总理亲切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文章最后,虽然灵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可是还有许多人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句话最能说明总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它是如何的崇高,是多么的伟大 !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他永远是敬爱的领袖,永远是知心的朋友 ,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好总理!

    读着读着,我不觉流出了泪花,总理生前的工作和生活 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总理的卧室只有一张普通床,一张不大的写字2020台和几把小转椅。而床头的写字2020台

  • 9、 千里送鹅毛读后感

    篇一:读后感

    读《学生文明礼仪》后感

    高一⑺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和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行为规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礼仪。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早就在100多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就有了初步的礼仪。至今,礼仪的意识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无论何时何地,对于任何人都很讲礼仪。从古到今,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孕育了多少的礼仪人士。一粒种子虽小,却能可以长成苍天大树;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人不被人注意的礼节虽小,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个讲礼仪的人总是会被别人尊重。 古代,礼仪很被人们看重。“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从前的贤士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什么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到:“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很多人都向他学习。一个简单的礼仪,不仅仅可以看出其人的道德修养,更能看出他对别人的尊重,老师是传授于我们知识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老师。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陶大哭.随从的人劝他说:“已经飞走了,没有了,哭也没有用了,还是想想补救的办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见是几根鹅毛跟一首小诗。诗中写道:“尺我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问失宝,倒地哭号陶。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义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 10、 《千里赴约》读后感800字

    亲子共读弟子规、启蒙故事《千里赴约》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不妥当的事,不能轻易允诺别人,假如你不经考虑便允诺别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你进退两难的境地。

    妈妈:乐乐,来和妈妈一起背弟子规,还是看谁先背会。

    儿子:嗯,一起背,看谁先背会。

    妈妈:这次我先背会了,也是用的差不多五分钟,看见乐乐还在小声地背着,我没有打扰,又陪着儿子背一小会儿,我们俩就互相背,第一遍都背的有点生,接着我和儿子一品气互相背了五遍终于都是背的很流利了。

    接着我让乐乐把译文熟悉了一下意思,就对乐乐说:乐乐,用自己的话把译文复述一遍。

    儿子:嗯,好的。我做任何事情时,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能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随便给别人说,以免造成不可避免的错误。不妥当的事,不能轻易允诺(妈妈解释:就是允许、同意的意思),假如我不经考虑便允诺别人事情,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我进退两难的境地。

    妈妈:嗯,复述的够清楚了,还不错!下面我们读启蒙故事吧!

    启蒙故事

    《千里赴约》

    东汉时,范式和张伯元是同学,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因张伯元与范式痛恨奸佞当道,不愿做官,辞归故里。临别时,范式对张伯元说;两年后的今天我一定来看望你。说完,二人依依惜别。

    转眼,两年过去了,范式和张伯元约定见面的日子到了。这天一早,张伯元早早起床,将屋子打扫干净,又吩咐妻子准备丰盛的酒菜。可是,眼看就到中午了,范式还没有来,准备好的酒菜都快凉透了。妻子说:我想他一定是忘了今天的约会。不要再傻等下去了。张伯元摇摇头,说:我的朋友是个说话算话的君子,他一定不会爽约的。说着,他一个人来到路口,在烈日下苦苦守候。

    天色越来越晚,太阳落山了,新月升了起来,张伯元的家人都认为范式一定不会来了,劝他赶快回家。这时,远处有一匹马飞奔而来,张伯元仔细一看,马上坐的正是自己的好友范式!

    原来这两年来,范式时刻不忘与张伯元的约定。然而,当约定的日期临近时,偏巧范式家里有事脱不开身。但是,为了信守约定,范式纵马飞驰,还是从千里之外赶来赴约了。范式千里赴约的做法深深感动了张伯元和他的家人,也感动了后人,成为信守诺言的典范。

    妈妈:启蒙小故事读完了,乐乐还是

  • 2019-10-17

  • 2023-05-12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07-08

  • 2022-05-1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8-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2-08-16

  • 2019-09-20

  • 2022-12-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1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3-02

  • 2019-11-02

  • 2019-11-12

  • 2023-05-21

  • 2022-12-17

  • 2022-03-21

  • 2023-05-07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1-06

  • 2023-05-15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2024二万五千里长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