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 > 地图 >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相关栏目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热门栏目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推荐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

(共 9916 篇)

  • 1、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范文500字

    范文一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在我13岁的时候我买下了这本书,没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说它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可是,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课题

  • 2、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优秀范文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欢迎阅读。

    篇一:《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它是一本哲学史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

    本书虽说是哲学史的介绍,但并不是很侧重哲学思想本身,书中对关注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上帝是否存在等。然后对学派或者哲学家也没有过多探讨,更多的是在介绍他们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最后,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哲学思考,作者都会用容易让人理解的例子来阐释怎样去理解并哲学性的思考。

    但如果本书只要表达这些,我想作者也没有必要安排如此曲折的情节。作者采用的手法与其说是想引人入胜,让哲学史的介绍不显得枯燥,更不如说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哲学的兴趣,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因为本书小说的情节不就正是一个最好的哲学基本问题吗?一个关于是否存在的问题。

    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哲学导师是少校写的书里虚构的人物,少校用这本书来作为给他女儿席德的15岁的生日。而这一真相在讲到柏克莱等经验主义学派时向我们揭示。然后后面更离奇的是苏菲从书中走出来,来到了少校的世界。这些看似离奇的情节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们不防采用像《盗梦空间》里梦境的层次一样来定义世界(正如书中说的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是否有第四层我们暂且放一个?。

    先假设我们站在苏菲的世界,即第一层世界,那我们也会像乔安的爸爸一样,在听到艾伯特说我们并不存在时感到愤怒。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感受到一切,我们用手拍桌子手会疼,我们经过一生那么多年的时间。但事实证明,它们只不过是少校的思想产物,它们所谓的感觉不过是少校给予它们的让自己以为

  • 3、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入门读物。作者乔斯坦.贾德用故事化的语言,以主人公苏菲的哲学之旅为主线,为像我这样的哲学初探者循序渐进地掀开了高深哲学的神秘面纱。以下内容是小编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一】

    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和他们的研究方向、内容,部分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等。它的价值不是我三言两语能概括准确的,对我个人而言,它是无价的智慧读本,其中的哲学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内涵在其中的人生道理,更使我受益匪浅。

    1.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

    我们做个假设,假如书中的主人公换做我们自己,故事的过程和结局会是怎样?其实,就是拿我们自己和苏菲作个比较,也许换做同龄时候的我们,情节会相似,但如今的我们恐怕是要让作者失望的。我们的习惯已经逐渐束缚了我们的思想,把我们无形地捆起来,难以迈出创造性的步伐。

    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或她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而我们正逐渐丧失这种能力,逐渐麻木。当我们不断长大,成熟,我们儿时的那种对世界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弱化,盲目地存活着,未曾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

    我们要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它会让我们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理所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良好习惯存在的必要性,但这里我们所说的习惯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安于现状的懒惰和麻木。我们该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和生活多提几个设问,问下自己:我是谁?,我们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等,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已经足够难倒我们。

    2.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诸多哲学家当中,苏格拉底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苏格拉底被视为谜一样的人物,他的哲学造诣毋庸置疑,在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正因为他神秘难解、模棱两可,才使得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可以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

    人类面临许多难解的问题,对于这些未解之谜。我们不是太过笃定,就是漠不关心。苏格拉底既不笃定也不漠然,他从不认为自己是智者,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样的自我认识并不让他消极,反倒在追求

  • 4、 小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500字范文欣赏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由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著作的长篇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一名哲学老师向苏菲传授哲学知识的故事,从侧面描写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小学生读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讲的是哲学,有点难懂,却又让人欲罢不能。刚开始,读时我有点囫囵吞枣,没太仔细看,结果越往后看就越看不懂,

    我又从第一页开始一字一字的读,终于第一遍读的时候的所有疑问全部解开了,我又高兴又激动,更()想往下读了,继续往下读,故事开始逐渐走向高潮,我紧紧盯着里面的每一个字,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知识和信息,也更怕稍稍一走神书上的艾伯特就会从书里冲出来,邀请我进她的小密室,好好谈谈哲学。

    《苏菲的世界》是通过一连串的情节来讲哲学的,既然是哲学,那就不得不提书中所提到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关于苏格拉底有一个故事,一群人问天上最聪明的神,在世上所有的凡人中谁最聪明,神达到没有人能够比苏格拉底更智慧了,而苏格拉底听闻后放声大笑摇头说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真的无知吗?当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苏格拉底就是个疯子,满口胡话,但我认为真正无知的是认为自己博学多识的人是狂妄自大,指着谦卑的无知者的人就是因为了这些人智慧与无知开始混为一谈,一个又一个的真理刚刚出生就被人们扼杀在手中,正是因为这些人才是苏拉的喝下毒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这样一散而尽,无知者真的无知吗?

  • 5、 躲进世界的角落——读几米《躲进世界的角落》有感

    我心里有一个小孩。

    每当她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时,她就躲进角落。

    角落里有歌等着她唱,有谜等着她解,有回忆等着她凝视,有梦想如落叶一般等着她收拢拾起

    几米的漫画集我只看过《向左走,向右走》、《星空》,有过很深的印象,特别是被拍成电影放映时,我还特地跑去看了,颇有感触,但是这本《躲进世界的角落》却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整本书延续了他一贯的画风,十分简单。碧绿的草地,结满果实的大树,射进第一缕曙光的森林,在不知不觉中就让你的灵魂随着它释放。故事的开头,便是一个小男孩,他独自述说着他的烦恼,然后躲进了世界的角落里,在世界的角落里,每个孩子都拥有反败为胜的力量,每个孩子都可以拥抱幸福。

    书的末尾说:尽管这个世界破洞百出,但真的不用担心,每个破洞都会找到一个补洞的人。

    呵呵,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角落啊,可我们却不再是那天真纯洁的小孩子,所以不会去相信,也不愿去相信作文。这本书内的角落是我在读第二遍时才领略的,它是指供我们疲倦了、受伤了的灵魂得以放逐和休憩的地方。

    当我因未来而倍感迷茫时,当我因学习而忧愁烦恼时,当我因亲情友情而心情乱糟糟时,就想一个人躲得远些远些再远些,躲到世界上的那个属于自己的角落,然后静静地呆在那里,忘却一些烦恼,思考一些事情,直到找到那个答案,找回自己。

    现在的我,也是想躲进世界的角落,去抹掉一切不顺心的事,我总喜欢带上耳机,一个人在大街上走,安静地走着思考着,任时间轮回,岁月静止,突然发现这个角落果真如几米所画的那样,简单美好。

    也许每个人的世界都是有这样一个角落的。

    躲进世界的角落并非是一种懦弱的行为,而是因为我们的灵魂需要一点时间来疗伤休息。听,我的灵魂对我说,它开始想念那个角落了。

    我心里有一个小孩。

    她每一次躲进角落,都是短暂的缺席。

    因为,她需要一点时间,重新找到她在世界的位置。

  • 6、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漫谈哲学

    漫谈哲学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肖洵萁

    小记:作为一本哲学入门书,其含量还是大的,本人读此书目的是真正去学习西方哲学,相比较艰涩的《西方哲学史》以及文言色彩浓厚的《中国哲学史》(我均读过一部分),此书虽不如前两者博大、专业,但其引导人们思考、鼓励人们学习哲学的目的、其简略的介绍(相对而言)以及鲜活的例子对于初学者都是莫大的快乐。本书我已略读完,但精读却未到四分之三,读书笔记更是未到四分之一,读后感我也只能就本书前四分之一与后面的一部分谈谈我的对于各类哲学的看法,并且不涉及专业性的知识,故号为《漫谈哲学》。其中的内容是我借此机会对读书笔记的整理,希望与其他哲学小白分享,如有大佬当然请指教。

    1 保持童心去探索这个世界

    虽然看过许多关于哲学的定义,但印象深刻的还是本书的"定义". "两千多年前,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哲学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人类有好奇心",作者在暗示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所以作者言,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其实已经具备哲学家所必要的条件。小孩子会对周围的一切表示兴奋,不可置信,然而可惜的是,当他长大以后,他便会逐渐对周遭事物习以为常,不在追根问底,不再去思考,那么"远在孩童时期学会如何讲话得体,如何从事哲学性思考之前,他就早已习惯这个世界了。"

    许多人开始对于这个世界的种种都有不可置信的感觉,就像我们看到魔术师突然从一项原本空空如也得帽子里拿出一只小白兔一般,我们就如同小白兔,再微小一点,可以说我们在这些小白兔的白毛上,而这个帽子的外面是"宇宙",我们只不过是生命奇迹、神秘事物的的一部分。哲学家一直在往毛的顶端爬,希望能窥探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而大部分人习以为常,已经在舒适的兔毛底端安适的生活。经验主义哲学家休姆这样描述,当我们对一些事物习以为常就会产生"习惯性期待",而出乎意料的就被我们称之为"奇迹",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奇迹"其实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比如说月球上的失重体验。是的,我们习惯了地心引力,但哲学家不会,他们怀着饱满的热情去探索未知,牛顿从习以为常的苹果掉落中脱离对地心引力的"习惯性期待",他便能发现自然界规律,并感叹知识的无穷无尽,这恰恰是哲学家与普通人的不同,而这样的发现数不胜数。(科学由哲学发展而来)也可能正是如此,我们能看见科学家们、哲学家们的孩子般的气质。

    2 由寻求自然的解释引发的思考——实物是否改

  • 7、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000字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000字

    王琼

    刚开始读《苏菲的世界》时有点吃力,可是越到后面越爱不释手。我认为它是一本很好的书,所以写点心得和朋友们分享。

    读完了《苏菲的世界》,该书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我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但它却让我钝了的大脑开始活跃。可是哲学问题多么深奥。你岂能解答? 你的思维依然受你浅薄的知识的制约!你所有的思考都停留在表层。你所说的收获是不是自己自欺欺人的把戏?我不知道?!

    至少它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好奇心"这三个字让我想到了我一岁半的侄子。我总是喜欢带他出去走走,因为他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哪怕是他看到的一只小动物、一块广告牌、 一扇铁门、一把锁、一株小草、一棵树……他都会兴奋不已。我也总会被他的欣喜感染,我因为他快乐而感到快乐。可是作为成年人的我,怎么可能对一块广告牌或是一棵小草感兴趣。真的没有成年人会关注广告牌吗?如果他是广告牌设计者呢?突然我想起,我曾经为看到的一株野草拍过照,写过诗。其实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只是被岁月的打磨让我们渐退棱角。读《苏菲的世界》,我好奇作者乔斯坦·贾德,他是怎样一个人,能把高深的哲学知识,写得如此生动,满是悬疑,引人致胜。我好奇他出身的国度挪威。我好奇苏格拉底、耶稣、哥白尼之死。我好奇弗洛伊德写的《梦的解析》。于是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下了一些书,还做了许多读书笔记,也写了一些心得。工作量比较多,但我乐此不疲。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是学校教育能这样,我们的学生该有多幸福。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会独立思考,了解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教育者要如何才能开启学生这方面的智慧呢?记得小时候,老师跟我说要幸福,要有理想,要有计划。可当时的我,完全没有理解。理想和幸福在我的脑海里就是一个符号。那怎样才能让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优良品质变得有血有肉呢?当代的教育者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可现实中有多少老师试图全面了解学生,挖掘他们的内需,又有多少老师在业余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读有关教育学著作。大多数的人,都在围着柴米油盐转,关注股市,爆款……这些问题是否值得我们思考呢?我们会思考吗?思考过吗?

    《让思维真正产生》著名特级教师赵震曾为我们做了这个讲座。他说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乘宽乘高。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学生可以理解的的剖析方式上了这一课。毋庸置疑赵老师

  • 8、 读《游牧民的世界史》有感

    换个视角看游牧民族

    ——读《游牧民的世界史》有感

    南春星

    在历史上生活于亚欧大路上的游牧民群体,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东西方学者"野蛮、杀戮"等很多的负面评价。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所著《游牧民的世界史》一书,则向我们揭示了这一曾被人们所不齿的特殊群体,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书中独特的叙事主线,给了我们一个新颖的视角来看待整个文明的历史。杉山书中所采用的"欧亚世界史"的构想,对于我们正视游牧民这一对中国历史进程具有特殊意义的群体,换一个视角看待中国历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星球上的大陆布局和形状,决定了欧亚大陆及北非在长时间内作为对人类而言主要"世界"的地位。在欧亚大陆正中央的地区,气候的干燥则决定了景观、地势、生活形态等的较小差异,也决定了这片辽阔地带整体上很多相同的特点。而位于中华文明的北方,东边的兴安岭与西边的阿尔泰山之间,作为欧亚世界上最大又最佳的大草原的蒙古高原,在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或游牧国家的发源之地。匈奴、东胡、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契丹、蒙古、准噶尔……一个个在汉族史料中出现的民族,正是这片广阔草原上不同时期的主人。若想建立大型的游牧国家,必先控制蒙古高原;因此,坐落在蒙古高原之南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明,就不断地与蒙古高原的每一个主人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冲突。一欲"饮马长江",一欲"勒石燕然",双方的一代代英雄们和使者们,就这样走上了战和交错的道路。

    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想要"饮马长江",其原因终究还是对城市的繁华和丰厚生产生活资料的渴望。都市和聚落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必要的联系场所,也一直是欧亚大陆各处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农业生产工具和各式战斗工具都无法自给自足的游牧民们眼中集合了生产、交易、移动、信息及文化的重要地点。这也就决定了游牧民们对城市的刚性需求,从而逐步地导致了其与农耕民族之间发生的战争。而在近代战争形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游牧民一向是世界上最优良、强悍的机动部队,从而能够占领大片的土地,将其纳入版图。在阅读中国史书时,我们往往将每个民族的名字单独列出;而杉山指出,由游牧民族的征服所建立的"国家",往往都不是由单一游牧民族所形成;数个创建堪称"游牧民国家"的案例几乎没有纯粹仅由游牧民建立的国家,而是或多或少都有着混合的状态,具有着多元化的种族特征。同时,很多的部族聚居在一起,也增强了其整体的战斗力,使汉族军队能够占据的地

  • 9、 读《失落的世界》有感

    征服者

    ——读《失落的世界》有感

    (1317000240 汝钰)

    "以圣乔治的名义起誓"是约翰腊克斯顿勋爵的信仰,他是一个好战之士,拥有名利兼具冒险家精神的团队首领,寡言冷静,勇敢果决,他有着不一般的冒险经历,又不安于生活在文明世界;查伦杰教授和索摩里教授是两个在动物研究上水火不容的科学怪人,他们都脾气暴躁并且对彼此观点绝不苟同,总是喋喋不休的争吵却又在面临危机时守望相助,在共同目睹恐龙时不由自主的牵起手,他们是团队中的智囊团;赞波则是一个忠实的黑人仆人,对团队众人不离不弃,任劳任怨的他在最艰苦的时候成为了希望的星星之火,是团队坚实的后勤保障;而"我"——马龙先生则是个急于成名的报社记者,年轻浮躁,却敢于迎难而上,是故事的记录者和讲述者。

    故事因查伦杰教授发现一本属于探险家梅普欧怀特的速写本而展开,作者开始以质疑的态度引出他们为求真相而沿着亚马逊河溯流而上的经历,惊悚讶异的遭遇也悄然来临。他们渡过大河、走过苇塘、穿过绿色林荫道、爬上长长的棕榈斜坡、钻过竹林的幕墙、越过高大蕨类植物的平原,最终到达雄伟红色的高原,因雇佣的印第安人高木兹叛变导致除了赞波以外的其余四人被困在高地上,在漫长的探索中四人看到了侏罗纪时代才有的庞大笨拙的禽龙,灵活飞翔的翼龙,还有蛇形龙、斑龙等等,那些文明世界的化石都还在这块高地上真实的活着,他们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这些庞大可怕的活物的袭击,不分昼夜的逃亡。

    然而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群类人猿,"他们长得就像但丁《神曲》里地狱最深处的幻象一般狰狞,从约翰勋爵的火把下能看出他们浮肿、布满尖锐赤疣的血盆大嘴",他们玩弄人,残忍的肢解人,可怕的虐杀人,野蛮的囚禁人。不过,人类总是主人。同样在高地上生活的印第安人,虽然像是生活在石器时代,拿着毒箭尖石,居住山洞,但他们讲究尊卑秩序,智慧勇敢,甚至于征服了高地上庞大的禽龙,使其成为自己豢养的动物。团队众人与印第安人合力消灭了丧心病狂的类人猿,高地上的物种确然开始着进化,最后四人运用智慧从高地上逃离,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文明世界。

    小说的灵感来源于柯南道尔在朋友那儿看到的恐龙化石,经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终诞生这部绝佳之作,在多年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将此书搬上银幕,这就是人尽皆知的电影《侏罗纪公园》。

    小说第一次对恐龙的描写出现在查伦杰教授的讲述中,"它是吸食鸦片之人的野蛮梦想,精神狂乱者的幻象。头像鸟的头,身子像

  • 10、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郝慧 都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作家总是要尽力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却没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了许多谜一般的事情,随着哲学家艾伯特的出现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这无数谜一样的原因不是苏菲,而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更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席德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苏菲的世界》不仅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还是一位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苏菲的世界》原着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我却认为它真正的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这是一个绝妙的影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一样的生活着,并没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虚无。然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到惊惶地发现竟毫无办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映射。“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接到的这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他们不甘心仅仅只活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实的存在。从泰勒斯到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到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于沉重的问题,我们曾求助于上帝。如是,可以认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来就是其他物种的统治者,但这一切终归幻灭。我们也求助于理性,如是,便可以认为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动物所没有的理性,但终究无法忽视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渐渐滋生。因为人类日渐发展,却也日显无助。人类争取着自由,但却突然发现自己被孤零零地抛到这世界上,没有上帝,甚至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之物可以依靠。我们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2024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教您怎么写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