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 地图 >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2024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相关栏目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热门栏目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推荐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共 1068 篇)

  • 1、 《生活的艺术》(精选范文)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成长,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当我第一次翻开《生活的艺术》这本书时,我就深深地被林语堂先生幽默、风趣但又不乏书生雅兴的文笔吸引住了,捧着书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研究了起来。书中幽默的文笔、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谁说中国式的悠闲文化只有富到人家才能享受,住在山腰上的隐士天天都能享受到‘鸟鸣涧‘的乐趣……”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茅庐,听见了水声叮咚、鸟鸣㕤啾;当我看到“大隐隐于市,一个僧人如果回到城市中吃肉、喝酒而不糜烂心灵的话,才是真正的’高僧‘“时,我忍不住想进入书中,与林语堂先生畅谈一番;林语堂先生笔锋一转:”人性本由动物化成,我们人人都有如孙悟空一般“看到这里,我一下子没忍住,”噗哧“一声把口中的水全喷了出来…...

    书中有曰:“……松下有石,石欲怪;石旁有路,路欲曲;路尽有桥,桥欲危;桥头有室,室欲幽……“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白墙粉瓦,小桥流水,弯弯曲曲的小路看不见尽头;一户人家的炊烟已经升起,竹林密疏有致却不见人影;一拐弯,跨过一道门儿,只见那户人家的儿女正在嬉戏;叮咚溪水,清澈见底,袅袅炊烟,热情人家,使我流连忘返……

    渐渐地,自己仿佛就是这书中所描写的一个人,喜怒哀乐完全和文字融为一体,现实世界的事却如梦一般渺茫不可及。

    不记得是谁曾说过了:读书就像隐身地串门儿。的确,我在书中见到了行酒令的热闹、品茶的优雅、鸟鸣涧的悠闲与诗人聊天时的尽兴。但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些,书中有孔孟对后人的谆谆教诲、宗教与人性的诠释、中国式生活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成长、一种体验,更是一次次奇妙的旅行!

  • 2、 《简单生活的艺术》读后感(精选)

    时间的快车已经到了20xx年,我也已经工作了8年多,经常会觉得头脑断片、头绪太多、效率低下、脑袋嗡嗡的感觉。曾经那个雷厉风行,快人快语的少年,不见了踪影。只得感慨,是不是真的年龄大了?真是的我老了吗?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

    有幸看到了《简单生活的艺术》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原因和化繁为简的方法。

    人生随着阅历的增加,经历的多了,有些是财富,更多的东西可能是垃圾。没有定期进行头脑的清理,脑袋也会被垃圾阻塞。就如同买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它们占据了你的空间,导致屋子一团糟。我们的头脑,每天接收无数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也会占据大脑空间,形成大脑效率下降。

    那么从这一刻开始,我们要抛弃旧有的不断的买买买的生活、不断的存入大脑的方式,我们要走上简单生活的道路。应该是从观念、思维、行动、言行上进行一次革命。

    一直以来,我们被各种励志的故事包围,被各种成功人士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被各种高大上的物质刺激着,被别人的镜头吸引着。似乎,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让我们满足,才是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们自己却无比的焦虑,似乎永远无法满足,是贪婪还是我们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我们被物品包围,被琐事包裹,被生活消耗,被焦虑环绕,似乎一只拉磨的驴子,永远没有尽头。我们努力地去生活、去工作、去追逐,但是却距离幸福原来越远。

    改变迫在眉睫,我们要勇敢的说不!我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我们要放下对外界的执念,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探索自身的需求,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是自己的一种内心感受。当自己被满足以后,自然会觉得开心和满足。我们要去发现自己、愉悦自己,我们的头脑、思维、生活环境、物品等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才能获得自身的满足。

    这边书的出现,像是一股清风吹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原来,复杂生活并非我们的本意,幸福的真谛在于简化生活、腾出空间、沉淀内心。通过清醒地自我认识,挣脱物质的束缚,探索精神的自由,最终抵达内心的安宁和富足。

    一、转换频道,享受慢节奏生活。

    我们一直在追逐,把精力放在追求外在的认可上;我们把时间花费在购物、保管、维护、丢弃物品上。仔细想想,我们一直都在被别人的眼光所累、被物品所累,把自己折腾得疲惫不堪。

    摆脱多余的累赘,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有意义。

    不经意间,我们的步调慢了下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眼前所做的事情,与家人好友共度时光,全心全意地投入吃饭

  • 3、 读《生活的斗士》读后感

    从小我碰到一点不开心或苦恼的事我都会流眼泪。可是,当我看了《生活的斗士》这篇文章后,使我改变了以前的习惯。

    文中讲的是一个叫马隽的人生了一种病。只要在路上行走,他的脚就会出血,手碰到一点粗糙的东西,也会出血。所以,他本子上就染上一滴又一滴鲜红的血,但他却不流一滴眼泪。

    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可他,却不流一滴眼泪,他还是和别的同学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学。他用他那鲜红的血来告诉我:你要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的话,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能流一滴眼泪。尽管学习有多么困难,生病有多么艰苦,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要是他生活在新中国,就有政府帮助他。那么,他的学习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而我正是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将来好好地为学校争光,为祖国做贡献。

  • 4、 读《对话的艺术》有感

    读《对话的艺术》有感

    《对话的艺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的一种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生对话。首先,本书对对话的意蕴与追求做了介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教学对话的价值追求:走向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精神;

    二、教学对话的认识取向:体现教学本质、重塑师生关系、改进课堂学习;

    三、教学对话的实践形式:综合教学对话的关系、构建教学对话的环境、优化教学对话的行为。

    读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书中谈到优秀教学是一种对话,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对话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对话教学时持续的,开放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我觉得这个观念很新颖,也值得我们学习。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师生与课本之间都是对话关系。

    学生与课程之间不是传统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新层面的沟通关系,变为一种“我”与“你”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这样,在学生已有的智力结构基础上,通过与他们与新课程的对话把知识融入已有智力结构之中,逐渐获得新的知识和发展智力。这样就可以极大层次的锻炼学生自主的能力,是教育改革需要走的方向。

    此外,我认为书中“学生的发问与诱导”这一内容很实用。学生主动发问有很重要意义,这说明学生会自己自觉思考,这样对于他们的求知欲的培养,形成良好个性,培养创造品质都有极大的好处。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积极创造学生发问的有利条件,鼓励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再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就符合了新课改的方向。对于如何创造学生发问的有利条件,这里有几点建议,第一是要学会构建宽松的对话条件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思考。第二要变革教师的行为方式,比如说,转变领导方式,鼓励奇思妙想,引发成功体验等等,这样可以鼓励同学们思考、提问。

  • 5、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后,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然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天堂一般。 在林语堂那里,享受人生,不拘一格,不管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同等重要,抑或根本就不分哪是物质哪是精神,而是“心物合一”、“灵肉一体”。这种打破物质和精神的二分法,从而给感性、理性以更合乎人性的界定的看法,奠下了林语堂人生哲学的底色。

    在林语堂看来,中庸哲学的近情是基于个人主义内涵的。正是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情感,才是判断取舍的重要依据,而集体脾性和民族性格则是由各个个人的情感汇聚形成的。天才并非像中世纪神学的“灵魂”那样一个神话实物,而仅仅是一个比喻;国家天才不过是它的行为的一种性质和做事的方法罢了,天才的作用不过是在国家危急时的选择与取舍倾向,决定着国家的最后行动途径。

    在林语堂那里,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就是近情精神。近情的国家将生活在和平之中,近情的夫妻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近情的生活是享受快乐的生活。近情精神是中国所能贡献给西方的一件最好的礼物。在西方人,凡是只须合于健全逻辑的,便认为是很充足的,但在中国人虽然在逻辑上已是很对时,也还不能认为很充足,同时还须求其近于人情,作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学贯中西,着述颇丰。

    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

    在他看来,人一旦追寻生活的意义,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快乐。他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这是否要我们放弃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见,理想和追求必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快乐原则的,换言之,理想与追求必须是在“好玩之心”的驱使下,顺其自然地一步步实现的。

    何谓“好玩之心”呢?乐于做一件事,乐于读一本书,乐于交一个朋友,乐于吃一种食品,以至忘我的程度,则可称之“好玩之心”。这种乐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像一首流行歌中唱到的“莫明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

  • 6、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范文一

    生活这个词语,我们究竟理解多少其中的含义?也许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一定不是一直拼命地想要获得些什么,或者将自己紧紧地束缚于某些东西之中,亦或是过分地追求完美。

    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坐在躺椅上,烹茶煮酒,神情安逸,在烟雾缭绕中把那些名家的生活真谛娓娓道来的人。在这本书中,林语堂从生活,家庭,文化,旅行,思想,宗教等各方面写下一种艺术。

    在我们一生中,有很多失败和成功,也许我们还在为一时的成功沾沾自喜;或者又为一次小小的失败懊恼不堪。但是我们到底懂不懂什么才是失败,什么才是成功呢?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过往云烟,不复存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被名利这些琐碎的东西蒙蔽了双眼?这些人的一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名利这些虚浮的东西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这些东西只不过让生命失去应有的价值,甚至让我们失去更多可贵的东西。林语堂传承着那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智慧。

    看到放弃二字,很多人就蹙紧眉头。我们紧紧抓着一些东西,回首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所以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者的表现。对于许多人来说,放弃手中的钱财,功成名就的地位等一些无疑是最艰难的抉择。可是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这些似乎看上去是让你的生活富足了,可是你的心却累了。放弃往往比占有会拥有更多。放下了羁绊和痛苦,才会有自由可言。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先生这样说。亲近大自然,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安静地阅读一本好书,品尝美味佳肴得到的就是最简单最质朴的快乐。

    以前就很向往周游世界的旅行,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这样就是旅行。其实不然,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旅行,但是这才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束缚自己,让自己的心更加自由。虽然很难到达这样的境界,但并不是一定要追求这样的效果,这也是林先生告诉我们不要凡事都追求完美的理由吧。只要我们领悟这层意思,我们试着去靠近,这才是最真实的

  • 7、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篇一: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生活这个词语,我们究竟理解多少其中的含义?也许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一定不是一直拼命地想要获得些什么,或者将自己紧紧地束缚于某些东西之中,亦或是过分地追求完美。

    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坐在躺椅上,烹茶煮酒,神情安逸,在烟雾缭绕中把那些名家的生活真谛娓娓道来的人。在这本书中,林语堂从生活,家庭,文化,旅行,思想,宗教等各方面写下一种艺术。

    在我们一生中,有很多失败和成功,也许我们还在为一时的成功沾沾自喜;或者又为一次小小的失败懊恼不堪。但是我们到底懂不懂什么才是失败,什么才是成功呢?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过往云烟,不复存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被名利这些琐碎的东西蒙蔽了双眼?这些人的一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名利这些虚浮的东西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这些东西只不过让生命失去应有的价值,甚至让我们失去更多可贵的东西。林语堂传承着那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智慧。

    看到放弃二字,很多人就蹙紧眉头。我们紧紧抓着一些东西,回首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所以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者的表现。对于许多人来说,放弃手中的钱财,功成名就的地位等一些无疑是最艰难的抉择。可是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这些似乎看上去是让你的生活富足了,可是你的心却累了。放弃往往比占有会拥有更多。放下了羁绊和痛苦,才会有自由可言。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先生这样说。亲近大自然,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安静地阅读一本好书,品尝美味佳肴得到的就是最简单最质朴的快乐。

    以前就很向往周游世界的旅行,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这样就是旅行。其实不然,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旅行,但是这才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束缚自己,让自己的心更加自由。虽然很难到达这样的境界,但并不是一定要追求这样的效果,这也是林先生告诉我们不要凡事都追求完美的理由吧。只要我们领悟这层意思,我们试着去靠近,这才是

  • 8、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

    1、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2、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3、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4、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5、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6、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7、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8、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9、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10、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

    11、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12、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13、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

  • 9、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篇一:《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细品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 “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

    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

  • 10、 读《教育的艺术》有感

    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艺术家,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这是我读了《教育的艺术》之后的 想法。

    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100个教育案例,感触颇深。这100个浸透着苏霍姆林斯基辛勤汗水,闪耀着其智慧光芒的教育案例,不仅让我们能从中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独到的教育理念,而且使我们能和苏霍姆林斯基一起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如何爱他们而又严格要求他们,如何在他们当中寻求优秀的、独到的东西并展示他们的才能。

    特别是读了对8岁孩子告密的思考,我就想到了自己班里的孩子,我常常把类似8岁孩子那样的行为看成是告密或者中伤别人,反而讨厌和厌恶这样的孩子,有时会认为这是小事一桩,将其弃置一边,现在我想在决定怎么做之前,我会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头脑中多闪现几个问题,多思考一下。读了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整个面貌----对一位家长的答复后,我想了很多。确实“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每一位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但爱的方法却大有讲究。总觉得孩子小,不忍心让他不安和伤心。千方百计不让孩子看到生活中困难和不幸的一面,这在本质上说是溺爱,在溺爱的环境中,孩子就成为娇生惯养的宝贝,而不能成为勇敢、坚强的人才。我想:今后我要让我的学生们看到生活的全貌,要学会“动心忍性”。

    如何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也是一门艺术。书中特别提到了如何和家长处理好关系令我受益非浅。教育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因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把家长请到学校进行“道德训斥”,父母回家就用强硬的手段吓唬甚至打骂孩子,最终的结果是孩子和家庭都对学校产生了不愉快情绪,不但家庭教育成为空谈,学校教育力量也大大削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在巩固家庭的稳定上有重要的使命,学校大多都忽视了让学生把愉快幸福带给家庭,这种美丽的联系是最细微和牢固的纽带。我从这些语言中顿悟出日常家校联系缺少的就是对学生、家长人性的尊重。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进行沟通,首先把孩子在某方面喜讯告诉家长,和家长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同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心理动向,以便关注孩子成长状况。一段时间后成效显著:家长和孩子共同语言多起来,孩子的抵触情绪渐渐消逝,家长的教育水平也在提高。收到如此令人惊喜的家校合作效果,我由衷感激大师的涓涓叮咛。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案例,深为感动。非常佩服他的生动性、深刻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但值得借鉴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21-08-02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生活的艺术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生活的艺术有感、2024读生活的艺术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