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相关栏目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热门栏目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推荐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

(共 6879 篇)

  • 1、 《史记·淮阴侯列传》(精选范文)

    学会隐忍------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读史使人睿智,读史使我学会隐忍。我读了《史记·淮阴侯列传》这部分中的“胯下之辱”,内容大致如下:

    一个恶少年看韩信不顺眼,在市集上向他挑衅,叫他要么刺自己一剑,要么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盯着这个人半天,一语未发,弯下腰从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众人大笑。若是当时他因一时之气,把那个恶少年杀了,日后也要应付官府的追捕,就不会有后来的功成名就了。

    这部分虽然不是很长,却告诉我们做人要隐忍。

    《史记淮·淮阴侯列传》让我想起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复国,他在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天就这样卧薪尝胆,隐忍了十几年,最终成功击败了吴王夫差。

    还有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后,还能忍辱负重编修《史记》,终使这文学巨著横空出世。

    这些事和韩信胯下之辱道理一样,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也让我想起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青年,他们一点挫折也承受不了,常会为一点小事而冲动从而毁了自己的前途,真是标准的“愤青”。这些反面教材以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还使我想起了那年寒假……

    傍晚,太阳已经偏西了,天边还泛着红霞,夕阳的余晖照在我的脸上,和风吹拂着我的两鬓。在我的跟前站着一个头发凌乱,身穿红色外衣和灰色牛仔裤的貌似不良少年的人。

    “小子,你刚才骂我什么来着?”那不良少年道。

    一听这话,我顿时气血上涌,脸上青筋暴现。

    “小子,快过来给老子道歉!”那个不良少年接着喝道。

    正当我准备卷起袖子,大打一架的时,突然脑海浮现出韩信胯下之辱的那一幕,火气登时消了,反倒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没打,我刚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一点也没想过此事的严重后果,小不忍则乱大谋啊!于是,我低下头,不卑不亢地说了一声:“对不起。”这件事更使我对隐忍坚信不疑。当然,当国家、民族的尊严被侮辱时,我们就要奋起反抗,不能隐忍。

    我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它时时刻刻陪伴着我,提醒着告诫着我做人要学会隐忍。

    简评:小作者对隐忍的感受不仅在于他能够读透文章,还在于用心感受生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小作者巧妙抓住其中一点,从内容略加赏析,然后结合自己实际谈体会,可谓水到渠成。小作者的文字功底也不一般,既如行云流水,又简洁凝练,绝不拖泥带水。文章结尾揭示主题:做

  • 2、 行走在消逝中_读《屈原列传》有感800字

    历史的长河滚滚前进,冲刷着无数的灵魂,该留下的,永垂青史;不该留下的,永生不现

    听?是谁在低低吟唱?只见屈子披头散发,眼神充满了无助与无奈。他,这是怎么了?

    原来,楚怀王听信小人之言,疏远了屈子,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后又遭顷襄王流放,这一代代国君可真是糊涂啊!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屈原出生高贵,生辰吉祥而美好,先人赐予了尊贵非凡的名字,表现了屈原高度的自尊自爱。注重自我修养以及辅佐君王的责任感,时刻不忘振兴楚国,直至生命的终章!文中多次出现的芷草、秋兰等香草更是反映出他高洁的情怀,不同的情趣。他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于引导君王,趁年轻奋发有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他终究还是错了昏聩的君王,可恶奸诈的小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屈原被流放在外,仍心系楚国,仍不忘振兴楚国。直到楚国灭亡的消息传来,他的心,也就跟着死了。

    他不愿苟活于世,他不愿自己被肮脏世俗所玷污,于是,他选择了死。

    他的死,不是懦弱,不是妥协,更不是逃避。他要以死明志,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他的死,是自洁,是自爱,是自保,是值得尊敬的,更是伟大的!

    屈原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缩影。怀王三次被秦所骗,一任一疏,反复无常,践踏人才。上有昏君,下有佞臣,楚国政治的腐败黑暗可想而知。《离骚》正是屈原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控诉!面对种种邪恶,屈原矢志如一,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的品德。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他抱着石头,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自杀了。这位伟大的历史巨人终于倒下了。他累了,就让他好好休息吧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担心江中的鱼虾会吃屈原的身体,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时,包粽子扔入江中。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便由此而来。

    为了追求光和热,追求真理,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屈原虽与世长辞,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 3、 读《侯德榜挂车攻读》有感 (650字)

    星期六,姐姐带给我一本的书,我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故事很精彩,不知不觉的我被她吸引住了。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侯德榜六岁时就开始跟着爷爷读书.上课时,他认真的听,读,背,写,课下他帮助体弱多病的父亲干家务,几乎没有闲着的时间。

    侯德榜找到一本书就会欣喜若狂,腾出点时间就会拼命读书.无论是牵水牛还是踩水车,他都要捧着一本书,念个不停。

    有一次,爷爷想找小德榜问点事,就到村外的田头去找他.爷爷远远地就看见小德榜正伏在水车上,两脚有节奏地踩踏板。德榜!爷爷边走边叫,可是德榜根本没听到似的,仍然在有节奏地踩着水车.爷爷很生气,刚想骂他,忽然听见了一阵读书声:归去来兮!田园将

    爷爷一下子忘了生气,万分惊讶地想:这不是吗!我还没教,他怎么就朗朗上口了呢?他加快脚步走过去,看见德榜正捧着一本《古文观止》如痴如醉地读着呢!他心里不由的涌上了一阵喜悦。

    后来,德榜挂车攻读的事传到了姑妈的耳朵里,她打心眼里喜欢他,就出钱送他进了中学读书。德榜果然没有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勤学苦读,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不到五十岁就成了一个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制碱专家。

    读完这篇故事,让我想起林肯的一句名言:我们的生命皆由时间造成,片刻时间浪费,便是虚掷了一部分的生命。我想,这篇故事启示我们:时间就像一位严厉的监工,甩着鞭子,催促我们时刻向前进。

    六年级:孙文金

  • 4、 《史记·淮阴侯列传》读后感600字

    学会隐忍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读史使人睿智,读史使我学会隐忍。我读了《史记·淮阴侯列传》这部分中的“胯下之辱”,内容大致如下:

    一个恶少年看韩信不顺眼,在市集上向他挑衅,叫他要么刺自己一剑,要么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盯着这个人半天,一语未发,弯下腰从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众人大笑。若是当时他因一时之气,把那个恶少年杀了,日后也要应付官府的追捕,就不会有后来的功成名就了。

    这部分虽然不是很长,却告诉我们做人要隐忍。

    《史记淮·淮阴侯列传》让我想起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复国,他在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天就这样卧薪尝胆,隐忍了十几年,最终成功击败了吴王夫差。

    还有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后,还能忍辱负重编修《史记》,终使这文学巨著横空出世。

    这些事和韩信胯下之辱道理一样,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也让我想起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青年,他们一点挫折也承受不了,常会为一点小事而冲动从而毁了自己的前途,真是标准的“愤青”。这些反面教材以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隐忍。

    《史记淮·阴侯列传》还使我想起了那年寒假……

    傍晚,太阳已经偏西了,天边还泛着红霞,夕阳的余晖照在我的脸上,和风吹拂着我的两鬓。在我的跟前站着一个头发凌乱,身穿红色外衣和灰色牛仔裤的貌似不良少年的人。

    “小子,你刚才骂我什么来着?”那不良少年道。

    一听这话,我顿时气血上涌,脸上青筋暴现。

    “小子,快过来给老子道歉!”那个不良少年接着喝道。

    正当我准备卷起袖子,大打一架的时,突然脑海浮现出韩信胯下之辱的那一幕,火气登时消了,反倒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没打,我刚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一点也没想过此事的严重后果,小不忍则乱大谋啊!于是,我低下头,不卑不亢地说了一声:“对不起。”这件事更使我对隐忍坚信不疑。当然,当国家、民族的尊严被侮辱时,我们就要奋起反抗,不能隐忍。

    我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它时时刻刻陪伴着我,提醒着告诫着我做人要学会隐忍。

    简评:小作者对隐忍的感受不仅在于他能够读透文章,还在于用心感受生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小作者巧妙抓住其中一点,从内容略加赏析,然后结合自己实际谈体会,可谓水到渠成。小作者的文字功底也不一般,既如行云流水,又简洁凝练,绝不拖泥带水。文章结尾揭示主题:做

  • 5、 淮阴侯列传读后感7篇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淮阴侯列传读后感7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淮阴侯列传读后感 篇1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用为人物立传的方式写史。《淮阴侯列传》就是其中的一篇文章。淮阴侯就是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它讲述了韩信的生平经历。

    韩信是淮阴人,年轻时很贫穷。他不愿劳动,经常去别人家蹭饭吃,大家都讨厌他,不给他饭。一位老妇看他可怜,天天把自己的饭分给他,韩信决定一定要报答老妇。一个卖肉的年轻人见韩信天天带着佩剑,却天天蹭饭吃,很瞧不起他,就对韩信说:你要是不怕死,就捅死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韩信看了他半天,最终还是钻了过去。大家都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天下大乱时,他去投奔了项羽。他多次向项羽进谏,项羽不听。于是他投奔了刘邦,可是刘邦也只让他当一个小官。韩信又跑了。丞相萧何很欣赏他,亲自把他追了回来。萧何向刘邦说明了情况,刘邦决定拜韩信为上将军。韩信之后南征北战,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暗渡陈仓,平定三秦;背水一战打败赵国三十万人,灭赵国;灭齐国;击败项羽大将龙且二十万大军;最后与项羽决战于垓下,把项羽本人逼的自杀。

    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王朝后,韩信被封为楚王。韩信首先把当年给他饭吃的老妇请来,给了她千金重赏。又把当年侮辱他的人找来,让他当了中尉。韩信说:他当初侮辱我,我之所以隐忍,就是为了今天的事业。几年后,有人对刘邦说韩信造反,刘邦于是把韩信抓了起来,后来证明韩信是清白的,韩信还是被废除了王位,降到了淮阴侯。刘邦很惧怕韩信,因为他打仗天下第一。于是韩信又一次被抓起来,没经审问就被杀了。

    韩信是一代军事奇才,却因为功劳太大,才能太高,项羽又被打败,所以被汉高祖刘邦杀了。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淮阴侯列传读后感 篇2

    夜读《淮阴侯列传》,至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语时,遂掩卷为之痛惜良久。设若韩信早日认清刘邦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之小人嘴脸,听从齐人蒯通之言,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何有后来夷灭三族之祸。

    细思之,韩信之祸早有征兆,只是韩信不自知罢了。

    韩信率

  • 6、 读《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感800字

    读《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感800字

    叶翠婷

    李广其人,功有之,过亦有之,在汉代的几百年历史上,他以一种极其微妙的经历存在,与匈奴作战七十余场,爱士卒,轻权贵,骁勇善战精骑射,然,万般才华亦被弃。

    人的一生太长,故事却太短,经历太传奇,描述却太平淡。司马子长用几页的字句汇聚他的一生,将英雄辗转指尖,我们仅来得及了解他起起落落的生平,在字里行间感受他鲜血溅沙场,却在朝堂上处处掣肘的无奈,同是保家卫国,部下青云直上,他却因种种缘由官途滞留不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在一个战争频发的时代,人的命运是自己的奋斗,在一个君主制下,人的命运是上位者的爱才之心,在一个复杂的官僚机构下,人的命运是关系的错综复杂,李广得以以足够高的身份驰骋沙场,在生命的最后却依旧只能以一个这样的身份自刎谢罪,不过可叹一句:时耶?命耶?史上人物入朝堂,封侯拜相,摆不脱皇室的亲近或疏远,无论是汉室或是任何一个朝代,纵是千古一帝亦有个人喜好,站在人类顶尖的他们,满足的只是大局上的成功与仁爱,他们为人间百姓而忙碌或担忧,却不会至始至终总为某一个人而停留,江山代有才人出,只要有合适的时候,总会有另一个合适的人物在这段故事中粉墨登场,然后让后世反复揣摩。我们慢慢咀嚼历史,品尝历史上的一切带给我们的心酸或感怀,感慨帝王意,不可猜,玩味权臣和英雄们的意气风发,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微笑或苦涩地谢幕,让历史这本书翻过一页又一页,然后终于到了留下他们的名字的时候,李广不过是这其中一个,带着他的家族慢慢没落,而岁月后的我们慢慢重温他们的故事和光年,得到点点不知道算不算教训和道理的教训和道理,然后期待这些或许能举一反三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上演,其实,我们只是多了点故事可说而已。

    历史上的功与过,我们仅见九牛一毛,我们从千年后的今天对他们大肆批评或代他们遗憾,不得不有些片面,今天夜晚的月亮或许曾照耀过他们某个孤寂或是得意的夜晚,但是谁又知道今晚的月亮还是不是千年前的那轮圆月。时间在日升日落中流逝,生命在人来人往中换了一代又一代,也许"江湖"流传的故事很美,但我们只是想让历史上的人物与故事来为我们的没有道理的生活增添道理,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罢了。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要告诉李广,只是望和他共饮一壶酒,一祝沙场骋驰,壮志难掩,二敬心系山河,暮年辗转,三四似见,月下独酌,愁绪难挽,五念含恨终了,一生望断,六感后世难忘,书中重演,七

  • 7、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近年来,有很多经济学家以及历史学家,都以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早已提出市场经济的思想。对这种说法,也有某些学者持反对态度。他们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即如果真是如此,那为什么没有被历朝所用?其实,现在有很多学科都在谈论此类问题,以为现在某某思想,在古代早已有之,或西方某某科技(如计算机)在中国古代(《周易》)亦早已有之。这些说法极力膨胀传统文化的作用,既缺乏理论根据,也是夸大其词。我们应该以历史的发展观点,对前人的思想作出科学的解释。比如说,在《史记·货殖列传》里,隐含着某种类似于现在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但决不能说市场经济理论就是《史记·货殖列传》的翻版。下面,我想从历史的发展观点来谈谈《史记·货殖列传》里所包含的经济思想。

    在《货殖列传》里,处处表现出一种自然合理的思想。即一切商贾之事,都是必定要发生的,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地方,甚至哪个人。这是极其自然的,好象人要吃饭、睡觉一样。古书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财富身安使人懂礼节知荣辱,这是社会安定以及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司马迁说:"故君子富,还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言非空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象之侯,百室之言,尚尤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只有人民富了,才始有安居乐业可言。人民深懂此理,且这也是千百年来的真理。所以,一切商贾之事,本来就很自然,也很合理。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运转的必定之事。

    但是,这些商贾之事的分布又有其自身的理由所在。比如,每个地方生产自己地方特有的产品,地方与地方之间再进而相互交易,形成自由流通,使人民的生活各有所需、需而有得。故司马迁说:"夫山西饶材-----山东多鱼----则千里往往出山基置------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出之,商而通之。"因此,每个人只有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了,同时也就会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司马迁说:"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附,而自然之验邪?"人在自己的行内,做自己行内的事,并且应该努力去做好。这样

  • 8、 读《张仪列传》有感范文300字

    【第1篇】

    张仪,一个靠嘴打天下的人,就凭他的一张嘴,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张仪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拜鬼谷子为师,练得一身的好口才,提倡连横各国奉秦的政策。

    张仪学成之后在游说诸侯之时,花光了身上的钱,一次他被人误以为偷了一块玉,被打了几百下,始终不承认。回家之后,他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笑着答:“舌头还能打没了?”张仪答道:“这就足够了!”从这件事看出,张仪十分在意自己是否可以靠这张嘴去游说诸侯各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后来张仪的得到秦王的重用,帮助秦国从楚国那里得到了许多土地,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楚怀王忽悠得团团转。

    在我读了张仪列传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不可以都用武力解决,如果用智慧,就可以通过谈判和沟通去协商解决问题。就像张仪一样,可以靠嘴去说服他人,而不费一兵一卒。张仪的外交方法很像现代外交手段,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使用政治手段而非暴力来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和平。

    【第2篇】

    张仪,是战国时期和苏秦同名的说客,极受秦王宠爱,与苏秦提倡的“合纵”政策不同。张仪提倡的是“连横”政策,即劝说各国与秦国联合,共同对抗其他国家。张仪拥有超出常人的才华与口才,这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我今天想讨论的,并不是张仪的才华与成功的原因,而是就张仪的“连横”政策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并对各国诸侯听取张仪劝谏的原因做出一点分析。

    首先,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各国诸侯都担忧秦国会对本国的存在产生威胁,这时对于秦国的外交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苏秦主张合纵,即其余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而张仪则恰恰相反,主张各国与秦国结盟而求得自身安全。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张仪是秦国的宰相,他的所作所为必定是对秦国有利的,而秦国的野心是要取得天下,所以张仪游说各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秦国取得霸业。秦国取得霸业,其他诸侯自然面临被征服,从而走向灭亡的命运。所以说,张仪的建议是将诸侯引向灭亡的建议。他劝说各诸侯时,总是说:“秦国是当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大王不与秦国结盟,那么秦国将会与周围的国家联合起来攻打大王,夺取大王的地盘,长此以往,大王的国家就岌岌可危了,所以说,大王现在应该做的是与秦国结盟,来保全自己,同时还能与秦国联合起来,共同攻打其他国家,获得利益,这岂不是一件大好事吗?”然而,张仪只提及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并没有深说。张仪清楚:如果进一

  • 9、 《刺客列传》读后感800字

    在我国古代所有的史料书籍中,《史记》的大名可谓人尽皆知,而作者司马迁也因此声名远扬。我们都知道《史记》是一本纪传体通史,里面的内容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记载的都是一些威名赫赫的大人物,说白了,都是些王侯将相之类的人。可是就在这些大人物之中,司马迁专门给几个小刺客列了一传《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这几个小刺客,分别是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有人也许只听过荆轲,没关系,这不重要,这几个小刺客真的都可算是小人物:比如曹沫、专诸,只是个勇士,后来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豫让只是个家臣;聂政、荆轲就是个侠士。与记入《史记》的人来说,这几个人着实算得上草民了。

    那么,司马迁到底为什么列了列传去写他们?

    仔细想想,这背后的原因,无疑都指向一个答案:这是他有意留给世代君王的项上之剑。历代君王都是高高在上的,打个喷嚏九州都要抖三抖。但是,即使君王本领高强,权力遮天,也绝对不能忽略小人物!我想,司马迁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如果看不起小人物,视其为草芥,那么小人物发起怒来,也是很可怕的,他们会让你睡不上一个安稳觉:

    有可能你正吃烤鱼的时候,突然冲出一个人给了你一刀专诸;有可能你在厕所艰辛奋战的时候,突然冲出一个人要杀你豫让;有可能你正在和下属吹牛显摆的时候,突然冲出一个人要抹你的脖子曹沫;有可能你在家里闲着没事正放松的时候,突然冲出一个人捅死了你聂政;如果你觉得你是帝王,身边保镖环绕,安保系统完善,但你根本无法预料到,这一刻你面前手无寸铁的人会不会下一刻就从地图里掏出了一把匕首荆轲。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就是悬在各位帝王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啊!这一传虽然说了很多,但总结下来,却都逃不过一句士为知己者死。我觉得司马迁的整体分布称得上是完美了,虽然只是时间顺讯写下来的,但仍把最震撼的故事留到了最后,为整个春秋的此刻们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他超越了知遇之恩,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共鸣,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甚至生死的界限都阻挡不了他们。

    他们时时刻刻徘徊在生死仁义之间,这大概就是他们的伟大吧!

  • 10、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书笔记800字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书笔记800字范文:

    学会偷懒了,读书之前先上《知乎》等看书评。书评多写的精彩的书的内容也不会差。只是《侯卫东官场笔记》这么通俗亲民的书名实在没有《红楼梦》《二十岁必须知道的道理》《没有你的夜晚我睡不着》那么的引人入胜。

    01、小说由大学毕业写起,主人公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混学生会,身体素质好。而且有个相处四年的漂亮女朋友。毕业后考上了县里的公务员,被放逐到最偏僻的山村做了一名驻村干部。也就是村官。侯卫东通过修路,征收提留款,抓计划生育等最难办的基层工作,在群众中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同时利用山里的天然资源和大兴土木的机会开了一个小石场,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在此过程中结识了权贵、美女,由于自己的聪明能干,豪气仗义快速赢得了机会的青睐。

    02、介绍到这里,各位应该会想这不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老桥段吗,我也看过很多网络yy小说可以负责任的说这部小说不属于此类。

    首先是情节,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根本写不出那么细腻真实的感觉。很多情节让人会心一笑,想到自己也碰到过类似场面。读书笔记征提留,抓大肚子的故事跟我在村里的所见所闻何其相似。尤其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刻画惟妙惟肖,贴近真实,比如在车祸那一段,劫后余生赶紧点上一根烟,可怎么都打不着火。旁边人问什么都是置若罔闻,呆呆傻傻。清醒过来第一件事就跟女朋友打个电话:我们结婚吧,我想要个孩子。

    03、小说也描述了农民,商人,官员等行业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而主人公由学生向小老板、公务员的角色转换中的一份无奈和机智也让人回味悠长。书名是官场小说,其实更像一副世情人心画,让身处“江湖”的我们看到世事的另外一面,人情冷暖及人心机巧。

    04、作者笔名小桥老树,。职位是某局副局长,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稿费收入远超工资,坦言如果身边的同事知道自己写小说会大跌眼镜的。也有人猜测这是根据亲身经历所写,作者未置可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小说也是一部基层公务员入门教科书,会给初入官场和社会的人一份经验:哦,原来话可以这样说,事可以这样办。

    结语:读同一本书,每个人的侧重点和感受都不同。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描写县镇及官场级相关人员工作生活的一本好书,各位有时间不妨一观。作者:记忆角落

  • 2019-10-29

  • 2021-03-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5

  • 2023-05-02

  • 2019-09-21

  • 2019-11-16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1-02

  • 2019-11-11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17

  • 2019-10-09

  • 2023-03-2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1-08

  • 2019-10-19

  • 2022-03-24

  • 2023-02-09

  • 2019-09-19

  • 2019-10-17

  • 2019-10-29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大全,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2024,更多读淮阴侯列传有感8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