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 > 地图 > 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2024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范文
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相关栏目
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热门栏目
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推荐
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

(共 6249 篇)

  • 1、 《三家分晋》读书心得

    《三家分晋》读书心得

    赵、韩、魏三家灭了知氏以后,晋国的政权就由这三卿来掌管,晋国国君已经名存实亡了。到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迫使当时也早已名存实亡的周天子周威烈王赐赵、韩、魏为诸侯,也就是正式册封赵、韩、魏为独立诸侯国,这时,晋国正式一分为三,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三家分晋。从此以后晋国国号被废,晋国历史终结,晋国彻底灭亡了,历史就此改写。

    有学者认为,晋国曾是那么强大,它有着辉煌的历史和过去,曾是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如果晋国不灭亡,统一天下的很可能是它。但历史是不容假设的,晋国已经分成了韩、赵、魏三国。

    当人们重新审视韩、赵、魏三国时,又想起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知伯,以他的实力完全有可能吞并其他三家,但历史没有选择他,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可以说,三家分晋的最大失败者是知伯,而韩康子,则是最大的胜利者之一。

    知伯和韩、赵、魏三家相比力量最强,为什么最终却成了失败者?韩康子力量最弱,为什么最终成为胜利者?

    第一,知伯狂妄自大。韩、赵、魏、知四家之中,知氏力量最强,赵略次之,韩、魏两家的力量最弱,客观上的强大导致了知伯的狂妄自大。

    知伯的狂妄自大是一以贯之的。一次,知伯宴请魏氏宗主魏宣子(魏驹)、韩氏宗主韩康子(韩虔)。酒宴上,知伯突然戏弄韩康子,还侮辱韩康子的家臣(大夫之臣)段规。知伯的家臣知果提醒知伯,你要为今天的无礼付出代价,所以,你要早做准备。知伯说,难都是由我发动的,我不发难,谁敢发难(知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知果说,不对,主不备,难必至矣。你这一次宴会得罪了两个人,一个是韩康子,一个是段规,这叫一宴而耻人之君相。你要再不准备,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

    晋阳之战中,知果两次提醒知伯警惕韩、魏两家,第一次是知果看见赵襄子的家臣张孟谈趾高气扬,第二次是知果看见韩氏、魏氏两个卿族的大当家的脸色不对,立即劝知伯,但是,知伯听不进去。第二次知果还劝知伯收买韩氏、魏氏卿族的家臣,因为这两个家臣对这两家大家长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能安抚住两个家臣,就可以保证韩、魏两个卿族不叛变。这又是一个好建议,但是,知伯还是不屑一顾。

    知伯为什么如此狂妄自大?因为知伯不相信韩、魏两个卿族会背叛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知伯为什么不相信韩、魏两家会背叛他?韩、魏一向非常听话,从来不违抗知伯,这是其一。赵国城破在即,韩氏、魏氏马上就可以和知氏共分赵氏土地,享受三年作战的

  • 2、 读《三家分晋》有感400字

    我看过许多书,如《水浒传》、《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资治通鉴》中的《三家分晋》。

    这篇故事讲的是古代晋国国君智宣子想让他的大儿子智瑶继承王位,旁人建议说:“您的大儿虽然聪明过人,但为人残暴,还是让您的小儿子继承吧!”晋王视而不见,仍固执的让位给他的大儿子智瑶。智瑶即位后果然残暴无情,人民都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国家也日益衰退,最后被赵、韩、魏三国吞并。

    我真为他们惨痛的教训惋惜。就因晋国国君不听别人意见,选择刚愎残暴的智瑶,以致自己的国家被吞并了。假如他听取他人意见,智瑶为人习惯又可以改,那么,一个好好的国家就不会灭亡,国家也就可以一直昌盛下去。

    其实,在当面临选择的时候,要积极听取别人意见、建议,听人家解释。不要总是不听人家的建议,以为自己的选择才是好的。否则,一旦选择错误,后悔是来不及的。这不只对自己不好,还会祸及他人,甚至死路一条。正如古人所说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兼听,使人明智,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自己得益,他人受益,真是一举两得。

    不仅是那样,做人也要善良,多为他人着想。这样他人会受益,更会帮助你,你也会受益。同时,不能霸道、自私。对别人不好,别人会排斥你,对自己也不好。莎士比亚曾说:“善良的心地是黄金。”就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我们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固执,不能偏听,做人要善良,这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好处。

  • 3、 《三家巷》读后感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三家巷》读后感范文,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三家巷》读后感

    欧阳山的《三家巷》是带着南国氤氲的人物传奇,表现民间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状态下发生分-裂的作品。作品描写20年代大革命时期,由于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广州一批青年人选择了不同人生道路。

    关于不同阶级和阶层的青年在革命年代分道扬镳并不是《三家巷》的独创,《青春之歌》等小说也有描写,而且鲁迅在历史上早已有言:“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小说主人公周炳出身于三家巷铁匠的家庭,当时三家巷的人虽有贫富悬殊,但对于贫富不同的人分属不同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阶级斗争,那里的人们、特别是青年却几乎浑然不觉。

    三家巷里陈家的大儿子陈文雄、周家的二儿子周榕、何家大儿子何守仁、陈家的大女婿张子豪和他们的同学李民魁参加完毕业典礼的那个晚上回到三家巷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和个人的前程,最后换帖盟誓:从此相互提携,为国家富强奋斗。这个时候,陈文雄和周家的大女儿周泉冲破了世俗束缚追求自由恋爱,周溶也和陈家二女儿陈文娣也相互爱慕,他们的前程一片光明,“整个世界仿佛都是他们的”。他们的这一举动,也深深地感染了在一旁观看的周炳。周炳是周家的小儿子,长得英俊而健壮,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小一事无成:念书没有兴趣,做学徒闯祸打伤人,给地主家当长工偷米被赶出来,甚至连给有钱人当干儿子做阔少爷也因揭发家丑被赶出门。但是这些事情却恰恰说明了周炳善良、忠厚、聪明、勇敢而富有正气。他不喜欢读书是因为老师教的课陈旧迂腐,打人是因为恶少调戏他的表姐区桃,偷地主家的米拿来接济善良而穷困的胡家,揭发陈家的丑闻更是因为善良和正直而被人利用。在经过一番曲折之后,周炳重返学校上学,几年之后升入高中陈维学生会的游艺部长,并在学校举行恳亲会的演出中与表姐区桃合演《孔雀东南飞》,演绎焦仲卿和刘兰芝动人的爱情,感动了所有观众。周炳和区桃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演完《孔雀东南飞》之后更是被人们认为天生的一对。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以后爆发了省港大罢工,广州的工人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罢工。周炳和区桃也加入了罢工的行列

  • 4、 三家巷读后感

    三家巷读后感(一)

    欧阳山的《三家巷》是带着南国氤氲的人物传奇,表现民间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状态下发生分-裂的作品。作品描写20年代大革命时期,由于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广州一批青年人选择了不同人生道路。

    关于不同阶级和阶层的青年在革命年代分道扬镳并不是《三家巷》的独创,《青春之歌》等小说也有描写,而且鲁迅在历史上早已有言: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小说主人公周炳出身于三家巷铁匠的家庭,当时三家巷的人虽有贫富悬殊,但对于贫富不同的人分属不同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阶级斗争,那里的人们、特别是青年却几乎浑然不觉。

    三家巷里陈家的大儿子陈文雄、周家的二儿子周榕、何家大儿子何守仁、陈家的大女婿张子豪和他们的同学李民魁参加完毕业典礼的那个晚上回到三家巷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和个人的前程,最后换帖盟誓:从此相互提携,为国家富强奋斗。这个时候,陈文雄和周家的大女儿周泉冲破了世俗束缚追求自由恋爱,周溶也和陈家二女儿陈文娣也相互爱慕,他们的前程一片光明,整个世界仿佛都是他们的。他们的这一举动,也深深地感染了在一旁观看的周炳。周炳是周家的小儿子,长得英俊而健壮,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小一事无成:念书没有兴趣,做学徒闯祸打伤人,给地主家当长工偷米被赶出来,甚至连给有钱人当干儿子做阔少爷也因揭发家丑被赶出门。但是这些事情却恰恰说明了周炳善良、忠厚、聪明、勇敢而富有正气。他不喜欢读书是因为老师教的课陈旧迂腐,打人是因为恶少调戏他的表姐区桃,偷地主家的米拿来接济善良而穷困的胡家,揭发陈家的丑闻更是因为善良和正直而被人利用。在经过一番曲折之后,周炳重返学校上学,几年之后升入高中陈维学生会的游艺部长,并在学校举行恳亲会的演出中与表姐区桃合演《孔雀东南飞》,演绎焦仲卿和刘兰芝动人的爱情,感动了所有观众。周炳和区桃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演完《孔雀东南飞》之后更是被人们认为天生的一对。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以后爆发了省港大罢工,广州的工人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罢工。周炳和区桃也加入了罢工的行列,欧桃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死在了帝国主义的枪下。周炳对区桃的死心痛不已,大病了一场之后决心

  • 5、 读《晋灵公好狗》有感600字

    “晋灵公好狗”,这本无错。帝王君主也是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也会有钟爱的东西,但他错非于此,错就错在溺爱。他过分宠爱了狗,使得这狗狗仗人势,“狗假人威”,肆无忌惮,终断送了晋灵公的王命。主人命休矣,贱狗何聊生了。

    这让我想到不久前看到一本美文。作者说自己很喜欢摆弄些花花草草,施肥松土一样不落。可那些花儿不给面子,无奈 “红颜薄命”。一天他养了盆文竹,却也出现了这种状况。他去请教隔壁专家爷爷,老人说了一句话:“别宠坏它们。”别宠坏了你的喜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人的感情太复杂了,听说名牌大学里的学生很多是学习机器,满脑子只有语数英科,文史地,整个读书机器,连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做,纯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小书生。这大概是喜好太少。

    喜爱无错,过分无益,缺少亦不好。

  • 6、 晋祠读后感

    晋祠读后感

    山西的晋祠依山傍水,让人感觉恬淡,仿若一扇门,就将污浊的市井之气全部阻隔在外了。

    沿着晋祠内的小径缓缓走入,两旁的一棵棵参天古树错落有致地伫立在眼前,与那片有着水漾的蓝色天空,交织成了一幅素净的图画。树上的叶子轻柔地摇曳着,摩挲着,耳边便奏起一支简单流畅,合着浓浓的绿色气息的歌。听沙沙,唰,丝丝。似乎还在私语,诉说着那些动人的故事。

    晋祠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歇山顶,建筑式样别致,恰是飞檐斗拱,栩栩如生。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它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圣母殿重檐歇山顶,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脚柱显着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宝创建的难老泉,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org)常年不息,昼夜不舍。大人们说,难老泉来源于《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警句为名,而且它的泉水晶莹剔透,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斓的石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蔚为壮观。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着名的有周柏唐槐。周柏是在西周时期种植,位于圣母殿左侧。它的枝叶披拂在殿宇之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曾感慨: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在九百多年前就感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水、精美的宋塑被誉为晋祠三绝。这些古树虽年代久远,可至今却还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祠之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晋祠的景令人目不暇接。这历史悠久的祠堂,也凭着它奇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招来了历代的帝王将相。他们在游览之余,吟诗作赋,为晋祠留下的文章多达300余篇。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堪称其中之最!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晋祠时欣然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游晋祠》。其中有两句令我回味无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竟炜煌。悬瓮山泉流云磬,飞梁荇沼布葱珩。把晋祠树木的古老与流水的清澈,写得淋漓尽致!

    古老而神奇的晋祠,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采不完的灵气。愿更多的人为晋祠题词作文,愿三晋大地上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

  • 7、 《入木三分》读后感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成语故事。让我最深刻的是《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主要讲的是东晋时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他不管走路,坐在椅子上,还是躺在床上他都会仔仔细细地练习书法。

    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个朋友,正巧朋友不在家,于是他在茶几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后来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干净,用水洗液洗不掉。他在木板上写的字,让木工拿去雕刻,木工这时才发现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还渗透有墨迹。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

    注:内容请关注栏目

  • 8、 入木三分读后感

    入木三分读后感(一)

    鄞州区堇山小学203班 马鑫源

    我读了很多成语故事,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故事了。

    《入木三分》讲的是晋朝有个年轻人,他叫王羲之,他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子上,都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

    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个朋友,碰巧友人不在,于是,王羲之在茶几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后来,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掉,用水洗也洗不掉,墨汁竟然渗透到木板三分深的地方。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故事吸引了我,我知道只要坚持不懈,我们自己的愿望也还是会实现的。所以我要向王羲之学习,学习他做事认真,持之以恒,我学习其他兴趣若也能做到这样,肯定就会有大的作为的。

    老师点评

    读后感一直是低年级段孩子的难点,很多孩子写着写着就写成故事梗概了,这位小作者简短介绍了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比较多地写了自己的感受,同时也下决心要持之以恒,值得学习,若能再举例说明就更好了,继续加油!

    入木三分读后感(二)

    我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力。

    有一天,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工人雕刻。雕刻工人发现王羲之用毛笔在木板上写字,竟然能透进木板三分深。

    这个成语故事就叫《入木三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下苦功夫,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学习。像王羲之一样,为了实现梦想勤学苦练技能,这样才能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

    入木三分读后感(三)

    《入木三分的由来》讲的是:我国古代,为了生意兴隆,做生意的店都是要给店起个吉利的名字。有一家店,生意不错,想重新装修一遍,顺便把木质牌匾换一下。装修好了,但总找不到合适的木板,恰巧,一位常客找到一块又长又大的木板,上面写满了祭祀的字,店家觉得这块木板正适合做牌匾,就叫伙计用水把那些文字洗掉,好写新的内容。一开始,所有的人都不关心,结果是字越洗反而越清晰了,这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这时来了一位老书法家,他惊叹起来:好字!这时伙计用刨子刨,结果刨了两层字还能看得见。这时老书法家说:这不是王羲之的字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由于王羲之平时刻苦练字,所以王羲之写字时特别刚劲有力,才能让墨也深深地渗到木头里。这就是"入木三分"的由来。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只要肯吃苦,世界上就没有完不成的事,就像王羲之那样做到自己的梦想!

    古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王羲之的字写得好是因为他平时苦练、勤练,只要点一点墨就可以很深地渗进木头里,这样的

  • 9、 《晋公子重耳》读后感200字
    我今天看了史记的第八篇《晋公子重耳》,讲的是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流亡在外,经过八个国家,分别是狄、卫、齐、曹、宋、楚、秦、郑。最后,重耳好朋友秦穆公派兵马护送重耳回国。

    在位的晋怀公出逃,因为晋怀公与重耳有仇,他的爸爸夷吾曾行刺重耳,幸亏重耳逃脱。后来有两个晋怀公的党羽想反抗重耳,于是准备烧掉王宫,但是以前谋刺重耳的宦官勃鞮提醒了他,于是重耳到秦国与秦穆公会面。回来以后,派人杀了那两个大臣,于是重耳正式称王,称晋文公。

  • 10、 《家》读后感600字

    读过巴金的《家》之后,虽然对那个年代的事不是很多的了解,但是可以看懂,而且书中有一个特别显着的气息:到处闪耀着青春的色彩。这种单纯而自然的环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写的那样: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巴金老先生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家》的那些子弟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腐x、贪婪的官员。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官职,随意支配人,在无形中,人们对他产生了怨恨,对他也产生了无形的威胁。

    还有像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的贪官,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地从公家手中榨钱,行x受x是样样不缺。社会中也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的青少年,他们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他们由于承受不了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甘堕落。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喷发出应由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0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7

  • 2021-08-24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1

  • 2022-02-14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10-29

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
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范文,2024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等,为大家撰写读后感三家分晋600字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