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 > 地图 >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相关栏目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热门栏目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推荐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

(共 937 篇)

  • 1、 永远的贝多芬 1000字

    贝多芬,作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被人们冠以乐圣的头衔,并不为过。人们敬仰贝多芬,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短暂的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极为丰厚的音乐财富,更多的是他那坚忍不拔,敢于同命运相抗衡的非凡品格所给予我们的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贝多芬的命运极其坎坷,甚至可以说一开始,人生对于他就只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战争。当他还是孩童时,就被父亲剥夺了原本可以尽享欢娱的童年时光,在严酷体罚的压迫下,苦学提琴。然而,痛苦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叩门。在他30岁时耳聋又无情地对他施以酷刑,这对贝多芬内心深处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雳,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也带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绝望之际,他几乎好几次寻求自杀。于是,他从内心深处发出惨痛的哀号:我躲避一切交际,我不能对别人说我是聋子!倘若我干别的职业尚可,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

    但与此同时,他又发出另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让我完全屈服!这斩钉截铁的不屈誓言,怎能不令人惊服、振作、讴歌呢?究竟是什么力量拯救了这颗趋于毁灭的心?还是让贝多芬自己来回答吧: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还是道德!可见,贝多芬强忍着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摧残,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神圣使命的执着追求。他把对音乐的追求,对人类的奉献视为比生命更可贵的灵魂。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抗拒生命的不竭动力,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

    贝多芬的耳疾和他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恐怕在许多人眼中仍是一个谜。最难以置信的是,一个聋子是如何创作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英雄交响乐》?又何以能谱写出豪放宏伟的《命运交响曲》?更是怎样去神话般地弹奏柔和明澈的《月光曲》的?翻阅他大量音乐作品,更令我惊奇的是,他的大部分音乐巨作都是在耳疾之后以靠咬着木杆来感觉音符所完成的。贝多芬从何而来如此非同凡响的灵感,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激昂的性格?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久久翻腾,无不让人感奋不已,并使我油然想起奥里森马登的一句名言: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杰出人物,他们当中一大部分人曾经有过艰辛的童年,甚至备受命运的虐待,但强者总是善于找到生命的支点,及时调整心态,并承受艰难困苦,用恒久的努力去打破重重围困,铸就卓越与伟大。

    1827年3月26日下午5时40分,在狂风暴雨中,贝多芬结束了他57年的人生旅程,孤独地死去了。死时拳头紧握,或许在最后的时刻,他仍然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让贝多芬他那高贵的品格

  • 2、 读贝多芬传有感作文1000字

    贝多芬对于我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不能用单纯的喜欢这个词。在几年前看名人传后,它就影响和改变了我的一些观点。曾一度喜欢在作文中运用贝多芬的例子,但怎么写都不及我初读时那种翻涌的激动。

    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与其说是音乐家,勿宁说是精神的巨人x其中最打动我的,也正是他内心的挣扎与搏斗。傅雷译得好,他是懂音乐,懂得贝多芬的。在后记中,他评价贝多芬是一个追求强力的人。

    是的,他渴望争取一个强有力的灵魂,并以这样的灵魂控制着自已的肉体。然而,他却是一个多么热烈而情感丰富的人啊!艺术家的素质又赋予他异常敏感的心。当苦难一次次向他袭来,他痛苦万分,然而精神上的原则让他难以沉溺于悲伤。另一个他在没有光明的前方冷眼旁观,嘲笑着那个像笼中困兽般敏感、绝望、蜷缩成一团的自己。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奋起,一次又一次试图扼住命运的咽喉,即使那个横亘于前必须打败的是自已!在他内心,就如尼采所说的,以自已情感泛滥宣泄而感到羞耻却愿做一个掌握了自已的人。这就塑造了他如此激烈而又冲突的个性。他曾这样深情地呐喊:噢,人啊!你当自助!

    先前,你对我的所谓廉价的关爱有质疑,那我想说:我所看重的,正是贝多芬式的关爱。他的外表是粗犷而又坚毅的,似乎自身就是一场不可调和的战争,似乎强硬、冷酷在与厄运作斗争的同时也睥睨一切,似乎冷漠古怪而难以接近、显得不友好。然而他的内心却极柔软,以难以估计的博爱悲悯着世界的众生。否则他不会说: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遇者不顾自然地障碍,竭尽所能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以此自慰。不会说:在全人类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关爱的本质并非是一种友善者的姿态。我所歌颂的是这种不顾一切阻力长期怀抱着的深沉的热爱。

    贝多芬有时又甚至是狂野的。他的内心永远包含着一种对于自然的感悟。这是我所共鸣的。就我个人来说,我深爱着这股源于自然难以抗拒的气势与张力。所以我不偏爱纤细、精致的东西,而喜欢阔大恢宏的作品。这种情感的增加让我讨厌起写仔细雕琢词藻华丽的作文,然而我的拙笔却只能勉强应付任务,对于自已的文章竟觉得令人作呕。在我看来,人所应该畏惧的有两样东西,一是心,另一个就是自然。因为人源于自然,所以贝多芬从自然中探求来的更接近于人原始的感情。这种原始的纯粹开阔而强大。我想,穿越于丛林、海洋,聆听暴雨、闪电所得到的,除了人的渺小,可能更是独自傲立于世的不屈与灵魂上的快乐

  • 3、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

    张海蛟

    一气读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被深深触动,读着读着几欲流泪。第二天起来,听着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读一遍。大脑中不断浮现着贝多芬的身影,一个音乐的天才,一个和命运抗争的勇士,一个终生对大自然和朋友葆有挚爱的伟人。

    他在四五岁时,就被父亲绑在大风琴前练琴,或被关在一个有一把小提琴的小屋中学习,还常常伴随着暴力的胁迫。不过,这些没有让他从此厌恶音乐。因为父亲是个酒鬼,他从小就开始为家庭的经济问题操心,每天盘算如何挣钱来买面包。他十一岁就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就成为大风琴手。十七岁时,慈母离他而去,从此他就担起抚养教育两个弟弟的重担。二十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莱茵河畔的美丽、寂静的波恩,优美的自然环境在他的音乐中变成了流畅动听的音符,也成为了他终生思念和向往的地方。

    法国大革命的战火燃烧到波恩,贝多芬离开故乡去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一个音乐天才在这里获得了巨大的荣耀和光环,同时也让他不断经受着痛苦的折磨,一次婚姻的失败,一次虽然彼此挚爱一生的恋人却解除了婚约,是金钱,地位的问题?还是他的倔强、桀骜不驯、粗野和童贞?如果说婚姻的失败对他是命运的捉弄,那么生理的疾病——耳聋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开始时他不向任何人透露这个秘密,他变得孤僻,逃避,一个人在维也纳的郊外漫无目的的走,孤独痛苦伴随着他。但他的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让他战胜了病魔的折磨,用一颗勇敢的心和昂扬着激情的生命谱就了一篇篇不朽的伟大音乐篇章。

    贝多芬把他的创作不仅与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而且与那个革命风云变化的大时代休戚与共,他创作了许多交响曲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作曲家本人的主观判断,爱憎分明,不畏权势,只是为自己勇敢的内心。

    贝多芬和歌德有过交集。贝多芬佩服歌德的诗歌才华,歌德仰慕贝多芬的音乐天分。但两人的见面却因贝多芬的不畏权贵和自由天性而不欢而散。作为枢密参赞的歌德,当一群王公贵族迎面走来时,摘下礼帽,弯腰站在路旁,迎之以礼;而音乐家贝多芬却用手按了按帽子,系了系扣子,背着手迎了上去,王公们和他打招呼,皇后也向他致以问候。两者表现大相径庭,诗人歌德更加懂得社会,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而音乐家贝多芬更加率性和自由,不为人事所累,不向权贵低头,他敬畏的是大自然和神明,渴望的是自由和欢乐,这样才让他的作品更加经受得住历史的洗礼,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一个愤世嫉

  • 4、 读《岳飞传》有感1000字

    因爱国而努力——读《岳飞传》有感

    说起“岳飞”这两个字在我们国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岳飞精忠报国、仁爱正义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前两天,我有幸拜读了《岳飞传》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岳飞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平凡。岳飞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整个岳家军还有他的师傅周侗也都是普通到再也不能普通的人。但是,他们怀着一颗爱国的心、怀着自己的信仰闯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他们都是平凡的,但他们的人生绝不平凡。

    岳飞给我的另一个印象就是爱国。这在他写的词——《满江红》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整首词语调慷慨激昂,无时无刻不催人奋进。其中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知唤醒了那个社会时期的多少少年,也是他对自己壮志未酬的呐喊!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青少年。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成果。我们都没有经历过岳飞所经历的那样的坎坷,可是无论身处于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什么境况,我们都不能忘了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不能忘了自己世世代代相传的中华民族的精魂,不能忘了是什么哺育我们长大。有人说:“爱国不就是两个字吗?天天挂在嘴边有什么用?”这句话没有说错,但也绝对没有说对。爱国不仅仅是两个字而已,它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情怀,更是一个国家的人心所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我们的国家;而外国人也有他们所热爱的祖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任何人留恋它,没有任何人去为它更繁荣而努力,那么这个国家迟早会完全崩塌瓦解。爱国,只有在嘴上说说是不可能有用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还没有能力做多伟大的报效祖国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请让我们从讲文明礼仪做起吧!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我们的祖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吸引着世界各国相交。但是,去年我却经历了一件既让我感到愤慨又让我感到羞耻的事。那是一个傍晚,我偶然看见了两位在街边散步的外国友人。当时风挺大,一只塑料垃圾袋被卷到了天上。他们正在议论:“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垃圾?”“这里的人都把垃圾随便扔大街上……”“中国人都这样的嘛……”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怎么能把中国人想成这样呢?但我转念一想:他们这样评价我们不就是因为现在还有人乱扔垃圾吗?如果我们没有人乱扔垃圾,那我们在别的国家的眼里的形象就不会是这样了。是我们给了别人践踏自己的国家的机会。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我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祖

  • 5、 读《拿破仑传》有感1000字

    拿破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之所以声名在外,不仅是因为拿破仑几乎统治整个欧洲的成就,更多被人提起的是使他最终失败的战役滑铁卢战役。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读了《拿破仑传》之后,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是意大利的领土,他的母亲名叫莱昂齐亚,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意大利贵族,他的父亲是一位军官,名叫卡罗尔。后来,他们一家来到法国,为法国效命,拿破仑也得以在贵族学校上学。长大后,拿破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很快身居高位,可是他看不惯法国贵族的所作所为,看不惯他们搜刮百姓,贪图享乐,便发动了著名的雾月政变(1779.11.9按法国历,为雾月十八日),登上了统治者的宝座在这里,我不再对拿破仑的生平做太多的描述,拿破仑的生平有许多辉煌的事迹,然而就是一场滑铁卢使拿破仑的辉煌成就毁于一旦]

    六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太阳刚刚爬上山头,昨天刚刚下过雨,道路泥泞,可是,对于拿破仑久经沙场的老兵们来说,这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可拿破仑却低估了自己军队的能力,等到了中午才下令出兵,足足浪费了半天时间。此时,经过大战,拿破仑的死敌英国人的军队已死伤过半,只要冲上前一举歼灭即可,可拿破仑再次判断失误,他认为英军的盟友普鲁士军将要发起进攻。已经判断失误两次,拿破仑还有胜算吗?有,只要援军及时赶到,双方人数相当,谁胜谁负还说不定,可到了下午,有报告称,普鲁士的军队正在向这里挺进,还有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拿破仑这下慌了神儿。开始呼叫援军,可援军统帅格鲁希,未能及时赶到,拿破仑只好勉强抵抗,面对对方两倍的兵力,结局:拿破仑惨败而归。

    拿破仑的失败,让我深有感触:只是两次轻微的判断失误,就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走向,倾斜了胜利的天平;区区一场九天的战争,毁掉了拿破仑九年打拼的江山,真可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由此可见,细微之处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在我的学习生涯中,自然也少不了这样遗憾的事情:

    记得一次数学考试数学是我相对比较拿手的学科,所以有些大意,我很轻松就将前面的拦路小题一一清除,稍微难一点儿的应用题关卡前几关也很是顺利,做着做着,自然就有些飘飘然,得意忘形了。正在这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好家伙,来了道难题,一下子把我拉回现实,难题是难题,可总有答案,这道题是道看似复杂的图形题,但是只要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出端倪来的,可我那时正得意,稍微看出点儿蛛丝马迹,便一口咬定我的方法是对的,稀里哗啦

  • 6、 读《海霞传》有感1000字

    今年暑假,张老师倡议我们积极展开红色经典作品的主题阅读。这些红色经典让我们重温了流金岁月,感受了生命的激情,体会了革命的优良传统,重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风雨历程,倍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纪实文学小说《海霞传》更是令我思潮澎湃,犹如经历了一场红色的革命思想的洗礼。书中讲述的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解放初期,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和起步建设的阶段。这时,一群以汪月霞为首的洞头女子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自发组建了新中国的第一支女子民兵连队,积极投身于守卫祖国的边疆,兴建美丽的家园的革命热潮。这些红色娘子军与解放军战士联防、联建、联心,拥军爱民,巾帼不让须眉。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革命诗篇。当时,毛泽东主席曾为这些可爱的女兵挥笔赋诗一首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女子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记得前段时间,妈妈、阿姨,我还有几个小朋友一起游洞头,记忆犹新。洞头可真是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海滨小镇。一踏上洞头岛,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碧海、点点渔帆一望无际的沙滩像洒了一地的金子般闪闪发光,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黄金海岸线。踩着软软的细沙,凉凉的海风柔柔地拂面而来,耳边不时飘来歌声阵阵。那是归航的渔民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收着渔网,掩不住满载而归的喜悦。

    步入洞头县中心,一座现代化的海滨市镇展现在眼前。宽阔整洁的大马路,两旁挺立着一棵棵高大的棕榈树,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上车水马龙,商店里人头攒动,商品琳琅满目,好一派鱼米之乡的风光啊!

    我们一路说说笑笑,走走看看,不知不觉来到了海霞军事主题公园。踏进园内,我一眼就看见课海霞的雕塑。她可是新中国第一任女子先锋民兵连连长,现代花木兰;只见海霞英姿飒爽地立于公园进口处,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来的游客。

    忆当初,革命峥嵘岁月,无数像海霞般的革命先驱为了国家安定团结,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不畏艰险与困苦,甘洒热血写春秋。一代又一代的海霞传承发扬着革命的优良传统,传唱着火热的青春之歌。

    如今的新洞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解放前一穷二白的旧面貌,渔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现在的洞头岛也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有朝气。

    回家的路上,车子经过长长的霓虹大堤。海堤上彩灯闪烁,如一条闪光的巨龙伸向前方,明亮而璀璨

    点评:本文的作者能就传奇人物海霞的精神与今日洞头的繁荣融合在一起,读来荡气回肠。行文思路清晰,由纪

  • 7、 《虬髯客传》有感1000字

    古之谓侠,一为忠,一为义。然忠义者,虽能,不可得天下也。本文结合了原文和作者的思考,分析了虬髯客的义是如何造成他的成功与失败的,由此观天下之心。

    初识虬髯客,于初中语文一道古文题里。虬髯客,光是虬髯二字便足以令人浮想联翩。何谓虬髯?杨彦渊《笔录》云:口上曰髭,颐下曰须,耳颊旁曰髯,上连发曰鬓。之后读到唐代皇甫曾《赠老将》,我突然明白,何谓虬髯,只从字面我便已能感受到虬髯客不拘小节的豪侠气魄。

    高中却是因繁重的学业,加之寄宿学校,虽《虬髯客传》之名如雷贯耳,却一直不曾有幸拜读。

    大学之后,又是另一幅光景,在中国古代小说课上,又听到老师提到了《虬髯客传》,我终于有机会一饱眼福。

    虬髯客所在的时代隋王朝已接近分崩离析,天下豪强、群雄四起,正乃乱世出英雄。而虬髯客正是这样一位“*之相”的豪强人物。

    《虬髯客传》中,虬髯客并不作为主人公,他第一次出场是在李靖、红拂女投宿的旅店里,这是风尘三侠的第一次会面。一出场,虬髯客的行为就与我设想的性格丝毫不差,文中写道“虬髯客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如此放荡不羁的行为不正体现了他的不拘小节的豪放性格吗?也正如此虬髯客与李靖、红拂女产生了交集。我相信李靖的“兄之问,则不隐尔”也正是因为虬髯客的虬髯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让李靖嗅到了同类的气息。

    其次,小说中提到虬髯客有争雄天下之心,这同样不让我奇怪,或者说我早已有心理准备。古代的英雄往往都有着非常奇异美丽的胡须,就比如说三国时代的美髯公关羽。同样有着虬髯的张氏有逐鹿中原之心不足为奇。换一个角度来讲,张氏的虬髯直接或间接的决定了李世民与张氏之间必然存在着称霸天下的冲突。

    以我个人之见,正是虬髯客的虬髯塑造了其风尘义侠的形象,直接导致了小说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冲突点。不过可惜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虬髯客那一袭虬髯决定了其无法建业称皇的命运。

    纵观古今之人皇及位者,无一有虬髯者,纵使《汉书》中的汉高帝也不过是美须罢了。虬髯客较之李世民到底差在了哪里?论钱财,张氏“厅之陈设,穷极珍异”,论军事才能,李靖的兵法多半传自虬髯客;论人心,儒雅之士岂能比得上豪义好汉?无他,唯气而已。姑且不说虬髯带来的一股匪气,论性格就注定了虬髯之人斗不了心机玩不了城府,御下全凭一口义气一腔热血,领兵作战一把好手,可不到称雄中原,必先内部崩溃。虬髯客也是自知这一点,李世民乃“真天子也”,自己内心已经死心,,而第

  • 8、 读《贝多芬传》有感300字

    现在想来,要感谢学校的读书汇报,如果没有这项安排,我应该至今都不会主动拿起《贝多芬传》读一读。

    读完《贝多芬传》心里有着不平常的滋味。或许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他伟大的成就,却没有看到他艰苦的过程,我们只看到了他富裕的背景,却忽略了他也曾拮据、贫穷,他也曾被人狠狠的甩开求助的手,无奈地选择孤注一掷。

    作家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读读喜欢的书吗?不是的,那是十年如一日的苦心研读和毕生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正所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贝多芬,你面对种种困难,为何从不曾言败?

    有一种人,生命中只有滂沱的大雨和苦涩的笑,但却执着的讴歌欢乐,我想一定是你吧!有一种人,虽然被伤害的创痕斑斑,却一直在为他人祈祷祝福,无怨无悔的奉献一生,我想一定是你吧!

    读了你,我才真正的懂了你。我多么想学习你不言败的坚强,不退缩的毅力,不为己的精神。

  • 9、 读贝多芬传有感400字

    对贝多芬一无了知的我,在星光般的故事课程中懂得了关于一些他的故事……

    他的童年是不尽人意的,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他的父亲为了让自己享受荣华富贵,逼迫自己的儿子天天练洋琴,稍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就遭惨打,是这位少年就这样痛苦的过了他的童年。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贝多芬拥有练琴的天赋,再加上他父亲对他的严格训练,就连教他的老师都觉得自叹不如。

    在贝多芬正值青年时代,就因肺结实、内耳硬化症引起耳聋,但有的人认为是各种病症综合在一起导致耳聋。耳聋后的他也仍不放弃人生,他继续创造歌曲: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直到侍卫去叫他,他付了帐,刚才没字的账本,现在满是乐谱,拿起就往门外冲了。结果第二天,一本乐谱又出世了。

    我明白了:贝多芬先生耳聋之后依然做出作品,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不退缩,而是乐观的面对他,就一定能成功。

  • 10、 读《贝多芬传》有感700字

    他在疾风暴雨中穿梭,铸就了一把利剑——《欢乐颂》,猛力地撕裂了痛苦黑暗的天穹!

    ——题记

    “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人;嘴唇发抖;一副被自己召来的魔鬼制伏的巫师的神态”。连格里尔巴泽赞赏他都带着某种胆怯:“他一直走进了可怕的境界,艺术竟和野性与古怪的元素混合在一起。”

    呵,这就是人们眼中野性狂暴、痛苦不堪的贝多芬。今日,我却从《贝多芬传》中看到了一个坚忍不屈、时时讴歌欢乐的英雄形象。

    当童年悲惨的阴霾笼罩着他忧愁的心,苦难就已经敲响了他的门,“它缠住了他,不再离去”,无数的病痛,还有爱情的折磨啊,贝多芬经历了一场绝望的危机,他甚至写了绝望的遗嘱:“噢,主啊,向我显示一天,仅仅一天的真正快乐吧!我已那么久没有听到欢乐那深邃的声音了!……不,这太残忍了!”可贝多芬那不屈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性格却让他又活了二十五年。

    贫穷、残疾、孤独和痛苦紧紧扼着他的命运,他却要反过来“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喉咙”,绝不会被厄运压倒!他要在痛苦的深渊里酿就欢乐的源泉!

    听,他的《欢乐颂》奏响了!温柔、低沉、浩荡、狂热,是自由的追求,是不屈的呐喊!那喊声中没有一丝怯懦与软弱,只有勇敢与欢乐!那声音来自贝多芬,我们看到他正挥舞着欢乐的利剑,将痛苦的天穹劈裂个粉碎。欢乐抓住了全人类的灵魂,发起了对痛苦的战争。整个人类全都迎接着欢乐的苍穹,拥抱着他带来的白昼的明媚!欢乐的力量!

    贝多芬那深刻的信念啊!贝多芬那伟大心灵的超自然之光啊!他是创造欢乐,讴歌欢乐的巨人!是当代艺术最勇敢的力量!是位全人类最伟大的英雄!

    所以,当我们因世界的劫难而忧伤的时候,贝多芬便是我们受苦的最好的朋友。讴歌欢乐!用苦难铸就欢乐!

  • 2019-10-24

  • 2022-02-1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3

  • 2022-01-08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1-04-24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1-12-20

  • 2019-10-24

  • 2019-11-11

  • 2023-01-22

  • 2019-10-23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19

  • 2019-09-22

  • 2021-09-01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19

  • 2021-12-22

  • 2023-03-23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
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2024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教您怎么写读贝多芬传有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