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帝王生涯读书笔记 > 地图 > 帝王生涯读书笔记
帝王生涯读书笔记

(共 1136 篇)

  • 1、 我的帝王生涯读书笔记9篇

    写作品读后感需要注意什么?我们读过作品后,明白了世间的真相。 将读书笔记整理清晰,可以更好地总结所学知识,以下内容标题为《我的帝王生涯读书笔记》,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您特意收集,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的帝王生涯读书笔记(篇1)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1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也许路途遥远,可我终会抵达。

    花一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名起初看上去不太靠谱的书,意外地除了好看还很沉重。

    “我听见了风声,听见宫墙上的青草随风战栗,突然想起多年前僧人觉空说过的话,他说你千万别以为大燮宫永恒而坚固,八面来风在顷刻之间可以把它卷成漫天碎片;他说假如有一天你登基为王,有一天你拥有满宫佳丽和万千钱财,必然也会有那么一天,你发现自己空荡荡,像一片树在空中飘荡。”

    老一代的燮王在一片秋风萧瑟中去世,五子端白承袭了他的王位。

    “秋深了,燮国的灾难就要降临了。”十四岁的少年天子,敏感,残暴,贪玩,其实还很幼稚。这是主人公帝王生涯的开端。后来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暗杀。后来他忍受不了冷宫里妇人的哭声,下令割断了她们的舌头。后来他的师父觉空辞去官职回到了原本修行的地方,给他留下一本《论语》。后来他御驾西征,意外地在品州遇见了杂耍班子,也是在凤凰关的城墙上,他看着燮国的军队溃败,回朝路上,射杀了参军杨松——不管是杨松还是后来为其报仇的杨松的哥哥,他们,都成了端白后来噩梦的来源。再后来他遇见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品州女孩,他的惠妃。

    八年的帝王生涯,看上去风光无限,他什么都有了,又什么都没有。他听着祖母皇甫夫人和宰相冯敖议论国事,却发现自己即便在国难关头,也不过是一个旁观者而已,那些被捆在龙椅上,口含丝绢的难堪,堆砌成了一堵高墙,连同那些和蟋蟀一起玩耍的日子成为燮国的灾难就要降临了的独白。他看着自己讨厌的端文娶了一个斜眼女孩,他笑了,也悲哀了,因为后来他也有了自己的皇后,那个不可一世的彭国公主,而自己和自己心爱的惠妃,却被迫相隔在一堵祭祀的墙里墙外。在端白的心里,惠妃和他是那么的像,喜欢各种小鸟,喜欢它们在枝头飞的样子,那是自由,还是那个曾在他心里埋下的憧憬与向往的那根长长的走索绳?他为她制作诗笺,为她写下一首又一首的相思词

  • 2、 我的帝王生涯读书笔记(范文5篇)

    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我的帝王生涯读书笔记”,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读书可以让我们从实践中体会书本内在的无穷乐趣,作者的作品在读过之后能给人醍醐灌顶之感。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能用读后感记录下来。

    我的帝王生涯读书笔记 篇1

    读《我的帝王生涯》有感

    那是苏童笔下的一个虚拟王国,一段虚拟的历史。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代帝王端白的一生,故事的叙述方式显得平淡而无奇,以第一人称的match方式进行讲述,除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整篇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娓娓道来,以最平淡的方式创造了最震撼的效果。整篇故事充满了末日挽歌似的悲壮,寂静的却浓郁的忧伤。

    故事开篇就进行了详细的环境描写,“父王驾崩的那天早晨,霜露浓重,太阳犹如破碎的蛋黄悬浮于铜尺山的峰峦后面。我在近山堂前晨读,看见一群白色的鹭鸟从乌桕树林中低低掠过,它们……”开篇即用环境描写晕染了一层静谧的环境色彩,就如同即将迎来结束的大燮国一样沉寂。端白的语气中不见悲伤,不见波澜,似乎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描绘一副别人的图。这份淡漠源于他内心温情的缺失。对他而言母后孟夫人,太后皇甫夫人在绝大部分的时候只当他是追逐权利的棋子,兄弟之间更是争权夺势,明争暗斗。所谓的父王或许也仅仅是个证明他身份的称谓罢了。如此,他的淡漠也是情理之中。而他的人生正是在这份淡漠之中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他成了大夑王,伟大却孤独的王。初识端白,印象中是昏庸残暴而嗜血的。他会因为烦躁而下令剜掉冷宫中弃妃的舌头,会因为对血的厌恶恐惧而射杀功臣,会……他的种种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短命天子萧宝卷,一样的残忍而无道。但细读他们又是不同的。端白近乎疯狂的残虐来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孤独情愫。他身上的一切恶习多是用于抵消对生存的恐惧,所以本质上与自身而言他是没有错的,他错的只是少年为王。正如僧人觉空所言“少年为王,即是你的造化,又是你的不幸”,只是那份造化只伴随他度过了极短的瞬间,而那份不幸却终其一生。

    端白的一生如同苏童笔下的绝大部分人一样都在逃亡,初为君王是一种精神逃亡。在文中端白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秋深了,燮国的灾难就要降临了”。这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似乎只是疯子孙信的信口之语,然而另一方面似乎也是端白内心不明的希冀。所以,端文的那场变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端白的一种救赎,一种无意的来自外界的救赎。而后来在寻常杂耍班

  • 3、 读《我的帝王生涯》有感

    读《我的帝王生涯》有感

    安徽大学 14物流管理 杨静

    那是苏童笔下的一个虚拟王国,一段虚拟的历史。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代帝王端白的一生,故事的叙述方式显得平淡而无奇,以第一人称的match方式进行讲述,除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整篇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娓娓道来,以最平淡的方式创造了最震撼的效果。整篇故事充满了末日挽歌似的悲壮,寂静的却浓郁的忧伤。

    故事开篇就进行了详细的环境描写,“父王驾崩的那天早晨,霜露浓重,太阳犹如破碎的蛋黄悬浮于铜尺山的峰峦后面。我在近山堂前晨读,看见一群白色的鹭鸟从乌桕树林中低低掠过,它们……”开篇即用环境描写晕染了一层静谧的环境色彩,就如同即将迎来结束的大燮国一样沉寂。端白的语气中不见悲伤,不见波澜,似乎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描绘一副别人的图。这份淡漠源于他内心温情的缺失。对他而言母后孟夫人,太后皇甫夫人在绝大部分的时候只当他是追逐权利的棋子,兄弟之间更是争权夺势,明争暗斗。所谓的父王或许也仅仅是个证明他身份的称谓罢了。如此,他的淡漠也是情理之中。而他的人生正是在这份淡漠之中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他成了大夑王,伟大却孤独的王。初识端白,印象中是昏庸残暴而嗜血的。他会因为烦躁而下令剜掉冷宫中弃妃的舌头,会因为对血的厌恶恐惧而射杀功臣,会……他的种种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短命天子萧宝卷,一样的残忍而无道。但细读他们又是不同的。端白近乎疯狂的残虐来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孤独情愫。他身上的一切恶习多是用于抵消对生存的恐惧,所以本质上与自身而言他是没有错的,他错的只是少年为王。正如僧人觉空所言“少年为王,即是你的造化,又是你的不幸”,只是那份造化只伴随他度过了极短的瞬间,而那份不幸却终其一生。

    端白的一生如同苏童笔下的绝大部分人一样都在逃亡,初为君王是一种精神逃亡。在文中端白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秋深了,燮国的灾难就要降临了”。这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似乎只是疯子孙信的信口之语,然而另一方面似乎也是端白内心不明的希冀。所以,端文的那场变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端白的一种救赎,一种无意的来自外界的救赎。而后来在寻常杂耍班子无望时,端白开始自己苦练走索,在某种意义上算是一种自我救赎。正因为这后来的端白才会发出“面对人们欢呼燮王的狂潮,我不无心酸地想到黑豹龙冠的骗局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曾经头戴龙冠的人如今已经逃离了那口古老的陷阱,而宫墙外的芸芸众生

  • 4、 《生涯咨询》读书笔记

    萨维科斯的《生涯咨询》(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生涯咨询》读书笔记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这么想的,我一直不追求阅读速度,就是因为我想把书读透。读透一本书的表现有这么几种:把这本书的内容讲给别人,说明读懂了;把这本书的内容践行出来,说明读明白了;把这本书分析给别人,说明知行合一了。

    因为我一直在做生涯咨询,而且在这个领域算是有些研究的。但一直偏重实务,对于理论并无太多的深入,甚至怀着恐惧之心,就像是一个读书不好的孩子总怕先生提问一样。于是,我就在想,书里面的内容是不是和我真实的实践有所不同呢?会不会形成一种对立?由此,会不会断了我对于学习理论的念想,从今以后拒绝学习任何理论?

    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的结论恰好相反:这本书从理论的角度佐证了我的实践,并且把一些我自己并未坚定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还增强了我在专业系统上的信心,让我觉得,我其实已经很专业了。殊途同归。

    于是,我想就着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和心得讲一些我自己对于生涯咨询的部分看法,算是一次沉淀吧,大概分三次来写。

    这次,我想分享两点。

    1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涯咨询

    对于生涯咨询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比较概念中了解。一个是职业指导,一个是生涯教育。职业指导基于的是个人特质与职业选择的适配理论,基于的是各种测评量表,基于的是现状表现和所展示出来的特质。生涯教育则是帮助一个人展开对于生涯的认识,提前了解各个生涯阶段,并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职业指导追求的是尽快做出一个相对确定的选择,之所以说是确定的,是因为假设可以找到最合适的的匹配项、假设所有的特点都是不容易变动的、假设个人人格特征是可以测量的。于是,这样的选择就可以尽快做出了。这样的生涯辅导方式最适用于初入职场的人,他们正处于角色转变期,需要的不是准确选项,所以恰恰需要一个准确的开始。这样的选项,会让人不至于纠结,会比较投入,从而可以尽快开始积累最初的职业经历。这正是职业指导的价值。

    我也很熟悉生涯教育,我受邀去很多中学做过调研和讲座,我多次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不是做一个匹配或者确定的标签,极端一点,任何分类的区分都不要在学生中产生固定的链接。因为,我的基本信念是,处于成长的人有我们所不知道空间和可能,不要因为专业权威科学的标签而抹杀了这样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需要传递出去的是生涯的意识和全局视野,进而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能力、性格、兴趣等

  • 5、 《帝王教科书》的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帝王近五百,能称的上“千古一帝”的,不多。而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不多的几位里的一位。

    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在封建帝王中是一流的,他手下的文武大臣也都是一时人杰,这其中最有名的就算魏征了。

    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大家都知道,魏征敢于直言,唐太宗虚怀纳谏。魏征死后,太宗数日不朝,还把魏征比作镜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实际上还有一个不普及的情节更为感人。

    魏征病重时,唐太宗带着小女儿来到魏征床前,他拉着魏征的手说:“这就是你的儿媳妇,你看一眼吧。”千古君臣,做到这个份儿上,已属极致。

    可是……这地球上的事,写文章的事,一说“可是”二字,就知道下面要说到不好的东西了。

    魏征亡后,有人闻知太宗又是画像又是写诗又是“照镜子”的,免不了心生妒意,开始他们只是指责魏征推荐的杜正伦、侯君集罢官谋反事,太宗已上火,后来又有人说魏征每次和皇帝谏争胜利后都把这些过程说给史官禇遂良听了。唐太宗大怒,他命人去推倒自己亲笔给魏征写的墓碑,衡山公主和魏征子叔玉的婚事也取消了。

    虽然后来唐太宗在征高丽不利时又想起了魏征的好处,又去把那块碑立了起来,婚事终究还是未提。

    相比之下,魏征还算幸运,大唐的另一位功臣徐茂公①与唐太宗相处则更危险,他差点儿掉了脑袋。

    有一次,李世民留徐茂公喝酒,喝着喝着,李世民冷不丁地说了一句“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意思是“看你这么忠心,我要托孤,将来皇太子就全靠你辅佐了。”徐茂公当时是“啮指流血”表示了感谢。之后“大醉”。帝“亲解衣覆之”。

    这戏,演的真叫一个好。以后,如果你李世民把托孤当醉语,我徐茂公就以醉语忘之,如果你李世民当真要托孤,我徐茂公也可当真,全力辅之。

    而后面的事就不是演戏了。

    唐太宗病重期间,将没有任何过错的徐茂公贬为叠州都督。徐茂公毫无怨言,令到之日马上去上任,连家都没回。

    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李世民自己作了解释,他对太子李治说:“他徐茂公的才智很高,但你与他没有恩情,怕是不会服你。我今天贬了他,如果他马上走了,我之后,你就用他当宰相,可以信任他。如果他接了命令却徘徊不去……”太子问:“那怎么办?”李世民道:“当杀之耳。”

    看看,这就是一个圣明帝王对一个有功之臣的表情。破敌百万,功劳无数,只落得一个“当杀之耳”。

    所以,跟当权者适当地聊聊“天气怎么样?”,“中午吃什么?”是可以的,别聊政治,一聊政治,他们的表情都是这样。

  • 6、 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命运的捆绑
    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命运的捆绑 有人说燕郎对端白是爱情,有人说端白并不那么坏否则怎会有燕郎这样的死忠粉,而在我看来燕郎对端白并非习惯和愚忠,而是别无选择的命运安排,端白成了他唯一的寄托。 他八岁成为一个阉竖,父母的目的是让他进宫终身不愁吃穿。他一个儿童面对险恶的环境,还带着父母光宗耀祖的梦想。 他成为端白的忠实的奴仆,是他的命运和他的聪敏过人。 他被端武欺负仍救了端武,为大局,更为保命保地位。 他为端白救蕙妃,他为端白去看李义受刑,他为端白去谋划杀端文。 他看见端白射杀垂死的功臣杨松,他内心应该是受到震撼和惊吓的;他把杨栋投毒的秘密告诉端白,也是自保和讨好。 他在端白眼里是那样天生的卑贱,但是端白也很享受那份卑贱。 “如果陛下去走索,那奴才就去踏滚木。”全文最感动这句。其实在燕郎看来这只是玩笑话,却在端白被贬为庶民做他寄生虫时变成了真实的诺言。并神奇的,他们最终获得难以想象的成功——他们成立了名噪一时的走索王杂耍班。 端白想独自离开,不想拖累燕郎,在燕郎看来他的人生被主子抛弃了,被命运抛弃了,他只能妇人式地去寻死。 多年的积蓄被抢了,对于端白来说只是一个灾难的小插曲,对燕郎却是灭顶之灾。不能光宗耀祖了,还会成为父母的寄生虫,拖累父母也成为家乡的笑柄。还带回了端白这个“主子”式的寄生虫。不能买地盖房了,平民的梦想破灭了,没有未来了。(w w w . f w s i r . c o m)他仍然没有放弃端白,而是一如既往伺候他照顾他,替他设想周全。 做了王的贴身太监,此生就和王的命运绑在一起了。即使王被废,也不可能娶妻生子做平民。要做王一辈子的奴才。 他做不了重活,甚至有时拿碗都抖,因为他是一个没用的阉竖。 端白被废,给不了燕郎帝王的庇荫,燕郎只需要一个主子,一根牵引生命继续下去的线。 端白独自上路,还是在一个寒冷的清晨睁开眼就看到了自己忠实的奴仆,享受到随从给他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温暖。“我一路朝南走,陛下去过的地方,我都去过。”可想到端白当了传家玉得了盘缠,燕郎是否向父母乡邻乞讨得到路费? 端白只听见大缸被砸碎的声音,只听到同伴被杀的哀叫声,始终没听到燕郎被杀的声音。从第一次见燕郎,他就是习惯沉默而害羞的,象一个女孩子。
  • 7、 《我的教学生涯》读书笔记_1500字

    《我的教学生涯》这是关于中国教坛的泰斗人物斯霞的一本书。这本书我是向学校图书管借阅的,说实话最初刚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十分感兴趣,一方面作者从事的是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这与我自身的情况大相径庭;另一方面这本书已经出版二十多年了,那发黄的书页里的理论,我担心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并没太大帮助。但是随着一天天的阅读,当初的想法一点点的烟消云散,读过之后真是受益非浅。

    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的扉页上,诗人臧克家为斯霞题诗一首: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这是斯霞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她童心母爱的真实写照。

    斯霞老师从事教学72载,包括解放前20多年和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她所走过的是一条很不平坦的道路。在旧社会里被人嘲笑、瞧不起,受尽贫苦的折磨,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曾被打压和评判,但即使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她都不悔做一名小学老师。有人说过: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着她的行为,又是什么让她身处逆境却对教育事业义无反顾?在书中我找到了这样的答案:关于信念,斯霞自己也是说过的。当我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树立了一切为着孩子的成长,一切为着祖国的未来这样的信念时,我感到我是幸福的。有了对所从事的工作执着的热爱,再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斯霞老师正是如此,她没有让自己的信念成为花瓶,而是用她的实际行动丰富了她的信念,让它看起来是有血有肉的。她用她的信念和行为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正含义。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什么是爱岗敬业呢,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二条是这样说明的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它是一个标准更像是一个方向标。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故事: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呢。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诉你,我正在建造这

  • 8、 帝王江山观后感_帝王江山心得体会

    引子之后衔接人物介绍人物太多,而且比较长。一开始觉得惊艳后来就麻木了囧感觉可以把人物介绍融合在引子里,挑出6-7人就足够了咳咳,太多真的记不住,玩的过程么,觉得大框架挺好的。

    猜测正史向胭脂以及若水等出身青楼的妃子结局不太好 立韩卿岚为皇后 渣皇赐死胭脂若水常湘三人 寥寥数行字 清楚直白的说明了她们的一生

    常湘不算 曾经宠冠六宫的胭脂若水 到头来还不是三尺白绫葬芳魂

    每思至此 唯觉说不出的凄凉 唯能感叹一句帝王恩宠不过是镜花水月 转瞬成空罢了

    倘若当年不相遇 胭脂和若水 最终结局也不会如此凄惨

    个人感觉胭脂和若水神似 一样的出身青楼身份低微 一样被渣皇看上 一样曾经十分得宠 一样在姹紫嫣红的后宫佳丽中渐渐失宠 一样乞求在宫中平安终老 一样结局凄凉

    但胭脂比若水更为柔弱 若水比胭脂更为多才貌美

    若水外柔内刚 胭脂楚楚可怜 若水才华横溢惊艳帝都 胭脂只是寻常利北舞女

    倘若没遇到渣皇 若水尚能离开长安隐居山林终此一生

    可惜若水入宫时 宫中佳丽已有许多 且不说明丽聪慧的凉玉 日后其他女子如紫姗萧映真裴香浮等人 也都是不俗之人 这些女子不但美貌出众 更有出众家世 相比她们 若水想必优势全无

    在古代皇宫安稳平安终老不容易

    活下去就是最大的福 但这唯一的奢望也终成空

    写给我最喜欢的韩卿岚,最初攻略的是她,后宫妃子中最宠爱的一直也是她。

    常年的冷落忽视,被父亲幽闭至死的生母,处处使绊子的嫡母,这所有可悲的一切,构成了卿岚的童年。年幼的卿岚在韩府孤独长大,除了彩云她身边没有一个在乎过她,没有一人关心她过得如何。番外篇里的卿岚甚至在中秋节连一块月饼,也要彩云费心思才能得到,如此,可见卿岚在韩府的处境。正篇中西市初见卿岚,她告诫彩云有些话在外面说说可以,回韩府要慎言,如此谨慎,可见她在韩府的地位。

    卿岚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度过了她的童年,除了日夜相伴的彩云,给予过她温暖的还有她青梅竹马的剑寒哥哥,只是这份懵懂微妙的情感,却泯灭于皇权斗争中。虽然作者大大还未更新,但从番外篇孤城寒雪中,历史向剧情发展是剑寒惨死,卿岚人生最后一丝光芒希望破灭,不用想,也可以推测出卿岚之后黑化,直至自尽于冷宫。如此一生,实在是悲凉。她这一生,只有着错失的温暖和爱情。

    番外篇中,剑寒卿岚一别数年,本是良配恩爱夫妻的二人,却一句话都没能跟对方说过。而皇帝炎煜,卿岚甚至连提及都不愿提及,是恨吗?还只是彻底的无感?可我认

  • 9、 帝王观后感7篇

    观看电影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与优秀的作品共鸣,产生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找个时间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感悟,在写观后感的时候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知道如何完成一篇新颖的作品名观后感吗?以下内容主题是“帝王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为您分享的,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帝王观后感(篇1)

    诸葛亮的悲剧不在于跟错了人,而在于缺乏大思维,他加入了刘备阵营后引进的人才,在综合能力上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他来前那几位的(关羽、张飞、赵云),当他死的时候,几乎无将可用,这究竟是谁之错?一个积弱小国,不是休养生息,而是连续主动征战,究竟何用?为了证明自己还是要完成遗命?他的连续征战不仅耗费了自己的精力,也耗费了国家的元气,他死了,蜀国也亡了。假如能够持续地休养生息,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说不定蜀国可以成功再存活数十年!

    三国纵横时代,究竟谁在关注百姓和社会?那些所谓的英雄们只顾争夺,计谋第一,曹操最是典型,成了很多人的偶像,他的用人方式成了很多人的圭臬。但是,很多人似乎忘了,曹操之所以被视为奸雄,并不是由于他好像是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而是他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潜在君主,而是地道的一个诸侯军阀思维,缺少让人民臣服的大思维,利字当头,极其短视,大行权宜之计,不讲诚信,狡诈,不能容人,如果与刘邦相比,无疑是两个层级的人。

    在笔者看来,曹操是军阀的狼思维,而刘邦则属于君主的狮子思维!

    对此,我们可以从他对待孔融、祢衡等人的做法以及杀死吕伯奢一家就可以看出。平原人祢衡是个口才极好、目空一切的人,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他经常讽刺曹操,气得曹操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掉他就像杀死个麻雀、老鼠一样!但是这家伙有点虚名,如果杀了他,人们会说我不能容人!”

    最后,曹操还是把祢衡送给了刘表,刘表更坏,把他送给了脾气暴躁的江夏太守黄祖,试问黄祖这样的粗人怎能容得了祢衡,几天后就在祢衡当面顶撞黄祖的时候,被黄祖一刀劈死了!

    跟着曹操的人不少都心惊胆战的,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下场,也很难猜透他的心思,动辄坑杀袁绍7万兵众,这样的人怎能成就王道?

    三国时期应该是中国的“世界大战”时期,我们应该总结的是如何避免而不是欣赏战争本身!

    帝王观后感(篇2)

    内容简介:她出身门阀世家,金枝玉叶不输须眉。他起自寒微行伍,戎马铁血壮志踌躇。一场权力的交易,斩断她与昔日竹马的青梅之缘。一场

  • 10、 我的读书生涯作文6篇

    撰写一篇优秀的文章,通常需要反复思考与表达。真正擅长写作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并且勇于创新。如果你仅仅是写了个开头,那该怎么办呢?不用担心,读后感大全编辑认为“我的读书生涯作文”这篇文章是非常出色的,一定不能错过。请继续收藏我们的网站,关注我们的最新更新!

    我的读书生涯作文【篇1】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我就与书本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第一次接触到书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那时我还在牙牙学语,认识的字的确是少得可怜。不过爸爸和妈妈给我买了《格林童话》的彩绘本。有时突发兴致,还会翻开书本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尽管并不很懂,可也猜出了个大概。在我那个年纪,什么公主、王子的童话故事和那些精美插图,可以算是最吸引人的了。理所应当,这些幼儿读物成了我生活中的小伙伴。

    上了小学,我对书的喜爱依旧,只不过,我不再看那些书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小猪唏哩呼噜》、《猜猜我有多爱你》和一些学校订阅的低年级注音作文书。那时,读书时间挺充裕的,只不过读起书来还是有些费用力。因为一、二年级嘛,识的字又能多到哪里去呢!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页书时,碰上三五个不认识的字也算平常的了。于是,我就开始拼拼音,有些难拼都得花上好一会时间呢!有时,我真不想读了,但是,那书把我的魂给勾了去,不一会儿,我又捧起书本。

    现在,我已经五年级了,以前那些小孩子读读的书,我自然是不感兴趣了。同时,在读书方法上也有了改变:以前,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过去,还读出声音来。比如,遇到“递”不认识,我还会“di、di”拼个好几遍。而现在的读法则截然不同。我从大声朗读变成了默读,有时,还会做几张摘记卡呢!我一回想起小时候一遍又一遍地拼着一个不认识字的读音,就觉得好笑。现在我手中老捧着那些大部分小说,时常在书海中遨游,可老觉得时间不够多。说实在的,这时间和以前比起来也并不多。毕竟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学习时间越占越多,私人时间越来越少。为此,我时常像挤海绵似的挤出时间来,有时,甚至会拿一个手电在夜晚被窝里看书。总的来说,我已经离不开书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不仅是我的伴侣,还让我终生受益。

    我的读书生涯作文【篇2】

    南京,我于20xx年8月25日来到此地,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天,不久,我便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

    报名的那一天,我们因为某种因素在路上转了好久,因为是第一天,所以并没有什么担心,终于,我们好

  • 2019-09-20

  • 2023-03-17

  • 2019-10-20

  • 2019-10-24

  • 2019-11-06

  • 2019-09-23

  • 2021-09-13

  • 2021-12-06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09-20

  • 2021-10-09

  • 2021-11-09

  • 2019-09-20

  • 2021-11-24

  • 2021-09-14

  • 2021-09-27

  • 2021-09-17

  • 2021-10-26

  • 2019-10-19

  • 2021-08-09

  • 2019-10-29

  • 2021-08-28

  • 2019-10-19

  • 2019-11-12

  • 2019-10-23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12-21

帝王生涯读书笔记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帝王生涯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帝王生涯读书笔记、2024帝王生涯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