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 > 地图 >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2024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相关栏目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热门栏目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推荐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

(共 6560 篇)

  • 1、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

    就像晓风说的那样“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亮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刻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乐呢?”

    每当读到张晓风的作品都会被她的淳朴的文风所打动,没有镌刻俊秀的文字,却有朴实无华的美感,总能打动心里的某个角落……

    《六桥》这篇文章,被作者誉为苏东坡写的最长最美的一句诗。从宇宙混沌初开之时,海洋与陆地便唇齿相依,因而在海洋中慢慢滋生的陆地终于在某一天孕育出人类——这种高级动物,当人在呱呱落地之前与水是如此密切,而后又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供应的物质源源不绝,你可以欣赏他的春华秋实,他的横岭侧峰,但人类不可能忘情于水。从胎儿时代就四面包围着我们的水。一旦离开我们而去,日子就会变得很陌生很干瘪。”表面上看似是在阐述着水和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实则表大她浓浓的乡愁。少小离家,乡音未改鬓已催,故乡载着他的童年,他的天真烂漫的回忆,当然这用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古至今。

    譬如东坡“六桥横绝天汉上”,明代的袁宏道“六桥杨柳一络,牵峰引浪,萧疏可爱。”桥就似“湖水的陆地”,而湖就似“陆地中的海洋”自然而然的陆地与海洋相辅相成,最后总要归结晓风对于故乡那份浓重而深切的情意。所谓落叶归根无非就如此吧。不论后天生活或是周遭多么温馨,舒适,但如若除去外表浮华的东西,本质上还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如果你一个人身居异地,一旦重返故土,那种亲切之感便会油然而生吧,所以当张晓风再次站在六桥(六个桥洞把桥分成七段)时,她仿佛看见很多年以前东坡生前所写下的最美的一句诗……因而心里的喜悦平静也无限的华美悠长。

    《月,阙也》是我认为此书中可感最多的一篇。从古至今,月总是很多事物的象征。譬如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少妇对塞外丈夫的思念之情。人类对于事物所寄予的美好愿望,抑或是浓重的哀愁……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不仅仅是作者,我也深深爱着阙月。在文学专书的解释中“阙”即缺。何谓阙月?阙月即缺月。缺月虽然不及圆月那样看似完满,但却给人一种难于语言的美。那美似乎美得更加惊心动魄,美得更让人心醉……

    况且人生在世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月亮亦如此,所以晓风会说“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图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

  • 2、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

    台湾出产的女作家中,龙应台和张晓风是有趣的对比。第一印象,龙应台是刚,是冷峻,可犀利如她,竟也写出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样柔情似水的文字;张晓风则相反,初读是柔,是华丽,是美不胜收,却句读处处透着一股子豪劲。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千回百转,也

  • 3、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2024范文
    我读张晓风

    台湾出产的女作家中,龙应台和张晓风是有趣的对比。第一印象,龙应台是刚,是冷峻,可犀利如她,竟也写出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样柔情似水的文字;张晓风则相反,初读是柔,是华丽,是美不胜收,却句读处处透着一股子豪劲。

    张晓风的散文集《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

  • 4、 从你的世界路过读后感

    从你的世界路过读后感(一)

    文/藤堂非

    去印刷厂看封面印刷的那天,是我二十六岁的生日的前一天。

    十八九岁的时候,每次过生日都过得各种张扬。似乎有着用不完的力气,和完全不需要睡眠的一精一神。然后经历大笑和眼泪,经历恩师和人渣,经历放肆和收敛,一步一步,就走到了今天。似乎不再需要什么庆祝,也不再需要什么惊喜。我站在印刷厂的宽阔的机床旁,看着暖黄色的封面一张一张流淌出来。

    那雨后的街头,黄昏的灯光就这样毫无防备地打在心上。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直到最后确认书名之前,我其实都对这句话没有太大的感觉。

    拿到样书之后的某一天,坐在加班后空荡荡的地铁车厢里,翻着书页。

    看着那些早就已经熟悉的故事,忽然有些暖暖的。

    张嘉佳的文字,其实很难下定义。

    就好像你买了票,去看一场你早已熟悉的电一影,原本以为熟悉到没有惊喜。却发现从头到尾,你依然深陷在他的故事里。笑点里夹杂着泪点,泪点里夹杂着说不出的感觉。你本指望用来打发一些独处的时光,散场之后,一个人回家,却还默默回想了很久。

    经典的那些故事就不说了。像是茅十八时过境迁的沉默表白,或是幺鸡藏起一只杯子的淡淡暗恋,抑或暴走萝莉遭遇出一轨的隐忍和伤痛,还有文静秀气的小玉的爆发和放手有时候,看他们的故事,总觉得像是看着曾经某个时刻的自己。每个人走的路或许不同,但曾经的奋不顾身,又如此的相似。

    每段感情或许都是一场拉锯战。有人心安理得,被一爱一得有恃无恐,有人倾其所有,却只能面对无动于衷。越是想要守护对方,却越是走不到那个人的心里。从执着到放手,从温暖到怀念,有过那么多不甘心,本以为会一直不放手,却又在最后无言地接受了。

    原本想停留在你的世界和你一起前行,最后却只是路过而已。

    因为,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

    但,如果只是一味抒情,那就不是张嘉佳。

    他不愿意连篇累牍地煽情催泪,更愿意在把你惹哭的时候伸过来一根棒一棒糖。

    他喜欢讲故事。也擅长讲故事。比起眼花缭乱的摆谱,他更愿意简简单单地去讲一个故事。让人笑着想读下去,笑着想拍桌子,然后笑着若有所思的故事。

    小人物的故事,往往更打动人心。

    如果你喜欢看故事,那这是一本你一定愿意看下去的书。

    如果你想要标榜自己的高大上品味,你可以左转诺贝尔文学奖一精一选。

    至少,对我来说,在二十六岁开始的新的一天里,在寥寥无人的地铁车厢上,从张嘉佳的世界路过,很踏实,很温暖。

    从你的世界路过读后感(二)

  • 5、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幸好,你没有从我的全世界路过

    幸好,你没有从我的全世界路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

    陈 晨

    文/陈 晨

    岁月的晨晨昏昏,命运的兜兜转转,幸好,最后身边是你。——题记

    盛夏的夜,寂静安然,适合想念。

    夜深不寐,倚坐床前,一如既往盏灯静读,细细品味这来自灵魂的文字,沉醉其中。

    窗外,繁星点点,蝉鸣幽幽,夏天的风轻轻拂过,轻卷起窗前的帘幔,撩起发梢,倏而脖颈间一阵酥痒,思绪如潮,如这微风一般荡旋,撩拨开心底的丝丝情怀。记忆在安静的文字中游走,沉澜光影入怀,往事重现。

    去年夏末秋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同名电影宣传流窜在各大电影院,无奈“单身狗”一枚,无人作伴,迟迟未看。偏是那时的我,如此执拗,不肯为将就的婚姻折腰,一意孤行,落得个“要求高、难弄”的“骂名”。徘徊在漫漫相亲路上,伫立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竟不知哪里才会是我的人生归宿?对感情,我胆小,做不到小玉对马力那样,可以为爱付出一切,所以我必须用层层屏障将自己围住,才能将迷茫与无助深深隐藏。

    直到我遇见了你,那个站在我面前腼腆的你,四目相对的一瞬间,我竟有些恍惚,生出些许迷茫,未知那曼妙的缘分,是否会降临在我身上。

    你陪我去电影院看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谢幕,暗暗感叹生命无常,曾是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然世事沉浮,情缘难料。刻骨的情,缠绵的意,盛极荼蘼,却戛然而止,也抵不过命运开的一个玩笑。

    路过,难道亦不是错过?

    于世二十六载,看惯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许是怕了,不敢轻易将心付诸于人;又许是因为亲人的催促、唠叨声终日萦绕耳边不断,忧思惶惶,内心凄凄,唯以独善其身以此相抗,聊以慰藉。所以,面对你的频频邀约,我总是以忙婉拒。

    人的一生终究会遇见很多人,真正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安意如说: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是过客。面对我的多次拒绝,也曾有一段时间,你不再理我,毕竟一颗火热的心能承受几次冰冷的浇灌。正当我以为就要从彼此的世界路过,相忘于江湖时,你又重新出现,就像猪头爱崔敏那样穷追不舍,即使深知前方是万丈深渊,你也试着往下跳。

    在满腔热情的包围下,冰冷的心一点一点融化,我开始慢慢接触你。在一起第11天,吃饭时我突然对你说:“我想结婚了”。你似乎愣了一下,抬起头,很认真地一字字回答:“那年底就结婚。”语气坚定。相恋一个月,仿佛认识了很久,不管多忙,总是每天抽空来见我,哪怕只有匆匆一面。用心的人,再忙都有空。元旦前一天,我将幸福公开,“终

  • 6、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一)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一陽一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眶。由起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只要最后是你就好。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最初对这本书感兴趣,是无意间在微博上看到了作者一篇文章,对他有了些兴趣,知道了这本书,在看到这段话时瞬间被秒,当即决定买下。后来在看的时候也没有一气呵成,时断时续,但它却总能神奇的戳中我的泪点,欲罢不能。

    在别人的故事中,流自己的眼泪。是的,我为管春、一毛一毛一的一爱一情流泪,我庆幸在这繁华匆忙的尘世,他们没有转身就此错过,兜兜转转,所有的繁难,到最后竟简单到点点头就好的地步。我为荔枝和茅十八的分离流泪,不为他们没有在一起,只为他们曾那样真挚而热烈地想着今后要永远在一起。我为骆驼和他的姑一娘一流泪,为他以味蕾纪念她的方式心酸庆幸,还好,在所有一切和她有关的记忆变得模糊之时,他还有办法记得她。我为小玉和马力流泪,她为他和另一个女人拼酒,喝遍了大半座城的酒吧,最后栖息在他肩头撒娇流泪的人却不是她,只能说句好累来掩饰伤悲。我为我和姐姐流泪,为她一逼一着我学电脑,为她假扮别人和我聊天,为她在死前敲出的我一爱一你。我为王慧流泪,这是我真正觉得在唱独角戏的主人公,她飞蛾扑火般的一场一爱一情给她带来一个未婚先孕的身份标签,除此之外和一张十万块的支票,可她到底是以末等兵的身份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一等生。

    实在不是我泪点太多,而是这样的故事真实又虚幻,这样的结局心酸又完满。我想真正吸引我的是这样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身上散发出的无所畏惧的光芒,快意恩仇,颇有江湖儿女的风度。生活总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与无奈,相貌不佳惹人烦,身材不好惹人烦,工作不顺心惹人烦,恋情坎坷惹人烦。你不知道下一个烦恼是什么,可它总能冒出来。那要怎样,掩面痛哭还是自我了断?办法总比困难多,自己的人生是要活出自己的光彩,在理智无法告诉你怎样做的时候,就相信直觉。相貌不佳就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否则也只是一个花瓶而已。身材不好就减肥,减不下就找适合自己的穿衣方式。工作不顺心就去充电,做自己喜欢的才能喜欢自己做的。恋情坎坷就放手,让你觉得累的是坏掉的一爱一情,去找一个对的人。

    正是他们一个个只图此生尽遂我意,不管满身鲜血淋一漓的洒脱自在让我感到深深的羡慕,因

  • 7、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一本很好的书,下面小编整理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欢迎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一

    第一次看到张嘉佳的名字是在《one》觉得他的文字不错,于是上微博看了一下,发现了这本书。想读读他每个故事里的故事,看能不能找到相似的自己,我想是的。

    他封面上的第一段话就深入我心。“如果你要提前下车,请不要推醒假装熟睡的我。这样我可以沉睡到终点,假装不知道你已经离开。”

    每一个温暖的故事,可能里面都有一个我们在这个世界路过的影子,时光太好,青春太短,幸福太远,怎么跑不如潦草穿了衣服,一路种花,在碧水青山里,写自己的句子去。那么,就让我们做个温暖的人,温暖的从这个世界路过。

    最近这个多事之秋,活着就有机会变好,也许能收到久别重逢的讯号。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二

    这本书,让我笑到肚子疼,让我哭到止不住,让我领悟到“哇塞,这个世界原来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故事,有这样的感动”。

    同样是三十岁出头的作家,一个刘同,一个张嘉佳,我只能用书中的原句来形容了,“花开两朵,天各一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轨迹,不一一样的人生。当然,从生活态度和阳光度来看,刘同更加充满了正能量。

    不是说张嘉佳不如刘同好,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一直认为,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我觉得我真的天生对那些总是散发着悲伤气息活着负能量的东西有种不自觉的远离感,虽说那些也是真实的,可是我就是没有办法去多接触,就是不喜欢啊。所以让我们这些很傻,很二,但很温暖的人,在一起,越影响,越温暖,才会很舒服。

    我虽经历地没有像他们那样丰富,但个人觉得吧有些话说得特别对。秋微姐说:“如今社会渣男比例增多,且趋于低龄化。”刘同说:“以前的人,好歹有个变。现在的人,就直接死机。”多精准啊,看看这两个八零后作家,貌似以前都是渣人,神奇的是,都逆袭了啊!

    这些男人,好矫情,好得瑟,好贱,好感动!!!真想说,你们好幸运,能遇到那么多对你们好的人,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你们自己不去努力,不去珍惜,这一切也是白费。这就是刘同和张嘉佳的区别,我更爱前者,他是我的榜样。不愿选择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们的孤独,虽败犹荣。

    这本书里,让我停留的话语。

    “总有几分种,其中的每一秒,你都愿意那一年去换取;总有几颗眼泪,其中的每一次抽泣,你都愿意去拿满手的承诺去代替;总有极端场景,其中

  • 8、 从你走过的全世界读后感

    “青春啊,就像一座砂制城堡,仅因一些不足挂齿的事就瞬间崩溃了。”感情不是一座砂制的城堡,却也会因一些不足挂齿的事就瞬间崩溃了。

    它是一本书,一个个睡前故事也成了我的枕边读物。每天晚上,它被捧在手上,我的眼光会抚摸它的一行一道字迹。它让我微笑,也让我流泪。而且每晚,我会在心里对它说一声:晚安,明天,我们在下一页见。

    从第1页到第116页、215页。三夜后,它已经被读到了277页。你或许不能理解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因为它只有295页。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过得很痛苦,很希望读它的时间能够长一些,可左手的沉重的让我无奈的发现右手的页数越来越越薄。

    我很享受与这本书的每一刻,哪怕是被彻底掩上的一刻。故事的句子,几可感同身受的诵读。它的一部分,无法被读完。读它时,在一共落过多少次泪,它不记得。因为我的泪痕并没掉在纸上呢。是有好久没有为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姐姐,别人的爱情,别人的生活而热泪盈眶了,而长太息。多少执念却梦不到天明,多少天明却白不透秘密,不过是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

    想起一句台词,“青春啊,就像一座砂制城堡,仅因一些不足挂齿的事就瞬间崩溃了。”感情不是一座砂制的城堡,却也会因一些不足挂齿的事就瞬间崩溃了。

    如《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我的青春时代里就没有一个女人,有的是一个个的回忆。我已经不想记得那时发生的事。那时,爱情小孬的我,还不足以进行那些恋爱的战役,所以拒绝委身于爱情。是那么的没有自信,没有自己,感觉一个城市只有一个人。当我们以为很多感情是自然,却渐渐变得不自然。

    它是一本小说,一本书名很微感的小说,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它了——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它是一碗鸡汤,流淌着作者的善意关注和自由的表达。我们是他的朗读者,他是我们的摆渡人。如果说他从我们的全世界路过,那么他还是是全世界晚安的代理人。它又是一声晚安。他站在你的全世界道声晚安。无论你在这世界上的哪个时区,无论你在这一天过得多么糟糕无助。这声晚安填补了额外的经纬度,齐整所有的时间,穿越时差愿你好梦。

    关于你我的生活与爱情,我们不是读者,而是作者。世界待我何,我侍之如一。那么,晚安。

  • 9、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读后感

    篇一:《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

    昨晚看完了张嘉佳的这本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是一本让人哭笑不得的书。

    很多小故事,关于初恋、执着,每次翻开一个故事的开始,都会笑的合不拢嘴,然后慢慢就笑不出来,慢慢就哭了,刚哭得酣畅淋漓,翻开第二个故事,又破涕为笑……周而复始,直到结尾。

    这种能轻易操控读者感官的书,总是让我很无奈,自己买来的,总要承受得住它的无理取闹,就像每一次恋爱,总有幸福和泪水,无法抗拒。

    我记得以前上过一堂课,是一个大学教授讲的关于文学在现在这个社会还存不存在的论题,那时候我很纳闷,文学怎么会不存在呢?那么多人写书,再不济还有几百k的言情小说也算啊。后来我开始从言情小说界莫名被一个姑娘带进了廖一梅的话剧本,才觉得自己以前看的书,不算书。你以为我会说我终于知道啥是文学了?我其实还是不知道,它现在在我心里就像一个轮廓,摸不到看不清,但是我知道它存在,它跟别的不同,可要说不同在哪里,我也说不上来。

    早前看过余华的《兄弟》,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看过言情小说没有几百也有几十了,没一本想得起来给了我什么感触,最多哪个主角长得帅罢了。我想这就是不同吧。好的故事发人深省,痛苦之中还能看见希望,遭遇的波折越多,越让人坚强。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逆境中求生。让痛苦中的人看见希望,让幸福中的人珍惜眼前。

    里面有一则小故事,是关于一个七十岁的老母亲在酒吧里的宣言,真真是戳中要害,我们这一辈人没有经历过知青下乡,没有经历过饥荒,却总是怨天尤人,总是轻言放弃,总是哀叹时运不济,没有耐心没有信心没有勇气……她说得真好。

    篇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

    刚开始接触张嘉佳是在微博上看他的睡前故事,喜欢他的每个故事,每次阅读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赶脚。说实话,最初的时候,我分不清他的故事跟大冰的故事,慢慢的看得多了,从故事中了解了他们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后,就能轻易的分辨出来了。我想我喜欢他们的故事,更多是因为渴望、向往那种生活态度,感觉每一个人都是在做自己。

    有人这样说过:“懂事之间读《小时代》,情动以后读张嘉佳。”说的就是我的状态,读书的时候,总会趁着课间、自习课的时候偷偷的看《小时代》。接触张嘉佳是在这几年,刚开始每天睡觉前会去微博看他的故事,看他今天更新了木有。没有的话,我就翻他往前的微博,找找没看过的故事。这应该是第一个让我把微博全部翻遍的人儿,此待遇胜过男票啊,虽然我单身就是了。

  • 10、 从你的世界路过读后感5篇

    期望这份“从你的世界路过读后感”能够解决您的疑虑并带来援助。拥有优秀的书籍,就拥有了幸福;阅读经典之作,便可品味出美好人生。在仔细阅读完作家所写的文字之后,我们是否会有种感悟呢?下笔写出读后感,将头脑中的宝贵思想记录下来,这样就能更好地扩展我们的知识。欢迎各位阅读,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从你的世界路过读后感 篇1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应该是最近几年读的最快的一本书,每天无聊时候翻翻,一个星期翻完,足以说明文字有多么的肤浅、内容有多么的轻松。肤浅的文字其实没有贬低作者的意思,只是相对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来说读上去毫不费力气。

    书是j同学推荐的,xxxx年在亚马逊入手。作者张嘉佳,看名字一直以为是像张艾嘉一样的女子,结果发现是一爷们,封面右下角写着“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自己对心灵鸡汤比较免疫,去掉心灵,留下鸡汤就好。随着年纪增长,能直击心灵的故事逐渐减少,很多动人心魄的情景终究会成为回忆,风尘后在记忆深处慢慢抹去。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漫画彩页:初恋、表白、执着、温暖、争吵、放手、怀念,越发让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姑娘写出的书。故事内容也是按照上述的七个场景展开,从第一夜初恋开始,到第七夜怀念结尾。

    书中的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很多桥段和画面会不自觉在头脑中浮现。按照作者在后记中的说法,几乎每篇都称得上一个完整的故事,都被影视圈的朋友拿走,做成一部部长片。本书成稿于20xx年底,6年时间被改编成很多看过的电影也就符合了作者的说法。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四夜温暖中,第5个小故事,《摆渡人》。不长的篇幅,“酒吧高尔夫”让自己迅速回忆起电影之中的情节。因演员阵容过于强大,聚集了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杨颖、杜鹃、熊黛林等众多明星,所以当年并没错过这部电影,而编剧和导演,都出自作者之手。

    全书38个故事,有亲情、友情、爱情、宠物情等形形色色的感情,更不乏暗恋、酗酒、出轨、斗殴、颓废、死亡等桥段。就好像第五夜争吵中,第2个小故事,《有时候我们失控》,“没什么好怒的,大家都想赶时间,但我不想赶着死;大家都想抄捷径,但我不想抄末路”。其实很多时候,不作死真的不会死。

    用作者的话结束本文:故事里,形形色色的主人公到处串场,转身却又不见。那么多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单的,有疯狂的,有无聊的,也有莫名其妙的,还有信手乱侃、胡说八道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随便打开一篇就可以了。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09-25

  • 2022-01-20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09-28

  • 2022-01-25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2-01-1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03-02

  • 2019-09-23

  • 2022-01-28

  • 2021-11-27

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2024从你美丽的流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