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 > 地图 > 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2024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
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相关栏目
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热门栏目
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推荐
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

(共 5558 篇)

  • 1、 读《不讲道理的磁铁》有感

    我喜爱读书,读书使我受益匪浅,书本也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今天,我读了一个叫做《不讲道理的磁铁》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从前,一个小男孩铁制的文具盒里装了好多东西:小刀、橡皮、曲别针、大头针、积木,等等。大家一起非常快活。

    有一天,小男孩把磁铁放进了这里,他能吸住一切铁的东西:小刀从他身边经过时,就被他牢牢地吸住了。磁铁向大家宣布:“我现在是文具盒里的国王了,不准违抗命令,不然将受到惩罚!”

    大头针一反驳,磁铁就把大头针吸到自己身上,这可把大伙儿吓坏了,胆小的纸片差点儿没把心吐出来。

    时间一长,大家发现了磁铁的秘密——只会吸住铁制品。大伙儿一合计,把磁铁摔到了桌子底下,磁铁碎成了两半。

    狂妄自大的磁铁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不能骄傲自满,待人要友善,不然收获的会是大家们的不满与抗争。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大家应该和谐相处,文明待人,做人要公平公正。在这个平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恰恰能在这里体会到——磁铁自己当然也不想生活在这样专制、高压的统治之下,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希望人人都能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向往并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品质;也希望这种品质能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

  • 2、 读《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有感

    读《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有感

    文/方琼琼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讲道理的学科,其本身具有严谨的、条理清楚的、具有逻辑结构的知识实体。因此,教数学最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了什么,而是怎么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知道为什么是这样。

    那我们的教学讲道理吗?一不小心,我们总是把其中的理当成顺其自然的结论,认为无需再去验证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也可以看到题目中若出现写出你的理由这样的要求,该题的正确率一定会特别低。有些孩子刚脆不答,有些孩子则会表示我知道但是我说不来 。是的,我们的孩子会做题,但不太会说理。这单纯地是表达能力的问题吗?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我是否缺少了这样的引导意识?《做一个讲道理的老师》这本书深深地引起了我的思考,让我时常问自己:道理讲透了吗?几次实践下来,我发现讲理的数学课堂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内心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究者,讲道理的数学课堂则给了孩子这样的一个机会。

    那怎么样讲道理呢?本书从数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数学教学需要哪些道理和课堂该如何讲道理三个层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明理的教师,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明数理,知教理,行道理。对照书本,我发现自己对知识本质的学习还很不够,比如我也常常在备课的时候思考这个内容的本源起点是什么,但往往只是一想而没有去查找导致对知识的脉络不够熟悉。其实,数学知识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无数知识点串成的一个知识体系,但在不同的知识点中都能找到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只有立足生长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只是基础,引导好他们联通新旧知识,把握知识本质。联系这里,我想到我们的拓展课案例《三角尺的再认识》中因为需要而提出了一个单位角的想法,那追溯到知识本源,就是所要组成的物体里含有多少个单位个体的数量。

    大人跟孩子的视角不同,很多我们以为顺其自然的内容对缺乏生活生长经验的孩子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行道理的路上我还有很多路要走,希望能继续参照本书,让我的学生能做得来,想明白,说清楚。

  • 3、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读后感800字

    在《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一书中,让我认识到数学道理指的是数学知识的本质,数学学科的定理、法则、算理等知识的产生、发展及每个规则的确定其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数学道理。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探寻讲道理的课堂,第一讲问题我们的教学讲道理吗?第二讲探求数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第三讲思索数学教学需要哪些道理?第四讲策略课堂该如何讲道理?这不仅体现了罗鸣亮老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更重要还说明了罗老师处处想着如何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下篇为我的讲道理课堂,立足实际教学活动,从教学出发进行思考,给出众多课例体现他是如何践行做个讲道理的老师的,这并不只是个性的自然流露,恰恰体现了他这样一种思考我们怎么才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去学,并能真正做到乐在其中,悟在心中?

    如果数学课堂上不讲道理,学生不知道数学知识的来源,只知道概念或公式的结论,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学科,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如为什么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和是3的倍数就是3的倍数的特征?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x高?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x高2

    此类问题,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善于在教学中引导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与数学知识对话、唤醒学生寻求知识的兴趣,通过问题引领、对话交流、思辨提升、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挖掘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那些深层次的数学之理,让生涩难懂的数学道理变得熟悉亲切,使学生们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感悟,明晰知识产生的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讲道理的策略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明理。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在学生数学现实的基础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在讲道理中理解知识本质,促进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发展思维,增强能力,使学生在讲道理中发展学科综合素养。

    数学教学路上,我将跟着名师的步伐,不断学习,力求达到让学生学会讲理,愿意讲理中学习数学,自己则成为一名讲道理的数学老师!

  • 4、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后感2000字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后感2000字

    郭怀玉

    2017年11月9日河北省名师胡志红工作室开幕式那天,主持人胡志红老师给工作室每个成员发了一些图书要求大家回去一起阅读,其中有罗鸣亮老师的《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一本书。时常闲暇之余,翻开它去欣赏罗老师的风趣幽默,领略他深邃的思想,欣赏他的睿智豁达。在家中能走进罗鸣亮老师朴实又充满浓浓数学味的课堂,能领略他的充满灵动智慧讲道理的课堂,在家里就享受了营养丰富的饕餮大餐,领略了名师的风采,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这本书是罗鸣亮老师创作的,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探寻讲道理的课堂,第一讲“问题——我们的教学讲道理吗?”第二讲“探求——数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第三讲“思索——数学教学需要哪些道理?”第四讲“策略——课堂该如何讲道理?”这体现了罗鸣亮老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下篇为我的讲道理课堂,立足实际教学活动,从教学出发进行思考,给出众多课例体现数学本质,构建讲道理的数学课堂。

    有幸听过罗鸣亮老师的课,他的课让人眼前一新,教学风格风趣幽默,让人很放松。他引导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他让学生讲道理。他的课总是能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带来思考。书中《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案例,让我印象深刻。“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来的?其道理究竟何在?”读了这本书才明白长乘宽的本质,我们要成为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少一些“不讲道理”,多一些“有根有据”。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讲道理的课堂就是把时间留给学生讲理,把空间还给学生明理,让学生在讲理中提升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在明理中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促进学生养成追根溯源的精神。

    我们先看看罗老师的一节课。他通过别开生面的师生间问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开始他从数涂满红色的正方形纸开始,运用数形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在不断猜想“红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小数表示”的思维活动中,引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整节课以问题为驱动,从“你懂得数数吗?能用1表示?你会用什么数表示?怎么办?你有什么办法?为什么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怎么看出的?0.88的两个8一样吗?你怎么讲道理?”等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不断追问,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变倾听为思考。在讲道理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体验思维的乐趣中,发

  • 5、 读《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有感800字

    读《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有感800字:

    在《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一书中,让我认识到数学道理指的是数学知识的本质,数学学科的定理、法则、算理等知识的产生、发展及每个规则的确定其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数学道理。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探寻讲道理的课堂,第一讲问题_我们的教学讲道理吗?第二讲探求_数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第三讲思索_数学教学需要哪些道理?第四讲策略_课堂该如何讲道理?这不仅体现了罗鸣亮老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更重要还说明了罗老师处处想着如何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下篇为我的讲道理课堂,立足实际教学活动,从教学出发进行思考,给出众多课例体现他是如何践行做个讲道理的老师的,这并不只是个性的自然流露,恰恰体现了他这样一种思考_我们怎么才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去学,并能真正做到乐在其中,悟在心中?

    如果数学课堂上不讲道理,学生不知道数学知识的来源,只知道概念或公式的结论,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学科,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如为什么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和是3的倍数就是3的倍数的特征?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x高?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x高2

    此类问题,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善于在教学中引导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与数学知识对话、唤醒学生寻求知识的兴趣,通过问题引领、对话交流、思辨提升、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挖掘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那些深层次的数学之理,让生涩难懂的数学道理变得熟悉亲切,使学生们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感悟,明晰知识产生的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讲道理的策略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明理。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在学生数学现实的基础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在讲道理中理解知识本质,促进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发展思维,增强能力,使学生在讲道理中发展学科综合素养。

    数学教学路上,我将跟着名师的步伐,不断学习,力求达到让学生学会讲理,愿意讲理中学习数学,自己则成为一名讲道理的数学老师!作者:魏祎

  • 6、 《蛮不讲理的猫王》读后感200字

    《蛮不讲理的猫王》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猫王想找东西吃,恰巧一只花猫拎着一条肥鱼走过,猫王把鱼抢过来,吞进肚子里。可是,它吃进肚子里的鱼是有毒的河豚,花猫正准备拿去埋呢。没一会,河豚鱼的毒素发作了,猫王一头栽倒在地上。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总是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迟早有一天会吃了大亏,害了自己。就像故事中的猫王,他没有听花猫把话说完,就把河豚给吃了,结果把自己给毒死了。

  • 7、 读《当代讲道艺术》有感

    读《当代讲道艺术》有感

    文:牛巧英

    作者:斯托得

    翻译:魏启源,刘良淑

    出版社: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6年

    一:概述:(书的性质,成书目的及内容)

    《当代讲道艺术》是一本讲道类的书籍。论讲道的书要写得好,非有经历的传道人莫属,本书的作者斯托得博士不但是英国少数伟大的传道人之一,并且他能自由地从事写作与旅行讲道,他的事奉遍及世界各地,看到此书,让人欣喜。

    作者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所有传道人更加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召命,使一个迷路的世界晓得神的救恩之道。

    作者认为:讲道是传福音并使教会健全发展不可或缺的,现代的情势虽使讲道更为困难,却丝毫没有减少其必要性。

    本书的重点不是在分享讲道的技巧方面,而是在神学和个人方面,作者特别强调“讲道如筑桥”,真正的讲道是横跨圣经与现代世界之间的桥梁,两端必须同样稳妥。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是历史纵览,作者盼望读者和他一样觉得讲道有说不出的“荣耀”,以致在第二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面对围攻讲道的许多问题,第三章谈论讲道的神学基础,作者的观点是:神学比方法更重要,即没有坚实的神学基础就无法教导,真正的讲道是根据圣经或解经的讲道。第四章是作者所强调的“讲道如筑桥”,第五六章是对怎样做研究和准备讲道提供的建议,第七,八章是传道人的特质,必须真挚,热诚,有勇气,谦卑。第九章:结语,包括精选书目及简写一览。

    二:本书的优点:

    本书的优点甚多,我只谈三个方面:

    第一:重点突出,本书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神学方面,作者从五个方面来分享:对神,对圣经,对教会,对牧师职分,对讲道的信念。二是个人方面:包括了讲章的预备及传道人本质的特质。

    第二:“讲道如筑桥”:传道人的关键任务就是把圣经世界与现代世界连起来,正如作者所比喻的“讲道如筑桥”,一头是圣经,一头是现实,讲道人筑起中间的桥梁,让圣经进入生活,让生活回到圣经。

    第三:“引文丰富”:本书丰富多采的“引文”是作者就读了近一百本论讲道传播以及相关主题的书籍的精华,作者分享了他的阅读收获,读则受益。

    我个人对本书的一点看法:

    本书作者认为讲道最重要的秘诀不是在技巧方面而是在神学和个人方面,这个观点我完全同意,但是,作者在本书前言中说:“他没有谈到讲道的姿态,技巧,表情等,部分原因是,可以借着尝试和错误并借着善意的批评才能学好,”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姿态,表情在实践中容易改正,但是讲道技巧除了操练

  • 8、 《听老子讲道》读后感800字

    读《听老子讲道》有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文学大师。在这众多文学大师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而现在我读的这本书,就是那闻名天下的老子毕生的道义总结,让我来给你们娓娓道来。

    这本《听老子讲道》总共可以分为几点来诉说。

    一、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过,但是真正去理解它的却寥寥无几。许多人字面解释说:大智若愚,就是非常聪明的人好像很笨一样。然而这个解释对不对呢?答案是肯定的,没错,大智若愚就是看上去很傻,不介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愿意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这也就是成功者所为。别人不愿意操练,他就要更加努力地去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他却更加勤奋地做准备;别人不愿意多付出,他就多付出。所以,他成功了,而那些天才,聪明的人却没有成功,这就是大智若愚。

    二、“无”胜于“有”

    看着我这个标题,很多人会嗤之以鼻。无怎么可能会胜于有呢?无不就是什么都没有,一个穷光蛋吗。我只想对这些人说:“是的。”没错无就是一无所有,但是,一无所有也意味着没有痛苦、悲伤、悔恨等。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少妇坐在河边哭泣,哭得非常伤心。一个路人看见了,就走过去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少妇哭着说:“我的儿子死了,丈夫把我赶了出来,如今我走投无路,一无所有了,我觉得生活实在太痛苦了。”那个路人问:“那你出嫁前,觉得痛苦吗?”妇人说:“那个时候我无忧无虑,过的非常快乐,不知道痛苦是什么。”路人就说:“对啊,在你出嫁之前,也没有丈夫和儿子,但是你一样过的十分快乐。如今你这么痛苦,可见不上没有丈夫儿子这件事让你痛苦,而是你自己的心。”人生便是如此,我们总是去定义人生:拥有是幸福,失去是痛苦;得到是快乐,放弃是哭泣。所以我们才会去害怕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怕这一切不能永恒,所以就紧紧地去抓住它,不让他离我们而去。但是,抓的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所以“无”看似一无所有,但是它却比“有”要拥有的多得多。

    三、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老子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上善若水的意思大多数人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就很好的说明了人的天性,人都是喜欢往高处走的,没有人喜欢鞠躬尽瘁,谁不想当大哥。但是,做人不能总想着当大哥是把,做人就是要像水一样,甘居下位,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与世无争。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非常难的,也正是因为这般的困难,凡是能达到这点的,已经

  • 9、 读《听老子讲道》有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文学大师。在这众多文学大师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而现在我读的这本书,就是那闻名天下的老子毕生的道义总结,让我来给你们娓娓道来。

    这本《听老子讲道》总共可以分为几点来诉说。

    一、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过,但是真正去理解它的却寥寥无几。许多人字面解释说:大智若愚,就是非常聪明的人好像很笨一样。然而这个解释对不对呢?答案是肯定的,没错,大智若愚就是看上去很傻,不介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愿意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这也就是成功者所为。别人不愿意操练,他就要更加努力地去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他却更加勤奋地做准备;别人不愿意多付出,他就多付出。所以,他成功了,而那些天才,聪明的人却没有成功,这就是大智若愚。

    二、无胜于有

    看着我这个标题,很多人会嗤之以鼻。无怎么可能会胜于有呢?无不就是什么都没有,一个穷光蛋吗。我只想对这些人说:是的。没错无就是一无所有,但是,一无所有也意味着没有痛苦、悲伤、悔恨等。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少妇坐在河边哭泣,哭得非常伤心。一个路人看见了,就走过去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少妇哭着说:我的儿子死了,丈夫把我赶了出来,如今我走投无路,一无所有了,我觉得生活实在太痛苦了。那个路人问:那你出嫁前,觉得痛苦吗?妇人说:那个时候我无忧无虑,过的非常快乐,不知道痛苦是什么。路人就说:对啊,在你出嫁之前,也没有丈夫和儿子,但是你一样过的十分快乐。如今你这么痛苦,可见不上没有丈夫儿子这件事让你痛苦,而是你自己的心。人生便是如此,我们总是去定义人生:拥有是幸福,失去是痛苦;得到是快乐,放弃是哭泣。所以我们才会去害怕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怕这一切不能永恒,所以就紧紧地去抓住它,不让他离我们而去。但是,抓的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所以无看似一无所有,但是它却比有要拥有的多得多。

    三、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老子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上善若水的意思大多数人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就很好的说明了人的天性,人都是喜欢往高处走的,没有人喜欢鞠躬尽瘁,谁不想当大哥。但是,做人不能总想着当大哥是把,做人就是要像水一样,甘居下位,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与世无争。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非常难的,也正是因为这般的困难,凡是能达到这点的,已经算是超凡脱俗了。

    四、 适可而止,学会止步

    适可而止,这四

  • 10、 简单的道理读后感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天......”这是一首有名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是啊,团结才会有力量,如果不团结世界上将会出大事。《简单的道理》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故事讲的是:四只老虎和四只狮子比赛去西沙群岛,每人一箱肉。比赛开始,两只狮子不停的吃肉,后来应没有食物被饿死了。另外两只狮子忍饥挨饿,当他们快要到时应没有力气死掉了。四只老虎同心协力,他们终于到了西沙群岛。最后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动物。

    因为四只老虎的团结,让他们成了最受欢迎的动物。所以团结还是很重要的。

    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处处团结。记得一见这样的事:二班的一名同学脑子好像有点问题,其他班的同学总拿他开心,总是叫他:“尿裤!尿裤!”一次又有一个班的同学在那说他的坏话,还拿他开心。这是传到二班人的耳朵里,一会功夫二班的所有同学都跑了过来为他们班的同学打抱不平。有的在帮他说话;有的在安慰他;还有的跑到老师那告状。很快老师来了,把那个班的同学教训了一顿。在同学受欺负的时候,大家团结起来安慰他、帮他说话……这就是团结的表现。

    生活中我们要团结起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和事件。

  • 2019-10-28

  • 2019-10-19

  • 2023-05-02

  • 2019-10-19

  • 2019-10-16

  • 2019-09-20

  • 2022-06-05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1-11

  • 2023-01-22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2-06-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23

  • 2019-09-20

  • 2022-05-26

  • 2021-03-3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7-06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2-04-28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09-28

  • 2022-02-09

  • 2022-12-16

  • 2022-12-26

  • 2023-05-01

  • 2019-09-20

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2024不讲道理的磁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