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 > 地图 > 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2024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
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相关栏目
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热门栏目
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推荐
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

(共 3428 篇)

  • 1、 读《不要吃窝边的草》有感

    前几个星期,我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不要吃窝边的草》主要讲述了兔子灰灰长大离家了,临走时母亲嘱咐它别吃窝边的草,整个秋天它都牢记母亲这句话,去很远的地方吃草。冬天到了,灰灰每次遇到恶劣天气时,总是在洞口解决了温饱问题,直到成为狼的美餐时,它才领悟到母亲的教悔多重要。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不听妈妈的话玩电脑时间过长,趴着看书等等不计其数的例子。下面就是我所经历的事件,大家别充耳不闻呀!

    小时侯,我的坐姿正确大家都表扬我。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坐姿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躺在床上看书。眼睛离作业本很近,好像作业本和我有仇,恨不得把它给吃了呢这些陋习差点让我和这位麻烦先生交朋友。

    同学们,听了我的故事之后深有感触吧!这些事例只是告诉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经历得比我们多,经验比我们丰富,虽然听起来有点拘束,但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同学们,请记住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柳州市胜利小区第一小学五年级 刘贞羽

  • 2、 《寒号鸟搭窝》读后感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寒号鸟搭窝》观后感范文,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寒号鸟搭窝》读后感

    暑假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几本课外书,我很喜欢读,其中《寒号鸟搭窝》这篇故事,使我印象很深。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寒号鸟因为不肯垒窝而被冻死的悲惨下场。在深秋,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了,鸟儿们都在垒窝储蓄粮食,也劝寒号鸟快垒窝吧,可寒号鸟没有听朋友们的话,只是说等明天吧,然而它每天都只顾着开心玩耍,一天拖一天结果在冬天到来的时候它悲哀地号叫着,被活活地冻死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你想过吗?其实原因很简单,寒号鸟做事拖拖拉拉,老是把事情拖到明天,一天拖一天所以当它快被冻死的时候,它才感觉到后悔,可是已经晚了。时间不能倒流,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所以它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它咎由自取,也不值得可怜。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永远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新的事等着你去做。如果我们总是等明天再做,那就会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就一定可以挤出很多时间,不需要以各种借口把任何事都寄于明天,把今日的事放在明天,只会加重负担,而不会减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看见自己的进步,才能一天超越一天,战胜自我!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寒号鸟,总是把作业和一些事情一拖再拖,我也做过类似的寒号鸟,不过我通过读这个故事也明白了很多,我会改掉我的坏习惯,也会变的勤劳的,珍惜时间吧,要为自己的将来、自己的目标考虑考虑,要记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那可就来不及了!

  • 3、 乌鸦的窝读后感

    乌鸦的窝读后感

    这段时间读的书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乌鸦的窝》,它是较少的话题显得有点沉重的一个读本,故事的后面是小乌鸦们长大了,都飞走了,只有乌鸦妈妈待在窝边,老师给了个提问:小乌鸦们去干什么了?小朋友们肯定各有说法,欣欣说是小乌鸦去学本领了!我问欣欣:小乌鸦为什么要飞走呢?欣欣说;小乌鸦长大了,不需要妈妈喂食了,所以他们飞走了!。可能这是所有故事的最好结局,奉献付出换来了成长独立,这是妈妈们的成果,是老师们的成果,是制造完的成品,如果用西方国家的观念来看,这样的结局一定是皆大欢喜的。我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是如何诠释带省略号的结尾,而我对着呆呆看着空窝的乌鸦妈妈心情有点沉重。如果小乌鸦们长大了,不需要妈妈的帮助了,就各飞各了,这不是我们做妈妈的想要的结果,至少不是中国妈妈们想要的结果,中国的传统观念教育我们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要反哺,要赡养老人,而现在有多少孝的教育灌输给了孩子,更多的是祖辈父辈们孝顺于他们,以他们的想法为想法,以他们的喜好为喜好,这些孩子们在大爱包裹下的成长历程让他们何以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去感恩别人的付出?!所以孩子们一定会象欣欣告诉我一样回答每一个母亲;因为他们长大了,所以要飞走了。

    故事结局了。我顿了顿,继续问:乌鸦妈妈在想什么呢?在想小乌鸦都学了什么本领。 看样子不得要领,继续启发那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再出去找食物了怎么办? 欣欣眨眨眼睛说:那小乌鸦会把食物给妈妈找来的呀!小乌鸦不是在学本领吗? 学本领也要吃饭呀,把吃的东西给妈妈带来好了。真是新思路新思维。不过我还是孜孜不倦的教诲:可是还是妈妈一个人多寂寞啊?欣欣拿过图片,仔细地看了看,估计把她一心往外飞的思路拉了点回来,欣欣有点歉疚地说:小乌鸦会回来陪它妈妈的。 对呀,为了小乌鸦的成长,妈妈付出了很多,小乌鸦长大了,怎么可以自己飞走了,留它妈妈一人在家里,而且妈妈又老了,多可怜啊!。 我适时地抛出了反哺理论,教育孩子要感恩,要孝顺父母,顺带了几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孝顺父母的小故事,让孩子在省略号中感受另一种结局,在故事中学会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不是刻意的,有些时候可以从一个小小的故事中引申出来,有些时候可以从一个不经意的问话中体会到。感谢分享阅读读本,小小的故事引人入胜,画面多彩,内容创意,总还有个出乎意外的幽默结尾,最重要的是让我和孩子之间多了一点沟通、输送的介质。

  • 4、 落后就要吃亏_《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400字)

    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我的心中一直激荡着一个声音——“落后就要吃亏”!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瑰丽多姿。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山乡村野的秀丽风光!而且圆明园中还收藏着无数的瑰宝。

    可是,正因为圆明园中收藏着无数的瑰宝,所以,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实在拿不动的就肆意毁坏。为了销毁罪恶的证据,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3天,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殿堂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化成了一片灰烬。

    读了这篇课文,我又在电脑上查找了圆明园的图片,当我看到那横七竖八残留的石柱时,觉得它们仿佛在哭泣,在向我诉说着当年英法联军毁灭它们的情形。想到那情景,我的心中就不由得燃烧起满腔怒火。我想:圆明园的毁灭都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使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把它毁灭了。所以,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学习文化知识,赶上并超过别人。我们要有抱负,不要不如别人,这样才能振兴中华!

  • 5、 瞎眼狐清窝读后感

    【篇一:瞎眼狐清窝读后感】

    读了《瞎眼狐清窝》,我觉得红狐清窝真是又残忍又充满爱。

    红狐都有清窝的习惯,所谓清窝,就是成年狐将满一岁半的小狐用暴力从窝巢驱赶出去,强迫它们离开家。额头上有块蝶状黑斑的母狐蝴蝶斑本是一位幸福的母亲,可是,在一个外出觅食的晚上,她和她的家庭遭到一只巨蜥的攻击,一家四口在不到一分钟内两死一伤,蝴蝶斑被抓瞎了,和他的小儿子相依为命。可是,到了清窝的时候,无法捕食的她依旧把一岁半的小公狐黑鼻头赶出家门,宁愿自己饿死也不让他回来。

    为什么红狐如此执著地清窝呢?原来是因为一岁半的小狐正是幼年跨向成年的阶段,如果这个时候不学习独立生活,那么就永远长不大,就是一个窝囊废。

    红狐和人一样,都为自己的子孙着想,只不过方法很残酷,但都是爱。

    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的父母也一样疼爱我们,他们表达的方式虽然不同,有的严厉,有的慈祥,但他们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我们不做脆弱的小草,要做一棵顽强的小树,让我们茁壮成长。

    【篇二:瞎眼狐清窝读后感】

    我读完了《再被狐狸骗一次》这本短篇小说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瞎眼狐清窝》。

    这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直名叫蝴蝶斑的母狐只能依赖儿子生活,但在狐狸清窝的季节里,它却和其他母亲一样狠下心来把自己的儿子赶出家来。儿子不放心它,三番五次来给它送吃的,它不但不吃,反而咬伤自己的儿子,最终它活活饿死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很不解,一只双目失明的瞎眼狐,如果失去了它儿子的帮助,它就连饭都吃不了,迟早有一天会饿死。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原来,一只小狐狸如果没有被清过窝,就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永远就是个废物。蝴蝶斑之所以把自己的儿子赶出家门,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只智力低下的小狐狸,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读完这篇文章,我才明白了,原来母爱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叫做溺爱,到头来只会害了孩子。有的父母善于鼓励孩子,他们会发现孩子的优点,不时给予鼓励,使孩子越来越自信,这样的孩子往往能成大器。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了解父母爱自己的方式,不要把父母的爱看贬了值。有的父母不善言谈,他们就会把对孩子的爱藏在行动中。

    【篇三:瞎眼狐清窝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读了一篇沈石溪写的故事,名叫《瞎眼狐清窝》,读完之后,我非常感动,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这只名叫蝴蝶斑母狐的故事吧!

    红狐有清窝的习惯,就

  • 6、 落后就要吃亏_《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50字

    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我的心中一直激荡着一个声音落后就要吃亏!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瑰丽多姿。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山乡村野的秀丽风光!而且圆明园中还收藏着无数的瑰宝。

    可是,正因为圆明园中收藏着无数的瑰宝,所以,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实在拿不动的就肆意毁坏。为了销毁罪恶的证据,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3天,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殿堂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化成了一片灰烬。

    读了这篇课文,我又在电脑上查找了圆明园的图片,当我看到那横七竖八残留的石柱时,觉得它们仿佛在哭泣,在向我诉说着当年英法联军毁灭它们的情形。想到那情景,我的心中就不由得燃烧起满腔怒火。我想:圆明园的毁灭都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使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把它毁灭了。所以,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学习文化知识,赶上并超过别人。我们要有抱负,不要不如别人,这样才能振兴中华!

  • 7、 《瞎眼狐清窝》(读后感范文)

    这天,我读了沈石溪写的作品《瞎眼狐清窝》,感动万分,懂得了母狐蝴蝶斑虽然变成了瞎子,但也要把小狐赶出去的原因。

    《瞎眼狐清窝》主要讲了母狐蝴蝶斑和公狐灰背结成夫妻后,产下了小雌狐黄脯毛和小公狐黑鼻头。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可算是最幸福的家庭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狐也有旦夕祸福。再一次觅食中,一只巨蜥从草丛里窜出来,一口咬起公虎灰背,然后用他那条能与鳄鱼媲美的尾巴一扫黄脯毛,把黄脯毛扫出一米多远。母狐蝴蝶斑扑上去,却被巨蜥的爪子一抓,把眼睛给抓瞎后,叼着灰背趾高气昂地离开了。巨蜥在几分钟内就把一个幸福美满家庭闹得支离破碎,真是可恶!

    从今往后,作者经常看见母狐蝴蝶斑含着黑鼻头的尾巴,有时到鼠洞前伏击老鼠,有时只能到垃圾场吃人类剩下的残食,日子过得狼狈不堪,母子俩很快就瘦得皮包骨头了。这对母子真可怜。

    不知不觉,到了母狐清窝的季节了。作者本以为蝴蝶斑是不会清窝的,但是,蝴蝶斑的巢内还是传来的激烈的狐啸。我很疑惑,如果蝴蝶斑赶走了黑鼻头,就不是地道的自杀了吗黑鼻头是个孝顺的孩子,经常把捉到的田鼠给母亲送去,但是,蝴蝶斑无论多么饿,都不肯吃黑鼻头送来的田鼠。几天后,就变成了一具饿殍。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感慨万分。是的,蝴蝶斑虽然把黑鼻头赶了出去,但这也是对黑鼻头的一种爱。因为,如果狐狸到了清窝的年龄还留在巢里,就会对母亲产生一种依靠心理。蝴蝶斑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变成一个窝囊废。多么深刻的母爱啊!我们在家也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下家务,减轻一下爸爸妈妈的负担,好好孝顺他们,这才是子女就应做的啊!

  • 8、 《瞎眼狐清窝》(优质读后感)

    在我心目中,“狐狸”是邪恶的的代名词,它狡猾,狠毒,奸诈,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可当我看到《瞎眼狐清窝》这一篇文章像一把金钥匙,改变了我对狐狸的看法。

    《瞎眼狐清窝》讲述了一个原本幸福的红狐家庭在一次觅食时,公狐灰背和小雌狐黄胸毛险遭巨蜥的毒手,雌红狐蝴蝶斑的双眼也被抓瞎。

    一个幸福的红狐家庭转眼间仅剩下一只瞎了眼的雌狐和一只年仅一岁零两个月的小公狐。

    从此,母子的生活落魄潦倒,艰难度日。觅食的重担落在了小公狐的身上。

    我想:一只完全要依赖儿子生活的瞎母狐怎么可能清窝呢?

    可是,可是蝴蝶斑出人意料的将自己的儿子赶出了家门。

    我疑惑不解地想:蝴蝶斑不是再将自己推往绝境吗?它为什么要将小狐狸逐出家门呢?

    后来我明白啦,狐清窝,对狐来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习性。因为一岁半的公狐,正站在幼年跨向成年的门槛上,是一个逆造性格的关键年龄。如果这个年龄的小狐狸继续滞留在旧窝,就会智力低下、交际能力低下、猎食技艺低下。

    狐清窝,顺应汰劣留良的竞争规律、接受大自然的筛选,有进化意义上的好处。

    蝶斑之所以宁可饿死也要把小公狐驱赶家门,正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窝囊废呀!

    其实,天下的母亲不都是如此吗?狐狸这样狠毒,可对自己的儿子情深意重,何况我们自已的妈妈呢?

    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每一个脚印不都是父母陪我们走过的吗?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点每一滴都耐人寻味、值得琢磨。

    最近,我和爸妈总是在学习上、在电脑电视上有分歧。总认为他们不理解我、不了解我并且总是啰啰嗦嗦。但我知道是自己不对,他们是为我好,可我总是无法接受。

    但现在我懂了,我懂了无论父母怎样做,他们都是为我们好。我们应当换位思考,理解一颗做父母的心呀!就像文中的小公狐那样,也许当时它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将自己驱逐家门,但当它自己是一位父亲时,它就会理解一颗做父母的心呀!

  • 9、 最新瞎眼狐清窝读后感

    希望这份“瞎眼狐清窝读后感”能够解决您的问题并带来帮助,读作者写的作品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 读书之后,写下读后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反思和总结,怎样写才能将读后感写好呢?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瞎眼狐清窝读后感 篇1

    大家都知道,红狐有清窝的习惯,所谓清窝,就是将一岁半的小狐逐出家门,让他们自己去成家立业。

    从前,有一只红狐,力大无穷。它和一个叫蝴蝶斑的漂亮的雄狐结了婚,刚结婚不久,蝴蝶斑生了一个小狐,叫黑鼻头。

    有一天,他们一起去打猎,忽然,草丛里蹦出一只巨蟹,一口把雄狐给咬死了,又一口把黑鼻头叼在嘴里,蝴蝶斑猛冲直撞,把黑鼻头救了,却把自己给弄瞎了。

    母子相依为命,蝴蝶斑只能靠黑鼻头给自己找吃的。

    到了黑鼻头一岁半时,蝴蝶斑照惯例,把黑鼻头驱赶出家。蝴蝶斑不吝惜母子之情,不顾及自己未来的生存,依然决然地把黑鼻头逐出家门。

    没被清过窝的狐,就像没淬过火的刀;就像没开过口的剑,永远没有用处,永远是个窝囊废。

    我脸红心跳,我现在才知道,我错怪蝴蝶斑了,她之所以忍痛割爱把黑鼻头驱赶出家,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废物。

    好一个当机立断的蝴蝶斑,好一个伟大的母亲啊!

    瞎眼狐清窝读后感 篇2

    这个假期,我读了沈石溪的书《再被狐狸骗一次》。其中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叫《瞎眼狐狸清窝》。

    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有一只母狐狸,叫蝴蝶斑。它有一个丈夫和一双儿女。有一次在她们全家外出觅食时,蝴蝶斑失去丈夫和女儿。就这样,蝴蝶斑只好在小公狐黑鼻头的帮助下觅食。黑鼻头很快就一岁半,到了该清窝的年龄。一只要完全依赖儿子生活的母狐,怎么可能清窝呢?但蝴蝶斑还是坚持要把儿子赶出去。一连好几天,蝴蝶斑拒绝吃黑鼻头送来的小仓鼠,最后被饿死。

    看完这个故事,我知道狐狸为什么要清窝。因为狐狸妈妈认为,作为一只小狐狸,如果在幼年跨向成年的转折关头没被清过窝,也就没有经历过被驱逐出家的痛苦,也就没有浪迹天涯的冒险,也就不会有用生命做抵押的开拓,也就不具备独立生活的生存能力。没有清过窝的狐狸,就像没淬过火的刀、没开过口的剑,永远长不大,永远是个废物!

    瞎眼狐清窝读后感 篇3

    喜欢沈石溪的作品是从《斑羚飞渡》开始的,然后是《狼王梦》,读来都让人惊心动魄。现在,《再被狐狸骗一次》又深深地吸引了我。

    《再被狐狸骗一次》是校讯通奖励给我们“书香班级”的书。我迟迟没看是因为我认为这是小孩子们才看的书。可事

  • 10、 读《瞎眼狐狸窝》有感
    陈敬扬:读《瞎眼狐狸窝》有感 在我的记忆里,对狐狸的印象总是一副狡猾、不真诚的模样。在所学的成语故事中:狐假虎威、狐朋狗友、狐虎之威等都是贬义词,赞美人总是用不到的,但自从我读完《瞎眼狐狸窝》这篇文章后,改变了我对狐狸那种可怕、虚伪……的印象。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红狐总是会将一岁半的小狐狸用暴力将其驱赶出去,强迫它们离开家。教科书解释说,成年狐之所以要清窝,是为了减轻同一块领地的食物压力,腾出生存空间,好繁殖下一茬幼狐。读到这我心中便对小狐狸由生一股爱怜之心,它们的父母实在是太恶毒了。 蝴蝶斑是最年轻貌美的狐狸,它的儿女活泼可爱、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可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狐也有旦夕祸福,蝴蝶斑一窝被巨蜥伤害,母狐蝴蝶斑眼睛被抓瞎了,几乎不能自理,我想这时,母狐应该又会清窝了吧,可谁想,这次我又猜错了。读到母狐将小狐赶走时,我大感困惑,以至于根本无法理解。母狐这不相当于自杀成吗,还是想让小狐腾窝,还要吸引其他大公狐来与它生儿育女,开创新的生活?种种疑惑令我无法理解…… 就在母狐快死之迹,小狐叼着食物回来了,我想这次母狐定会痛改前非,吃下食物,母子俩过上相依为命的生活,可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只见母狐向小狐迅猛跑去,出其不意,将小狐耳朵咬去,小狐吓得立马跑掉了,母狐最后的眼神中仿佛在说:“你倘若再回来,我便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母狐母亲为什么这般凶恶、还那么不近情理?结局可想而知,母狐死了。 我仍然不能理解母狐的行为,如若它真如教科书上所说那样自私,那它一会为了生存着想,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小狐赶走的啊!…… 这时我便想到老师曾给我们讲一些发达国家的孩子,自理能力总是很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生活就是一场竞争,你必须去闯、去拼、去抢、去夺属于你自己的窝巢和领地。你没有退路,没有避风港也没有安乐窝。你是强者,你便拥抱生活,你是弱者,却只能被生活无情地淘汰,时间万物只有与它所处的环境适应,才能立足于地。 适应生存环境对我们学生同样十分重要,记得我有一个同学,在小学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到了初中,学习成绩惨遭滑铁卢,心情十分郁闷,成绩排名一次不如一次,大家都向她分享学习经验,给她做思想工作,可是大道理都懂,可凡要一见那不可描述的
  • 2019-09-20

  • 2023-06-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3

  • 2022-03-31

  • 2019-10-19

  • 2023-05-08

  • 2022-03-31

  • 2022-01-29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2-03-3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1-09-0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1-09-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1-04

  • 2019-11-11

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2024不要吃窝边的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