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 > 地图 >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2024作文钱学森观后感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相关栏目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热门栏目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推荐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

(共 4505 篇)

  • 1、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精选

    有关“作文钱学森观后感”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带来的。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了,写作是学习效果的放大器。作文要写得真实,避免出现凭空捏造。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 篇1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在电影中,我不仅对钱学森爷爷的事迹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解放前,钱学森在美国求学生活,一直过富足安稳的生活。当他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的消息时,这位海外赤子以满腔的爱国之心驱使他一定要回到祖国。这期间,他受到了屈辱,受得了监视,并且美国人以高薪来诱惑他,收买他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动摇不了他回国的决心。

    钱学森是我国导弹,***的开山鼻祖,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国防事业中。然而他为什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一贫如洗的的祖国呢?正是因为他那颗爱国之心啊!即使美国人的威逼利诱、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他都没有向美国人屈服,依然坚持着自己回国的信念。回国后,为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重托,他放下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带领所有人学习导弹技术。为了祖国复兴,而坚持在一线做指导工作为了中国的复兴而付出一生!他从不放弃,从不灰心。即使面对失败,他也从不责备,从不埋怨这也许就是他的伟大!而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深的思考:恐怕当今社会再也不会有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奉献者了吧。因为现在人们的责任感越来越弱,总自以为是。为了自身的未来而学习,如果现在的青年以这样自我的思想走下去,为了钱财,为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而走出国门,那么我们的祖国将会再次变的弱小,再次受到别人的欺负,那么我们将再次失去尊严!

    这部电影有一句话最为经典:有剑不用和没有宝剑是两码事。我深深地感动了,而***和导弹就是我们的宝剑,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侵略其它国家,只是想好好地保护自己,因为我们国家和人民受过太多的苦了!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真正反思过是谁给你们带来幸福和自由?是在之前,有人争取过,努力过,付出过,牺牲过!如果你明白美好生活是有因前人呕心沥血,捐躯赴国而得到的,那你就会多一份自觉,多一份动力!即使无法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你也曾经付出。所以请同学放下心中的一丝欲望,向钱学森爷爷致敬,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 篇2

    《钱学森》观后感老,

    ,读《光辉的旗帜》读后感,让我感动的一件事,诵读经小《钱学森

  • 2、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1000字通用

    几乎所有的人对于写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我们表达思想、整理自己思路的一个过程。写一篇好的作文要突出它的核心要点,好的作文一般都具备什么特点呢?栏目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作文钱学森观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篇1)

    钱学森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我小时候就知道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拥有的,两弹一星的成就,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了解了她的一生,和成就。

    钱学森爱国的精神令我敬佩。当年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美国当局千方百计的阻挠他回国,认为他太有价值了,可以抵上美国三到五个师的军队。他们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先是把他关进拘留所,再是让他失去尊严,之后美国联邦调查局派人监控他,不让他走出洛杉矶市,还要求他每个月去移民局登记,令我最气愤的是他的电话遭到监听,信件遭到拆检。即便这样,他还是不甘心回不了祖国,他爱我们的祖国,他想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钱学森想尽了各种办法想要回到祖国,最终,他将自己的信藏在夫人写给妹妹的信中。这封信几经周折转,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她的荣耀更让我敬佩钱学森开创的十一个第一。1956年,参与筹备组建中国导弹航空科学研究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宿命组负责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兼任院长,设立空气动力研究室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机构。1960年,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了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实验。1964年作为发射场最高技术负责人,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一级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枚改进后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实验。1966年,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协助聂荣臻组织实施了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钱学森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大科学家,让我们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篇2)

    上周和学生一起观看电影《钱学森》,电影一开始展现的是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的宏大场面,令人振奋;然后是电视台报道钱学森逝世的消息,简单追溯钱学森的丰功伟绩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特别是如何冲破阻挠回到祖国的,接着镜头切换在钱学森(陈坤饰)和蒋英(张雨绮饰)远渡重洋,回归祖国的轮船甲板上,之后镜头变换在1947的上海,兰心大剧院:至此,电影主体部分才开始

  • 3、 钱学森观后感
    篇一:钱学森观后感 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武器,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他用那份固执和可贵的纯净,向世人展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科学家的高大。他,就是钱学森。 在电影《钱学森》中,倒叙与插叙相结合,讲述着钱学森在美国时期对美国的科学贡献,钱学森与妻子生活爱情点滴,影片生动再现了钱学森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观看电影前,我对于钱学森的了解只有“中国导弹之父”,看完电影后,各种感动、敬仰充满脑海,让我们对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肃然起敬。 钱学森临危受命担负起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重任,这些科研项目和科研环境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举步维艰,甚至对美国科学家看来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借助美国先进的科学条件足以让钱学森顺利施展其天才般的科学创造力助其享誉盛名,可是钱学森宁愿“回家种苹果”也不远忍受美国的不信任和不自由而毅然回国报效祖国,此处家国情怀通过中美之间现实的物质条件和科学环境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钱学森的家国情怀和通过所学技能报国的执着。 甘肃科研基地漫天黄沙、物质匮乏,正直中国面临三年重大自然灾害时,苏联政府雪上加霜撤走苏联科学家导致科研进程遇到严重阻碍,钱学森带领着中国科研人员和部队战士彻夜奋战,面临着种种现存的和未知的挑战,冲出重围最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发的导弹,而后原子弹、氢弹和卫星的研制成功壮大了国家的军事和科研实力,当蘑菇云腾空而起之时,所有为新中国两弹一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已经无憾于人民、无憾于国家、无憾于人生了! 他们的梦想和执着已经随着蘑菇云和卫星的升腾绽放在了宇宙中,化作了永恒的一幕! 影片中不得不提到的还有钱学森与妻子蒋英的爱情。蒋英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富有音乐天分的女子,和钱学森互相支持,相濡以沫。特别是在钱学森在美国被困期间,蒋英所展现出的冷静和从容,以及回国后全力照顾家庭,无条件支持丈夫事业的责任和担当,都让我对这位夫人充满了尊敬。钱学森遗体告别会上,蒋英和他脸贴脸的一幕感动了许多人。这种爱是伟大的,是刻骨铭心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影片的尾声,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在公园散步时这样说过:“中国可以没有蒋英,但不能没有钱学森!”声音柔和,但,这坚如磐石的语气感动了所有的人。他们把深深的伉俪之情融入到了对祖国的大爱,一个他为了祖国事
  • 4、 《钱学森》观后感

    手里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

    这是电影《钱学森》的一句台词。新中国从1949年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我们能舒服的坐在电脑前上网,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享受着幸福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一个伟大的身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他就是钱学森。

    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国?这只能问他自己了。可是,我从钱学森的行动中感受到了支持他回国的是他对祖国的那份深深的热爱。钱学森师从冯卡门,在美国有着优厚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尽管受到了猜疑甚至被关进监狱,长期监视居住,但作为顶尖科学家,除了尖端的国防工程不能参与以外,在学术研究和生活上仍然是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经典论著《工程控制论》的出版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希望祖国繁荣富强,这种对祖国的怀念是不可替代的,钱学森报效祖国之心一直激荡着,从听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那一刻,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信念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即使是去种苹果。美国的遭遇更是强化了这种信念:没有强大的祖国,手里没有剑,那么作为个人,无论多么优秀,也不能得到尊重,只有祖国的强大,手里有剑,才能在世界上赢得尊重。正是对祖国的这份眷恋,钱学森历经5年的波折,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这一回,就再没有离开过一天。

    回国后干什么?这一点,钱学森有着清晰的思考:在中国当时的内外部环境下,首先的目标是掌握导弹技术,打破美苏的技术封锁。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薄弱的工业基础,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钱学森没有退缩,没有灰心,反而有了更大地动力。为什么?电影中劝说友来参与原子弹研制时,钱学森道出了原因,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决: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导弹和原子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争议和质疑,但是我认为这是对抗侵略者的准备,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家的,没错,这就是一名科学家的选择。不能带着疑点上天,至今作为中国航天人最基本的守则,保证着中国航天之剑永远锋利,承担起保卫祖国的国之巨器的伟大而光荣的使命。中国航天事业在钱学森的指引下,从导弹到卫星,到飞船,到载人,一步步发展壮大,中国人的脚步已经迈向了遥远的星际。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没有辜负这个称号,没有辜负中

  • 5、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钱学森,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令全中国骄傲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更是一个令我们一辈子难忘的名字!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他由于刻苦学习,和惊人的天赋,很快在美国拥有了巨大的成就。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与妻子蒋英决定回来报销祖国。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回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五年之久。整整五年,在美国软禁的生活,并没有消磨掉钱学森和蒋英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一边做研究写书,一边想办法回国。在这期间,他写出了堪称经典的《工程控制论》。无论在美国的条件多么好,无论美国政府怎么劝诱他,他都毫不动摇。最后,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他回国之后,为我国的科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枚导弹和原子弹。还做到了两弹结合,他培养出了大量可及尖端人才,让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只住在一间破房子里。钱学森在中国的生活条件和在美国的时候没法比,为什么他要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呢?因为他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呀!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以国为重"!……

    钱学森这个名字我会永远记在心里,因为他那样热爱祖国,我也要向他学习!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7月,为庆祝建党95周年,公司党支部和行政部联合组织开展观影活动。12日,公司高管领导与党支部全体党员第一批观影,作为年轻的党员的我与他们共同观看了爱国励志影片《钱学森》。电影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对中国航天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是一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优秀电影。

    作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作为中国人脊梁的支撑者,作为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推广者,钱学森对于目前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是陌生的,正是因为他,使中国走向了世界平衡的一端,保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力量支撑,影片中在谈到是否该回国帮助研制核武器时,钱学森说了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无剑可用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是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卫国家完整和民族尊严最有利的"剑",就在几天前,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搞所谓的"南海仲裁",想破坏分割我国领土,我国海、陆、空军队果断出击,适时"亮剑",以一句"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回应其判决结

  • 6、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600字

    信仰是什么?是每一个人万万不可缺少的东西,信仰是什么?是每一个人心中永不可磨灭的信念!信仰是什么?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无声的美丽。 钱学森两弹元勋,1949年就开始定居在美国,那是那个年代中国人无可比拟和难以想象的幸福生活,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宽敞巨大的花园,一幢华丽精致的洋房,体面豪华的跑车,湛蓝如碧的游泳池,待遇优厚的薪水,美国政府想尽了一切办法阻止钱学森回国,但钱学森心中只有祖国,有着要为国家奉献的不可毁灭的信仰,这是影片《钱学森》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思考! 可现在人的信仰在哪里呢? 过去的信仰坚贞,现在的信仰毁灭。过去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纯真朴实。不必说见义勇为好少年赖宁、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雷锋式的好战士王杰,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见证了信仰的崇高!也不必说《今天我休息》中助人为乐的好警察马天民,爱岗敬业的首都售票员,勤劳善良的人们留下一个个美名,单单就是一个雷锋就为人们留下了一件又一件数不清的好事。见证了信仰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可现在呢?人们普遍心中只有自己,只有私心,只有利益! 过去的信仰温暖的阳光,现在的信仰有毒的空气。曾经人们心中崇高的信仰哪里去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淡化了人们的勤劳朴实,另一面的邪恶天性慢慢不加显示的显露出来。信仰在哪里?人们不由得慨叹!从小至大信任危机无处不在,儿童的奶粉有三聚氰胺,人们食用的蔬菜都是用化肥农药催生而成,注水鸡鸭,假牛肉鸭血,有毒的猪肉,刚刚建好的房子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豆腐渣工程,城市上空空气污浊,树木变成一个个树桩孤独的矗立着,黑心医生坑病人,没素质的老师将祖国的花朵变作生财有道的玩偶,保健品的铅超标达几百倍,贪污腐化成风! 我想问:像钱学森那样崇高的信仰何在? 过去的信仰花儿一样美好,现在的信仰摇头丸里的苦闷空虚。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小女孩将花盆中的白沙用勺子舀入芭比娃娃面前的小碟子中,开心地笑着,然后几个大字食品安全不是游戏。然后是两个小男孩堆着积木,一不小心没有堆好,高高的积木瞬间倒坍了,然后几个大字工程安全也不是游戏。最后是一些小孩玩者遥控汽车,按错了按钮,汽车侧着躺在了地上,然后又是几个大字交通安全更不是游戏。以往的社会很少会有这样的事情?人民安分,心中信仰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现在呢?物欲横流,利欲熏心,信仰被贪欲打败了取而代之的

  • 7、 钱学森观后感精选

    在看到有意思的电影情节时,我们会忍不住进行“头脑风暴”。为了留住当下的情感和思考,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这时候不妨把这些看法写下来。观后感在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你是否也有写观后感方面的疑惑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钱学森观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钱学森观后感(篇1)

    今天,我们学习了《钱学森》这篇课文,感触颇多。

    这篇文章介绍了钱学森的地位与价值以及他的爱国情怀。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来赴美留学,师从冯。卡门教授,成为他的得意门生与助手。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我们所向往的生活,但他并没有满足,他一直想回国,他认为他是应当回去的。但是,他的回国路受到种种阻挠。终于,他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我觉得,钱学森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科学家。不管在美国的生活有那么富裕、工作条件有多么优越,但他不被这些诱惑所迷惑,他经过重重阻挠,终于回到了他的祖国。我们要学习他热爱祖国、为祖国做贡献的精神。我们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像钱学森那样有才华、有知识的人,为祖国做贡献。我们不管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啊!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热爱祖国的人,如詹天佑、巴金、姚明等。有一次,记者问姚明:“你什么时候回美国?”,姚明马上纠正:“是去美国,回中国,而不是回美国。”一个“去”,一个“回”,就足以看到一个人的爱国情怀。我认为,热爱祖国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品质。歌声中唱到“爱祖国,爱人民。”显然,热爱祖国是我们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

    我们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增添光彩。

    钱学森观后感(篇2)

    今天 我们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钱学森的爱国精神,所以我写了钱学森的爱国精神: 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令我感动。当年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优裕。更重要的是那儿有他的事业,他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是名动世界的火箭专家。()当得知他回国的讯息时,他的老师冯·卡门先生,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极力恳请他留下,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辞恳切。说回到中国能做什么,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那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上的新中国,他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你在那

  • 8、 钱学森观后感作文1000字精选

    作文从某方面体现一个人的水平,坚持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字和内心感受,一篇好作文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写好作文的过程通常是怎样的?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钱学森观后感作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钱学森观后感作文(篇1)

    假期里,我观看了一部红色影片为《钱学森》的电影。

    钱学森,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令全中国人民骄傲的名字;一个让全世界震撼的名字;更是一个让我永远忘不了的名字。

    钱学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由于刻苦学习和惊人的天赋,留学美国很快就拥有了巨大的成就。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钱学森听到这个消息后,激起了他强烈的归国愿望,钱先生与他的妻子蒋英决定回来报效祖国。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回国时,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扣留他们,长达五年,整整五年,在美国软禁的生活,并没有磨掉钱学森和蒋英夫妇要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一边做研究,写书,一边想办法回国。在这期间,他写出了经典的《工程控制论》。无论美国的条件有多好,无论美国的政府怎样劝诱他们,他们都毫不摇动。最后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枚导弹和原子弹,还做了两弹结合,他培养出了大量可及尖端人才,让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只住在一间破房子里。钱学森在中国的条件和在美国的条件没法比,但他因为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以国为重

    通过观看《钱学森》这部红色影片,钱学森这个名字,我会永远记住在心里,因为他那样热爱祖国,我也要向他学习!

    钱学森观后感作文(篇2)

    看过《钱学森》之后,感到一股正气凛然在胸,同时也问自己,如果我是钱学森,能否像他那样为了祖国放弃在美国优质的生活和研究条件,回来过清苦日子,并且在中国核领域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造出两弹?尤其是后者,钱学森徒有高级的大脑,但是双手被中国核背景缺乏的现状束住,他在面对惨淡现实的时候,应该是何等的无力与无奈?就像影片中,他面对听不懂他讲课的中国技术人员,脸上显出的表情是受到冲击、是无比失望,不过,他没有像对外国学生那样,高傲地不予理睬,而是打起精神,重新再讲一遍。

    对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和回国后的废寝忘食,我感到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也

  • 9、 钱学森观后感作文(集锦11篇)

    读后感大全栏目推荐你阅读“观后感作文”等专题内容。

    关于写作文,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多写作文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细腻,逻辑更清晰。写作之前的知识经验,会给作文带来很好的效果。去哪里练习写作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钱学森观后感作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钱学森观后感作文 篇1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在电影中,我不仅对钱学森爷爷的事迹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解放前,钱学森在美国求学生活,一直过富足安稳的生活。当他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的消息时,这位海外赤子以满腔的爱国之心驱使他一定要回到祖国。这期间,他受到了屈辱,受得了监视,并且美国人以高薪来诱惑他,收买他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动摇不了他回国的决心。

    钱学森是我国导弹,***的开山鼻祖,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国防事业中。然而他为什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一贫如洗的的祖国呢?正是因为他那颗爱国之心啊!即使美国人的威逼利诱、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他都没有向美国人屈服,依然坚持着自己回国的信念。回国后,为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重托,他放下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带领所有人学习导弹技术。为了祖国复兴,而坚持在一线做指导工作为了中国的复兴而付出一生!他从不放弃,从不灰心。即使面对失败,他也从不责备,从不埋怨这也许就是他的伟大!而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深的思考:恐怕当今社会再也不会有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奉献者了吧。因为现在人们的责任感越来越弱,总自以为是。为了自身的未来而学习,如果现在的青年以这样自我的思想走下去,为了钱财,为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而走出国门,那么我们的祖国将会再次变的弱小,再次受到别人的欺负,那么我们将再次失去尊严!

    这部电影有一句话最为经典:有剑不用和没有宝剑是两码事。我深深地感动了,而***和导弹就是我们的宝剑,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侵略其它国家,只是想好好地保护自己,因为我们国家和人民受过太多的苦了!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真正反思过是谁给你们带来幸福和自由?是在之前,有人争取过,努力过,付出过,牺牲过!如果你明白美好生活是有因前人呕心沥血,捐躯赴国而得到的,那你就会多一份自觉,多一份动力!即使无法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你也曾经付出。所以请同学放下心中的一丝欲望,向钱学森爷爷致敬,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钱学森观后感
  • 10、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作文300字

    我们在关注最新电影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带孩子们看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钱学森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在这部电影《钱学森》中,我们看到了他充满奋斗和激情的人生,以下是最新钱学森电影观后感作文300字,一起来看看吧。

    大年初三的这一天,我去电影院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钱学森从38岁到98岁的一生,从他年轻时赴美求学、奋发向上一直讲到他力争回国、最后报效祖国的过程。

    看完影片之后,我对钱学森有了很多的了解。他是一位科学家,在中国工程物理学方面有着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我最敬佩他的就是他在科学知识领域的水平十分地高,我也要像他那样热爱求知,好好学习,多学本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华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中国解放了之后,钱学森不顾一切要回国。因为他有着为祖国奉献自己才华的迫切心情,有着为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赤子之心。他从未忘记过祖国,时刻盼望着回到祖国,尽管有着许多困难,他最终还是克服了万般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被他的爱国之心深深打动,我明白了,做人,要热爱祖国,要为祖国奉献。

    影片的最后钱学森说了一句话,他说:我认为,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文化艺术跟音乐。我会记住这句话,要全面发展,不要一个科目发展。

  • 2023-01-19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1-06-02

  • 2019-10-28

  • 2021-06-02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03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16

  • 2023-01-3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2-08

  • 2023-06-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1-06-02

  • 2023-02-03

  • 2023-02-05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2-21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1-31

  • 2019-11-06

  • 2019-09-25

作文钱学森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作文钱学森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作文钱学森观后感、2024作文钱学森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