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灼人的秘密读后感 > 地图 > 灼人的秘密读后感,2024灼人的秘密读后感
灼人的秘密读后感相关栏目
灼人的秘密读后感热门栏目
灼人的秘密读后感推荐
灼人的秘密读后感

(共 5058 篇)

  • 1、 《灼人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 2、 烈日灼心观后感

    烈日灼心观后感(一)

    最近看了一部将人性的纠结与抗争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影片——《烈日灼心》。看完片子后,我不禁想问:这是一部伦理片还是悬疑片?

    故事由一段评书讲述开始,三个杀人在逃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们摆脱不了内心的折磨。郭涛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因在闹市帮助一名女子追逐抢包男子,胸部中刀生命垂危却不敢去医院医治;邓超饰演的协警除暴安良,深得赏识却不能升迁入职;高虎饰演的渔夫因祸致傻在一个孤岛上抚养着一个孤儿。

    这种种的果皆是因为他们杀人越货的因。如梦幻般的普通人的生活都因段奕宏饰演的警察的到来而土崩瓦解。他们三个人的案底逐渐露出端倪,三个人杀害了一家六口,但是带走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在邓超准备逃命的时候,发现一个婴儿的哭声,他回去抱走了这个婴儿。

    在被命运的手拨开迷雾之前,他们充当着一个个正面的角色,英雄气概和豪情更使王珞丹饰演的角色爱上了出租车司机郭涛。谁能想象一个伸张正义、见义勇为、抚养弃婴的人能是杀人凶手呢?但是命运注定了他们是杀人犯的本质,他们有病不能医治、不能考取入职资格,甚至不能恋爱,他们只能苟且的活着。

    影片最后,他们因为选择给女儿筹钱治病,放弃逃亡而最终真相败露,他们承认一家六口都是他们杀害的。但事实的真相却是他们只杀死了女孩的妈妈,影片中,他们并没有说出实情。因为他们逃脱不了内心的谴责、道德的审判,他们无时无刻不忍受着掩盖真相的煎熬。在他们和养女一起走过的这7年里,他们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比起让女儿知道实情,他们更愿意选择死。正如片尾中邓超所说的:"我们其实在等待这样一个结果。"

    在经受了道德的拷问后,影片在落寞中落幕,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好人可能成为罪犯,而罪犯也可能是个好人。在道德这把公正的尺上,衡量的是人的内心和事实的真相。

    烈日灼心观后感(二)

    邓超、段奕宏、郭涛,三个男人一台戏,用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支撑起了一部别致的犯罪题材的电影。

    邓超的演技让人刮目相看。自《分手大师》之后,邓超就以各种张扬的耍宝搞怪造型示人,倍受关注也饱受非议。《烈日灼心》里,他变身为心思慎密的协警辛小丰,背负灭门惨案,隐于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不过在遇到明察秋毫的警长之后,他变得越发压抑和煎熬,生活在"靴子要掉下来"的恐惧中。邓超成功地诠释了何为"烈日灼心",虽然《烈日灼心》拍于《分手大师》之前,但还是颠覆了人们的既往印象。

    段奕

  • 3、 观《烈日灼心》有感

    善恶终有报

    ---观《烈日灼心》有感

    焦虹玮 大

    前几天看见同事在微信朋友圈发表评论:《烈日灼心》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反映警察题材的影片。好奇心驱使,满怀期待的看完了该片。的确很有特色,不同于以往的警匪片,没有男神般酷帅的警察、没有过多的枪战戏、动作戏,少了花架子,也就更真实。

    评书似得开场白像是预热的油锅,一开始就打开了故事的背景,一件血淋淋的灭门惨案,在郊外的一栋别墅里女孩因强奸而意外猝死,她的父母和外公外婆也因此一起被杀。男主角辛小丰强奸了那个女孩,他的同伴杨自道和陈比觉不停的埋怨他毁了几个人的生活。影片在开始已将所有的悬疑都全部解开,谁是罪犯,谁是警察,观众已经明了,因此也就注定了它一定好看,最大的悬疑,偏偏让人觉得毫无悬疑。三个同伴开始了新的生活,改头换面,辛小丰成了协警,杨自道是一名热心的的哥,陈比觉成了一个有些智障的渔夫。看着他们在生活的边缘闪躲着,比常人更善良更富有正义感,心理居然有种隐痛,对他们有一种与自我道德相悖的同情,就像一根橡皮筋,时刻紧绷着,一点不多,一点不少的保持着隐忍,正如主角的生活一样。

    影片里警察伊谷春说了一句话:"谁的心里没有一点脏事呢?"预示着整个电影自始至终都阐述着善与恶的争辩,三个同伴的自我救赎,而这个对象就是叫"尾巴"的小女孩,为了帮助女孩凑齐手术费,辛小丰在抓赌现场偷拿赌资,杨自道没日没夜开车攒钱,为了拖延时间完成手术,让伊警官相信自己是个同性恋,甚至不惜与台湾商人上演了一段同性缠绵"激情戏",这一切一切都是在自我拯救。不由得让人深思,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善恶来划分吗?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吗?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那点脏事、那点恶在不经意间放大就成了犯罪,这些都是偶然的,对吗?——我想明确的回答"不对"!所有的偶然性都存在必然性。在善与恶,黑与白之间存在着中间灰色地带,这中间的尺度难以界定,是法律还是道德?谁的心里没有点脏事儿,每个人都是法外之徒,当心里的脏东西被放大,这个善恶的灰度值就在增加,无限增大就跨越了善的国度。就像电影里伊警官说的另外一段话:"我很喜欢法律、我认为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你知道什么是人吗?人就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

  • 4、 烈日灼心电影观后感

    烈日灼心电影观后感_篇一:

    最近看了一部将人性的纠结与抗争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影片——《烈日灼心》。看完片子后,我不禁想问:这是一部伦理片还是悬疑片?

    故事由一段评书讲述开始,三个杀人在逃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们摆脱不了内心的折磨。郭涛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因在闹市帮助一名女子追逐抢包男子,胸部中刀生命垂危却不敢去医院医治;邓超饰演的协警除暴安良,深得赏识却不能升迁入职;高虎饰演的渔夫因祸致傻在一个孤岛上抚养着一个孤儿。

    这种种的果皆是因为他们杀人越货的因。如梦幻般的普通人的生活都因段奕宏饰演的警察的到来而土崩瓦解。他们三个人的案底逐渐露出端倪,三个人杀害了一家六口,但是带走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在邓超准备逃命的时候,发现一个婴儿的哭声,他回去抱走了这个婴儿。

    在被命运的手拨开迷雾之前,他们充当着一个个正面的角色,英雄气概和豪情更使王珞丹饰演的角色爱上了出租车司机郭涛。谁能想象一个伸张正义、见义勇为、抚养弃婴的人能是杀人凶手呢?但是命运注定了他们是杀人犯的本质,他们有病不能医治、不能考取入职资格,甚至不能恋爱,他们只能苟且的活着。

    影片最后,他们因为选择给女儿筹钱治病,放弃逃亡而最终真相败露,他们承认一家六口都是他们杀害的。但事实的真相却是他们只杀死了女孩的妈妈,影片中,他们并没有说出实情。因为他们逃脱不了内心的谴责、道德的审判,他们无时无刻不忍受着掩盖真相的煎熬。在他们和养女一起走过的这7年里,他们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比起让女儿知道实情,他们更愿意选择死。正如片尾中邓超所说的:“我们其实在等待这样一个结果。”

    在经受了道德的拷问后,影片在落寞中落幕,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好人可能成为罪犯,而罪犯也可能是个好人。在道德这把公正的尺上,衡量的是人的内心和事实的真相。

    烈日灼心电影观后感_篇二:

    邓超、段奕宏、郭涛,三个男人一台戏,用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支撑起了一部别致的犯罪题材的电影。

    邓超的演技让人刮目相看。自《分手大师》之后,邓超就以各种张扬的耍宝搞怪造型示人,倍受关注也饱受非议。《烈日灼心》里,他变身为心思慎密的协警辛小丰,背负灭门惨案,隐于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不过在遇到明察秋毫的警长之后,他变得越发压抑和煎熬,生活在“靴子要掉下来”的恐惧中。邓超成功地诠释了何为“烈日灼心”,虽然《烈日灼心》拍于《分手大师》之前,但还是颠覆了人们的既往印

  • 5、 民警烈日灼心观后感

    人性与法律

    ——民警烈日灼心观后感

    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贴着犯罪悬疑的标签,一上映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观众不胜唏嘘感慨不已。朋友圈里一个刑警朋友说:"你们都觉得这部电影压抑,但是你们可能想象不到,警察的日常工作确实如此。"

    看完电影的我其实是有些怅然的,作为一名警察,轻易就能指出影片里的很多漏洞,而即使只作为一名观众,剧情逻辑上的硬伤也显而易见。于是我又寻来须一瓜的原著《太阳黑子》来阅读,才发现那些改编后的剧情漏洞其实在小说里曾经是鲜活丰满的,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在我看来,相比小说更注重表现犯罪与救赎,电影其实更倾向于渲染人性和法律的冲突所带给我们的心灵震颤,想必将这部电影归类为伦理片而非犯罪片,我们就能忽略有所牵强的逻辑,而那些观影时所不能释怀的关于善与恶,人性与法律的解读,霎时就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初入警界,我见过形形色色的罪犯。遇到过父母双亡,同爷爷奶奶生活在山里的未成年人,遇到过离异后,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生活拮据的中年人,也遇到过头发斑白身形佝偻,甚至衣衫褴褛的耄耋老人,每当此时我都会忍不住唏嘘感叹:"他们看起来好可怜。"而同事们都会义正言辞的告诉我,这些人并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在触犯法律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带给别人的伤害,其实是可憎又自私的。那时的我并不能完全体会这种心情,只能附和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当我听到电影里伊警官关于法律那段剖白的时候,突然间就顿悟且释怀了。

    伊警官说:"我很喜欢法律。我认为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你知道什么是人吗?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实实的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儿。又讲人情,又残酷无情。"那些阴暗的好人和做过很多好事的恶人,就如同向往阳光的雪人,看起来洁白无瑕,却在凝结的过程中早已吸附了无数尘埃杂质,并且它们永远无法堂堂正正地站在阳光下,因为法律的烈日无时无刻不在反复灼烤着他们的内心。

    我们作为警察,经常和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打交道,接触过这个社会上隐藏最深的阴暗面,的确同朋友之言警察的日常就是电影所展现的压抑,然而

  • 6、 烈日灼心观后感范文欣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根据须一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烈日灼心》呢?该片剧情丰富,耐人寻味,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们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刚把作家须一瓜的长篇小说?烈日灼心?看完。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还剩下一半,因为晚上没有课,所以就一个人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找个舒服的位置,捧着书一直在看,只因后半部分的故事实在太精彩,所以就没有注意时间,等到最后一页看完的时候,下意识的朝窗口瞧了瞧,天已经彻底黑了,黑的很透彻,就像我看完此书时的阴郁心情。

    结尾的部分,也是所有事情真相大白的时候,真相是残忍的,我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它就像寒冬里的一盆冷水,突然从我的头顶泼下,有好几次都想把我的眼泪扯出来。但是我想,我绝对不能哭啊,一个大男人为了一本小说抹眼泪,这算什么,周围的人看见了得多难为情啊,况且我连纸巾也忘了带。不过,眼眶红了好几次,这倒是真的。

    已经过去将近两个小时,我现在在寝室的书桌前写这篇文章。没有任何理由,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为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内心深处的感情的宣泄。想要表达对这个故事,对这些人物给我带来的感受和思考。

    在我看来,他们都错了。

    如果一开始那个漂亮女孩不在那个时候光着身子出浴,正值青年的辛小丰就不会强奸她致其死亡,女孩的一家人也不会惨死在辛小丰,陈比觉和扬自道他们惊慌失措的手里,他们就不会挣扎着小心翼翼地逃亡十几年。

    如果杨自道没有帮助那个痛经到快要死掉的伊谷夏,如果他后来狠心拒绝她,就不会有后来那么让人心痛的的爱情故事。

    如果辛小丰当时在大厦追击犯人的时候没有救助伊谷春,而是看着他摔成肉酱,辛小丰,陈比觉和扬自道后来就不会被捕,导致后来的被注射死刑。

    如果伊谷春没有那么聪明和狡猾,如果他不那么优秀,就不会察觉到辛小丰的眼睛里藏着的巨大秘密。

    如果伊谷春再善良一些,他的妹妹伊谷夏就不会恨他,不会恨伊谷春逮捕了自己深深爱着的男人扬自道。可是他没有,他是一个行事果断,法律至上的人,最后还是狠心把他们三个送进了死神的怀抱。

    如果伊谷夏的好奇心没有那么重,如果她没有让扬自道再来接她,最后她也许会遇到一个好男人,一个爱她的男人嫁掉。可是她偏偏迷恋上了他,那个爱她却说不出口的男人,爱她却无()法带她走的男人。

    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没有错。

    辛小丰,陈比觉和扬自道,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善良的。为了给毫无血缘关系的尾巴筹集医药费,他们想尽各种办法,三个爸爸对女儿的爱让

  • 7、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2000字-成年人应受到控告

    蒙氏的一套书是几年前安满姨推荐的,很早就看完一遍(粗略的)。如今重读,记录感想一二。

    成年人对有意识犯下的错误感到痛心,对无意识犯下的错误不置可否。蒙台梭利认为成年人要受到控告,正是要控告这种无意识犯下的错误。既是无意识,要有所醒悟何其难,与其说是要控告,不如说是提醒成年人要经常反省自身,不要被原始脑控制,育儿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可是,现实生活里,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只是依靠自己的原始脑在教育孩子罢了。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信手拈来,包括我自己的父母(其实也包括我自己,惭愧)。

    小时候的记忆里,我与父母的关系从来都不融洽(现在也没好到哪里),且冰冷僵硬,不被认可、无比压抑郁闷。亲密一词,对我就是个书面词汇。有一段时间,突然惊觉我和安姐儿也不自觉的陷入了这种越来越疏远、严厉的关系状态中,吓得自己不轻,原本以为是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曾想真正的原因竟是自己。那阵子,内心无比自责,好在我及时调整,安姐儿也慢慢的由烦躁不安变得平和了许多。

    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影响。(这里的成年人包括所有能影响孩子的人,比如爸爸、妈妈、老师等)。

    成年人自以为是的认为,是通过他们的照料和帮助,儿童才奇妙的成长起来。他们把这种帮助视为一种职责,并把自己想象儿童的塑造者和精神生活的建立者。

    父母都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守护者和施舍者。把儿童看做是脆弱的、没有自理能力的某种东西,为此成人就觉得必须替他们做所有的事。安姐儿已经快年满十八的大堂哥,还被家长管得死死的,毫无独立及自立意识,家长们却只是责备孩子不成器。马上要上小学的小堂姐如今也被教育得很是乖乖女的样子了,家长很引以为傲,确实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可是我看着,为什么会觉得有丝丝心痛呢?

    成年人习惯性的把自己当作标尺来衡量儿童的善与恶,无意识的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

    经常听到人说,这孩子难管,谁也管不了,谁的话也不听等等。有阵子很害怕安姐儿也是这种难管的孩子,随着她长大,也渐渐显露出任性、胆大的特质,甚至于刁蛮(总故意招惹她堂姐,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心理)。但是,转念想,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听话呢?听话无非就是要对大人言听计从,配合好了就是乖孩子,不配合就是坏孩子了,这样真的正确吗?我们是要培养有个性有能力的孩子,还是只要一个听话、顺从的乖宝宝?为什么一定要去管孩子呢?所谓管教,我认为,管的意思应该是照顾,教是引导,而不是

  • 8、 烈日灼心观后感500字

    烈日灼心观后感 难得一个懒在家里的夜晚,没作业,没读书,没瑜伽,挑了部口碑不错的电影窝在沙发里享受,悠闲并不是看电影的这个举动,而是什么事都不想的那份散淡。 明明是三个好爸爸感动中国的故事,为什么要叫烈日灼心。自我救赎是这部电影的主题,郭涛和邓超就像耶稣下凡一样来到人间,带着一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展开一段人性救赎之路。 这部电影除了最后担心观众智力低下,而用过长篇幅揭秘外,曹保平的整体剧情编排的还是环环相扣结构紧密的。最打动人心还是三位男演员的飚戏,邓超的内心戏演的极好,把那种长久以来的内心的折磨通过他憔悴的面容,警惕又绝望的眼神,和压抑的肢体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段奕宏的那双眼就是一双鹰眼,洞察一切。郭涛对爱的向往和无奈都演出来了。最后一幕的注射死刑,邓超完全是靠面部表情的一点一点变化来展现,很有震撼力。 细节的处理也可圈可点,里面有一幕我觉得拍的特别好,就是段奕宏说完那一大段关于法律的名词解释和感召邓超的话后,邓超有点冲动地站了起来想自首,两只手不经意地放在了桌子上,等邓超下楼后,他猛地冲了回来,开始还有点不明白,先以为他还是想自首,看到后面才明白他是意识到自己的指纹留在了桌子上,等他悄悄地回到办公室,仔细查看桌子时,留在桌角的烟灰说明段已经取走了指纹。 跟国内的警匪片比,这部电影的确是眼前一亮,但要跟好莱坞的推理片比较,剧情的推演又不够深入,段和邓之间的较量和设局只有邓假做同性恋那段,有点浅尝则止的可惜,所以基本不需要用脑就能看懂。尤其是到最后陈有觉突然变得正常起来,终于在剧情结束时给他安排了好大一段台词,让人觉得毫无意义,可能是导演太爱蹦极这项运动了,一部电影里出现了两次跳楼还不过瘾,结尾还要搞个人去跳海。 看完电影,满满的都是正能量,看看人家哥三,活得那叫一个累,每天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还得惦记给遗孤筹钱治病,我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在蜜罐里,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碎觉了
  • 9、 烈日灼心观后感1400字欣赏

    《烈日灼心》这部电影由曹保平执导,邓超、段奕宏、郭涛、王珞丹等主演,讲述了三个结拜兄弟共同抚养着一位孤女,这个中间有什么故事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烈日灼心观后感1400字欣赏,大家一起来看看。

    《烈日灼心》整部剧给编者的感觉就是让人一直沉浸在矛盾的氛围之中,随着剧情的发展,编者猜测多种可能性结果,可是影片似乎又已经显现出独一无二的结局。

    电影的开始是说书人的一段对陈年案件的陈述,伴着惊堂木猝不及防的一声拍响,令人不由自主地想集中精神继续看下去,这部剧的这一点至少在形式上一开始便成功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电影的结局不可谓好与不好。罪犯终究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值得高兴的地方。可是又有些惋惜,因为这么善良的人怎么就成了罪犯,不能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吗?电影《烈日灼心》这名字昭示着在法律与道德的包围下,人心里的脏事总是会慢慢发酵的,不知道在哪一个点会迸发又或许永远埋藏。罪犯做了脏事后,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感觉有双无形的眼睛在监视着他,每天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觉得丝毫快乐的感受都是奢侈的。

    影片台词法律,是介于神性和动物性的合体。它非常可爱,它知道你好,又限制你没法恶到没边儿,哪个人心里没有那么点脏事儿。这样描绘法律也是很生动了,本来法律就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它时刻都在你的身边,与你共存。这句台词以轻松的语气道出了法律的作用,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人的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所以它知道人的好。法律有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所以它可以限制人。

    观众在一开始就知道谁是罪犯,便以居高临下的视角俯看整部剧中警察是如何锲而不舍地追捕罪犯的,这可能会带来一种错觉使观众觉得很枯燥,因为开头结尾一切都是那么明晰,罪犯最终一定会被法律制裁。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便已经悄然地落入了电影设置的圈套,电影设计就是要把案件事实显露出来,贯穿全剧,然后真正的剧情就可以开始了,重点部分便是罪犯的赎罪行为,罪犯为自己所犯的罪行忏悔一生,不断地用做好事来弥补。

    罪犯就是罪犯,犯罪过后即使其对他人再好也掩饰不了其恶行。正是因为即使是做善行,也难以抹去罪犯内心的罪恶感,罪犯的自我拯救不成功,一直都有阴影,便渴望得到更大的救赎。罪犯既渴望被逮捕受到法律的制裁又渴望可以偷得几日清闲生活。电影中罪犯收养的小女孩就是罪行的见证,她与罪犯一起生活似乎时刻在提醒着罪犯所犯下的罪行,这种阴暗挥之不去。

    罪犯仍存有人性中

  • 10、 自信的秘密读后感

    自信的秘密读后感(一)

    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你会发现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他们中绝大多数都生活得并不开心,过着没有成就且毫无目标的生活,似乎没有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状况。他们任由自己过着平庸的生活,得过且过。

    甘于平庸似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不满的情绪使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和失望归咎于社会、他人、境遇和周遭。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种思想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至于他们无法接受完全相反的事实。

    杰出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这句简单的话里包含一着一个真理,即我们并不是受害者,而是可以创造生活和世界的创造者之一。或如另一位伟人所言:你并非自己所认为的那种人,但是,只要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这是罗伯特?安东尼【自信的秘密】一书的开卷,它阐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是甘于现状,忘了自己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丧失了勇于开拓的一精一神,失去了自信心。

    【自信的秘密】一书告诉我们,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挣脱现实世界的束缚,提高自己的一精一神意识。改变拥有巨大的力量。而且是你一定能做到的,能在21天内做到的。改变自己需要从相信自己,独立并成功地处理事情,学会正确地理解我们内心发出的信号,不再随波逐流做起,改正依赖的坏习惯。只要你不依靠他人,就没有人可以让你失望一旦形成独立的一性一格,你就不必再拖延或逃避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因为你有足够的信心,自我肯定,并会用沉着的姿态去迎接人生的每一个境遇。你不再感到焦虑,因为你知道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力量的源泉与你紧密连接在一起。你不再需要他人不断给你鼓舞和动力。相反,在人生的旅途上你会逐渐发现,内心的力量可以战胜你遇到的任何困难。

    想要获得真正的自一由和自信,你必须停止对赞美的追求,你真正需要的是认可。赞美和认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种价值一性一评价,当你因为某人为你效劳而赞美他很棒时,你其实是在告诉他,如果他满足不了你的要求就很逊。举个例子,孩子送给你一束花,你不应该说:你是个好孩子,因为你送了花给我。如果你这样说,你就是在告诉他:如果他没有送花给你,他就是个坏孩子。相反你应该说:谢谢你送的花,我非常喜欢。这样,你就只是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了认可,而没对孩子本身做出任何价值评价。人们是如此地喜欢那如音乐般悦耳的

  • 2019-09-28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1-05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5-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灼人的秘密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灼人的秘密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灼人的秘密读后感、2024灼人的秘密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