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镇定的绵羊读后感 > 地图 > 镇定的绵羊读后感,2024镇定的绵羊读后感
镇定的绵羊读后感相关栏目
镇定的绵羊读后感热门栏目
镇定的绵羊读后感推荐
镇定的绵羊读后感

(共 8471 篇)

  • 1、 读《镇定的绵羊》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有关于动物的文章,是写绵羊的——《镇定的绵羊》。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有一天,一只绵羊厌倦了羊圈里的生活,想外出旅行。同伴们都劝它不要冲动,说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可是,绵羊实在是太固执了,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家门。刚走到半路,遇见了一只公鸡。绵羊向公鸡诉说着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儿,公鸡感慨万分地说:“美丽的绵羊,我今天算是遇到知音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吧。”绵羊答应了。它们又走了一段路程,碰见了一只狼。狼几天都没有吃到东西了,看见有两只猎物向它走来,连忙上去跟他们打招呼:“你们好啊!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呀。”公鸡回答说:“我们也不知道。”狼说:“要不我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吧!”于是,绵羊和公鸡就跟随狼来到了森林里。狼说:“旅行该结束了,我的肚子饿了,让我吃了你们吧。”公鸡一听,害怕的哭了起来。这时绵羊却非常镇定地说:“你可以吃我们,但是能不能让我们找个舒服的地方,躺下来再死呢?”狼想了一会儿,答应了。于是,绵羊领着狼往回走。因为在来的小路上,绵羊看见了农民留下来的捕兽夹。到了那儿以后,狼果然上了当,被捕兽夹夹住了,这时,绵羊和公鸡就趁机逃回了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不要畏惧,也不要退缩,一定要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 2、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了融

    《优秀的绵羊》的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决定辞去耶鲁大学教授的职位,随后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引来10万次的点击量。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

    本书的第二章主要讲了大学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学生应该在大学里面做什么。对于在校的大学生和渴求成长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作者的观点。在我们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没想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义无反顾的走上成长之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成长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我对第二章节的摘抄和归纳。

    大学的使命

    01

    教给学生如何思考——思辨和质疑。每当学习之前,先把自己“放空”,而不是接触到一个话题,个人的意见会迅速反应,给话题披上一层膜(偏见)。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里的导师促使学生检查自己“最根深蒂固的一些理念”是错的,“令自己最振奋人心的新发现”,大部分将会是错误的。

    02

    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思考对象是你自己。博雅教育为公共利益服务只是一个层面,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为个人服务——建立自我——至于建立自我是否令他人受益,那并不是主题。

    只有在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 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 体。

    博雅教育(liberal art)将质疑所有事物,因此它要求学生 愿意接受推翻现前所有认知的风险。大学教育鼓励为自己而 想,勇于发现新的理想和新的追求,避免掉入他人哺喂给你 的思想以及为你设计梦想的“二手生活”。

    自我意识是一个极其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找 到自己的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

    创建自己的生活

    方向

    职业是你的天命。

    找到自我的前提是解放自我,去熟悉干扰我们的声音是什么。

    除了我们常说的创新,还有一种“生活的创新”,依赖于“精神想象力”,与“精神想象力”相关的是个人品质,而非想象力。

    核心问题是: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使命呢?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惧。

    风险

    面对失败的风险.

    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

  • 3、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6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6000字

    这里强调的并非是要求每个人拥有高智商,并非强调天资,而是需要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以诚信和伦理的方法实现。我们不需要顶级的学生,只需要拥有质疑能力的学生。“质疑”的原意是“去审察”,因此质疑者就是会审视的人。倘若一个人真的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首席的位子,但没有质疑的能力或习惯,他虽然头顶领导头衔,也不过就是一位平凡的附庸机会主义者。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纪念烈士也是这个意思

    之所以你我能够享受生活的稳定,有一半的功劳归结于那些不为人知、踏踏实实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生活的先辈”。我们现在之所以比之前更自由,更快乐(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如同乔治·艾略特一样,依赖个人的巨大想象力和勇气,承担了种种风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这可能是通过公开的集体式运动(比如民权运动),需要的是超时代的想象力,构思出与现状不同甚至有冲突的未来;这也需要勇气,愿意用行动说话。这也可能是通过个人行为,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社会的血液中并改变了它的性质。

    ◆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十年淘汰出局这个速度还在加快

    “大学毕业生普遍在沟通以及团队合作上存在明显不足,不能够从多角度对待一个复杂的工程。只有1/4的学生具备胜任工作的思考和写作能力”。而这些软实力恰恰就是博雅教育所致力培养的。

    论证溯源探究思辨对任何信息加以鉴别真伪等

    博雅教育定义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即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引用哈佛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路易斯·门纳德的语言:“博雅教育并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与它相对立的是应用学科或职业技术类学科,如护理、师范、商科、法学、医学等。博雅教育是探究和追求真理的教育,而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

    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面对任何信息,我们要判断它的真实性;我们要思考信息背后的其他问题;不论是学习生物化学、政治学还是美国文学,我们要了解各自的假设框架,并清楚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更确切地讲,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论证。大学的教育是熟悉并掌握论证能力的过程:学会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驳论、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词严地表达结论。学会分析他人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

  • 4、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5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500字

    叶开

    一本书凝聚着作者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耗一番心血,成一家之言。作为读者,角度不同、认知不同,读后感悟也不尽相同,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近日品读威廉·德雷谢维奇所著《优秀的绵羊》,作者从美国高校教育切入,对教育内在的本质、人生应有的追求、社会发展的问题等进行剖析反思,列举了大量事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思考的观点。阅完小思,有这么几点感悟。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教育是社会表达价值观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传递其价值观的方式","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出思辨的习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警觉,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同时,作者也指出,目前的教育"虽然培养了不少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但却没有教会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作者写的是美国的教育,反观我们国家,何尝不是如此,教育产业化带来了教学功利化,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弱化,学校某种程度上成了生产"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不应当仅仅以分数为衡量指标,也不应当单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是制造"考试机器",也不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探索创新精神。

    其次,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究竟学什么、为什么而学?作者在文中提到"整个教育系统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态度:盲目的野心,对风险习惯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质唯上的野蛮性竞争""学生们之所以会参加体育、艺术或者领导能力的活动,其动力并非源自内心对这些精神的信仰,而是因为这是通向名校的必经之路。这些活动原本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被简化成一种手段:体育竞技讲究的是体能训练;音乐不过是技术上的娴熟;服务他人等同于做慈善;领导能力无非就是追求位高权重".看来,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东、西方面临同样的问题,青少年时期为了分数、为了能上一个好的大学(在中国可能是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在

  • 5、 《长翅膀的绵羊》读后感

    我之所以接受这本书,是因为我看到这本书以后,想到我将来也要留学。读了这本书我必定会学到一些关于留学的知识,所以我开始读这本我感觉非常好看的书。长翅膀的绵羊介绍了关于一个留学女孩jennifer的留学生涯。

    整篇故事是这样的:起初本书的主人公jennifer,来到了英国的一个极其美丽的小镇felsted上学,她的学校的名称是:felsedschool。这个学校经历了四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而jennifer也在这个学校过了两年的美好的生活。这本书给我印最深的是这一件事:初到学校的头一个礼拜,jennifer当了一个礼拜只会说yes的跟屁虫。一开始jennifer对学校的一切都不太清楚,而且要熟记学校奇怪的校规,所以只能跟着其他学生去那去那。有时其他学生会问jennifer一些事情,但jennifer每次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似懂非懂所以一律用yes回答。有时候可以蒙混过关但有时不能。搞得人家莫名其妙的看着她。最后人们认为jennifer是个不折不扣的跟屁虫。以后jennifer就开始学年轻版英语。她说:如果我不学我会孤独。如果我不学我会被瞧不起。如果我不学我就会有侮辱的感觉。跟重要的是如果我不学我会被认为不酷。最后她成为了同学们的好朋友。读了这本书,我真心体会到了人亲身在外面经历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人要经历许多风雨,才能见到真正的彩虹。理想要成功必须经过磨练,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没有经历过刻苦的学习的。只有认真学习,长大才会有我们所想要的美好的生活。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从jennifer独自留学英国体会她的勇敢;从她设计的伦敦之旅发现她聪明的头脑;从她度过的情人节感受她的幸福;从她们成立的篮球队看出她们张扬的活力。我从中懂得: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惧怕我们从未征服过的事。碰到困难,我们应该勇敢的去面对。做一只想她那样长着翅膀的绵羊,不是不可能的事。impossibleisimpossible。

  • 6、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范文)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800字

    《优秀的绵羊》一书批判了美国精英教育。藤校学生善于考试内心迷惘。害怕失败的心态造让他们不知道想要什么,像绵羊一样。过去常青藤大学主要录取白人贵族的小孩,现在主要录取中上阶层精英的小孩。藤校老师注重研究,忽略本科生教学。藤校学费贵。

    撇去谈理想谈人生的部分,这本书没有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书中提到不少藤校学生看书只看开头和结尾,我发现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的章节最有意思。

    《优秀的绵羊》对《虎妈战歌》及作者蔡美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蔡的育儿方式充满自恋。蔡内心没有长大,通过让女儿进哈佛来证明自己。蔡的女儿进了哈佛,哈佛奖励了不该奖励的人,可见美国精英教育录取系统有问题。最后一条颇为矛盾:如果哈佛如作者所批判的并不好,那么蔡的女儿进哈佛就不算奖励了。《优秀的绵羊》的作者与蔡美儿背景类似,同是移民二代,同是藤校毕业,同(曾)是耶鲁教授,同是六十年代初出生。

    这两本书都与美国藤校有关,相比之下:

    《优秀的绵羊》文采斐然,文笔略胜一筹。《虎妈战歌》更真诚,掏心掏肺把家里所有直系亲属的人生故事附带照片都献给了读者。《优秀的绵羊》发现了问题,没有实际解决办法。作者建议大家考虑公立大学或者文学艺术类小学校。作者的人生基本都在藤校度过,对非藤校了解不深。

    《虎妈战歌》描述了虎妈瞄准目标,利用规则,培养两个女儿的人生故事。这本充满争议的书,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女儿的小船们吹进了哈佛。虎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得到了它。虎妈不是常青藤绵羊,而是一头自封的母老虎。

    《优秀的绵羊》对现实全方位批判,批评它文章少。《虎妈战歌》描述了向目标努力的过程,批评它的文章多。题外话,《优秀的绵羊》作者没有拿到耶鲁英文系的终身教职,《虎妈战歌》的作者是耶鲁法学院正教授。

    《优秀的绵羊》说去哪个学校读书,要综合考虑教学质量,学费等因素,让我共鸣。去藤校可以镀金,去公校可以省钱,去军校可以锻炼,去烂校可以寻欢,各有可取之处。想好你想去哪里,遵守游戏规则,努力就行了。或赢或输,都不是游戏的结束。

  • 7、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

    一听到这个书名,我心里是茫然的,打开首页,才知道绵羊原来指的是那些名校中的高材生,出校以来已经很久没有认真的读完过一本书啦,而且很多时候也就是读过就忘过啦,所以vilma一发出书单约读我迟迟都没敢报名。

    这次约读,我心里是既紧张又迫切,紧张的是一拿书就打瞌睡的人20天能读完吗?更何况还要记笔记,写读后感(从小最怕的就是这些,看看故事情节可以,写读后感头疼);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特别是跟书店朋友们接触以来,迫切的觉得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太少,更觉得货源的缺乏。

    《优秀的绵羊》是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对美国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一本颠覆美国中上阶层价值观的警世之作!

    全书围绕需要思考什么和想要思考什么展开。其实很多时候不光是大学生,就是我们很多成年人也一样很迷茫。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我。

    作家拉拉加林斯基倡导以寻找意义为出发点,询问自己什么事情会触动你?或者什么能让你产生共鸣?

    他说意义在于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就像游泳教练这个工作,我一直引以为傲,真的,很多人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医生告诉他们游泳可以帮助恢复,还有好多孩子从怕水、不敢放手到最后突破自我,开心快乐的在水中嬉戏玩耍!更何况游泳同时还是一项求生技能呢!

    还有就是加林斯基的那句话让我重新定义了我分享汉后阿胶糕这件事。我当初的本意是自己和家人调理身体,而现在我觉得我在分享的同时更需要做的是传递我们中国传统中医的养生理念。咱们的父辈们,或者就我们这一代人吧,很多人熬夜,加班,每每等到有病了,或者说是身体已经出现种种迹象了才想起来要去医院,才悔不当初,我深有体会。

    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毁于陈旧的观念。妈妈20年前由于肺癌早早离我们而去,她的起因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症状,爸爸因为胃癌10年前也撒手人间,当初我每天跟他电话沟通,结果后来劝通了却也晚了,所以预防大于治疗,治未病,这是我们国人目前比较急于转变的一个观念。

    非标抱歉,我的书还没读完,今天就分享这些,不过我也深刻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不但这本书我会坚持读完,而且以后我也会坚持每一期书单都约,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哪怕一页一页的啃那也值,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 8、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1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

    这几年我越发有一个困惑:高中时进了所谓四大名校,周围同学几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当时我们的英语老师也毕业于我校,在我周围同学口中,他几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loser——我们学校出去最后就混了个高中老师。本科进了北大,我自知有很多侥幸之处,但是从一体的新生开学典礼,到北大课堂上一位位大师,到每年的校庆是恢弘的“我是第xx个转发的北大人”朋友圈刷屏,周围人似乎反复陷入一场无休止的自我陶醉,他们不断提醒你、你应该是领导者、是个优秀的人。 但大学的教育让我感到失望、甚至有一点背叛,一切的努力通向的是迷茫。如果说一开始是茫然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厮杀,那么到了最后,我甚至迷茫到底应该选择去哪一条路厮杀,竞争的意义又是什么。 《优秀的绵羊》作者是耶鲁大学的教授,他对名校的学生有个洞见:那些习惯竞争的精英(或者说做题小能手们),往往将理想职业定为咨询或投行,不仅是因为那是被无数人验证的康庄大道,更是因为这条路困难——那些精英已经习惯了从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安全感、只有自己付出很大代价拿到的东西、才能给他们安全感。 德雷谢维奇把精英教育比做是一场游戏,玩家们拼命刷自己的资历让自己脱颖而出,而竞争的结果是录取标准的水涨船高,并且这个游戏还会惩罚那些不愿意进入这个游戏的人。 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优秀的绵羊,那些精英学生们焦虑的来源,这场游戏规则的形成与演变;第二部分给了一些指引,告诉你应该从大学里寻找什么;第三部分介绍了博雅教育、教师的作用并对mooc进行了批判;第四部分讲教育公平,认为藤校体系本身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精英大学不断自我繁衍,最后导致“理所当然的平庸”。 这本书提供了审视高等教育的一个视角。为什么top学生们繁忙却焦虑,为什么在顶尖高校你糊弄一下还是能取得好成绩(文章中所说的即使你不努力也能拿“a-”),为什么出了学校会有落差,努力吸引生源的学校在各种宣传中给了你怎样的(优秀)错觉… 作者所探讨的,是这个精英教育游戏,已经在伤害场内的学生、努力奔赴这个游戏的学生、以及那些从来没有机会参与这场游戏的阶层。教育并非社会不平等的始作俑者、但它强化了不平等的状态。 所以作者提问: “我们真的要继续维持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吗?我们真的要继续人为地让教育资源处于匮乏状态,同时让我们的孩子为有限的空间相互厮杀,并进而陷入绝望和恐惧吗?”

  • 9、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优质范文)

    要我概括我之前的大学生活,那可不像我小时候设想的那么多彩、丰富,我生活的重心一直都放在了学习和娱乐上,这哪里像人们描述的大学生活嘛。不过还好我高中就做了准备,知道大学学习压力会比高中更大,所以在刚开始时还是有些自律的,成绩也没落下,似乎我做的很对嘛,成绩挺不错,符合大家的认知,瞧人家那小孩,成绩多好,学着点。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在我做了这么多看似很出彩的事情中,有多少是我真正想做的呢?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思考过我自己的问题,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条理,好像我的人生都被别人安排好的,你出生了,然后上学,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然后就会有个好生活,这一切的通行证都是你的成绩,也就是说你的成绩决定了你的人生,好成绩等于成功,多么可笑!你的人生就被这几个并不能体现所有能力的学科的数字代表了,然后他们告诉你,没分等于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等于没钱。没钱等于不好的生活,你肯定会后悔的,真的吗?那你得想想,是不是他们怕你做出了一些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不满于你跟他们不一样了呢?倘若你去追求了一些在他们眼中奇怪的东西,他们就会拿出来“现实”的大棒把你给打回去,说你不够成熟,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真的只能疲于奔命吗?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现在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吗?一切个人的品质:勇气、自信等等,好像都被成绩给盖过去了,活了这么长时间,你真的做过一次关于自己的思考吗?如果做过,那是真正的自我思考还是在别人影响下的对自己的思考?

    到了大学,我们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而活了,我的梦想,在之前只会出现在作文里,要不然就是所谓的大学梦。我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思考都是那么的缺乏,连个追求都没有,像个机器人。出发了太久,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努力地满足父母的预期,可当你做的已经够好的时候,他们还在说:“加油,你还能做的更好!”这是在搞什么?真的对你好吗,我们父母真的在教育孩子吗?还是在教育一个不断学习的动物?父母真的在关注他们孩子的人格培养,还是努力地骗自己只要成绩好一切问题都能掩盖过去呢?那最后会不会崩溃呢?在这里,一切都显着被别人裹挟,他们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如果没跟着大家走,就会受到别样目光的看待,我们就像一群绵羊,被牧羊犬给看着,有时候它们明明没我们体格大,可我们还是不敢越界,有时候甚至因为别人的言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我们接受着大学教育,可进了大学

  • 10、 《镇定的女主人》读后感400字

    一个女主人,请来了很多客人一起吃饭、说笑,女主人突然把保姆叫来,保姆赶紧走到厨房,端来一碗热牛奶,客人们很奇怪,她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然后,把阳台的门关上。客人们迷惑不解,问女主人发生了什么事?女主人说:“刚才我们的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现在已经被关在门外面了(因为眼镜蛇喜欢喝牛奶,被阳台的牛奶味吸引到了阳台上)。”一位客人问:“你为什么不叫我们帮忙呢?”女主人说:“我一喊,你们必定慌乱起来,眼镜蛇就受到了惊吓。只要咬一口,我就没命了。”

    我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勇敢、机智、冷静。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聪明的人,遇到事情会想办法解决,不慌乱,这样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了。还有,遇到困难要“勇往直前”,不要想遇到什么事情就要求助别人,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做一个真正的聪明的人。我还要学习她知识渊博,因为,如果她不知道眼镜蛇爱喝牛奶的话,就坐在那里镇定是没有用的,要学习很多知识,这样逃生的机会会多一点。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07-02

  • 2022-12-2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3-02-08

  • 2019-11-12

  • 2019-09-25

  • 2023-01-17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11

  • 2019-09-20

  • 2021-09-11

  • 2021-10-01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1-09-04

  • 2019-09-19

镇定的绵羊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镇定的绵羊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镇定的绵羊读后感、2024镇定的绵羊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