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远去作文 > 地图 > 远去作文
远去作文

(共 1313 篇)

  • 1、 远去的云作文范例7篇

    写作能够增强对中文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字呈现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提高对文字的掌控能力。推荐一篇网络文章:远去的云作文,非常优秀,值得一读。相信您在阅读后会有所收获!

    远去的云作文 篇1

    乔布斯一生始终坚信人类生来就是要改变世界的。于是,他便用一生践行着这个信奉,而他守护信奉的方式很简朴——立异。与其被教条所限,糊口在别人的观念里,倒不如搏出个时代,搏出个未来。乔布斯成功了,他注定是让人仰望的领袖,由于他懂得创造,并懂得将这创造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从iphone到ipad,这条路很长,需要执著的人,乔布斯便是此执著的人。他以一年损失2.5亿美元的代价沉淀了“苹果”的内涵。

    如今,拥有强盛“果粉”市场的“苹果”已然成了“立异”的代名词。以一颗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为徽标,这个创意大概很难有人想出。当人们对这徽标众说纷纭的时候,“苹果”无疑是成功的。不管这徽标是为了纪念因误食苹果而死的计算机之父阿蓝·图灵,仍是代表着一种尝试,他的创意已然为他赢得了市场。从车库里诞生的产品,时至本日却成了引领时尚的品牌,到底是什么让他成为了人们的追求?从时尚到风尚的间隔,又有谁能够掌握得淋漓尽致?只有为自己的产品注入时代的血液,他才能不被淘汰,乔布斯深知。所以他一直孜孜以求,不中断立异,那么,苹果成为现在美国最有价值的公司是不是也不算是奇迹了呢?如今,乔布斯已然逝去,然而他用一生践行立异理念的故事却依旧在流传着。斯人已逝,逝者难追,一切终将走远,当无数“梨子”“茄子”著名于世,又有谁会记得风靡过全球的“苹果”?但大概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只有符合时代的才是最好的,然而要做到这很难。那就请铭记这已然远去的声音吧:改变世界,唯靠立异!

    远去的云作文 篇2

    人们都说时光不会倒流,起初我不相信,幻想着奇迹发生,但望着那愈见模糊远去的背影,我信了。

    有时候我多希望她留给我的不仅是背影,还有关心,留给我的不仅是回忆,还有依赖;留给我的不仅是苍老,还有快乐。我日渐成长,可她却满手老茧,满脸皱纹。面对这世界周而复始,我无能为力,却也日渐烦恼,我希望伴随我的不只有一个岁月,还有一个她。

    生活把她折磨得疲惫不堪,在外人眼中她是坚强,可在我眼中她却是是弱小。她总是笑呵呵地说话,对任何人都这样,可是她却不知在我眼里从她嘴角挤出的微笑还有一点苦涩与辛酸。每当我

  • 2、 好作文:父爱远去如山隔 700字

    那一天,一个人在房间里独自兴致勃勃地观看中央电视台的亲密爱人系列节目。当男人深情地诉说起那一次的难忘:当夏夜,女人依偎在他的怀里用录音机放起了那一盘磁带录音,那是一位父亲在教小女儿读唐诗。男人说,他早已经知道女人的父亲早已离去,女人播放这段录音无疑在暗示着男人肩上背负着更沉重的责任。男人郑重地和女人说道:我知道,现在我是你的世界中最重要的男人。请你信任我,依靠我!女人泪落如花,他们紧紧的相拥。而此时的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河流,泪水夺眶而出,甚至哭出了声。我知道,那个同样也深爱着我的人如今也离我而去,永远也不能相见。可是事隔近一年,我似乎还是不能接受。每逢过年,每逢中秋,每逢父亲节,每逢6月29日他的生日,更是对他无限的思念。

    父亲是男人,男人的爱似乎总是那么隐隐约约而不事张扬。在记忆中,父亲至离去都不曾对我说过:静静,爸爸爱你!,只有在那一次去杭州大医院手术化疗很久相见了时,他颤颠颠地握起我的手说:静静,爸爸很想你,很想家!因为父亲一向是个内敛的人,决不轻易地表达感情,那一次是唯一的一次动情,我也落了泪。虽如此,当我每每望见他充满笑意的眼神,当我听见他对我的不放心的叮咛,当我美美地品味他每天为我精心准备的各季水果时,我都能感觉到他的那句窝藏在行动后面的女儿,爸爸爱你!这句话。突然有一天,他走了,没有留下一个表情,没有留下一句话,毫无征兆地走了,我愕然,惊慌失措。我知道他再也不可能从病床上爬起来为他心爱的女儿购置她最喜爱的水果表达爱意,再也不可能在带风的深夜里为爱踢被的女儿盖好被褥,再也不可能以他的女儿的快乐为快乐露出欣慰的笑容时,我的世界破碎了。我是多么地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可是为什么,这一切,他的爱直到他离去,我才察觉?

  • 3、 《中国知青史》读后感:远去的知青远去的岁月

    《中国知青史》读后感:远去的知青 远去的岁月

    南京东车辆段 周亚平

    知青,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对这个名字有着难忘的情感,对那个时代有着苦涩的回忆。之所以重提这个名字,就是我看到了《中国知青史》这本书,它把我重新带回到那个不愿提起又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也让我重新认识了那场曾经猛烈震撼过中国的几乎每一个家庭,曾波及几乎所有的偏僻穷困的山乡,并瞬间改变一代青年的命运,给其身体和灵魂带来飓风般变化的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作为当年千万知青大军的一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都毫无例外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充满着青春的热血,饱含着高昂的激情,要以稚嫩之躯改变一穷二白的中国,拯救三分之二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世界劳动人民。伟人的号召形成了时代的潮流,置身其中,概莫能外。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身不由己地离开父母,来到了陌生的土地,不知是谋生还是献身的与地球较上了劲,且一干就是好几年。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那片土地上,超负荷的劳动使肢体变得强壮,风吹日晒使皮肤变黑,生活的磨难使思想变得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命运的坎坷使他们的意志在遭遇的各种困难面前逐步坚强起来。

    《中国知青史》为曾经经历过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而依然健在的人们找回充满酸甜苦辣滋味的人生回忆,也为附庸今天流行的“官二代”“富二代”词语而衍生的“知青二代”们寻找他们父辈走过的“蹉跎岁月”,厘清那段“孽债”的来龙去脉提供有力的资料和证据,更为那场长达二十多年,涉及两千多万人的共和国最重要事件之一的历史作全面的回顾和分析。因为岁月虽已远去,经验和教训仍值得记取。

    这本书告诉我们: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和知青群体的形成都随着国家的教育和经济形势一样大起大落。每一次大起大落之后就会有一次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以至于形成规律。政治上的动荡,经济决策上的失误,每每都要以大量青年的不能升学和送往农村为代价,一代青年就是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将生命最美好的时光无代价无索取地奉献给这片生存养育自己和父母家庭的热土,付出身体乃至精神的巨大牺牲。在当时的国家政治和经济条件下出现这一特殊群体也是历史的必然,知青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在特定政治气候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得以存在和壮大并最终消亡的群体。载入史册的名字会渐将暗淡以至于被人们忘却,连同那段历史中的血与火,情与泪,愁与怨,功与过。五十年过去,当年的毛头小伙青

  • 4、 远去的乡村读后感

    篇一:《远逝的天堂》读后感

    人类学邂逅发展

    读《远逝的天堂》有感 致谢人类学家------“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是否曾想去异国他乡独自闯荡?你是否曾想象自己睁开眼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代?你是否对遥远他乡的世界充满无数的幻想?当人类学家走出自己所属文化去一次次探寻他乡奥秘时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遥远的他乡充满了未知与迷茫,然而他们似乎毫无畏惧,只为亲临那想象的异邦,亲吻那即将向他们所敞开的土地。他乡赋予了他们太多的情感,从文化震惊到文化理解之间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的是他们留给我们的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关于他乡的想象、是由文化震惊时的疑惑到文化理解时的感动;“一场他乡的旅行”见证了人类学家为其庄严的承诺“拯救那些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模式,抗拒席卷全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使自己的研究成为对西方自己文化的批判,通过描写‘异文化’反省自己的文化模式”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向漂泊于远方的人类学家致谢!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幅又一幅他乡的画面,更是文化碰撞下的点点火花。 人类学邂逅发展:

    跟随着人类学家的脚步,走进一个远逝的天堂,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泯灭,从原初荣辱与共的邻里到现代的陌生人社会,即使我们不再为生计发愁、即使我们跟随上了世界的脚步、即使我们有了所谓的文明,我们应该问自己一句:我们真的幸福吗?

    发展的课堂上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追问:“什么是发展?”,对于生长在农村的我、经历了“现代性”的我来说,一直想要去找寻那份遗失的美好,找寻一种乡亲们互相帮助、坐在院子里唠家常的天真烂漫,为什么要发展?我能想到的唯一目的无外乎是追寻幸福的足迹,然而,幸福是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吗?是由于经济急剧增加的内心不安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不然为什么我们可以吃的更好、穿的更暖、住的更舒适却更加疲惫不堪转而求助于宗教来抚平我们内心的焦躁?发展话语一直在操控我们的神经,从单一的经济增长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发展遭遇种种困境时,我们便去修正发展的路径,然而却从未真正怀疑过发展本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凭借着我们发展独特的眼光用机械化代替了小农的本土知识,我们一次次将本土文化摒弃去追寻西方社会所谓的荣耀;如今我们“邂逅”了发展、“邂逅”了环境的破坏、“邂逅”了从原本的无忧无虑到现代社会的疲倦不堪,这时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选择的发展道路源于何处?发展适宜我

  • 5、 《远去的藏獒》读后感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能看到这么有冲击力的文字了——《远去的藏獒》充溢了诗意的、远古的、悲壮的、崇高的、朴实无华的美,让我一次次震撼、感动,好比灵魂受洗。

    一部《远去的藏獒》,二十七篇文章,都是关于西部人的闻所未闻的故事,极具个性的人物;还有,作者磅礴而充满思辨色彩的文字。似乎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一定得有这样的文字来驾驭,这样才般配,才相得益彰,才是骏马遇到了好骑手。在这样的文章面前,我常常感觉自己的卑微、软弱、自私和不可救药。那都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

    没呼吸过西藏稀薄的空气,没走过新疆的戈壁沙漠,没领教过青藏高原的贫瘠凶险,没体验过大西北的无垠蛮荒,作为一个典型的东部人,一个在大城市呆了一辈子还自以为幸运、自以为见多识广的上海人,如今我终于知道自己缺失在哪里了。那是显而易见的,一种与生俱来的短斤欠两,先天不足。

    当然,那一定不只是一种经历。那是一种修行,一种对于道德操守的反思。

    作者杨志军说:“我曾经快快走了出去,走向喧闹和繁荣,惊喜地偷窥了现代都市文明的种种好处;如今,我又走向城市之外,投身于辽阔的原野,在过去的日子里发酵我的情绪,是伤感,是惆怅,是恋旧,或者是别的什么。”

    我不知道我的“城市之外”在哪里,因为我原本就先天不足,没走出过我的城市。

    看来我只有依赖自己的修行,自行消蚀蒙尘,让内心变得纯净,于城市的繁华处谛听来自城市之外的藏獒的一声声呜咽,不管它已经离开我们有多么遥远。

  • 6、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

    12月5日下午,我参加了由阜冶组织各车间干部员工观看电影《远去的牧歌》的活动。《远去的牧歌》是一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摄制的影片。

    影片开头在一场暴风雪中胡玛尔爷爷的孙女“博兰古丽”出生了,而哈迪夏奶奶的丈夫却去世了,两家人因为这次意外事故产生了矛盾。影片以哈萨克族牧民四季游牧转场为线索,时间从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中期,分别以春夏秋冬为时间背景,演绎了40年来哈萨克族牧民游牧在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生活变迁、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也聚焦了在艰难跋涉的转场游牧过程中的传奇人文故事和自然景观,动人心弦。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党的定居兴牧政策引导下以及国家出台“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等一系列保护草原的措施后,牧民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以前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宽阔的马路,以前骑着马行走逐渐转变为乘坐汽车出行。这些改变不仅改善了现有的生活方式还使老人、妇女儿童得好更好的照顾以及孩子们得到最好的教育。

    影片最后胡玛尔爷爷和哈迪夏奶奶最后一次转场还历历在目,也许像他们说的那样,“定居兴牧”是要由不适应慢慢过度的。看着电影里牧民们充满希望的笑容,我想在党的领导下那些牧民们肯定生活的越来越好。

    (文 / 高玉婷 )

    《远去的牧歌》观影感想

    (党群工作部巴肯别克)

    12月1日,我有幸在院线观看了新疆首部巨幕电影《远去的牧歌》,该片以哈萨克族牧民四季游牧转场为结构线索,时间跨度将近40年,从上世纪80年代哈萨克牧民冬季转场写起,通过胡玛尔和哈迪夏两个牧民人家,演绎草原上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存在于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生产生活变迁、情感心路历程。

    作为一个哈萨克族基层党员干部,我对这部影片的感受很深,观影过程中几番感慨、几度落泪。我的祖父辈在六十年代以前,也是择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也曾经听老人讲过在草原上转场迁徙过程中历经的种种艰险。

    然而,我也是幸运的,我的祖父辈在六十年代辗转从哈巴河县来到正在建设热潮的可可托海矿务局,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建设需要,成就了我们这个家庭从农牧业到产业工人家庭的转。我没有亲身体验过《远去的牧歌》中胡玛尔大叔一家经历的磨难,但是在党的好政策下,我们都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我的祖父退休之后,我的父亲通过顶岗成为了一名有色工人,经过岗位同事的教导和岗位作

  • 7、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

    就像这部电影的片名一样,游牧这样的一种原始的生存方式已经开始逐渐退出了舞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一辈的游牧后代开始迁往城市或者聚居地生活。这种文明渐渐要消失了,虽然有些心酸,但是趁着还有就将它记录下来吧!文化是不会消失的,人们会以另外一种方式记住它的存在。

    这样的一部电影是献给改革开放40周年的,这反应了世代四季转场游牧的哈萨克族牧民在改革开放后生活的变迁过程,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不仅仅是部分人的,是中国所有人民的。哈萨克族牧民原先都是游走的民族,大概就是放牧到哪里,人就跟到了哪里!这部电影,其实很原生态,电影中出现了30多万的牲畜,因为哈族的演员较少,所以这部电影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的人民,在这样的电影中更能感受到他的原汁原味!

    从游牧到定居,这不算一个坏的选择,人们能够安定下来,在一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告别了传统的风餐露宿和艰难险阻,安定下来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生活比以前也好了,在党的带领下,共同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时代在发展,生活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迁。这样的一部影片,很有深意,一开始展示了哈族在马背上的生活,各种转场和迁徙,不仅仅展现美好的一面,还让我们知道了哈族人民生活中存在的不易,和我们想象中的碧草蓝天、琴声悠扬、奶茶飘香的场景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哈萨克族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也是乐于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样也是对着自然心存敬畏的。哈萨克族人民跟上了改革开放的潮流,积极响应着政府禁牧的政策,不断改良牲畜的品种,实现生态的和谐。也许(),日后这样的游牧就会消失了,但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永远是存着一股韧劲的。

  • 8、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800字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远去的牧歌》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萨克族牧民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上发生的崭新变化。很多网友都看过这部影片,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的感受吧!

    12月9日,**公司各族员工57人在伊宁市影院统一观看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旋律影片《远去的牧歌》。影片以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的矛盾展开故事,演绎了40年来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还原了哈萨克牧民由逐水草而居到走向定居兴牧的完整过程,以真实而美丽的场景将游牧这一即将消失的生方式艰辛而又壮美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以前没有观看过此类电影,我对哈萨克牧民生活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奶茶飘香的美好印象中,虽然我工作的地方距离哈萨克牧民比较近,但是通过影片,感觉自己才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明白和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和艰辛。他们因时而动,春夏秋冬,从一个草场,转到另一个草场,就像候鸟,春去秋来,居无定所。然而每一次的转场,牧民们总要携带全部家当,赶着成千上万的牲畜,浩浩荡荡,翻山越岭,一走就是半个多月,每一次转场可能就是一次生离死别的过程。影片中哈迪夏便在转场中失去了自己的至亲,但是她的悲痛没有人替她抗,擦干眼泪,她只能选择继续往前走。

    胡玛尔大叔代表的是守旧者,是老一辈人,这一代人也将是牧歌的最后一代传承者。他们对草原的热爱深入骨髓,羊群便是生命,草场亦是羊的生命。所以,羊皮别克代表着新进者,他说他不信老天爷是因为老天爷不给他发工资。他给年轻牧民们带来了来自外面的东西,打破了草原的平静,为年轻牧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胡玛尔大叔和羊皮别克都不得不在赚钱和保护草原之间做出自己的取舍,但是,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

    胡玛尔大叔在离开草原之前,他的忠诚伴侣也都一一离去,马儿的老去,猎鹰的放飞,带走的是胡玛尓的魂!

    终于是最后一次转场了,马背上的日子终究要结束,这是人类文明的升级。游牧文明最终要向农耕文明融合,胡玛尔大叔坚持不上车,用骑马的仪式,向漂泊告别、向过去告别、向草原告别!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更彻底地消失在我们的眼前,但是他们的精神和文化却永远地烙印在我们心中。

    12月10日下午,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观看的新疆首部巨幕电影《远去的牧歌》观影活动,该影片讲述了新疆哈萨克族牧民世代四季转场游牧,逐水草而居,改革开

  • 9、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1000字

    《远去的牧歌》这部电影是一部纪录片,是为了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这40年的繁荣昌盛是我们都看着眼里,记在()心里的,正是有这40年,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这么好。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远去的牧歌观后感1000字。

    记得初上班时,白天在工地上忙碌一天,晚上还要做资料编预算,有点现在说鸭梨山大的感觉,那时候看到铜矿周围游牧的哈萨克人还感到满心羡慕,觉得他们洒脱的骑着马,百日与天地畅游,夜晚看群星闪耀,羊群自己吃草也不用怎么管,多潇洒的日子呢!

    看完《远去的牧歌》才发现,原来羊也不是那么好放的呢。影片开篇就讲述了在暴风雪中的转场,其中有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博尔古丽的出生,暴风雪中简易的搭建避风的场所,孩子出生后只短暂的停留,就见胡玛尔将初生的孩子包在自己的胸口,大声说道:我们走。我感到说不出的那种心情原来游牧要经历的远比我想象中更严峻。一个半小时左右的电影,让我们领会到了游牧的辛苦艰辛,但也看到了大美新疆的壮丽山河,不管冬天满眼的白,还是春天的满屏的绚丽花草,哪怕是那一闪而过蓝色的海子,都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了祖国如此多娇。

    我们跟随光影的变换,感受着剧中人物的艰辛和成长,也许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就经历像哈迪夏的小儿子那样因为穷苦决定出去闯荡,也许不尽如人意又回到草原的现象;也许他们也会被羊皮别克那样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蒙蔽;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在固守根本、忍受贫苦。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生活越来越好,也只有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才能让更多的博尔古丽有学上,让更多的人可以不用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就把保护环境提到了新高度。在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到工作人员多次入户深访,不厌其烦的宣传党的新的思想,他们极力说服胡玛尔打猎的危害,最终胡玛尔交出猎枪。

    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看到胡玛尔已不再年轻的身影,依然带着年轻人一起策马阻拦羊皮别克,只为说服他放弃教唆大家养啃食草根的山羊的想法,让草原可以更好的生存,可是羊皮别克并不买账,反而哭诉自己要赚钱的愿望。只有党的退牧还草, 才能引领牧民更好的保护环境,良性发展。

    通过影片中人物的对话,我们知道政府建造了固定住所,让牧民住有所居,同时还在周围建设有配套的医疗和学校,而且在山下也有牧场,可以继续放牧,维持生活习惯,对于牧民的牲畜销售,政府也会协助解决。从根本

  • 10、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2篇

    《远去的牧歌》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所拍摄,主要讲述了新疆在这40年里的成长变化,改革开放40年,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的地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远去的牧歌观后感精选2篇。

    12月5日下午,我参加了由**组织各车间干部员工观看电影《远去的牧歌》的活动。《远去的牧歌》是一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摄制的影片。

    影片开头在一场暴风雪中胡玛尔爷爷的孙女博兰古丽出生了,而哈迪夏奶奶的丈夫却去世了,两家人因为这次意外事故产生了矛盾。影片以哈萨克族牧民四季游牧转场为线索,时间从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中期,分别以春夏秋冬为时间背景,演绎了40年来哈萨克族牧民游牧在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生活变迁、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也聚焦了在艰难跋涉的转场游牧过程中的传奇人文故事和自然景观,动人心弦。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党的定居兴牧政策引导下以及国家出台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等一系列保护草原的措施后,牧民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以前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宽阔的马路,以前骑着马行走逐渐转变为乘坐汽车出行。这些改变不仅改善了现有的生活方式还使老人、妇女儿童得好更好的照顾以及孩子们得到最好的教育。

    影片最后胡玛尔爷爷和哈迪夏奶奶最后一次转场还历历在目,也许像他们说的那样,定居兴牧是要由不适应慢慢过度的。看着电影里牧民们充满希望的笑容,我想在党的领导下那些牧民们肯定生活的越来越好。

    12月7号我有幸在院线观看了新疆首部巨幕电影《远去的牧歌》,该片以哈萨克族牧民四季游牧转场为结构线索,时间跨度将近40年,从上世纪80年代哈萨克牧民冬季转场写起,通过胡玛尔和哈迪夏两个牧民人家,演绎草原上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存在于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生产生活变迁、情感心路历程。

    和《远去的牧歌》主人公胡玛尔大叔和哈迪霞阿姨一样,哈萨克族和其他生活在新疆的各少数民族群众,都是建国以来新疆繁荣稳定、稳步发展的受益者,新疆的每个家庭都沐浴在党()和祖国的关爱当中,生活工作在新疆的每个人都是国家高速发展的见证人。没有自治区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根本无从谈起。

    《远去的牧歌》,就像一曲从遥远的年代传来的牧歌,虽似远去、从未中断,片中饱含了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鼓励我们各族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1-09-02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1-10-08

  • 2021-10-12

  • 2021-09-10

  • 2021-09-14

  • 2021-10-11

  • 2021-10-12

  • 2021-10-13

  • 2021-10-09

  • 2021-10-09

  • 2021-09-14

  • 2021-09-15

  • 2022-06-28

  • 2021-10-11

  • 2021-09-14

  • 2021-09-14

  • 2021-10-15

  • 2021-10-11

  • 2022-07-26

  • 2021-09-11

  • 2021-09-14

  • 2021-10-09

  • 2021-10-13

  • 2021-09-18

  • 2021-09-18

  • 2021-09-24

  • 2021-09-24

  • 2023-02-18

  • 2022-10-15

远去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远去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远去作文、2024远去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