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夏日尽处读后感 > 地图 > 夏日尽处读后感,2024夏日尽处读后感范文,夏日尽处读后感大全
夏日尽处读后感相关栏目
夏日尽处读后感热门栏目
夏日尽处读后感推荐
夏日尽处读后感

(共 7042 篇)

  • 夏日尽处

    《夏日尽处》是一部由[荷兰]荷曼·柯赫特所著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笙歌唱尽,阑珊处孤独向晚》读书笔记

    这本书,又一次将我从电子屏中向现实世界拉回一些。现如今的我们哪,注意力太集中了。全都集中在手机上。我们还能关注到夜里天空上是否闪烁着星星吗?旅游的时候,我们是将风景摄入手机,还是摄入眼中心中与脑海中呢?河里的鱼跃与空气中的杜鹃花香气感受到了吗?我也是一个如此沉迷于手机的人那,像个瞽者将人世间的美丽都忽略了。越来越觉得害怕,你我现在见面那么轻易,久别重逢的喜悦还够喜悦吗?我给你的纸质明信片会比电子短信更值得吗?

  • 2、 《春尽江南》读后感
    《春尽江南》这本书的主人公取名端午,也许隐喻屈原,还有睡莲,也许代表着社会中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极少部分人,他至始至终参与社会变革之中,却以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视角冷眼看待其他人在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各种表演,他代表着社会中极其稀少的那部分人,在强大的社会变革和急剧的社会变化中,无从适应、力不从心,每天堕落一点点。 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春尽江南》读起来好象和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有点类似,包括书中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都有相似之处。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学者型的作家,对于小说结构和叙述方式的超强掌控能力,体现了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尽管,我们更看重的是内容,但完美形式上的阅读效果,往往也不容忽视。 关于与生命和解的思考。在通向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得学会宽容和怜悯,在繁华落尽之际,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一切都终将过去!在经历了人生的是是非非之后,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走过的人生路,做过的人生事,一定会顿悟很多、觉悟很多也许唯有爱,和解,宽容,能够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尤其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作品的后面,绿珠原谅了陈守仁,选择了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让心灵归于宁静。 好的作家往往是对社会的生存困境最有深刻体验和揭示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格非老师的《春尽江南》无疑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好作品!
  • 3、 春尽江南读后感

    篇一:春尽江南读后感

    读《春尽江南》有感

    自去图书馆借了书,许是封面吸引了我,最早起读的便是格非的这本《春尽江南》。 “‘现在,我已经是你的人了。’秀蓉躺在地上的一张草席上,头枕着一本《聂鲁达诗选》,满脸稚气地仰望着他。目光既羞怯又天真。”翻开第一页,便是这样一段话,顿时把我惊了一下,思索起来,这部书怎么这么露骨,开门见山地写这样的场景。直觉性地感觉秀蓉并不是女主角,应该是男主角一段不起眼的风流韵事,带着些疑惑便开始翻阅。

    文章中其场景跳跃式、插叙式的写作方式,造成一种时空跳跃感,文中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让初读此书的我有时候跟不上时间的跳转,于是乎看着看着,又翻到前几页去看看。待到看完整部书,才理清了思路。

    这部小说所描述的主体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则长达近二十年。庞家玉(原名李秀蓉)和谭端午这一对夫妻从萍水相逢到结婚,围绕着家庭生活,经历了十多年的磕磕碰碰,最终妻子家玉因病而故,故事随之结束。

    小说中描述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主人公谭端午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因惹了点事,躲在寺庙中。那里风景秀丽,让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愉快的三个月”,也让他有了一种“置身于风暴的中心,同时又处于风暴之外”的体悟。其间,他遇到了少女李秀蓉,但不觉得自己真的喜欢她。两人共度一宿后,谭端午拿了李秀蓉裤兜里的钱,不告而别。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初次相遇后一年半,回到鹤浦的谭端午再次偶遇李秀蓉(已改名为庞家玉),并且迅速结了婚。当时阅读到这里时,我很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俩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结婚了呢?为什么两个人都默契地彼此不再提当年往事?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这样一对夫妻走到一起?婚后,谭端午成了鹤浦地方办公室里的一个普通科员,工资不高,工作不累。“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闲暇,他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又是一个自我放逐的诗人,用小说中的话说:“在这个恶性竞争搞得每个人都灵魂出窍的时代里,端午当然有理由为自己置身于这个社会之外感到自得。”其实端午最终并没有置身事外,并不是一个局外人,看完小说,我才意识到这一点。而他自己又觉得“自己有点像《城堡》中的那个土地测量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环境,使他“感觉到一种死水微澜的浮靡之美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哺育并滋养着他的诗歌意境。”他的性格和命运没有出现很大的起伏,他似乎从一开始就秉持自己的无用主义原则:“

  • 4、 拐弯处的回头读后感

    拐弯处的回头读后感 今天在语文课上李老师带我们读了《拐弯处的回头》我深有感触,我知道了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文中有着这样一段话: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的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从这段话中好像不经意,悄悄回头,瞟了弟弟一眼,然后才。这些词突出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牵挂和关爱。好像不经意,其实非常在意。父爱是伟大的,是深沉的。他们的爱往往深藏在心底,而不表露在外面。 文中还有着这么一段话: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父亲的一回头,那就是对儿子的千般牵挂万般关爱,寄托着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伟大的浓浓爱意,父爱也是天下最伟大,最永恒的爱。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天下父亲的爱都深沉威严,我就亲身经历了过,今天5月22日是我的生日,妈妈姑姑奶奶都祝我生日快乐了,可是只有爸爸没有祝福我,我觉得爸爸一丁点也不关心我,可就在晚上,爸爸计划了一个超棒的生日聚会,我流下了热泪。这再次证明了母爱容易表达,父亲的爱不容易表达,可父爱更容易让人感动。 啊!父爱是那么伟大,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您得爱太伟大了。

  • 5、 教育培训处个人读后感

    教育培训处个人读后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从呀呀学语到考进大学,从一介书生到成为机关干部,我们无不是在吮吸着书籍的芬芳、沐浴着知识的阳光中成长、成熟以至于成功的。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方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

    一本好书,让人如饮清茶,心旷神怡;一本好书,也能让人穿越历史,温故知新。今年以来,积极响应委机关“建设书香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的号召,我根据本处工作性质和个人爱好选择了相应书籍进行品读。其中,《激荡三十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多。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用冷峻的灵性之笔,记录了1978年到2018年的三十年间,在中国大政治背景下,企业和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过程。它既客观而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三十年华章,为读者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全景图;又敏锐地指出,过去三十年中国企业的几乎所有重大机遇都只是政治变革的伴生品,未来三十年,理应期待由更多与政治无涉的商业智慧构成中国企业的历史。

    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按理来说,面对事情基本能做到宠辱不惊、泰然自若。然而,在阅读《激荡三十年》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心潮澎湃,甚至曾经热泪盈眶。静静地感受自己的体会,无疑是一个心灵冲击的体验过程。

    首先是感动,感动于伟大祖国在历史的转折时期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我们摆脱了贫穷和落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十年,人生可称而立,国家可见枯荣。过去的三十年,激荡而伟大。回望来路,中国以濒临崩溃之身,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坚持改革开放,成就了一场伟大的革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力量和探索,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中国奇迹、世界奇迹。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崩溃到奇迹重生,三十年,一个个瞬间书写完成的这部改革开放史,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为之击节赞叹。同时,我们必须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以伟人的胸怀和眼界,坚持实事求是,推进解放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尽管伟人已逝,但思想永存,精神不朽,邓小平理论将继续指引我们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其次是敬佩,敬佩于那些在历史的机遇面前一跃而起的勇士,他

  • 6、 《夏日历险》读后感

    《夏日历险》读后感

    合上《夏日历险》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在我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回放。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四岁的小男孩杰伊.贝里为了实现自己拥有小马和猎枪的愿望,带着忠诚的老猎狗罗迪,深入密林去抓一群被马戏团重赏的聪明机灵的猴子。为了抓住这群猴精,杰伊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布网、设夹、诱饵......每一次的较量,他都惨败而归,不是被抓就是裤子被偷......一场大暴雨后,杰伊帮助猴子们走出密林。他竟然和这二十九只猴子建立了友谊,顺利地把猴子领回了家。拿到奖金后,杰伊有一些犹豫,最终还是用奖金给妹妹治好了腿。好人有好报,故事的最后,杰伊如愿以偿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小马和猎枪。

    杰伊的故事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索取,更重要的是在于奉献。正如高尔基所说:给永远比拿愉快!杰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挣来了156美元,并没有用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是交给妈妈去医治妹妹的腿。如何去给、如何去奉献,杰伊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杰伊的给使得一家人无比快乐,他自己的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我们在生活中要学杰伊的给,这样不仅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我们自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快乐!也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需要我们去给,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同样可以去给:大扫除多给出一些力气;同学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给出双手;

    从杰伊身上我还学到了要勇敢面对;要相信坚持不懈就能胜利;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要放弃。那样,我也可以像杰伊一样实现梦想。

    《夏日历险》这位无声的老师,杰伊这个无形的伙伴,会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让我在成长道路上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 7、 夏日历险读后感

    【篇一:夏日历险读后感】

    《夏日历险》这篇故事主要讲了杰伊贝里和他的家人一起逮那些聪明伶俐的猴子们,这是因为那些猴子值许多许多的钱,他们挣了的钱都会攒下来给戴西治她那可怜的一条病腿,终于到了最后杰伊贝里逮到了那些小猴和那只值一百美元的黑猩猩。最令人感动的是,他没有用奖金去换自己做梦都想得到的小马和枪,而是给戴西治好了腿。

    我读了《夏日历险》这本书后,感觉这个故事很生动,描写得很精彩,我仿佛就在画面中,故事就发生在眼前。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书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杰伊贝里做事有自己的目标,不放弃,一直坚持到底。由于他的聪明善良,最终,既帮助了妹妹,又得到了梦想中心爱的小马和枪。我要向杰伊贝里学习,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一定要努力克服,坚持不懈,做一个做事持之以恒的好孩子。

    【篇二:夏日历险读后感】

    《夏日历险》是我读过的最惊险、最曲折的一本书,十四岁的贝里生活在青山环绕的农场。买小马和枪是他最大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带着心爱的猎狗罗迪深入林地,他们去捕捉一群被马戏团悬赏的猴子。引人入胜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人类要和动物和睦相处。在爷爷的帮助下,贝里用过布网、下夹、挖陷阱等计谋,却都被猴子一一识破,不仅没捕到猴子,反而被它们嘲弄了一番。可是因为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贝里竟和这群猴子成了好朋友。

    我还从这本书中读到了浓浓的亲情。当贝里牵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小马往家走的时候,他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要用这些全冶好妹妹的腿。

    十四岁的贝里经过这次夏日历险,他长大了。我在阅读这书中得到了无尽的乐趣和感动,也长大了。

    【篇三:夏日历险读后感作文】

    《夏日历险记》是一部冒险故事书,他让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杰伊贝里为了抓猴子,得到很多钱,实现实现自己买小马和枪的梦想,带着心爱的猎狗罗迪深入林地去捕捉一群被马戏团悬赏的猴子,便想尽一切办法。在爷爷的指点帮助下,他用过布网、下夹、陷阱等计谋,却都被猴子一一识破,不仅没捕到猴子,反而被它们嘲弄了个够。可是,小马和枪后来竟和这群猴子结成了朋友,帮助它们走出暴雨袭击后的密林,回到马戏团。更出人意料的是,杰伊贝里千辛万苦捕猴得来的奖金并没有去买小马和枪,而是用自己的钱拿给妹妹戴西去治病。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和爱。只要坚持不懈、不放弃,你看,杰伊贝里先前还不是没有抓到猴子,要是一件事一下

  • 8、 夏日绝句读后感

    夏日绝句读后感(一)

    南宋女诗人李照清博学多才、智慧过人,着作了许多古诗词。《夏日绝句》就是其中一首。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感触甚多。

    每当读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时,我就会怀念起中国千千万万个人民英雄: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他们有的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有的为了祖国的兴旺而牺牲,但他们都是我们永远忘不掉、永远铭记在心的革命英雄。因为人民英雄的这种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就像诗里说的一样: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做一个人中豪杰,就算是死了,也要死得壮烈,有价值,要做一个鬼中英雄。到现在,还敬佩项羽的伟大壮举,宁可要对着乌江自刎,也不肯屈服于敌人,不肯回江东苟且偷生。这是一首颂咏历史时候的诗。诗中怀念、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项羽,称颂他作为英雄生,也作为英雄死,宁可壮烈牺牲,也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诗中前两句为佳句,壮志豪情,广为传诵。

    这首诗也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讽刺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卖国求荣行为。也表现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我们也要向以前的英雄、诗人们学习,爱国爱人民。

    夏日绝句读后感(二)

    我读过不少古诗,领略过那些诗人不同的感情。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最能感动我的,还是《夏日绝句》这首诗。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女词人李清照,她,是我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女词人之一。这首诗中,先写了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后写项羽失败于刘邦,不肯忍辱偷生,最后自刎。在这首诗中,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那种慷慨、英雄无畏的精神。其中用了一个思字2020,直接抒发胸怀,写出了那些英雄对死的看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又是一个多么铿锵的句子。古今中外,有多少的英雄豪杰,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存在,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慷慨就义!但是,不管他们生也罢,死也罢,他们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脑子里,誓不抹灭。不!单留在我们脑里还远远不够,我们得让这些英雄世代流传,用他们来激励世人该怎么做。

    这首诗不但表达了古今中外英雄气概,也写出了她爱国、为人、救国的宣言,她的气概凛然可敬。也正是这凛然可敬的气概,让我惊叹,让我感动,让我震撼,她堂堂一个女子,竟作出如此荡气回肠诗,难道不是所说的巾帼不让须眉?是呀,别感叹自己渺小,你依然可以像她及她写的诗中的英雄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芒。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你现在的努力

  • 9、 《夏日庭院》读后感800字

    寒假我看了《夏日庭院》这本书,很喜欢,它获得过日本儿童文艺新人奖,在日本这本书非常出名。

    在这次寒假中读完了这一本书,这本书有很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这本书没有目录,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没有目录的书,而且这本书还是日本作家写的,我也是第一次看日本作家写的书。夏日庭院里的主人公,有山下、河边,木山和一位老人的一个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三个孩子偶然遇见一位孤僻的老人,他们开始默默观察老人的生活,孩子们从监视开始到给老人送生鱼片、倒垃圾,慢慢地走进老人的庭院,老人也随之走出了孤独颓废的日子,开始洗衣服、整理荒废的院子,孩子们也变成了帮手,一起在夏日的庭院里种满大波斯菊.老人在茫然的孩子身边半年了父辈的角色.他们除草播种对他们倾诉年轻时,犯下的错,那年夏天他们看见了生命最美的风景。与老人一起,在夏日的庭院里度过了一段信任的共同时光。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多么可贵.本来死亡是一件冰冷灰暗的事情,但在这本书中死亡却也变成了如此温暖。原本惧怕死亡的三个男孩却在和老爷爷的相处中,渐渐遗忘了这种恐惧.男孩们直面对死亡却没有恐惧,因为老爷爷都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去迎接新生命,也走出了孤独,又颓废的日子。这本书从三个小男孩的角度来探讨,死亡本身所带来的恐惧淡化,更让人感动,老爷爷和男孩们之间的相处模式,相互依赖相互帮助,既是引导这又是陪伴者!

    我很喜欢喜欢这本书,因为我有时候也很害怕死亡,但是读过这本书以后我的想法有了改变.因为我觉得其实死亡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可怕!我觉得这本书,深入人心的地方是慢慢走向死亡的老人与正从童年走来的男孩们,生与死的力量,触碰在一起,携手一起度过了自己的时光. 在这段相遇的时光里,他们都成熟了、长大了、释然了,并且在不经意的回首间都发现了自己曾经寻找的东西.是的,人与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就是如此奇特,当你迷茫时、困顿时,记得回头看看,爱你的人,其实一直都在。我也学会了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读一本好书,让我改变了原本的想法.就像是让我真实的看见了,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生命。

  • 10、 夏日邀请函读后感

    【篇一:夏日邀请函读后感】

    在送走了令人揪心的考试后,我在周末的空余时间看了一本由庞婕蕾写的《夏日邀请函》。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想书里的内容应该是很愉悦的,毕竟书名中有个邀请函,只有接收邀请函或送出邀请函两种可能性,书中主人公的心情应该是高兴的,结局应该是美好的,带着这种猜测我开始读这本书。可是我读完这本书时,发现书中的内容仅只有一小部分内容与我之前的猜测想符合。然而书中的大部分的内容再讲:

    小女孩乔乔的父母离婚了,然而她一直向他人隐瞒。于是多年以来,女孩乔乔的心底一直埋藏着这个秘密,它就像枷锁一样,禁锢着她,让她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里压力有一天,她的秘密被曝光了。从此,她被冠以撒谎精的外号,而泄密者就是她最信任的朋友,从此她的世界蒙上了一层灰色

    读完了这本书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孩子永远是无辜的,为人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是给他们带来痛苦,孤独的生活,身为孩子们的父母,尽管你们的感情已经破碎,但你们也要为汉子着想。为了孩子,请你们不要离婚,不要让孩子们的心灵变成灰色。就算是欺骗那也比坦白相告的要强。

    生活中,我处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主人共向我们表达她对父爱的渴望,我还是能理解的。因为爱与原谅,告别与接纳,这些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都是新的人生课题。

    在此,我想在强调一下,孩子内心的那团火是不可以被吹灭的,否则可能对他们造成影响。所以我希望世上的父母能够给孩子一个幸福美满家庭。

    【篇二:夏日邀请函读后感】

    在这个足足有两个月的暑假之中,学校给我们推荐了许多好看、有趣的书,其中,便有这一本《夏日邀请函》。

    当我在图书馆中学校推荐的架子上,第一眼看到了它。封面上只有一个小女孩坐在椅子上,身旁只有书、蝶、花相伴。下面还有五个字,就是这书名。夏日邀请函这五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问号,什么是夏日邀请函?夏日有什么邀请函?这再下面有两排字:懵懵懂懂的成长历程,跌跌撞撞地走过,只为在时光中等待最美丽的绽放。让我更加期盼这本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乔琪的女孩,他的父母离婚了,乔琪把这个秘密埋在心底,连她的好朋友佩佩也不知道。当她知道她爸爸有了新家庭,还有一个她一心想要的名叫乔瑞的弟弟,心情失落。后来,她把这一个米米告诉她最信任的好朋友罗允浩,希望他不要说出去。直到有一天,全校人都知道了她的秘密,纷纷议论,乔琪被大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1-08-25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01

  • 2019-10-29

  • 2021-08-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8

  • 2023-04-17

  • 2023-06-24

  • 2019-10-23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23-01-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夏日尽处读后感
夏日尽处读后感怎么写?读了这本书相信你也有不少的感触和启发吧,夏日尽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夏日尽处读后感、2024夏日尽处读后感、夏日尽处读后感范文和夏日尽处读后感大全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