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 > 地图 >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2024《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推荐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

(共 6976 篇)

  • 1、 「值得一读」《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1000字)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观赏了之后,我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观后感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值得一读」《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1000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篇1)

    中国人是不善于给予爱和表达爱的。

    “缺爱”成了万恶之源。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三岁看老”,的确一个人五岁之前和父母的相处关系为ta以后的人生埋下伏笔。

    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会朝着健康的各种关系发展,即使遇到各种变故,也较容易面对;缺乏爱和关注,长期和母亲分离,与社会各方面的链接就会就比较脆弱,较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人人之间,都要关注对方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就是共情,就是我体会到了你的体会,痛苦着你的痛苦。这样倾诉一方或是问题一方才会感觉到被理解,被支持,被爱。不要以你以为对的方式或是解释或是社会公认的对的方式去“强迫”对方接受你的爱和付出。这样就会像,一只兔子爱上一只猫,它天天给猫胡萝卜吃,但是猫却越来越疏远它,兔子还委屈的哭诉,“我把自己最爱吃的都给了它,我难道还不够爱它吗?”所以爱要用对方式方法,不要一方面的想当然。

    方式不对,孩子会叛逆,夫妻会反目,朋友会疏离。

    所以要给予爱,要让爱流通。要让母婴关系健康正常,要让中国家庭关系和谐美好。

    读了本书会让人开始认识自己,探究生活问题根源,解析当下中国家庭很多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童年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现在和未来却可以在我们有意识的关注下悄然改变。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篇2)

    书名很好,戳中了社会的一个痛点,当前的家庭问题确实越发凸显,家庭教育直接导致了人的不完整,再生产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人的极大痛苦,心理障碍的频发,自杀率的提高。

    但是此书真的全然无误吗?

    读的时候一开始觉得新奇、似乎有理,后来越发现很多错误,曾以无数鲜血与生命为代价来呼吁的科普理解,在这里全然无视,继续宣扬那些伤人甚至杀人的错误观念,比如对产妇的人性关怀、对性少数群体的尊重,等等。到最后20%,觉得主观臆想的成分大大增加,简直颇有“某某虔诚烧香所以得了儿子”、“某某

  • 2、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一)

    nichole

    接触到心理学,其实是很多年前从小巫的育儿书开始,当时小哥还没出生,看得我如梦初醒般"惊叹"自已的无知。"无条件的爱""自由""界限"…这些词我都是从那时开始的,也知道了很多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从此爱上了"心理学家"写的书,慢慢地走上了"认识自已"的道路。在认识自已的路上遇到了武志红老师,读他的专栏,分析社会热点事件背后人物的心理,我完全被折服了。每一篇都清晰了我脑海中那种蒙眬的认知,感恩遇见!

    《为何家会伤人》,是我正式读武老师的第一本书,里面精准解析了中国家庭的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夫妻情感关系模式的根源,只有一句话:恍然大悟!

    婆媳矛盾关系中的根源-----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

    从听说的故事中,10个家庭有8个婆媳关系出问题,每每听到这些故事,总是劝说讲述人宽容一些,抑或是愤怒处,也会对对方说那就不用理会,冷处理。总觉得隔靴挠痒,不到痛点!书中武老师直戳要害处:会何婆媳矛盾的根源都在抢夺家中的男人(婆婆抢夺儿子,媳妇抢夺先生),由于中国家庭关系中,爸爸一职的缺失,儿子从小跟着妈妈长大,妈妈自婚后把全部身心在儿子身上,跟儿子建立了超夫妻关系的心理亲密关系。一旦儿子长大建立自已家庭,婆婆难以承受儿子的离开(心理上),所以无论此时媳妇再好,再没问题,婆婆总能挑出刺来为难媳妇,所以这关系好不好关键在于儿子(先生),可大部分的儿子(先生)从小就没跟爸爸建立很好的链接,妈妈把他保护得太好,所以儿子(先生)责任感不强,很多事无法担当,能拖就拖,能假装看不见就看不见。如果你的先生是这类,那只能自求多福!打破这个魔咒的方法就是现代家庭中,妈妈跟儿子该爱时爱,该分离时心理上要分离,家庭关系的主角是妈妈跟爸爸有个固稳的亲密关系,待儿子长大心理分离时,妈妈要有妈妈的事情,妈妈应该围绕的中心是爸爸,而不是儿子。整个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而不是错位的母子关系,父女关系。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小哥今天告诉我成绩,全班第11名(二年级32位同学),我都很惊喜!告诉他非常棒,比上一次进步很多(我们考前父母不复习,考试真得是他自已的事情),但我知道很多的父母把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当成天大的事情,吃不好睡不着,比孩子还紧张。这是大多数中国式父母亲的真实生活写照。这背后就是惊人的焦虑…为什么父母亲尤其是大多数母亲有这种焦虑?武老师书中有答案,那就是母亲自身内心的

  • 3、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00字

    文狗

    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老师,他是中国很有名的心理咨询师,我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读了三本他的书,分别是《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身体知道答案》、《为何家会伤人》,读完后,发现这三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咨询中的真实案例,换句话说,这都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阅读这些案例,就像是看一个个小故事一样,很易读,读完后通过武志红老师的专业讲解,我们能够发现案例中的心理问题,进而让自己在生活中避免这样的情况。

    最近刚读完《为何家会伤人》,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是讲在家庭中的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生活矛盾,有关于夫妻关系的,有关于夫妻和孩子关系的,有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还有关于婆媳矛盾的。通过了解这些案例,我们站在第三者的视角上,也许能够很容易地看出谁对谁错,再加上武志红老师的专业心理讲解,对于这个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生活矛盾就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看问题一定要看到本质问题,例如你觉得婆媳矛盾是婆婆和媳妇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个困局的关键其实是丈夫,只有丈夫完全地站在媳妇这边,认清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第一原则,婆媳关系的矛盾才有可能化解。婆媳矛盾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婆婆在抢儿子,媳妇在抢老公,但儿子和老公都是一个人,这个时候男人必须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不然家庭的关系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看一个问题一定要看到始终,看到本质,如果仅仅看表面,仅仅看谁和谁发生了矛盾,仅仅看这个矛盾的事件本身,很可能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甚至你解决的方向都是错的。例如孩子不好好学习,整天上网,父母就去督促孩子,给孩子压力,不让他上网,但是却没有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始终,为什么孩子会去上网呢?或者说,父母为什么觉得上网不好呢?其实一步步思考下来,会发现,往往表面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实则本质问题在父母身上,如果本质问题不能够解决,那么按照表面问题来解决,问题只会越来越糟。

    这本书是心理学畅销图书,但是我更认为,这是一本极好的育儿书,现在太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我认为这是缘木求鱼的做法,孩子在小时候最需要的绝不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是心理问题的建设,当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那么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势必一生受益。所以,与其给孩子报辅导班,不如家长自己去读这本书,因为一个好的家庭成

  • 4、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_10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00字

    看完这本书,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为什么他对我那么“好”,却还是让我忍不住想逃离?原因在于一种病态的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迎合型。

    所谓迎合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必须爱我,否则你就是对不起我。迎合者通常只意识到自己在付出,在奉献,而意识不到“否则”的威胁性信息。如果和迎合者交流,你会发现他们似乎是那种能给予无条件的爱的人,因他们在频频付出后,经常会表示,他们的奉献不需回报。

    但实际上,迎合者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办法,提醒接受者:“你欠我的。”于是就引起了接受者的歉疚感。歉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尤其是,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本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后,还巧妙地想给我们留下歉疚感,这会令我们感到非常愤怒。

    然而,迎合者不仅在助人时细致入微,也非常谨慎小心,他们会向你很卑微地表示,他们只是想帮你而已,不需要任何回报,你不必有压力。

    面对这样的人,一开始我们很难能表达愤怒,我们甚至会因为自己心中的怒气而感到内疚:“我怎么能对这么好的人生气?”

    不过,如果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你的愤怒会越来越难以遏制。于是,你要么向别人表达怒气,要么干脆远离这个迎合者。并且,和这个迎合者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这疏远是为了减少他迎合你的机会,那样就可以少一些歉疚感了。

    更糟糕的是,因为迎合者只相信迎合的方式,所以当对方疏远他时,迎合者在恐慌中会对付出更加执着。但他越付出,对方越想逃离,由此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迎合者最在乎的关系反而断裂了。在没有改变迎合的行为方式前,越努力,就令人越想远离他。

    对这一点,我也小有体会。每次见他时,我都感觉好像掉进了一个温柔的陷阱,这个陷阱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设定好的。他很善解人意,会做出很多对我有利的小事情,而同时又表示,我不必在乎,因为这实在没什么,不会给我带来任何麻烦……

    总之,好像不管走向任何一个方向,都是他安排好的,而尽管他说他什么都不在乎,但好像我还是说一点感谢的话为好,可好像他也表达了,我不必表示感谢……那么,我该怎么办?很自然的,我的方法是忽略他。

    例如,一天晚上12点时他忽然有了一个重要领悟,然后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和我分享他的感受,但过了没一会儿,他又发来一个短信说, 他的这个领悟不重要,他为打搅我有点惶恐,我不用回他的短信……

    作为迎合者,他为我考虑了所有可能性,而既然我怎么做都是

  • 5、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_8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800字

    为何家会伤人?

    因为家本来就不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它需要身在其中的人共同建设,才会成为温馨的港湾。家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家庭中的每个人尤其是核心人物,如果处理不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伴侣、自己与孩子、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那么这就是一张令人窒息的网,可以消磨所有人的活力。

    这四种关系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现在的自己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经过原生家庭熏陶而成的。尤其是婴幼儿与童年期,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是否得到了足够的爱,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塑造了我们的基本性格,也可以说就是禀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不管现在的自己如何,我们不应该去埋怨父母或他人,因为他们也是时代与他们原生家庭的产物。审视过去,反思自己,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坦然面对与接受,不加任何评判。这才能够与过去和解,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黑暗一经照亮,便会成为光明。好的属于自己,不好的也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谁都是好的,也没有谁全是坏的。

    “我行,你也行”,“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这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最优心理原则。肯定自己,但不否定他人。相信自己,同时也相信他人。你、我是平等的,都具有同样的能力,都具有同样的品质。我能承受痛苦,你也能。所以,我不需要也不应该去替你承受痛苦,因为这剥夺了你经历痛苦的体验,剥夺了你因此而成长的权利。我快乐,你也能快乐。我不能用牺牲我的快乐的方式来换取你的快乐,因为,即使我那样做了,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同样,你也不能为了让我快乐,而牺牲自己的快乐。因为那样,内疚甚至负罪感将会缠绕于心,我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行,你也行”,“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就是最本质的最深层次的尊重与平等。

  • 6、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800字

    寒假反复阅读了武志红写的《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真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也真叫开卷有益,感触颇深。自己一直以为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比如:棍棒教育等,但是,随着自己越来越多的读书,越来越多的思考,已经不太认同所谓传统的教育方式了,但是,自己在具体的执行上,有时候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自己一直以来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事件报道中形容伤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孩子问题引发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猜想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胁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情绪。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表面没有反抗,也会心生恨意,因为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痛苦,不是我自主选择。孩子从切身经历学会和其他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你听我的。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单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发生矛盾,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伤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特别提到目前中国家庭常见的几种教育问题,分析下去是心理问题。比如中国文化中,特别不鼓励孩子独立,对好孩子评价就是“听话”。在家听父母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话,依赖老师。父母控制欲太强,没有给孩子独立空间,甚至抑制孩子独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为你好。仿佛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该怎么做,就他自己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我评价很低,不会自己做决定。长大后,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评价体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其实扼杀了孩子独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复制。我们不乏听到从选择大学专业到选择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养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会习惯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适当放手”,给孩子设立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没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引用书中的话:最好的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 7、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_13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300字

    这本书已经看完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没有认真的写过书评,不是写不出,而是真的不敢写。之所以现在想写了,也是因为我真的放下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度的感觉胸口闷堵得慌,有一种快要窒息的痛苦。每一个故事和心理分析都刺痛着我的心,往事历历在目,所有的悲伤失落一涌而出,感觉自己要顶着天塌下来,世界崩溃的压力和痛苦来读完这本书。但是我深知,这本书就是在写自己,我看到了那个无助的自己在哭泣抽搐,我不敢去触碰她,或许我一直都在封闭她,以至于突然被武志红老师的书打开了心门的时候无法接受那个痛苦的童年的事实。

    每每多看一页,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内心的愤怒油然而生,我恨,恨我的童年如此痛苦,恨带我刻薄的家人,恨儿时的自己这么懦弱,任人摆布。我恨父母弃我于家里,不肯多分一点爱给我......太多太多。那段时间我心情特别不好,因为我在接受,在接受我儿时的痛苦,然而面对这个事实更让我痛苦。

    接下来我看了武志红老师的其他书籍,慢慢得我便没有了那种愤怒。我明白并不是父母不爱我,而是在他们那个时候的处境里,他们所能做到的就只有这样而已,即便那样的做法给我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痛,但也并非他们的错,他们也是无能无力,就像我儿时无法保护自己一样。可现在不同了,我长大了,我有能力去承受儿时无法承受的痛苦。所以,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承认它的存在,接受它,自然而然的也就改变了它。

    痛苦其实并不只是坏事情,存在即合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了。如若不是因为这些痛苦,那么现在的我还会存在吗,我现在快乐,是不是来源于从前的痛苦呢。

    武志红老师真的很了不起,他做到了和来访者共情,这个太不容易了,看他的书,仿佛他和我拥有一样童年似的,他明白我所有的痛苦和伤悲,他也知道让我怎么化解。同情的人或许很多,但没多少人能做到和很多人共情,在他的书里我感觉到他看到了我,肯定了我,以至于我不再感到孤独。或许有的人会说我被洗脑了,但是那些事情的的确确是我所经历过的,我也一直为此痛苦不堪,现在能放下全是因为武志红老师的书。或许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永远明白不了这种难过,他们或许同情,但很少会共情。

    武志红说的很对,社会永远都打着善良是美好的旗号,却从没谁会让别人遵从自己的内心。被道德绑架了那又如何,那不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是要选择压抑自己,有意无意的报复别人呢?还是选择面对自己

  • 8、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_12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200字

    看了这本书,有些现象之前没有去探寻过为什么,但这本书也给了点启发,不能通过一本书就说自己明白了什么,不过也确实有所悟就根据自己身边真实的见闻浅谈几点吧!

    1.关于家庭排序问题

    先说下我家吧,基本上老妈老大,曾经偷偷给老爸手机上备注过老妈为老佛爷,然后就是我,老爸地位最低,估计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应该也都是这种情况。结了婚生了孩子,基本上以后关注点更多都是在孩子身上,亲子关系都往往远超了夫妻关系,尤其是母亲情感重心的转移,慢慢的,两个人磨合得来的就成了搭伙过日子,貌似就是一个家,磨合不来的就散伙。任何一种情况之后的弊端都很多,妈宝男,娇滴滴小公举,或者离异家庭孩子从小得到的爱是不完整的,看着以为没什么,长大安全感的缺失,向别人索取爱和安全感,这些未必不是那些因种下的果。只愿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年轻父母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亲子关系才是顺一位,陪伴到老的是另一半,而孩子迟早有自己的生活。

    2.关于愚孝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是父辈母辈那一代比较严重,那个时候基本上一家几个孩子,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女孩子出嫁前在家里得到的疼爱远比男孩子少的多,出嫁后作为孝顺贴补给父母的钱,他们仍旧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那些给儿子,这些没办法干涉,女儿孝顺父母是本该做的,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有甚者伸手找女儿要钱给已经成家立室的儿子买这买那,这做女儿的到底怎么做既不被道德绑架又不是愚孝?如今的一代,80.....90后,很多女儿出嫁前要听妈妈的话,找男方要房,车,彩礼,有多少存款之类,听了就是听话,不听就是忤逆,所以说现在的房价都是丈母娘带起来的是有道理的,既然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就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能一棒子打死那些一定要考虑外在条件的,但一定要自己去思考什么是自己要的。

    3.内在的我的投射问题

    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曾经的我也想过,以后结婚了要带孩子去吃各种各样的美食,带孩子去逛遍所有好玩的地方,女孩子小时候要给她留长长的头发,我要给她编好多可爱的辫子,一天换一个,买好多可爱的小衣服。。。。。。这所有的想法,不正是我自己内心是孩童时代的憧憬吗,我小时候,一直是短发[捂脸],所以我想要把它投射到我将来的小孩子身上,这是最简单的例子了。再比如我们都经历过考场上决胜负的时光,知道考试前生不如死什么感受,知道没有自由的高压生活是什么样子,但

  • 9、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_15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500字

    这是我看的武志红老师的第二本书,一时间不知如何写起,大概看此书的起因是对一个又一个的自杀悲剧的产生的好奇,从今年轰动一时乔任梁自杀事件,使我对自杀有了不同的看法。看过很多本科,硕士以及其他高学历人才人才的自杀或者猝死,让我对这一类事件引起了巨大关注。起初我的结论是,这些自杀的人心理太脆弱,经不起压力,想不开等等。总之,在我看来多少有点自作自受的意味。然而,从乔任梁自杀,让我对此类事件有了重新的思考。他们为何放弃生命,放弃生命前也有很多的不甘吧,抑郁真的这么可怕吗,于他们而言,死真的生更快乐吗,为什么多发生在一个人的青年时期?等等诸多问题我都想不通,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武老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很到位。首先从中国式家庭教育谈起,到童年的噩梦,再到遇见一些问题怎么解决。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作者所关心的内容也是我所关心的内容。一封封自杀根本引不起人们的意识,顶多就是三天的可惜,微博三天效应。说实话,虽然自己仍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子,但是看到周遭对孩子的教育或者所谓的宠爱吧,实在是不敢恭维。说一个例子,当小孩在蹒跚学步的学步的时候,小孩搬到了,家长会赶紧把小孩子扶起来,然后指着那块儿石头骂,这种看似的宠爱,我想说宝宝不理解,另外这种歪曲事实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行不行不是自己问题,是外在的问题,一遇到问题就开始抱怨。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喂饭,妈妈与孩子早已失去心灵感应了,不知道孩子需要吃多少。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看到了武志红老师到中国式问题的看法,虽无对此问题的细细解答,但从中的感悟让我有了自己的答案。读这本书主要有以下收获。首先,我们如何看别人,多数情况下,是我们自己对他人的投射,用心去感受另一颗心的太少。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看不见别人的,并且相处一段时间后,习惯用自己的观点给别人加以定论,这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感的潜意识,害怕事物或人不被掌控的无力感。其次,童年的阴影会在成年后爆发,这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很大的悲剧,为什么会在成年之后爆发呢?因为此时的我们从心里告诉自己,这一问题现在已经有能力解决了,自己可以面对,至于真的能不能解决,却因人而异,所以就有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比如自杀,自虐,虐他等等。也就是说没有出现此种悲剧的人也会经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去纠正童年时期的梦。举个自己的例子,一直以来我总做一个逃亡的梦以

  • 10、 为何家会伤人度后感范文欣赏

    《为何家会伤人》是一部由武志红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看呢?该书主要通过真实案例讲述了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关系和影响,揭示了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该书在网上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写的《为何家会伤人》,我用了1个多月,终于看完了!书里梳理了很多现代家庭所具有的典型代表案例,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中国式家庭。

    在第一章节中,夫妻关系是整个家庭中的支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只有夫妻关系和谐,孩子才能更好地发展。要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爸爸的最爱,而你排在第二位,以后会有人像爸爸爱妈妈一样,去爱你!还有很多人找自己的另一半,是按照自己理想中父母的样子去找的,例如从小父亲在外忙碌,不顾家,那么女儿就有可能找一个事业有成,能力强但又顾家(),在家里是暖男的那种。

    第二章节中,父母要大胆的放手,让孩子独立的在天空中翱翔!随着年纪的增加,孩子在长大,作为成人,他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太多的干涉不仅不会帮助,反而会适得其反!作为不同的一代人,思想观念一定不一样,所以适度的尊重与距离,会让孩子懂得感恩!在不做违反原则性的前提下,尽量把孩子推出去,并且说孩子,你真棒!大胆的去做吧,我们是你最铁杆的粉丝!这样,孩子会有很大的成长,并且亲子关系也会很和谐!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这一章节,其实在说父母们不应该将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更多的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素质提升!有时候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的问题,是家长把焦虑、压力转嫁给了孩子!

    在最后一章节中,作者深刻的剖析了当前中国式家庭中,存在的最尖锐的问题。

    1、我们都爱我们的父母,但是爱的表达方式不一定是全部听父母的话,也就是常说的愚孝。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使自己成长的速度赶得上父母年老的速度!能够让父母安度晚年!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孝!毕竟,时代不同、认知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所以,不要愚孝!

    2、我们要活出自己,有一段很有智慧的话,人生有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愿你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

    3、婆媳关系,是中国当代no.1的问题,每个家庭都逃不脱

  • 2021-10-28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11-16

  • 2022-04-20

  • 2021-09-30

  • 2019-10-24

  • 2019-10-11

  • 2022-01-21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3-04-05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11-12

  • 2023-02-11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2-12-08

  • 2023-06-08

  • 2023-04-19

  • 2019-11-06

  • 2023-02-0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2-09

  • 2019-09-20

  • 2019-09-20

《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2024《为何家会伤人》观后感600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