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诗八首读后感 > 地图 > 诗八首读后感,2024诗八首读后感
诗八首读后感相关栏目
诗八首读后感热门栏目
诗八首读后感推荐
诗八首读后感

(共 6863 篇)

  • 1、 优秀党员读书笔记:《诗八首》读后感

    优秀党员读书笔记:《诗八首》读后感

    文/曹舒怡(人文院第二学生党支部)

    穆旦的《诗八首》是爱情诗,是中国近代新诗历史上的佳作。《诗八首》也被公认为是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用朦胧晦涩的笔法抒发对爱情的认识,从爱的发生到结束的过程,意象新奇,在阐释它的时候总是见仁见智的。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去分析穆旦的《诗八首》。

    一、穆旦《诗八首》的艺术技巧

    (1)语言十分深刻,常用矛盾修辞。你的眼睛看得见火灾,却看不见我,这是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使得所表达的语义更强烈。我为你点燃了爱情,但你的眼里却是一场火灾,这组矛盾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女性在情感渴望中怀有的恐惧或婉拒的一面,表现主人公的那份失落,对爱情的的热烈,到头来只会伤得更深。

    (2)意义十分抽象,很难把握。用具体和抽象结合的方法来创造意象。在你我爱情表述之间,第一首诗中引入上帝意象,增加朦胧度,使得诗更加晦涩难懂。再如第二首诗中水流山石是暗示自然的意味,死底子宫是生存状态的感悟,象征一件事件包括爱情于一定的时间中孕育诞生,抽象可见一斑。

    二、《诗八首》思想内容

    第一首诗开门见山,写的是初恋,一方的爱的浓烈和另一方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说明爱情是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上都会经历的生理欲求。主人公生理成熟却是单相思,对方眼里更是看不见自己,于是乎,他得出结论,我们如同相隔的重山一样,不是彼此的唯一,爱情只是必然会经过的生理欲求罢了

    第二首诗承接着第一首诗,是初恋感情的加深,同时也有机智和情感斗争,喜欢用水来表示时间流逝,岁月更替,生命流变不息,我们在岁月的脚步声成长,但是这个时代却是不完美的,死底子宫表示战争年代,生命过程布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世间的任何情与事都不可能具有永恒性,无法无辜生命的长短大小,必须去爱,“我”全身心的去爱你,却又无法控制自己,最后两句颇有内涵,我们都不能控制自我,写出由本我到超我的蜕变,穆旦诗的哲理性可见一斑。

    第三首诗是真正进入到爱情阶段,诉说了两个年轻的生命互相探知,由爱的本能和欲望使然,爱欲疯狂滋长 ,像青草贪婪吸收空气一般,渐渐地,它使你沦丧在温暖的黑暗中,然后女主人公却是被动,拘谨,放不开,这显然是不负责的浪费生命,我们的爱情像渲染的草场那般充满希望,尽管你犹豫不前,但是已经让我足够惊喜了

    第四首同样也是热恋的描写,时间无法掩盖爱情瞬间的美丽,男女主人公已经彻底被爱征服了,比第三首更上了一个台阶,不同于卞

  • 2、 秋兴八首读后感
    秋兴八首三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小小读古诗: 身后的山城中的家家户户在朝晖里一片寂静,临江而建的楼宇矗立在青翠中。连着两天就在小舟里过夜,听到渔人半夜里还在泛舟打鱼,初秋光景,燕子又开始迁徙了。我也想学学匡衡,刘向,帮助君王治理国家,却总是事与愿违。年少时的同窗中有很多已得了高官厚禄,衣裘骑马富贵显赫,但却还没有放弃追逐功名利禄。 山郭里的千家万户在朝晖中静静的,长江岸边的楼台这时像以往一样坐落在青翠里。连着两日睡在小船上,半夜里总有渔人出来泛舟捕鱼,秋意清浅的时候燕子又开始了迁徙。匡衡可以直谏,刘向校对了大内的五经秘书,我空有抱负,想助君王一臂之力,但事与愿违。少年同窗里有多人已做了大官,每日衣裘骑马,富贵一时的他们为了更奢侈的享乐依然追逐着功名利禄。 小小的读后感: 这首诗依然写于长江上的夔州,与上一首不同的是,这首作品里写的是清晨时的夔州。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心理活动。 清晨的夔州朝阳温和,撒下一片清辉,人家多还在梦中,一片寂静。和往常一样江楼四围的山色在这时节里青翠满目。连着两夜诗人栖身在小舟上,因此注意到有渔人夜半时泛舟打鱼,白日里见到了又在清秋里迁徙的飞燕。这是诗的第一部分,写景。 西汉的匡衡被元帝赏识,直谏言政,多有功绩,但“我”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依然薄有功名; 刘向作为经学家,曾经校对了大内的五经秘典,“我”想和他一样,做帝王家的一名大学士,可惜也事与愿违了。再说那些和“我”同窗读书的少年里,现在多已是高官做着,厚禄拿着,整日像富豪显贵一样生活,但少见有满足的,追逐起奢侈的享乐来生怕落在了人后。我想诗人心里的意思是:匡衡刘向之辈,正直,忠心,为国为民,却在历史上薄有功名,追逐名利,贪图奢华的人却常常受到了重用。诗人以此为自己的不得志报不平。这是诗的第二部分,将诗人心里对朝政黑暗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辛酸写了出来。 写景的两句不说也罢,写心理活动的两句却入木三分得批判了那些贪官,讥讽他们逐名逐利,却受皇帝重用。像匡衡刘向那样有才华有道德的贤能,诗人以之为榜样,可是现实中皇帝并没有依仗他这样的人,这让诗人觉得不公。江山依旧,物是人非,政治局面已不是匡衡
  • 3、 读《汪国真诗两首》有感

    读《汪国真诗两首》有感一

    赖水妹 汪先生出生于一九五六年,于八十年代风靡中国诗坛。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列第一位。汪先生的诗通俗易懂,却不失语言上的优美;他的诗短小精悍,却不失道理上的深邃;他的诗简洁直白,却不失情感上的动人。初读他的诗歌,就像抿一壶年份已久的佳酿,芳香四溢,酒未足,人已醉!时隔数年,再读他的诗歌,更像是品一杯质量上乘的普洱茶,醇香无限,杯中茶着实让人回味无穷,感悟颇多! 在成长的历程中,家中老者时常教导我们年轻一代要热爱生命,要长(常)励志,要学会感恩。多少年以后,当我回望自己行走留下的足迹时,也会发现偶尔偏离老者们规划的路线,是因为自己心中缺乏一个引领前行的路标,而这个指示路标身在何处呢?或许,从汪先生的诗集当中,我找到了答案。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摘选自汪国真先生的《热爱生命》 在我读来,只要心中有爱,有着对生命的热爱,一切美好的结局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人的一生一定要注重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结果。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获得成功,抱得美人归或拥有无限美好的前程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 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 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 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 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 …… 走向远方, 从少年到青年, 从青年到老年, 我们从星星走成了夕阳。---------摘选自汪国真先生的《走向远方》 笑看人生,不过就是那么的简单,就像小沈阳的经典名言,一闭一睁就是一天,一闭不睁就是一辈子。简单的人生思维逻辑不同,对人生的看法也就不同。人生苦短,没有到达自己想要的诗与远方怎敢退缩?走向远方的慢慢长路要想正确地走好实属不易,要想走的多姿多彩,只有学会在逆境中磨练,在顺境中不要迷失自己。 这世上的人们,都是在为了自己所想坚持的东西咬牙坚持着。哪怕被嘲笑,被轻视,一次次被现实打倒,也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这样有一天回头看,便会发现过往的所有汗水和努力,都成了我们追逐过的证据。我一刻不停,不过是因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无法停止罢了。只有不停下来,我才可以知道自己究竟能走多远。就像风或许并不是不知疲惫,只不过是想去更高更远的地方。

    热爱生命

  • 4、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七一华源 二(12)班 杨啸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游子吟》,每次我读起这首诗,总是感觉那么顺口,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与温暖,我喜欢这首诗,对它百念不厌。

    记得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接触到了这首诗。那时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总会教我背一首古诗。那天晚上我翻到这首诗,就要妈妈教我读,于是妈妈开始读“慈母手中线------”,我跟着念,妈妈读一句,我念一句。当时我觉得这首诗特别好记,妈妈教了几次,我就自己会背了。我问妈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妈妈说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每个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要听妈妈的话。听完妈妈的话,我更喜欢念这首诗了,因为我要做一个乖孩子。就这样,这首诗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在妈妈的呵护下,我慢慢成长。不久后我上小学了,老师开始教我们学这首诗,讲解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我听得非常认真,原来母爱是如此的伟大。我的眼前浮现出妈妈教我背诗的情景,浮现出妈妈点滴的关爱。

    有妈妈的日子,我的成长道路上总是充满阳光。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我明白了妈妈所有的付出并不是为了要换取我的回报,谁能说细嫩的小草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恩情呢?我又何尝报答得了妈妈的恩惠呀!

    一首《游子吟》,让我真正读懂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让我明白了我能报答母爱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现在的实际行动为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用我自己的幸福人生换取妈妈心里最大的安慰!

  • 5、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

    读诗对而立之年的我而言已稍显遥远。硬要追溯的话,脑海中浮现的也是少年时光里抱着课本朗诵的那句床前明月光了。因此,最近在打开《诗的八堂课》这本书之前,我暗自忖思:多年没有接触诗歌的我,是否能够读懂这本解诗的书呢?

    然而翻开这本装帧简单的小书,开篇一句话就打消了我的顾虑:此开讲第一回也,却说到赌博和下棋上头来了。诗跟赌博有什么关系?又跟下棋有什么关系?诗和赌博和下棋还有联系?带着疑惑和不解,我读起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的文字,不经意间步入了尘封已久的诗的沃土。

    江弱水教授给我们讲诗,可谓另辟蹊径。他把看上去非常艰难的诗写作,直接分为两类:赌博和下棋。赌徒写诗,不是诗人在用语言表达自己,而是语言在通过诗人表达自身,兔起鹘落,语言便会蜂拥到诗人的身上寻找出口,就像高呼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李白。而棋手写诗,则是将每一个字细细地掂量琢磨,反复尝试和删减,就像新诗改罢自长吟晚节渐于诗律细的杜甫。这种新颖的比喻使我眼前一亮。

    江弱水教授讲诗时,还善于引经据典,因此书中对于作诗与品诗的理论便完全不显得空洞无味,反而在大量例子配合下显得特别生动而令人信服。记得他讲诗的滋味,讲解诗如何呼应勾连着我们的过去时,先用《说文解字》详解汉字古意,再引当代法国思想大师布迪厄的《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书中的权威声音来解释,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可谓深入浅出。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鲁迅的《戛剑生杂记》中,都有关于 味道与记忆关系的文字,作者列举,勾起读者的联想,然后以龚自珍的文字与罗兰巴特的叙述作讲解,为这一味道与记忆关系的话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在书中,让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轮番上阵,却丝毫没有给人掉书袋的堆积陈腐之感,只是让人在他广博的知识面前表示钦叹。即便不是出于专门研究诗的目的去读这本书,也能收获许多诗的创作和鉴赏知识。如果是为了学习诗歌写作与鉴赏去读这本书,一定也能从中领略到专业知识,并且享受到专业书籍中缺失的那一份生动之美。这也许便是这本书的成功之处。

    江弱水教授讲诗,不分古诗、新诗和外国诗,把各种类诗放在一起讲,这种奇妙的杂糅使这本书具有极大的延展性,能让人产生联想,能把诗融会贯通起来。我读此书,明白了陆机的《文赋》如何与艾略特的作品有相通之处,也明白了现代诗人张枣的诗句是如何与千百年前王安石的名句存在一脉相承的美学传统。读这本小书,我

  • 6、 我的第一首诗读后感
    篇一:我的第一首诗读后感 主要写了作者在八-九岁时写过一首诗。作者爸爸和一妈一一妈一评论不同。一个是批评,一个是鼓励。就是因为这篇小诗,父母两人吵起来了。原因很简单,是要鼓励还是要批评。作者感到很委屈。 这件事对作者影响深远。以后写作不敢让父母二人看。半年后用者重新鼓起勇气把自己刚写的诗给爸爸看,爸爸表扬了他。作者给一妈一一妈一看,一妈一一妈一批评了他。这时作者才明白过来,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的作品。作者明白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爱一的力量,如果一爱一给予的太多,会迷失自己。同时也需要批评也维护平衡。就像是花它需要一陽一光和暴风雨来维持自己的生长。如果只有一陽一光会干枯,吸有雨水也会被淹死。同样的道理。所以要有鼓励和批评来保持平衡,这样人才不会迷失自己。 篇二: 《我的第一首诗》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让我理解到了,感受到了父母的一爱一。让我敢于面队现实,敢于否定与肯定让我不会轻易的被困难打-倒。 它讲述了作者刚刚写了第一首诗他拿给母亲看,母亲很高兴的夸奖他,作心中高兴极了!但他一直想听到一位大名鼎鼎作家——他父亲对他的评价,可父亲不像母亲那样的温柔给予他勉励,父亲很心直口快的对他的诗做出了评价——很糟,作者的心中很不高兴,心都跌到了谷底。他只有发泄、埋怨、恨才能消除那种悲伤。 我也有这种感觉过,当我灵感突然来了,写了一篇我自我感觉优秀的文章拿给父母欣赏,一妈一一妈一总是鼓励我,说我写的很好,而爸爸总回鸡蛋里挑骨头,我那时恨死爸爸了,我恨他难道就不能像一妈一一妈一那样吗 其实一人生的道理也很简单,世界是残酷的,现实也是残酷的,这要看你敢不敢棉队,如果你敢于棉队那么你将开创你自己的天地,如果你不敢于面对那么你会一直自卑直到生命已经走完。 篇三: 我读过很多文章,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今年语文书上一篇课文:《我的第一首诗》,它写出了作者的父母对自己的第一首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使他长大以后驾稳了自己的风帆,取得了成功。 当我读到作者的爸爸说他的诗“真糟”的时候,我刚开始认为作者的父亲怎么能那样批评自己的儿子呢?只有经常鼓励才能使他不断进步啊!可是,后来又想了想,父亲是对。因为无论是谁都不能害怕别人的批评,只有能承受得住批评以后才不会受到一点挫折就轻言放弃。作者那时年
  • 7、 读后感大全:我最爱的一首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这首诗的翻译是我在此地与你相别,就好像荆轲与燕太子丹相别,这时我也好像荆轲一样怒发冲冠。虽然像荆轲这样的豪杰现在不见了,但他的精神长在,好像易水,直到今天还是一样的寒冷。欣赏诗人与朋友在易水边相别,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当时在易水边唱的歌虽然只有寥寥十五字,但千古流传。全诗重在水犹寒三字,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古豪杰虽没有了,但精神万古长存,二是说有谁说今人不如古人呢?小朋友们,古人中有许多英雄,他们的精神长存到今,这种爱国精神是要永远要学习的,我喜欢这首诗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很好,我能从这首诗里学到以前学不到的知识。

  • 8、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读后感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张长史,即张旭,唐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称着。他的书法得于二王,而又独创新意。楷书《郎官石柱记》,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宣和书谱》中评说:“其名本以颠草,而至于小楷行草又不减草字之妙,其草字虽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若说

  • 9、 我最爱的一首诗 (300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这首诗的翻译是我在此地与你相别,就好像荆轲与燕太子丹相别,这时我也好像荆轲一样怒发冲冠。虽然像荆轲这样的豪杰现在不见了,但他的精神长在,好像易水,直到今天还是一样的寒冷。欣赏诗人与朋友在易水边相别,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当时在易水边唱的歌虽然只有寥寥十五字,但千古流传。全诗重在水犹寒三字,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古豪杰虽没有了,但精神万古长存,二是说有谁说今人不如古人呢?小朋友们,古人中有许多英雄,他们的精神长存到今,这种爱国精神是要永远要学习的,我喜欢这首诗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很好,我能从这首诗里学到以前学不到的知识。

    四年级:叶思嘉

  • 10、 我最爱的一首诗 陈卓
    我最爱的一首诗 铁道附小陈卓 临近八月,八月啊,让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我最爱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每当我读到这首诗,就不由自主的惋惜和唉叹,我爱这首诗,我更敬佩杜甫。 农历八月,秋高气爽,狂风像在咆哮,在怒嚎,我那破茅屋上的茅草也被卷去三重,茅草飞着,伴着风撒在了江郊,飞高的茅草挂在了树木的枝头,飞低的茅草飘转着,沉在了草塘深处…… 村南的一群孩子欺负我年老多病,怎么忍心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为盗贼?当面夺去我手上的茅草毫无顾忌地跑到了竹林深处,口干舌燥的我如何开口?只好倚靠着拐杖独自叹息……不过一会儿风停了下来,但云呈现出笔墨色,深秋天空阴沉了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好似一块铁板,孩子睡眠姿势不好,把被子给蹬破了。下雨茅屋漏水,连床头也没有一块干的地方,但房顶依旧像麻线一样下个不停,自从安史之乱以后我的睡眠极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高大宽敞的房子,赠给天下像我这般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颜开欢笑,什么时候眼前突然出现这栋房子,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不足惜! 看到这,我不禁为杜甫而悲叹,是的,像杜甫这般怀才不遇的诗人确实不止他一个,但像他这样失去年轻气盛的青春变得老无所依,一贫如洗时,却还心怀天下读书人又有几个呢? 我爱这首诗,我很佩服和赞叹杜甫!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1-08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09-21

  • 2023-05-3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10-28

  • 2023-01-1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3-01-06

  • 2019-10-19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0

诗八首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诗八首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诗八首读后感、2024诗八首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