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 > 地图 >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相关栏目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热门栏目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推荐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

(共 6143 篇)

  • 1、 值得分享:入殓师观后感五篇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欣赏优秀的作品。我们观赏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从一个好的作品可以看出,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一些与我们产生共鸣的地方,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值得分享:入殓师观后感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入殓师观后感(篇一)

    听到轻轻的敲门声,我知道调律师来了,打开门是一个二十三四岁模样的小伙子,他一边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一边把自带的布鞋套往脚上套。我则帮忙把琴上的书籍挪开,并把琴罩拿掉。小伙子把双肩包放在沙发上,双手轻巧地在琴键上跳动,他没有抬头:“琴是不是好久都没有调律了?”一边问一边把琴盖打开搬了下来。我回答着他的问话,并帮忙把碍事的东西移开。

    我知道调律得好一会功夫,便自顾一边做自己的事务去了。叮叮噔噔咚咚地约摸有一个多钟头的时间,我听到小伙子起身收拾工具的声音,便走了过去。当他知道我家孩子上学是寄宿,琴几乎不怎么用时,便告诉我说琴要经常用用才会更好,没有弹坏的琴,只有放坏的音。搁置久了音质便不清亮干脆利落了,经常弹弹音质才能保持得一直很好,而且还有可能会更好。我向他表示感谢,并表示以后经常弹弹,哪怕是胡乱一弹也好。

    待他走后,我坐在琴前,想起年少时把纸箱拆开画上琴键,唱着简谱模拟弹琴的情景。那是刚刚上了初中,课程表上的音乐课,从来都是自习做作业。好象到了第二学期的时候,有次音乐课,上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都照例准备做作业,可是教室里突然走进来一位皮肤白净,身材清瘦,戴着眼镜,穿着牛仔裤的男子。他两个踏步就走上了讲台,转身抬头看着惊奇的我们说:“同学们,这学期的音乐课由我来给大家上,我姓刘,叫刘波。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我的课。”

    当时就觉得象炽热的空气中突然吹进来一阵凉爽的清风似的。同学们都是又兴奋又期待,我也不例外。于是我们就象翅膀刚刚能扑腾开的小鸟急欲等待飞翔般地活跃起来。他很认真地在黑板上写简谱,教我们唱do re mi fa so la si,教我们跟着简谱学唱《春天在哪里》。以至于后来走到里心里都在默唱:so~la~so~la~mi~so,学会了唱简谱,心里高兴极了!会唱简谱对着歌词就能自己学会唱歌。似乎学到了一项超级本领,感觉高兴极了!可惜后来不知为何,学校又取消了音乐课。于是那《春天在哪里》就成了我的中学时代音乐课的绝唱。

    有位同学就住在

  • 2、 《入殓师》观后感:生命最后的礼仪

    生而为人,总需要体面。我们的有时候的处境也如大悟那般,总避不开世俗的眼光。为什么接生的人大家为之喝彩,而送逝世的人如此不光彩。这部影片却让我们对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希望这几篇入殓师日语观后感能帮到你。

    《入殓师》观后感(一)

    当小林处理完入职以来的第一次纳棺(一位在家逝世两周才被发现的老妇人)之后,晚上和妻子准备吃鸡肉火锅的小林看到桌上的生肉之后,抑制不住地狂吐起来,接着他看着眼前担忧的妻子之后,不禁与她缠绵起来。他疯狂嗅着她那年轻、鲜活并且富有朝气的身体,渴望在妻子身上寻找心灵寄托以暂时忘记白天面对死亡时所产生的恐惧。这种感受我也深有体会,比如小时候在盛夏的某个夜晚突然从梦中醒来,害怕的我故意去抱住妈妈,然后妈妈会搂住我或者翻一个身继续睡觉,那时候的我才能感觉到生的气息,才能安心地入睡。

    小林和社长从一开始就是同一种人,他们善良质朴并尊重生命。在小林无法忍受妻子的离开与逝去者家人的不尊重之后,打算找社长主动辞职。房间里,未等小林开口,社长便夹了一块河豚鱼子放入其碗中,用最简单的话语点醒了他。画面定格在俩人在一间满是绿植的房间里吃着烤鱼子,外面大雪纷飞。

    小林从社长那细致无微并充满虔诚的纳棺仪式中,看到了他对于往生者的尊重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所以,他终于摆脱了世俗社会对入殓师的偏见与犹豫,即使是妻子因为无法接受他的职业而离开时,他依旧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要知道,在成为一名入殓师之前,他有着老家人非常羡慕的光鲜职业——大提琴师。当妻子知道他的入殓师职业之后,说过最伤人的话便是“你别碰我,你不干净”??。有时候,不被最爱的人所理解才是最伤人的。

    影片的细节处便是每当小林为往生者擦拭身体化妆时那种严肃中又带有虔诚的眼神。他的动作优雅、温暖,并且带着对于往生者的敬重。他那专业又不失温暖人性的仪式过程不仅打动了见惯死亡的社长,也打动了之前无法理解他职业的妻子。

    我赞同这是一部励志片。就像影片中那些逆流而上的鲑鱼一样,小林最终能打破世俗偏见,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并高度认同它。可以说,小林才是看透死亡并热爱生活的艺术家!

    《入殓师》观后感(二)

    电影讲述了一个半生追逐梦想的大提琴演奏者,结果到头来一事无成,不得已回到家乡疗伤。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执念,而主人公大悟的执念是成为一个大提琴演奏家。可大悟所在乐团没多久解散,大悟的演奏天分也不高,因

  • 3、 《入殓师》观后感

    我在茗那家排深进班二阶段的学习期间观看了日本电影《入殓师》,深沉的大提琴曲惹得我们每个人泪洒衣襟,有一种无形而又深沉情感在场内、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流淌。影片结束后我们默默地拿起了纸和笔,拿着笔的手在颤抖,眼泪在悄悄地流淌。

    我做了件平生从未做过的事,给爸爸写了封信,我不知道爸爸看了这封信会不会激动,担心爸爸的身体。但是我现在不说怕是会永远失去机会,我终于说出了积压在我心中好多年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

    我前几年就一直想和爸爸和解,也给爸爸通过电话,但是面对着父亲那稀疏的白发,始终没有勇气说不出那句对不起!

    信寄出后,我内心得以平复,人生得到圆满。

    我能够成为心灵勇士,是茗那家排的引领。感恩茗那家排能让我学习、成长,看到自己,也看到爸爸,接纳爸爸如是的样子,也接纳自己如是的样子。并让我与父亲产生链接,从父亲那里找回爱、找出归属感、找回那份肯定、接纳。

    我回来后又重看了一遍,感慨颇多,希望与君共勉。

    人生不是影视剧,没有彩排,不会给你多ng的机会。

    2

    大悟在社长连诓带骗的引领下走上了入殓师的道路,社长不仅仅是他职业上的引路人,也成为大悟心灵上的引路人;同时社长填补了大悟童年父爱的空白和欠缺,成为了大悟灵魂上的父亲。

    大悟刚刚从事入殓师的工作,就给他一个正视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是了却他人生最大遗憾的机会。

    大悟的第一次入殓师生涯对他来说就是很大的考验,虽然画风很搞笑,但是正是在滑稽表象后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对比反差更能体现出大悟对妈妈去世没能送母亲一程的愧疚感。

    随着低沉深情的琴声大悟对母亲的爱从心底流淌而出,他多想妈妈再给他尽孝的机会,但是已经是物是人非。

    他回到家想在妻子身上寻找那份母爱,那份安全感。他所从事的这份职业也是对自己灵魂上的救赎。

    大悟在经历那么多死亡洗礼后,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重建。

    他看到鲑鱼拼命逆流而上,生命就是这样顽强不息;生命就是这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鲑鱼在完成生命的传承后,走向死亡。

    虽然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点站,但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体会到了爱与被爱,并把我们爱的结晶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命得已延续和传承。

    日本对生命的离去的仪式感令人很感动,我看到的是对逝者的那份爱,而不是像我们国家有的人一样,只追求排场。对死者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每一份工作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入殓师能够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们永恒的美丽。这是冷静、准

  • 4、 入殓师观后感影评

    《入殓师》是一部来自日本的电影,影片首播于2008年,由本木雅弘、广末凉子和山崎努等主演,剧情丰富,画面精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很高,一起去看看吧!

    弗洛伊德曾说:你想长生, 就得准备去死。死亡向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一个人彻底的离开尘世,象征着个体自身的所有意义在死亡的一刻全都湮灭,不得不让人去慎重对待。生与死,向来是人生永恒的追问和迷思。日本自古受到禅宗影响,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异、毁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 刹那不住。生命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一条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于是,向生而死、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成为日本文化的支点。

    《入殓师》以主人公小林大悟的失业开始。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卖掉大提琴,带着妻子辗转回乡。帮助他人踏上安稳之旅神秘的招聘信息是其人生的转折。电影一开始的死亡是梦想的死亡、人面对死亡产生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畏惧。畏惧一切的湮灭、畏惧不可得、畏惧美好的逝去、畏惧死亡本身的不可知。小林刚开始回到家乡的心态是消极的,是梦想破灭后下意识的逃避。误打误撞成为入殓师后,从一开始的厌恶、恐慌到后来慢慢接受再到真正在工作中认识到死亡的意义,小林真正能和自己的人生和解,完成了生命的超越。

    日本是一个追求仪式感的国家。从花道到茶道、剑道、香道,按部就班的仪式感给生命过程镀上几分珍惜和郑重的意味。生来如是,死亡亦如是。入殓师作为人生最后一道仪式的参与者,本身就是为仪式感而存在。一张张严肃而专注的脸孔,一袭侍者的黑白装束,一双温柔而夹带力道的手,在冰冷僵硬中演绎化朽为神,在无知无觉中上演一丝不苟。肮脏与神圣、诙谐与凛然、天籁与死亡在这种独有的礼节中融合,体现出死亡背后生命的尊严。入殓师的一举一动,不仅仅体现出对逝者及其家人的尊重,更表达了对每一个不可复制的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无论是为女装癖者着女装,还是为母亲擦上最后一抹口红,无关宗教,无关信仰,入殓的意义在于使每个人都可以体体面面、庄严郑重地离开这个世界。不论生前贫富与否、成败如何、为善还是作恶,在面对死亡时,都能体面地和世界进行最后的告别,大概是对生命最大的的尊重了。

    死可能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们常常避讳谈及死亡,但每个人都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无法拒绝也无从逃避。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它并不意味着从此一切归于幻灭和空寂,永堕可怕的虚空的深渊。死不

  • 5、 《入殓师》观后感(一)

    《入殓师》观后感

    也许,真的会因喜爱一个人而对其喜欢的也产生好感。经好友雨霏力荐,我观看了日本电影《入殓师》。老实说,若单纯以片名入手,我不会选择它。

    没想到,一部并非悲剧的电影竟让我两度落泪。影片本身并不似想象中那般沉重,而是充满温暖与人性美,有的地方还引人会心一笑。

    小林大悟原在东京做大提琴手,命运从他失业转了个弯。无奈中,他带着妻子美香回到故乡。为生存,他去应聘旅行助理,结果误撞上入殓师这一行。巨大的反差和可想见的原因,他只得向妻子隐瞒真+相。

    大悟有些点儿背,第一次就赶上处理一具腐烂了两周、充满恶臭的尸体,让他差点把苦胆都吐出来。回到家中,他紧抱着妻子寻求慰藉,想靠生命的热度驱散冰冷和恐惧。

    对入殓工作,大悟最初是抵触的。苦闷时,他跑到田野中拉大提琴宣泄,远景现出晶莹的雪山,有份别样的美。这部片子里,大提琴舒缓深情的旋律多次响起,久石让的配乐相当经典,为影片增色不少。

    大悟从小在父亲的监督下学琴。但这个男人在他六岁时与女招待私奔,给大悟和母亲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大悟恨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三十年没见,父亲的面孔已模糊不清,留下的只有父亲当年送他的一块石头,而这石头一直压在心头。

    贤惠的美香偶然发现丈夫从事的职业,觉得肮脏且低贱,叫他别再碰自己,跑回了娘家。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同时面对着发小玩伴的歧视,大悟也想过放弃,但最终坚持了下来。

    让他选择留下的不仅是高薪,更是一种彻悟。他目睹社长佐佐木为逝者整容的仪式,过程中充满平静、细致与温柔。让死去的人干净优雅且保持尊严,仿佛唤回了生命的光彩,赋予永恒的美丽。他悟到,重要的是要充满爱!

    大悟学着做,渐渐入境。他温柔细腻,看那双拉琴的手为往生者整容,观众会觉得本身也是种艺术享受。如果我们走时,会有这样一双手温柔对待么?

    当美香发现怀孕归来,再度恳求大悟为孩子改行时,与小林家为世交的浴池老板娘辞世了。美香第一次观看入殓仪式,眼看着丈夫将逝者打扮得清爽美丽。那一刻,她理解了丈夫。我与美香一起落泪,因大悟终于得到妻子的理解而倍感欣慰。

    不料,烂漫的樱花雨带来了大悟父亲的死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大悟带妻子去送父亲最后一程。他为父亲整理遗容,温柔地为他刮胡子,美香在旁边含泪凝望。大悟心底最柔软处的记忆渐渐复苏。

    大悟温暖着父亲僵硬的双手,意外发现老人临终前紧紧地攥着的,正是自己幼年送给父亲的一颗小石子!读懂了父亲难言的思念和

  • 6、 《入殓师》观后感(四)

    《入殓师》观后感

    看完日本电影《入殓师》后,就不由得对奥斯卡金像奖肃然起敬。经常听到国人诟病奥斯卡金像奖的评价标准,认为奥斯卡青睐的影片大多是高票房大制作新怪奇的影片,其实,在我看来,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吃不到葡萄的酸者。

    事实恰恰相反,反观一下中国正在流行的电影,我们是不是正在一窝蜂地追求着高票房大制作新怪奇?我甚至想,如果让张艺谋冯小刚来拍这部《入殓师》的题材,他们会不会把这部影片拍成一场宏大的殡葬场面再加上幡旗飘扬色彩泛滥的文艺片?或者,他们会不会让小沈阳或者葛优来担纲男一号把它排成个纯粹的搞笑片?又或者,他们会不会把男主人公拍成一个由下岗青年最后走向成功赚钱之路的励志片?这真的很难预测。不过,有一点我是有把握预测的,那就是,张艺谋冯小刚绝对拍不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入殓师》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移的。

    日本影片已经是第四次举起奥斯卡小金人了,我们可千万不要说奥斯卡那些评委是戴着有色眼镜在评判电影。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流行的大量影片,我们是不是会意识到我们的电影太庸俗太浮躁太浅薄?如果我们认认真真地看一看这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有着东方神韵的影片《入殓师》,我们是不是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什么是真正的美?《入殓师》也许为我们做了一个示范。

    《入殓师》这部影片从头至尾让我感受到一种沉思之美。

    是的,在这一个浮躁的世界,沉思,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品质,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我们都在追逐金钱的路上碌碌奔竞,我们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沉静下来思考?记得电影《太囧》里有一个泰国的出租司机说:你们中国人太急了。是啊,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的编剧和导演,他们操心的是观众现在的胃口是什么,他们操心的是最后能不能赚到个盆满钵满,所以,我们的编剧和导演,他们寻找的电影题材,大多是古代征战,宫廷秘史,多角恋情,商海浮沉至于什么我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而活?我将要到哪里去?这些哲学上的尴尬问题,他们才懒得去操心!当然,即使他们想去操这个心,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沉思本是一种能力,而这,正是他们所欠缺的。

    而《入殓师》这部影片的创作者却坐在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电影人旁边沉思。《入殓师》这部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它只是忠实地讲述了一个冷清行业和一名不断成长的入殓师的故事。换句话说,这部影片表现了一个被众人疏忽的主题:我们怎样面对死亡?周国平说:死亡和太阳一样

  • 7、 观电影《入殓师》有感2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2

    2009年2月,一部电影界没有给予太多关注的日本电影《入殓师》,意外地成为了81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上最出人意料的黑马。随后,世界各地闻风陆续放映了这部《入殓师》,使得这部原本无人问津的作品成为了那一年最热门的电影之一。

    《庄子》中曾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开始是死亡的开始,生命的结束却是重生的轮回。我们活着一秒,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向死亡迈进一秒。生与死,无法逃避,无法拒绝。面对生,人们总是充满了希望;面对死,恐惧会占据我们的内心。

    《入殓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场关于生与死的故事。由于乐团解散而失业的大提琴演奏者小林大悟决定带着妻子回到乡下,并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一家名为nk代理的公司,成为了一名新手入殓师,惊慌失措的大悟决定向妻子和周围的人隐瞒这个事实。在见习期间,受到社长的影响,大悟逐渐改变了最初对入殓师的映像,对这份将死者最美的面貌保留在世间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此时,妻子美香和朋友却知道了这件事,妻子离家出走,朋友的鄙视,以及死者家属对他的辱骂是他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最终在社长的鼓励下,大悟加持了下来,而怀孕的妻子也归来了,且理解了大悟的心情。影片的结尾也是高潮处,大悟接到了抛弃他三十年的父亲的死讯,在为父亲整理仪容时,大悟回忆起了少年时父亲的脸,回忆起了父亲对他的爱。

    本片不同于以往的日本文艺片,在继承了日本文艺片的朴实沉重,叙事平淡外,导演还加入了许多极富喜感的情节,使影片在给人启发的同时又能会心一笑。开篇时大悟作为新手在清理遗体时发现本以为是个美人的女子实际上是个男人的尴尬情景使这个略带乏味的情节变得极富情趣,同时也让观众唏嘘不已。这一片段在影片进行中有再次出现并得到补充,入殓师对死者生前意愿的尊重使我们对这个职业有个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认知,他们并不仅仅是化妆师,而是让死者与生者都得到安慰的人。而大悟站在桥头,看到水中的鱼拼命向前游,力竭后死去,这使他对生命的感悟加深,这一片段看似无用,其实是为接下的情节做心理铺垫。老入殓师佐佐木在为一位主妇的遗体化妆时,细心地观察了死者的遗照,照片中清秀的妇人与死者暗青的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观后感 )佐佐木精心为死者整理妆容,冷静、庄重、悲悯,使在场的大悟深受震撼。佐佐木为妇人涂上了生前常用的口红,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作为入殓师的佐佐木的细心,同时也表现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尊重。妇人在入殓师的

  • 8、 《入殓师》观后感(三)

    《入殓师》观后感

    电影《入殓师》剧情其实很简单。讲的是一位年轻人做入殓师工作的故事。以前一直有偏见,总觉得日本除了动漫产业,是拍不出什么好电影的。去年偶然的机会,看了一部日本影片《只是爱着你》,有点仿韩国式剧情的样子,但是影片的摄影很美,画面总有一种平静的安详,纯自然色的搭配,毫不雕塑,却又一种说不出的视觉冲击。而这一部,也有这个味道,更胜的或许是电影的主题和导演的掌控能力了,不愧为外语片最佳。

    先谈谈影片《入殓师》的主题吧。看完整个片子,说不出是为什么而感动,这种感动是一种深远的触动,是一滴含在心间的温暖的眼泪,是不需要落下来的,因为它不是简单对某个人物的怜惜和敬佩。因为电影就是在讲入殓这件事情,也有爱情,也有亲情。总体来说至少有三方面的东西:对死亡的尊重,对爱的宣扬,对生命的思考。而导演怎样达到这个效果的呢,我觉得以下方面是值得去思考的:一是主线的贯穿、二是人物的刻画、三是细节的处理。

    首先来看主线的贯穿。我认为影片的主线应该是那把大提琴和那个小石头。影片是从一场演奏会开始的。接着便是乐团解散,主人公回老家。从事了别人觉得不耻的工作后,他不敢告诉别人,乡亲都以为他是东京回来的提琴演奏家。后来东窗事发,为了解闷,他拿出了提琴一个人演奏,并看到了父亲在他小时侯给他的一块石头。在音乐声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的过去,慈爱的母亲,连相貌也记不清楚的父亲。第二次提琴出现是在妻子走后,他和社长在一起吃饭,给社长和另一女工作人员演奏。这一次也是影片的高潮,也是转折。在音乐声中,配角展现了对自己生命的思考。画面也反复出现主人公在旷野里拉琴的景象。后来就出现妻子回来以后的情节。音乐听起来忧伤,平缓,但有一种大气,很舒服。而那个石头的由来,我记得应该出现了两次,两次都是在记忆里和父亲交换的。自己给父亲的是一颗小鹅卵石,父亲回给的是一块较大的石头,也就是回家后他拿出提琴后看到包着的那一块(应该是母亲收藏的)。在影片中间,妻子回来接受了他的工作后,他们一起到河边游走,他捡了一块小鹅卵石给妻子,说不同的石头代表不同的感觉,圆溜溜的代表平静,还说父亲答应自己每年给自己一颗,但只给了他一颗就和家里的服务员私奔了。妻子接过石头很开心,还把自己的想法当做秘密。最后给父亲入殓时,他艰难掰开父亲手指,指尖滑落了那颗主人公曾给父亲的小石头。主人公小心的给父亲刮了胡子,在泪水里终于记起了父亲的面容,就

  • 9、 《入殓师》观后感影评
    《入殓师》观后感影评 《入殓师》是我一直都很想看的一部电影,我这个人有点精神洁癖,这样的一部影片,我一直都想静静的,一个人看完它,今天终于看完了。 看着小林大悟和他的社长每一次为死去的人入殓,深受触动,活着的人分三六九等,可是在死亡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如何让逝者走完庄严又体面的最后一程,是入殓师们的神圣责任。小林大悟是一个平凡而又渺小的普通人,他甚至无法在城市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迫不得已,他才从事了这样的一份工作。从最初的自我抗拒,饱受非议,到最终的受人尊敬,小林大悟的心路历程异常艰辛。 社长说看他第一眼就认定他适合这份工作,他的眼神坚定又清澈,一眼看进了你的心底。为逝者送行的人应当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灵,小林大悟是个善良又谦逊的人,所以,他真的是适合的。 火葬场的焚化工说:死亡是一道门,每一个人在推进焚化炉的门之后,他都会在心里默默的说,希望你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后会有期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是会团聚的。在这部影片里,死亡不再充满恐惧,更没有满含悲伤,每一个告别逝者的人眼里,逝者不过是先走了一步,多么静谧又安详的场景啊! 当小林大悟为死去的父亲进行入殓仪式的时候,发现了父亲紧握在手心里的小石头,那是他们从前用石头交换的心语。小林大悟一直不能原谅父亲对家庭的不辞而别,可是此刻,他却全然放下了。他又记起了父亲的模样,他把石头放在妻子的手心,妻子将它贴在腹中胎儿的心口,那一刻,是亲情的传承。影片在这样的时刻就结束了,让人回味无穷! 人的一生,总要送别很多的人,有的是生离,有的是死别,就像一列火车,它缓缓的驶向终点站,无论你多留恋窗外的风景,火车总会开往前方。不要难过你失去了什么,你曾经得到过的东西才会失去,可是得到过的那一份美好会永存心底,谁也带不走。我们要感恩每一个参与过你生命的人们,有了他们,你的生命才是完整的!失去了他们,你的生命才会留下印记!失去是为了更深的回味,《入殓师》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谢谢这部影片,为我的心灵做了一次洗涤。
  • 10、 观日本电影《入殓师》有感

    《入殓师》观后感

    日本电影《入殓师》是一部难得的作品,很有哲理。我看后有几点心得:

    1、有人说亚洲的困境在于历史。是,日本侵略过我们,我们要铭记。但也要吸收日本好的东西,不要看到日本的东西就拒绝。日本的电影有些就不错,如《罗生门》。这部《入殓师》相信大家看后会有收获。

    2、人生最好是做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且还能赚钱。但大多数人难以实现他们的梦想,于是为了生存,他们干一些别人不愿干的工作。人是如此,企业也是如此,都在夹缝中生存。

    3、一种生物靠另外一种生物生存,要吃就吃最好的。生活要节俭,但不回避好吃的东西。

    4、不回避死亡,把它想通想透,理解死亡对理解人性有帮助。死是另一种生,死是一扇门,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东西。很多人从人的死亡中领悟了。

    5、生活不易,我们要专注于我们做的工作,尊敬每一个人。

    6、我以前觉得父亲是个混球,一生没干什么事。现在看来我错了,父亲把我们抚养大,他就了不起。无论他做过什么,无论他拥有什么,他对我们的爱是不变的。

  • 2022-12-23

  • 2022-12-20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7-28

  • 2023-01-09

  • 2023-01-19

  • 2019-11-04

  • 2021-07-23

  • 2021-08-06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6

  • 2023-01-05

  • 2022-12-20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0-24

  • 2021-05-10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4

  • 2022-12-14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3

  • 2021-04-24

  • 2023-04-19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入殓师电影观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入殓师电影观后感、精选入殓师电影观后感、经典入殓师电影观后感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