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 > 地图 >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2024将军与孤女读后感范文大全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相关栏目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热门栏目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推荐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

(共 9370 篇)

  • 1、 《孤女努力记》读后感800字

    我的感悟

    坚强的心

    ——《孤女努力记》读后感

    《孤女努力记》是我在四年级时读过的书,今天再次阅读,心中的感动依旧没变,依然被主人公蓓琳坚强的心深深的打动。

    蓓琳,是一个善良、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从还不懂事的时候起,就跟着父母,坐着驴子伯力卡所拉的马车,到处流浪。十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蓓琳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从母亲的临终前的遗言中才得知父亲的身世,于是他遵从母亲的遗言,回到父亲的家乡。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从被骗钱到差点饿死街头……

    但蓓琳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始终保持明朗快活的心情,他进了祖父的工厂,最初他隐瞒自己的身份,到祖父的工厂里当女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祖父的赏识,在他老人家身边当英文秘书。因为她做事负责,诚实可靠,所以深的祖父的喜爱。不久,祖父就惊喜地发现,他就是多年在找的孙女儿,从此,蓓琳踏上了幸福的大道。

    读完了这本书,我有很多感想:蓓琳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善良和乐观。就像故事中的母亲嘱咐蓓琳:无论遇到怎样艰苦的事,都不要气馁,只有振作精神,勇敢地活下去,上帝会保佑你的。

    看看蓓琳,想想自己,生活中的自己有是怎样呢?

    生活的优越,父母的千百宠爱,让我的生活远离了苦难,我就想温室的花朵,脆弱的经不起丁点的风吹雨打。

    就拿跑步来说吧,在一次体育课上,因为自己的失误跌倒膝盖磕破了皮,就那以后,我就开始恐惧跑步,每一次的体育课我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给老师请假,以至于到现在一听到“跑步”二字,我都会隐(

  • 2、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500字(3)篇

     02  可能是翻译版本的问题,觉得前面看起来有点觉得枯燥,后面可能是慢慢看进去了就觉得还好,但却也是超佩服作者的写作能力的,每一个人物借助对话、语言,将其刻画的入木三分,就像是在旁观一大堆人的日常一样,他们做了什么,聊了什么,是怎么想的,全都跃然纸上。

       很喜欢艾利洛和勃朗德这两个人物,觉得他们很理智,有着自己的原则,能够很好的调控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是书里最喜欢的两个人物了。不喜欢那种阿谀奉承、自私自利、玩弄他人感情的人,所以对罗茜、维罗宾、自己雅亨·坦斯沃特夫妇真的是喜欢不起来,其他的老太太倒还好,就像是一群喜欢闲谈各种操碎心的上了年纪的大妈,各种关心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当然最重要的是还要考虑门当户对以及还有女方有多少财产,财产是第一位,什么感情爱情都要靠边站,也真的是很操心了呀~

      爱情里的摇摆不定真是让人觉得很厌恶,埃登霍虽说也是绅士一个,也恪守自己的原则,但他对艾利洛是真的不公平啊,各种撩却又早早跟罗茜订了婚,这对艾利洛真的是不公平,还好艾利洛比较理智,所以也不是很喜欢他,觉得他对爱情太不坚定了,又觉得他至少恪守了对罗茜的承诺,对他无法评价。不过,我只想说,维罗宾就一渣男,不能再渣的渣男~

       梅莉爱对维罗宾炽热的爱,像是刚刚掉进爱情里的迷途少女;而后来她跟勃朗德上校的爱情,也算是迷途知返重回正轨吧,更像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看完了全文,他们的生活难道就是聚会、打猎、弹琴、跳舞、算谁的财产多吗?我也是很懵了,这生活也是很安逸了。

    常看到说理智与情感是傲慢与偏见的姐妹篇,很喜欢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也是自己看过的第一本英文小说,但是一直也没看理智与情感,这几天终于看完了。怎么说呢,可能是看了序言对理智与情感期望太高吧,所以有一点点小失望。前面还是挺喜欢的,后半部分,尤其是结局,显得有点虎头蛇尾,交代得有点不清不楚,突然爱登霍就求婚成功了,突然梅莉爱就接受了上校,有点太过轻描淡写。外文翻译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还是要看看原文更有感觉。读完之后我并没有感觉艾利洛和梅莉爱的理智与情感有很明显的差别,两个人还是有点相似的。我常想象自己像艾丽洛一般理智地对待情感,综合考虑之后,克制自己,作出理智的选择,但是有时候却是如梅莉爱一般,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感,什么都写在脸上,心里告诉自己不能,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但却力不从心,人一旦陷入情感里,常常没办法理智,艾利洛

  • 3、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_500字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500字

    美食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感官上的愉悦,也是心灵的满足。在中国,它还承载着游子的乡愁。读完扶霞的《鱼翅与花椒》,在被蜀地的美味深深吸引的同时,还想起了一首极相符的歌:

    这是一首我曾经无限循环过的歌,它名为《食味》却不止于食味,更是食味背后的情感。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副又一副画面 —— 乡村独居的老人,双颊清瘦,一双手耕耘过一个又一个四季。春采青豆,夏挖莲藕,秋收园果,冬晒腊肉。厨房寂静,灶台悄然无言。直到游子归来,打破静寂,老人的身影在灶台前忙碌,锅碗瓢盆才唱起了欢乐的歌......

  • 4、 读《将军之死》后感

    有希望就有明天读《将军之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以前一位勇敢而幸运的将军被饿死的故事。

    说他勇敢而幸运是因为他和他的部队在行军途中遭到了敌军的伏击,激战了一天一夜后,只有他一人杀出了重围。面对成千上万呐喊着追来的敌军,将军来悬崖边,抱定了死的信念,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居然没有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将军竟然慢慢从昏迷中清醒了过来,他顾不上身上的疼痛站了起来想尽快走出峡谷回京报告军情。

    可是,他迷路了。

    将军顾不上休息努力向前走着但很遗憾,三天过去了,将军还是没有走出去。这三天里,将军滴食未进,滴水未沾,将军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了。

    又不知走了多久,将军来到了一片山谷,他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山谷有无数棵柿子树,树上结满红红的柿子。

    将军用残余的力气,往最近的那棵柿树踉跄走去。然而,当他伸手想摘下一个大柿子的时候,他失望得差点跌坐在地上那是毒柿树。

    将军继续往别的树走去,第二棵、第三棵、第四棵

    这个山谷根本就是一个毒柿谷。

    将军彻底绝望了,他一声长叹,仰头倒在地上。

    他倒地后眼睛的下意识看到离他脑袋十步的地方还有一棵柿树。

    那同样是一棵毒柿树!将军再也没有心情再站起来走过去了,他就这样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将军最终没能站起来了,没能回到京都。

    人们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将军是饿死的,可让人不解的是这位勇敢而幸运的将军,能在重重包围下杀出血路,能从悬崖上跳而幸存,可为什么,最后却在距一棵不到十步远的甜柿树的地方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失去信心,只要有信心就会有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就会看到希望;有希望就会有美好的明天和未来。

  • 5、 孤女努力记读后感范文
    孤女努力记读后感范文

    篇一:

    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孤女努力记》读后感

    语文课上,这几天正好在学《顶碗少年》和《桃花心木》,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刚好,这几天再看法国作家耶克特马洛的《孤女努力记》,主人公佩玲的故事也让我们每个人明白了这个道理。

    《孤女努力记》和《孤儿流浪记》是姐妹篇,同是马洛的作品,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佩玲,是一个善良、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从还不懂事的时候起,就跟着父母,坐着驴子伯力卡所拉的马车,到处流浪。十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佩玲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从母亲的临终前的遗言中才得知父亲的身世,于是他遵从母亲的遗言,回到父亲的家乡。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从被骗钱到差点饿死街头……但佩玲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始终保持明朗快活的心情,他进了祖父的工厂,最初他隐瞒自己的身份,到祖父的工厂里当女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祖父的赏识,在他老人家身边当英文秘书。因为她做事负责,诚实可靠,所以深的祖父的喜爱。不久,祖父就惊喜地发现,他就是多年在找的孙女儿,从此,佩玲踏上了幸福的大道。

    读完了这本书,我有很多感想:佩玲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善良和乐观。就像故事中的母亲嘱咐佩玲:无论遇到怎样艰苦的事,都不要气馁,只有振作精神,勇敢地活下去,上帝会保佑你的。她的生活没有《安妮日记》里安妮的生活是提心吊胆,也没有《雾都孤儿》中奥立弗的悲惨,更没有《秘密花园》生活的有趣味。在他们几个的生活中,佩玲的生活显得多么的平凡,但是就是她以她平凡的事,却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是啊,失去了父母温暖的画报,四处流浪,忍饥挨饿,这样的遭遇总让人同情。而主人公并没有失去信心,以善良的去对待这个世界。所以,他们的悲欢离合就更加令人感动,牵动我们的心弦。

    由这个故事的启示:生活虽然坎坷,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纯洁美好的爱心,终究会克服困难,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没,只要能像佩玲那样,拿出勇气,不灰心,不向困难低头,终有一天,一定会摆脱掉不幸的命运,从新走上幸福的道路。

    篇二:

    你看过《孤女努力记》这本书吗?这本书能教会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要是你不信就来看看吧:

    佩玲是个善良的少女,在她还小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佩玲决定遵从母亲的遗言,回故乡找祖父。她在途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不幸,但是,她始终保持明朗快活的心情

  • 6、 《无衔将军》读后感:创业创新真男儿

    创业创新真男儿

    ——《无衔将军》读后感

    松 子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延国、许晨创作,以山东省菏泽市优秀军转干部王福波为主人公的长篇报告文学《无衔将军》的首发式,7月25日在菏泽军分区举行。于是我便有了这本书。我用两天时间一气读完,很多感想在我心里已澎湃成滔滔江水,便忍不住写了以下这些感想。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他就能够骄傲地说:我这一生没有白白的度过,此生无怨无悔!

    福汉集团总裁王福波用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亲身实践了这样一段人生格言一一在成功的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沿着崎岖山路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从王总人生的三次重大抉择中不难看出他就是放着平坦的大道不走,而专门选择这样一条崎岖的布满荆棘的山路,从而走向辉煌的人。

    第一次重大抉择是放弃高考。他是学校的尖子生,又身为学生干部,1979年春正心无旁務的准备冲刺高考。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重大决定,他要投笔从戎去当兵去参战,他认为好男儿就应该血洒疆场,报效祖国。王福波品学兼优,他考上大学是板上订钉的事。老师同学亲朋好友都对他寄托着无限希望。放弃高考意味着放弃辉煌的前途,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略。他不是天真烂漫、头脑简单,也不是心血来潮,意气用事,而是他心怀天下,一腔报国热情。他虽年少,但是豪气冲天,气贯长虹。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一种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如愿以偿地踏上了军旅之路。

    第二次抉择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军旅生涯他如鱼得水,提干考军校顺水顺风。几年的艰苦磨炼使他快速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军人,也是领导重点培养的对象。那魂牵梦萦的将军梦正在不远处招唤着他。再经过一番努力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此年遇上百万大裁兵,可是,这是无论如何也裁不掉王福波这个优秀的好苗子。面临裁兵,所有人都想留下来。有的在部队干了十几年眼看够着随军的条件,有的面临提干。他看到这种情景,在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 让别人留下来,我走。一旦心里做了决定,就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这让部队领导感到无比的惋惜。这种融入血液的倔强气质成为以后事业成功道路上的顽强不屈、百折不回的精神和英雄气概。别了,我的军营,别了,我的将军梦。

    第三次抉择更是石破天惊。转业到市政工程处坐办公室,干的是

  • 7、 《叶挺将军》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叶挺将军》。读完深受教育。 叶挺于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广东惠阳一个贫农的家庭。青少年时代的叶挺,面对疮痍遍地的旧中国,一心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37年抗战爆发,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他率领新四军在和日伪军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但是心狠手辣的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最后,项英等以党组织的名义,决定由叶挺代表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谈判。叶挺奉命前往,不幸被俘。敌人把他关押在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山洞里。但是,他毫不屈服。一天,敌人要提审他,他怒斥敌人:“你们有什么资格审问我?我军奉命北移没有过错。如果要审判罪犯.你们的蒋委员长应首先受审!” 几年后抗战胜利,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蒋介石被迫释放了叶挺。1946年3月4日,叶挺回到了重庆中共代表团所在地。叶挺在代表团同志们的热烈掌声中走下车,只见他留着长长的头发,身上仍穿着那件已经破烂的新四军灰军装。当他结束五年的囚禁生活时,国民党当局要给他换衣服,他大义凛然地说:“我来的时候穿的是新四军发的军装,我要穿回去!”这身破旧的军装表达了他坚不可摧的意志和精神。   不幸的是,叶挺于同年的4月8日在从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牺牲。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就这样告别了人间。但新四军并未因此解散,而是继承了叶挺将军的遗愿,一路势如破竹奋勇杀敌。直到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回老家去!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虽然我们是新世纪的学生,但是幸福是老一辈先烈们创造的,我们既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继承革命前辈为党、为人民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即使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去“革命”,但是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命,将来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 8、 图将军传——《将军胡同》读后感
    图将军传——《将军胡同》读后感 赵行健 图尔堪将军是京城的八旗子弟。因祖上曾跟随康熙皇帝南征北战,立下功劳,被封为世袭“三等奉国将军”。那将军胡同便得名于此。 转眼到了民国,图家破落了。这位图将军没别的本事,只是非常会玩。那些烧钱的爱好,像吃喝玩乐、打猎逗蛐蛐儿、摔跤什么的,他是样样精通。从前有朝廷,图将军衣食无忧。眼下没了俸禄,又没有谋生的本事,他只好靠变卖家产为生。没过多久,图将军已将家里卖得家徒四壁。邻居刘爷好心劝他找一个能干的活来养家糊口。从那以后,图尔堪就蹬起了人力三轮车,从图将军变成了图车夫。 1937年,小鬼子进入北京。一些遗老遗少跑到东北去投奔伪满洲国,图将军不愿做汉奸,哪儿都没去。他看到鬼子和汉奸在街上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心中十分恼火,便寻思着用什么法子来灭一灭他们的威风。机会来了,北京的一个汉奸手里有一只蛐蛐,个儿大体壮,十分威猛,斗败了很多蛐蛐,是著名的虫王,这汉奸也因此不可一世。要说玩蛐蛐儿,没人比得上图将军。他特地去捉了一只上好的蛐蛐来精心调教,取名“铁弹子”。最终,铁弹子咬死了汉奸的虫王,狠狠地教训了一把汉奸。 图将军训狗打猎的本事也能派上用场。有一次,图将军去野外猎獾,正赶上日本宪兵队追捕抗日志士。图将军赶紧放出猎獾的猎狗上去扑咬。那猎狗十分了得,不但咬死了鬼子的大狼狗,还咬伤了几个鬼子。最终,猎狗战死,可抗日志士得救了。 图将军一辈子不得志,但最终死得壮烈,不辱没“将军”两个字。那一天,图将军去同仁堂抓药,途中遇到日本特务正在抓捕抗日青年。图将军故意把人力三轮车横在路上。那特务抓人心切,不小心把图将军的药打翻。图将军不依不饶,死命拖住特务。特务急眼了,要开枪,结果图将军眼疾手快,打飞了枪,还摔死了特务。另一特务开枪击中图将军胸口,图将军奋起神勇,把那个特务又摔了个脑浆迸裂。此时,图将军再也支持不住了,背靠着墙,含笑而死。 这就是图将军,一个从浪子到抗日志士的北京爷们。 (指导老师:周遥) 【小编碎语】 我不仅要为小作者的文笔拍案叫好了。这是一片读后感,更是一篇人物鲜明、故事生动的记叙文。作者用简洁的文字“概述”了主人公图将军的一生,说“概述”其实并不准确,本文出彩之处在于选取了图将军一生中几件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事件,不仅读来饶有趣味,更为文末对图将军的人格礼赞的起到层层铺垫的作用。再次献上小编的肯定!

  • 9、 巴顿将军读后感

    巴顿将军读后感(一)

    最近几个星期我一直在看由一位美国作家写的一本书,而这本书叫做《巴顿将军》。从看它的第一页就觉得这本书和我以前看过的传记的写法不一样。

    巴顿一位为战争而生,视和平为地狱的男人,他有幸经历世界上仅仅发生过两次的世界大战,一个士兵天才的领袖,在战争中勇猛而残酷无情,在战争中,巴顿从来都是用他那种极富特性的粗俗语言来激发士兵的斗志。

    在他的一生中充满着传奇,在他的身上,我终于理解到了拿破仑将军说过的一句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巴顿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军衔而奋斗。无论是在西点军校时的一个学生还是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中作为战区指挥官的他,都会竭尽自己的全力出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确保自己不虚度一天。虽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着彪炳战绩,但是他在二战期间也有令人争议的行为,如西西里暴行和辱打士兵。

    巴顿将军,一个在战场上纵横驰聘多年的将军,却因为一场车祸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的确这是一种悲剧式的离去。但是我在巴顿将军的身上看到和理解到了许多的人生的道理,巴顿将军他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了我,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不能让自己留下任何的遗憾。巴顿将军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忍不拔地追求勇士精神,顽强不屈地追求胜利或是光荣的牺牲。读完将军的传记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句话的意思了,的确,成功或是胜利都是需要我们顽强不屈地去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等待成功的到来,因为成功它是没有双脚的,它是不会走到自己的身边的,只有我们不懈地去追求,才能将它放进自己人生的口袋中。

    巴顿将军被誉为是美军中的匪徒,男人中的男人,将帅中的将帅。有些人认为如果当时没有两次世界大战,也许巴顿只能成为一位平凡的军人,而不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而我却不是这样认为,无可否认两次的世界大战是为巴顿提供了一种机遇,但是如果巴顿没有才能的话,他会成为一位五星上将吗?很明显不会。两次的世界大战对于巴顿来说这只是一个展示自己军事才能的舞台之一,而不是唯一的舞台。巴顿的努力和才能一定会将自己推上五星上将的舞台上。

    巴顿将军的传记告诉我们时代总会有,但是英雄是在自己的手中,英雄是由自己的造出的,而不是时代造出的。只要自己不懈的追求成功,那么一定会成为这一时代的英雄。

    巴顿将军读后感(二)

    读完《巴顿将军》,有点心得,巴顿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他自己也以此

  • 10、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让人感动又满怀情谊的文章:将军与孤女。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次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救出了两个父母双亡的日本小姑娘。聂荣臻将军把两个孤女留在自己那里,还给她们找吃的,担当起父母的职责。起初,孩子对那里的环境感到陌生,心里感到恐惧,但最后被聂将军的和善可亲感动了,当做一家人一样看待,任何时候都不离开半步。后来,小姑娘想家了,班长决定送她们回家,可在路上,遇到了可恨的日本鬼子,班长为了保护小姑娘,壮烈牺牲了。她长大后,没有忘记中国人民的救命之恩,专程来看望聂将军,场面好像久违的父亲与女儿重逢,令人感动。

    尽管冤家路窄,但聂将军并没有因为是可恨的日本敌人,而对孤儿弃之不管。我们应该以一颗爱憎分明的心来对待别人,决不能让战争在儿童的心中留下可怕的阴影。为了孩子的心灵,我们应该向聂将军学习,因为在对待别人的同时,不要忘记别人在我们心里的影响,只有不断的感受,才会使自己更好。

    像聂将军和班长这样的革命烈士,敬礼!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二)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将军与孤女》,读完以后,我不由得为聂荣臻将军博大的胸怀而敬佩不已。这件事是这样的:

    在百团大战中,日军为了阻止我军从东王舍前进,不顾自己侨民未撤退,猛轰东王舍,让两个日本女孩成为孤女,八路军救助了他们并把他们送回了家。四十年后,当年的一名日本女孩美穗子来到中国感谢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聂荣臻将军的事。

    想想这篇课文,聂将军救助敌人孩子时那博大的胸怀!照顾孩子时的仁慈,十分可贵,但美穗子知恩图报的精神也值得我们赞美。试想,美穗子如果不来中国感谢聂将军,她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她来了,漂洋过海地来了,当面感谢了聂将军,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许多人看战争片时都说每个日本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坏蛋,可像美穗子这样知恩图报的日本人在中国又有多少呢?

    有些人不认同这种看法,说最近的钓鱼岛事件不就是日本搞出来骗人的鬼把戏吗?可我要说,挑起战争的并不是日本人民,而是日本极右分子!两国交战,受苦最大的就是人民,是他们要去前线打仗。人民都知道打仗的危险,谁都不想去打仗,只有日本的领导人们他们才是战争的起源。

    但话又说回来,领导人毕竟还是领导人,他们有足够的权力让人们去打仗,去为他们卖命。就像钓鱼岛,现在,钓鱼岛就像是一块肥肉,被争来抢去。毫无疑问,日本拥有强大的海军,先进的武器,这才敢挑衅中国。怎样使中国强大起来呢?好好学习吧,中国未来的接班人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1-01

  • 2021-04-08

  • 2019-10-24

  • 2023-02-20

  • 2023-03-30

  • 2019-09-25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
将军与孤女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将军与孤女读后感,将军与孤女读后感大全,将军与孤女读后感2024,更多将军与孤女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