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 > 地图 > 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2024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
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相关栏目
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热门栏目
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推荐
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

(共 4737 篇)

  • 1、 梦里不知身是客 800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总会向往远方。向往一个自由,无拘无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那里充满诗情画意,与世隔绝,人们希望在那里找到精神的寄托,然后美美地睡去。但事实上,等他们醒来却发现,窗外依旧是人声鼎沸,车来车往。

    也许是这个世界太压抑了,是我们感到透不过气,但我更认为是我们太压抑了www.99dhb100.com,让世界缺少了新鲜的空气。我一直弄不懂一个从没读过诗的人却向往一种诗意的生活;仿佛那种生活能拯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也想不通一个毫无思想的人却一心想去远方寻找精神归宿,难道你没思想是因为你的思想去了远方?我们之所以如此压抑,恰恰是因为我们过于向往远方,想去又去不了,从而产生对现世的不满,进而急躁,从而压抑。其实,真正的诗意,就在生活当中,想只有把心沉下来的人才能懂得。

    你去看看那些年过七旬的老者,他们是否向往远方,他们不会感叹现实的残酷,冷漠无情,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活出了诗意。在树荫下与人斗棋,在日光下品味香茗,这是何等潇洒!但这恰恰是我们忽略了的,活在当下,才是对时光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把握!

    海子他有一个美丽的梦中世界: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些曾让他苦苦追求,也引得多少人心中共鸣—这才是我要的生活!然后呢?海子发现,这个世界根本找不到他所要的生活,他无法在这个世界活出自己的诗意,于是他卧轨自杀,去往天国继续追寻。梦里不知身是客,海子以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却忘了,他终究是梦的客人,一个逐梦人。梦中的世界不尽美好,他却抛弃了现实,让人感叹,也让人惋惜。

    有梦,寻梦,固然都是好的,但抛弃了现实,不切实际的幻想,却最终会束缚我们,无数的人向往着远方,却连自己都养不活,这不叫寻梦,这是逃避现实。真正的诗都在你的生活,如果你把心沉下来,你就会发现,远方虽美,却不过一道华丽的彩虹,活在当下,过好现实中的每一天,那么,远方,就在身边。

    梦里不知身是客,梦醒时分,你才是生活的主人。

  • 2、 品江南 ——读《梦里梦外是江南》有感
    张靖熙 我似一个说书人,撑一把油纸伞,缓慢诉说着江南之美;似一个画者,执一卷画卷,随意地画上几笔,点缀多情的江南;似一个多情的女子,游走于江南,细品江南之美。 读完此卷,早已置身于江南。读过许多关于江南的文章,江南给我的大致感受都是一种烟雾缭绕,似虚似实的美。江南宛如一个被水蒸气笼罩着的球,轻轻一弹,它就会破似的。 “烟雨江南,江南烟雨”,或许是地理位置的原因,江南尤其多雨。烟雨中是江南,江南中也尽是烟雨。“静静的乌篷船”给江南增添了无尽的韵味。坐上乌篷船,倚于船头,品香茗,迎凉风,在茶雾里寻求宁静与安然。 “走进江南,就走进了小巷深处古老的故事里。”是的,江南的小巷,灵秀温婉,挥动衣袖,轻触那看似朴素老旧的砖瓦,被藤蔓缠绕,华丽深藏,深深浅浅的裂痕,那是阳光照进去的地方。江南的一角瓦檐,一扇花窗,一地青石,一抹微阳,一池静水,都是风景,都是故事,皆让人心动不已。 正如文章题目所言,“梦里梦外是江南”,江南多雨,亦又多雾,心也随之潮湿。作者也记不得江南牵起他多少个梦了。江南多梦,让人沉浸于梦里,不愿醒来。其实,是因为去江南的人早已醉于江南之中,不可自拔。作者游走于江南,醉于江南,是他早已与江南融为一体了,把江南藏在心底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江南,江花红似火,春水绿如蓝。江南春日的晴光似乎很美,美得撩拨心弦。和煦的春光印在水面上,熠熠生辉。小学时便有读过此诗,那时便想要到江南去看看,期待有一日可独行,来到这梦中的地方,寻找美景。这首诗所刻画的江南,它不是草长莺飞,柳绿桃红,也不是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它是江花春水,是绚丽的春色。 “就这样,在江南的梦里深深浅浅地走下去。”独自游走,不知不觉已走了许久。关于江南的一切,我无法一一说出,只略知一二。云鬓花颜,泪光潋滟,此恨绵绵,都在江南。 再次在梦中与江南相遇,撑起油纸伞,细品这多情的江南。

  • 3、 江南已逝 ——读《梦里梦外是江南》有感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南方的夏日,聒噪的虫儿,金黄的太阳,炎热蛮横地将心中的宁静挤走。但端坐桌前,轻读文字,我的眼中似有流光微转。“烟雨江南,江南烟雨,淡淡的水雾,静静的乌篷船,缠绵的吴声软语……”文字绊着缱缱绻绻的梦,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梦中的江南。 其实,江南是许多人梦中的朦胧,似远,却又仿佛触手可及。如文章开头所言:“掸落肩上的疲惫,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就走进了温暖的江南。” 在梦中,江南是温暖的。浅笑的温婉女子,在疲惫时递过来一杯热茶;轻摇着船桨的老翁,拉客人上船时脉络分明的手;嬉笑打闹的孩子,会因为你是异乡人而送一根糖葫芦!轻咬一口,甜味蔓延到味蕾,细细咀嚼,忍不住颔首,浅笑。江南的集市异常热闹,人来人往,却井然有序。挎着菜篮的少妇微笑着给踮着脚的孩子让位置,然后看着他举着棉花糖越走越远;卖水果的小哥接过老人手里的银钱,然后给了旁边的小孩一颗糖。老人笑了,孩子笑了,小哥也咧开嘴,笑出了月牙…… 在梦中,江南是遥远的。岁月迷离的光影,九曲的回廊,江南在远方轻轻地呼唤。踏上木质的小桥,碧色的流水潺潺,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象。但脚步忽地顿住,我看着浑浊的流水,忽觉少了些什么。梦里的江南,有着朦胧的烟雨,喜爱在流水里嬉戏的鱼儿,还有或穿着旗袍,或穿着布衣的江南女子,在桥的那头,在远方树林的映照下,浅浅地笑。江南,江南……我忽地从思绪中醒来,站在木制的桥上,在我的脚下,是如今的“江南”,而远处,城市的灯光若隐若现。我忽感惆怅,原来,不知不觉,江南,已渐渐远离了么? 也许,江南只是许多人梦中的远方。无论是“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的温情,还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丝丝惆怅,江南只存在于许多人的希冀里,遥不可及。 合上书,从江南的梦里回神,思绪渐渐回到身体,带着无法消散的惆怅,流经我灵魂的每个脉络。走至窗边,看着远方工厂上空的团团黑雾,更觉惆怅,忽然希望如文章所写般,“在江南的梦里深深浅浅地走下去……” 希望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也希望,我能在多年后,和梦里的江南,久别重逢…… 附原文:《悦读》(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周第18课 梦里梦外是江南 佚名 掸落肩上的疲惫,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就走进了温暖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4、 梦里梦外是江南读书笔记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南方的夏日,聒噪的虫儿,金黄的太阳,炎热蛮横地将心中的宁静挤走。但端坐桌前,轻读文字,我的眼中似有流光微转。“烟雨江南,江南烟雨,淡淡的水雾,静静的乌篷船,缠绵的吴声软语……”文字绊着缱缱绻绻的梦,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梦中的江南。

    其实,江南是许多人梦中的朦胧,似远,却又仿佛触手可及。如文章开头所言:“掸落肩上的疲惫,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就走进了温暖的江南。” 在梦中,江南是温暖的。浅笑的温婉女子,在疲惫时递过来一杯热茶;轻摇着船桨的老翁,拉客人上船时脉络分明的手;嬉笑打闹的孩子,会因为你是异乡人而送一根糖葫芦!轻咬一口,甜味蔓延到味蕾,细细咀嚼,忍不住颔首,浅笑。江南的集市异常热闹,人来人往,却井然有序。挎着菜篮的少妇微笑着给踮着脚的孩子让位置,然后看着他举着棉花糖越走越远;卖水果的小哥接过老人手里的银钱,然后给了旁边的小孩一颗糖。老人笑了,孩子笑了,小哥也咧开嘴,笑出了月牙…… 在梦中,江南是遥远的。岁月迷离的光影,九曲的回廊,江南在远方轻轻地呼唤。踏上木质的小桥,碧色的流水潺潺,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象。但脚步忽地顿住,我看着浑浊的流水,忽觉少了些什么。梦里的江南,有着朦胧的烟雨,喜爱在流水里嬉戏的鱼儿,还有或穿着旗袍,或穿着布衣的江南女子,在桥的那头,在远方树林的映照下,浅浅地笑。江南,江南……我忽地从思绪中醒来,站在木制的桥上,在我的脚下,是如今的“江南”,而远处,城市的灯光若隐若现。我忽感惆怅,原来,不知不觉,江南,已渐渐远离了么? 也许,江南只是许多人梦中的远方。无论是“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的温情,还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丝丝惆怅,江南只存在于许多人的希冀里,遥不可及。 合上书,从江南的梦里回神,思绪渐渐回到身体,带着无法消散的惆怅,流经我灵魂的每个脉络。走至窗边,看着远方工厂上空的团团黑雾,更觉惆怅,忽然希望如文章所写般,“在江南的梦里深深浅浅地走下去……” 希望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也希望,我能在多年后,和梦里的江南,久别重逢……

  • 5、 《梦里来的梦孩儿》读后感400字

    我读了《梦里来的梦孩儿》这本书。

    这里面讲了有一个孩子叫畠山则安,生活在三年级三班,是班里的饲养员,他在这段时间常做梦,现在已经做了各种各样的梦。他在梦里遇见了梦孩儿,刚开始,他还以为梦孩儿是个“馒头妖怪”。有天,梦孩儿朝她的床上扔了两个“梦种子”。他梦见了他在玩开电车的游戏,紧紧地贴着司机。最后,因为车速一塌糊涂,掉进了悬崖。第二天晚上,他想趁机把梦孩儿给套住。

    可是,梦孩儿还是把种子给洒下来了。接着他又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一家章鱼丸店,他去抽奖,结果,他还抽中了一个二等奖。工作人员拿来了一个大纸箱,这时,他正在犯愁,怎么样把这个大纸箱拿走。最后,第二天起来,则安又去摇奖了,结摇中了个三等奖。爸爸说这叫实验梦。则安想;“要是能抓到那个馒头,才叫好梦。”可是,梦孩儿来的时候,他还是没有抓住它,梦孩儿告诉他,做什么梦要让梦邮局来决定……

    这本书真有趣,要是我还能看一遍,那该多好。

  • 6、 忆江南读后感

    忆江南读后感(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诗人白居易的不朽之作。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意思是: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日出江花红似红,春来江水碧如蓝。意思是: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的蓝草。能不忆江南?我想,这句话我不用解释,大家也都知道。

    我才刚刚去过江南一带。对江南的印像好上加好。正如白居易说的第一句:江南好。在我看来江南真是好,绿树成荫、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碧绿的湖水真有一种古代的韵味。还有白居易说的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我非常忆江南,因为江南的美景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我最渴望再去一趟。

    忆江南读后感(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词人青少年时期就曾旅居江南,中年又先后在杭州、苏州等地做过刺史(州的长官),江南的美丽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恋恋不能忘怀。晚年在北方,他写过不少怀念江南的诗歌,《忆江南》词三首就是其中广为传诵的一组。它们约作于文宗开成三年(838)前后,当时词人66岁左右,正以太子少傅分司洛阳(领干薪在洛阳养老)。这里所录,是组词的第一首,也是写得最精彩的一首。

    旧曾谙,过去曾经饱览。谙,热悉。江花,江边的鲜花。蓝,植物名,种类很多,叶子可用来制作青绿色的染料。

    日出两句,线条粗犷明快,设色鲜艳浓烈,凸现了春和景明时的江花江水,有彩版画的艺术效果。

    忆江南读后感(三)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2020,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这就既落实了好字2020,又照应了忆字2020,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 7、 红楼梦里梦红楼——读《红楼梦》有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我为林黛玉牺牲了太多眼泪,就是她那清灵秀丽而又多疑多妒的气质吸引了我的目光。黛玉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她与宝玉两小无猜的恋爱也是注定的悲剧。黛玉瘦弱的身体、孤傲的个性与自定终生行为都不是贾母所喜的。于是,她怀着纯洁的爱对世俗的愤怒离开了尘世间,实现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

    黛玉小小年纪,父母便离世,过着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她常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率真与锋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势力。

    黛玉的泪所表达的是世间最贞洁的感情,是对异端的崇敬,更是对自身的怜悯。黛玉葬花便是这性格的真实写照。她不忍看着落花被玷污,希望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追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于是她用锦囊收集花,用一杯净土掩风流。一首《葬花吟》道出的是她一生凄凉的感情和冲破封建礼教的渴望。

    昨晚红楼入梦里,红楼梦里梦红楼。林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严酷现实中香消玉殒,而贾府最终也归结红楼。

  • 8、 读后感大全:红楼梦里梦红楼——读《红楼梦》有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赚取了我太多的眼泪,可是她清灵秀丽而又多疑多妒的气质又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能说黛玉的一生是个悲剧,而她与宝玉两小无猜的恋爱也注定是个悲剧。黛玉病弱的身体、孤傲的个性与自定终身的行为都不是贾母所喜欢的,所以敏感多病的黛玉注定无人可以依赖。于是,她怀着纯洁的爱可对世俗的怨愤离开了尘世间,实现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

    黛玉小小年纪,父母便先后离世,过着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她常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因此,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率真与锋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势力。

    黛玉的泪所表达的是世间最贞洁的情感,是对异端的崇敬,更是对自身的怜悯。黛玉葬花便是她这一性格的真实写照。她不忍看落花被玷污,希望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追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于是她用锦囊收集落花,建立花冢,用一杯净土掩风流。一首《葬花吟》道出的是她一生凄凉的感情和冲破封建礼教的渴望。

    我感受颇深的是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从小便在荣国府长大,可是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并无影响,黛玉仍保持着纯真的天性从不顾及后果得失,所以很难融入到大观园里去,而且她从不劝宝玉追功求名,也不会逆着自己的性子做事,以这种性格在贾府这样声势显赫的家族中我行我素自然没有好人缘儿。

    昨夜红楼入梦里,红楼梦里梦红楼。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严酷现实中香消玉殒,而贾府也最终归结红楼。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

    伤怀日

    寂寥时

    试遣愚爱

    因此上演这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 9、 《盗梦空间》观后感:梦里花落知多少

    《盗梦空间》观后感: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是看了第二遍之后才动笔写的这篇观后感,也正因为看了第二遍,我才认识到这基本是一部无法讲圆的故事。《盗梦空间》(注:盗梦空间百度影音在线观看)的信息量很大,而当观众占有的信息越多,影片情节带给人的语焉不详的疑点也就越多,当然这些疑点在影片本身的世界观和基本设定下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这一现象可能会导致两种对这部电影的质量判断,一是如果一部电影设定繁复并需要过度阐释或观众补白方能自圆其说的话,这本身就是一种致命的缺陷,在影片的前一个小时,一直在解释,解释盗梦和植入思想的原理和可能性,解释造梦的方式,讲述药剂催眠、穿越、唤醒、防御者等设定,虽然这个讲述方式已经在电影化的基础上做到了足够有趣,但依旧让人觉得这里的世界观构架过于自说自话。另一种判断是这是一部真正尊重观众智商并调动观众参与创作的电影,这样的互动性让观影本身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挑战性,于是在电影院里,每个观众都渐渐地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编剧,不同的观众在电影结束后做情节复盘时会让这个故事有着无限种可能性,这样的电影存在本身就具有了非凡的价值。

    从导演手法上说,《盗梦空间》是一部比较常规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诺兰是一个擅长将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用高度娱乐化的手段呈现出来的导演,这让他的作品具有了多重的接受可能,诉诸感官的部分能够满足最基本的观影需求,而主题的思辨性和价值体系的多义性又能带给高端观众以足够的形而上的思考乐趣,《黑暗骑士》、《致命魔术》都是如此。关于《盗梦空间》的理解难度有很多传言,搞得很多观众观看时压力很大,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盗梦空间》有一条很清晰的任务线做主线,这个主线的推进方式和节奏跟进起来并不难,大多数的视觉奇观和动作场面都是附着在这个情节链条上的,于是最基本的观影乐趣是可以保证的,如果因为精神紧张或过度关注细节而丧失观影快感则反而得不偿失了。影片中埋藏的大量细节和暗示性情节,对于这部影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对这些东西要想一次性吸收难度确实比较大。如果不考虑大银幕的画面冲击力,其实这是一部很适合在dvd上仔细研磨的电影,我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就恨不得给电影加个暂停回放功能,因为确实是有一些好玩的信息是在不经意间稍纵即逝的。对于考据癖和细节控的观众来说,这样的电影看个两遍三遍甚至更多都是正常的事,你会发现每次看都有新收获。

    《盗梦空间》让我最叹为观止的还是诺兰在其编

  • 10、 春尽江南读后感

    篇一:春尽江南读后感

    读《春尽江南》有感

    自去图书馆借了书,许是封面吸引了我,最早起读的便是格非的这本《春尽江南》。 “‘现在,我已经是你的人了。’秀蓉躺在地上的一张草席上,头枕着一本《聂鲁达诗选》,满脸稚气地仰望着他。目光既羞怯又天真。”翻开第一页,便是这样一段话,顿时把我惊了一下,思索起来,这部书怎么这么露骨,开门见山地写这样的场景。直觉性地感觉秀蓉并不是女主角,应该是男主角一段不起眼的风流韵事,带着些疑惑便开始翻阅。

    文章中其场景跳跃式、插叙式的写作方式,造成一种时空跳跃感,文中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让初读此书的我有时候跟不上时间的跳转,于是乎看着看着,又翻到前几页去看看。待到看完整部书,才理清了思路。

    这部小说所描述的主体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则长达近二十年。庞家玉(原名李秀蓉)和谭端午这一对夫妻从萍水相逢到结婚,围绕着家庭生活,经历了十多年的磕磕碰碰,最终妻子家玉因病而故,故事随之结束。

    小说中描述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主人公谭端午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因惹了点事,躲在寺庙中。那里风景秀丽,让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愉快的三个月”,也让他有了一种“置身于风暴的中心,同时又处于风暴之外”的体悟。其间,他遇到了少女李秀蓉,但不觉得自己真的喜欢她。两人共度一宿后,谭端午拿了李秀蓉裤兜里的钱,不告而别。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初次相遇后一年半,回到鹤浦的谭端午再次偶遇李秀蓉(已改名为庞家玉),并且迅速结了婚。当时阅读到这里时,我很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俩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结婚了呢?为什么两个人都默契地彼此不再提当年往事?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这样一对夫妻走到一起?婚后,谭端午成了鹤浦地方办公室里的一个普通科员,工资不高,工作不累。“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闲暇,他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又是一个自我放逐的诗人,用小说中的话说:“在这个恶性竞争搞得每个人都灵魂出窍的时代里,端午当然有理由为自己置身于这个社会之外感到自得。”其实端午最终并没有置身事外,并不是一个局外人,看完小说,我才意识到这一点。而他自己又觉得“自己有点像《城堡》中的那个土地测量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环境,使他“感觉到一种死水微澜的浮靡之美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哺育并滋养着他的诗歌意境。”他的性格和命运没有出现很大的起伏,他似乎从一开始就秉持自己的无用主义原则:“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11

  • 2019-11-02

  • 2023-06-25

  • 2019-10-11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09-20

  • 2021-11-11

  • 2019-10-24

  • 2022-12-23

  • 2023-01-24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3-03-17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1-06-10

  • 2019-09-20

  • 2019-10-24

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2024梦里梦外是江南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