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美国骗局观后感 > 地图 > 美国骗局观后感,2024美国骗局观后感大全
美国骗局观后感相关栏目
美国骗局观后感热门栏目
美国骗局观后感推荐
美国骗局观后感

(共 8354 篇)

  • 1、 电影《美国骗局》观后感

    电影《美国骗局》观后感

    文/郎启波

    看完大卫o拉塞尔执导的电影《美国骗局》后,我又一次陷入无尽的思索。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或者是批评一部电影?这会因为个中各种参照系数的异同而难得有百分百精确的言辞,明显可以去用好和烂两字就形容的电影,一定是因为影片本身极好和极坏两种极端到让也经常产生分歧的观众和影评人达成一致的共识。

    毫无疑问,《美国骗局》就是属于能够达成共识的好电影。但可能会有人在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的同时,其叙事令人称赞的同时也容易让不愿意开动大脑的人感觉复杂或难懂。

    导演大卫o拉塞尔成名伊始,其拿手的好戏是讽刺喜剧,如《夺金三王》、《我爱哈克比》、《脑中有钉》等,这位曾经以导演处女作《打猴子》而闻名电影界的大导演产量并不是很高,但每每其新作出现,总是别出心裁地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是一个有品质保障和有追求电影导演。

    《美国骗局》走的路子,却完全不是大卫o拉塞尔以往明显风格的幽默喜剧路线,但其电影中的批评精神和质疑精神并未衰减,而似乎是已经成为其血液中的部分。

    我更愿意将《美国骗局》视为导演自我挑战并成功超越自己之作,和以往的作品相比,他对自己的叙事方式作了一次自我的革命。故事片的叙事说简单些,和我们少年的文章类别中记叙文的路径是一致的,记叙文有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也正是电影故事片的必要元素,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等,包括在表现手法上记叙文和电影也遵循同样的手段,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想我说的这些都是废话。

    既然是众所周知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最终写出的文章为何天壤之别?拍出的电影好坏如此泾渭分明呢?这其中的千差万别又岂止能用一个才华有高有低来简单评价呢。

    态度一定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诚意,大多数人经意或不经意间都可能有非凡的创意和策划,但你最终去实施了没有?实施的过程中自己又打了多少折扣决定了最终呈现结果的差别。导演有了好的想法和剧本,还需要团队和演员,所幸的是,《美国骗局》的演员也是一干好演员,彼此相得益彰。

    大卫o拉塞尔,这定然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导演。不得不说的是,大卫o拉塞尔也是电影节拿奖大户,无论是其上一部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还是《美国骗局》,在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及其他多个电影节上,都曾是提名数极多而最终暂获也不少的佳作。一部好电影,个人以为这样简单直接的一句话是对《美国骗局》最精准的

  • 2、 《美国骗局》观后感

    《美国骗局》观后感

    文/满囤儿

    也许是在片子里骗的太起劲儿了,结果《美国骗局》在奥斯卡10项提名的领跑局面下,最终竟然颗粒无收。联系到片子里的骗术思想,我不得不怀疑奥斯卡背后有盘口,片方就是要和博彩公司联手,把那些下注人口袋里的钱骗个干净。o(_)o哈哈~ 如此揣测并强加阴谋论,是不是有点儿看片后遗症的赶脚?的确,看完《美国骗局》我们会觉得,行骗的至高境界和体育、艺术、哲学、宗教等人类瑰宝一样,都是用生命去实施啊!

    由于美国小内阁的受贿贪腐情况,和咱们公仆的不太一样,fbi的钓鱼反腐和咱们的打老虎也差之远矣,所以影片的故事虽然编的十分精妙,更是勇夺各大奖项的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却离内地电影观众的生活略有点儿远。fbi费尽心思,搞这么复杂,白白牺牲人力物力财力的做法,在我们飓风行动般的凌厉面前,就像奥巴马见普京般娘炮。可是不得不说,人家这么不给力的行动,就正正好引发了如此具有戏剧冲突张力十足的电影。都像咱国家这么一往无前,就只留下拍主旋律的机会了。是吧?

    作为连续三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却连续三年铩羽而归的导演大卫-o-拉塞尔,简直就是一个用生命去拍电影的人。他每次都会把电影的剧本和表演捧出超过自己的闪光。这些闪光多多少少从他本身的功绩中抢夺的名誉的份额。一环扣一环的推进,知名演员却演出了从未见过的模样,都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抓住,牵着观众不停歇地奔向结局。大卫-o-拉塞尔用生命骗过了观众,让我们在电影中忘记了幕后还有一个导演存在。

    尽管没有拿到小金人,但是《美国骗局》四个奥斯卡表演奖同时入围的成绩还是相当惊人的。克里斯蒂安-贝尔、艾米-亚当斯、布莱德利-库珀、詹妮弗-劳伦斯,甚至没提名的杰瑞米-雷纳和罗伯特-德尼罗,都是观众熟得不能再熟的面孔。而且他们大都和导演不是第一次合作。可是在本片中,这群明星再次让我们认不出来。贝尔的体型变化又一次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劳伦斯的爆发力又把我们吓到了,雷纳和德尼罗的造型之罕见差点儿就让他们的客串露脸被人忽略啦。

    这群一演戏一拍戏就会让自己的生命加速流逝的人们,不仅要骗剧中人,更要骗剧外人,他们要骗观众相信看到的不是贝尔、不是劳伦斯。于是劳伦斯在盥洗室亲了亚当斯,贝尔和劳伦斯在卧室大吵一架等场景,都是临场发挥的结果。拉塞尔手握黑名单排名第八的好剧本,却任由这群狂徒改剧本。何由?他自己的回答是:我讨厌剧情,我最看重的就是角色描写。于是才

  • 3、 电影《美国骗局》观后感(一)

    电影《美国骗局》观后感

    文/荆轲

    山姆大叔的伦理价值观中,有一条被奉为圭臬的箴言:诚实总为上策。可偏偏好莱坞电影却格外钟爱欺骗和谎言的题材。这种银幕上下的强烈反差,看起来自相矛盾,却分明显示出美国人渴望了解真相、又拒绝了解真相的纠结心态。而大卫欧拉塞尔执导的《美国谎言》,利用一场精心布局、充满欺诈和心理较量的连环骗局,呈现出人在社会生活里的谎言化生存。

    这部荒诞中夹杂着真实的,疯狂里闪烁着玩世不恭的讽刺喜剧,通过众多人物的行骗际遇,影射出美国在70年代深潜的社会危机,那就是萧条的经济背景下,人们变得浮躁无比,急功近利且不择手段地追逐着私欲。尽管剧情讲述的是一件历史往事,但也能照射出当下美国社会面临的复杂现实。

    上世纪70年代末,fbi那名唤阿伯斯坎的钓鱼执法行动的曾轰动全美。《美国骗局》即是根据这个真实案件改编而成。故事讲述超级职业骗子艾文和舞女出身的情侣行骗搭档,为求免遭牢狱之苦,被迫与fbi探员里奇组成行骗三人组,采取钓鱼执法的方式,成功揭露了多位政坛要人的腐败。大卫欧拉塞尔贵在依托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把一个政治事件进行了改头换面的精装修,在保留联邦探员与诈骗专家携手反贪的主干前提下,加入了不少爱情的戏份和喜剧元素,使其显得贴近生活,让观众看片时有很强的代入感。而片中画面始终是昏黄的色调,连带不时响起的爵士乐老歌,以及角色们身穿的精致复古服装,都透着一股浓郁的怀旧气息。而充满黑色幽默、针砭时弊的犀利台词,还有角色们喋喋不休争吵纷争,显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喜感。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美国骗局》算的上家庭伦理片,揭示虚伪与欺骗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中。可从故事情节的角度说,片中的骗局只是幌子,人物之间的智斗和情感角力才是导演表达的重点所在。艾文与行骗搭档西德妮的情意相通,艾文与妻子罗莎琳的爱恨纠葛,西德妮与联邦警探里奇的情感圈套,这三条感情线成为决定本片节奏的重要因素,骗中骗的整体剧情和四个人之间的感情骗局并行不乱,双向驱动着剧情的纵深发展。

    片中角色都好似鼻子没有变长的匹诺曹,带着各自的理由和目的进行着行骗人生。西德妮大刷情感阴谋,把里奇迷得神魂颠倒,使得这个联邦探员机敏的判断力丧失,无可救药地爱上她。而功利心极强的里奇则一步步将骗局做大,渴望出名的他以抓贪腐之名,不断地向上司提出各种非分要求,毫不在乎地享受着各种高档待遇。

    艾文更是把一个骗字发挥到极

  • 4、 小心那个骗局观后感 小心那个骗局心得体会

    玩这个游戏已经有段时间啦,对作者大大做游戏的动力以及目标感到赞叹不已,点个大大的赞!游戏剧情一直都做得很好,挑选的例子也很有代表性

    1

    哎,第一个金融诈骗的案例我亲身经历过

    那是我大一上学期的事了,那时候也是12月份,某天我收到一个说我中二等奖的短信,当时我只是好奇,点开链接填了相关信息,最后让我去银行缴纳押金,我也没当回事,结果中午12点多的时候,一通自称是xx市中院法官的人和我说我犯罪了,原因就是因为我没有缴纳押金,给那个中奖系统造成了很大损失(大意是这样,毕竟过去了4年,细节都忘了)。那个人一上来就是很严肃的口气,把我都吓懵了,只能跟着他的思路走。其实后来的事就和这个游戏里说的差不多,毕竟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钱。我想补充一下的是,当我们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其实不需要骗子说别告诉别人,我们自己就不想让别人知道,毕竟这种事的理由都不光彩,还不如花钱息事宁人。

    后来我顶着寒风跑去银行汇款,而且还是无卡账号,由于不会操作只能求助工作人员。说来也很可笑,当时那个工作人员反复问我是这个账号吗,我认识对方吗,然而我那时候却很焦躁,怕晚了就会被起诉逮捕,所以一个劲儿地说我认识,我确定,最后我汇了2400。我家里并不富裕,这些钱有一部分还是我自己之前攒的,这下全没了我转账后给骗子打电话说已经转了,问他们我的奖金什么时候能发来。结果他们让我再转1万多的保证金!我苦苦哀求他们,因为我真的没钱了,可以从奖金里扣啊,可是他们说不符合规定,还说没钱就和老师同学亲戚借啊!就是这句话让我起了疑心,整个人瞬间冷静下来,随后我百度了关键词,发现自己被骗了

    说真的,当时的自己又难过又庆幸。难过自己怎么这么蠢!同时又庆幸自己发现了异常,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件事我从未和任何人说过,甚至父母都没有。今天在这里说出来,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了解这种骗局,尤其是受害人方面的心理活动。我的文笔有限,只能尽量说得明白点。上了大学后我经历了不少骗局,但是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以后再出现什么自己没遇到过的事,大胆百度吧,把关键词输进去,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最后,希望大家都没有遇到过这些骗局,即使遇到也没有任何损失。生活中确实存在阴暗的角落,但是阳光也会洒向这里,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2

    大家之前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些打着免费送产品的旗号给人推销付费服务的美容诈骗()故事,很多年前新闻上说过,现在提起来这个事是因为最近

  • 5、 美国往事观后感

    篇一:美国往事观后感

    12月11日晚,佳片有约,连续四个小时观看美国黑帮片《美国往事》,《美国往事》观后感。次日凌晨七点,又重看一次。影片跳跃一性一的镜头很多。时间穿插也比较频繁。看一遍往往是看不懂的。

    影片讲述的是,美国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偷偷摸一摸,敲诈诈骗的混混,到称霸一方的黑社会一团一伙的过程。其中主要写了一个好强盗和一个坏强盗的友谊和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

    面条本是少年阿飞的头目。后来年龄稍大狡诈的麦大出现,取代了面条的位置。他们由给另一个流一氓一团一伙头目臭虫打打下手,到自立门户成立基金会。五个孩子决定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在一次与臭虫的火拼中,面条杀了臭虫,伤了警察,被判12年徒刑。在他坐狱期间,面条的几个伙伴利用走私贩卖私酒(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发布禁酒令)发财开了酒吧、一妓一一院等实业。

    面条出狱后,参加进去,继续他们的黑帮事业。他们抢劫珠宝,杀人越货。还参与政治罢工,解救罢工领一导一人政客吉米,绑架暗助资本家的腐败警察局长的幼儿,干预罢工的劳资纠纷。

    后来,麦大要去抢联邦银行。所有的人都认为必死无疑。麦大还是执意要做。面条为救朋友,向警方泄露原来他们走私犯酒的事,以免于大家一死。结局是,不但麦大、派克、公鸡眼被击毙,面条的同一居情一人一妓一女伊芙也被杀害。面条心灰意冷,改名换姓,远走他乡。三十五年后,面条被一封邀请信请回。他发现,以他名义建造的豪华公墓里,他的三个朋友被安葬了。他还得到了一笔丰厚的下一次行动预付款。

    原来,三十五年前的血腥杀戮,正是麦大一手策划的一陰一谋。他与警察勾结,利用面条报警,清除了同伙派克、公鸡眼,卷走他们共同的财产。麦大野心大。他漂白自己后,改名换姓,弃商从政,爬到了商业部长的高位,麦大还用金钱俘虏了面条心仪的童年年女友狄波拉,收为情一人。还生了儿子。

    麦大在政界依然不老实。他勾结寡头走私违法,被联邦调查局盯上了。他的同伙,或者说高层的政治需要,必须牺牲麦大。麦大自知自己的下场,就以白利部长的名义,找来昔日的朋友面条。他宁愿让面条杀了他,也不愿意给联邦调查局暗杀他的机会。经历了风风雨雨的面条,面对童年、昔日的伙伴,这个曾经抢了他的位置、吞了他的票子、夺了他的妻子的麦大,眼含热泪却心如死灰。当麦大请求他报复的时候,面条拒绝了。他说,他当年为了伟大的友谊也曾出卖过一个朋友,导致他们都死了。他甚至始终没有呼叫麦大的名字,彬彬有礼地与白

  • 6、 《美国往事》观后感

    走过那么多路,看过那么多书,看过那么多电影,一定有很多感慨和见解,写成读后感观后感。为您提供“《美国往事》观后感”作为参考,希望这篇读后感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美国往事》观后感

    事情的意义在本身,往事的意义在面对。——题记

    《美国往事》也许是我看过的最长的一部电影了(长达229分钟)。虽然这可能会令人有些不耐烦,但是我想我还是应该稍稍体谅,毕竟好电影的题材与体裁总是相称的。倘若我拒不接受将近4个小时的长度的电影,那我也要拒绝一切的微电影了。

    影片分两条线叙述。第一条线是“面条”的回忆。举报麦克斯抢劫银行阴谋后的“面条”沉浸在痛苦中,回忆起少年出道,杀人入狱,重操旧业,再到举报同伙的过程。第二条线虽是现实,却通过现实中的人讲述了麦克斯如何通过金蝉脱壳独吞巨款,变身政客的经历。最后,麦克斯与“面条”相聚,共同回忆往事。表达他的忏悔,希望借“面条”的手向他开枪,一死了之,幻想赎罪并逃脱法律制裁。遭到拒绝后,他绝望地跳入垃圾粉碎车自杀。

    这部电影用很长的篇幅,在大层面上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帮史。而这部具有独特视角的历史却是从麦克斯与“面条”的人生经历这个小层面去切入、展现的。麦克斯和“面条”都是黑帮成员,都打拼过一番大事业。但是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麦克斯果敢独断、野心勃勃;相较之下“面条”则保守谨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历史之神的指挥棒下运转,演绎出同发而殊途的命运。果敢独断的性格固然能够使得麦克斯在黑帮领域打拼出一片比“面条”更加辉煌的事业,也足以让麦克斯在面对其他团伙成员时利令智昏,对其斩尽杀绝。相较之下,“面条”虽然更加保守谨慎,但他保护朋友的初心也确实使他避免走进更深的歧途,及时回归正轨,坦然面对生活。

    盗当有道,匪亦如之。人性是不可能彻底泯灭的。即使是曾经作为黑帮领袖如麦克斯,对曾经的伙伴痛下杀手以后,也会有幻想赎罪的一天。岁月如梭,往事亦如烟。当麦克斯与“面条”四目相对,他们何尝不知面对的不仅彼此,还有数十年的尘封往事。黑帮生涯留给麦克斯的,是致他自杀的痛悔;然而对于“面条”来说,也曾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痕,就像纸张,折皱了,就再也抚不平。两种结局背后,都指向一个归宿,那就是黑帮再不可能成大气候了。而这,不正是历史的进步吗?

    我们总说“愿往事无可回首”,但是,有些往事即使是漫长岁月也沉淀不下的。我们不可能对往事采取一种非常决绝的态

  • 7、 《美国工厂》观后感

    这是一个看完让人倍感悲伤的纪录片,我们感伤的不再是一厂一地的兴衰,而是人类的命运走向。这应该是最后一场血汗工厂和快乐(福利)工厂的竞争了,因为掘墓人已经诞生,那就是机器人及ai。

    改开以前,我们在吃大锅饭,典型工作场景是:一人拧螺丝,一人递扳手,一人端茶杯,其它人围着看,那时的美国工人在我们眼中那可是高技能、高效率、高敬业的象征,有那么几个美国工人来安装调试设备都能引起大家的惊叹。没想到40年过去了,我们成了基建狂魔、制造业狂魔,美国工人却发了富,成了低效、低敬业度的典型,我们成功地扳回一城。而且片尾字幕显示2015年建立的福耀美国代顿工厂在3年后的2018年盈利了,我们成功地输出了技术、理念和效率,改造了一部分美国工人老爷,这也是了不得的成就。但在片尾的一幕中,一个美国福耀中方高管在陪同曹总参观时,不能地指点工厂,说这里可以减两人,那里可以减两人,在机械手的威逼下,资方谈到减两个人的口气就像是在扔两个麻袋的垃圾,真让人好生悲凉。

    片子总体来说还算公允,既能正视美国制造业的老迈和落后,也能揭示中国制造业的残酷。美国工人高头大马,腰粗脖子粗手指也粗,动作缓慢,生产效率远低于福耀福清本部的中方员工,可他们住着带可以养马,可以手枪试射的大庭院的宅子,骑着哈雷摩托,而福清的中国工人住着宿舍,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美国工人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人人生而平等,中国工人也不是天生劳碌命,他们不是工作狂魔,虽然在喊口号,在鼓掌打气,给人激情四射的感觉,可她们还是在镜头前也承认了上班很辛苦,长时间没法和家人团聚的思念!

    美国工人也是可以很强大的,二战时的他们,包括很多家庭妇女临时上阵的女工,在下饺子般生产航母和战斗机时爆发出的惊人效率,直接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今天他们开始快乐工作了,边聊天边干活,药药切克闹,可惜烟花易冷好景不长,更有忍耐力的中日韩工人崛起了,美国工人要么跟上,要么出局,这就是他们主张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必然后果。

    血汗工厂是要不得的,福利工厂是活不成的。问题就出在贪:工人贪就大搞工会,要待遇,要尊严,要快乐,可就是工作效率上不去,最后活活把工厂搞垮了,片中美国工人喊口号曰美国汽车工会uaw使他们强大,这是表象,垮台是迟早的;资本家贪就不断地压榨工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不停地扩大生产规模,四处建厂,追求垄断。可惜,随着中国人口红

  • 8、 《美国丽人》观后感

    电影《美国丽人》观后感

    每个人都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们不快乐就是因为他们否认甚至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莱斯特和卡洛琳的婚姻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彼此各自的需求,却不敢表达甚至表现出来。当然后来终于表达也表现出来了。一个外遇,一个艳遇。都获得了快乐。莱斯特虽然死了,老实说,我认为这是编剧在阻挠。他当然不必死,只不过死了剧情会比较有戏剧冲突和高潮。

    最悲剧的是弗兰克上校的家庭关系。简直糟糕透了。莱斯特好歹还可以每天自慰得到高潮,还可以有性幻想,还可以辞去不喜欢的工作换一份喜欢的,还可以锻炼身体让生活多一些内容和色彩。卡洛琳也可以出轨得到性满足。可是弗兰克上校一家呢?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家庭关系吗?他的妻子如同木偶。弗兰克本人如同机器,表情呆滞眼神无力,他对自己的压抑简直要到顶了。他是同性恋,却不肯承认不肯面对,始终压抑自己和不喜欢的妻子在一起,还对儿子实行高压管理。

    他心里儿子就是自己的替身,当他认为儿子是同性恋时,就要疯狂地去打压。其实,他压抑的只是欲望,欲望有什么错呢?同性恋又有什么错呢?欲望本身没错,压抑欲望死死压抑欲望不允许自己欲望的存在,那么,生命也就时日无多了。弗兰克必定要为自己的生命付出代价,既然他已经把欲望压抑到顶了,其实,活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因为欲望就是活着的一个极大动力和乐趣,没有欲望也就意味着行尸走肉。

    影片最后,卡洛琳开着汽车在大雨滂沱中疯转,手里拿着枪整个人如同疯了一般。因为她外遇的对象甩掉她了。她的性欲将无法被满足。欲望不能满足,痛苦自然是深不可忍。莱斯特在家中被弗兰克枪击死去。眼神满是幸福和满意。珍妮和里奇相约离家私奔。这简直太完美了。相信这是所有青少年的梦想。谁没有这种少年时期恋爱同时离家出走的梦想呢?

    我来设计一个假如。假如莱斯特和妻子最初相处时,他就是一个尊重自己的需求和声音的人,那么他和妻子将一贯平等自由,就算妻子比他收入高,只要他们之间有吸引力有性吸引力,这日子就不会味同嚼蜡。当然这不可能。因为卡洛琳就是一个完全物化和没有智慧的人。在她眼里,物质就是一切,金钱高于快乐,生命不名一钱。其实追逐金钱不能算是一个错误,只是因为,她实在没有那么大本事可以轻松挣大笔金钱。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十分拜金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挣到一些钱实在太不容易了,简直就是拿全部生命换到的。所以,拜金,所以钱比生命重要,物质比快乐重要。

  • 9、 美国往事观后感影评

    《美国往事》是一部由意大利和美国共同联合制作的犯罪电影,影片首播于1984年,虽然上映至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网友们的评价却依旧很火热,一起去看看吧!

    昨晚看了影片,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有些感慨。

    专业层面我是分析不了的。

    就剧情方面,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我有几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问题,这里做个分享。

    一。

    首先作为一个女生,在影片开始的阶段,我对那些打打杀杀的镜头、以及街头小混混的又痞又坏的行为是没有什么认同感的,甚至有些反感。

    因为家庭教育、生长环境等问题,孩子们从小就不学好(当然他们自身肯定也有原因),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还一副理所当然、引以为傲的样子。

    直到那个最小的孩子临死前说出一句noodles,i slipped.我这才意识到,他们也还是平常孩子啊。只是更调皮了一点而已。甚至比其他孩子更令人心疼。

    二。

    昨晚看电影的时候,我哭了一次。是在面条强暴黛布拉的时候。我,应该是被气哭的。

    面对黛布拉noplease的苦苦哀求,我不知道面包为什么那么无情。当时我觉得他特别残忍、丑陋、无赖、肮脏。

    我在想,既然他爱她,为什么还要伤害她呢?

    对啊,如果她也爱他的话,又为什么要伤害他呢?

    黛布拉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抛弃了面条,对面条无疑也是一种伤害。

    其实我觉得为了事业放弃爱情也无可厚非,没必要要求每个人都秉承爱情至上的坚持。

    而且通过前面的一些镜头,我们也能看到面条多次在max的呼唤下,从黛布拉身边离开。

    我觉得,自面粉房的那一吻被max打断之后,他们之间已经无法再有纯粹的爱情了。他们都有不可抛弃的东西。

    而面条强暴黛布拉一事,他们两个人都能说是受害者。

    三。

    最后说max和noodles的关系。

    我本来觉得,max是个十足的利益至上者,他一直都只是在利用noodles.

    noodles出狱之后见到了黛布拉,他问她是不是max告诉她的,黛布拉的回答是:不是,是摩,一直都是摩。

    这里,我觉得也是摩告诉max今天出狱的,max倒没在意过具体的日期。

    noodles的出狱对他来说,不过是多了个得力的帮手而已。

    所以他迫不及待地交代noodles任务,并且为此打断了他与黛布拉的谈话。

    说实话,在他屡次呼喊noodles的时候,我觉得他很烦。

    max第一次见到noodles的时候,眼睛里有放光的感觉。

    有人说这是他看到noodles的能力与可能性。

    那我可以这样说吗?这就像《甄嬛

  • 10、 《美国往事》电影观后感

    《美国往事》电影观后感

    甚至,任何的评论文字,都是对这部老电影某种意义上的亵渎。我们已无法用经典两个字来评价这部电影。在好多方面,这部公映于1984年2月的西方电影《美国往事》,已经成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一种标杆式、示范式、教学式存在。因为可以表达的东西太多,一时之间,我,甚至找不到入笔的地方。

    《美国往事》是一部有关男人和男人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友情和爱情之间,忠诚与背叛之间,金钱和情谊之间,决断或者犹豫,欲望或者感情,羁绊或者潇洒《美国往事》融合了太多的东西,在这部电影里,你看到的不是这个社会的一个侧影,而是从1933年到1968年这35年间的整个美国社会,甚至更远的时空。

    在这时空里,我们感到一切都是实在的,麦克斯和努得尔斯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四个伙伴是实在的,我们触摸得到他们身体和友谊成长的轨迹,我们触摸到他们的微笑与死亡,我们触摸得到努得尔斯对黛布拉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我们也触摸得到努得尔斯对洗衣女佩吉纯粹的肉体欲望,我们触摸得到响彻在他们人生上空的枪声,我们甚至触摸得到那种弥漫了整个影片的淡淡的忧伤的弥漫,在这忧伤的弥漫中,我们不得不向《美国往事》的经典配乐致敬;而这忧伤却深入骨髓,它透过努得尔斯和麦克斯们个人人生的忧伤,浸染成了一种社会的伤,甚至是人性不忍猝读的伤。

    在这时空里,我们又感到一切都是虚幻的。所谓友情是虚幻的,前一刻最小的多米尼格还跳着舞步欢快地走在努得尔斯、斜眼、派翠和麦克斯几个伙伴们的前头,下一刻他就中枪身亡,而这一幕也被制作成了电影海报,成为海报设计当中一款无法超越的经典;所谓人生是虚幻的,几个人的一生,全部在3小时45分钟里给交代了个淋漓尽致,那么长,又那么短,当努得尔斯从小一起厮混街头的几个伙计横尸街头,当他们的碑文上刻下同一个时间,他们真正实现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一刻,这种感觉甚至超越了中国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所谓爱情是虚幻的,努得尔斯用一生去爱一个人,最后他心爱的女人黛布拉却在精心设计下,倒在了他兄弟的怀里;所谓金钱和权力也是虚幻的,麦克斯用一生的设计、用出卖兄弟得来的所谓成功,到最后却依然不得不去面对要被全部剥夺的残酷和报应。那辆看上去很高大的垃圾车拉走了麦克斯,影片并没有交代麦克斯最后身落何处,也许是个偏僻的乡村,也许是个小镇,但他处心积虑得到的权利和金钱,不会伴随他度完余生。

    不得不说,努得尔斯和麦

  • 2021-05-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2-18

  • 2021-04-24

  • 2022-03-1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4-28

  • 2021-04-24

  • 2021-04-24

  • 2019-11-02

  • 2023-04-05

  • 2021-04-24

  • 2023-03-20

  • 2023-01-10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21-04-21

  • 2021-04-21

  • 2019-11-06

  • 2021-04-21

  • 2021-04-24

  • 2023-04-08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1-06

  • 2019-11-04

美国骗局观后感
美国骗局观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美国骗局观后感、美国骗局观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美国骗局观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