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漫天芦花读后感 > 地图 > 漫天芦花读后感,2024漫天芦花读后感
漫天芦花读后感

(共 5561 篇)

  • 1、 《漫天芦花》读后感

    《漫天芦花》读后感

    看完了王跃文的短篇小说《漫天芦花》,心里充斥着无边的酸涩。

    苏家世代书香,父亲苏几何是中学校长,三个孩子一个上了复旦,一个上了清华,第三个孩子苏白秋本来有很大的希望上北大的,但在高考前夕为了替无故被打的同学出气,纠结同班同学群殴了地痞流氓,可由于该地痞的的姐夫在市公安局,虽然学生被打后报了警,但警察态度蛮横地一问了之,根本没有处理的意思,一群学生气不过就打了地痞,加之苏几何很气愤儿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法,想让儿子受受教育,就主动把儿子送到了派出所。派出所所长为了讨好地痞在市公安局的姐夫,从中做了手脚,硬把苏白秋劳动教养三年!苏校长在得知儿子被劳动教养三年的消息后第一次感到了极大的惶惑:"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那么大的打击,也没有这么痛苦和迷惘过。那时他真的以为自己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身上的罪孽是先天的,必须好好改造。当时天下通行的逻辑就是如此。现在是清平世界了,怎么叫他更加不明白了呢?苏校长太善良、太正派,也太轻信。他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按他在课堂上教的那样去做,结果他被愚弄了。三年后苏白秋回来,与父亲苏几何几乎成仇人。苏白秋知道以父亲的道德观这样做并无不对,但每每想起三年来自己所遭受的一切就无法忘记当初父亲是怎样执意要送自己去派出所的,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被改写了。回来后的苏白秋设计对当初害他人进行了报复,并找到了真心爱自己的人,当生活刚刚给他展示了一个笑脸后,又被所谓的人民警察抓到把柄,再次把苏白秋抓了起来,并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审讯。小说的结尾是苏白秋在审讯室里,恍恍惚惚间听到有人宣判了他的死刑。刑场是他劳动教养三年的地方,一片漫无边际的芦苇,开着雪一样白的花……

    闭上眼睛,我想像着苏白秋在被父亲送进派出所里无眠的夜,以及内心巨大的恐惧!想像着苏白秋三年在农场里遭受的身体和精神的非人折磨!想像着苏白秋正满怀希望开始新生活时却又被第二次被抓进公安局时的绝望!我泪流满面!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宁的世界,和丛林法则一样,适者生存,强者生存。当苏白秋正遭受苦难的时候,那些他帮助的同学、有能力为他作证的同学都一个个躲了起来,并且都过上了很好的生活。曾经陷害他、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警察也升了官,而唯有他,这个曾经离北大只有一步之遥的青年却陷进了无处不在的由人所构成的陷阱里,独自品味那噬骨的痛。

    这万恶的、黑暗的、让人看不见光明的社会啊……

  • 2、 漫天舞

    ――漫谈古代诗词曲赋

    当我面对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时,会惊觉自己又成了星空下的孩子。我期待,我梦想,愿把这文化的光辉播洒入心,为自己酿一泓醇美的清泉,滋养灵魂,润泽心田。

    一段段文学精品,一个个卓然成家,包容世间无数珍奇,让我驻足流连而忘返,凭一双慧眼,足不出户遍天下,手不释卷纵古今。漫天飞舞的文学巨匠纷至沓来,我无暇应对

    唐诗、宋词、元曲,漫天飞舞

    唐诗是历史的积淀,时代的产物,正值盛唐,中国最强大最繁荣的唐代,其诗也是不朽的篇章,那长安城内车水马龙,如真似幻的繁华,那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那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神,那宫廷之中杨贵妃舞姿的唯美,抑或是霓裳羽衣舞的奢华历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们的中华文化会失去最亮丽的瑰宝。可以想象,如果没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索然五味;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的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分醉人的韵味;没了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将黯然失色;没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将寡然无味。唐诗就是诗化了的中国,几乎凝结了我们中国人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想象。王维的秋,岑参的雪,杜甫的月亮,李白的山水,王维的田园无一不飘飞无我的思绪中,漫天而舞

    宋朝,继唐代的盛壮之风,固然是风雨飘摇,动荡不安,却正是因为这乱世,而生就了这许多词人。若言苏轼,一句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便已足够。一支笔,描绘出多少动人诗篇!有帕手腰刀的投笔将军,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出猎太守,有那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青年才俊,抑或是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的宽广博大,以及清溪无滴,上有千仞嵯峨的高大雄健,又许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无奈,我欲乘风归去的奇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矛盾。然而,无论如何,苏轼留下的并不仅仅只是实在的苏堤。再后,金兵南侵,汴京沦陷,王朝迁都,偏安江南,又有一位整顿乾坤,廓洗宇宙的辛弃疾站起,他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一次次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他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他更有陆游、有柳永、有李清照,有个个都为宋词添上艳美的一笔。

    仍于漫天飞舞,元曲也有其动人的一面。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物!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死前的言辞正有力的抨击了那个社会

  • 3、 《芦花鞋》读后感

    《芦花鞋》读后感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伯伯的一篇优美的小说,它讲述了青铜与葵花之间的一件件动人的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芦花鞋》。

    《芦花鞋》这一篇讲了:葵花上了学,刘瘸子要来给大家照相。葵花知道家里拿不出照相的钱,只好隐瞒家人。直到发照片的那一天,来接葵花的青铜发现了,告诉了家人。大家觉得委屈了葵花,于是更加努力工作,他们要做一百双芦花鞋,让青铜拿到集市上卖,攒钱照一张全家福,然后再给葵花照一张彩照。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做好了一百零一双鞋,多的一双给青铜穿。青铜天天背着几十双鞋去卖,一双一双都卖掉了,天也越来越冷。有一天,由于前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雪,积雪足有一尺厚,雪还在下。家人都劝青铜今天别去卖了,青铜不听,还是去了。去后,青铜又跳又笑取暖,屋里的人见了,把他拉了进来。雪停了,青铜又开始卖鞋,城里来了许多人,觉得芦花鞋很好看,都买了,青铜回家去了。路上,又有人向他买鞋,青铜摇摇头,那人失望的走了。青铜走着走着,觉得对不住他。于是,青铜脱下自己的鞋,走在冰冷的雪地上,给那人送去了......看到这里,我被青铜这种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他值得我们学习!

    曹文轩伯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人的痛苦,痛苦决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努力克服,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 4、 芦花荡读后感

    【篇一:读《芦花荡》有感】

    在一次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芦花荡》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很长,但却充满诗情画意,在那种抗日战争的年代里,讲述了一个老英雄的自信和自尊。

    夜晚,在那神经崩紧,阴森黑暗的大苇塘里,总会有一个勇敢的老头在淀里撑着小船来去自如,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他看来都是一切保险,这都要归功于他对工作的自信。但是由于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也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护送两个女孩子的途中,但是由于老头子的大意让其中一个女孩子受伤了,由于这个女孩受伤了,这使老头子的自信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老头子说:一路上是多么的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直射穿我的心,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老头子觉得这件事让他在俩个小姑娘中丢尽了面子,于是,愤怒的说:今天他们打伤了你,别怕,等到明天,我会让他们十个人受伤,流血。于是,那一天早晨,老头子早早地划着船,在小鬼子经常出入的地方划来划去,正巧那天小鬼子们也在水中游泳,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鬼子们忽然看见了老头子,于是,便冲老老子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看了一眼,理都不理,于是,便又划起了他的船,这时,小鬼子感到非常生气,便追了上去,没一会儿的功夫小学生,小鬼子追上了老头子,正准备爬上船的时候,忽然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了,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咬了一口,原来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接着,小鬼子们都被这锋利地钩子钩住了,这时,老头子举起篙来砸着他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老头子终于报了一口恶气,心里觉得爽快极了,便撑船回去了。老头子用这次英勇的行为,挺来了自己丢失的颜面,也让日本兵尝到了苦头。

    【篇二:读《芦花荡》有感】

    孙梨是《芦花荡》的作者,《芦花荡》是孙梨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这篇课文写的是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但是国为一次的太过于自信,护送两个女孩子,一个女孩受了伤,老头子感到很愧疚,为她报仇。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很广,里外交通,运输粮食,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

  • 5、 《芦花荡》读后感

    《芦花荡》读后感 这篇文章的主角并不是一位大家都熟知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无名无姓、普普通通的划船老人。他的工作既平凡又重要:运送食物、接送干部和伤病员到村里,全靠这只破旧的小船。一次,老人护送两名女孩儿到村里去,谁知,其中的一名女孩被日本鬼子击中了,老人痛苦地自责。他要完成自己对那个女孩的承诺,他们打伤了你,留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第二天,他立刻将十几个日本兵引到芦花荡去,与他们斗智斗勇,最终把日本兵全部歼灭。 看完后,我心里不禁为之一震:这位老人,他既是凡人又是伟人。他平凡在只是个运物载人的老船夫;但他伟大在诚实守信,有勇有谋。 他先把新鲜的莲蓬放在船头,借此来引诱那些在河里游泳的日本兵。日本兵看到新鲜的莲蓬,立即朝老人那里游过来。紧接着,老人假装很慌张,赶紧撑着船向前划去。可是船突然就停滞不前,原来到了大铁钩的埋伏区。要是那些日本兵再注意一下水里有没有障碍物的话,或许也就不会被活活淹死。可是他们的心里只想着:快些吃到这清爽香甜的莲子。所以,这些日本兵最后全都吊在大铁钩上。这时,老人唰将竹篙举起来,啪啪啪地打在日本鬼子的头。不一会儿,那些日本兵全部死了。老人在完成了他对女孩的承诺之后,也满心欢喜的回去了。 这位划船的老人利用日本兵爱吃莲子,但却又不常吃的弱点,击败了他们,为那个受伤的女孩儿报了仇。这位老人是个有智慧的人,是个有血有肉的硬汉! 他没有名字,是个无名的英雄! 家长点评:小作者笔触生动形象,将人带到了那个意境中。将老人的朴实,勇敢和智慧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感想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相关: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第七条猎狗读后感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 6、 芦花小旗读后感

    【篇一:芦花小旗读后感】

    一页、两页这本《芦花小旗》就这样被我看完了,感触很深。我看到了芦花的美丽,听到了荞麦痛苦的倾诉,深深地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是如此伟大,让我对父亲这两个字有了新的理解。

    这是一本既优美又精致的书。作者毛芦芦将自己小时候那苦涩的农村生活融入到这本小说里,再现了农村生活情景。在芦苇荡里,她不会孤独,因为每一朵飘荡的芦花都是她朴实又亲切的朋友。更有动人的亲情、乡情,在作者笔下体现地淋漓尽致。还有那个可爱的少女叶荞麦,在这充满灵性的田间万物之中,在那浩瀚无垠的大草原上,她就是一株平凡而又坚强的小草。

    叶荞麦家很穷,十六岁就被逼迫订婚,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事。娘的病又犯了,父亲打猎犯法,这些都让荞麦担心不已,惴惴不安。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十三章:《父亲的力量》。以前,我总是认为父亲每天在外工作,虽然辛苦,但不会亏待自己。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父亲的付出竟是这么的沉重。

    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有一次,爸爸还是像往常一样,出去开车。几天之后的一个深夜,父亲突然回来了,匆匆忙忙地走进了房间,他和妈妈的谈话碰巧被我听到了。太累了,这几天都没有时间洗澡,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我听了真是欲哭无泪,心想:爸爸这么辛苦地为了我们家奔波,在我面前却总是表现得很轻松,这种无声的爱叫我如何承受?

    我走了进去,那天晚上整个房间充满爱意,很温暖很温暖,我依偎在爸爸的怀里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爸爸已经又一次踏上了工作的征程。

    《芦花小旗》让我发现了蕴藏在父亲身上的力量,这力量像山,厚重,坚强。我不能不为我的父亲,为天下所有的父亲感到骄傲!

    【篇二:芦花小旗读后感】

    读了衢州籍作家毛芦芦的《芦花小旗》,我深受感动。倔强女孩叶荞麦的坚强,高校长无私的善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芦花小旗》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关于一个山里女孩在苦难的生活中如何自救的故事。作文因为贫困失学的孩子很多,许多人被命运抛入了黑暗的深渊,万劫不复。有一些人却勇敢地自我拯救,最终不仅救了自己,还救了别人。叶荞麦就是这样的人。

    我觉得叶荞麦这个女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乐观和坚持不懈。她虽然没有收到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她没有伤心,还是和从前一样那么乐观。包校长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有一次,叶荞麦不知怎么了突然在学校发烧了,高校长看见后连忙把她送到学校的医务室

    这本书的许多故事其实正是我们生活

  • 7、 《芦花荡》读后感800字

    《芦花荡》是《孙犁文集》中我最喜爱的一篇文章,它描绘了抗战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位干瘦的老头子,整天自由穿梭在茂密的芦苇之中,有着精神干练和无所畏惧的精神,为部队接送干部,运送粮草,时刻保持着战斗激情。老头子和抗日战士一样丝毫没有因为日本人的入侵和严密监视、残暴统治而感到恐惧和畏缩。相反,他的存在让抗日将士感到鼓舞,自豪,让日本鬼子感到恐慌胆寒。他在带领两位小女孩找部队的整个过程中自信、自尊,柔情、热血,在为大菱报仇的时候又机智、勇敢、果断。他是整个芦花荡的鱼鹰,翱翔其中又革命其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的老头子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丝毫怨言。同时,我们中华民族的将士们,英雄们不也是一个个为了国家和平抛头颅,撒热血吗?所以说,无论在哪里,我们中国人民的心都是与祖国紧紧相连的。那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就没有保卫祖国的义务了吗?不是的,我们日常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对祖国的爱护。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校园为我们学习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他是我们的另一个家。但是,我们有的同学却不珍惜,以大欺小,以多欺寡的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看着那些面露凶相的同学,看着那些被凌辱的弱者,我心里又气愤又难过。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为什么连自己的家人我们都要欺负?我们不是同学,不是朋友?不是家人吗?少年强则国强,你们这样的“强”是真的强吗?不,那是懦弱者的最直接表现!他们对不起革命烈士赋予我们的美好时代!还有社会上的一些偷盗,抢劫,拐卖人口,台独分子,藏独分子……我们能容忍这样肆意破坏国家和平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华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奋勇杀敌才换来的和平,我们要从现在就努力维护,跟一切恶势力作斗争!

    两一方面,我们又处在同一个国度,应该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社会才更加和谐,祖国才会更美好。我们学习知识,更加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懂得爱护国家的人。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不禁引人深思:一个年轻的女士边吃瓜子边扔皮在地上,旁边的清洁工爷爷很为难。但是在清理她旁边的垃圾的时候碰到了她的名牌包包,这位女士就对老爷爷破口大骂。后来竟吵到叫经理前来调停,知道缘由的经理对那位女士说:“我们可以以十倍的价钱赔你的清理费,但是你必须向这位老爷爷道歉!”这位女士顿时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了,道歉后便灰溜溜地走了。我们国家的人民都是平等的,没有贫贱高贵之分。当年要不是一个个朴实的老头子支持革命,我们有那么美好的生

  • 8、 芦花荡读后感700字

    芦花荡读后感700字 一个将近花甲之年的老人,时常穿着一条蓝色的破短裤,拿着竹篙,站在与他相依为命的船上。他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他有短短的、精神的花白的胡子,一双眼眼睛格外的尖利有神。 在战争年代,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都在巧妙地与敌人作斗争。这位不知名的老人,就是没用一刀一枪,让一群日本鬼子蹬腿就去了西天。 他自信。悠闲地撑着船,在夜晚给被敌人严密监视的苇塘里的队伍运送柴米油盐,有时还会带来一两个远方赶来的干部。他对苇塘里负责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他在密密的炮火中不慌不忙地穿梭,从没有子弹挨过他的一根毫毛。 他有柔情。在护送两个漂亮的女孩子去苇塘的时候,话语里灌着快要溢出来的慈爱。他温柔地安慰着紧张的孩子: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还有大米和鱼吃。他真心地赞美洗脸的小女孩子: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啊! 他自尊心强。带着女孩进苇塘而让大菱挂了花,觉得没脸见人。本来大菱挂花是敌人的子弹,又不是他给打的,他却如此内疚与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受伤的孩子。 他机智,想到利用鬼子们的贪婪而在船头放一捆清香而智慧的莲蓬,还自己悠悠地吃莲蓬,引诱敌人进埋伏圈。 他勇敢,单独面对众多的鬼子,他灵巧地划着船,一撑篙,让船溜溜地转个圆圈,装着张皇失措,七拐八拐地让鬼子毫无防备地上勾。 他有仇恨,在大菱负伤时打下包票: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这个铁骨铮铮的英雄汉,在第二天用行动证实了前一天的诺言! 他自信、他自尊,有柔情,又有仇恨,他机智,还勇敢。他是在炮火中悠闲而自由地飞翔的鱼鹰。 这个鱼鹰就是孙犁《芦花荡》中的老头儿。

  • 9、 小学生读后感-《烂漫天空》

    小学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准备了《烂漫的天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我看了《烂漫的天空》这本书,里面有着许多隐含深刻道理的故事。特别是《麻雀的评论》一文,更让我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麻雀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他讥讽竹笋、蜜蜂、小鸽子,觉得他们都完成不了自己的理想,可当麻雀再次遇见他们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他大吃一惊,相信不了事实。

    我开始觉得麻雀高傲自大,非常可笑,可是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不正也有着许多这样的麻雀吗?

    我在做数学作业时,看到前几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都得到了优秀及以上,便感到有些骄傲自满,再次做时做得马马虎虎,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一看,错了两道题,把进率都搞错了,我不正像文中的那只麻雀吗?

    高傲自大是许多独生子女的缺点,但教育家卡尔威特却很注意对儿子的教育方法,以至于儿子并没有骄傲自大。在儿子有了善行后,他不是一味地去表扬他,而是适当的让他得到赞许,让儿子知道不能太自满。等儿子明事理后就告诉他,一个人无论怎么优秀,都不能和至高无上的上帝相比,这也是为了让儿子不狂妄自大。

    巴甫洛夫说过: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么高,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让我们不再骄傲,做一个谦虚朴实的人。

    推荐访问:读后感范文大全

  • 10、 读后感芦花荡7篇

    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不同的人在阅读作品之时,可能会对这个作品有不同的感悟。写读后感需要联系实际,要立意新颖,要联系实际,关于写作品读后感您了解哪些方面呢?你也许需要"读后感芦花荡"这样的内容,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读后感芦花荡(篇1)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在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有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来去自如地穿梭在其中。他让日本鬼子感到了胆寒,让抗日战士感到了快乐。但有一天,他因为过于的自信和自尊,在接两个女孩子——大菱和二菱回苇塘里休息的时候,一时大意让其中的一个叫大菱的女孩子被日本鬼子的机枪扫中了,受了伤 ,他因为没有圆满地完成此次任务而感到内疚、自责。他发誓要让鬼子们血债血还,同时还要二菱去看,给他作证。

    二菱亲眼目睹了老头子英雄般的行为,她想着这位老同志在昨天所说的话可不是放的空炮,自己还真是小看了这位老同志呢。别看他这么大把年纪了,还真是个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对着十几个鬼子,毫不畏惧的样子,而且他还足智多谋,。原来他在船头放了一大堆又肥又大的莲蓬,自己还在有滋有味的剥着莲蓬吃,是为了引起鬼子们的注意,鬼子们哪里吃过这么新鲜的东西。他驾船的本领可真就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圈圈呢。鬼子在水里被驾船的老头子弄的转来转去,怎么不敢动弹了呢?怎么有一股一股血从水里冒了上来呢?老同志还没有动手啊,鬼子怎么就怎么哗哗的流血了呢?一定是水里设了什么机关,他可真有点子。原来他有他的本事,可以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们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能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地砸!叫他们头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去,让她知道这位老英雄的故事,让她安心养伤,早日康复,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读后感芦花荡(篇2)

    都说冰心奶奶与朱自清的文章十分美,可我又觉得,孙犁的文章也并不逊色于他们,因为他写作有两点妙处。

    最近我看了孙犁写的文章,什么《芦花荡》啊、《荷花淀》啊……简直是什么都有。它们都是写晋察冀边区和根据地人民的抗战生活,描述了抗日军民的形象,情感十分真挚。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芦花荡》了,《芦花荡》里描述景色与人的句子十分美,不仅仅是美,并且还很细致。

    比如说这句话: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并且要滴落下来的样貌。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 2023-05-20

  • 2019-10-17

  • 2022-09-28

  • 2022-03-0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2-06

  • 2023-05-04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10-17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2-12-17

  • 2023-02-04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09-28

  • 2022-03-14

  • 2019-09-25

  • 2022-05-21

  • 2022-06-29

  • 2022-05-2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22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漫天芦花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漫天芦花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漫天芦花读后感、2024漫天芦花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