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 > 地图 >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2024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相关栏目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热门栏目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推荐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

(共 1428 篇)

  • 1、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

    首先,据节目自己说,该节目在各大卫视跨年节目的收视率中排名第一,这个事实给我两个感受:

    第一,民间内容生产能力已经全面超越官方。包括乐视的体育转播,各大视频网站电视剧的播放,以及直播的兴起,背后是人口消费观念的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并不守在电视旁边看节目了,比如我,这十几年的记忆里,都没有电视机的位置了。

    第二,这场跨年演讲已经从第一年的个性色彩强变成了组织能力强,罗辑思维的团队比去年更强大,确实是一场不错的演讲,并且,暂时没有竞品。

    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今天推送了官方文字完整版,值得一看。以下为脱水点评,轻度剧透。

    其次,谈一下演讲本身。

    第一,每一个演讲都带有演讲者以及演讲者所处位置的痕迹,尤其是商业演讲。看演讲的时候,记得,演讲是有目的的。有目的没什么问题,只是遇到自己不理解甚至不认同的时候,代入这个目的想一想,就理解了。因为,为了强化这个目的,演讲在选择素材和实用技巧时,做了主观性很强的取舍。

    第二,具体做一个点评,这个点评也一定带有我个人的主观色彩,如同做读书笔记一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比作者更强,而是为了加深自己的理解。

    序曲《神转折的一年》

    罗胖选择了台风海马、阿尔法go、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几个黑天鹅事件来定义2016年的不同寻常,开篇就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我的点评是,对特异性事件的理解,必须参考不同的时间框架。

    比如近百年的气候变暖和去年的地壳运动活跃,如果放在地球的历史中看,又有科学家认为我们即将进入小冰期,气温即将出现100年左右的持续下降。

    近一百年的人类文明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后,出现了生产能力和信息传输能力的跃升,进入了科学时代,但人与人之间交互,以及人类团体之间的交互,相对滞后,几无变化,现在民族国家之间的博弈,真的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有区别吗?大国们的画地称霸与小国们的间于齐楚还和之前一样。

    这么一想,台风、人工智能、英美之间的事情,本身就各不相同,特异性也并不那么特异,我们总意味我们这个时代多么不同,而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同。

    至于经济和创业,仍然是周期性的,参与者感觉特异,只是因为他们仅仅选取了近期的坐标,蒸汽革命之后,人们不适,电力革命之后,人们不适,信息革命之后,人们不适,在周期波动里的主观感受,永远都是错觉。

    每次罗胖都会引用大量成功人士的名言,配以高清大图画像,如同请了无数高人到场助威,极尽夸张之能事,有的到了逻辑错乱的地步。

    比如这个:

  • 2、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

    罗胖的跨年演讲结束两天了,今天才提笔记录感想,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又抽空看了一遍。然后我问自己我是做事的人吗,思量很久,我窃喜的发现我算是做事的人。做事的人看到未来,但立足当下,他天天解决的是这个客户很难搞,我该怎么办、这次活动还需要准备什么效果会更好、这个项目我该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等等诸如此类。既然是做事的人,那想写就写吧,即便你不一定会看到。

    最近跟一些朋友喝茶聊天,相当一部分人对医药行业比较悲观,各项政策都在缩减医保支出,不管是辅助用药还是大降价等等都让整个医药产业链条的从业者感受到了寒意。我不否认,大趋势在变化,野蛮成长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但就像罗胖说的一样,有变化才有机会。乱世英雄是这几年一直挂在我嘴边的一句话,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不需要抓住大趋势,我们要抓住一个个小趋势。

    比如金税三期两票制就让一些人抓住了合规的小趋势,接下来还有很多小趋势---代理商服务模式转型、市场和学术崛起、院外药房引流、基因诊疗、基层医疗改进、药代备案培训等等,太多了,以至于小趋势永远都没有末班车。但是要感知这些小趋势要做好充分准备,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最重要的准备是信息收集和分析创新,这绝不是像以前那样闭门造车就能做到的。

    做了蚕的茧,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李四光

    突然,我想到了咱们现在正在倡导筹建的药创联之家,这不就是让我们张开双眼抬头看医药行业的一扇天窗吗?

    罗胖说,一切创新一开始都是非共识的。非共识从被排斥到被承认,这个过程是多么辛苦,但没有这样的辛苦,又怎能有成功。罗斯福说,你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可回头一看,跟着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太可怕了。创业何尝不是如此,创新何尝不是如此。当别人把你定义为傻瓜的时候,这个所谓的傻瓜窗口就变得极其珍贵,正因为这样,你才有时间积累经验,构筑别人无法超越的鸿沟,而所有早一刻清醒的人们都将分享红利。

    每天早上出门,你会查全球平均气温吗?显然不会,但你可能会查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或者将要去往的那个城市的气温,对吗?因为大趋势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基本是无意义的,只有那些身边的小趋势,才是决定我们生活和命运的关键。所以我们在用一小部分时间仰望星空的同时,何不用更多的精力脚踏实地呢!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加缪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

  • 3、 罗辑思维观后感800字

    《罗辑思维》是一档由罗振宇主持的脱口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网友们对这个节目的评价也相对不错,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看完这个大概一半的时候,就不看了。原因大概是很不喜欢罗振宇话里话外的那种浓郁的市井气,以及非常粗暴武断的断章取义和价值观输出。体现在,讲历史人物或事件,你就讲就好了,动不动就和创业啊,融资啊联系,讲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就拿男人和女人来比喻。其实你不用打比方我们也听的懂哦,不用整天的男男女女结婚生孩子创业挣钱的比来比去,太社会,听着累。尤其是有一期,好像是讲什么意大利的艺术史,听到他说:于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也就是商人......。。excuse me???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马云?于是果断不听了。后来他上了奇葩说,看了几期,也并没有改变对他的印象,尤其是他和张泉灵让我彻底对奇葩说节目有点失望,或者说节目变油腻了。于是连奇葩说也放弃了。

    所以其实对于他的演讲,我之前没听过,原本也不打算听。只是因为最近在上一门关于演讲的课程,老师把他的演讲作为分析的题目,所以就看了他的演讲稿。整体看下来,就是一个年度蹭热点段子大全,也许他试图想要说明什么,但是没有到有逻辑的分析,只看到了对现象的描述。

    就先说好的点吧,免得说我黑人家:

    1、漂亮的金句

    在我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的奔跑,你才能留在()原地。

    2017 年,算法的力量,是足以带领我们穿越光阴,把一切软肋变成了铠甲。

    岁月不饶人,我又何尝饶过岁月。

    我们就一直迭代,然后拭目以待。

    规模本身就是能力。

    2、巧妙的偷换概念

    如果我说人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自己,吃一堑长一智balabala,没有人会听,但是我说人生算法,不断迭代,是不是听起来很高级很有逼格的样子?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认知战,能把品牌战略如此包装也算古今第一人了。罗振宇在这方面,表现出一个媒体人不懂装懂,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优良素质。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演的就是您的小辫子好好漂亮。

    3、宏大叙事与市侩的神奇结合

    这也是罗振宇的一贯风格了,喜欢在话里带一些大词,显得很有逼格比如:迭代--黑洞效应--漂亮50--蜥蜴脑--商业文明--算法,然后讲一堆商界人物段子,拉虎皮当大旗,小人物一看,纷纷拜倒。市侩的部分包括:发财的机会--冤有头、债有主--懂商业的人都知道--生意人,要多油腻有多油腻。

    4、让没逻辑看起来好像有逻辑

    这也是作为媒体人罗振宇的长项,比如

  • 4、 《罗辑思维》读后感

    《罗辑思维》读后感(一)

    读了几页《罗辑思维》,却再也读不下去了,作者的观点真的很难让我认同。我在想为什么老师会觉得这本书好看呢?但凡读过一些书的人,稍微有些学识和见地的人都不会认同书中的观点的吧。可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呢?徐小平大学时期我心目中博学多识的人,也是推荐人之一,这真的是他的本心吗?

    近年来各大网站涌现出了各种以作者命名的脱口秀,以此来表达作者自以为独特的观点,来博人眼球吸引观众。其实每个人的观点都能称之为独特,而这种独特最终会赢得众人的认可令人刮目点赞还是换来一片哗然被人骂做sb,就要看作者是否真的有没有两把刷子了。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我看这个罗老师只是徒有其名罢了。

    当初的《百家讲坛》为什么受欢迎?因为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让年轻人静下心来好好地拿起一本书来读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面传身教的讲学,就像古时候孔子的开坛讲学。当然现在科技的进步,我们通过电子产品就能看到现场直播,面对面都省掉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台上讲的都是些什么人?易中天、于丹、马未都这些都是大学教授啊。他们每天都在研究他们讲的东西,花了半辈子的心血,读了大量的书,翻阅了大量的史料最后才得出了他们讲给我们听的这样一个研究成果。而讲脱口秀的是什么人呢?他们只是读过一些书的人然后看到一个新闻或一个事件随即发表自己评论和观点的人。在言论高度自由高度开放的当今中国,随随便便一个人都可以发表一个观点的,但这个观点真的是否具有指导意义就可待商榷了。

    名人在给一本书点赞的时候更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因为你的名望和大众对你们的信赖摆在那里,你的一个不经意就可能做了错误的指引。

    《罗辑思维》读后感(二)

    《罗辑思维》聚合的不仅是精彩内容,更是一群有想法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在知识中寻找见识!!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看完《罗辑思维》,深深地被罗胖开阔的视野、敏锐洞察力以及极具机智幽默与智慧的语言所折服。更重要的是能新增很多有意思的历史知识,而且罗胖子总能把这些历史讲得妙趣横生,发现历史里的

  • 5、 罗辑思维读后感

    《罗辑思维》常给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让你受到启发。你未必全部赞同它的观点,但它眼界之开阔,思路之新颖肯定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罗辑思维读后感,请仔细品读。

    罗辑思维读后感一

    《罗辑思维》聚合的不仅是精彩内容,更是一群有想法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在知识中寻找见识!”!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看完《罗辑思维》,(.)深深地被罗胖开阔的视野、敏锐洞察力以及极具机智幽默与智慧的语言所折服。更重要的是能新增很多有意思的历史知识,而且罗胖子总能把这些历史讲得妙趣横生,发现历史里的一个关键的小知识,小发明,可以由点及面地影响着无穷尽的未来!如果当时罗胖做我的历史老师的话,估计我当时历史成绩可以提升一大步呀。而且看完《罗辑思维》后我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太无知了,太愚昧了,不说了,一说都是泪,赶紧恶补知识去。

    我们平时从各个方面获取信息和知识,但获取后怎样吸取营养呢?得到什么收益呢?《罗辑思维》常给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让你受到启发。你未必全部赞同它的观点,但它眼界之开阔,思路之新颖肯定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罗辑思维读后感二

    读了几页《罗辑思维》,却再也读不下去了,作者的观点真的很难让我认同。我在想为什么老师会觉得这本书好看呢?但凡读过一些书的人,稍微有些学识和见地的人都不会认同书中的观点的吧。可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呢?徐小平——大学时期我心目中博学多识的人,也是推荐人之一,这真的是他的本心吗?

    近年来各大网站涌现出了各种以作者命名的脱口秀,以此来表达作者自以为”独特”的观点,来博人眼球吸引观众。其实每个人的观点都能称之为独特,而这种独特最终会赢得众人的认可令人刮目点赞还是换来一片哗然被人骂做sb,就要看作者是否真的有没有两把刷子了。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我看这个罗老师只是徒有其名罢了。

    当初的《百家讲坛》为什么受欢迎?因为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让年轻人静下心来好好地拿起一本书来读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面传身教的讲学,就像古时

  • 6、 罗振宇2016-2017跨年演讲观后感

    罗振宇2016-2017跨年演讲观后感 这篇文全宇宙独一无二。不是简单的总结,也不是文字报道,那些都有人做了。我会记录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文章图片是我和一个小学同学,我俩好久没见,今晚聚了一下。 1. 看直播,有广告 在深圳卫视看直播,每到放视频的点,深圳卫视就放广告,让我非常不爽,第一次插广告的时候还爆了粗口。不过第二次就接受这个事实了,回头看录像吧。下次跨年演讲,我一定不看电视了。 2. 感到被理解 像去年一样,罗胖说了很多抒发创业者情感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下面两句: (1)创业者的世界只有两样东西:有待解决的问题,正在尝试的方法。 (2)创业是什么?从悬崖上跳下来,在落地之前,组装好一架飞机,然后驾驶着飞机向新的地方飞去。 我感受深,是因为我一直被人说太冒险、太断绝自己的后路。尤其是我在最近两个月,给自己定了非常夸张的2016年的目标,夸张到我现在自己都害怕、很焦虑,生怕达不到目标,导致我当时承诺付出的代价。 但是罗胖的话,让我感到了安慰。原来这是我们创业者的常态,甚至是一生的宿命。 3. 父爱算法 这个我印象非常深。父爱算法,是罗胖对知识服务概念的升级版解释。 传统的服务就是母爱算法:你要啥呀?妈妈都有,都给你。 父爱算法,是乔布斯式的:儿子,把你手里的东西扔了,跟爸走,给你看更好的东西。 吴伯凡老师说:用户不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付钱,但会为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付钱。 罗胖说:最好的服务,是给你还不知道的好东西。 这让我对保险服务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在看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构思完了2017年我的保险服务转型,这个构思在罗胖讲的智能革命之处有了启发式成果。 4. 智能革命 智能革命跟人类玩儿法完全相反。人类是通过简化世界来理解、处理问题,而人工智能是通过复杂化。 罗胖举了个例子。人会把人分类:住朝阳区的人,20-30岁的人,男人,白领之类的。人工智能不用,有多少人,就提供多少种服务也就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服务,因为机器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它不怕麻烦。 罗胖还有一句话让我很震惊。这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就是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罗胖说,李世石战胜了阿尔法狗后,去接受采访、吃东西、睡觉,然而阿尔法狗就像邻居家的孩子一样,在你休息的时候仍在学习,以致于第二天两人再次对阵的时候,李世石没有进步,但是阿尔法狗已经自己跟自己下了一百万盘棋。罗胖说: 仅仅是一夜之隔,李世石再次
  • 7、 罗辑思维读后感400字

    《罗辑思维》一书由罗振宇所著,是关于他的节目的讲解,引起了大量的人观看和大量现象级话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读完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罗辑思维读后感400字,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

    《罗辑思维》是闺蜜搬家的时候送我滴,**之前也有关注**的公众号,但是从未详细阅读过,在这之前,关于**的思维、点评褒贬各一,喜欢的很喜欢,厌恶的很厌恶~

    **也搜了一下网页,有不少罗粉由衷的表示,很喜欢**的风格,但是对于**推荐的书,表示不认同,推荐的书适合不同层次的人看,不适合所有人;

    这点**倒是觉得没什么,你觉得适合自己就看呗,不适合就别看呗,有啥大不了的。

    来说说这本《罗辑思维》,分代序、19集内容、致谢;代序是申音写的,应该是《罗辑思维》的合伙人,反正是举足轻重的人,介绍来《罗辑思维》的来历。

    第一集没有特定的介绍一书,但是有提到《红楼梦》和《石头记索隐》,算是一个引子吧!第二集到第19集,每篇都会介绍书籍,古今中外,各种文章都有。

    在知识中寻找见识

    这是**对此书的概括,应该也是他的见地吧!

    都说太高调不好,不过**认为,现在的互联网时期,你要么低调的超级有内涵,没有那么就高调到让人发指吧,有何不可呢!

    看**现在的照片,真的胖了好多啊,怪不得叫**,健身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是公众人物,哈哈哈~瞧瞧**这世俗的眼光,多么的犀利。

  • 8、 罗辑思维读后感1200字

    《罗辑思维》是一部由罗振宇著作的书籍,也是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创作,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讲述了互联网时代对我们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前段时间闲来无事,突击看完了《罗辑思维》。本来想着看完之后,写篇读后感的,但是犹犹豫豫了好久,却终究没法下次笔,读完之后感觉感慨万千,仿佛收获满满,又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

    细细回想,方知那所述的一个个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早已嵌入了我的脑海,一点一滴都已了然于心。于细微处见真章,小故事中往往蕴含着大哲理。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将需要表达的观点于无声处地传递给了读者,以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共鸣。

    今天我想聊的是文中所讲的一个晚清正直家李鸿章。也许一听到这个名字,大部分人都没有好感,因为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书中,对于他最多的描述可能就是:xx年,清朝政府代表李鸿章与xx国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xx条约》所以我们大部分人都早已习惯性地对他贴上了汉奸的标签,打上了卖国贼的烙印。当然,我也不例外。

    然而当我看了《罗辑思维》里面关于李鸿章的一章,却彻彻底底颠覆了我对于李鸿章的认识。好奇心使然,让我又忍不住度娘查询了一下关于他的平生和野史。于是了解的越多,就越刷新了我对他的看法。

    我们评价一个人习惯于用现有的是非标准去评判当年人的是非对错,所以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比如,我们今天来评判岳飞,能说因为当年他抗击的金人实际上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民,就说他不是民族英雄吗,这一点,至少我是不认同的。真正地认识一个人,就要穿越到当时一人一时的具体情境中去分析,去评判。

    《罗辑思维》中对于李鸿章的描述是这样写的迷茫时代的明白人。我想通过他的故事,让我其中学习到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每个人都有对手,也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但切记沉在其中难以自拔。佛曰,冤家宜解不宜结,放下过往恩怨,放下心中执念,那些退一步,海阔天空。

    做任何事情时,我们都应该学会从事件的本身出发。对事不对人,要充分考虑整个事件的发展和脉络,人际关系可以作为我们处理一件事物的外力和辅助,但却不能成为捆绑我们的依据。

    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昨天的太阳永远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我们不该沉湎在过去的泥沼里不能自拔。已经过去的,学会总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那才是对待过去

  • 9、 罗辑思维读书笔记600字

    《罗辑思维》是闺蜜搬家的时候送我滴,小婕之前也有关注罗胖的公众号,但是从未详细阅读过,在这之前,关于罗胖的思维、点评褒贬各一,喜欢的很喜欢,厌恶的很厌恶~ 小婕也搜了一下网页,有不少罗粉由衷的表示,很喜欢罗胖的风格,但是对于罗胖推荐的书,表示不认同,推荐的书适合不同层次的人看,不适合所有人; 这点小婕倒是觉得没什么,你觉得适合自己就看呗,不适合就别看呗,有啥大不了的。 来说说这本《罗辑思维》,分代序、19集内容、致谢;代序是申音写的,应该是《罗辑思维》的合伙人,反正是举足轻重的人,介绍来《罗辑思维》的来历。 第一集没有特定的介绍一书,但是有提到《红楼梦》和《石头记索隐》,算是一个引子吧!第二集到第19集,每篇都会介绍书籍,古今中外,各种文章都有。 在知识中寻找见识 这是罗胖对此书的概括,应该也是他的见地吧! 都说太高调不好,不过小婕认为,现在的互联网时期,你要么低调的超级有内涵,没有那么就高调到让人发指吧,有何不可呢! 看罗胖现在的照片,真的胖了好多啊,怪不得叫罗胖,健身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是公众人物,哈哈哈~瞧瞧小婕这世俗的眼光,多么的犀利。 ps: 万恶的洋娃娃,小坏蛋,当然也怪小婕自己不克制自己的嘴巴,拼命吃甜食拼命吃蛋糕,然后变成了妊娠期高血压,昨天本来可以入院转胎的,然后也成了泡影; 背了24小时的血压仪,还要测24小时的尿蛋白,血压倒是下来了,但是血检胆固醇啊啥的比之前都高了,看看明天的尿检,到了37周,各种事情都来了,希望医生不要放弃我! 小婕都没放弃自己,你们为什么要放弃小婕呢!!!

  • 10、 《罗辑思维(全集)》读后感_800字

    《罗辑思维(全集)》读后感800字

    读完全书,感受最深的就是曾国藩先生的那句话——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真是好境界!

    反思自己,有时候,要么纠结于未来的事,或恐慌或担忧……,要么纠结于过去的事,或难过或悔恨……,对当下的事反而不能专注于心,于是当下又变成了过去……

    其实,在未来到来之前,一切都是变数,我们可以畅想未来,根据自己的目标、规划,努力奋斗,但是为了未来的事而给自己带来负面情绪,真的是庸人自扰,将自己带入了那种未成定局就先自我臆想的状态中,提前让自己遭受负面情绪的侵蚀,如果认定了会发生不好的事,那么反正迟早也会发生,发生的当下好好伤心难过就是了,何必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先自己入了角色,增长痛苦期呢?这样想想,也觉得自己那些时候的可笑。

    对于纠结于过去发生的事情,为其伤心难过,这该说自己是恋旧呢?还是傻呢?明知事已成定局,无法改变,又何必沉迷于过去呢?可以从过去的事情中反思总结,从中成长,但不能还是活在过去中,总要面对现实,时间就这样在缅怀过去中浪费掉了。

    再反观当下,当下总是被冷落,当失去当下的时候,又去缅怀,这样想想,人也还真是奇怪的动物。

    何时才能学会珍惜呢?为何要等到失去之后才懂得——哦,原来自己当初拥有的时候是那么的幸福,这时候,过去的不珍惜又变成了现在的悔恨和遗憾,这就像一个死循环,但当你懂得珍惜的时候,这个死循环就会被打破,即使失去,也不会自责悔恨,因为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过,失去并不是自己的错,是不珍惜自己的对方不配拥有,反之,若拥有时不珍惜,那么失去也是必然,不要责怪对方,再难过悔恨也是活该,是自己不配拥有,这个时候,就要反思自己了,不要再沉湎于过去,要以更好的姿态专注当下,面向未来,这样就会看淡得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难吗?难,但不是做不到,愿自己,愿更多的人能够修炼出这样的境界 !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06

  • 2023-02-10

  • 2019-11-16

  • 2019-11-04

  • 2023-02-02

  • 2019-11-03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1-16

  • 2019-11-04

  • 2019-09-25

  • 2021-08-29

  • 2021-04-24

  • 2019-09-21

  • 2019-10-28

  • 2023-04-18

  • 2021-04-23

  • 2021-05-05

  • 2021-05-05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5-0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4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2024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