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绿箭观后感 > 地图 > 绿箭观后感,2024绿箭观后感
绿箭观后感

(共 4163 篇)

  • 1、 [观后感必备]绿皮车观后感汇总(7篇)

    当一个人观看了部影片之后都会有所感悟,在观赏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后感必备]绿皮车观后感汇总(7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绿皮车观后感(篇一)

    看完后,感触很大。

    影片的故事起伏不大,是仅仅的叙事,却给人深深的震撼。

    两位主人公的几次上车下车,预示着两人之间的微妙改变。

    从拿到手的绿皮书开始,肯德基、幸运石、写信、遇难、化险,在走走停停的过程中,两个人逐渐敞开心扉,接受自己,解除偏见,互相尊重。

    刚开始托尼对黑人的成见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影片开场不久就扔掉了两位黑人员工喝过的杯子。到后来成为雪利的司机,他从开始的桀骜、偏见,到后来见证了雪利的优秀,接受了雪利的优秀,同时被这种优秀所感染。

    雪利本身是个足够优秀的人,一般来说跟托尼这个老粗在一起理应学不到什么,但他却得到了走出孤独的勇气。

    在电影中随着旅途的进行,我们能看到两人相互影响,不断改变与成长。我觉得,这种看得见的成长才是最打动人的。

    在影片中,雪利博士是一位极富教养的钢琴家,理智地克制自己所有的情感,将自己训练成一位优雅而忧郁的贵族。然而这样的他,是不快乐的。他属于黑人中的异类,白人中的笑话,他永远无法融入这个世界。然而托尼出现了,他拿着炸鸡告诉雪利:“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都要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

    最终,雪利博士敞开心扉,接过了托尼的炸鸡,走出了寂寞,更是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影片的结尾,雪利敲开托尼家的门,当托尼向家人介绍雪利后,寂静无声,面面相觑。而下一秒,众人欢庆,将雪利拥入房间。托尼的夫人拥抱着雪利“谢谢你帮他写那些信”与“谢谢你把丈夫分享给我”相呼应,是如此温馨。

    绿皮车观后感(篇二)

    临近三八妇女节,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当天下午会放假哦!三八节早上,妈妈对我说,下午你和同学去看电影《绿皮书》吧,它得过奥斯卡金奖呢!一听是看电影,我来了兴致,而且评分9。6的好电影呢!

    下午和同学约好,我们来到万达影院。这是一部喜剧,讲述了白人托尼找到了一份工作——做一个黑人演奏家的司机。一路上风景优美,曾几次因钢琴家雪利是黑人而受排挤,托

  • 2、 热门精选:绿皮书观后感(5篇)
    绿皮书观后感(篇一)

    窗外下着小雨,慵懒地躺在床上看了一部电影《绿皮书》,看完电影整个内心非常地平静,感觉自己也被治愈了。甚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要每周都花点时间看一个电影。

    记得很久以前,我去参加一个秋招的面试,面试官是某房地产公司的营销经理,于是我问他最喜欢的营销类书籍是什么,他说,我很少看书,但是我每天都看一部电影。

    好的电影就是如此,我们通过导演的镜头,看到了不同地方的美景,体验了一把别人的人生的感觉。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今天的正题吧。

    故事的主要脉络很简单,讲述了白人司机和黑人音乐家南下巡回演出的故事。为什么强调了黑人和白人呢,因为故事发生在上世界60年代,种族矛盾突出。

    影片的一开始,我们的主人公托尼就展现了他非凡的社交能力,很能应付人际关系,博士雪利也体现了他的礼貌优雅和涵养。旅途开始,托尼就被塞了一本《绿皮书》——黑人旅行指南。

    雪利不许托尼多讲话,不许他抽烟,不许他偷东西,不许他乱扔垃圾。一开始托尼迫于他是老板不得不服,后来听了雪利的演出后,被他征服。

    雪利也开始教托尼写情书,教他忍耐有礼貌,托尼也帮助雪利走出监狱困境,帮助他减少了内心的自卑感,融入到黑人的生活世界里。

    一开始的雪利总是在忍耐,到了最后一场演出的雪利已经建立了自信,他非常坚定地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拒绝了演出,来到了黑人专属的酒吧放飞了自我。

    电影一直在做反差对比,突出了当时的整个大环境。但又是非常地治愈的,不管是两位男主之间的和解,还有他们内心与自我的和解。看完电影我非常地宁静,感觉自己也有一些被自己接纳和解了。

    绿皮书观后感(篇二)

    前不久,我去看了电影《绿皮书》。我想,爱看电影的人,一定都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毕竟,《绿皮书》在今年,也是被提名了奥斯卡金像奖的了,网上评分,也是很高了。

    首先,这是一部有关种族阶级的故事。在美国的1960年代,还是有着种族的偏见的。而“绿皮书”,记录的都是黑人们可以居住的旅店和餐厅,因为有些店铺是不接待黑人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想,才会有“绿皮书”的存在。

    全剧中,我最感动的一幕,便是音乐家黑人的那句“暴力永远不能取胜,保持尊严,才能赢得胜利。”尽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还是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换作是我,怕是只会感到不公吧。我们在遇见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难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为此感到恼怒,甚至大打出手。也许,你会说是别人的错,但是我们

  • 3、 值得分享: 绿皮书观后感大全860字
    绿皮书观后感(篇一)

    窗外下着小雨,慵懒地躺在床上看了一部电影《绿皮书》,看完电影整个内心非常地平静,感觉自己也被治愈了。甚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要每周都花点时间看一个电影。

    记得很久以前,我去参加一个秋招的面试,面试官是某房地产公司的营销经理,于是我问他最喜欢的营销类书籍是什么,他说,我很少看书,但是我每天都看一部电影。

    好的电影就是如此,我们通过导演的镜头,看到了不同地方的美景,体验了一把别人的人生的感觉。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今天的正题吧。

    故事的主要脉络很简单,讲述了白人司机和黑人音乐家南下巡回演出的故事。为什么强调了黑人和白人呢,因为故事发生在上世界60年代,种族矛盾突出。

    影片的一开始,我们的主人公托尼就展现了他非凡的社交能力,很能应付人际关系,博士雪利也体现了他的礼貌优雅和涵养。旅途开始,托尼就被塞了一本《绿皮书》——黑人旅行指南。

    雪利不许托尼多讲话,不许他抽烟,不许他偷东西,不许他乱扔垃圾。一开始托尼迫于他是老板不得不服,后来听了雪利的演出后,被他征服。

    雪利也开始教托尼写情书,教他忍耐有礼貌,托尼也帮助雪利走出监狱困境,帮助他减少了内心的自卑感,融入到黑人的生活世界里。

    一开始的雪利总是在忍耐,到了最后一场演出的雪利已经建立了自信,他非常坚定地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拒绝了演出,来到了黑人专属的酒吧放飞了自我。

    电影一直在做反差对比,突出了当时的整个大环境。但又是非常地治愈的,不管是两位男主之间的和解,还有他们内心与自我的和解。看完电影我非常地宁静,感觉自己也有一些被自己接纳和解了。

    绿皮书观后感【篇二】

    电影《绿皮书》里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严重的时代。

    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南部多州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对于黑人多有歧视性政策。而《绿皮书》就是为这样的歧视而诞生。它全称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它详细标注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许”,帮助黑人同胞们规避风险。

    电影名《绿皮书》是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格林编写了这本小册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电影的两位男主角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一位是著名的黑人音乐家唐,一位是在夜总会打工的白人托尼,被召来当唐的司机。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现了很多层面的纠葛:种族歧视、同族不

  • 4、 [参考范文]绿皮书观后感集合6篇
    绿皮书观后感【篇一】

    当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在想可能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人得到了一本表皮是绿颜色的书,书中有一张藏宝图。然后围绕这本书展开寻宝之旅。但看完电影,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黑人博士钢琴家唐,他拥有极好的艺术才能。可他在拥有了一个自己单独的演奏厅和每天数百名的观众后,却请了一位叫托尼的失业白人做司机,开始了历时两个月的南方巡演。整个过程中他基本上每天都在演出,但观众的掌声,嘉宾对他的称呼,大家对他的尊重,都只存在于舞台上。一下台,唐在白人眼中仍是老黑”,甚至是当时欧洲盛行的黑奴”。

    托尼作为他的司机,免费看了他的每场演出,也亲眼目睹了唐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在台上受人尊敬的钢琴家,下了舞台不能进白人的厕所,不能进白人的餐厅,甚至不能进入正常的更衣室。托尼既为别人对唐的态度而气愤,又为唐放弃了安稳而受人尊重的演出厅,而来做巡回演出而不解。

    终于,在影片的最后,托尼在唐的一位搭档口中明白了唐这次巡回演出的目的。原来他这次巡回演出是为了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改变白人对黑人的看法,为黑人争取更多的尊严,也让黑人受到应有的尊重!当知道这些,我对唐肃然起敬!

    这部电影反映了欧洲严重的种族歧视。与此同时,我也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和平、友好、平等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有56个民族,虽然也有语言、相貌、服装上的差异,但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在祖国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是一部引人深思,让人感动的电影,我把它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去观看。

    绿皮书观后感(篇二)

    电影《绿皮书》里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严重的时代。

    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南部多州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对于黑人多有歧视性政策。而《绿皮书》就是为这样的歧视而诞生。它全称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它详细标注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许”,帮助黑人同胞们规避风险。

    电影名《绿皮书》是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格林编写了这本小册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电影的两位男主角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一位是著名的黑人音乐家唐,一位是在夜总会打工的白人托尼,被召来当唐的司机。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现了很多层面的纠葛:种族歧视、同族不平等、主仆之间、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

  • 5、 实用范文: 绿皮书观后感汇总6篇
    绿皮书观后感【篇一】

    《绿皮书》讲述的是一个粗俗暴力的白人托尼,为世界上优秀的黑人钢琴家唐开车,向南方做巡回演出的故事。

    影片中有好几个片段,讲述的是因为店里的老板、服务生看唐是一个黑人,所以不让他上洗手间、去餐馆吃东西。这就是当时最严重的问题——种族歧视。但他身为一个黑人,也要维护自身的权益,况且他还是被邀请来的嘉宾,理应接受较好的服务。所以他总是不赞同他们的作法。

    他的一次次演出,目的是是想要消除白人对黑人的不公平对待。

    在影片的开始,作者抛下了一个疑问:托尼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唐放弃在纽约第三大道的三倍薪酬,且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却选择艰难地在美国陆地上行走、闯荡。而在影片快要结束时,唐三重奏的音乐伙伴给出了答案。

    他说:“因为光靠天赋是不够的,改变大众的想法需要勇气。”唐正是因为怀揣这样的勇气,才会拿着绿皮书,用音乐来改变人们对黑人的认识。

    从整部电影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唐是一个十分高雅的人,但是唯独在一个片段中,我们才看到了真实的他。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托尼邀请他一起用手吃炸鸡,但是唐觉得这是一个不卫生的行为,经过托尼的一次次强烈推荐,唐也无法推脱,于是大胆地放下姿态,啃着炸鸡。然后也学着托尼将鸡骨头扔在窗户外。

    作为一个黑人,他学会与自己的同胞一起,在黑人酒吧大肆享受音乐的乐趣。而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人,他学会捍卫自己的权益,当对方不允许自己在餐厅内吃饭时,取消演出。这都是敢于面对自己,接受事实的表现。

    都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但孤独的唐从来不与自己的兄弟联系。他认为即使哥哥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都没有来找自己,便也不愿做那个主动的人。

    但托尼却看得透彻:“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既然有勇气去改变世界,改变自己又何乐而不为呢?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活,尊重与温暖便会向你走来。

    绿皮书观后感(篇二)

    《绿皮书》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由黑人邮递员维克多雨果在美国白人至上运动的1962年编写,旨在帮助黑人同胞们在旅途中找到可以供其入住就餐,乃至上厕所。

    绿皮书,自由的指南。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窥见美国种族歧视环境下黑人与白人人格的不平等。雪利是声名远扬的钢琴演奏家,他可以在白人餐厅中演奏他的音乐,获得掌声。却无法使用餐厅的洗手间休息室等,因为在当时,许多餐厅专供白人而不允许黑人使用,黑人想上厕所也只能提前规划,避免踩到

  • 6、 绿皮书获奖引争议?绿皮书观后感

    不得不说《绿皮书》这部电影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获得之作是没问题的,虽然电影中有着一定的正直色彩,但这是赤裸裸反映现实的,即使我们在嘴上强调着平等,但是实际行动上还是会存在这很多差异性。电影之所以有深度,大概就是由小见大,给我们现实的思考。

    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我不止一次见到《绿皮书》的名字,最近一次听到是章子怡在两会上提出国内也应该学习像绿皮书这样的影片,从小人物出发讲述真实的故事,这样更能打动人心。听名字和部分剧照,给我的直面感受是一部小制作的剧情片,看到的有限的剧照里,车和炸鸡,两个人,伴随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我猜测这大概关于家庭?关于梦想?关于守候?

    在开场不久后,我终于了解到,绿皮书指示着上个世纪60年代黑人可居住的宾馆,影片所探讨的方向,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关于种族歧视相关的话题并不少见,但是这部的细腻剧情和人物设定以及真实来源都更加令人动容。

    一个举止体面的黑人和一个行径粗鄙的白人,雇佣关系。

    影片中对于黑人的歧视是随处可见的,高档餐厅,宾馆禁止出入,在一些日落镇晚上不被允许出现,酒馆中被殴打,时刻伴随着讥讽的目光。年代恰好设定在解放奴隶宣言颁布后的100年,1862-1962,100年过去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甚至在今天,歧视也没能完全消除。就比如我刚才一直在想,是否存在一个对黑人更礼貌的称呼,我没能想到。

    对于种族的歧视是如何产生的?如果仅仅是肤色,一白遮百丑的观念全球通用,雪白的皮肤令人看上去更加高贵,而黑色皮肤令人联想到不洁,可能人类确实存在这样的天然审美,但应该只是最浅显的一层。我想可能更多还是跟教育程度,地域因素有关,一方面除了基因,环境的影响,靠近赤道的地区也就是非洲常年炎热,而欧洲大陆尤其是北欧大多严寒,可能板块迁移过程中地理环境决定了部分肤色,而非洲在我们的印象中常常与荒凉、炎热、贫穷关联。非洲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非洲还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林业、农业等资源,为何现在会如此落后?

    我想一方面是和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带来了干旱和疫病,还有长期的种族冲突为非洲发展带来障碍,另一方面就是长期的殖民,从世界发展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圈中非洲提供的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和材料,从15世纪开始到1960长达五个世纪的殖民使得非洲很难再追赶世界步伐,而且重要的历史节点带给国家及地区的改变不是几个一百年就能弥补的

  • 7、 影片《万箭穿心》观后感

    影片《万箭穿心》观后感

    最近有时间看了把《万箭穿心》又看了一遍,感觉和上次看的感受又不一样了,估计再看一遍还是不一样,以下是《万箭穿心》观后感 。

    我妈一直不喜欢颜丙燕,理由就是这个演员出演的角色总是不讨喜的,用东北话说都是欠儿登,所以这样一个演员出演李宝莉这个人物导演真是慧眼识珠,角色的市侩、粗糙、坚韧被颜丙燕演绎的饱满而不着痕迹。但真正震撼我的是故事中生活的真实和复杂,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每个人伤害过别人,每个人也都是受害者。很难用好人和坏人界定。

    有人说这段悲剧源于李宝莉的性格,但我觉得不然,她就是这样一种人,刀子嘴豆腐心(这点在原小说中更明显),能不能消受全在于你,如果她一开始就找了一个和她一样粗鄙的男人,生活又会是另一番光景,生活中我们看到多少骂街撒泼的妇女身后同样站着一个凶神恶煞的老爷们儿?你说是泼妇可有人当宝,在中国这样的妇女不在少数。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家庭就是他们的信仰,为了这个家,李宝莉们变得自私,市侩,粗鄙。当然,李宝莉对丈夫的报复显然是很不妥当的,这种做法源自于她的性格,其实也源于她不想失去丈夫,即使用这种极端不理智的方法。李宝莉的悲剧在于不会爱,不懂得爱,看不透爱,放不开爱。

    马学武到底是不是个受害者?作为一个曾经的乡下人,年轻时倾慕于李宝莉的美貌,苦追到手。可他不知道这个出身于买菜人家的姑娘当她青春不再的时候,曾经的活泼只能被生活演变成泼辣,于是他受不了了,提出离婚,找了情人。以致最后彻彻底底变成了妻子的一条狗,更在当得知真相后跳了江。马学武是可怜的,可他又是可悲、可鄙的,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婚姻是自找的;觉得李宝莉俗不可耐,可自己不一样英雄本色;找的情人是个典型的破鞋,本来就是成人无聊不堪的扯淡,事后马学武竟还愚蠢的向其表白。 说李宝莉狠心,可他自己的冷暴力对妻子又是怎样的折磨?而选择跳江自杀究竟是难道就是因为生活太痛苦?!如果是因为妻子报案,那只能说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观后感 )悲剧的种子是他自己种下的,性格中的懦弱,愚蠢,以及那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脆弱和矫情。他死之前难道就没有想到自己老娘和幼子?谁来养?还不是你恨死了的李宝莉?不给妻子留一句话的遗书,这种冷酷的无视和残忍的报复,足见这个人的可鄙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片中以知识分子面目出现的人都是冷酷无情的,马学武,马学武的妈妈,

  • 8、 万箭穿心电影观后感

    《万箭穿心》观后感

    《万箭穿心》是我看完第十三届百花奖小说所有作品后唯一一部最喜欢的,以前因为《树树皆秋色》而对作家方方印象深刻,《万箭穿心》更是让我对她敬爱有加。我想在此向我周围有兴趣的朋友强烈推荐这两部中篇小说,尤其是女孩子。如果对小说感觉不错,还可以在网上看看同名小说改编的《万箭穿心》电影,虽然是默默无闻的小众电影,但确实是我多年来看过的最震撼最心痛的好电影之一。

    我要说的是小说还是电影呢,嗯,一起吧,反正电影和文学,总是有共通的地方。我喜欢它的理由是:

    1,真实,接地气。《万箭穿心》无论是从场景还是生活细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那么地真实,那么有人间烟火。娓娓道来的,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人声嘈杂水货山寨货大行其道的汉正街,穿着搭配混乱没有品位的衣服大着嗓门张罗着兜售廉价小物件的可能是李宝莉,操着粗俗彪悍的武汉话个婊子养的的唾沫横飞的可能是李宝莉,街边小摊正大口咀嚼吞咽着蛋炒饭衣衫破旧的随便一个大妈可能是李宝莉,被老公背叛痛心却不知所措失去理智的女人可能是李宝莉,脾气暴躁心肠不坏勤俭持家的可能是李宝莉。。。那样的一份真实和平凡,市井气息,让李宝莉成为了一个符号,所看见的每一个普通的女人,仿佛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自己一步步走来却无法控制的命运。以点带面,唯有这份真实可以造就。

    2,武汉味道。武汉不止有鸭脖子,不只有热干面,不只有武汉大学,不只有长江,还有很多武汉味道的女人。武汉女人什么味道?《万箭穿心》里的李宝莉就有。她的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但是她总归是让人怜惜,又让人敬佩的。她一口一个婊子养的,却会手脚麻利准备出一桌好菜,她一边痛骂公婆打扰她的生活,却一边为他们的安全担忧忙着张罗床铺,她能以最愚蠢最意气用事的方式挽救她的婚姻,却也能为此咬牙承担最坏的结果。她骂起人来往死里骂,给别人留下伤害她自己却骂过就忘,甚至连别人为什么怨恨她都不知道。我感叹,性格决定命运,太刚烈必然伤人伤己,又敬佩,不是谁都有那份骨气和硬气与命运抗争,把万箭穿心的日子,过得内心坦荡,光芒万丈。

    3,命运感。找不到词来形容,只好说命运感。李宝莉说,她自己也没想到,那年的一个举报电话,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自己的。可是,那个举报电话是偶然的吗?她不打举报电话她会做什么呢?冷静一下回家装作没发生过?不可能,她刚烈火爆,自认为嫁给他算是亏了大本,怎么会受得了这个气?

  • 9、 《断箭》观后感:正中要害的箭

    《断箭》观后感:正中要害的箭

    也许每天你见多了这样的新闻,某某位高权重的人徇私枉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某某含冤被关许多年后发现居然抓错人在这样一个法治社会,人本性的自私与贪婪随时挑战着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也正是这样,所以人们更渴望司法的公正。

    对于很多人而言,如果司法不公正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大多数人会无力申辩甚至屈打成招,因为普通人实在无力与强大的司法机关抗争,更不愿意惹祸上身。而电影《断箭》里面的金教授却坚持着纯真信念和野蛮权力的抗争。不管是第一次因为想揭露同事出试卷犯错而被解聘的事件,还是第二次被诬陷射伤审判长,金教授都据理力争的证明自己的清白,不但如此,他还公然对审判长的决定和司法公正表示质疑,他这样做这无异于是对国家司法权威的挑战,仿佛一支正中 国家司法机构要害的箭,所以即使没有看完,结果也不言而喻了。

    电影《断箭》改编自韩国真实的社会事件。所以为了尊重真实性,结局并没有给观众惊喜,虽然结局没有惊喜,但是这部片子本身也算是一种惊喜吧。敢于直面真实社会现象,特别是呼吁司法公正的电影本身就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因为随时可能有变成禁 片的危险,而能顺利上映,则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包容。特别是自我批判的勇气。

    《断箭》的案情本身毫无悬念(真实事件没有了结果,单就影片描写的来看),金教授并没有射伤审判长,而审判长在证据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仍然判金教授四年的监禁。虽然影片本身无论剧情还是形式并不出彩,但是它的意义却大于了其他,虽然称不上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是绝对可以算是一部好电影。安圣基大叔的表演恰如其分,不愧为韩国的国民偶像,只是我没有搞懂为何导演要多此一举的在中间加一段如此邪恶的情节来折磨刚正不阿的金教授呢?

  • 10、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

    以下是绿皮书电影观后感,也许很多人都听过这部电影,知道这部电影是有争议的,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受还是很不错的,或许在外国人的眼中会有一些有色彩的东西,但是事实上,这就是一种现象,想要打破,道路还很长。

    自从尝鲜到百度网盘下载好的片子可以实现免费快速播放,我就养成了一个良好习惯,看电影,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忍不住想快速播放,觉得看懂剧情就行了,而且这样更高效(当然是节省时间呀)。

    你可能猜到了,会有但是。是的,绿皮书是越看越有味道,快速播放会影响观感和体验。所以,我就破天荒地以正常速度观看完了1个半小时多的电影,而且毫无枯燥之感。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电影的主要故事,那就是一位才华洋溢的黑人钢琴家和一个暂时下岗的意大利白人从互相排斥到成为好友的故事。

    电影所处的大背景是美国种族隔离时期。小背景是黑人音乐家因为要去南下巡演,需要招聘一名司机。意大利白人lip 因为超高的人脉得到了这份工作。

    一路南下的旅程让两人的感情逐渐变好,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各种不公。电影中的黑人只有在表演时才能受到尊重,一下台就会受到不公。他只能按照绿皮书 green book 上的指示,去指定的餐馆、酒吧。

    两个人的人格魅力也随之展现。黑人音乐家的修养与自尊心赢得了lip的青睐。lip 的处事能力非同一般,这样的能力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要的。

    电影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一些道理--要工资高,受点苦也愿意。既然做了工作,我只做工作职责内的事,并尽力做好。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11

  • 2022-12-18

  • 2019-11-06

  • 2021-06-02

  • 2019-11-03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1-03

  • 2023-01-13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11-03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6-29

  • 2023-02-23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3-03-24

  • 2019-11-16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2-12-10

  • 2023-03-31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绿箭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绿箭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绿箭观后感、2024绿箭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