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 > 地图 > 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2024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范文大全
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相关栏目
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热门栏目
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推荐
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

(共 9663 篇)

  • 1、 暑假作文:阅读《林清玄作品集》有感

    人人都在追寻成功,却忽略了真正的成功;成功即是更了解爱的本质,更懂得生命的美好。这句话是出自《林清玄作品集》。阅读完此书,我也对爱与美这两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三百篇余则寓言,三百余个富有哲理、充满创意的故事构成了这个人生寓言系列的作品。它阐明爱的本质与美的真谛,同时在书中也宣扬着作者以爱为灯,以美为光"观点。让人点燃内在的灯光,张开心灵之眼,得到爱的喜悦和美的自由。我想在赞美的同时,也让我通过这部最新力作从作者身上吸取了一些优点。

    在每一篇寓言后面的点拨小字里,时常能看见作者把一些他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收囊在里面,从而在进一步引出哲理、道理,由此可见,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大多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来;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懂得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的人;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善于从点滴中折射出无尽的深思,再而创造出一个个精彩的寓言。这也就其实我们:在我们忙碌地学习、生活之际,还应时常停下脚步,留意我们周围的点滴,从点滴中发现、获取、领悟。进而或许还能用我们手中的笔记录下或书写出引人深思的佳作。

    在那么厚的作品集中,给我留下的感受、领悟远远多过于拿书的厚度,但也总有那么几个寓言故事深深地烙在脑海中。《为骆驼剥皮》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勤劳的人却非常贫穷,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那么勤劳的人还那么贫穷,接着通过为骆驼剥皮这件事大家才明白这个勤劳的人却采用了世界上最愚蠢的办法,所以才使得虽勤劳却依旧那么贫穷的现象。可见,凡事都有它的方法,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只有正确的方法加上辛勤的劳动最终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硕果。《飞过村落的乌龟》则是讲一只乌龟因忍不住飞过村落中无关人的议论,最终摔成了肉泥。这也就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相关人议论我们时,应该听听就过,保持沉默,不然就会向那只乌龟那样即使有再厚的壳也会摔破。

    在面对生命困境的时候,最好就是回到眼前的生活;任何保佑之类的都是精神上的安慰,关键还是靠我们自己我希望怀揣这些收获点醒,以后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

    初二:刘宇静

  • 2、 读《林清玄作品:没有感情,你就不要写作》有感_名著读后感900字

    林清玄先生是我国台湾省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一生中写了很多文章,以散文闻名天下,屡屡获奖,被荣誉为得奖专业户,他要么不参赛,一参赛,准得个大奖回来。但是,令人万分遗憾的是,这位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的著名学者于今年的一月二十三日在睡梦中安祥地去世了。但是,他虽已死去,但他的作品留下来了,并且书中所传达的精神必将会得到永生永垂不朽。今天,又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林清玄老先生的自传体文章《没有感情,你就不要写作》。

    作者林清玄在文中这样写道:好作品不是文学本身,而是从感情开始的,有真感情才会有好文章。感情从哪里来?从感受、感觉、感动来。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那你就不要写作。读了这段文字,我真是受益匪浅啊。我也有着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文学梦,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作家,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献给文坛。但是,我一直崇尚路遥、莫言这些作家那种忧郁的写作手法,也就是说用平凡的事情折射出整个社会。在我的心目中,对当今社会的一些人的做法什么尔虞我诈,什么你是我非,完完全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思想是的,没错,我是一个崇尚马克思主义观念的少年。但是,读了林清玄老先生这篇《没有感情,你就不要写作》,我明白了,社会上的的确确存在着不少的不良现象,可是,心灵纯洁的人依旧是有的,只要你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向所有的人祝福,你就可以脱离痛苦,安心地度过整一个人生。

    林清玄先生说:辛酸的少写点,趣味的多写点。辛酸的事情你棉被盖住哭下就好了。别人来看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开心,得到人生的希望。别人来看你的文章,那么痛苦那么辛酸,读完就走到窗边跳下去,那你当一个作家又有什么意义?我十分赞同这一句话,一个作家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要给予别人人生感悟,如果你写得是充满趣味性的,别人看完之后就会心中豁然开悟,恍然一醒,可以得到人生的启示。如果你写的尽是人间的痛苦、罪恶,别人看完之后心情就更槽糕了,即便成了一名作家,意义何在?

    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是林清玄先生终生的追求。他认为,你有一份快乐了,你就有责任把他给传承下去,快乐的火炬单靠一个人是不够的,只有你得到了传给我,我的到了传给他,他得到了又传给你,组成一个胜似复杂的欢乐之网。我们应不断地追求各种各样的更高一层楼的境界,你的内心的追求到底是什么,你得到的结果便是什么,让希望的光芒长存于内心,无非正是如此罢

  • 3、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800字: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我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超多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情绪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鼓声中虔诚祈祷

  • 4、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800字-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我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超多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情绪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鼓声中虔诚祈祷

  • 5、 林清玄文章的读后感

    林清玄文章的读后感(一)

    林清玄的散文有不同于朱自清的,他的语言相对朴实、通俗易懂。在我的语文课本里,有《桃花心木》这样一篇文章,也是出自林清玄先生之手,阅读后会明显感觉到,他的文章善用借物喻人的手法。

    林清玄先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他有一双擅长挖掘与发现的慧眼,可以从一个细微的现象甚至一个动作,通过奇妙的联想,从而得到许多受益匪浅的人生启迪。

    《发芽的心情》讲述的是林清玄先生在武陵农场打工的经历。他帮忙采摘秋季成熟的水蜜桃与梨子。一个月后,被采光果实的果树竟然已经在寒风中凋零落尽。农场主人告诉林清玄先生,每当一年的冬季,总会有一些果树像那样死去,而有的却能坚持到春天的来临。这一现象使善感的林清玄引起了深思,树就像人一样,有的人面临残酷冬天的肃杀,面对折磨甚至流下血心的汁液,却从不低头。有那些弱的,就无法坚持春天的到来。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的过冬,在流血之后还能枝繁叶茂,长出更美的果实。于是,林清玄先生便常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我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若是我们也能随时保持如此的心态,雨后的彩虹一定会很美吧!

    既是作家,便有超俗的情怀。《鳝鱼骨的滋味》则是林清玄先生对童年温暖回忆与对母爱的怀念。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吃鳝鱼,但是能干的母亲总是变着花样做鳝鱼骨汤给林清玄吃。溢满母爱的鱼骨汤,总是浓浓的在林清玄先生的心中流淌,直到现在仍然回味无穷。吃着饭馆里的鳝鱼,不禁回忆起以前蕴含着暖暖母爱的鱼骨汤。

    林清玄先生对生活与文字2020的敏感,源于他细致温柔的内心。情感是真挚不变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挖掘。

    林清玄文章的读后感(二)

    喜欢林清玄的散文,喜欢他的文字2020所特有的淡淡的香,犹如同封面上莲花般的馨香一样。每每走进他的文字2020,心也会跟着跌宕起伏,然后慢慢静下。暖暖的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关爱。翻开书的目录,那些题目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如:暖暖的歌、时间道场、莲花汤匙、友情的茶令我不由自主地翻开来津津有味地开读。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将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当读到《天真的心》时,我被文中的一段话打动了:在被造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在被误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

  • 6、 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

    说起写作文大家应该都会很有自己的心得,作文可以表达我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作文要符合文章的思想内容,不要有“题错”文,你在写作文是会经常毫无思绪吗?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是编辑为您准备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内容,敬请参阅本文!

    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 篇1

    以前的我,认为散文只是一种无趣的文章。觉得它没有小说那样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剧本那样幽默搞笑的点子。 可是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在图书馆里我和一位同学在找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可就在一瞬间,在我身后的一本散文书掉在了地下,我想要捡起它,那位同学就说到:“咦,你平时不是不喜欢看散文的吗?你就换换胃口呗!”我只好点点头。

    自从我看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散文书,就喜欢上了散文。其中散文中的许多语言,令我刮目相看。值得我去品味,值得我去欣赏。图书馆里读的最多的也是散文,其中最喜一爱一林清玄,钱钟书,朱自清,沈德鸿的文章。读林清玄的散文就像闻到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荡涤心灵。总能让你对人生有所感悟。喜欢林清玄的散文还 有一种原因是因为喜欢他书中的淡雅与脱俗。读他的文章虽然有时会有淡淡的哀伤,但是,哀伤过后更是对人生深刻的认识和启迪。这世界虽然富贵短暂,但只要我们愿意坚持一些更恒久的价值,就会发现还 是有许多事物愈久愈醇。----------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一浪一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有人常说,人生有三种美:人品美,心灵美,外表美。但是在我看来,外表美是最最没有价值的。自从读了《林清玄散文集》之后,我发现,只有人品美和心灵美同在,才是真正的美。这种美是一般人不能懂得的,只有深深地体会,才能发现一些人深处的美丽与善良。而这种美,只有在林清玄的散文中才能体会到。

    其中,在《林清玄散文集》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它叫《生命的酸甜苦辣》。这篇文章虽然在这本书里面并不是特别的出色,但是这篇文章在我眼里十分深刻。每一种植物,都有它自己的特一性一。酸甜苦辣,就仿佛是人生中的四个调料,甘蔗头尾皆甜,柠檬里外皆酸,苦瓜连根都苦,辣椒则中边全辣。这四种植物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特一性一。有些植物是与生俱来的味道,即使放在水深火热的锅里炒煮都无法改变它自己本身的味道。人生中如果只有甜,没有苦,那也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记得有一天,我与好朋友走在路上,她一直嘱咐我不要在路上看书,可我不听她的嘱咐,一直看书。在路上就摔了一跤,幸

  • 7、 林清玄读后感

    篇一: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三篇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一)

    有些东西使你不得不静下心来。——题记

    翻看林清玄的散文之前,对它的最初印象是想到了周国平,暑假里看过《周国平作品精选》,那本书让我觉得,它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的时候,它是平面的,使人想起时,脑中只有直直的平行线,那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枯燥的,干瘪的存在。但当你翻开的时候,才会知晓这里面到底是怎样一个复杂的多维世界。林清玄的散文虽不至于留给人硬板呆滞的印象,在翻开之前在脑海浮现的却也只是几笔粗线条而已。

    可是这样的书就是要让你去翻开,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张摇椅,一点阳光和几朵白云,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它们不似柜台上的畅销书,声名浮躁间,街头巷尾皆是议论。它们默默,默默地如白云,似流水,不会有成为焦点的时刻,却是常在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一个人心底繁杂的世界。

    亲情与乡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题。他写到浴着光辉的母亲,虽不是他的母亲,但天下的母亲一般的爱子心。就是一句宝贝不怕,便透露出一个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怀。某些感动就是从这些细枝末节衍生出来的,不必轰轰烈烈,就是那么一句话,而生活中所见到的也许比一句话更简短粗略,但却实实在在。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被人遗忘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真实的触动。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作者的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对于父母亲的爱,我们也是“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在这些尚在的时间里,也许我们应该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意,不带半点羞涩地毫无保留地道明,正像他们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爱。

    对于故乡,我其实是没有太多的感慨与在意的,毕竟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机会体会到思乡的离愁别绪。但作者在文中将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我忽然就觉得,也许它比我想的远有意义的多。作者说,他出门旅行时总带着一杯故乡的水土,那会给他力量,因为那里面承载的不只是故乡之爱,还有母亲的祝福。这是很实在的话,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不就是如此么?乡情中,更多夹杂的是亲情吧,对亲人对故友的思念。

    书中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阳光,也总让人心安,舒适。那些是字里行间的温柔,那些阳光是作者想要给予读者的最神圣的礼物。散文中多有关于阳光的字句,总带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享受,即便是周围没有阳光,但是心中却升起

  • 8、 《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1500字

    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

    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

    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

    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

    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

    不是在眼里。

    这是林清玄对美的体会,也是他对生活的体会。他用他心里的美写出了美美的文章,让人读后总有一种很美的感觉。这种美的感觉甚至不太能够说出来,读他的散文,感觉心会很自然得安静下来,有种淡淡的美感。那文字朴实无华,平淡而隽永,合上书却依然能够感觉到一份清新与自然。

    以前对林清玄的散文并没有太多的注意,偶尔读到也只是觉得好美。后来语文课轮流赏析自选的美文,我在选择美文时,在《读者》中看到了林清玄的《枯叶蝶的最后归宿》这篇文章,立刻被开头的那首小诗吸引了:不要只爱青翠的树枝

    树枝是会断落的

    要爱整棵树

    这样就会

    爱青翠的树枝

    甚至飘落的叶

    凋零的花。文中的枯叶蝶需要用看似枯叶的外表来保护自己,最终以枯叶的形式死去了。最初读的时候并不太懂,幸好有老师的帮忙,原来这枯叶蝶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处在枯叶与蝴蝶的界限上,也许我们不应该太过保护和隐蔽自己而变为真正的枯叶,要去唤醒心中的蝴蝶,创造飞翔的意志,勇于追求美丽。

    那次的课前演讲,让我喜欢上了林清玄的散文。当我带着一种安静的心境翻开他的散文集时,也会获得一份安静。我开始发现,那短小的文章里,却蕴含着很多深意,每一篇散文都那么值得回味。

  • 9、 林清玄迷路的云读后感

    篇一:《迷路的云》读后感

    无常是幻,无常市苦,无常是迁流不息,无常是变换不拘,无常是美,确是最苍凉的美。人人不免一死,如同每一片云都不可能停在相同的地方。题记

    《迷路的云》这本书揭示了人与人间的距离凡尘俗世的人情世故。正如他的书一样,林清玄是一个看透人心的人。书中一章名叫形式的短文,讲的就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心中肮脏的气息。

    虚荣,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书中的我有一位一爱一恶作剧的朋友,总是吧劣质的白兰地酒装在喝空了的轩尼斯xo的瓶子里。后来,他们家来了几个只知道牌子而没有品位的人。他们喝完以后就开始赞叹不已。

    这样的人喝的不是酒,是酒瓶!现代社会很多人就是这样,他们不懂酒,却又装懂酒;他们不懂衣,却又装懂衣。他们对名牌经已经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他们心里装的都是可笑的,令人唾弃的虚荣。更有甚者不是名牌就不穿,如此之人,迂腐到家了!

    伪善。有两个居士批评别的和尚虚有名声,文章不会写,说话又结巴,一文不值。接着,那两个居士谈到盖厂,胖居士让信徒先认捐千手观音,一只手一万,接着是柱子,一支柱子一百万,但实际上根本过不用这么多钱。胖居士大赚了一笔,见着人就下馆子,吃了几年都没吃完。后来,一个残疾人去找胖居士卖奖券,胖居士习惯一性一的让他走掉了!

    这样的人拜的不是观音,是罗刹!他们自己天天快快乐乐的生活,却全然不顾穷人的生死,连敬佛盖厂都是敛财的形式。但他们反而没有任何罪恶之感,在他们的心里,充斥着一个伪善、腐烂、失去信用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像云一样洒脱、纯洁的人?

    秋天的云是一种如何的美呢?

    它是那种繁华落尽见真淳,是无情荒地有情天,是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是诗歌里轻轻的惊叹号,是碧蓝大海里的小舟。

    但那样的美,有时也会让人落下泪来。

    篇二:林清玄迷路的云读后感

    云的变幻、云的颜色、云的惆怅...他对云的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那么丝丝入扣,让我不禁扭头看窗外天上的云,今天的天空格外蓝,太一陽一格外的耀眼,除了明晃晃的一片外,几乎看不出变化,只有在遥远的天际边在一一团一黄灰色的大气映衬下,能看到隐隐若现的几片云。我开始想象往日的云是什么样子,但可惜平时实在是关注的少,竟然脑子里没有一幅图画。

    他何以对云如此的关注?如此飘忽不定,如此变幻莫测的东西...我的思绪不禁又回到文章里,看着看着我懂了,他双亲已逝,背井离乡,其实他本身就是一朵飘忽不定的云,云迷路了,其实他自

  • 10、 《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

    作文就是反复构思撰写的一种文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发生的事写成作文。经常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有没有高质量的作文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篇1】

    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作者那易懂的语言,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哲理。

    在林清玄散文集中我最深有感触的是一篇名为在繁花中长大的孩子的文章。让我明白在美丽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心也是美好的。

    环境对人的熏陶感染甚是重要,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母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分不开的。所以做父母师长的要为我们千方百计选择和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因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成长,确实离不开它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能催发一个人上进,而一个差的环境呢?早在300多年前的明代,人们就总结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人若近贤良,如纸包兰麝,因香而香。人若近邪友,似柳贯鱼鳖,因臭而臭。”这说明,中华民族早已运用环境心理学的规律于教育与个人修养方面了。

    《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篇2】

    《清净之莲》这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无论是思想深度的表述,还是写作技巧的运用都是非常出色的。假如我们都“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复杂的世界”,那么“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这是《清净之莲》带给我的最初启示。读着《清净之莲》,似乎我的心也“平静如无波之湖”。

    当我开始读《清净之莲》的时候,作者的“偶尔”连续出场让我感到一个“偶尔”就是一朵智慧之莲。且看作者偶尔看到“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会想到“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且看作者回到家里,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会想到“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一种思绪”;……作者看到在山中小池塘里的一朵红色睡莲,从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的时候,竟然会想起“究竟要怎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呀!呀!一连串的偶尔,一连串的智慧之莲彻底征服了我。读着这篇散文诗,我有了深深的颤动。我在想,作者需要拥有一颗怎样的心灵,才可以如此敏感地感受世界,包容世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2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3-04-19

  • 2022-07-1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21

  • 2023-05-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5-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1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3-01-27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28

  • 2022-02-09

  • 2021-09-07

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
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大全,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2024,更多林清玄作品的读后感1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