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 > 地图 >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2024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推荐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

(共 6587 篇)

  • 1、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_1100字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1100字

    每个人的一生都期待拥有一段拥有激情般火热的爱情,即使飞蛾扑火,即使到后来真正相处后才明了一段拥有激情热烈的爱情如果没有好的性格的撑托,最后就如同烟花一般,你感受到了火一般的绽放,同时也要承担化作灰烬一般的黑暗。

    这本书让我有思考的空间,我又能找到思考的一种愉悦感受,唯有好的给人力量的作品能带来这样的感受。一直在思考尼诺和恩佐这两个男人,也好奇最后一本书里尼诺的性格的一种分解。尼诺如果出现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他一定也会同书里所写的那样在任何地方都充满了魅力。他懂得欣赏女生,对有趣的人也总能很快陷入一段热烈的爱情当中,而放弃前一段共同生活的伴侣。爱是真切的在爱着,可是永远让自己的心让自己的激情没有受到某些原则的带领。尼诺讨厌自己的父亲,却最后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与其说在爱别人,但是更爱自己。尽管很多人为那些同尼诺在一起的女人不值,但是我想她们都未曾后悔过,如果能去体验这样一生都难遇到的爱情体验,并且在看清爱情与生活的本质后,又能有能力与智慧从这段关系中成长起来,并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当作一种体验者的角色,跳脱出来看这段关系后,不管对莉娜还是莱农来说,都是一件对于人生体验来说是并不错的事情。

    当以上帝的视角去看去观察时,大多数女生会很欣赏恩佐这样的男人。他大概就是那种真正的体现了\\真情莫过于长久的陪伴\\,不显山露水的陪伴在莉娜身边,并且通过自己的上进心和自律在劳累了一天的工作后投入到另外的课程的学习,最后给予了自己和莉娜不错的生活,有保障的未来,也将莉娜从那种不爱自己的生活中脱离出来。可是人在其中又怎能体会到恩佐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呢,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希望恩佐也能得到自己想到的幸福。

    当思考尼诺的本性时,越发觉得追究溯源到最后都是性格与个性的培养,而开始思考原生家庭寄予每个人性格的造成。都说尼诺是个渣男,甚至豆瓣上还专门有帖子谈论尼诺的各种渣,但是有时又觉得现在尼诺的角度来讲也是痛苦的。他就是那种可以用尽十分去投入到爱情中的人,但是却没有任何能力可以让自己能对其中的任何一个人能够负责,并且担负起两个人共同的未来。可以任意撒播自己的精子,却又无法去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直面生活的苦难,永远在享受或者在逃避。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如同尼诺这样的男人呢,但愿碰到这样如同太阳般存在的男生时,女孩们既能享受在天堂般爱情

  • 2、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书评欣赏

    《离开的,留下的》是一部由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我和莉拉两个女人之间的躁动而又紧密相依的中年故事。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最终,我们都败在了不主动。

    明明很在乎的友谊,却因为对对方的妒忌而装作毫不在乎,或许这是成年人所谓的自尊心:我的不在乎会赢得你的回归。事实上,莉拉错了,莱农也错了,他们双方根本就没有表现出对对方的在乎或者说双方更容易伪装自我的感情,总之,我认为最初美好的友谊一切正朝着破灭的结局在发展,不过,谁知道呢,其实莉拉与莱农二人太在乎对方,但谁都不愿意先表达,什么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如此不在主动,既而走向终结。

    莱农对于爱情,与莉拉的过去一样,过于冲动,或许真的就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性,最后的举动给自己,更给家人带去了伤害,可怜了黛黛和艾尔莎,从小经历了母亲的背叛与出轨,伤口能治愈,但伤疤却是一辈子的痛。

    这让人无法理解的隐藏二十多年的单相思的爱情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代替了已经结晶的爱情,抛夫弃子的私奔,不顾旁人的劝解,一意孤行,在现在这种行为是被唾弃及败坏道德的最高点,我们无法理解莱农的心思,也许对于她来说,出轨是她对于自我压力、不幸、不公的放纵和释放,也许吧,尼诺也许同样是莱农释放自我的一个工具罢,无关爱情,却又是爱情的虚假体现,看似为爱不顾一切,实际是自我一切的摧残,最后的结尾,莱农还是和尼诺坐上了飞机,抛弃一切,是得到,但也是失去的,那些离开的和留下的,都是对于别人的伤害和自私的表现。

    故事还在继续,我想莱农所谓对尼诺的爱情会破灭,这是不贞,不被祝福

    沦陷在爱情的泡影中,莱农终将失去一切

  • 3、 关于离开雷峰的日子的读后感

    《离开雷峰的日子》读后感

    雷锋,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主义战士,他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无情,对待敌人像冬天般的寒冷,雷锋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乔安山是雷锋最亲密的战友,在雷锋同志牺牲以后,乔安山同志时时刻刻在实践着雷锋精神,他退伍以后,分配到铁岭运输公司开客车,在他的班车上面,他大公无私,助人为乐,有一次,站长想让乔安山开个后门,让自己的亲戚先上车,乔安山不仅没有同意,还把站长的亲戚赶下了车。站长就在领导前打他的小报告,不给他开客车,不让出站。可乔安山看到有那么多乘客在等,硬是把车开出门了。在途中,看到有一个孕妇难产,立即把她抬上车,往医院送,在车上逮到一个小偷,他把孕妇送到了医院,又把小偷送到了派出所。当公司领导想严肃处理他的时候,看到孕妇家属送来的锦旗,听到乔安山做的报告,只说了一句话:“明天也让乔安山给全公司做个报告。”记得还有一次,乔安山在开货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被车撞倒的老大爷,老大爷满脸是血,倒在雪地里。别人都不敢救,可乔安山急忙把老大爷抱上车,送到医院,可老大爷的儿女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让老大爷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后来通过调查和社会的大讨论,他终于洗清的不白之冤。他有一句口头禅:“要是雷锋在,他会比我做的更好。”他就是以雷锋精神时刻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儿女。

    现在,在江城南通,处处洋溢着雷锋精神,我们这里有许多好心人,他们有的向贫困地区捐款,资助贫困小朋友,让他们上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____“莫文隋”,不留自己的名字和地址,还有许多江海志愿者无私的为社会做出贡献,有的到边远地区支教,有的到贫困地区当医生,帮助落后的地方改善医疗条件。我们还有爱心司机,爱心车队他们都能帮助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都会伸出援手。在5.12大地震中,我们的志愿者奔赴灾区,开展救护,医疗,环境卫生,灾区重建等许多任务,让灾区人民感到温暖和幸福。他们就是现代的雷锋,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谁说雷锋牺牲了,他的精神大爱无边,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4、 舍不得离开的日记

    工作学习中处处都有作文的身影,写作文可以记录一个人当时的想法和经历。优秀的作文一般要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顺畅和叙述具体。如怎么去写一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舍不得离开的日记,带给大家。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舍不得离开的日记(篇1)

    我不舍得离开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有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个地方是我家乡的一个小村庄,四周有青山绿水,风景非常迷人。我从小就在这里生活,走到哪里都感觉家的温暖。这里的居民们都十分友好,不论是新老居民都是如此。

    在这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学习新知识,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我曾经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和学习,享受着快乐的时光。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走遍了整个村庄,我们一起采摘野果、在小河里游泳、在村庄的小广场上玩耍。这些美好的回忆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让我难以忘记。

    在这里,我也学会了许多知识。村庄里的老师们给我传授了许多知识,我在他们的教导下成长。我记得那时候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到村里大妈家里,和她一起做作业,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她会耐心地教我如何做数学题、背诗歌,让我在学科的学习上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成绩。

    在这里,我还结交了很多真正的朋友。我们切磋学习、互相支持、为彼此坚强。他们是我童年的伙伴,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的村庄虽然小,但温馨和睦,这是我无论如何不想离开的原因。我热爱这个地方,热爱这里的文化和人民。因此我不想离开这里,而是永远留在这里。

    舍不得离开的日记(篇2)

    我拿起那本已经磨损的日记本,轻声叹息。它已经成为我写下心情的信仰。这本便携的小书满载了我放过和留下、喜悦和忧伤的记载。它见证了我岁月的转变,见证了我成长的轨迹,更是见证了我在某些时刻如海洋中般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回忆起来,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坚持写日记。也许是因为我有一颗旺盛的心,总想把思绪灌注到字里行间。我记得那时候,我的父母经常带着我走遍旅游景点,让我伴随着大自然沐浴着阳光的温暖与湖水的清澈,静静观察人类、动植物的美丽,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与快乐。尽管我还年幼,但我渐渐地意识到,在那些美丽的瞬间,不快乐或者有思绪的我,都会寻找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来解放自己的情感。

    那时,我的字体还稍显稚嫩。我有时候会写出让我自己感动的话题,将一纸琐事变成有价值的点滴。例如,“今天顺利地拿到预期的奖学金”、“和同学一起庆祝

  • 5、 读后感大全——只留下背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文字在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中出现了两次,开头和结尾。

    目送既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也是一本书的名字。

    小时候,我们是多么依赖爸爸妈妈啊,他们就是我们的天下,他们那里有温暖的怀抱,甜蜜的乳汁,但这些随着时光渐渐地被抛在了风中。

    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当妈妈再次为我们递上毛巾,叮嘱我们记得带饭盒的时候,爸爸给我们讲三个小仙女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会不耐烦地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妈妈!别再讲那些骗人的故事啦,爸爸!

    他们会默默地点头,一言不发。

    有时候,他们硬要把我们送到校门口,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早早挣脱他们的怀抱,跑向校门,丝毫不去想背后那双疲惫的眼睛。

    再大一点,我们着急地想拍着自己刚刚长好的翅膀去飞翔,我们和朋友单独逛街,我们与朋友偷偷地聊一些敏感的话题,因为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

    我们觉得父母落后了,不知道最红的明星,不知道最火的游戏,不知道最时尚的品牌。

    我们想飞,但我们不知道,每次我们给爸爸妈妈留下一个背影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忧伤。

    我们想飞,但我们不知道,背后有一双眼睛,一双温柔地注视着我们的眼睛,一双饱经风霜的眼睛。

    我们远没有长大,我们还很小, 我们何曾知道,他们目送我们离去,一直满心希望着我们回头,满心希望着我们给他们一个微笑,以此证明自己付出的爱是有回报的。

    但我们匆匆忙忙,只给他们留下一个草率的背影。

  • 6、 前人给我们留下的阴凉 (400字)

    前人给我们留下的阴凉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在这个晴朗的夏日,

    马克吐温告诉我:

    在那

    灭国密西西比河上,

    有一个圣彼得堡镇,

    少年汤姆

    和他的伙伴们,

    就在这里。

    汤姆聪明又淘气,

    总想干些大事情。

    在一个夜晚,

    汤姆和伙伴哈克,

    去了墓地,

    在这里

    他们即锻炼了胆量,

    也目睹了一件事情:

    英琼乔杀害了医生,

    将罪名放在了莫夫波特的头上。

    这件事

    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也一直记在心里。

    终于,

    到了开庭审判这件杀人案,

    汤姆为了正义,

    也为了莫夫波特,

    上庭证明:

    法官,

    在7月14日的夜晚,

    我在墓地里看到了:

    英琼乔先生

    用十字架

    打晕了莫夫波特先生,

    并用那罪恶的双手

    杀死了医生!

    法官听了,

    将波特放走,

    将英琼绞死。

    证明

    罪恶是

    打败不了

    正义的!

    六年级:王子依

  • 7、 观《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感

    “雷锋”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子,一个永存的英雄,一个人民永远要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看了一部,有关雷锋刚死不久后的日子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和雷锋同班的战士,在雷锋死了之后,继承了他做好事的传统,成了“雷锋二代”做了很多好事的感人事迹。

    这位开车的战士一开始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有一点不良习惯。但他身边却站有了一位在那时已家喻户晓的人物—雷锋。他是他的班长,不仅从生活上还从部队学习中帮助他。可不幸的是在一次雷锋帮他指导出车时,他不小心把旁边的衣杆撞倒,打死了雷锋。领导关他禁闭时,他得知雷锋曾经帮他家解决困难,十分感动,这些事为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促使他成为二代雷锋做了很多好事。在这其中他有时还遇到了很多伤害,就连他儿子也觉得做好事不会有好报,反而会遭到不必要的麻烦。最后他们身陷困境时,一群青年志愿者帮助了他们,让他和儿子感到了世上的温暖,众多青年志愿者戴着小红帽推车的情景,成为了影片中最为感人的一幕。

    在现在这种一切利益至上的时代中,我坚信除了青年志愿者之外还会有很多像那位战士的群众,会在一个不知名位置上默默为大家做事,努力的奉献着自已的爱心,帮助每一个人解决困难。

    这其中已有很多人出了名,例如,海地地震时的8位维和警察,他们为了拯救海地人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还有已有47年党员历史的76岁老党员,在退休后仍发挥着余热帮助战士们干一些利索能及的事成了战士们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人。还有一些没有出名的。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现在版的雷锋—1楼的老奶奶。今年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大家都躲在了屋里享受着暖气棉被送来的温暖。就在这时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在我们正不想出门时和老伴二个人把楼前小道上的雪都铲到了两旁,使大家不会被滑倒了。大家都很感谢这位为他人着想的老奶奶。

    他们和影片中的战士以及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都是无私为大家奉献的伟人。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做到学习雷锋做好事为别人送去一份温暖让世界充满爱的普照,能发现自己身边的“活雷锋”夸他们一句“好样的”谢谢他们为大家付出的汗水回报他们的劳动成果。相信只凭借着这一小句话也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没有白幸苦。最后祝愿好人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美!

    丰台二中初一:糖@糖

  • 8、 观《离开雷锋的日子》有感
    观《离开雷锋的日子》有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在影片一开始,雷锋便离开了我们,而造成这个悲剧的正是他的战友--乔安山,从此以后乔安山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的传播雷锋精神。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正是有关乔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平凡经历。 1962年8月15日上午。雷锋的战友乔安山驾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突然,汽车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木杆子砸在右太阳穴上,当场晕倒在地,昏死过去。战友们将他送往医院救治,可惜雷锋还是离开了我们,乔安山哭了,雷锋的其他战友也哭了,他们为雷锋守灵,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就因为乔安山与雷锋的牺牲有关,与是他被关了禁闭,在这期间他收到母亲的来信,得知有关雷锋寄钱的事,乔安山当时觉得又感激又愧疚,从此他决定随时随地像雷锋学习,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便会伸出援手。只要是对人有益的事他就坚决去做,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只要是违反原则的事,决不会昧着良心去做,即便是得罪领导,被人嘲笑,被人诬陷,他也不曾后悔过。 作为雷锋的一名战友,乔安山同志时时刻刻以雷锋的做人做事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尽管由于他误伤了雷锋而受到许多人,甚至是他儿子的误会和责难,他没有理会这些,而是按照雷锋当年帮助他那样帮助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以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何谓雷锋精神,向世人宣告雷锋离开了我们,但雷锋精神却永远与我们同在。 他作为一名公交司机为难产的妇女改变路线,面对众人的赞扬时,他只是哽咽地说了一句:"如果班长还在,他会比我做得更好!"多么淳朴的人啊,那一刻我眼睛湿润了。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当一位买豆腐的老爹爹被车撞倒时,两个肇事者以找医生为由逃之夭夭,还有一个过路者,他的车与肇事者相同,怕惹祸上身,于是以帮忙追肇事者为由离开现场,接着乔安山开着他的货车路过,看到路边的老人,他立刻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还拿出自己的钱为他垫上了医疗费,等老爹爹的家人赶到时,他们不去找肇事者,又不想出钱,就把账都算到了乔安山的头上,诬陷他是肇事者,扣了他的身份证,并要他支付4万元的赔偿。面对老爹爹无奈的表情
  • 9、 观《离开雷锋的日子》有感(读后感大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读后感简单的说,就是看完书之后的感触写下来的文章。写读后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从中带来思考。对于读后感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写比较好?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观《离开雷锋的日子》有感(读后感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时,我的心犹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个和雷锋精神有关的故事。电影首先讲了雷锋之死,他的战友乔安山开着卡车过小桥,雷锋在一旁指挥。汽车不小心碰倒了一根木杆,砸在雷锋的头上。雷锋因抢救无效而殉职了。乔安山曾想过自杀,可他最后还是想通了:虽然雷锋死了,但他的精神没有死。

    在离开雷锋的日子了,乔安山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在开车的时候,看见一位被汽车撞倒在地的老汉。肇事司机早已逃跑了,他把老汉送到医院抢救,可老汉的子女们却因为不想缴纳高额的医疗费,故意让老汉说是被乔安山所撞的。乔安山心里很难受,儿子也埋怨他:“救人反被诬陷撞人,你真是自讨苦吃,以后别多管闲事了。”但他却坚持认为,做好事没有错。后来,那个老汉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这才说出了实情。乔安山也得到了表扬,好心有好报啊!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可生气了,这老汉的儿女们也真是太不应该了!别人救了你们的爸爸,不但不感谢,还诬陷别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啊!乔安山到没有发火,还挺平静,换作是我,可能早就受不了了。也许是乔安山想到了自己的战友雷锋,他想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还有一次,乔安山在跑长途的路上,车轮陷在了泥里。他拦了许多辆车,想找人来帮他,但没有一个人肯帮忙,除非他出钱。这真是金钱当道,没钱什么也干不了啊!难道钱就真的这么重要吗?后来,一位校长带着她的志愿者学生们帮助了乔安山,原来那个校长是雷锋当辅导员时所教过的学生。看样子,雷锋精神在现在社会里还没有完全消失,还有人愿意学雷锋,还有人愿意无偿地帮助别人。

    电影放完了,我沉思了很久。我觉得我们还是非常需要雷锋精神的,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学习他那种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像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时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可只要我们能互帮互助,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电影里面的一句话说得好,“雷锋虽然死了,但他可贵的精神却没有死。”让我们一起向雷锋学习吧!

  • 10、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一: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我的感触实在是很大,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反应了在当代社会,在离开雷锋的日子,我们的社会充斥着个人主义,金钱万能,损人利已,奢侈浪费,懒散堕落,并且这种思想同样也在大学校园中滋生蔓延。这一步电影非常具有教育的意义,虽然拍摄时间有十多年了,但是它的影响依旧十分大。 故事讲的是1962年8月15日,雷锋的生命在那一天定格,他的战友乔安山继续替雷锋,发扬伟大的雷锋精神,真实而客观地再现了乔安山在几十年的内心煎熬中顽强生存的艰难历程,影片中让我映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老爷爷被一辆黑色的轿车撞伤了,可那辆轿车却趁机逃跑了。乔安山伯伯开车去送货,遇到了这位老爷爷,所以马上把老爷爷送到了医院。乔安山伯伯付了暂时的医药费,还找来了老爷爷的家属。可让人气愤的是,老爷爷的家属不但没有感谢乔安山伯伯,而且还不把乔安山伯伯帮他们付的医药费还给乔安山伯伯,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是贼喊捉贼,故意把老爷爷撞上了,还假慈悲,把老爷爷送到医院。老爷爷的家属为了一点点的医药费,诬赖好心的乔安山伯伯。乔安山伯伯再三地解释说明,可老爷爷的家属根本听不进去,硬说是乔安山伯伯撞了老爷爷,叫乔安山伯伯赔他们所有的医药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让人最可气的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连自己的班长都会撞死,撞伤一个老爷爷又算什么呢?在最后通过电视台的采访,终于找到了肇事者。可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一点也不惭愧,连声对不起也不和乔安山伯伯说,就匆匆地走了。这种行为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有此事的发生,例如南京的“彭宇事件”,这事的真实发生难道不是让我们值得反思吗?对得起酒泉之下的雷锋吗?雷锋精神不应该值得去考验。 近2个小时的观影时间里,我被影片所触动,为主人公被讹不平,为主人公高尚喝彩,情不自禁的叫好声连绵不绝,无私奉献的爱心场面震撼着每一个人,激起了学生干部强劲的道德感,强化了他们的服务和奉献意识,通过自我审视,心灵得到了洗涤,灵魂得到了升华。这部电影通过深入乔安山的内心世界,把他一生的哀伤、苦恼和欣慰,呈现在我们面前,催人泪下,撼人心魄。 虽然雷锋他早已离我们远去,而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看见地上有垃圾,懒得捡;看见可怜的人在乞讨,怕被骗;坐在车上看见有老人站着,坐着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09-22

  • 2021-06-05

  • 2019-10-29

  • 2019-11-04

  • 2023-05-22

  • 2019-09-23

  • 2021-06-0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21-06-05

  • 2019-11-02

  • 2019-09-25

  • 2021-04-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1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09-22

  • 2019-09-20

  • 2023-03-07

  • 2023-02-02

  • 2019-09-22

  • 2019-10-28

  • 2023-07-02

  • 2023-03-07

  • 2023-04-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6-20

  • 2019-10-19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2024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