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 > 地图 > 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2024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范文大全
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相关栏目
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热门栏目
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推荐
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

(共 5049 篇)

  • 1、 黄盖巧施苦肉计读后感8篇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盖巧施苦肉计读后感8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黄盖巧施苦肉计读后感 篇1

    你听说过“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歇后语吗?这个歇后语还有一个故事,就是《三十六计之苦肉计》——《周瑜打黄盖》里面讲:三国时期,曹操企图统一中原。公元208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去攻打荆州。诸葛亮向孙权提出联合起来抗曹军,孙权答应了,他让周瑜和诸葛亮配合。经过商量后,决定用火攻,正在此时,已经投降的蔡和、蔡中来了,周瑜很欢迎,而私下却命令部下小心提防他们俩人的行动。

    突然,周瑜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夜里周瑜叫人把老将黄盖叫去见他,问大都督为何不用火攻。周瑜说:“我正有此意,但还需要人配合我演一出戏。”黄盖要帮他,周瑜同意了。

    第二天,周瑜命令众将领领取三个月粮草。黄盖挺身而出,说:“三个月,就是三十个月也不行,就打一个月,要不行,还不如投降算了。”周瑜大怒,命令重打黄盖一百大棍,才打到第五十棍,众人为他求情,周瑜才命令停下。黄盖被人抬出去后,就给曹操写降书,蔡中也密报了黄盖挨打的事,曹操便相信了黄盖的投降。到黄盖投降那天,黄盖点燃了曹操的船,曹军大败。

    读完以后我想周瑜真聪明能用苦肉计让曹操的兵马战败。黄盖的献身的精神用自己痛苦,换来了国家的胜利。

    黄盖巧施苦肉计读后感 篇2

    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周瑜打黄盖一集,倍感交加,热血沸腾,感慨颇多,有很多话想说。

    夜间,周瑜正在大帐中,想着破操大计,黄盖来了。

    周瑜问:“黄老将军,深夜来访,有何要事。”黄盖说:“操军压境,应急破之。”周瑜说:“应用何策?”黄盖答:“应用火攻。”周瑜说:“我正在为用火攻而想计策,但需有人混入操寨点火。”黄盖说:“我愿亲往。”周瑜感动的要替吴候跪谢黄盖。

    黄盖,东吴三代老将,跟随历代皇主前赴后继,扑汤蹈火,英勇拼杀,立下了赫赫功绩,在东吴最需要人的时候,他又勇敢的站了出来,经受皮肉之骨,经受人身风险,拿自己的生命去为国家奉献一切,精神难得。他为了国家的安全,国家的胜利,宁愿献出自己的所有。

    正能量的发挥。现在,国家正在号召发

  • 2、 周瑜打黄盖读后感

    周瑜打黄盖读后感(一)

    你听说过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歇后语吗?这个歇后语还有一个故事,就是【三十六计之苦肉计】【周瑜打黄盖】里面讲:三国时期,曹一操一企图统一中原。公元208年,曹一操一率领二十万大军去攻打荆州。诸葛亮向孙权提出联合起来抗曹军,孙权答应了,他让周瑜和诸葛亮配合。经过商量后,决定用火攻,正在此时,已经投降的蔡和、蔡中来了,周瑜很欢迎,而私下却命令部下小心提防他们俩人的行动。

    突然,周瑜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夜里周瑜叫人把老将黄盖叫去见他,问大都督为何不用火攻。周瑜说:我正有此意,但还需要人配合我演一出戏。黄盖要帮他,周瑜同意了。

    第二天,周瑜命令众将领领取三个月粮草。黄盖挺身而出,说:三个月,就是三十个月也不行,就打一个月,要不行,还不如投降算了。周瑜大怒,命令重打黄盖一百大棍,才打到第五十棍,众人为他求情,周瑜才命令停下。黄盖被人抬出去后,就给曹一操一写降书,蔡中也密报了黄盖挨打的事,曹一操一便相信了黄盖的投降。到黄盖投降那天,黄盖点燃了曹一操一的船,曹军大败。

    玖完以后我想周瑜真聪明能用苦肉计让曹一操一的兵马战败。黄盖的献身的一精一神用自己痛苦,换来了国家的胜利。

    周瑜打黄盖读后感(二)

    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周瑜打黄盖一集,倍感交加,热血沸腾,感慨颇多,有很多话想说。

    夜间,周瑜正在大帐中,想着破一操一大计,黄盖来了。

    周瑜问:黄老将军,深夜来访,有何要事。黄盖说:一操一军压境,应急破之。周瑜说:应用何策?黄盖答:应用火攻。周瑜说:我正在为用火攻而想计策,但需有人混入一操一寨点火。黄盖说:我愿亲往。周瑜感动的要替吴候跪谢黄盖。

    黄盖,东吴三代老将,跟随历代皇主前赴后继,扑汤蹈火,英勇拼杀,立下了赫赫功绩,在东吴最需要人的时候,他又勇敢的站了出来,经受皮肉之骨,经受人身风险,拿自己的生命去为国家奉献一切,一精一神难得。他为了国家的安全,国家的胜利,宁愿献出自己的所有。

    正能量的发挥。现在,国家正在号召发挥正能量,看了周瑜打黄盖电视剧后,我才深深的感悟到,这才是正能量的发挥。黄盖已经年龄不小,可为了国家,为了效忠国家,一爱一护自己的国家,守住自己的疆土,为了全东吴人民的安居乐业,东吴人民不受伤害,他不顾年事已高,勇敢的去承担重任,冒着生命危险的去一搏,让一操一兵粉身碎骨,火烧葬入大海,大败而逃。这战斗的胜利,大半应来自黄盖的一把火,这把火

  • 3、 苦肉计读后感

    苦肉计读后感范文一

    原来周瑜的部下也有伟大的人。难得一见,周瑜也挺聪明。

    曹操也知道江东有周瑜、诸葛亮,一时难攻破,就想派人假装投降,打入东吴内部,然后里应外合,打败东吴。可惜周瑜一眼看出是诈降,黄盖自告奋勇,愿意去诈降。黄盖假装说投降,周瑜也假装大发雷霆要打黄盖五十军棍,这黄盖使得苦肉计让曹操上了当,还和黄盖约了时间,里应外合,攻破东吴。后来,甘宁也假装投降曹操,曹操不放心,又叫蒋干到江南探听虚实。

    黄盖也好伟大呀!他的苦肉计也成功了,好厉害,他不怕吃苦的精神好酷,值得我们学习。

    苦肉计读后感范文二

    '苦肉计'是周瑜与黄盖创造出来的,这个计谋使曹操损失了好几十万大军,孙刘联军却大获全胜,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都算得上是很辉煌的,读《三国演义》之'苦肉计'有感作文。这辉煌的背后,黄盖付出了非凡的代价,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皮肉之苦。

    众所周知,如果黄盖不能忍受痛苦的一百军棍,'苦肉计'能骗过人家,能骗得了老奸巨猾的曹操吗?不能取得曹操的信任,就算周瑜有天大的能耐,用兵如神,就算诸葛亮神机妙算,能借来东风,凭孙刘几万的兵力,能打败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吗?所以要取得成功,不先付出代价是不能的。鲁迅有一句名言: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小学六年级作文《读《三国演义》之'苦肉计'有感作文》。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泛其身,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是经过了许多的艰难崎岖,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看那些奥运冠军,莫不是夏练三伏,冬练严冬,浑身是伤呢?我们在学习上也是一样。又怕苦又怕累,不愿意动脑筋,一见到难题退却是搞不好学习的,只有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认真、勤奋努力才能搞好学习。

    想想自已平时也有怕苦怕累的思想,和黄盖比起来真是十分惭愧。今后一定克服这个毛病,好好学习,以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

  • 4、 读《苦肉计黄盖诈降》有感300字

    《苦肉计黄盖诈降》讲的是周瑜用苦肉计攻打曹操的故事。

    周瑜佩服诸葛亮的才能,但也嫉妒他的才能,所以也想打一个漂亮的大仗。他觉得火攻曹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隔着一条江,需要有人里应外合诈降,黄盖自告奋勇。因为曹操生性多疑,黄盖假装与周瑜唱反调,被周瑜大打五十军杖,已经奄奄一息了,在大家的恳求下,周瑜说还有五十大仗先留着。黄盖就跑到曹操那去诈降,曹操相信了他。周瑜又安排庞统投靠曹操,庞统建议曹操把船连在一起,这样来自北方的士兵坐船就不晕了,曹操信了庞统,连在一起的船为后来的火烧赤壁,周瑜大胜曹操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看过这个故事,我佩服黄盖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国家的利益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周瑜虽然很多时候不如诸葛亮,但也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才。

  • 5、 读后感周瑜打黄盖精选

    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该包含哪些视角呢?在阅读作品之后,内心的感动是久久难以平静的。读后感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展开联想,有感而发。或许"读后感周瑜打黄盖"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读后感周瑜打黄盖【篇1】

    一读到《周瑜打黄盖》这篇文章,我就会想起了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周瑜巧施反间计,杀了曹操的水军都督蔡和与蔡中两兄弟。后来,周瑜为了让曹操对自己的诈降深信不疑,便想出了一计,让江东大臣受一些皮肉这苦,好施苦肉计。黄盖为了报答孙氏江东对他的恩情,便用自己的身体来挨打,从此曹操便更信任黄盖了,最后黄盖用火攻打败了曹操,火烧了赤壁。

    读了这篇文章,我非常敬佩黄盖的这种为国捐躯的精神,他为自己的国家不被灭亡,都可以牺牲自己,我非常佩服他的这种忠与勇,他本来可以不让自己来承担的,但是他却就用自己。

    同时他看出了周瑜很机智也很自私。他为了打败曹操,竟用一个年过六十的老将来担此大任,这里看出了周瑜很自私。说他很机智,的确,因为他看出了,只有这个计谋才能打败曹操,要是他以感情用事,赤壁大战必败,曹操必胜,从这里看出周瑜也很机智。

    读完这个故事我又不禁想起了这歇后语:一个愿打,一个原挨!

    读后感周瑜打黄盖【篇2】

    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周瑜打黄盖一集,倍感交加,热血沸腾,感慨颇多,有很多话想说。

    夜间,周瑜正在大帐中,想着破操大计,黄盖来了。

    周瑜问:“黄老将军,深夜来访,有何要事。”黄盖说:“操军压境,应急破之。”周瑜说:“应用何策?”黄盖答:“应用火攻。”周瑜说:“我正在为用火攻而想计策,但需有人混入操寨点火。”黄盖说:“我愿亲往。”周瑜感动的要替吴候跪谢黄盖。

    黄盖,东吴三代老将,跟随历代皇主前赴后继,扑汤蹈火,英勇拼杀,立下了赫赫功绩,在东吴最需要人的时候,他又勇敢的站了出来,经受皮肉之骨,经受人身风险,拿自己的生命去为国家奉献一切,精神难得。他为了国家的安全,国家的胜利,宁愿献出自己的所有。

    正能量的发挥。现在,国家正在号召发挥正能量,看了周瑜打黄盖电视剧后,我才深深的感悟到,这才是正能量的发挥。黄盖已经年龄不小,可为了国家,为了效忠国家,爱护自己的国家,守住自己的疆土,为了全东吴人民的安居乐业,东吴人民不受伤害,他不顾年事已高,勇敢的去承担重任,冒着生命危险的去一搏,让操兵粉

  • 6、 读《三国演义之苦肉计》有感
    读《三国演义之苦肉计》有感 四(2)付鑫 最近,我正在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故事如:美人计,火烧赤壁,三顾茅庐等等。当我看到“苦肉计”的时候,不由得胆战心惊。 当时周瑜准备派人去诈降曹操,却不知道找谁合适。即使有了人选,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去受苦。就在此时,黄盖主动请缨,两人一拍即合。两人商量好了,于是在众人面前,特别是在曹操的假降将蔡中、蔡和面前故意发生口角,激起矛盾,让周瑜打黄盖。众人苦苦求情,但不打不行啊,于是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扶归本寨,昏厥几次。 苦肉计看不懂的人多,看懂的人也有。诸葛亮就看得十分通透,阚泽观周瑜举动也已料着八九分,于是便主动要求去献诈降书。曹操虽奸诈狡猾,但却没有看透其中的计谋,还是被有胆有识的阚泽说服了,中了苦肉计,可见再聪明再奸诈的人也有失手的时候啊!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佩服黄盖,想想自已平时动不动就叫苦叫累,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和黄盖比起来真是十分惭愧。我今后一定克服这个毛病,好好学习,以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

  • 7、 《诸葛亮草船借箭 黄公覆献书诈降》读后感
    《诸葛亮草船借箭 黄公覆献书诈降》读后感 田雨 最近,我读了古典文学名著、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用生动的语言,为我展现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美丽画卷,并讲述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动人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诸葛亮草船借箭黄公覆献书诈降》这个故事了。 这个故事讲了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于是便以攻打曹军为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负责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三天即可,便让鲁肃私下调度二十条船,第三天四更时借浓雾去北岸取箭。第三天五更时,船便接近了北岸的曹营,船上的军士便也开始擂鼓、呐喊,引曹军向插满草把子的船上射箭。太阳升起时,船上已插满了箭,顺风顺水的朝南岸开回,满载而归。曹操失了十万多支箭,心里烦闷,听取了荀攸之计,派蔡中、蔡和两人诈降去探取情报。不料周瑜也将计就计,让黄盖、阚泽诈降,也去探取情报。 读完这个故事,神机妙算、才智超群的诸葛亮,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周瑜,老实忠厚、可靠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阴险狡诈的曹操,肝脑涂地、一心为国的黄盖,能言善辩、伶牙俐齿的阚泽,这一个个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人物,全都跃然于纸上,仿佛就在眼前。这样多的人物,最令我赞叹不已的,还是要数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了。面对周瑜的一再陷害,诸葛亮总能巧妙应对,用巧妙地计策让周瑜的阴谋落空。周瑜虽说心胸狭窄,但也是才智过人。他不但识破了蔡中、蔡和诈降的计谋,还将计就计让黄盖、阚泽二人同样诈降,来探听情报。 我认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都应该有诸葛亮的大智慧,而不是周瑜的小聪明,这样做事才能稳中求进,取得成功。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

  • 8、 读后感大全:读后感

    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84天一无所获后,决定独自一人去远海捕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这条鱼力大无比,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终于将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归途中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人只得空手归航。《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它用独有的那种回归自然的质朴、天高海阔的深远,以及一股恢弘的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又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虽然老人辛辛苦苦捕到的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了骨头架子,但他战胜了大马林鱼和许多鲨鱼,体现了人类面对艰险无所畏惧的高贵品质,面对失败有着优雅的风度,他赢得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是个了不起的胜利者。

    人类的极限,无人知晓。人往往会局限自身,了自己的心。但是,当一个人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鱼还是一副骨架,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已在与那马林鱼的搏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作为一个强者,就不应该因为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 9、 荀子读后感(读后感)

    《荀子》的乐论讲的是音乐对人的影响,古人称之为乐礼,也属于伦理道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乐礼会使人们的志向高洁,遵循礼制的人们的德行就能养成。遵循乐礼之人耳聪目明,感情温和平静,天下都安宁,所以在古代乐礼也是一种管理人的方式。我觉得其中最核心的还是那句“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它讲述的是一种道义、道德与欲望的平衡,而这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最难掌控的。

    君子用道义来控制欲望,那就能欢乐而不乱来;小人为满足欲望而忘记了道义,那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举个例子,小的时候很贪玩,就喜欢玩游戏,然后让我爸妈就很头疼,直到有一次我爸说:“你就一直玩吧,不用学习,玩到自己不想玩为止。”这么一说,反而我就不想玩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我的内心觉得贪玩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如果没有节制没有束缚,那反而没有真正的快乐,如果当真继续玩下去,到了最后也只剩下是空虚,因为这种快乐不是可持续性的,是会迷茫的。所以一种张弛有度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是能把快乐高效化。

    这种状态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学更毕业的时候,自己的膨胀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与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对等,然后对未来就充满了迷茫,就如我老师所说“你们这一代就是迷茫与浮躁的代名词,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词,踏实。”现在想想踏实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就像下定决心减肥的人,在夜跑的路上遇到了烧烤摊,欲望战胜了理智,最后的最后,只剩下减肥路上的迷茫。

    说一说我这一代的人的迷茫吧,一切的外界环境,比如房价、物价、大城市的消费欲望等等,会让人失去对外来的盼头,因为认清现实的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便会轻易的放弃,就像你一直能追着一个人奔跑,直到无论怎么跑都再也看不到前面的人影时,便不再想奔跑了。这便是迷茫的所在,当不在奔跑时,当看不到终点时,那终点依然在那个位置从来没有变过,变的只是自己的决心。

    那么这里又会提到一个新生词,躺平。意思就是同样都要到终点,同样都争不到名次,我为什么不舒舒服服的走到终点,还要拼死拼活的跑到终点呢。我不会批判这个态度的正确与否,它同样也是迷茫、思考后的产物。但是如果回归到《荀子》所说的道义束缚中去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因为它是一场赛跑,有着道义与体育精神的束缚,我就必须要跑步前行,而不是走着,也不是躺着,停下了脚步固然身心得到了一时的放松,但是那不是我参加赛跑的目的,那

  • 10、 《大学》读后感(读后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喜欢教学生文言诗词,每每读到古人的诗词歌赋,都不禁惊叹。古人如此聪慧,虽没有手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却能把所见之景用七言诗词写到极致,读罢有如身临其境。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尽了人间四时之美,怎能不令人神往。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同时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读文言文的书籍。因为文言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古人能用很少的文字传达出很深的思想内容。这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特点。因此我非常喜欢文言文,尤其喜欢蕴含深刻哲理的这部《大学》。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我还不明白“大学”的含义。只看摆放在文言文类别中,就随手翻来读一读。边读边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古人必修科目,是古代的每名学子都必须要学的书籍。千百年后,我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深受其影响。有些句子,你仔细琢磨也蕴含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大学中提出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当代社会四有新人的践行标准。“平治齐修”则是古代君王的基本国策。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随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2-03-31

  • 2021-10-05

  • 2021-12-04

  • 2021-12-16

  • 2021-10-25

  • 2021-10-30

  • 2023-05-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
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大全,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2024,更多苦肉计黄盖诈降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