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解放战争读后感 > 地图 > 解放战争读后感,2024解放战争读后感
解放战争读后感相关栏目
解放战争读后感热门栏目
解放战争读后感推荐
解放战争读后感

(共 2203 篇)

  • 1、 读书模板:《解放战争》读书范文

    《解放战争》一书详细介绍了人民群众如何无私支援解放军战斗的具体情节,非常值得一看。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解放战争》读书笔记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https://m.dhb100.com/

    《解放战争》读书笔记范文1

    王树增《解放战争》一书,真实地勾勒出了解放战争的许多历史画面,并深刻总结出,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最终战胜国民党,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军,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人民群众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即民心所向、民智所施、民力所为,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这是一部用今天的目光审视昨天的战争,进而思考共和国壮丽诞生的史诗。

    中国的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算得上是一场奇特的战争。战争爆发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数量和武器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却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一支摧枯拉朽的强大军事力量,进行了一次惊人的乾坤大扭转。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的身后会有那么多的人民群众奋力支前,没有哪一支军队曾经在作战中享受过如此巨大规模的后勤支援。

    《解放战争》一书详细介绍了人民群众如何无私支援解放军战斗的具体情节,真是到了毁家纾难、舍身支持的程度啊!书中写到,在莱芜战役中,鲁中地区参加各种战勤的农民,达到500万之多。直接在战场提供作战服务的有50多万。由支前民兵组成的40多个“子弟兵团”随军行动。由青壮年组成的战场救护队,抬着1.6万多副担架,推着1万多辆小车,华东野战军移动到哪里,他们便一步不离地跟随到那里。书中还生动地描绘了在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支前民工,抱着“毁家支前”的决心,绵延在无数条通往战场的大路小路上,“最后一粒粮,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女,送到咱队伍上”,形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战争奇观。老百姓凭什么支持共产党、支持解放军?是因为共产党分给了老百姓土地,是因为解放军保护了老百姓土地。共产党给老百姓带来了利益,带来了实惠;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廉洁公正。对照国民党政权的____,国民党军队的残暴抢掠,老百姓怎能不支持共产党和解放军?!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他们知道,跟定共产党就有好日子过,自己的队伍打赢了好日子就来了。《解放战争》一书告诉我们,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

  • 2、 党员读书笔记《解放战争》

    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的《解放战争》,与其说是一幅军事战争的历史画卷,不如说是一篇记录着我们前辈们精神历程的壮丽史诗。该书讲述的背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持和斗争下,国共两党于1946年1月10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严格履行这个协定,但国民党对停战毫无诚意,在停战令下达的同时,即密令其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不断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蒋介石在完成了内战的准备之后,不顾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一手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内战爆发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后是一份新的感动和体验。感动的,不仅仅是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宣示,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书中所揭示的一个人类历史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

    《解放战争》一书开篇就有这么一句话:1945年至1949年发生在中国的规模巨大的战争战争的一方称之为解放战争,另一方称之为戡乱战争。从这种称呼上的差距,我们就可以看到战争双方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称之为解放战争,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是为了解放广大劳苦百姓的目的,而国民党则是为了一统中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这两种可以称之为对立的立场,显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结果。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最终战胜国民党,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军,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人民群众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即民心所向、民智所施、民力所为,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这是一部用今天的目光审视昨天的战争,进而思考共和国壮丽诞生的史诗。

    民心所向是什么?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不横行乡里,不草菅人命,不横征暴敛,不贪赃枉法,不独裁专制。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奇迹。内战初期,国民党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大大超过共产党。在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达470万,装备精良;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7万,且装备简陋。无论是国民党内部,还是当时的世界舆论,都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可战争却在短短的4年里来了个大翻盘。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所有这一切根本无法用军事理论去阐释。但偶然中体现的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

  • 3、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读后感
    篇一: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读后感 每次彭彭都会推荐好书这次也不例外,能够和一群快乐妈妈们在一起聊读书感更是一大趣事。《解放父母解放孩子》,《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这两本书又带给我了一些启示。上次读书会后老公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希望你们做的这些事不仅仅只是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是要打动别人的心”。其实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更在意的是看见自己,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所以每次我会很认真的去“悟”书,这本《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书只有两个部分13章节,如果是泛读可能一天时间就能看完,而对于我这样喜欢边看边注解边联系实际的家长来说就需要三个星期了。 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原来那些沟通的语言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一次接触那些语言是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那本书,当时它带给我至少是视觉上有一种和心接近的育儿技巧,但是因为是带着技巧的语言我会觉得很难运用,总是不知不觉走回老路上,自从一年前参加了书中类似的父母学习后,我开始了系统的接触育儿教育,时尚的说法是“自我成长”课。在学习中我们会有意识的练习书中的沟通方式,去感受我们平时说给孩子听的语言中孩子会感受到的信息。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会挖苦孩子、诱惑孩子、抱怨孩子、欺骗孩子、讽刺孩子、最多的是指责孩子。我们还发现孩子发生状况首先不能淡定的是我们家长,我们爱面子有时候会虚荣心作怪,我们不愿看见孩子哭泣受委屈,我们甚至不敢去面对孩子的痛苦。《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说“人生苦难重重”;古人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说“孩子你的情绪让我知道,我会用心去感受你”。 第一章节“孩子也是人”。我们只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对待,我们才能更清晰的看到孩子理解孩子。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我负责养育,你自己负责成长。 第二章节“父母也是人”。教育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家长如果把孩子当做精神的附属品,我们的关系就会混乱。只有划清了与孩子的界限,家长才能更好的接受自己,再链接家庭。当我们把自己看清时,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我们能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我们身体和心智都在成熟。再去看孩子的哭闹、打人、调皮我们会去了解情绪背后的故事,我们不再焦虑孩子的状况因为我们明白这是孩子成长的路上必定会遇到的,我们会告诉孩子你的情绪可以接受,你的行为是要受到限制。
  • 4、 党员《解放战争》读书笔记

    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两本像砖头一样厚的王树增的《解放战争》读完了,掩卷长思,心中有万千感慨。

    十五年前在河南上学时,学校组织我们看过三大战役的电影,那时对解放战争的理解只是历史教材中的廖廖几句,所以电影看下来大脑里的印象只停留在:解放军作战英勇,人民群众大力支持解放军,国民党军队无心战斗,溃败如潮。

    今天拿书来读,深入了解到战争背后深层面的东西,同时也对战争艺术有了些许认识。

    一:什么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说到运筹帷幄,最给力的要算诸葛亮了,能算到关羽放曹操,能算到魏延要造返。但那毕竟是演义故事。

    解放战争期间,最著名的三大战役,毛主席一直在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村指挥。他老人家没有亲自上过前线,但能调动千军万马,所向披靡。靠的是什么,除了毛主席卓越的战争指挥才能外,更多的是信息的准确传递。辽沈战役时林彪的部队已过百万人了,战场状况顺息万变,随时要调整部署,但西柏坡的毛主席等都能在千里之外做出准确调动,这充分说明解放军的信息传递是快捷而准确的。

    反醒我们自己,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电话、传真、手机、网络。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应有尽有。但我们常会因信息不及时,不准确而导致工作严重失误。同过去只有一部电台而且还要用密码翻译来比,我们真够汗颜的。

    二:硬件设备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

    在中国一个地方进行残酷战争的时候,另外一个地方照样歌舞升平,那些达官贵人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因为没有人相信战争会漫延到自己身边,他们认为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不可能打得赢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上前。”我小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也只有今天才真正理解没枪没炮没吃没穿进行战争的艰难。

    最后,船坚炮利的国军还是被没枪没炮的解放军给打败了。

    所以,我们不能整天抱怨父母不是富翁,抱怨公司给我们的资源太少。一切皆可自己创造。有条件的要利用条件,没条件的要创造条件,一切困难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三:干部在队伍中的力量。

    在长征中,团以上的干部,在战争中出现负伤情况,抬都要给抬走,直到伤好可以重新回到队伍中去。红军将领们把干部当成宝一样看待,每次牺牲一个团以上的干部,周恩来都会很心痛。解放战争期间,一个营一个团常常会被打的只剩下几个人,但兵源会很快被补充起来,又投入战斗。

    常言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队伍,即使打的只剩几个

  • 5、 王树增《解放战争》党员读书笔记

    国共两党的战斗经过了一年多的打打停停到了一九四六年底,双方都已经对和平失去了最后的幻想,虽然这个时候国民党占领了大部分的解放区,但在和共产党军队的作战中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反观共产党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一指导思想下,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把一个个城镇甩给了国民党,展开了以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的生死决战。

    四六年的冬季异常的寒冷。特别是在东北长白山的我东北民主联军的南满部队他们的艰苦条件让我们现在的人难以想象,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退到松花江以北以后,由萧华为司令员的辽东军区部队以及东北民主联军的三纵和四纵留在了南满,严酷的气象条件和恶劣的战争形势使这支部队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准备放弃南满到北满与主力部队会合,为了保住南满这块宝贵的根据地林彪派陈云和萧颈光绕道苏联和朝鲜到南满,正是由于他俩的到来稳定住南满部队的情绪,此时在东北地区的国民党部队是四十万,占据着东北松花江以南绝大部分地区,而共产党的部队是二十万,占据着松花江以北和安东,通化和临江等邻近中朝边境一片窄小地区,虽然国共两党的军队数量是二比一,但国民党部队还是不具备双线作战的能力,所以杜聿明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而林彪相应制定了南北呼应,协同作战的战略,所以才有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几次战役,使国民党部队首尾不能相顾,稳定住了国共两军在东北相持大的局面,为以后全面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松辽平原,特别是在白雪皑皑的长白山“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因寒冷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要远远高于战斗减员,这点是给我最深的印象,最严重的一天就有几千人因冻伤撤出战斗。

    四六年底的山东战场国民党部署了二十三个整编师对的共产党的根据地进行了进攻,严峻的形势迫使陈毅领导的山东军区部队和粟裕领导的华中部队和为一体,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由陈毅担任司令员和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宿北战役”战役是粟裕视为最紧张的三个战役之一(其余两个是豫东和淮海)这一仗粟裕为什么这么紧张,关键这一仗是粟裕指挥山东军区部队的第一仗,一旦失手粟裕怎么带山东军区部队会非常困难,这一仗粟裕还是利用国民党六十九师的冒进,对它进行了分割包围,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打完了六十九师,在四六年底粟裕部队有把装备最好的国民党二十六师消灭。

    经过这几次交火以后国民党部队开始小心了,在对山东解放区南北夹击进

  • 6、 观《解放战争的历史启示》有感

    观《解放战争的历史启示》有感

    姜杨 井下作业公司团委

    11月24日,研究所党总支组织党员观看了国家一级作家王树增的视频讲座《解放战争的历史启示》。讲座中王树增老师列举了大量的历史史实,讲解了在解放战争这一特殊形态的战争中,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观看后,演讲里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重庆谈判时正值抗日战争刚结束,国民党国民政府的威望和军事力量达到了高峰,军队总人数接近500万,陆军部队的装备和当时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盟军是一样的,轻武器都是盟军装备,重炮是美式榴弹炮。而当时共产党的正规部队只有八路军的3个师,主力部队装备是步枪,火炮是缴获的日本山炮,民兵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手持大刀上战场。就是以这样悬殊的兵力和武器装备,从1946年6月到1949年4月,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共产党变被动为主动,一步步走向胜利,把国民政府赶出了中国大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总结胜利的经验,那就是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国民党执政时的腐败堕落,导致了政权的迅速垮台;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一个是对信仰的拥有,一个是对信仰的失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人生观,是一个人为什么活着,而战争年代,信仰就是一个战士为什么打仗。塔山阻击战,我军四纵队坚守阵地6天6夜,成功阻击了国民党两个军的兵力,战后国民党的军长师长们忍不住到共产党阵地一探究竟,结果发现什么也没有,只有林立的标语牌:"共产党员冲在前面"、"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等等,而国民党的战士是拉的壮丁,给一天钱打一天战,多给多打,少给少打,不给不打。战斗力的差距可想而知。

    蒋介石总结失败经验时曾说:"我们失败就失败在‘接收’二字。"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军政大员发"国难财",打着"接收"的旗号,将土地、企业矿山、国家财产都中饱私囊,重新开始了国民党作为执政党的统治,但是内部的腐败已经不可遏制。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很多高级将领既是军人又是商人,在战火蔓延的时候,为了转移财产,机密情报不可避免的会遭到泄露,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为老百姓解决了土地问题,这一举措使得大量普通百姓、穷苦农民信任共产党,愿意跟党走。西北战场攻打佳县时,老百姓宁愿自己吃"观音土",也要把家里的口粮、地里的青苗、圈里的羊和驴都贡献出来,维持共

  • 7、 《解放战争》读后感

    《解放战争》读后感(一)

    我开始阅读王树增先生的大作《解放战争》。这套百余万字2020的历史纪实作品围绕着这场残酷的战争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日本投降开始铺开,至解放海南岛而结束。文章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有战争双方的往来函电,有对战双方高层领导的决策过程,有一线战士的亲历描述,有支线民工的感人事迹,冷峻严肃的文字2020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战争的得失、智慧与残酷。战争的胜利,也从另一方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团结坚韧与伟大。

    相对于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而言,解放战争的胜利多少带些苦涩和遗憾。前者是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胜利,而后者则是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的胜利。对于前者,我们无法选择,只能以蹈之死地而不顾的勇气,奋力抗争。而对于后者,则事出无奈、让人叹息。经过八年抗战,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内战本身已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因而战争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快意,毕竟我们同是中国人。

    和平的幻想是美好的,战争的现实是残酷的。解放战争的发起虽然与人民的意愿相背离,但战争的结果却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前线以及后方数以百万计的民众的艰苦支援,共产党不可能如同摧枯拉朽般快速彻底地消灭经过八年的战争考验,拥有现代化的美式装备,占据重点城市、铁路线及天空和海洋的国民党军。貌似强大的国民党的失败再一次说明,这场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解放战争的结果是民意的表达。在历史的洪流中,真正强大而不可战胜的是民意而非军队,滔滔洪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为什么很多村民宁愿自己饿着也要将省下的粮食贡献军队,为什么帮助军队运送弹药的民工会比运送粮食的民工在精神上感觉更加骄傲,为什么支线的民工自愿抛家舍业跟随共产党的军队南征北战,为什么战斗中的共产党的士兵比国民党的士兵更加勇敢?透过解放战争我看到,共产党人领导的这支军队表达了全国绝大多数穷人的需求与渴望地主恶霸被打倒,穷人获得了土地翻了身。他们不必再通过受人欺凌卖儿卖女而苟活性命,这使他们获得了人的尊严,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而,他们与同样出身贫苦的士兵之间没有隔阂。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就是这些出身贫苦的士兵的胜利,这些出身贫苦的士兵的胜利就是天下穷苦人的胜利,天下穷苦人的胜利就是他们这些支边民工的胜利,他们为参与打击国民党军而自豪,为献身人民解放事业而身感光荣。

    正是这些在战争中被国民党所视而不见的穷苦大众,用腿决定了战争的最后走向。快速穿插、构筑工事、弹药粮草、伤兵救治,数万大军远距离运动作

  • 8、 动物解放读后感

    动物解放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看到一个奇怪的书名:《动物解放》,很好奇,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这本书主要写了动物学家们折磨动物无数次、做了无数次的实验,之后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尽管这些数据多少有些用处,但是长期而且大量的动物实验,动物的生活环境必将遭到严重的破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号召大家一起行动保护动物。

    保护动物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动物和人一样,也有感情。如果你硬要将他们分开,那么他的兄弟姐妹就会伤心、可能会死亡,更严重的可能导致某个物种灭绝。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学过这样一篇课文《狼和鹿》:狼吃了一些鹿的幼崽,猎人们看见了,认为这样发展下去,鹿就无法繁殖了,于是就把狼赶尽杀绝。之后鹿没有天敌,鹿群迅速发展壮大,森林很快被吃光了,大批的鹿被饿死。其实狼要吃鹿时,年轻的鹿会迅速逃跑,而老鹿和小鹿才是狼群的猎物,这样对鹿的种群和繁殖反而有利。狼群被杀绝后,鹿必然大量繁殖,导致当地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如果说生态平衡是一根链条,那么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链结,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是一件荣幸的事,今天的付出,也许会让你的子孙后代永远幸福,赶快行动起来吧。

    《动物解放》读后感范文二

    《动物解放》这本书论述了人类对动物的残忍暴行。书中所提到的各类残杀动物的方式让人心寒,这样的情况不容忽视。人类是否应该像黑人解放一样解放动物,万物苍生均是平等的。这样的人类能够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吗?答案是不能!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伤害动物并快乐着,实在可悲!

    这不免让人想起日本捕杀海豚的罪恶行迹。海豚是有灵性的动物,是自闭症儿童能够敞开心扉的伙伴,是人类的朋友。但就是这样一个与人类友好相处的海洋朋友,日本人仍不能手下留情,无情的解剖刀挥舞着,一个个善良的生命就终结了。与此相同的还有可怕的黑熊取胆,熊虽凶猛,但如果人类不侵犯它们的领地,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应该说与人类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它们被人类抓进铁笼,肚子上插进了管子,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及数万只鸡被关押、囚禁在狭窄的空间里,每只鸡仅占有一页小32开作业纸那么大的一点地方。这些鸡是痛苦的,原本一只肉鸡的寿命可达两年,若能得享天年,一只鸡的寿命可达10年左右。而现在,一只肉鸡只能活50天左右,之后,就被宰杀。人类的那种惨杀动物的现象已经有了好几十年了,也就是好几十年的鸡等动物都只活了没多少

  • 9、 解放战争读后感

    解放战争读后感范文一

    读完《解放战争全记录之后》,心里颇有一些感想,想与大家分享。也感谢支部能够组织这次活动,让我们能够在科研之余,重新捧起书本。

    解放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我始终觉得这是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至少他决定了我们100年的命运,解放战争双方的输与赢,决定了1949年或者别的一个什么年份之后100年我们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生活习惯。

    解放战争全纪录》贵在他保存了比较多的资料(即使很散),至少是一个官方资料的汇总,很多地方写得很细,把70年前的历史完整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看完这本书,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蒋介石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他代表的是那些大的利益集团,这是和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冲突的。蒋介石及其手下的将领官兵有严重的享乐思想又志大才疏,而且日益腐化。蒋介石等是看不起那些底层人民的,是与底层人民对立的。

    蒋介石输得很快,任何腐败了的政权都是要输得很快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真理。甚至到了1949年这一年,蒋介石是兵败如山倒,共产党是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

    这三年的战争规模很大,动辄几十万的作战规模,甚至上百万,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这场战争的死亡人数绝对数也很多。但我们也要看到其实很多时候俘虏的人数往往是死伤人数的很多很多倍,临阵起义的也很多很多。自己人打自己人,还是看打不过就投降好一点。

    虽然这场战争让我们很多年都沉湎在胜利当中,但是,胜利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东西,很多人抛头颅洒热血,背井离乡闹革命,临危不惧搞起义,建立了梦想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固然是一场恢弘伟大的胜利,很多人也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尤其是土地革命得以实施,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是最了不起。所以到了今天才有很多农民有土地被征,可以拿到征地钱和安置房。然而胜利之后我们的得到与失去,也许还要继续观察。

    解放战争中,双方的力量对比也颇值得玩味。

    内战爆发时,共军正规军大约有一百二十万,国军大约有四百三十万,且装备不成比例,且国军海陆空三军俱全,共军只有陆军一个军种。但是且慢,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军的构成。国军的四百三十万军队中,真正忠于中央的军队,大约七十万,也就是我们一般称呼的中央军,其余的三百多万为地方武装或杂牌军。中央军中,真正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后勤保障好的,不过五大主力加上十一师、二十五师、第一军等几个有限的部队,其余的,均存在武器差、后勤保障不完

  • 10、 解放儿童读后感

    解放儿童读后感范文一

    解放儿童,要解放儿童的时间、空间,解放儿童的手、脑、心。早在半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发出了解放儿童的号召: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人社会里去取得更十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通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几十年过去了,先贤的号召依然振人发聩,发人深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响应号召,去真正解放儿童。解放儿童的空间,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教材不是唯上的课本,自然、社会、生活是大课堂,那里还有更多耐读的教材;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要让作业、试卷、笔记占据儿童的游戏、交往、睡眠,不要用补课占据孩子的双休日、法定假;解放儿童的大脑,不要用记忆代替思考,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发散思维,不要用参考书束缚想象力;解放儿童的手,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提升;解放儿童的眼,引导儿童学会观察,学会捕捉细节、发现规律、探究方法、寻找快乐;解放儿童的嘴,在课堂上、活动中创设情境、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敢说、愿说、能说,会说。

    解放儿童的教育是尊重的教育。教育是生存的本能和自身的需求,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激活孩子自身的这种需求。教育需要尊重儿童受教育的本能,尊重儿童的自身需求,尊重儿童的不同个性,尊重的身心特点,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摒弃满堂灌的教育方法,摒弃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摒弃一刀切的评价标准,真正去尊重儿童的需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样的教育才能解放儿童。

    解放儿童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没有解放儿童的教育。赏识每一个孩子,激励每一点进步,呵护每一颗童心,让儿童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教师不是按自已意愿任意裁剪枝叶的园丁,教师不是用铁床杀戮个性的普洛克路斯忒斯,教师不是强化记忆的训兽师。教师应该是儿童潜能的发现者、开掘者,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引领者。

    解放儿童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教育是要讲科学的,首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尊重个性、鼓励创造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考试的高手能手,教育不是为了用升学率去保证学校发展,更不是要牺牲德育、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21-08-21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3-02-11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21-08-09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09-23

  • 2022-01-26

解放战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解放战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解放战争读后感、2024解放战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