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迦百农观后感 > 地图 > 迦百农观后感,2024迦百农观后感
迦百农观后感相关栏目
迦百农观后感热门栏目
迦百农观后感推荐
迦百农观后感

(共 9952 篇)

  • 1、 《迦百农》观后感

    黎巴嫩电影《迦百农》国内取名为《和以为家》说的是从一个小男孩赞恩在法庭状告自己的父母开始。控诉的理由是,父母生下他,但没有好好地抚养。自此电影拉开序幕,也拉开一个12岁男孩悲催人生。更多的是揭露黎巴嫩干疮百孔的社会体制。这周去看了这部片子,带着期待的心情进去,这种脱离商业的片子就没有人看吗?电影院并没有坐满人,在看的全程心情只有不可思议和愤怒,和心酸,我想全程片子让我最欣慰而开心的片段就是赞恩在监狱里打电话,监狱里的孩子们兴奋的欢呼,他们知道一旦更多人知道这件事媒体不会不管不顾,会有更多的人来解救他们,偷渡的人被绳之以法,给每个孩子都办了身份证,工作人员让赞恩笑一笑,他笑不出来,直到和他说这是在办身份证不是死亡证,是的他发自内心的笑了,这是两个小时电影中这个小男孩全部的笑容,仅仅17秒。

    很难想象一个12岁的孩子是有多绝望,才会把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一部电影带着对社会的批判,对那些生而不养的父母一种痛恨,在那样一个环境下,女孩不得已要被卖给别人,父母不懂事还要再生还要再取名为萨哈,那些人从未把他们当做一个人来看待,赞恩曾经以为他们会幸福快乐的长大,长大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然而在在他十二年的生命中他经历的,看到的,全是对人性的践踏。

    里面的每句台词都充满绝望,我想让那些不能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了我想说,如果父母享受生育的权利,那么孩子也应该享有自己幸福的权利,如果做不到,那么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又有何意义。

    擦掉你那恶心的口红,你这件衣服看起来像个女巫有人说可是可怜的萨哈却不懂,并不是不懂,是她不能选择,如果她可以选择她的人生,我想她也不会想过这样的日子。

    偷渡移民想抬头需要证件,孩子进医院治疗需要证件,那当父母为何不要资格证,在当今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存在这种情况,我们能看得到新闻今天又有哪个孩子被拐卖了,明天又有哪对父母把孩子扔了,很痛很这种不负责的父母,因为你的不负责一个孩子的命运就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如果有好心人把他们捡回去抚养长大那是最好的,就怕都是我们在新闻报道的那样不让他们吃喝,还常常体罚他们,把他们当做奴隶,最可怕的是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那些黑暗,无法想象他们没有被解救出来的日子过成什么样。

    国家鼓励开放二胎政策是好事,但有一部分人是不适合生孩子的,天天996的年轻人你们有时间生孩子吗,在生孩子之前你们要清楚自己有时间带有条件样吗?

  • 2、 《迪迦》读后感

    《迪迦奥特曼》许多人都说,它只不过是讲述在日本有一个怪兽攻击队,队中有个能变身为巨人奥特曼的队员,经过几十场战斗,打败最后的怪兽而迎来最后的胜利,实在很单一、乏味。他们要这么评价,我不否定他们的观点,毕竟这是事实。但是,这也是片面的!

    《迪迦奥特曼》并不是幼稚无聊的,他也教人何为真、善、美。在观看的同时,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其中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所感动。

    作为怪兽攻击队的胜利队队员们,他们也并不是天生天养,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也是普通的人类而已。因此,他们有父母,有亲人,有家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几集的故事里描述了队员们的家庭,描述了他们与父母或与子女之间的是是非非。做父母的终究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的,无论自己与孩子之间有怎样的纠葛,他们永远疼爱自己的孩子。作子女的也是如此,对父母心存敬爱。毕竟,血浓于水。彼此间一句充满关怀的问候不仅温暖了对方,也是电视机前的我们心中感到有一股暖流在涌动。看罢后,不禁让我们回想起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点点滴滴,不正是如此吗?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不快,只要一个关怀,泪水过后,父母的血液依旧在我们的体内流淌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应该有所反省呢?

    《迪迦奥特曼》中的友情是令人赞叹的。友情,是除亲情和爱情之外将人类彼此联系起来的唯一一种方法。当然,友情并不局限于人类之间,可以说,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友情。在剧中,除了人类的友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外,还有一个女孩与鸟的友情也令人感动。女孩于一次科学意外死了,在面临死亡的审判前,她救出了自己最好的伙伴小鸟西拉。数年后,西拉变成巨大的怪鸟回来了,在完成了女孩的心愿后,它和女孩在天国重逢,他们欢乐的嬉戏。这一幕,令我说不出是喜是悲。

    奥特曼中的爱情故事虽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曲折是非却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每一对爱人的结局不尽相同:有一同走向死亡的,有携手迎向未来的,有生离死别的,有朝夕相处的,也有步入爱的神殿的总之,因为有爱才有感动。

    同时,《迪迦奥特曼》也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勇气,勇气,敢于面对一切可怕黑暗的勇气,其来源是一个信念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亲人、朋友、伙伴、等人,为了这个信念而去接受一切的挑战!这也许是我们目前还无法体会到的,但是人生的旅途是很漫长的,终有一日,我们回赶受到那种不可估量的力量!

    说到力量,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胜利队正向我们展现了这种力量的伟大。因为胜利队每位队员

  • 3、 《孟姜女送寒农》观后感

    《孟姜女送寒农》观后感

    作者:谷尚宝

    昨晚看了永昆演出的《孟姜女送寒衣》戏,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它感人之处有四:

    ―、演艺精彩。每个角色,謂是各显神通, 演员们一登台表演,一丝不苟,很到位,连小名份劫匪,老旦李老太,—言—语,一手势,一眼神,都演得很认真、出色,很入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引人目不转睛。我被演员的精湛表演艺术所折服。整场戏看下去,环环紧扣,从做衣、送衣、护衣、盖衣,跌宕起伏,高潮迭生,我目不转睛看着,随剧情的步步深入发展,气也不曾喘一口,觉得戏太好了,大饱眼福。

    二、曲调优美,行腔如空中行云,幽涧清泉汨汨泻出,叮咚作响,天籁之音,清新明媚,悠扬婉转,音色柔美,时高亢嘹亮,有时低沉凄婉,如泣如诉,悦耳动听,丝丝入 扣。主角由腾腾演孟姜女,她有—副银嗓金喉,字正腔圆,且善歌善舞,体态婀娜多姿,加之阵营颇强的乐队伴奏,笙笛曼妙圆润甜美,阳春白雪,令人如痴如醉,大饱耳福。

    三、意蕴深长《孟姜女送寒衣》,写的是“送寒衣,小事,但小中涵大,滴水见太阳。它所折射出的是重大的严肃社会问题,真是大有牵—发而动全身,尝—脔知—锅之味。

    剧本以“点穴”式陈诉,用笔洗练,事简意丰,表面是“送寒衣”、深层次牵涉到“护国魂”,之重大主题,如剧中田二哥说的:“梁弟矜言遂:为长城死,死也守长城’…… 抛家舍命,后继前仆、人城合一,世间奇赋,筑就一幅轰轰烈烈的长城壮丽图。孟姜女说“我夫有功,喜看不战四夷平。” “就让我也守在这里,阴阳相守大团圆。”“雄关万里九州固。”

    我觉得新版《孟姜女送寒衣》内容、主题都有新突破, 作者别出心裁,推陈出新,站在历史新高度上,不落窠臼,难能可贵就在跳出昔日的“孟姜女哭长城”长城被哭倒了, 人被掩埋在长城脚底下消极刨作思维模式.结句众唱[凡字调‘山花子]“长城雄壮凝智勇,万民血肉筑巨龙。沧桑历尽风云涌,泱泱中华傲苍穹! ”真乃是石破天惊,主题得到 升华,炉火纯青、有深藏若虚之感。看完该剧,如同饱餐一顿丰盛的精神佳宴,口酌浓烈的白兰地,故有大饱口福之叹。 我如刘伶酒醉,为该剧成功演出,禁不住伸手鼓掌、点赞。

    四、导演手法高超。长城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工程,场面 广阔、壮丽、导演高屋建瓴,通过置景、灯光,剧中人物扛木、背石、铺砖,尤其是对孟姜女在各种场合的唱、白及其表情、内心情感的抒发,形神等形象塑造,捧出那段历史的截断面,具有立体感,真实感、观众全被那种扑

  • 4、 吉檀迦利读后感

    吉檀迦利读后感

    《吉檀迦利》到底是一首什么诗?叶芝曾说它是一本泰戈尔心中怀着极大的哀伤,写下了我们的语言中最美丽的爱情诗。

    而这真的只是爱情诗吗?确实,《吉檀迦利》写了爱情求而不得的苦涩与屈就,写了爱人患得患失的紧张与缠绵,写了爱与被爱的忠贞与搁浅。但是仅以爱情一言蔽之,不全面,也表达不出泰戈尔用尽全力想表达的心意。

    《吉檀迦利》场面宏大,是凡人与神人的十指相触,心灵相吸。是对生命的探索与诘问,笔端流泻出的是透视心灵的思考,关乎人生,关乎人性。要知道,想在浊世中寻找生存的纯净,这一过程必定有煎熬,有不安,有苦楚,有疯狂。必定浩荡成诗,悸动成行。

    若是你不说话,我就含忍着,以你的沉默来填满我的心。我要沉静地等候,像黑夜在星光中无眠,忍耐地低首。

    我身上披的是尘灰与死亡之衣;我恨它,却又热爱地把它抱紧。我的债务很多,我的失败很大,我的耻辱秘密而又深重;但当我来求福的时候,我又战栗,唯恐我的祈求得了允诺。

    被我用我的名字囚禁起来的那个人,在监牢中哭泣。我每天不停地筑着围墙;当这道围墙高起接天的时候,我的真我便被高墙的黑影遮断不见了。我以这道高墙自豪,我用沙土把它抹严,唯恐在这名字上还留着一丝罅隙,我煞费了苦心,我也看不见了真我。

    生存与死亡泾渭分明,横亘过光阴与蔓延不尽的天地,没有人逃得过,却可以选择怎样活。但是人们总是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自己为自己勾勒一副假面,在惶恐与忙碌中走向绝灭。

    泰戈尔,独坐在小院中,用心去倾听花落花开,用眼去临摹云卷云舒,用爱去膜拜风起风平。他端坐在无垠的诸天之上,用甘泉一般的文笔,绘出远离红灯酒绿,阿谀奉承的静寂。他深情地凝视和不舍地叩问着生命,诘难发问,最终归宿究竟在何方,人为什么要沉溺荣光。

    若是迷茫,若是无奈,不妨来到永恒的边涯,在这里万物不灭──无论是希望,是幸福,或是,从泪眼中望见的人面。

    《吉檀迦利》是让人在匍匐中融化入爱的,泰戈尔以卑微的笔触,奏出绝世的爱。你不露面,却让我牵挂,你不说话,却让我惦念,你不睁眼,却让我留恋。你比他们伟大,你让我自由,自由的成为你的囚徒。

    泰戈尔让《吉檀迦利》成为虔诚的修诗,献给上帝的最美的章,是期待,是困惑,是挣扎。

    期待着福音的审判,期待人性的最终章。期待着正:他们就在屋角安静谦柔地坐下。但是在黑夜里,我发现他们强暴地冲进我的圣堂,贪婪地攫取了神坛上的祭品。期待着献:任何事情,我都来请教你,

  • 5、 百变爱人观后感

    百变爱人观后感

    看了由王祖蓝主演的《百变爱人》。原本以为他在剧中会淋漓尽致地秀他的演技,饰演各种造型的人物,以自己的百变去追求心中的爱人。观影后,才知道是他让别人有了变化。

    剧中王祖蓝饰演的角色苏波荣简直称得上命途多舛。公司上司觉得他工作业绩差,同事绞尽脑汁整蛊他,妈妈把他当摇钱树,妹妹是个非主流,女朋友钟家宝心境抑郁总觉得自己有病,朋友刘华整天觉得自己就是刘德华,不断给他惹事生非。偶然,有一条短信让他可以delete掉不喜欢的觉得不理想的人。但当他真的将自己的上司、母亲、妹妹、女朋友、朋友都换成自己理想的状态。上司宽容、乐善好施,母亲对自己关怀备至、能为自己做美味佳肴,妹妹乖巧温柔、听话懂事,女朋友也换了个人,漂亮又能装嗲,朋友变得体贴义气了。生活却整个都混乱了。无意中将他的上司召回,他的老板也跟他遇到了同样问题。甚至换过的儿子还想致他于死地。两人通过跳楼的方式让一切步入正轨。原来只是他的一场梦。他醒来更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了。

    爱人可以被delete,被置换成自己觉得理想的状态,甚至直接就换一个人,但曾经拥有的情感,曾经的回忆确是无法割舍的。往事在头脑中隐藏着却是无论如何都delete不去的。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反过来想想,即使它不合理,但它存在着,我们就总要去面对。

    有时会听周围的人在抱怨家人不好,朋友不义,爱人不仁,但如果换上另一些人来承担你周围人的角色,难道真的会一点问题都不会有吗?其实就像你走上这条路会有一些风景,另一条路上也会有它独特的风景一样,即使没有这种心烦,也会出现其他让人头痛的事。原本世界就是在对立统一中才能发展演变的,任何事物,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矛盾存在。

    生活不可能尽如人意,我们能做好的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一个斗士。更要且行且珍惜。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与其两鬓白霜,手握拐杖时嗟叹,还不如让人生每一步棋走得无怨无悔。

  • 6、 《百变爱人》观后感

    《百变爱人》观后感

    港式喜剧有其独特韵味及派别,时光淘洗,经典永存,许氏四杰为代表的鬼马风格,演绎一场又一场小市民的冒险狂想曲;成龙的功夫喜剧,在腾转挪移之间,让动作谐趣横生妙趣无穷;喜剧之王周星驰的无厘头,则把小人物最浅显的梦想解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无法逾越的经典,闪闪发光。而这些港式喜剧电影的神髓,其实是对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拚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这种精神在《百变爱人》中,开始有了变迁

    是一种兼模仿与怀旧为一体的变迁。这变迁无所谓好坏,但是,是基于王祖蓝的百变而产生,而这种百变,建立在他舞台上的深厚功底,综艺咖的唱念做打,无不惟妙惟肖,形象则猥琐又真诚,是天然生就的搞笑坯子,因而男扮女装也好,模仿老牌明星也好,都是技术上的成功,所以,无论故事如何发展,总是离不开他的这一独特天分。

    也不难发现,王祖蓝式的喜剧影片,在他这种技术发挥下,渐渐形成一种贱嗖嗖风格,表情浮夸,动作也不在正常范围内,以找揍的态度,待人接物。好在这种流于表面的表演方式倒也受到一些观众的追捧,影院里此起彼伏的笑声,颇能说明这一点,而且,这种贱嗖嗖的表演风格,与故事更是贴合。

    怀旧则是体现在故事的设置,类似《人生遥控器》的故事布局,让影片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从头至尾布满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处态度珍惜眼前人。是比较传统,甚至比较古旧的精神内核。因而说其怀旧也无不可,加上许冠文、薛家燕、元秋、王敏德等二十余位老实力明星,老人老桥段,更是打了许多感情牌。

    除了王祖蓝和许冠文新老两代笑星的碰撞,女主王菀之的表演更是令人惊喜,相比影视作品,大部分人认识王菀之无疑是通过她的歌曲,但音乐声中完美的声线,在影片中竟让人忽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悚然,因此无数场戏走神,怕她会因为王祖蓝的讨厌而把一部充满科幻意味的爱情片演成充满杀戮的恐怖片。

    好在影片最终走回到以传统价值观煽情的路线,老的少的,皆都幡然醒悟,大团圆结局更是传统,让坏的的变成好的,更是符合老式港片的原则。但《百变爱人》在搞笑之余,还是让人略感失之创新,乐,取决于演员的技术,路,则借鉴于传统,想要再创经典,还需更多情真意切。

  • 7、 百年情书观后感
    篇一:百年情书观后感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中学时代便在课堂上所学的一篇课文《与妻书》,大学毕业后听的三首台湾流行音乐(齐豫唱的《觉》、童安格唱的《诀别》及李建复唱的《意映卿卿》),再到如今纪念广州起义一百周年的电影《百年情书》,恍如一段交织时空的爱情扑面而来,情缘魂梦系…… 音乐缠绕:交错的爱情对话“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今夜我的笔沾满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万万千千……”声音宽厚而凭借着一鸣惊人的李建复,深情款款的从林觉民的角度演绎这份生死之情,既有对于爱妻的苦苦爱恋与不舍,更有对于革命的决心;而童安格创作演唱的《诀别》,则进一步的以林觉民的口吻向爱妻表示那份爱与决心,“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犹记第一次听到这句“不再有泪如你”时,泪水在不知不觉里流洒。 不过,更加喜欢的是齐豫唱的那首《觉》,“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齐豫的带有丝丝缕缕忧伤的声音里,将意映的忧伤化为缕缕的歌声,爱与放手,又心有不甘的追问“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地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作纸上的一个名字”,可惜,成为了天问! 穿越百年的爱情,《百年情书》便是根据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书改编的献礼广州起义100周年的作品,林觉民与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与林觉民被影响而参加革命,成为影片的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爱情因为战争、动乱、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一复何言……”也想起谭嗣同就义前的这封写给爱妻的信。 "意映卿卿如晤……”,还记得上高一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关于学文言文的书,当我独自一人翻阅到《与妻书》时(貌似比较靠后的),便被其中的情感所深深打动。至今我还记得开头的这一句,尽管其他的我都已经忘记。如今看《百年情书》仍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为他们的那颗赤子之心而由衷敬佩,不
  • 8、 宫崎骏百变狸猫观后感
    宫崎骏百变狸猫观后感 看着电脑屏幕上的那一群群狸猫,快乐的日子总是转眼即逝。 影片还是贯穿了宫崎骏先生的一贯作风。讲的是东京的建立破坏掉了原本狸猫们的家园,狸猫们用尽所有办法与之抗衡,无奈力量悬殊,最终不得不接受环境的改变,丧失家园。 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影片最后,在狸子们用尽全力却终是无果时,大家将力量集结在一起,制造出城市建造前的幻境,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也看到了逝去的朋友的影子,不禁冲出幻境去追寻,无奈,那只是幻像而已。脑海里浮现着前天回到乡下的情景,眼睛涩涩的。影片最后的寄以狸子来提问屏幕前的我们,环境改变了,动物们该如何生存? 乡下的土地再也不会出现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的描述了,潺潺的碧水,幽兰的天空,那都只能在脑海里反复回忆了。我很庆幸我的小时候是在乡下度过的。风起芦苇荡,香飘麦田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子越辣越好啦,不必再每日那么辛苦的劳作了,可是收成呢?粮食越来越少,食品问题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差,空气越来越脏;“飘渺仙境”越来越接近生活,几日都不会散去。人们就这样在这仙境中缠绵,却不知己身将至,仍把酒言欢。 如今,阳光依旧耀眼,却穿不透那厚厚的隔阂;雨水依旧贯穿,却洗不净那薄薄的阴影;清风依旧吹拂,却再也揭开那轻盈的面纱。就这样吧,直到有一天,总会有那一天,我们也在问自己,这样真的好吗?
  • 9、 《百年情书》观后感

    《百年情书》观后感

    百年情书,是一份情书,也是一份遗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说不上是一部传记,因为它只讲了主人公林觉民慷慨赴死前五年的事,而且还是很零散的片段,而我更愿意称它为爱情片,主人公林觉民和她的妻子之间的爱情贯穿了全剧,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来。

    这部电影不是什么大制作,这一点从它的制作单位是电影频道就可以看出。演员也清一色都是年轻的生面孔,戏中唯一撑得住场面的只有李雪健,这个老戏骨的演技没什么好说。不过其他年轻人的表演就完全没有亮点了。在这群年轻演员中,除了蒋梦婕我还认识之外,其他一概不识。不过这个林黛玉也称不上是什么大腕,演技更是略显稚嫩,我看着她还是不由自的想起红楼里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不过没办法,我对这一型的女生实在没有抵抗力,看着她,我就觉着心里舒服唯。

    不过无所谓,我看了开头几分钟的戏就不指望演员的表演了,真正吸引我使我坚持看我的动力是它的故事和画面。简单,清新。尤其是林觉民与其妻子的爱情让我很是享受,在这乱世之中,就像童话一样,不真实,但很美。尤其是蒋梦婕扮演的妻子,让我流连忘返,这里我不是指她的演技,而单纯是指她扮演的这个形象,就是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站在那,我都觉得很美,唉!归根结底,我只是单纯喜欢这一类型的女孩子而已。

  • 10、 百团大战观后感

    百团大战观后感

    缅怀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伟大的中国民族和人民用血肉筑成了铁一般的长城,为我们抒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史诗,近日我站组织站内人员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看完之后令我深受感动。

    炮火隆隆,硝烟滚滚,铁蹄声脆,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彭德怀将军说:“士兵和百姓的火,这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要把心火和怒火换成复仇的炮火。”面对敌人推行的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我军展开了多点出击,全面开花的大破袭战略。“不破不立,只有死人才躺在棺材里任他尸体腐烂发臭,但凡有口热气,他就必须冲出牢笼”,“腰杆不硬,江山不幸”,“如果不打就会亡国、灭种”,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话语掷地有声,令人热血喷张,就是这股精气神奠定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扪心自问,在面对荆棘丛生的艰难险阻时,你是否有冲破枷锁的勇气与无畏?对待工作的态度,你是否拼尽全力,全身心投入?对待学习的机会,你是否刻苦钻研,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百团大战》铭刻了许多的血泪史,令我几度哽咽。敌人对姚家峪实施了灭绝人性的杀光、烧光、抢光政策,屠村的时候,连待产的孕妇都不放过,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又死在了敌人的烈火下。其中娘子关车站的战役中,日军派出了装甲列车,为了炸毁它,需要用火车头去撞它,但问题是两列车必须在同一个扳道岔上。我军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一个倒下去,千万个又冲了上去,最终战士牺牲的时候手还紧紧握在扳道岔上。泪水模糊了视线,淌进了心里,不知是苦还是咸。在和平时代的今天,吃点苦、流点血算什么,你没有看到旗帜上的那面红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所染成?你是否还牢骚满腹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

    《百团大战》里军民鱼水情更是感人至深,百团大战更是一场人民的战争,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纺棉花、纳鞋底,参军更是义无反顾。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张自忠将军牺牲前写道:“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今天我们呼吸着和平的空气,饮用着时代的甘泉,不用面对腥风血雨,更不用牺牲生命,但新的时代让我们肩负新的使命。请睁开你惺忪的双眼,张开你慵懒的神经,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续写革命者未完的诗篇。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5-07

  • 2021-04-21

  • 2022-02-28

  • 2019-11-06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7-01

  • 2023-04-0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2-09

  • 2019-10-28

  • 2023-03-1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0-19

  • 2022-02-26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3-22

  • 2023-03-27

迦百农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迦百农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迦百农观后感、2024迦百农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