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猴子与狗读后感 > 地图 > 猴子与狗读后感,2024猴子与狗读后感
猴子与狗读后感相关栏目
猴子与狗读后感热门栏目
猴子与狗读后感推荐
猴子与狗读后感

(共 1189 篇)

  • 1、 《猴子与狗》读后感

    猴子是何等聪明的动物,它知道自己与狗在主人眼里的分量。他为了不让主人失望宁可让手脚受伤,也不放弃追赶。在此过程中是痛苦的。但是痛苦也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练就了快跑的本领。狗为了不再挨饿不得不学会剥香蕉吃,在此期间也是有难言之隐的。虽然文中主人达到了他所要的目的,但是她却忽略了几点:一忽略了猴子和狗的感受(其实它们本身是不愿意改变的),二、主人忽视了它们原有的特点,猴子和狗在没有选择地被主人将他们一步步同化了。三、忽略了他们原有的优势。这种不负责的做法,导致了猴不像猴,狗不像狗。

    看到快跑的猴子和吃香蕉的狗,我不禁联想起自己班里那几个接受能力差的后进学生。他们年纪虽小,却也懂得察言观色。为了换取父母的微笑、教师的赏识、长辈的赞赏,他们又何尝不是整天被功课赶得“体无完肤”(失去往日灿烂的笑容),他们从没叫过苦,从没喊过累。因为我们做教师和父母的坚信,终有一天他们也会向那只不肯服输的猴子和狗一样练出过硬的本领。可我们也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和个体特点。正在一步步抹杀他们的天性及个性特点。

    我们可能每天只关注那些飞得快的黄鹂鸟,而忽略了慢慢爬行的蜗牛,其实他们何尝不想爬快些?对于那些非智力因素导致接受慢的学生,如果能将他们入学的年龄延长一年,将海岸线拉长些,时间再充裕些,相信他们也会很优秀。

    我们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的鼓励、鞭策、赏识只能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一丝慰藉。并不能取代他们所受的痛苦。我们没有权利扼杀一个人的天赋、向往与追求。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科学家,而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美术家、艺术家、文学家……那么,世界将是多么的枯燥、乏味与不和谐。所以,当我们一味盯着学生学习成绩时请想一想那只可怜的猴子,当我们大声责怪学生时,请想一想那条悲哀的狗,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而将一颗颗艺术之星、美术之星、文学之星……扼杀于摇篮之中。

    林清玄的散文虽然语言朴实,但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在其中。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每每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 2、 《灰熊与猴子》读后感400字

    有一次,我看了《灰熊与猴子》,我非常喜欢看这个故事。

    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灰熊整天好吃懒做,不是睡觉就是吃东西。而猴子为了吃果子整天忙里忙外,到处采果子,于是,猴子家里有了很多果子。不料,这年夏天遇到大旱,森林里的果树都干枯了。灰熊的洞里没东西吃了,可灰熊懒得出门找东西吃就呆在了家里,什么也不干。猴子就甜甜蜜蜜地吃果子,躲过了旱灾,灰熊就只能忍受饥渴。冬天来临,猴子准备了杂粮,提前造好了树上的房屋,开开心心地迎接冬天。灰熊想:“我冬天不必亲手造洞,只要等雪下得很厚,我再用爪子刨几下,一个雪洞就造好了。”可无论灰熊怎么等,雪都没有他想得那么厚,灰熊因为忍受不了寒冷,只好被活活冻死了。猴子一蹦一跳地在树上看着灰熊的尸体,自言自语地说:“活该,谁让他这么懒,自作自受。”

    我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认为灰熊不能这么懒,做人或做动物都必须勤快,为明天做好准备。如果有人学灰熊的样子,那只会自作自受,自讨苦吃。我们必须向文中的猴子那样,勤奋刻苦地学习,只有勤奋才能学好本领。我们不能像灰熊一样偷懒,那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的,我们做事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收获成功。

  • 3、 《城市与狗》读后感

    《城市与狗》读后感

    在学院举行的读书月活动中,我选择了《城市与狗》这本书,其实说实在的,刚开始看到这个书名时,以为是讲述城市里狗的故事,没想到看完后,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心灵也受到极大感触与震撼。

    《城市与狗》这部作品是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是略萨根据自己少年时期在军校的学习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而且通过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城市原来是指秘鲁社会,而狗是指军校里的学员,也知道了在那所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里,时刻上演着打架斗殴,赌博,金钱交易,嫖娼,上课捣蛋,欺负弱小等丑恶行为。

    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有为人不卑不亢,正直,不欺负弱小,也不容强者欺负的阿尔贝托,我想这个人物大概是略萨自己的化身吧,因为略萨为人在捍卫尊严以及个人合法权利方面时,他绝对不会放弃斗争。而且,在《城市与狗》这部作品中,阿尔贝托时而生活在上层社会中,即豪华住宅区中,时而又与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黑人和倍受歧视的混血种族学员住在同一宿舍里,他不但看到了上层社会的伪善的面目,以及那带着欺诈和糜烂的生活,而且也充分了解了底层社会,特别是贫苦阶层的悲惨处境。他无法忍受这两个极端,于是他躲进了文学的天地,期盼在属于自己文学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并用它来进行个人反抗。

    文中描述了那些孩子的家长一开始满心期待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这所军校里,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所军校里得到磨练,然后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可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在那所军校里,少年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小社会,新生们满心欢喜地踏入学校,以为这即将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可是他们想错了,他们一入校就要遭受残酷的洗礼,上到财物,下到自尊,只要可以掠夺的地方都已经遭到了强盗式的抢劫以及奴隶般的凌辱;而在经历过这些后,等到他们升到高年级时,又同样继承着欺压低年级新生的传统,吃喝嫖赌等一切丑恶行为都无处不在。

    在读着读着时,真的无法忍受了,其中的人物奴隶饱受那些军校学员的欺凌,而奴隶毫无反抗,一直默默地忍受着,最后在演习中还惨遭被枪杀,真的很心酸,这还是一个社会吗?简直就如同地狱般啊!当然而且接受不了的却是杀害奴隶的杀人凶手美洲豹最后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唉,这也许就是命运的糊弄吧!

    其实显而易见,略萨在书中严重批判了当时的秘鲁社会,严重批判了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他非常不满当时的秘鲁社会,到处充斥着堕落,腐败,而他却只

  • 4、 读《猴子与狸猫》有感(优秀范文)

    《猴子与狸猫》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凡是读过它的人,都感觉内心受到了一次洗涤。

    这篇故事讲了一只幼小的猴子因为妈妈偏爱弟弟而被冷落、被抛弃后饥寒交迫,直到遇到狸猫的故事。那小猴子一生下来被妈妈宠爱着,可是弟弟的出生打破了这一切,妈妈很是喜爱弟弟,之前被妈妈宠爱的小猴子开始被冷落了,妈妈每天都只顾弟弟不再关心小猴子,连吃的也不再给小猴子了。终于有一天猴妈妈狠心地抛弃了小猴子,被抛弃的小猴子,独自在外四处躲藏,因为没有了妈妈在身边,幼小的它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一天晚上天气很冷,小猴子被冻得在树上瑟瑟发抖。第二天早上,小猴子缓缓睁开眼睛,想下去找些吃的,可是脚下一滑不慎摔了下去,掉下去的小猴子害怕地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毫发无伤,心里很是奇怪,从这么高摔下来竟然没事?这时身下竟传出了一声:“快起来,你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小子,压死我了。”小猴子被忽然传出声音吓得赶紧起了身。小猴子看着这个站起来的陌生家伙,原来他是狸猫,从这里路过时竟被摔下来的小猴子压到了。小猴子向狸猫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狸猫听后说了一句让我感受最深的话,当时它这样说:“你要记住母亲虽然抛弃了你,但你还有大好未来要学会独自一人面对所有困难,要学会独立。”小猴子被狸猫的话所影响到了,它和狸猫成了好朋友,它学会了独立。每天它都努力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生活下去,每天在野外冒着许多困难独自学会生存,寻找食物。多年以后,之前那个被妈妈抛弃后独自在外饥寒交迫的小猴子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强壮的猴子了,而被妈妈溺爱的弟弟却因顽皮和其他小猴子玩耍掉河里淹死了。

    读完《猴子与狸猫》后我明白了幼小的动物离了“保护墙”都可以强大起来,而人如果学会了独立那会怎样呢?人要学会独立起来,不要总是依靠别人,我们要学习独立的小猴子,不要成为那个猴弟弟。

  • 5、 读《猴子与狸猫》有感600字

    《猴子与狸猫》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凡是读过它的人,都感觉内心受到了一次洗涤。

    这篇故事讲了一只幼小的猴子因为妈妈偏爱弟弟而被冷落、被抛弃后饥寒交迫,直到遇到狸猫的故事。那小猴子一生下来被妈妈宠爱着,可是弟弟的出生打破了这一切,妈妈很是喜爱弟弟,之前被妈妈宠爱的小猴子开始被冷落了,妈妈每天都只顾弟弟不再关心小猴子,连吃的也不再给小猴子了。终于有一天猴妈妈狠心地抛弃了小猴子,被抛弃的小猴子,独自在外四处躲藏,因为没有了妈妈在身边,幼小的它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一天晚上天气很冷,小猴子被冻得在树上瑟瑟发抖。第二天早上,小猴子缓缓睁开眼睛,想下去找些吃的,可是脚下一滑不慎摔了下去,掉下去的小猴子害怕地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毫发无伤,心里很是奇怪,从这么高摔下来竟然没事?这时身下竟传出了一声:“快起来,你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小子,压死我了。”小猴子被忽然传出声音吓得赶紧起了身。小猴子看着这个站起来的陌生家伙,原来他是狸猫,从这里路过时竟被摔下来的小猴子压到了。小猴子向狸猫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狸猫听后说了一句让我感受最深的话,当时它这样说:“你要记住母亲虽然抛弃了你,但你还有大好未来要学会独自一人面对所有困难,要学会独立。”小猴子被狸猫的话所影响到了,它和狸猫成了好朋友,它学会了独立。每天它都努力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生活下去,每天在野外冒着许多困难独自学会生存,寻找食物。多年以后,之前那个被妈妈抛弃后独自在外饥寒交迫的小猴子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强壮的猴子了,而被妈妈溺爱的弟弟却因顽皮和其他小猴子玩耍掉河里淹死了。

    读完《猴子与狸猫》后我明白了幼小的动物离了“保护墙”都可以强大起来,而人如果学会了独立那会怎样呢?人要学会独立起来,不要总是依靠别人,我们要学习独立的小猴子,不要成为那个猴弟弟。

  • 6、 猴子笑人读后感
    篇一:猴子笑人读后感 这本《笑猫日记》的出场人物是:笑猫、杜真子、猴子、对对眼老头儿、地包天、马小跳、老老鼠、唐飞、一毛一超、张达。 读完《笑猫日记之想变成一人的猴子》以后,我觉得杜真子很一爱一笑猫,那当然笑猫也非常一爱一杜真子啦!笑猫永远和地包天和平相处,马小跳他们永远和杜真子和平相处。马小跳虽然有时跟杜真子吵架,但是他们俩有时吵架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要用吵架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呢? 我读了这本书,觉得人当中的坏人随处可见,而坏人一旦出现就会搅得不得安宁。这只猴子之所以回想变成一人,那是因为猴子觉得人和动物有巨大的区别,只要他变成一人了,那么他就不会被坏人害他了,他也要做人中惩一奸一除恶的好人,就像马小跳.杜真子.唐飞.一毛一超.张达那样的人了。因为他向往这种人的生活,虽然他也向往在深山老林的生活,但是他觉得人的生活富有吸引力。 我觉得杜真子很善良,我也要像她一样,那么善良! 篇二: 笑猫是一只会笑的猫。他会微笑、狂笑、冷笑、狞笑、嘲笑、苦笑,还会皮笑肉不笑。笑猫是一只有思想的猫,他喜欢观察人,也能听懂人说的话。 笑猫在桥上看见一个老头儿,那个老头在让一只猴子表演飞吻、行礼、唱歌,还要猴子跟别人照相。这个猴子后来遇见了马小跳和杜真子、唐飞、一毛一超等人。一毛一超很像那只猴子,跟那只猴子一样瘦瘦的,吃东西的时候动作也差不多。 猴子和笑猫结拜了兄弟,猴子叫笑猫哥哥,笑猫叫猴子弟弟。猴子弟弟问笑猫哥哥:“是不是会读书就可以变成一人啦?” 猴子特别喜欢一毛一超,他也想变成一人。因为人能认书上的字,能听懂电视上别人说的话,所以猴子也想变成一人。 篇三: 这几天我在读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丛书之一的《想变成一人的猴子》一书,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笑猫”被杜真子的一妈一一妈一赶出了家门。这只猫有三个特点:一是会笑,所以他叫做小猫;二能听懂人说话;三是不吃老鼠,所以他跟一只老鼠交了朋友,那只老鼠是老鼠家族最老的一个,所以它叫做“老老鼠”,老老鼠把“夏宫”让给笑猫祝“夏宫”是一个小山洞,山洞外面挂着绿藤,这个山洞很神奇,那就是: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却能看到外面。有一天,笑猫看到有一个叫做“对对眼”的老头在街上虐一待猴子,便和马小跳一起拯救这只猴子,终于正义战胜了邪恶,马小跳把猴子带回了家。猴子看着人的生活很舒服,也想变成
  • 7、 《城市与狗》读后感范文
    《城市与狗》读后感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他的作品保持着现实主义的风格,以抨击权力,刻画反抗形象为主。《城市与狗》是他众多作品中的其中一部,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秉承着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现实风,鲜明的人物个性,尖锐的话语,无不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黑暗。其中作品中描绘着许多斗殴和交易场景,一些人类的负面,丑恶行为等,揭露了当时社会底层的窘迫的生活,以及权贵的丑恶行径。 这部作品,刻画了许多鲜明的形象,作者以这些形象,映衬着这个社会,以这些角色的经历和话语,诉说着这个社会。其中作者刻画了几个鲜明的人物让我印象深刻。 在第一章便有出现的羊驼,这一形象的刻画是通过周围人的动作完成的,或许我们会感觉羊驼在文章中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觉得这一形象,羊驼的遭遇,正是这个社会底层的缩影。当时,卡瓦是在偷化学试卷时,遇到了羊驼,在卡瓦的口述中,我们得知了羊驼的境况。是谁把这只小羊驼带到学校里来的?是从安第斯山哪个地方来的?是的,没人知道羊驼从哪里来,即使它呆在这里已经很久了,在人们眼中,羊驼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只是一个欺凌发泄的玩偶。士官生们常常拿它当做投掷石块的靶子来打赌。它被石头打中时,毫不惊慌,而是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慢吞吞地躲开扔石块的人们。羊驼还会在士官生们吃餐时,穿行在三三两两靠在一起的一堆堆枪支中,无言地嗅着。羊驼默默地忍受着人们的欺凌,没有怨言,也不反抗,但也没因此丢失生活。羊驼正是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映照,无法反抗,只有默默忍受,但绝不放弃生活。 其次便是阿尔贝托,这一人物个性最为鲜明,不卑不亢,尊重弱者,不与其他士兵官同流合污,也不容许他人的侮辱。可以说,这一角色是作者略萨所向往的自己,略萨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他想以一个超脱的形象立足,但却不被社会所允许。看到阿尔贝托为“奴隶”偷军装的那幕,我感到有一丝感动。在所有人都欺侮“奴隶”的时候,阿尔贝托能够像兄弟般地冒着风险帮助他。阿尔贝托,作为一个上层社会的人,又在底层社会生活着,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生活于黑暗的军官学校。辗转于两个社会间,见证着,连接着两个社会。 最后便是“奴隶”这个角色,可以说,“奴隶”是另一个“羊驼”,虽然作为人活着,但是却被欺侮得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说实在,对于“奴隶”这一形象,我
  • 8、 《青鸟》猫与狗,读后感

    青鸟里面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已经拥有了灵魂的生物们!当他们可以说话了,可以变成人形了,可以和小主人交谈了!他们是有多么的开心呀!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猫与狗的争执,猫主张:动物都是自由的,不是被人类奴役的,动物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灵魂,完全可以离开主人,回到大自然的拥抱里了!但是只要主人的任务一完成,他们的灵魂也会离开,他们又只能变成一只普普通通的生物。而狗主张:动物的生命是自己的主人给的,当他们遭到别的动物攻击时,是人类救了他们一命,把他们拉出那危险的大自然里面!所以动物们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保护主人,不让主人受到任何的危险,更是不能离开主人了!

    猫和狗都以自己的理由去斗争,猫一心想要陷害主人,而狗却一只在保护着主人,猫不想让动物们一只臣服在人类脚下,而狗却觉得动物们的生命是人类给的,所以就要一心一意的保护着人类。

    本书的作者并没有给猫套上反派的帽子,而是这两种理由都是可行的,虽然是有一点矛盾,但是动物也有他们选择的权利,的确是人类用他们的威权使动物们臣服在人类脚下,但是但是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如果动物只是想一下怎样可以获得自由,人类就觉得它居心不良的话,如果哪天有一种更厉害的生物出现了,并且把人类当做宠物圈养的,人类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名人名言网:mrmy.org

    而狗在所有读者眼里,都是忠诚的善良的勇敢的,狗确实也就是这样,我们给了动物生命,我们保护着动物们不受到大自然的一切伤害,动物们因该感谢我们,如果没有了我们人类的话动物都不知道会死去多少!所以当我们遇到危险地时候动物们因该要拼死保护我们,因为是我们给予了他们生命,他们的生活都是我们给的!

    所以《青鸟》这本书里面还蕴藏了作者对动物们的看法,表述着动物们的心李!

  • 9、 猴子捞月读后感

    猴子捞月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两个寓言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叫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讲的是十二只猴子坐在树上观井,突然有一只猴子看到月亮掉到水里,他就告诉他的伙伴说月亮掉到井里去了。然后老大用尾巴勾在树上其他的猴子都去捞月亮,他们总是捞不着,最后有一个人过来了,他说你们在干什么猴子说我们在捞月呢,他就说那是月亮的影子。这个人高兴地走了。

    我觉的猴子有一样令我想他学习,是听别人正确的意见。

    猴子捞月读后感(二)

    这篇故事讲述了3只猴子在山下玩耍时看见井里有个大月亮,它们非常害怕,一边跑一边喊:月亮掉到井里了,所有的猴子都来看,忽然老猴子说:这是月亮的影子我觉得那些猴子好好玩的,明明月亮在天上,只要抬头看看就知道了,可是它们吓忙一通,还是没有捞到月亮,不看清楚就瞎忙,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像小猴子那样白忙一场。

    猴子捞月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真有意思。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天,一群猴子在月光下玩。忽然,乌云遮住了月亮,四周暗了下来,猴子们叽叽喳喳乱叫起来。老猴子抬头朝天上一看,惊叫起来:不好了,月亮不见了!猴子们惊慌起来,四下寻找。忽然,小猴子指着池塘大喊:看,月亮掉到池塘里啦!老猴子果断地说:我们必须把月亮捞上来,不能让它沉在水里!猴子们立刻找来竹竿,依次倒挂起来,想把月亮捞上来。它们拿着竹竿在水里荡来荡去,用尽了力气,结果什么也没捞着。老猴子抬头朝天上一看,月亮还在天上挂着的。原来水里只是月亮的倒影。

    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知道了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多观察,多调查研究。不能像猴子那样不切实际,自作聪明,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空。

  • 10、 猴子读后感模板

    作品这本书当中的故事情节常常可以引发人们的更多内心感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读后感了。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写作品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猴子读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猴子读后感(篇1)

    那天,我们借书,我借了一本笑猫日记,题目是想变成人的猴子,今天我们就要写日记,是读后感!

    在夏天的时候笑猫被赶出了家门,住进了秘密山洞,可是公园里来了个老头(对对眼),他捉了一只可怜的猴子,用鞭子打他,抽他,不让他吃饱,还让他行李,飞吻,可他却什末也没干,就等钱落到他的帽子!可恶.马小跳挺身而出还有他的好朋友,一起去救猴子,可是两次都失败了.最后,杜真子上场,才猴子救了出来!

    猴子应为秘密山洞被淹,所以住进了马小跳家,他看到人类是咋过生活的就很像变成人,可是是不可能的!还被爸爸妈妈发现了 ,就把猴子送到了山里,猴子不想走,可是最后还是被安眠药弄晕了!他就会到了山里!

    从这本书里我看出了,马小跳虽然爱动物,可是过火了,正确的方法是把他送回去!那只猴子也很悲惨,被捉的时候是用安眠药,送回去的时候还是安眠药.

    还有,现在的人都到处买卖动物,或是吃了他们!由于人类的破坏,地球上的珍稀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动物原来有许多想法,只有我们去和它们交流,和它们做朋友,才能明白它们的想法,这正对应了“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这句话.所以以后我们人类不要再猎杀动物了!

    这本书很有价值,诉说了动物的心,也表达了动物们渴望自由的心,所以我很喜欢着本书!

    猴子读后感(篇2)

    今天我读了一篇散文布雷迪的猴子,毕淑敏老师写的。对我感触极大。特别富有哲理,我从中可以获得许许多多人生哲理与处理问题的方法。这讲的是两只猴子在接受电击时的行为与状态。一个猴子能够掌控住机会。另一只猴子只能听天由命。结果第一只得了病另一只安然无恙。但毕老师却愿意做那只得病的猴子。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行动比单纯的等待更有力量。很简单的道理,但不是每个人都懂,总有人羡叹他人的成功,懊恼自己的失败,抱怨命运的不公。其实,上帝对每个人都很公平。自我们的生命之船起航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面临两种抉择:要么与命运抗争,勇斗风暴,把生命紧紧的抓在自己手中;要么将生命交给风暴或在他人的庇护下过活。选择前者的人,会看到风雨后美丽的彩虹,选择后者的人,悄悄的来,悄悄地走。生命灿烂与否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16

  • 2023-01-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12-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2-12-26

  • 2022-12-21

  • 2022-12-18

猴子与狗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猴子与狗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猴子与狗读后感、2024猴子与狗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