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荷的读后感 > 地图 > 荷的读后感,2024荷的读后感范文
荷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荷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荷的读后感推荐
荷的读后感

(共 8194 篇)

  • 1、 写看荷的作文

    读后感大全编辑整理的“写看荷的作文”,或许可以帮助解决你的一些疑虑。写作是将思想和感受化为文字的过程,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停下来反思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你的知识储备不够,那么完成一篇作文会很困难。现在你是不是正在寻找一些好的作文呢?

    写看荷的作文(篇1)

    一天,自行车和摩托车在路上碰了面。

    摩托车一直很瞧不起自行车,恰好今天遇上了,便想趁机讽刺它一下。摩托车眼睛骨碌一转说:“自行车兄弟,你怎么走得这样慢?你看我走得多快,还能兜风,你呀!没有发动机,没有主人用脚踩动你,你不会走;你还没有照明灯,说不定哪天夜里主人要掉到悬崖下面去呢。”自行车听了没有吭声,摩托车更加洋洋得意了,还编了一首歌:“自行车,没有用,主人不踩跑不动,……”自行车不紧不慢地反击道:“要是没有汽油,你跑跑看?你照样跑不动。” 摩托车一听火冒三丈,正要与自行车争辩,忽听得广播里传来一个声音:“据科学家研究:地球气候正在变暖,全都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其中汽车、摩托车等排出的废气占了很大比例,因此,科学家建议大家多骑自行车,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锻炼身体。”

    摩托车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而自行车则摇着铃铛欢快地跑了。

    写看荷的作文(篇2)

    嗨,我是一只熊猫兔,主人给我取名为棉花糖,可是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名字,所以,我常常不理她。

    但是呢,她给我的食物那叫一个丰富,有青菜、胡萝卜、鸟粮...我喜欢的食物都具备着,我可欢了,我的家是主人在家里拿的一个大箱子,她在里面铺了一些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要摸摸我的头,给我盖上被子,我要多幸福有多幸福。可是,渐渐地,我在主人的家里开始叛逆起来了,我在主人家里东奔西跑,把主人的家搞得乱七八糟,主人一气之下,只好把我关在一个小鸟笼里,我急坏了。心里常常呐喊:主人呀,求求你了,这儿太小了,我都不能活动了,我再也不会这么调皮了,我不敢了,就放我出去吧。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我发誓。可是,主人听不见,我很失望,也很伤心。

    渐渐地,又不知怎么的,主人开始疏远了我,不再像以前那么喜欢我了,她几乎一个星期才来给我喂食最多2次,其余的时间都在玩,是主人的爸爸妈妈给我喂食。食物也不像以前那么丰富,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苦,我常常盯着远处发呆,真的.好后悔自己之前在主人家里捣乱。我发誓,要是老天愿意再给我一个重头来过的机会,我再也不这么干了,拜托了!可是,谁又会在意我这只熊猫兔呢?

  • 2、 清塘荷韵(精选优质读后感)

    【第1篇】

    荷花,自古就是纯洁的象征,人们经常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形容荷花的纯洁。而季羡林笔下的荷花,在不失原有的清秀之美的同时,又给人带来了一种张扬、蓬勃的生命活力,尤其是最后几句:“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更是体现了荷花除了纯洁之外,还有着顽强的生命,不屈的精神。

    季羡林先生的“季荷”十分的朴实无华,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昙花的转瞬即逝,没有玫瑰的妖娆,只有朴实无华的纯洁之美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对于荷花,我个人认为,荷花的精神比它的外表更令人喜爱。再美丽的外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失去光彩,但精神却会被传承下去,只要生命存在,精神就不会消逝。

    的确,生命被赋予了美丽的外表就会被人们所关注、向往,但生命却不是因为美丽的外表而变得有价值或令人敬佩,而是拥有了高尚的品格、精神才会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赞美,甚至令人们神往。

    荷花之所以更出众,不仅仅是它美丽的外表,更是因为它的纯洁,朴实品质。而“季荷”又体现了对春天的向往,对生命的向往,这也反映出了季羡林先生对于生命的张扬,蓬勃。

    倒数第二句“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也说明了“季荷”的信心,说出了季羡林先生的信心。

    愿季荷就这样一直开下去吧。

    【第2篇】

    荷花具有无穷的魅力,是每个人都向往与追求的。

    荷花有着绚丽夺目的艳红,给人美的感觉;荷花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令每个人所敬佩;荷花有着保护它的荷叶,使它在风雨中依旧保持优美的风姿。

    美好的事物都是争取追求来的,不劳而获总是不可行而又不可取的。作者这样的爱像莲花这样美的事物,正反映了它追求卓越向往美好的精神。

    池塘太空,而刚种上的莲花给人希望的感觉,作者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了这小小的池塘。而这荷花,让人期盼了三年,依旧没有开出像样的花朵。让人们的希望转变为了失望。

    而奇迹就出现在第四年,那久违了的荷花,终于怒放,绚丽的色彩引人注目,单调的绿色池塘里,有了荷花的点缀,变得如仙境一般。如此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怪不得作者拿它与西湖相比较,可见它的美丽是如此让人回味无穷。

    荷花的精神与它绚丽的外表得以相称,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实在是值得大家学习。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决定着它的性格,性格的差异又有不同的命运。

    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 3、 《深深的体谅》读后感

    《深深的体谅》读后感

    文/郭立平

    最初看到《深深的体谅》这个题目,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心里有股莫名的暖流在流淌。体谅别人,其实也是成全自己。

    上世纪30年代的夏承焘老先生,嘱咐自己的学生如果将来当了老师,一定不要太苛责自己的学生。老先生觉得如果有一两句话能说到学生的心坎里,使他们受用一生,也算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了。这可能就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境界吧。教书育人,其实我觉得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因为育人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老师如果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的小宇宙爆发,能量将是不可估计的。夏老先生说话时总是神情恳切,让学生很感动,而那些感人至深的话语也早已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坎里,令他们终身难忘。

    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的性格过于懦弱,不太适合当老师。对学生太宽容了怕学生不怕自己,太严厉了又怕学生离自己太远,这个度的确是很难把握的。通过阅读《深深的体谅》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作为教师,对待学生最好是宽严相济,恩威并重。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文章中老先生说要多替别人着想。记得有句英语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为人处事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就会对别人有更多的苛责;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下,怒气就会消一些。就像老先生,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在心坎里。其实,等学生毕业之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不是你教给了他什么样的知识,而是你教给他的一些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些东西应该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的吧。

    身为一名老师,从肚量上我们要超过学生。我记得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他怕自己课上生气,专门找一个前排的学生偷偷提醒他,不要生气,不要发火。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有的时候拍桌子,瞪眼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凡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学会和家长、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尊严被冒犯的时候,就会用发怒生气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其实不怒而威才是最高的境界。

  • 4、 清塘荷韵读后感800字2024

    【第1篇】

    读过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一书,有几点感想。

    以前,曾有一个偏见,那就是中国已经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了,即便是有也不是那些为人所熟知能详的,我总觉得真正的大师应该是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平,不为高官仕途所累,一心为学的人,并且他的为学并非独领一枝,而是博大精深,涉猎广泛而又不失其精要的。如此人物当今世界已是寥寥,很多人物未免都徒有虚名罢了。直至读了季老的书,又到网上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担当国学大师、国宝级人物、学术泰斗的称号,季老真是名至实归的。

    在书中,季老说自己“不是个用功的学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他也说自己不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这就很让人费解了,试想一个天资并不出色的人,又不用功,怎能在若干领域都能有所建树,并且曾经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学会了梵文。我觉得他说的不用功可能单指小学的时候吧,至于长大以后却一定是极用功的,就连北大的老校长胡适都称赞他“治学最严谨,态度最勤奋”,可想他的勤奋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勤奋。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者必有常人未有的勤奋精神,就我所知的钱钟书、梁启超、李敖等人,无一例外,均有超人的勤奋与克制。梁、钱、李三人,天资自不必说,若无勤奋治学的精神,恐怕是很难达到目今之成就的。天资出奇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资质平平”的季羡林呢。

    “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有三个条件: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机遇。如果我一生还能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遇。”我觉得季老的话说得很诚恳。人的命运其实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无形中总有一只手在拖拽着你往前走,走向那些无法自己掌控的明天。想一想,人生的际遇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如果当初没有被叔叔从乡下接到济南,如果清华没有与德国的互换研究生协议,如果没遇到陈寅恪(推荐季归国后到北大任教),如果在十年动乱中被迫害至死……哪怕其中的一个如果变成现实,那季羡林就不再是今天的季羡林了。然而生命是无法假设的,正是因为在恰当的时机遇到了恰当的人或事,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换而言之,普通老百姓又岂不如此吗?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不都是千千万万个机缘的巧合吗?怨天何用怨人亦是无用,尽人力听天命可能是人生最好的注脚吧,我想季老的本意也一定是如此的。

    季的妻子名德华,二十二岁嫁到季家,长季四岁,“德

  • 5、 清塘荷韵读后感400字2024 清塘荷韵读后感

    【清塘荷韵】是季爷爷的代表名篇,这天我读了【清塘荷韵】,平平淡淡的文字,读起来却感触颇深。【清塘荷韵】是写了季爷爷把几颗洪湖的莲子投入门前的池塘,期望长出莲叶荷花。经过四年的耐心等待,最后长出了大片荷叶,叶子扩张的速度惊人地快。光长荷叶是不行的,荷花也接踵而至。那里的荷花不仅仅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文中还写了他读过一本诗话,其中有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认为第二句对仗不工整。我与爸爸探讨时,爸爸也有同感,爸爸对了一句:池花对影落,日葵向陽开,我看比较工整。

    【清塘荷韵】文中还提到,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而荷花却开得特欢,几乎连池塘的水面都看不见了,写出了荷花生命力的旺盛,也写出了季爷爷喜爱荷花的情绪。文章的后面写他的一个爱花的邻居,天天数荷花。季爷爷是明白的,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明白隐藏着多少花骨朵儿。荷花的生命力也是很顽强的。

    季爷爷写的文章,诗句引用得很多。如在文章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静静的池塘里静静地开着荷花,这种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季爷爷的文章个性好,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以后慢慢品读和体会。

  • 6、 读后感1800字2024 清塘荷韵读后感

    季羡林曾于《漫谈散文》中说道: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能够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份。即使是叙述文,也务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又说:好的散文作品是于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工夫。文章写成后,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能够读起来如饮佳茗,香留舌本;如对良友,意寄胸中。

    季老所提出的这类散文作品,我想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是读过的,即使只有一两篇,也足够品味文香感悟久久。

    最早读《清塘荷韵》时我还在海运公司做职员。业余时间里,除家务外大多以图书为伴,只是对于书的种类还是像小时候那样比较挑食,常喜欢翻看一些例如《十月》《读者文摘》《收获》一类的期刊文学杂志。因此直到此刻,对于优秀的散文作品和作者自我还是十分偏爱。自我虽然不会常提笔去写身边的山水人事,但胸中却仍然有一种骚动,每每在睹物有思之时便欲伏案记下。而这或许就是散文更多关乎真情的实照吧。

    我喜欢散文,更多是喜欢其中不一样的个人写作风格和文章中不时显现的灵句隽语,也爱那份贴近生活和感受的真实。《清塘荷韵》本是一个人日常休憩中的小事,或许同等的放在自我身上,便不会有这如此入心的情怀了。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作者这样写。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刻意地铺陈,简简单单就道尽了情怀。季老的散文真情直露,毫不做作。即使他在八十多岁高龄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那笔触里溢出的仍然是一种难得的纯真。

    季老善于在文章中借典并融典,那些古往今来的佳句一入其文,便卓然生色韵味无穷。单从《清塘荷韵》中,谈起夏月荷花,转而提到杨万里那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到冬天即将到来,池塘中的荷花会逐渐枯萎,又借用了雪莱的那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去寄予荷花新的期望,并从中暗示对人生困苦和光明的感悟。而最有意思的是,在文章伊始,季老将朱熹的《咏方塘》中两句,作为自我对燕园池塘早先落寞情景的叹息出现,则更显示出他渊博的知识以及对写作方面的睿智。

    他曾在《漫谈散文》一篇中提到,文章的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这点我极赞同。文章的起首是一道吸引受众阅读欲望的门,或古雅或简洁或朴实无华,

  • 7、 读后感400字2024 清塘荷韵读后感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清塘荷韵》

    作者季羡林欲不消心难平,感觉离家渐近而情绪也随着新年脚步的将近变的不在沉稳,不明白激动哪一初,想要落微激动浮躁的脉搏跳的沉稳点,还是需要读一读好的书,好的文章是用心写出的,华辞丽藻很难堆砌而成,重要的是经过时间的沉淀酿造中佳酿。这天偶看到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读到第六段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季老的用心。

    季老年复一年的观察门前清塘,始终没有放下,正是那份难得的等候期盼,最后迎来翠盘荷香六月赏。有一情节很是打动我,季老在看到花瓣落入池中的景象联想到的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季老深深体会到原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而并没去强求工整,而是用一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可见作者对池花对影落之欣赏!

    季荷-----是周一郎先生为季老荷花赐的名,季老更是欣然理解了这一称呼,最后一句更是写下:我为我的季荷祝福。而我用什么样的祝福来祝福辛勤劳动一生的季老?只期望清塘里的荷香为他老人家飘的更香更远。

  • 8、 《清塘荷韵》读后感十二篇

    【篇一:《清塘荷韵》读后感】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清塘荷韵》作者季羡林

    欲不消心难平,感觉离家渐近而心情也随着新年脚步的将近变的不在沉稳,不知道激动哪一初,想要落微激动浮躁的脉搏跳的沉稳点,还是需要读一读好的书,好的文章是用心写出的,华辞丽藻很难堆砌而成,重要的是经过时间的沉淀酿造出文中佳酿。今天偶看到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读到第六段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季老的用心。

    季老年复一年的观察门前清塘,始终没有放弃,正是那份难得的等候期盼,终于迎来翠盘荷香六月赏。有一情节很是打动我,季老在看到花瓣落入池中的景象联想到的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季老深深体会到原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而并没去强求工整,而是用一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可见作者对“池花对影落”之欣赏!

    季荷——-是周一郎先生为季老荷花赐的名,季老更是欣然接受了这一称呼,最后一句更是写下:“我为我的“季荷”祝福。”而我用什么样的祝福来祝福辛勤劳动一生的季老?只希望清塘里的荷香为他老人家飘的更香更远。

    【篇二:《清塘荷韵》读后感】

    拜读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不禁被文中优美的言词,深刻的思想所折服。文章意味蕴藉,仅已栽荷小事便道出了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浓烈的期盼,希望和欣慰。文章构思之巧妙,写作之精良,实令我赞叹不已。

    再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便觉两文之差异甚大。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表达了自已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这便与季先生强烈的希望之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写荷花,朱先生在观赏美,而季先生是在创造美。观赏美的人每当发现美中之不足。便多几分惆怅,但创造美的人会痴迷于美中,戴着美的眼镜看世界,一切都是完美的,毫无瑕疵,他沉浸在美中,乐观看世界,永远有希望,永远有快乐。在《清塘荷韵》中,季先生行文严谨,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十分明显,一条以荷塘中荷花情况为线:先写原先塘中似有荷花但现在全无,再写我种莲子,接着写第一、二年塘中仍无荷花,然后了写第三年“塘中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叶片”,最后写第四年荷花生长旺盛,荷叶“遮蔽了半个池塘“。另一条则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先是塘中无荷花,作者“总觉得是一块心病”再是种了莲子作

  • 9、 清塘荷韵读后感400字:清塘荷韵读后感

    【清塘荷韵】是季爷爷的代表名篇,这天我读了【清塘荷韵】,平平淡淡的文字,读起来却感触颇深。【清塘荷韵】是写了季爷爷把几颗洪湖的莲子投入门前的池塘,期望长出莲叶荷花。经过四年的耐心等待,最后长出了大片荷叶,叶子扩张的速度惊人地快。光长荷叶是不行的,荷花也接踵而至。那里的荷花不仅仅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文中还写了他读过一本诗话,其中有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认为第二句对仗不工整。我与爸爸探讨时,爸爸也有同感,爸爸对了一句:池花对影落,日葵向陽开,我看比较工整。

    【清塘荷韵】文中还提到,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而荷花却开得特欢,几乎连池塘的水面都看不见了,写出了荷花生命力的旺盛,也写出了季爷爷喜爱荷花的情绪。文章的后面写他的一个爱花的邻居,天天数荷花。季爷爷是明白的,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明白隐藏着多少花骨朵儿。荷花的生命力也是很顽强的。

    季爷爷写的文章,诗句引用得很多。如在文章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静静的池塘里静静地开着荷花,这种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季爷爷的文章个性好,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以后慢慢品读和体会。

  • 10、 读后感1800字:清塘荷韵读后感

    季羡林曾于《漫谈散文》中说道: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能够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份。即使是叙述文,也务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又说:好的散文作品是于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工夫。文章写成后,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能够读起来如饮佳茗,香留舌本;如对良友,意寄胸中。

    季老所提出的这类散文作品,我想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是读过的,即使只有一两篇,也足够品味文香感悟久久。

    最早读《清塘荷韵》时我还在海运公司做职员。业余时间里,除家务外大多以图书为伴,只是对于书的种类还是像小时候那样比较挑食,常喜欢翻看一些例如《十月》《读者文摘》《收获》一类的期刊文学杂志。因此直到此刻,对于优秀的散文作品和作者自我还是十分偏爱。自我虽然不会常提笔去写身边的山水人事,但胸中却仍然有一种骚动,每每在睹物有思之时便欲伏案记下。而这或许就是散文更多关乎真情的实照吧。

    我喜欢散文,更多是喜欢其中不一样的个人写作风格和文章中不时显现的灵句隽语,也爱那份贴近生活和感受的真实。《清塘荷韵》本是一个人日常休憩中的小事,或许同等的放在自我身上,便不会有这如此入心的情怀了。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作者这样写。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刻意地铺陈,简简单单就道尽了情怀。季老的散文真情直露,毫不做作。即使他在八十多岁高龄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那笔触里溢出的仍然是一种难得的纯真。

    季老善于在文章中借典并融典,那些古往今来的佳句一入其文,便卓然生色韵味无穷。单从《清塘荷韵》中,谈起夏月荷花,转而提到杨万里那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到冬天即将到来,池塘中的荷花会逐渐枯萎,又借用了雪莱的那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去寄予荷花新的期望,并从中暗示对人生困苦和光明的感悟。而最有意思的是,在文章伊始,季老将朱熹的《咏方塘》中两句,作为自我对燕园池塘早先落寞情景的叹息出现,则更显示出他渊博的知识以及对写作方面的睿智。

    他曾在《漫谈散文》一篇中提到,文章的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这点我极赞同。文章的起首是一道吸引受众阅读欲望的门,或古雅或简洁或朴实无华,

  • 2019-09-26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3-04-25

  • 2019-10-29

  • 2023-05-20

  • 2022-12-2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09-26

  • 2019-09-23

  • 2023-05-18

  • 2022-05-26

  • 2023-06-11

  • 2019-09-22

  • 2019-09-20

荷的读后感
荷的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荷的读后感,2024荷的读后感,教您怎么写荷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