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三月三观后感 > 地图 > 三月三观后感

三月三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1-28 来源:互联网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800字通用。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三月三观后感”。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1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2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3

“年年三月摆歌台,声声山歌唱不绝……”在农历三月初三时,便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节。

而关于歌圩节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

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人们称她“刘三姐”。刘三姐聪明过人,经常有山歌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揭露财主们的罪行。以至于财主们一心想将刘三姐,除之而后快。在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上山砍柴,下山时,一位名叫莫怀仁的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导致刘三姐不幸坠崖身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现在每年三月初三这天歌唱,一唱便是三天三夜,从此,歌圩节便形成了。

“咚,咚,咚。”

听,这是哪的声音?原来,这是有人在跳竹竿舞啊。

一些壮族的原住民手持竹竿,对立面的站着。口中唱着山歌,手中的竹竿便跟着山歌的节奏上下摆动着发出“咚咚”声。唱起了山歌,那些手捧五彩糯饭的壮族老乡也跟着节奏跳起了竹竿舞。激昂欢乐的竹竿舞,不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的身心,也使一些游客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进去。顿时,所有的欢呼声、喝彩声、鼓掌声都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一曲竹竿舞未了,歌圩节的另一出重头戏――山歌对唱,开始了。

“林中千万树,单这颗匀称;林中这些人,数妹最心称。”在这个壮族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里,壮族人民不仅会举行盛大的宴会,还会在这天择良人。若有能对上山歌的人,便是有缘人。

除了竹竿舞,山歌对唱等活动,壮族人民还在那三天里举行舞龙(狮)、斗牛、吃五彩糯米饭、抛彩球等活动,以示喜庆。

祭三姐,唱山歌,三月三,歌圩节。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4

那时候的爱情读《小城三月》有感

爱情向来是永恒的话题,正在经历爱情的人会细细品味个中的酸甜苦辣,还在等待丘比特青睐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想象恋爱中的场景,羞涩激情全在脑海中浮现。

爱情会使男子柔情,会使女子勇敢。爱情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发现彼此的发光点,爱情会使两个人长大,明白彼此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坠入爱河的冲动。

那时候的爱情不是爱情。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甜言蜜语,没有绵绵情意,那时候的爱情不是两个人的,爱情的标准低得夸张,自己有钟情的人,这便是爱情。不需要有告白,对方不需要知道,不需要明白。没有精心安排的约会,都是日常里的相见,大家庭的聚会,没有近距离的接触,都是远远地窥探。看他的眼睛,好想知道他在哈尔滨都读过什么书,看过什么风景;看他的耳朵,好想知道他都喜欢什么样的曲子,好抓紧时间去练习;看他高高的鼻子,好想知道他都闻过什么花香,是否喜欢今天自己身上的香味;看他的唇嘴,好想知道他都喜欢什么甜点,好让我赶紧去学会;好想好想即使他可能还不知道自己钟情与他。那时候的爱情,就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即使是一个人的爱情,也会生气,与会闹脾气。相见恨晚,若是订婚前相遇,又怎会是这番模样,若是你也钟情于我,我定不顾媒妁之言;若你跟我坦白,我定不出此下策。

那时候的爱情没有声音,很寂静,像是被什么覆盖着。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5

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红色,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是用紫叶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和游泳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了。

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壮族节日盛装的大伯大婶们也聚集在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哟尼罗……你来看罗!左江两岸好风光哩……”录相播放到市里的电视上,她们还得过市里的奖状呢!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三月三。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6

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重要节日。每年的三月三壮乡武鸣就成了歌的海洋。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蒸好了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煮好了彩色蛋,做好了各种小吃,来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人们就去赶歌圩了。

那天早晨,吃完糯米饭,我和妈妈来到城东大草坪。兴武大道上焕然一新,彩旗飘扬,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充气拱门犹如道道彩虹。人们穿着美丽的衣服,笑容满面,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涌向兴武大道。

十点钟,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盼望已久的三月三歌圩拉开了序幕。我和三百多名尼达妮歌手穿着蓝壮衣,面带微笑,在台上动情的唱起了《壮乡到处都是歌》和《壮乡五色饭》这两首歌欢迎中外宾客。我们那美妙的歌声博得了台下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

表演完,我们来到千人竹竿阵现场,那里已被成千上万的观众为的水泄不通。“咚咚咚”,数十面大鼓响起来,“哒哒哒”几千根竹竿敲起来,歌圩最为隆重的重头戏——千人竹竿舞热闹开场。只见数千名身着五彩民族服装的壮乡男女,排着整齐的表演方阵,在近千米的竹竿阵里,合着鼓声和竹竿声,欢快的跳起来。来自城镇的参赛队,他们有的手打腰鼓,有的手捧壮乡五色饭,时而转圈喊起声,时而仰面露笑容,精彩的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竹竿舞固然精彩,可最吸引人的还是自己亲身体验跳竹竿舞的惊险和乐趣。被欢乐气氛感染的观众也纷纷加入到竹竿阵里,兴武大道立刻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也忍不住踏入竹竿阵中,随着竹竿的开开合合尽情的跳着。

这一天的武鸣,人如海,歌如潮,爱歌的你快点来武鸣赶三月三歌圩吧!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7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青铜葵花》,当我读完第七章“三月蝗”时,我有所感悟:

老天如此不长眼,把一个个灾难都降临在了大麦地所有人家的头上。自然灾害蝗虫,在大麦地人那眨眼的瞬间,把庄稼给吃了个精光,让所有没有把粮食准备完善的人每天只能饿着肚子了,青铜为了不让葵花饿肚子,便带着他到芦苇深处,摘了一篮又嫩又甜的芦根,当一篮芦根快要装满时,青铜却看到了野鸭,他让葵花不乱跑,自己去捉野鸭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葵花在等哥哥的时候,却刮起了大风,,而青铜在找妹妹的时候,不仅迷失了方向,而且,一根芦苇茬几乎扎穿了他的脚板,几次晕倒;虽然大麦地的多数人家就将要晕倒的时候,可青铜和葵花却非常的乐观,把天上的云幻想成他没得美味佳肴;被饿得头被摔破的葵花,青铜为了让家人能够吃到鲜美的野鸭肉,他忍着饥饿,整整花了一天逮野鸭的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吃到了新鲜美味的野鸭肉;嘎鱼父子诬陷青铜一家,说偷了他们家的一只公鸭,青铜为了让整个大麦地的人家知道,他们家并没有偷嘎鱼家的那只公鸭,便抱着嘎鱼家那只寻欢归来的那只公鸭证明给了大麦地人看;青铜的奶奶又卖掉了自己戴了大半辈子的金灿灿的金戒指,换回来了一代小米。

终于,一直很大很大的粮船停靠在了大麦地村的大河边……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8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为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浓烈氛围,我们学校举行了“传承传统文化,走进三月三”的活动。

当天早上8点钟左右,我们班分成八大组,在课桌拼成的大桌上,摆上各自带来的美食。哗,真美!每组的食物都是那样丰富多彩,有五色糯米饭、茶叶蛋、三角粽、鹌鹑蛋……但每组都少不了一种食品,那就是五色糯米饭,有的平铺在小簸萁上,看似一朵五色花,有的躲在透明的碗里,宛若一朵五色花苞,有的则被捏成一团团,像一个个彩球……看着那么精美的食物,我们真舍不得吃掉它们,只静静地看着,轻轻地赞叹。最后在老师的命令下,我们才动起了手。

品尝完了美食,已是8点半左右了,我们便拿好小凳子排好队到操场参加活动。

没几分钟,台上激动人心的音乐响了起来,第一个节目以非洲鼓开场,接着就是老师们跳舞,走秀……节目都完了,接下来就是让大家都很期待的竹竿舞了。

“开开合合,开开合合……”这是竹竿摆动的节奏,我们跳竹竿舞时就要跟着这个节奏来跳。“开开”的时候,我们要把一只脚放在里面,点两下,“合合”的时候,我们要把脚放在外面,点两下,需要重复这些动作两次,到了第三次“开开合合”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把一只脚跳在里面,另一只脚进去的时候,我们还要把刚刚跳在里面的脚给伸出来,伸到地面后,我们把还在里面的脚,像刚才一样跳出来,就这样竹竿舞就跳得又顺畅又好了。

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不知不觉已到了活动结束时间,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收起了竹竿。虽然是这样,可大家的情绪还停留在那开心的时刻,脸上写满了兴奋。

那天我们都很开心,既真正感受到了我们壮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吃到壮族的特色食物和跳上了令人身心愉悦的竹竿舞,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9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许多的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所以又称为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是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哪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10

每天早上,我都会吃早点,每每来到早点摊前,看着什么饺子、粑这些,我总是了了解决,吃着吃着就想起了每年三月三奶奶做的腊肉韭菜粑。我趴在座位上陷入了沉思。那是去年的三月初三,在我们这管这天叫鬼节,又叫粑节。

快到粑节了,那个星期天我早早的起床,拉着妹妹,到野外采了好多的韭菜,奶奶也提前把米淘洗干净晾晒干磨成了粉,就等着粑节的到来了,去年的粑节正好也是清明节,我们祭祖回来后,奶奶就在忙活了,正在那和粉,里面放了韭菜和腊肉丁,我蹲在奶奶旁,问奶奶为什么三月初三叫粑节,为什么要吃粑。奶奶告诉我,在我们这有这么个说法,这要从女娲造人说起,女娲在第七天造好了人,但是她已经很累了,仙气不足,给人灵魂时,没附在肉体,风一吹就飘到野外了,每到三月三那天,野外的一种野韭菜气味最浓,人的灵魂都被吸引了,附在了上面,女娲就叫人去吃这种野韭菜,还要吃米糊,这样就归位了,后来人们就将这种韭菜加米粉掺和在一起做成粑,吃下,灵魂就不再飘走了,粑魂粑魂,再说韭菜粑谐音久财发。我听了,觉得有点迷信,但总算也是一种期盼,期盼平平安安,财运大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奶奶揉了好多粑,我在灶下添柴,奶奶在锅里放了些油,把揉好的粑放入锅中,煎几分钟后又翻转过来再煎两三分钟,奶奶说“好了,别再添柴了。”还没等奶奶装起来,我就从锅里抢出一个,那个烫的我左手换右手,香气扑鼻使我忘记了痛,妹妹大老远就喊着“好香好香”,冲进厨房把我手中的粑,抢了去,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呢,奶奶边说别急别急,多着呢,又从锅里取出一个用纸包着放到了我们的手里。我望着这焦黄的粑,直流口说,我轻轻咬了一口,外脆里嫩,既有腊肉的香味,又有韭菜的清香,好吃极了,我越吃越带劲,一个粑不知不觉就下肚了。我看看妹妹,只见她双手捧着,从四周吃起,一个圆形最后成了圆点被她塞进了嘴里,最后还用舌头向嘴唇四周捞了了一下,就像牛吃草一样。

奶奶拿了两个用碗装着放在锅台里边,供灶神,然后用筷子夹起慢慢地吃着,嘴角还一厥一厥的,每吃一口都用舌头舔一下嘴唇。我一口气吃了六个,妹妹说她也吃了六个。实在肚子装不下,那个好吃真是没的说。恨不得扒在锅沿吃。可惜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没能吃到奶奶的美味,我想,他们在外也作了家乡的这种粑吧,因为今天可是三月三啊!吃完后,妹妹挺着个大肚子大摇大摆的一手拿着一个出去了,我也不甘落后,也拿着两个藏了起来,等能吃时在来享受。还叮嘱奶奶说,晚上还要吃这粑。想着想着,口水都流进了装早点的袋子里。快到三月三了,我又可以尝到奶奶的,腊肉韭菜粑了。三月三,真好。

三月三观后感范文 篇11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为让更多的人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_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壮乡。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我进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更多的解: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住,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对山歌到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思索歌词之下句的 境界中。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吧。

天色晚,人们渐渐散去,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人们心中。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9篇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新的感悟,在观赏的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我们撰写观后感的过程也是梳理思绪的过程,写作品观后感如何体现内心真实感悟呢?于是,读后感大全为你收集整理了壮族三月三观后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1】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2】

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云集山头旷野,即兴对唱;嘹亮的歌声像阵阵海浪,此起彼伏,响彻山间。唱完了歌,热闹的人群中又开始了“打扁担”、“打铜鼓”等传统活动……这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山歌节的场景。每到三月三,广西的人家都要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

三月三的来源有个传说。相传,有个叫刘三姐的姑娘,她心地善良,歌声优美动人。她经常教百姓们唱歌,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后来她遭到了迫害,被人推入水中。刘三姐没有沉入水底,而是骑着一条鱼飞上了天,成为了歌仙。为了纪念她,人们把她升天成仙的日子——三月三,定为了节日,并一直流传下来。

三月三这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对歌,当地人称之为“赶歌圩”。大家身着盛装,聚在山头旷野、竹林草坡歌唱。歌声连绵不断,深入人心。一会儿让你感觉置身云海间,云雾绕着你翩翩起舞;一会儿让你仿佛走进了森林,绿色在你旁边荡漾开来……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悦耳动人、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民族节日披上作了迷人的音韵纱衣。

“打扁担”也是一项广受欢迎的活动。三月三这天,村头巷尾,随处可以听到扁担“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敲击声,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热闹非凡。表演者或四人一组,或八到十人一组。他们手执一根扁担,配合着轻松悦耳的竹筒伴奏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声合着村民的欢笑声,汇成和谐幸福的声浪,激荡人心。“打扁担”的表演寓意着丰收喜庆,寄托着人们对来年丰收的美好祈盼。

儿童最喜欢的是做五色饭。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壮族人家会采来红兰草、黄花、枫叶和柴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蒸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这样做出来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斑斓,就像彩虹掉进了碗里;口感柔软滋润,吃起来唇齿间有淡淡的植物清香,令人回味无穷。据说五色饭受到了仙女的赞赏,人们吃了会身体健康。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三月三,驱除了人们辛劳一年的疲惫,让人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3】

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老昆明的一个小节日。在昆明有一种说法:“农历三月三,耍西山。”在这一天很多昆明人都会去西山游玩。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的,也不知经过了多少年,耍西山的传统在昆明人的心里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了。

今年的清明节,恰逢昆明农历三月三——耍西山的节日。爸爸妈妈在这一天带我去西山游玩,也算是过一个小节,凑个热闹,增长一点见识。

一大早我们就乘车到了西山。今天的人真多啊!我看到许多人都在往西山赶,长长的人流看不到头和尾,像一条长长的巨龙。人群中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看样子都是一家人出来游玩。因为天气热,有的人戴着凉帽,有的人扇起了扇子,有的人打起了伞。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民俗表演:有唱花灯的,有杂技表演的,有民族歌舞表演的,还有耍猴的……在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中显得好热闹。这是一幅人与人之间多么美丽和谐的风景画呀!这一路上我们还逛了西山的龙门和华亭寺,玉兰园,瞻仰了聂耳墓,欣赏了烟波浩渺的滇池……

这是一次难忘的出游,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期待来年的“农历三月三”我再去耍西山。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4】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许多的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所以又称为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是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哪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5】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为让更多的人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_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壮乡。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我进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更多的解: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住,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对山歌到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思索歌词之下句的 境界中。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吧。

天色晚,人们渐渐散去,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人们心中。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6】

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红色,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是用紫叶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和游泳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了。

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壮族节日盛装的大伯大婶们也聚集在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哟尼罗……你来看罗!左江两岸好风光哩……”录相播放到市里的电视上,她们还得过市里的奖状呢!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7】

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的传统节日,在三月三节假日其间,总能在收音机里听到八桂人民高唱山歌的声音,在电视上看到广西各族人们欢抛绣球和跳竹竿舞的身影。

又是一年三月三,然而20_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似乎要打乱了这美好的节假日活动,因为受疫情影响,八桂大地的各族人们需在家中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是我们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建和谐社会的情谊,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例如在三月三期间,我接到了学校开展线上三月三活动的通知,_次的主题活动共有三个部分,包括观看三月三民族特色视频、手工制作壮族特色物品和创作壮族特色美食。其中,我对手工制作壮族特色物品这个部分印象最深刻和最感兴趣,我通过参与线上活动后,按照线上活动制作方法,决心尝试制作简易版的壮族铜鼓和绣球,因为我第一次知道了铜鼓是我们广西最具地方特色的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铜鼓上的各种图案,形象地反映了八桂各族人们的社会生活,更是我们广西民族大团结的象征。而绣球更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现在,抛绣球仍是我们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向友人赠送广西铜鼓和绣球已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通过这次在家中线上参加三月三特色活动,我既体验了往年在室外不一样的三月三风情习俗,也同样感受到了往年三月三广西各族人民那份民族团结情怀。

今年的三月三活动虽然与众不同,也很精彩多样,但我还是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待到这场疫情寒冬过后,我要去到广西各地亲身感受各少数民族的伟大情谊。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8】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校决定举行“三月三”美食文化进校园活动。

活动当天,热闹非凡。一走进校园,便见到同学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提着准备好的水果,顾不上吃早餐,就径直走向教室。一进教室,我惊呆了,天哪!这哪是教室呢!简直就是水果市场,课桌上已经摆满了同学们带来的各种水果,有西瓜、火龙果、葡萄……

看到同学们有的已经动手做水果拼盘,我立刻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我来到我们之前组合好的小组,分好工,洗水果、切水果、拼盘。不一会,我们组就拼好了一盘水果,西瓜当皇冠,香蕉当头发,葡萄当眼睛,一盘名为“女王驾到”的水果拼盘就做好了。正当我品尝饮料欣赏我们的作品时,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通知:“请同学们拿你们的作品到操场摆好……”

我环顾四周,哇!我们班的糯米拼盘真是令人惊叹,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班的几位家长就在三个簸箕上摆出了不同的图案。最大的一个糯米拼盘用黄、红、蓝、紫、黑五色糯米饭摆成“花瓣”,再用圣女果镶边,“花蕊”用腊肠围成圆形,中间摆上半个挖空的“香瓜碗”,里面装着已炒好的芝麻,偌大的簸箕被装得满满的,称得上是“巨无霸”了!另外两个拼盘也是各有千秋,看着直叫人流口水!

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美食拿到操场上展示,此时的操场已是人声鼎沸。老师、家长、同学来回观赏各班的美食。我也迫不及待地跟着去。哇!本以为我们班的最出色,没想到别班的也不赖,特别是四年级,糯米拼盘做得像蛋糕一样,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呀!

当老师宣布可以品尝美食时,我们立刻“大开杀戒”,把展桌上的美食给“一网打尽”。

吃着,笑着,快乐的“三月三”,别样的“三月三”,期待明年更精彩!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篇9】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为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浓烈氛围,我们学校举行了“传承传统文化,走进三月三”的活动。

当天早上8点钟左右,我们班分成八大组,在课桌拼成的大桌上,摆上各自带来的美食。哗,真美!每组的食物都是那样丰富多彩,有五色糯米饭、茶叶蛋、三角粽、鹌鹑蛋……但每组都少不了一种食品,那就是五色糯米饭,有的平铺在小簸萁上,看似一朵五色花,有的躲在透明的碗里,宛若一朵五色花苞,有的则被捏成一团团,像一个个彩球……看着那么精美的食物,我们真舍不得吃掉它们,只静静地看着,轻轻地赞叹。最后在老师的命令下,我们才动起了手。

品尝完了美食,已是8点半左右了,我们便拿好小凳子排好队到操场参加活动。

没几分钟,台上激动人心的音乐响了起来,第一个节目以非洲鼓开场,接着就是老师们跳舞,走秀……节目都完了,接下来就是让大家都很期待的竹竿舞了。

“开开合合,开开合合……”这是竹竿摆动的节奏,我们跳竹竿舞时就要跟着这个节奏来跳。“开开”的时候,我们要把一只脚放在里面,点两下,“合合”的时候,我们要把脚放在外面,点两下,需要重复这些动作两次,到了第三次“开开合合”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把一只脚跳在里面,另一只脚进去的时候,我们还要把刚刚跳在里面的脚给伸出来,伸到地面后,我们把还在里面的脚,像刚才一样跳出来,就这样竹竿舞就跳得又顺畅又好了。

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不知不觉已到了活动结束时间,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收起了竹竿。虽然是这样,可大家的情绪还停留在那开心的时刻,脸上写满了兴奋。

那天我们都很开心,既真正感受到了我们壮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吃到壮族的特色食物和跳上了令人身心愉悦的竹竿舞,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最新壮族三月三观后感1000字


还记得第一次看电影时内心特别激动,好的作品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将观看作品之后的看法与感悟写成一篇观后感吧,写观后感可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采。你写过作品的观后感吗?经过收集,栏目小编整理了壮族三月三观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 篇1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为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浓烈氛围,我们学校举行了“传承传统文化,走进三月三”的活动。

当天早上8点钟左右,我们班分成八大组,在课桌拼成的大桌上,摆上各自带来的美食。哗,真美!每组的食物都是那样丰富多彩,有五色糯米饭、茶叶蛋、三角粽、鹌鹑蛋……但每组都少不了一种食品,那就是五色糯米饭,有的平铺在小簸萁上,看似一朵五色花,有的躲在透明的碗里,宛若一朵五色花苞,有的则被捏成一团团,像一个个彩球……看着那么精美的食物,我们真舍不得吃掉它们,只静静地看着,轻轻地赞叹。最后在老师的命令下,我们才动起了手。

品尝完了美食,已是8点半左右了,我们便拿好小凳子排好队到操场参加活动。

没几分钟,台上激动人心的音乐响了起来,第一个节目以非洲鼓开场,接着就是老师们跳舞,走秀……节目都完了,接下来就是让大家都很期待的竹竿舞了。

“开开合合,开开合合……”这是竹竿摆动的节奏,我们跳竹竿舞时就要跟着这个节奏来跳。“开开”的时候,我们要把一只脚放在里面,点两下,“合合”的时候,我们要把脚放在外面,点两下,需要重复这些动作两次,到了第三次“开开合合”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把一只脚跳在里面,另一只脚进去的时候,我们还要把刚刚跳在里面的脚给伸出来,伸到地面后,我们把还在里面的脚,像刚才一样跳出来,就这样竹竿舞就跳得又顺畅又好了。

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不知不觉已到了活动结束时间,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收起了竹竿。虽然是这样,可大家的情绪还停留在那开心的时刻,脸上写满了兴奋。

那天我们都很开心,既真正感受到了我们壮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吃到壮族的特色食物和跳上了令人身心愉悦的竹竿舞,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 篇2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染成的五色糯米饭,还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对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知识性的盘歌、斗智的蛮歌和情歌等。内容则是天文地理、文学、社会、伦理道德等无所不包。其中情歌又分为见面歌、邀请歌、爱慕歌等等。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歌声像条红线,牵着两颗爱心,若姑娘中意小伙子,便趁旁人不注意,将手中绣球赠与他,“他”则回赠手帕、毛巾等物。另一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便是彩蛋。小伙子在歌圩上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若不愿意,就握住彩蛋不让碰;若有意就让小伙子把蛋碰裂后一起吃,同时也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三月三已成为国际性的歌节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综合性文化节日。

三月三花炮节是侗族人民传统的体育盛会,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这天,湘、桂、黔交界的侗、壮、瑶、苗、汉等族的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前来广西三江富禄地区赴会。后生们纷纷向姑娘们赠送糖果,哪个姑娘得到的糖果最多,她便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姑娘。抢花炮是花炮节的主要活动。待炮声一响,那个圈有红绿布条的铁圈冲上天空,立即成为全场注目的焦点,场上上百名队员争相抢夺,抢走花炮的选手意味着智勇双全,他们不仅能获得长者颁发的奖品,也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花炮会上,大家聚在一起吹芦笙、对歌、唱彩调、看侗戏,斗牛、斗鸡、斗鸟等,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景象。在三月三这天,布依、彝等族要宰牛杀猪祭祀灶王和山神,同时还要扫寨赶鬼,外人绝不能在这天进寨,否则被认为是破坏扫寨。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民间传统习俗。这天,彝、白、傣、苗、哈尼、纳西、僳僳等民族的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呼群约伴,到西山踏青游春,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节日的欢乐,日暮兴尽方归。

海南黎族在农历三月要过“爱情节”,这最初本是黎族美孚支系特有的节日,后逐渐发展成为整个黎族的节日。它的形成与黎族的婚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天,必定举行篝火歌舞晚会。篝火旁,黎家姑娘、小伙和着节拍,跳起欢快的“槟榔舞”和“竹杠舞”等。待月上中天,“山恋”开始了,男女青年在山林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对歌择偶。中意的便双双离群,互赠定情信物,小伙子将耳铃或手镯为姑娘戴上,姑娘则将自织的七彩腰带系在情郎腰间。这种对唱情歌择偶的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的“三月三”,除传统歌舞外,还有经贸交流等活动。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 篇3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 篇4

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极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会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老人小孩只是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啊!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情投意合的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抛绣球可也有讲究啊!绣球为圆形,绣球有花鸟,里面装木棉花或豆、米之类农作物,四角都有彩色布带,供手握抛掷。男女分成两对,双方人数相等。男女双方相距一定距离,各列一方,每方有一个人即领队,在中间树一高竿,作为抛球的高度标准。

抛球时首先由女方领队手拿绣球,唱完一首山歌将球抛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胜利,否则女方胜。谁胜谁将对方踢出一人,然后由胜方发球。每发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轮流直至一方“全军覆没”。

这时,胜方追逐负方、抢取对方头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戏,尽兴方散。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便将绣球有意抛去,男方接过绣球,若也有情意,即系礼物于绣球上投报之。

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更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便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 篇5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许多的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所以又称为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是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哪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十年三月三十日》观后感


最近我一直在追一部剧叫做《十年三月三十日》感触颇深,尤其是丁昂和徐辛颐的爱情让我特别深刻,他们的爱情都是从校园开始的,丁昂和徐辛颐为什么让我深刻呢,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爱都那么自卑,那么渺小,明明互相喜欢对方确从未跨出那道坎,到毕业确彼此错过了对方。

在徐辛颐的爱情中她其实很自卑,或许是因为她明白她要在上海生存下去只能靠自己,她没有像其他几个人一样优越的家庭背景,她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她在回忆中有一个画面就是丁昂在过二十岁生日的时候,她穿着较朴素的衣服却被人认为是服务生,感觉此时的她或许感到一股自卑感,从此她你就决定自己要努力,她希望自己能够配的上丁昂。

现在在婚姻中有一个词就是门当户对,它有很多解释可是在我看来真正的门当户对不应该是针对外部的条件,我所认为的门当户对希望的是在爱情里你很优秀我也不差的状态,而不是仅仅被大家所认为的家庭背景和财产,在爱情里应该是很自然的状态在对的人面前是很放松没有刻意约束自己的状态,在爱情里应该是我和你能聊的上来,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不需要我主动说出来你就知道,就像电视剧中徐辛颐的男朋友那么久也不知道她喜欢甜点不喜欢生蚝,真正喜欢对方不就是这样感觉吗?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

《十月围城》观后感200字范文三篇


《十月围城》观后感200字篇一

片中出现了许多有血性的革命者,他们为了中国的革命而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正如片中所说的,他们的革命是用这代的生命换取下一代的幸福,这部电影中,有着许多感人的镜头,一群年轻的少年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放弃自己原本安逸的生活,这一系列的行为只是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每个有着血性的中国人都应该这样做,人的生命要体现其价值,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影片中的年轻人们都知道自己这次去做的事情是九死一生,但是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因为他们将要做的事会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孙中山先生争取竟可能多的时间去讨论起义的事情,他们每争取一分钟就会让起义成功的胜算多一点。

《十月围城》观后感200字篇二

相比那样不能选择的时代,现在慢慢走向更加富强的祖国,有能力在国际上站定脚跟,有能力选择要走的道路,但是从始至终,进步仍然是不变的主题。在新的时代,在由千千万万烈士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要做的,也许很简单,不用拼命,不用那样悲壮,更不用那样地不由得选择。但是,在选择的时候,仍然要想到那个晦涩的年代,用心为党为国家为自己选择最好的道路。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200字篇三

身处历史转折点,大概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如同戏中李重光所说:全中国都被(革命)卷了进去,难道我还能避开吗?!为了至亲的选择,他们毫不犹豫地以最普通的血肉之躯去完成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步步维艰的任务。
而历史而变革就是这样一个个小人物大人物用血肉身躯换来的,正因为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牺牲,才唤醒了更多国人加入到这场革命中来,用鲜血为自己为将来为后人换取更平等的社会更好的生活。
看了电影,被深深感动之余,更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今天的安定是由多少代革命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唯有珍惜,才对得起地下的烈士。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范文三篇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一)

在电影建党伟业中,导演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以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清帝退位到共产党成立这段历史。其中有多少的爱国者为唤起国人爱国之心而忘情呐喊,又有多少的革命志士为寻救国之路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电影中那一个个令人振奋人心的片段,真的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共产党、我们祖国走过那段岁月时的艰难,但有一个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如果是当今的国人去经历那段岁月,如果是当今的领导人去带领我们在那段岁月中奋斗,结局是否会一样?

现在的国人爱国情怀是否还像当初那样的强烈?是否时刻都愿意为了祖国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利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个人的私欲都在剧烈的膨胀,更多的只是去关心自己的薪水,自己的生活水平,又有多少人能够去了解下时事,去想想我们国家究竟怎么才能变得更强更好呢?又有多少人能够很自豪的说,我以我是中国人为荣,而不是去天天羡慕在港澳在欧美生活的人呢?在我看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就会使人变得更加自我,一起只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领导阶层,或许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说体现的更为明显。以前的领导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试问现在的领导人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呢?贪污腐败,公款消费,被曝光的领导尚且不在少数,那试问又有多少人还在自己的那片势力范围内去中饱私囊。今天看到了一则新闻,说在北京有个私人会馆,专门招待各种领导,每顿饭下来至少一两万,我不禁要问,一两万够多少贫困学生吃一顿饭,上一年的学,又能够挽救多少因为贫困而饱受苦难的家庭?

生活的提高,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但随之而来的不应该是人民对爱国情怀的忘却,和个别领导对自己职责的亵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能有今日来之不易,居安思危,否则或许国家的繁荣富强对于我们中国不是一件好事,相反贫穷落后更能让我们团结起来,聚集在一起去保护我们的国家,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向上,爱国的民族。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二)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扬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尽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共产党的历程,感人肺腑。

故事是从1911年时辛亥革命讲起的,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片中着重讲述了近代史上孙中山、毛泽东、蔡锷、李大钊等风云人物的故事。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全国人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导致军阀混战,加剧了人民的苦难。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 世界大战胜利国的中国却不能理所当然地拿回自己的领土。当时在巴黎会谈的中国代表愤怒地说: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当跪在总统府前的女学生举着那个血写的冤字时,当她含着泪痛呼: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啊!时,这一声有如千钧之重的巨石狠狠的砸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让人心碎!

民族危亡,国将不存。于是,五四运动时。一声声保卫主权,还我青岛喊得气壮山河,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于是,出现了为反袁而舍己为人,带病出征的蔡锷将军;于是,出现了年轻的朱德将军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拼杀的身影;于是出现了热情澎湃地跟广大劳苦工人讲革命道理的革命青年毛泽东;于是,出现了高举共产主义大旗的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我们看到共产主义精神在闪耀着光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劳苦大众中迅速发展起来,最终成熟的共产党组织光荣诞生了!

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的道路。

光阴似箭,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九十周年了。共产党带领着新中国不断创造着属于中国的辉煌,书写着属于中国的传奇。而《建党伟业》带着我们重温了当年血雨腥风中建党的艰辛,感受当年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美好 生活 浴血奋战的惊心动魄,让我们从内心深处生出对历史的敬畏,对党的崇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代。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三)

《建党伟业》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 ,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可以单独写一部电影了,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剧中人物 形象丰满的不多,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观看时随得剧情的起伏,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编剧的功力确实不凡,演员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 的方法。从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中的大事说得非常清楚,不少人物都写着有声有色,比如,发哥演着袁世凯痛骂日本人,霸气十足,一个枭雄的形象让发哥演活了,为了当皇帝 ,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了臭名昭着的二十一条,再比如,刘德华演着蔡锷将军,火车站与小风仙挥泪相别,与孙中山相谈时的吐血,抱病上战场的沉着,很好地再现了一代儒将以身许国的悲壮;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 情以及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蛮有意思,与杨开慧的爱情平淡之中见深情,刘烨的演技真是牛!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着很精彩的第三条主线,冯远征演出了陈独秀特有的领袖魅力,看完《建党伟业》,你会觉得,没有陈独秀,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

《建党伟业》的画面也很注意视觉效果,让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欢南湖上周迅演着王会悟撑得一把伞,坐在嘉兴南湖的船头,烟云笼罩的湖上,古色古香的木船,船头美丽的女子曼妙的身姿,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美景,真是美极了。

《建党伟业》真精彩!

最新三国观后感悟范文800字


我们的工作需要撰写各种文书、文章,在开始写作之前,通常会收集相关的范文。跟范文做对比并改进自己的文档,就会取得进步,范文从哪里开始下笔比较好?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三国观后感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1)

《三国》这个电视剧是围绕刘、曹、孙,三足鼎立来写的,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部连续剧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关羽、赵云、诸葛亮、曹操等,而让我最敬佩的有三个是关于、赵云、诸葛亮,关羽赤缅长须,手拿青龙偃月刀,一副忠肝义胆,他在曹操挂印封金达大礼下竟还执意千里寻兄,过五关斩六将让人佩服:赵云白甲白马,手握七尺长枪,为了救甘夫人,糜夫人和阿斗,七进七出曹操百万之众,身背阿斗令曹操敬佩,诸葛亮身穿白袍手拿白羽扇,满腹韬略,却十分谦虚。

在《三国》中有许多精彩的回合让人陶醉,也让人回味,让人伤心,其中“三英战吕布”十分精彩,意思就是刘关张三兄弟一起与吕布交战,这里有张飞的猛,关羽的忠,刘备的善,不允许弟弟身处险境。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心动了吧,快快找机会看看吧!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2)

有道是“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一直想完整的看这部历史巨著,近日,得三国的最新碟片,自看一集后,便一发不可收,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工作之余花费了近半个月之久,看完这部九十多集的历史巨片,深受鼓舞,常思索,不记录些心得,内心一直挂念之,如同一件未了之事,现记之,同时也为回馈访问鄙人空间之友,如有点滴之用,感恩不尽。

三国演义记录汉朝末期,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重点对刘备、曹操、孙权三位“几百年才能出现”的乱世英雄创业之道、为人处事之道、管理之道、权谋之道的生动历史再现,大繁至简,我想现代企业或个人如能深得三国精髓,问题大都能迎刃而解了。

1、创业之道

创业当先立志,志当存高远,曹操、刘备在势单力薄之时就立下宏图大志,不因为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忘却心中梦想,拥有超乎想象的自信和毅力。而同时也有刘表、袁绍等地方诸候,思想保守,只图一时享乐,缺乏长远规划和远见思维,最终落入被一一吞并的下场。而三位英雄人物,至死都不忘统一大业梦想。如同史玉柱所言,创业之前的定位非常重要,你定位于全国市场,你就有可能做成全国市场,而你定位一方市场,那最好的结果就是做好一片市场。一个人的胸怀和肚量,是要看他面对失败或被人出卖后的表现。刘备在四十多岁时仍屡战屡败,身无半寸容身之地。却仍然不忘其志。

2、管理之道

管理之精华在于人心,当然制度是保障,如同兵家之兵符,它代表了权力之象征,但却不是至胜之关健。人心所获,何愁未来,“只有做不好事的.人,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人才决定生产力,决定命运。刘备纵有匡扶汉室的雄心大志,没有诸葛亮、五虎上将的辅佐,自然没有蜀国王朝的建立,历史必将改写。用人不疑,但目标考核还是必须的,如同军令状。人尽其才,人尽其用。领导不一定为能力最强之人,但却能将一群能力强的人招之麾下,彼此发挥最强的一面。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这需要的是领导的胸怀和资源整合能力。领导的强势如同曹操,身边缺乏才俊,难以聚焦人才。而事必躬亲、自然落得如诸葛亮,出事未捷身先死。

3、为人处事之道

仁术永远强于霸术,刘备数次死里逃生,归于厚正处事之道,贵人相救,桃园三结义,传天下美谈,同样刘备荆州大败,归于结义之情,他人无法体会之情结。曹操在经过世界唯我为尊的霸权思想后,在后期,重在励精图治,广纳人才,施以仁术,成就大业,同样卧心偿胆,超强的忍耐力是事业成功大小的关健,刘备受尽屈辱,司马懿潜伏了魏国家族几世,纵有曹操世代家族高度监控和防备,却改变不了改朝换代的历史命运。

4、权谋之道

用兵贵在计谋,虚实结合。刘备在未得诸葛亮相助时,仅凭武将无军师相助,难成大器。企业在经营同时,面对市场变幻,必须有相应对策应变。必须做万事俱备,有无东风则是天象,上天的安排。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3)

读了《三国演义》我想到了:人不可以整天都疑神疑鬼的,因为如果你一直这样的话,就一定会有不少好心人被你误认为是十分坏的人杀掉了。

而且一些人也会因此而不信任你,但也不可以盲目的听信了别人的话,不然的话你就很容易就上了当的。在一些特别的情况用劝告有可能还不如用合适的激将法的效果大。自古至今,做计划是由人来干,的可是成不成功天气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要用中国的一句古话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人不可以有勇无谋因为那只不过是匹夫之勇,哪一天被一些十分坏的人给害了也不知道,如果你有个谋士的话,你最好多多采纳他(她)的意见,这样会比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强了不少但是对谋士也要保持十分大的防备。做人不可以太固执己见了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的人必定会失败而且会很惨很惨所以我们要听进劝告,不可以十分的自大。做人不可以传播谣言,因为这个是极其不道德的小人行为。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4)

我刚刚看完了新《三国》,看得津津有味,觉得新《三国》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杰出,很厉害,令我叹为观止。

首先,是曹操的出场。曹操趁董卓睡觉的时候进行刺杀,虽然刺杀不成功,但曹操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精神打到一切。我非常欣赏他求贤若渴的品质。他为了求得关羽,不惜赠送千里马、玉帛、美女,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还上奏秦皇帝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在许攸来投他时,他竟然连鞋子都没穿就跑出大帐迎接许攸,官渡之战之所以才能取得胜利,许攸功不可没。曹操的伟大就在于能够理贤下士,重视人才。但曹操自身也存在着致命的缺点,他生性多疑,导致屡次中了诸葛亮的计。

接着就是刘备出场,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和仁义之心。他的桃园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和手下名将赵云都是猛将。每一次刘备和曹操的对话中,都体现出刘备枭雄的一面。刘备的城府在十八路诸侯面前就表现出来了。作为强大势力的曹操看出刘备的志向,也知道会与他争天下,阻碍他事业的发展,但他没有杀刘备,只想刘备投靠自己门下。道不同不相为谋,刘备自立门户,三顾草庐,请出诸葛亮做军师。诸葛亮以草船借箭胜周瑜,然后又来招借东风助周瑜赤壁之战《火烧连环船》大胜曹操。刘备的天下是诸葛亮帮他打下来的,几乎所有事情,他都需要诸葛亮来出谋划策,后来,他却为了替自己兄弟报仇,丧失了六十万将士的性命。诸葛亮堪称一代奇才,他知天时,晓地利,还未出茅庐,就把天下分得一清二楚。他机智聪明,思维缜密,尽职尽忠,临死时把蜀国上上下下安排得妥妥当当。诸葛亮曾七擒孟获,六出岐山,还招降了文武双全的姜维。

新《三国》是一部巨作,此片气势磅礴,真实地再现了三国时期战事连绵,哀鸿遍野的战争场面,及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英雄时代片,值得观看。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5)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三国演义,三场战役,三把大火。

第一把大火,官渡之战。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一次战役。曹操的几万人战胜了袁绍的八十万大军,从而一举统一了北方,建立了曹魏。

曹操能够取胜,先是因为许攸叛逃,从袁绍阵营来到了曹操阵营,将袁绍的底细—粮草全部屯在乌巢,这样曹操看准时机,半夜袭击乌巢,一把大火,烧光了袁绍的全部粮草。致使袁绍大军军心大乱,曹操大获全胜。

第二把大火,赤壁之战,也是以弱胜强。周瑜一把大火,把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烧的片甲不留,而他自己只用了五万精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想必杜牧一定看过《三国演义》,东风是诸葛亮借给周瑜的,其实不然。长时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周瑜一定比诸葛亮熟悉当地的风向。

正是周瑜的这一把大火,曹操到死也不再敢来犯,也烧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第三把大火,夷陵之战,又是以弱胜强。看来要是敌我力量悬殊,易用火攻啊!陆逊的一把大火,直接把刘备烧进了白帝城,再也没有走出来。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刘备的头脑,多年的积蓄付之一炬,懊悔不已的刘备托孤后,就去见二弟三弟了。

原来,《三国演义》,就是这三把大火。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6)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看完三国时三十六计之美人计中吴越争霸的故事领悟了很多!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夫差难过西施也,看完三国时三十六计之美人计观后感。风火连绵的乱世狼烟肆起!人就像动物为存活打仗称霸!这世界总那么自相矛盾又顺应自然。一个又一个的人相继死去…因为贪婪因为私欲而成为了可怕的罪人所以死神要将它们的灵魂带走,所以:人,要善待宽恕他人;更不要让嫉妒仇恨蒙弊了心害人害己!自古以来,似乎男人都是一样没有一个能始终如一!范蠡一心复国大计几次把深爱他的西施推向生死边缘,最终失去了一个善良并深爱的绝代佳人。吴王已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可身边的女人像衣服,喜新忘旧不断更新:王后…宁妃…卫姬,直到遇见西施,虽然最爱西施却依然纳了郑旦为妃…再说越王勾践,真是贱跟名字一样贱他的雅鱼王后在他为吴王刷马洗槽的耻辱日子里放弃自由跟随他去忍受苦难的日子可终于盼上了有一天越国复兴时他却忘记感恩于他忍受凄凌的痪难妻子,以至雅鱼王后自愿守寺黄灯相伴此度后日…夫差是幸运的,他对西施的爱没白付出:吴国战败夫差自尽而西施最终选择带着他的首级和肚里的孩子在他自尽的地方跳下城墙黄泉相伴!一个人做到另一个爱他的人没了他也不愿苟活,多幸福的人啊!所以男人们,不要负了真心爱你们的女人,不要让自己悔恨终生,观后感《看完三国时三十六计之美人计观后感》。爱民兼爱敌国民,爱兵兼爱敌国兵!…帝王之心,志存高远。多么了不起的前世古人啊…为后人留下了惊撼的史记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7)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后,宦官掌权,群雄争霸,渐变为以刘备为首的蜀国、孙权为首的吴国和以曹操为首的魏国如何斗智斗勇分割天下的故事。

蜀国刘备是汉室宗亲,他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大哥刘备字玄德,忠厚仁义;二哥关羽字云长,赤面长须重义气;三弟张飞字翼德,生性鲁莽,行侠仗义。三人为拯救天下而招兵买马,成为三国中的蜀国主要人物。

刘备的仁义让我万分敬仰,连占城池都要仁义,刘备的表哥刘景升死了,他本可以取荆州,但他认为这么做不仁义,于是荆州便落入曹操之手。

关云长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重义气让我特别佩服。他和大哥刘备失散后来到曹营,曹操爱才,对他很重视,可是关羽知道了大哥的消息后,便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大哥刘备。“千里走单骑”说的就是关羽。

蜀国里最聪明的要算孔明了。他最漂亮的计策是“空城计”。城内无一兵一卒一马,只有诸葛亮和几个小吏,敌军突然来袭,诸葛亮让小吏出门扫地,并且城门大开,自己则在城门楼弹琴,敌军怀疑城内有伏兵,不敢轻举妄动,急忙撤军。诸葛亮未动一兵一卒,吓退了来进攻的敌军。他的空城计用得十分巧妙。诸葛亮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本领就是能掐会算。在赤壁之战中他知道哪天刮东风,真神呀!

蜀国里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是赵云,赵云煞是神勇,十万大军被他一个人打败。

东吴少主孙权是个聪明的人。他的手下有周瑜、鲁肃。孙权九岁时候从敌军大营里要回父亲的尸体足以看出他的聪明勇敢。

周瑜是吴国一员大将,他最漂亮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仓皇而逃。周瑜最大的特点是肚量不大,爱生气而且固执。他多次想杀诸葛亮,却败在诸葛亮的计谋之下。诸葛亮三气周瑜,最后亮把周瑜气死了。充分表现了周瑜心胸狭隘。在荆州之战中周瑜不愿回东吴养伤,众大臣奇怪,鲁肃说:“他不是养箭伤,而是在养心伤。”“心伤是谁给的?”一个大臣叹了口气说:“是诸葛亮给的啊!”“不,”鲁肃摇了摇头:“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啊!”所以周瑜之死是被他自己的心病所害。

鲁肃是东吴唯一一名文臣,性格忠厚朴实,他力邀诸葛亮来东吴劝吴候和刘备联盟,荆州失去后他又来到蜀国讨荆州。经过鲁肃的周旋,避免了吴蜀之战。他是一个和平的使者。嘻嘻!!

这曹操是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物了。最后他虽未得天下,但他是文武双全。他的计谋虽比不上诸葛亮,但也非常善于用兵,只可惜,他的计谋大多数是奸计,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真可谓“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曹操于周瑜恰好相反,曹操表面上看似气量宽大,他放走关羽,却设了五个关卡拦路,当他再次与关羽狭路相逢时,曹操用昔日之情感动关羽,最后关羽放了他。

三国演义实际上是一本计谋书。诸葛亮早料到忠厚义气的关羽会在华容道放了曹操,却派他把守华容道,是因为周瑜想把杀曹操的帐记在蜀国的身上,让蜀魏相争。诸葛亮夜观天象,曹操命不该绝,而且魏蜀吴三国鼎立有助于当时处于弱势的蜀国的发展。所以曹操不能死。怎么放曹操,谁来放曹操更合适?——关羽。关羽华容道放曹操实际上是诸葛亮的计谋。

读三国让人长谋略。正如三国开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8)

我在这个寒假期里读了《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逐鹿中原,三足鼎立,天下归晋……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刘备:《三国演义》推崇的人物,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是忠、勇、义的化身。

诸葛亮:旷世之才,是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多智而近妖”。

赵云:三国中一流的武将,为人刚正耿直。

在《三国演义》里还可以看到,各ZZ集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势不两立,明天却又杯酒言欢。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连家庭、朋友等,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斗争的漩涡,甚至成为斗争的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权利,财产的欲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总是玩弄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

总之,《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著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国观后感悟范文(篇9)

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前有老子的《道德经》,后有司马光的《史记》。又在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这些东西都是闻名世界的中华骄傲。

当我看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后。我便被这些文化给深深的迷住了。

在文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文奠定了基础。这些书借史抒怀,寄情寓意。又在战争的描写上非常细致,在读书时会被带入其中。书中情节变化多端,读之令人难以厌倦。

我将为大家分享我读三国的时候我的感受。

在我读这书时,刚看一点便被深深的迷住了。书中的人物都一一印在我脑海里了。一代枭雄——曹操,这个人被大家误认为奸邪之人,认为他挟天子令诸侯违背了道义,殊不知他也为人民做出了贡献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诸葛亮是我认为的三国代表之一。他被刘备三顾茅庐,一番《隆中对》让刘备心服口服,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出山后便火烧新野,为以后的.他事业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受命于危难之间,奉命于败军之际却丝毫没有怨言。白帝城托孤时,在心中便暗自下定决心帮助刘备完成剩下的事业。在伐中原前一番《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完成刘备事业的决心和对朝中事的担心儿提的建议。在感觉自己不行时,还在担心以后的事情,还在寻找为自己死去后代替自己去帮助后主完成事业的人。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这些形式的古典小说,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希望大家翻开经典体会中华文学。

九月三日阅兵观后感500字


20xx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学校让学生在家观看阅兵式,我们一家人早早的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候,心中无比激动。我从电视画面中,看到金秋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蓝蓝的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柔和的阳光庄严照射着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沐浴在九月的阳光中,显得十分雄伟,之前,我刚刚从北京旅游回来,当时天安门广场还在整修,天安门城楼也在封闭,连看升旗也是在城门楼下远远地望着。今天当我看到电视中播放的敞开的天安门广场时,我真的被天安门广场上的美景深深的吸引。

上午九点是迎外宾,上午10点整,当主持人宣布庆祝仪式正式开始,礼炮齐放70响,国旗护卫队员伴着雄壮的国歌声,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目光注视着电视上的五星红旗,不自觉地随着电视也一同唱起了国歌,真是激动人心啊。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7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在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

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能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坐红旗检阅车驶出天安门城楼,阅兵总指挥请示准备完毕,请检阅。他们经过金水桥,检阅排列在长安街上的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威武庄严。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字字震撼人心,看受阅方队,犹如坚固的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随后,分列式检阅开始,三军仪仗队护卫着军旗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徒步方队依次接受检阅,你看他们,多么铿锵有力的步伐,踢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你看,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战士们一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紧接着,一个个装备方队缓缓驶来,铁甲锃亮,一枚枚导弹如宝剑出鞘,直指苍穹,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随后空中梯队呼啸而来,雄鹰展翅,翱翔长空,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受欺辱的日子,已经永远一去不复返。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凝聚中国力量,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

喜欢《三月三观后感范文800字通用》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月三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