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西方现代文学著作读后感 > 地图 > 西方现代文学著作读后感

西方现代文学著作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9-21 来源:互联网

[精品]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1740字)。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会有一些独到见解。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那么,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精品]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174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一】

“八史”过后,中国史学彻底恢复元气,从修史活动中培养了不少具有实力的创新人物,刘知几可谓他们当中特立独行的一个。

刘知几和前面的历史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私人身份撰史学批评。论私人身份,司马迁算第一个,但他到底做着中书令;整本史学批评,在《文心雕龙》中偶尔一现,仅仅片言只语,淹没在一片文学批评的汪洋大海中。集两个方面于一身者,在中唐时期,非刘知几莫属。因为私人撰述,意味着压力倍增,必须自己独力承担寻找材料、雕版刊行,及写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相应开销。幸而材料方面不用担心,刘氏在辞职专门写书之前,多次入阁担任史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机密的内部档案,也是拜担任史官的经历所赐,他深深体会到中唐时史馆内部十羊九牧的混乱局面。《史学史》倒没有具体分析造成混乱的深层原因,联系到当时武皇夺权,中经中宗反复废立,最后才折腾到玄宗继承大统,人事频繁变动,朝野上下都忙于搞政治斗争,大家没有时间去料理史馆的管理。结果太宗时代传下来的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维护,史馆的人员规模越来越臃肿,恰像当今的行政机关。记得很久以前,我偷看母亲的《行政法》教材,末尾结语大概是说,我国的行政机关总会隔数十年人员翻倍,就陷入“精简—臃肿—再精简”的怪圈,两相对比,岂止巧合,不是很值得深思?

刘知几的性格比较耿直,却懂得官场道理。以他出身官宦世家的背景,自然晓得只要在朝一日,就必须按照上级指示行事,因此,他概叹“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转身回家搞学术去。难道他的行动象征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政治之间要保持距离吗?

但也不必讳言地说,刘知几的性格里蕴含着极大的理想主义者成分,且看他在着名的传世作品《史通》里提到如何成为合格的史学家标准可知。所谓“三才论”,既需要勤奋学习,又不失驾驭史料文献的天赋,才学兼备之余,还拥有过人的胆识和器局,超越时代的局限。按这个标准,其实刘氏自己也未能达标。《史通》的自叙篇章,也有庸俗地吹嘘自己家世和郡望的词眼,证明他也沾染了当时门阀旧风气。毕竟这些缺陷,是白璧微瑕,无改刘氏《史通》的独创性,及时总结编撰史书的成败得失,可以说第一本史学界的理论教科书。

很快“安史之乱”来了,从太宗时代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遭到极大破坏,剩下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晚唐。史学不再着眼于纯理论,政治气候的转变,要求它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

于是,杜佑和他的《通典》稳稳地接过刘知几的班。当时唐朝已经无复太宗年代的富裕,杨炎变革赋税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收入困难问题,大环境所致,晚唐的史馆早就退居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毕竟朝廷再也出不起那么多的闲钱供养学术。由此可知,头顶着宰相光环的杜佑,实际不过以半官方身份撰文,他的《史通》自主命题,一反常态把典章制度史独立成书,又首次以《食货志》位居全书之首,一改历代以帝王本纪等政治史居主要地位的惯例。回想贞观和开元,学术不论经济,而经济自强;玄宗以下六朝,强调经世致用,而财富缩水,真不觉令人唏嘘!所以,杜佑的《通典》与其说在巨细无遗阐述历朝历代制度变化的来龙去脉,毋宁在表达他对时代走向的深深思考,其中某些见解,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例如,他开篇《食货志》有个这么样的观点:国家经济最重要就三点,粮食、土地、劳动人手,只要这三个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将逐步提高。真真如暮鼓晨钟!一个生活在千年前的古人居然能看明白当今不少干部们常常头痛的三条“政绩拦路虎”,不难想见杜佑个人具有深厚的政治涵养,是支撑着他写出经典的史学着作的基础。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史通》俯首可拾。再比如,他在《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明确表达:国足则政康,家足则教从。政治健康发展依赖国家收入稳定;支持人民文明进步要看家庭是否经济稳定。同时他后面又提及,家庭要富足,靠的是诚实经营,一味靠避税,到头来损害国家和家庭的根基。林林种种,不由得令人敬佩他对世事的洞察能力,当然书中更多的是新颖的史学观点。

不但观点,连推导方法也是前所未有。他在《通典·礼典》,用少数民族现行的婚姻风俗跟春秋时代汉族的上层贵族婚姻习俗对比,得出结论,汉族文明并非一贯先进,少数民族也并非落后的蛮夷。只是地理气候不同,文明进化快慢有异,一语中的,有力驳斥往常士大夫头脑中固有的“大汉族主义”。这一点很接近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的看法,谁说古人不如今人!关于杜佑的新颖思想,不止一点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借“分封制”、“郡县制”的争议,最后推出“不因后事以酌前旨”,不能用后人的眼光来揣测古人的看法,评价和判断历史事件时,必须从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杜佑的观点足以穿越时间,包含着历史主义的成分。若非如是,则属“厚诬古人”,今天还有许多反面教材,最经典一句“我孝庄”。杜老九泉之下,对此估计也只会嗮笑,他性格文质彬彬,加上学问好,无怪乎皇帝在他致仕(退休)时,下鉴定语“蕴经通之识,履温厚之姿,宽裕本乎性情,某猷彰乎事业”。

杜佑的一生可谓无憾,享年七十七岁(虚岁七十八),其时《通典》已经脱稿,伴随着他的逝世,唐代史坛的亮度再次变弱,幸而还有点点光芒照亮。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二】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著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著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文字,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四】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著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著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著主人公的喜,忧著主人公的忧,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著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著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在今年的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我让妈妈给我买的,因为我早就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个盲人,她非常了不起,我想通过这本书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女性。所以,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海伦凯勒曾经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她给她的家庭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可是当她十九个月大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了,海伦突然高烧不退,等高烧退去之后,可恶的病魔却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力。也许大家都不会相信,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考上了哈佛大学,而且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给后世以勉励。

海伦凯勒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自己看不见多姿多彩的世界,却又是那么想看一眼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所以她非常羡慕那些有一双明亮眼睛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好好珍惜。

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和海伦相比,我拥有健康的体魄,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人啊!所以,我发誓,今后,我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好好地学习,好好地生活,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样才不会辜负了我们所拥有的明亮的眼睛和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的感受。

我建议那些还没读过此书的人们抓紧去阅读它吧,相信它一定会带给你无限的精神食粮。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七】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2020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二)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2020。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著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2020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著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著主人公的喜,忧著主人公的忧,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著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著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三)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2020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2020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2020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著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2020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著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2020和文字2020,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2020,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精品】西方的智慧读后感(590字)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将读书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我们如何去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精品】西方的智慧读后感(59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相当伟大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西方的智慧》问世之前,罗素写过一本大部头的哲学名著《西方哲学史》,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样的鸿篇巨著读起来是艰难的,罗素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俗化,就诞生了《西方的智慧》。

与其它哲学史不同,《西方的智慧》更着眼于阐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黑格尔、马克思这一系列伟人无疑是西方哲学的亮点,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同样应当注意的是,这些人的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走得更高的。没有黑暗时代的经院哲学,可能就不会有作为西方哲学里程碑的休谟,没有休谟就不会产生康德,没有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无从说起,没有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马克思就不可能提出辩证唯物主义,罗素非常清楚地阐明了这种历史的顺承关系,使人看到的西方哲学不仅仅是一个个亮点,而是一条延绵的长河。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历史的来龙去脉阐述得非常清楚,读者心中不会是孤零零的哲学史,而是一幅有环境有背景的哲学发展的长卷。他花了相当的篇幅来阐述在科学与经济领域的发展,但侧重方向并不是科学与经济发展本身,而是着眼于成就背后的思想以及对哲学的推动。

读者看到的可能会是一个在思想层面的西方历史全景图。了解西方先进的思想有利于我们取长补短。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篇二】

此书的作者是一位相当伟大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西方的智慧》问世之前,罗素写过一本大部头的哲学名著《西方哲学史》,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样的鸿篇巨著读起来是艰难的,

罗素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俗化,就诞生了《西方的智慧》。与其它哲学史不同,《西方的智慧》更着眼于阐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黑格尔、马克思这一系列伟人无疑是西方哲学的亮点,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同样应当注意的是,这些人的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走得更高的。没有黑暗时代的经院哲学,可能就不会有作为西方哲学里程碑的休谟,没有休谟就不会产生康德,没有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无从说起,没有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马克思就不可能提出辩证唯物主义,罗素非常清楚地阐明了这种历史的顺承关系,使人看到的西方哲学不仅仅是一个个亮点,而是一条延绵的长河。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历史的来龙去脉阐述得非常清楚,读者心中不会是孤零零的哲学史,而是一幅有环境有背景的哲学发展的长卷。他花了相当的篇幅来阐述在科学与经济领域的发展,但侧重方向并不是科学与经济发展本身,而是着眼于成就背后的思想以及对哲学的推动。

我们看到的可能会是一个在思想层面的西方历史全景图。了解西方先进的思想有利于我们取长补短。我阅读了《西方的智慧》这本书,这本书回顾了西方的一些发展历程。我看完之后,有所体会。

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犹如一把精神火炬,能把光亮传到心灵最黑暗的地方,能使弱者成为勇士,能使强者满怀仁爱之心,从而让世界充满了温暖。精神是不朽的,正如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重温整个人类的思想历程一样,思想的圣火一代代的传递,终于得来今天的思想盛宴。

我正享受着人类思想的大餐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蒙昧走向智慧。尽管今天仍有诸多问题如贫困、战争、发展、环境、人口等困扰着我们。然而,我们终将找到答案。也正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漫步人类的思想之路。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篇三】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西方的智慧》这本书,这本书回顾了西方的一些发展历程。我看完之后,有所体会。

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犹如一把精神火炬,能把光亮传到心灵最黑暗的地方,能使弱者成为勇士,能使强者满怀仁爱之心,从而让世界充满了温暖。精神是不朽的,正如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重温整个人类的思想历程一样,思想的圣火一代代的传递,终于得来今天的思想盛宴。

我正享受着人类思想的大餐--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蒙昧走向智慧。尽管今天仍有诸多问题如贫困、战争、发展、环境、人口等困扰着我们。然而,我们终将找到答案。也正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漫步人类的思想之路。

我们可以不再经历身体上的磨难,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洗礼!!

历史上诸位大师的智慧结晶是一条从历史通向未来的心路!心路是人类最宽阔的路,需要每一个人去修缮它,否则个人的生活就会被孤立。

--于《西方的智慧》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篇四】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篇五】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叫做《西方的智慧》,作者是罗素,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看这本书,让我知道什么是哲学,我现在觉得哲学家是最聪明的人,因为他们思考的问题不是一般人可以懂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其实真正的科学家或者专家必须是哲学家。

其实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当面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时,常常会觉得很容易,拿我自己做个例子吧,以前我知道一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老是觉得他实在是太笨了,误导了人类两千多年,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还有很多,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

所以多看书真的很好。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篇六】

看完忘完。剩下的,据说叫素质,那我就素质三连吧!(×

有些读者也是水平不行,分不清介绍和观点,就怪人家罗素。

这人呀,也该想想,谁话说半道儿会反驳自己?这书又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犯得着吗?再者,罗素写了那么多“我认为”、“我的理解”、“我分析”、“今天”……还看不见,您俩眼儿吹气儿用呢?

当然,罗素也随意了点儿,有时忘了自己在写普及本,想起来也不回补,就着往后写了。比如分类标准,写到最后一章的伯格森了才告诉我们……

但是,全场最气的,还是翻译!

蜜~汁~自~信~啊!

病句成堆,某些译文还没英文好懂,删了自以为我们不想看的细节,没有二级标题,还好意思请方家指教……您这面皮儿赶上城墙拐弯儿了吧?

史学读后感


史学读后感范文一

《史学方法论》的读后感

当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随手翻了翻,没有吸引到我,感觉有点枯燥,《史学方法论》的读后感。当开始读后,发现印证了我的第一个感觉,很无聊,又有点看不懂。那时我正在看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没有太多的感触,就这样看着。后来在读书会时我也向老师提出了我的感想,老师说这一定不是书不好,一定是你还没看懂,还没明白这本书要告诉你什么,当你读懂时,就知道了这本书的魅力。

果然老师的话是对的,努力看下去,越看到后面越有感触,让我情不自禁又回过去细细地读了前部分。

史学方法是训练史学家的一门学问。杰出的史学家,可能是天纵的,道地的史学家则是训练出来的。在历史洪流中,史学方法是一门真实的学问,一定要在史学发展既久、史书大量盈积之后,才能出现。而写一部理想的史学方法,一定要有一个世界史学的基础,最低限度要兼通中西史学。要客观的看待各国、各民族的史学,不要存在偏见,要取其长而去其短。

什么是历史?记得刚进入历史系,老师就问过我们。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好简单的问题,历史就是突然有回答不上来,想了想就说是过去的就是历史。已经记不清当时老师给我们的对历史的定义。这本书中杜维运先生告诉我们历史是由所谓历史事件及历史学家两部分组成的,缺一不可。历史事件、历史学家就成了《史学方法论》所关注的两个主要对象。

对历史事实的选择、考证和描述是有方法的,本书的前一部分就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史学家在治史要综合应用归纳方法、比较方法、综合方法和分析方法。要了解这些方法的利弊,合理利用,不能把其中一种认为有用,就当成是万能的。在史料的考证上要注意史料的不同分类和考证的方法。文史不分家。描述历史就离不开写作,但史学的写作与文学又不同,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地历史文章的特性、风格及写作方法、注意点。

接下去作者比较了中西史学,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来比较了中西的史学。西方以欧洲史为其多数时候的唯一,并视为人类历史的核心,且常认为其它地方是没有历史的;中国近代史学虽不如西方澎礴,但在《史记》中就已知将历史推至历史学家所知的一切地域。何不算得是一种领先。史学的发展有赖历史学家的眼界、心胸的不断扩展。治史为信史实不易,许多时候也不是历史学家可以做得了主的。

最后介绍了史学家的素养、历史的境界。这让我记起在一次课堂上,一位老师对我们说的历史并不是谁都可以教的,不懂历史的人以为历史很简单谁都可以教,只要看一下书就行。却不知道教历史是不简单的,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很高的素养,也是本书写的史德。

战争是曾经历史极其重要的部分,也是史学家极其关注的对象。但这让历史充斥着战争、血腥等。要有一部柔美的历史,需要史学家的努力,史学家要换角度地描述历史。这让我想到了黄仁宇先生的作品。

史学读后感范文二

《新史学》读后感

我于日前重新拜读任公先生之大作--《新史学》,受益非浅,启发之余写此读后感。

任公先生学贯中西,其将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发现我国兹学之盛如彼,然国民不团结、群治不进化,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先生推其病因,指出六病三恶果.六病者: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十四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我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莫能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史之用也。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先生认为史学应该如人,须有其精神,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已。然我国史学汗牛充栋,皆如蜡人院之偶像,毫无生气,读之徒费脑力。非益民智之具,而耗民智之具也。五曰:能铺叙而不能别裁。我国史学多且杂,然体裁单一,如果将大事皆删去,而惟存临猫生子等语。六曰: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万事,皆取述而不作主义。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之史家,稍有创作之才的惟六人:太史公;杜君卿;郑渔仲;司马温公;袁枢;黄梨洲。此六病之弊所贻害后人之恶果有三: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时至今日,我辈读史也无一善本可寻,且疑古之风尚存,稍不留神就会发现手里捧的就是某某学者所指的伪书。呜呼,此国人之大不幸也!先生于百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善解之,故今之史家应深思之、努力之,编写一善本以谢国人,也慰先生之在天之灵。

任公先生在彼时彼日针砭史学之弊,确能振聋发聩,今日读来尤耳目一新。深思之,语略过而意已到,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然也!快哉!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先生之心吾知之矣。

史学名著读后感


史学名著读后感范文一

《中国史学名著》读后感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着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史学名著读后感范文二

《中国史学名著》读后感

从前我对于史学所知不多,很庆幸读到这样一份讲义性质的书稿,严肃但富有趣味,每看一篇,仿佛就坐在当年的课堂里聆听先生的教诲。当这样一门课细细上下来,我这样一个史学的门外汉也竟能够了解了些许脉络。然而,这只是收获之中极小的部分。

因是课堂讲义,每一篇无外要提到作品内容,作者的生平,这些并不想在这里重复。及至关于史学的源流,兴衰,时代分野,这些学术上的见解论断,亦不想在这里细细摘录,钱先生的论断每出新意,且都能自圆其说,令人叹服,但我不懂史,因此并不适宜在此做纯学术的探讨。

然而,它在如何读书,及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上对我的影响极深。

关于读书

1、读书要通.钱先生说由博返约,博便是要多读书,多读书后能从大处归纳会通,这就是约。全书多次提到做学问不该局限在一个单一的领域,只寻求一个小题目来做,对刘知己和杜佑的褒贬也彰显了钱先生的这一观点。而他自己更是这一观念的实践者,虽是讲史学,却能跳出史学的樊笼,站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高度来讲,讲史学,却从《西周书》、《春秋》始,期间又提及《世说新语》、《文心雕龙》,魏晋玄学、唐时的佛学到宋明理学,经、子、集无所不包。虽然对自己的无知心知肚明,但面对这样的大师,还是无法不为自己的浅薄而汗颜。

2 读书的态度。要用研究的态度,而不是批评的态度。读一部书,不找出它一些毛病,仿佛不能表示读书有所得,是极大的错误。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严谨谦逊的治学精神吧。钱先生的建议,读书要能采其长,不是要索其瑕疵;又说应有一种无所为的心理,只求细心欣赏,现如今,还有多少人能这般不带功利地做学问呢?即便是降低要求做学问总该要了解,既不讲了解,也该能'记得',这又谈何容易?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尽说述而不作,但如何述法,尽不容易。

3、 书要一部一部读。钱先生说当知读一篇文章大不易,但只要能读一篇,就能读一切篇。这一篇不能读,别篇也一样不能读又说读书要读到书背后的人,切不可当一堆材料来刊,而各人读书,可以有见识不同.想自己从前读书,都称不上读书,只可谓翻书,从头至尾,快则快矣,合上书却一无所得,只留下一模糊印象,或者一点零碎谈资供人前卖弄。

关于对社会和人生

钱先生容易受人批评的地方不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盛赞,例如对于纪传体的极力称赞,对于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些评价,对于农历纪年,中文的妙处,无一不是如此。因这观念太偏,所以遭人批评。余英时先生说钱先生一生为故国招魂,不禁让我联想到另一位老先生,辜鸿铭。都是一腔的爱国热情,只不过透过不同的偏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的感情,这样的胸怀,让我觉得惭愧。一直以来,我大概都属于是悲观的虚无主义者,对这个社会的总总地方感到失望,及至冷漠,然后躲在独善其身的牌子后面漠然地度日。从不认为自己能留下什么或者改变什么,也从未想过要去做些什么。所谓立德、立言、立行,对我来说仿佛一件出土文物,可以看看,但与自己没有关系。说出我从来不觉得这是我的国家这样的话,心也不会颤抖。

即使是现在,每天听着周围的人抱怨这个社会种种的丑恶,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但是,从心里接受了这样的话虽说这个国家的社会责任不在我,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做事情的态度也会不一样吧。

关于读后感史学合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后感史学合集,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读后感史学 篇1

“八史”过后,中国史学彻底恢复元气,从修史活动中培养了不少具有实力的创新人物,刘知几可谓他们当中特立独行的一个。

刘知几和前面的历史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私人身份撰史学批评。论私人身份,司马迁算第一个,但他到底做着中书令;整本史学批评,在《文心雕龙》中偶尔一现,仅仅片言只语,淹没在一片文学批评的汪洋大海中。集两个方面于一身者,在中唐时期,非刘知几莫属。因为私人撰述,意味着压力倍增,必须自己独力承担寻找材料、雕版刊行,及写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相应开销。幸而材料方面不用担心,刘氏在辞职专门写书之前,多次入阁担任史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机密的内部档案,也是拜担任史官的经历所赐,他深深体会到中唐时史馆内部十羊九牧的混乱局面。《史学史》倒没有具体分析造成混乱的深层原因,联系到当时武皇夺权,中经中宗反复废立,最后才折腾到玄宗继承大统,人事频繁变动,朝野上下都忙于搞政治斗争,大家没有时间去料理史馆的管理。结果太宗时代传下来的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维护,史馆的人员规模越来越臃肿,恰像当今的行政机关。记得很久以前,我偷看母亲的《行政法》教材,末尾结语大概是说,我国的行政机关总会隔数十年人员翻倍,就陷入“精简—臃肿—再精简”的怪圈,两相对比,岂止巧合,不是很值得深思?

刘知几的性格比较耿直,却懂得官场道理。以他出身官宦世家的背景,自然晓得只要在朝一日,就必须按照上级指示行事,因此,他概叹“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转身回家搞学术去。难道他的行动象征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政治之间要保持距离吗?

但也不必讳言地说,刘知几的性格里蕴含着极大的理想主义者成分,且看他在着名的传世作品《史通》里提到如何成为合格的史学家标准可知。所谓“三才论”,既需要勤奋学习,又不失驾驭史料文献的天赋,才学兼备之余,还拥有过人的胆识和器局,超越时代的局限。按这个标准,其实刘氏自己也未能达标。《史通》的自叙篇章,也有庸俗地吹嘘自己家世和郡望的词眼,证明他也沾染了当时门阀旧风气。毕竟这些缺陷,是白璧微瑕,无改刘氏《史通》的独创性,及时总结编撰史书的成败得失,可以说第一本史学界的理论教科书。

很快“安史之乱”来了,从太宗时代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遭到极大破坏,剩下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晚唐。史学不再着眼于纯理论,政治气候的转变,要求它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

于是,杜佑和他的《通典》稳稳地接过刘知几的班。当时唐朝已经无复太宗年代的富裕,杨炎变革赋税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收入困难问题,大环境所致,晚唐的史馆早就退居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毕竟朝廷再也出不起那么多的闲钱供养学术。由此可知,头顶着宰相光环的杜佑,实际不过以半官方身份撰文,他的《史通》自主命题,一反常态把典章制度史独立成书,又首次以《食货志》位居全书之首,一改历代以帝王本纪等政治史居主要地位的惯例。回想贞观和开元,学术不论经济,而经济自强;玄宗以下六朝,强调经世致用,而财富缩水,真不觉令人唏嘘!所以,杜佑的《通典》与其说在巨细无遗阐述历朝历代制度变化的来龙去脉,毋宁在表达他对时代走向的深深思考,其中某些见解,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例如,他开篇《食货志》有个这么样的观点:国家经济最重要就三点,粮食、土地、劳动人手,只要这三个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将逐步提高。真真如暮鼓晨钟!一个生活在千年前的古人居然能看明白当今不少干部们常常头痛的三条“政绩拦路虎”,不难想见杜佑个人具有深厚的政治涵养,是支撑着他写出经典的史学着作的基础。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史通》俯首可拾。再比如,他在《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明确表达:国足则政康,家足则教从。政治健康发展依赖国家收入稳定;支持人民文明进步要看家庭是否经济稳定。同时他后面又提及,家庭要富足,靠的是诚实经营,一味靠避税,到头来损害国家和家庭的根基。林林种种,不由得令人敬佩他对世事的洞察能力,当然书中更多的是新颖的史学观点。

不但观点,连推导方法也是前所未有。他在《通典·礼典》,用少数民族现行的婚姻风俗跟春秋时代汉族的上层贵族婚姻习俗对比,得出结论,汉族文明并非一贯先进,少数民族也并非落后的蛮夷。只是地理气候不同,文明进化快慢有异,一语中的,有力驳斥往常士大夫头脑中固有的“大汉族主义”。这一点很接近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的看法,谁说古人不如今人!关于杜佑的新颖思想,不止一点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借“分封制”、“郡县制”的争议,最后推出“不因后事以酌前旨”,不能用后人的眼光来揣测古人的看法,评价和判断历史事件时,必须从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杜佑的观点足以穿越时间,包含着历史主义的成分。若非如是,则属“厚诬古人”,今天还有许多反面教材,最经典一句“我孝庄”。杜老九泉之下,对此估计也只会嗮笑,他性格文质彬彬,加上学问好,无怪乎皇帝在他致仕(退休)时,下鉴定语“蕴经通之识,履温厚之姿,宽裕本乎性情,某猷彰乎事业”。

杜佑的一生可谓无憾,享年七十七岁(虚岁七十八),其时《通典》已经脱稿,伴随着他的逝世,唐代史坛的亮度再次变弱,幸而还有点点光芒照亮。

读后感史学 篇2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读后感史学 篇3

我这几天阅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读历史学成语》,这本书上有许多生僻字,我就查字典认读、理解成语后面的背景和来历。自己觉得很有收获,在星期六上完日语课后,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吃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饭,一边开始了有意思的历史、成语讨论:

“爸爸,我看到书上有个成语‘千金买笑’,这个成语讲的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她非常美却不爱笑,周幽王非常苦恼。虢石父建议周幽王点燃烽火戏弄诸侯来搏褒姒一笑,周幽王就听信了这个话。烽火点燃时,诸侯纷纷带兵跑来救援,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狼狈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周幽王大喜,经常点燃烽火来戏弄诸侯。因为他把军令当儿戏,拿国家安危开玩笑,失信于民,最后就亡国了。”爸爸吃惊地看着我说:“菲菲竟然能把成语讲得这么清楚呀!”妈妈说:“你真棒!妈妈知道‘烽火戏诸侯’,却不知道这后面的历史故事呢!”妈妈接着说:“没有原则的溺爱娇惯,属于是非不分;有句俗话‘娇子如杀子’,你成长中有错误就要及时指出,否则百害无一利。”我笑着叫道:“老妈!你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说教呀!”

我又对爸爸说:“爸爸,我觉得姜子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钓鱼用直钩子而且没有鱼饵,这叫‘愿者上钩’;另外他的妻子马氏在他落魄时嫌他穷、嫌他没出息,离开了他,当姜子牙受到重用时,她又苦苦纠缠想回来。姜子牙把水壶里的水泼到地上,让马氏收起来就允许她回来。可是马氏趴到地上只捧起一堆泥浆,这叫‘覆水难收’。”

“你真棒!讲的很详细呢!”爸爸妈妈一起夸我。

“爸爸,我们中国朝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秦朝还是唐朝?我知道唐、宋、元、明、清呢!”我又问道。

“宝贝儿,你刚才讲的周幽王是周朝人;姜子牙是商朝人。周朝、商朝历史比秦朝和唐朝要早得多。我国的朝代有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爸爸给我耐心地讲着。

“哇!你好厉害呀,老爸!你给我讲的真清楚!怪不得妈妈说你是咱们家最有学问的人呢!”我连连“拍马屁”,引来了爸爸妈妈一阵笑声!

我发现读书讨论特别有意思:可以加深读书印象、对书中的知识了解更多;一家人享受饮食的美味又收获了知识的营养,真是其乐融融呀!

读后感史学 篇4

《新史学》读后感

我于日前重新拜读任公先生之大作--《新史学》,受益非浅,启发之余写此读后感。

任公先生学贯中西,其将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发现我国兹学之盛如彼,然国民不团结、群治不进化,"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先生推其病因,指出"六病三恶果"."六病"者: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十四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我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莫能"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史之用也。"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先生认为史学应该如人,须有其精神,"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已。"然我国史学"汗牛充栋,皆如蜡人院之偶像,毫无生气,读之徒费脑力。""非益民智之具,而耗民智之具也。"五曰:能铺叙而不能别裁。我国史学多且杂,然体裁单一,如果"将大事皆删去,而惟存"临猫生子"等语。"六曰: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万事,皆取述而不作主义。"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之史家,稍有创作之才的惟六人:太史公;杜君卿;郑渔仲;司马温公;袁枢;黄梨洲。此六病之弊所贻害后人之恶果有三: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时至今日,我辈读史也无一善本可寻,且疑古之风尚存,稍不留神就会发现手里捧的就是某某学者所指的伪书。呜呼,此国人之大不幸也!先生于百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善解之,故今之史家应深思之、努力之,编写一善本以谢国人,也慰先生之在天之灵。

任公先生在彼时彼日针砭史学之弊,确能振聋发聩,今日读来尤耳目一新。深思之,语略过而意已到,"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然也!快哉!"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先生之心吾知之矣。

读后感史学集锦10篇


写作品读后感需要注意什么呢?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一般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此时我们就可以将脑中的想法记录进自己的读后感。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读后感史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后感史学 篇1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读后感史学 篇2

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尽管法律与文学在西方成为一种所谓的运动或曰流派出现在20世纪后期,但是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威廉.S.霍尔兹沃思的这本《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应当被视为法律与文学的一种早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和交叉。由于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乃至世界著名文学家,由于他对英国社会特别是英国下层社会的生动描写和关注,同时还由于他早年在伦敦律师所的经历以及与当时法律界的长期联系,因而其涉法作品不仅细腻,而且有一定的可信度。当然,作为一名文学家,其相关作品中的一定的想象、夸张等是容许的或可以理解的。也许,正是通过狄更斯的作品,引发了不止一代的中外读者对于狄更斯时代的英国社会的了解和想象。就这本中译本而言,汉译者实乃功不可没,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能够分享霍尔兹沃思的这部作品,同时可以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重读狄更斯。其中,汉译者给出的诸多译注更是方便读者之举--毕竟,大多数的中国读者对于英国法律文化知之不多……

读后感史学 篇3

今年是建党的一百周年,我校以礼遇榜样模范 弘扬道德风尚为主题,让我们了解优秀党员的故事,借此学习他们的品格和精神,提高自身对党的认知,增强我们的凝聚力,此次活动让我深有感悟。

学习优秀党员,就要学习他们勤恳干事、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热情和忘我工作的精神,把实现远大目标和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党和学校的事业贡献力量。学习党员,就要学习他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始终不灰心、不气馁,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我们要学习他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职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学习党员,就要学习他们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能力,真正做一名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党员。虽然有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精神永在,风范长存,将永远激励我们不畏挫折,勇敢前进。

读后感史学 篇4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读后感史学 篇5

学习成语是每个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所必须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几天看了一下《读历史,学成语》,这个本书,发现它是一本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它用历史为主线,串起各个成语(主要是历史人物成语)。

三年级以前,小朋友看的是快乐学成语,虽然也可以记住成语,但运用的时候不免有时会张冠李戴,弄巧成拙。本书用讲历史故事的形式来学成语,的确很独特。看历史故事,既了解了历史,又同时学习了成语,真的很不错。三年级的小学生应该可以接受这种比较正统的学习方法了。一个四字的成语,不但有它的意思,还包括:出处,人物,事件,时代背景,等等。如果只是单纯记得成语,而不了解它的全部,那就会在以后的应用中出现偏差,甚至于词不达意。故事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特别是孩子,看这本书就像是在看很长历史电影,每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理解成语这就是本书最大好处。它所讲的故事是历史上存在过的,这就更加锦上添花了。既学了成语,又看了故事,还读了历史,真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虽然好多成语涉及到的字有不少是生辟字,小朋友一时半会接受不来,但它在字的上面有注音,也可以直接无障碍地阅读。

学习古文,从学成语开始,如果全部用现代语法,那大千中华的灿烂文化瑰宝就没那么传神了。所以学好成语是为今后敲开中华文化宝库准备敲门砖。

读后感史学 篇6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著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著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著主人公的喜,忧著主人公的忧,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著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著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读后感史学 篇7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读后感史学 篇8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著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著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文字,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读后感史学 篇9

将历史作为自己的专业已经九月有余,每每和同学们谈论自己的专业,总是拿情怀、为往圣继绝学、人文精神诸如此类虚幻飘渺没有实际内涵的词儿来为自己增添点儿光芒,仿若任何专注于实际与现实的东西都是深受功利主义的荼毒,不够崇高,不够浪漫,而自己恰到好处的避开这些,走的孤独且决绝。

然而近日阅读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不免大惊失色,不免汗颜,不免羞愧。回想起上一学期的几次论文作业,不免哂笑与嘲讽自己的无知与幼稚:责任、家国情怀、民族意识等等大而空的词儿反复的出现在我的阐述中,我也沉迷于宏大的叙述,寥寥几笔就概括出历史学的意义类,像极了古代那些古老迂腐、满嘴仁义道德的文人们。文字浮在云端,自然华而不实,细读倒有点审视历史标榜自己的感觉。只是可惜了我可爱的老师们,要在我这云端行走几千字的距离,摇摇欲坠。

本书经过几次的翻译与改版,也前后经历十几年的印刷与发行,其热度自是不言而喻,足见其重要性。近来更有人将其列入历史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不知马克先生,该作何感想。既谈技艺,就在无形中定义了历史学家的本职工作-手艺人,与陶瓷工、瓦匠等别无二致,差别只在工作的客体。曾用书名《为历史学辩护》“一门学科的存在需要辩护,足见其地位之不妙。”(译者语)可见,作者在此书中,主要是想回答开篇的那个由一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历史学有什么用呢?”历史当然有用,只是在其作为学科被纳入研究者的视角,他存在的价值又在何处呢?我不敢说自己目前得到了可以说服众人的理由“历史并不纠缠当下。”在此仅仅对于在马克大师的书中提及的技艺,作个简单的归纳总结,其中夹杂些许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其内容与主旨大多不超出此书。

读后感史学 篇10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日新月异的改变,传统的历史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探索未来的道路,它必须在理论或者方法上进行一定的突破,从而在新环境中走出一条稳健道路,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著作《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就是对当代史学的发展道路的记录。该书着重阐述了当代史学发展的趋势、一般方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共有7章,分别为“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探索新概念和新方法”“社会科学对历史学的影响”“历史学的新领域”“探究历史学的意义:国别史、比较史学和‘元历史学’”“历史研究工作的组织”“结语:当前趋势和问题”。该书抛弃了“欧洲中心论”的陈腐说教,也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局限,不仅论述了西方国家的历史研究,同时也花大量篇幅论述了东欧、苏联、第三世界国家等的历史研究。当然,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立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前沿,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本书主要告诉我们,在20世纪后半期以来,历史学研究走上了社会化的道路。

以往的历史研究主要是实证研究,然而,当时间进入20世纪,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因为德国历史主义思想流派异军突起且不断扩大其影响,二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然而,马克思主义史学虽在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但因为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以及阶级斗争情况,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与促进作用,历史学一度陷入危机。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社会科学雪中送炭,帮助历史学完成了新趋势的建立。

首先,历史研究的社会化是指历史学研究摆脱了封闭状态,正如巴勒克拉夫在书中总结的那样到,20世纪的史学成果主要源于方法的创新,即历史学摆脱了封闭的实证主义研究,开始采用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去解决历史学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历史资料的时代已经到来”。

比如作者在书中举例说明的法国年鉴学派,他们所关心的是处于时代中的人类的全部活动,是“属于人类,取决于人类,服务于人类的一切;是表达人类,说明人类的存在、活动、爱好和方式的一切。”他们的根本目标是创造一种“全面的历史”,以取代“事件构成的历史”。

作者认为其对历史学的贡献不在于历史观念的更新,而在于方法论上,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坚持历史研究工作的前提是提出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如何才能实现”总体的历史学的实践问题。在年鉴学派等的主持下,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历史学。比如纠正了历史学固有的种族中心主义,加强对理论问题的重视,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等数量分析技术,等等。

其次,随着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方法引入到历史研究,传统的历史体系得到更新。“从研究个别和具体转向研究普遍规律,是把历史学和社会科学都作为最终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的尝试”,历史学家不再只去关心政治史,而是试着去关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于是,便出现了一下新的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历史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

最后,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也包括“历史学家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巴特克卡夫也认为,当代史学研究应注重时空方向的拓展,历史研究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断革新的。过去,我们的历史研究在对欧洲地区倾注了太多的目光,而忽略了东南亚、非洲、美洲等的历史探究,作为世界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所发生的史前史、殖民史、民族运动史、文化史等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历史学研究领域扩大,在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上都出现了新领域。

在时间上主要表现为史前考古方面。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可以算是历史研究领域扩大的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它对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都产生了普遍的影响,改变了他们对人类过去的看法。在空间上则表现为突破传统的“欧洲中心论”,亚洲史、非洲史、拉美史蓬勃兴起,真正实现了“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

通过作者的分析,可知突破“史学危机”就是要突破传统模式,对历史社会化的必要性和途径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引进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工作者也要发挥主体作用,促进自身及研究的社会化,历史学才会重新焕发蓬勃的朝气,作文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

当然,在本书中,作者虽强调要摒弃“欧洲中心论”的历史观,但是也没能完全跳脱“欧洲中心论”史学观对自我的影响。他认为19、20世纪世界史学在方法论上的进步均来自欧洲史学的向外部的传播,而忽视了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在历史研究上所取得的突破。

[参考]史学论文读后感(1750字)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在观看了优秀的书籍之后,心中都会感触颇多。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那么,我们如何去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参考]史学论文读后感(175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史学论文读后感(篇一)

《典论》的作者是曹丕,“奸雄”曹操的儿子,但是这篇文章里好像他不怎么得老爸真传,倒是很受当时的风尚“尚通脱”所影响,认认真真的批评了诸多的文学家和文学家的创作态度。曹丕这个人好像除了喜欢葡萄外并没有什么过分的所谓帝王嗜好。陈寿对他的评价也是不高不低,可能是因为他只当了六年的皇帝,但是也兢兢业业的做了不少事情,至少他发展了屯田制,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对百姓还是很好的。

在《典论论文》里,他开头就批评文人,接着又开始批评有代表性的人物写作的弊病,后来对当时文人的创作态度和世人对文学的态度加以批评,然后开始说写文章是怎么一回事情,最后十分感叹。整个文章逻辑性比较强,论述也很严密,确实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只是曹丕的感叹好像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因为自从他实行九品中正制后,“举秀才,不识书”好像已经合法了,“文人”不识书,那又有什么创作态度可言呢?抛却这些时代的背景不看,单看这篇文章,便不难发现读过之后受益良多。

曹丕对能写好文章是颇为看重的,直接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确,事实也如此。至于文章的思想,那是“气”,这个只能意会,怎么言传倒还真是不好说。而大多数人对文学的态度,曹丕也说的很清楚:“常人贵远贱近”。想易中天当时讲三国时,一开始想说曹操是英雄,就必须说出鲁迅先生如何评价曹操,然后才能说出曹操是英雄这样的话。其实曹操是不是英雄,并不是要谁说,就像1+1等于几?爱因斯坦说是2,小学生也说是2,那是因为之前爱因斯坦说过吗?不是,因为事实上它就是等于2,和谁说没有关系。人们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重别人的毛病,所以以长击短,这是对较为有名的文人更能体现,之后易老师再讲“先秦诸子”时就很“潇洒”了,首先是动作多了,言语随和甚至是随意了,我想这是他的真性情,但是他好像忘记了在《鲁豫有约》中曾今说过:“有没有教室很有区别”,在电视上讲,就应该考虑到很多人并不喜欢老师很随意。我们的文化不像西方,是像歌剧之类的有直观欣赏度的文化,而多是之乎者也等很严肃的讨论与说教。所以即然在电视上讲,就应该最大限度的容纳能容纳的所有人,满足更多人的求知欲,而在我个人看来,应该配合“席地而坐”的执着与“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的幽默。其实易老师讲“先秦诸子”的表现,不过是一个正常人的表现罢了,因为有名了,有群众基础了,所以自然会有一批或多或少的忠实支持者,也就不用再过多套论先前文学家的言论而能自成一体。

有人发出过学术应该走出象牙塔的言论,由此可见大众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而更多的“百姓文学”呢?可能比较厉害的就是“骂人不带脏字”和谐音与嵌套语组织起来的荤段子而已。文章确实能流传很久或无穷期,比如老庄、孔孟、墨翟之言,但是能去读的又有几人呢?能读懂的又有几人呢?事实上,能完整的读出来就已经是“民间高人”了。所以,如果你对他人说孔孟言论,只要基本能说个条条框框,那你在他心目中就已经是半个圣贤了,更多的人会在你阔论之前就以太高深为由而言它,其实这也并不完全是个理由,而是个事实。难道那些书籍那么难懂吗?那些道理没人读懂吗?连最起码的一家之言都没有吗?不是,曹丕说:“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千载之功先不说。目前之务,或许是文帝自小富贵不是很了解,但是普罗大众真的是深陷多苦多难不能随己吗?有点网龄的人基本都知道,现在身为读书人的大学生有多少多余的的时间无处打发,上一辈的人也多是深陷争名逐利中,有共通的就是相互攀比、寄希望于下一代。从而开始一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恶性循环之中。求知欲与名利欲在大众中夹杂着而变成一个无法自拔的泥潭,而诸多的人也在这个矛盾中付出繁多的时间,终于两样都没有沾边,成为众人在这个问题上茶余饭后的谈资。那这两者矛盾吗?不矛盾。一言以蔽之: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时间啊时间,你真的不眷顾我吗?我或许该对它道歉,我从来没有重视过它,现在它走了,迫不得已的走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忠心耿耿。当“营目前之务”与“遗千载之功”不矛盾时,时间不再让我们痛苦,那个矛盾的泥潭不再是对时间挥之不去的痛苦。更多的时间也是少的可怜的时间,将重新在我们面前闪光,我们也会在它面前辉煌。文帝曰: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史学论文读后感(篇二)

《新史学》读后感

我于日前重新拜读任公先生之大作--《新史学》,受益非浅,启发之余写此读后感。

任公先生学贯中西,其将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发现我国兹学之盛如彼,然国民不团结、群治不进化,"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先生推其病因,指出"六病三恶果"."六病"者: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十四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我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莫能"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史之用也。"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先生认为史学应该如人,须有其精神,"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已。"然我国史学"汗牛充栋,皆如蜡人院之偶像,毫无生气,读之徒费脑力。""非益民智之具,而耗民智之具也。"五曰:能铺叙而不能别裁。我国史学多且杂,然体裁单一,如果"将大事皆删去,而惟存"临猫生子"等语。"六曰: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万事,皆取述而不作主义。"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之史家,稍有创作之才的惟六人:太史公;杜君卿;郑渔仲;司马温公;袁枢;黄梨洲。此六病之弊所贻害后人之恶果有三: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时至今日,我辈读史也无一善本可寻,且疑古之风尚存,稍不留神就会发现手里捧的就是某某学者所指的伪书。呜呼,此国人之大不幸也!先生于百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善解之,故今之史家应深思之、努力之,编写一善本以谢国人,也慰先生之在天之灵。

任公先生在彼时彼日针砭史学之弊,确能振聋发聩,今日读来尤耳目一新。深思之,语略过而意已到,"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然也!快哉!"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先生之心吾知之矣。

史学论文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著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著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文字,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史学论文读后感(篇四)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著作读后感


著作读后感范文一

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朋友一定会被作者的坚强、奋斗、乐观与勇气深深感动。如果你还不了解作者海伦凯勒,那么就让我来向你作介绍吧。

海伦凯勒原来是位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在19个月大时,因一场急病导致失明、失聪和失语,从此小小的海伦凯勒变得暴躁、任性和孤独。直到七岁,她在充满爱心与耐心、曾经接近失明、当时只有20岁的莎莉文老师费尽心思的引导下,走出了黑暗与孤寂,感受到了语言的神秘,领悟出了知识的神奇。从此,海伦凯勒求知若渴,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将仔细端详自己的莎莉文老师、亲人、朋友,还有环视自己生活的环境;到森林进行一次远足,放纵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馆对世界的历史与未来、人类进步的奇观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时由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到剧院或电影院享受色彩、优美和动作的完美结合;浏览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筑艺术;漫步在大街、公园,瞧瞧万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它争取密切关注它所看的的每一件事物。此后,我摸到每件物品,我的记忆都将鲜明地反应出那件物品是个什么样子。

这三天对于海伦凯勒真的是奢望。而我们已经拥有了三千多天的光明,让我们反省一下,我们是否都充分利用这天赋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了吗?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的确,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我觉得写的不错!

著作读后感范文二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这个寒假我读了第一本革命小说《红岩》,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封面上的那两个打字红岩,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看见它们,我的心就沸腾了。这本书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华子良、许云峰、江姐、宋振中、成钢、成瑶、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萝卜头宋振中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就参加了共产党,但是后来全家都被杀光了。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加共产党,这种热情为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而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无论鞭挞棒打,无论竹刺针扎,无论十指连心,她都咬紧牙关,终以微笑面对着大家,洁白的蓝色旗袍上不沾一点浮沉,似乎告诉大家:咬紧牙关,不要泄露秘密,相信党总是会胜利的。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34

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红岩里面也有一些让世人唾弃的,遗臭万年的家伙,譬如叛徒甫至高,国民党的狗腿子,他能在鲜艳的中国国旗下微笑吗?不,他连站在中国国土上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革命英雄的壮烈事迹,我们必须铭记在心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哪有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没有他们咬紧牙关,哪有我们的高楼大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精品]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174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西方现代文学著作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