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人与永恒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人与永恒读后感800字

人与永恒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_2100字。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_21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2100字

以高墙始,以拆墙终。

1961年8月13日建起的柏林墙,拉开了两次热战之后的冷战序幕。这“高墙”,将德国一分为二——东为民主德国(东德),苏共当权,象征共产主义战线;西为联邦德国(西德),象征资本主义阵线。东西德的对立,也影射or映射世界北约华约两大组织的对抗。在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肯叔让《巨人的陨落》里的第三代站到了历史前台,以他们之眼见证冷战期各国百态,借他们之手推动美苏两大阵营的内政外交,构思之精,叹为观止!

在书中,美国种族隔离、苏联西伯利亚劳改营、东德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苏联十月政变、马丁路德金遇刺、水门事件、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历历在目;约翰·肯尼迪、罗伯特·肯尼迪、马丁·路德·金、林登·约翰逊、理查德·尼克松、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历史人物,栩栩眼前。在描写冷战的同时,还描述了同一时期的大众心理状态。或者说叙述冷战只是我们给第三部的界定,肯叔的世纪三部曲本身就是要反映那一历史时期的All——包括冷战,包括嬉皮士文化、毒品文化、性解放运动等等。磅礴百年的世纪史浓缩于此,不妨掩卷沉思。

首先,在政治上,一切都是息息相关的。拿差点导致世界热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来说,让我们捋一下脉络:古巴革命——美古关系恶化 断交制裁——猪湾事件——古向苏求援——赫鲁晓夫在古部署导弹(美在土耳其部署,美苏平衡战略制衡)——苏否认,美发现——美海上封锁——苏寻求妥协撤导——结束。每一个事件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如果赫鲁晓夫或者肯尼迪哪个脑子一热,或者任一环节出现偏差,那么蝴蝶翅膀扇起的飓风将刮遍整个世界。大小事无不如此。

其二,不同的立场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陷入其中,自己再荒诞都会觉察不到,唯愿我兼听则明,多读多看以启智。每个人都会由于自身的心智模式,去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譬如叙述美国的种族骚乱,我们会一起跟着批判美国的民权;叙述美国明里定义伊朗为恐怖主义(真主党)支持者予以打击而背地里里根政府资助疯狂进行杀戮和绑架的尼加拉瓜反政府游击队,我们司空见惯;而叙述东德的秘密警察时,因为一直是东德指代了共产主义,一些人就心里会不痛快(这很正常)。从作者的叙述来看,共产主义是残暴的、高压的,只有特权和秘密警察。或许北约组织或者更多都认为共产主义是这样的,因为历史的原因。可以说,苏共没开个好头。(这本书的销量也间接反映了西方的一种共情。东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这么尖锐,也能间接管窥一斑。)好比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宗教多个派别,同一个政党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土壤下发展结果千差万别。中共和苏共在初始纲领趋向一致,现在我们更多的趋向于“中国特色”。之前不太理解,现在渐渐有些理解。从当权者的角度,以某一思想为纲,在适应不同环境不同阶段的过程中淡化一些方面强调一些方面是必要的。中共现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我看来要比之前好多了。真希望也有一个肯叔这样的大师,把东方的观点也能融入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相对客观地描述,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真实的东方。套用主角之一德米卡的话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应该帮忙解决问题,而不是四处煽风点火。”“许多人正在认真工作以期改变苏联的面貌。再给我们更多时间吧。” 主人公之一卡拉也说:留下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是的,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呢?让我们也如众多主人公一样,致力于让我们的下一代生活更美好吧。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冷战闭幕。尾声以奥巴马上台结局,相当于宣告美国的民权运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不过肯叔没料到吧,近几年美国大规模种族骚乱频起,是不是“永恒的边缘”一语成谶?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愿“边缘”不再“永恒”!

(╹◡╹)ノ~朴素的分割线(╹◡╹)ノ

本书叙述方式和前两部有些不同,分了10 pART,摘录部分做简要回顾(基本无剧透,只涉及部分历史事件):

高墙:美国自由之行运动,苏联劳动营,1961柏林“高墙”始建。

缺陷:美种族隔离,1961古巴猪湾事件,肯尼迪私情,东德逃往西德致残(“缺陷”?)

孤岛:古巴导弹危机(古巴777公里长,美国不认为古巴是个国家,而是个岛,“孤岛”)

枪声:1963年约翰·肯尼迪遇刺的“枪声”

高歌:约翰逊1964通过《民权法案》1965年通过《选举权法案》,苏联十月政变,美对越战争。嬉皮士文化摇滚“高歌”。所谓“音乐里只有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各个音符,没有奸细,没有叛国者,没有警察,更没有墙。”

花朵:1968年4月美国民运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枪暗杀,1968春节攻势,布拉格之春运动(春?“花朵”?),毒品文化,性解放运动。

监听:1972年水门事件,美总统“监听”民主党

围场:华约北约组织,波兰团结公会(“围场”?),黎巴嫩真主党

爆炸:真主党轰炸海军陆战队贝鲁特兵营(为报复美国第六舰队对苏克埃尔格拉布村无辜穆斯林平民的轰炸),1985贝鲁特汽车炸弹“爆炸”。“一起爆炸总会带来另一起爆炸”。

墙:柏林墙开放,东德人和西德人聚在了一起。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_700字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700字

一战,二战,冷战。从纳粹主义到柏林墙倒塌,从盖世太保到克格勃,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从珍珠港事件到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从肯尼迪遇刺到水门事件,从种族隔离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到黑人当上总统。平安夜敌对阵营里暂时忘记战争举杯交谈的士兵,运送士兵上前线的出租车队…尘封的历史如大幕徐徐展开,详实生动的记录,强烈的画面感,悬疑剧般的吸引力。

跋涉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从英国到德国,从苏联到美国。艾瑟尔,从伯爵的女仆到女议员。茉黛,从女勋爵到为爱情抛弃一切的政治家,钢琴老师,家庭主妇。卡拉,裸体洗碗的原子弹女科学家。玛丽亚,白宫的黑人女秘书,肯尼迪的情人。集战士,指挥官,参谋,间谍一身的格雷戈里,沃尔特,格斯杜瓦,沃洛佳,乔治。以及作家瓦西里,商人列夫,歌手戴夫、瓦利,演星依维。所有这些人物,色彩艳丽,鲜活,传奇。他们是热血沸腾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屈不挠的斗士,他们的爱情各有千秋,他们的性…成了被作家巧妙安排的缓解读者长时间阅读疲劳的良药,普洱,甜点,咖啡,甚至大麻。

看这部书的过程中,我哭了三次。一次为茉黛与沃尔特四年后在开满苹果花的院子里重逢而哭,一次为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而哭,一次为柏林墙的终于倒塌而哭。历史的进程曲折漫长,太多人付出了生命,活着的人勇敢前行,为实现民主,和平,平等,自由,公正的理想而抗争而奋斗。因为他们的努力,如我一般胸无大志的平凡的大多数人才有了今天和今后的可能:在充满爱与善意中长大,有稳定收入,衣食无忧,读世界各国任何想读的书,看任何想看的电影,说想说的话,不必担心会被洗头死,拆迁死,在蓝天下呼吸着自由的空气,看孩子长大成人,过完也许是深情矫情甚至滥情的幸福的美好的一生。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_800字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800字

在看《永恒的边缘》之前,我在想一个问题,我要以怎么样的角度去读这本书,我要找一个点,一个让我学习到新知识并且感兴趣的点。本书的part1高墙1961年中的第一章就出现了我所想要了解并感兴趣的点,“斯塔西”。首先,我先说说“斯塔西”的由来与意义吧(百度科补)。
二战结束,四大国出兵占领战败的纳粹帝国。德国从此分为东西两部,苏联一手打造出民主德国,与西方支持的联邦德国抗衡。1950年2月8日,民主德国领导人拍板成立“斯塔西”。斯塔西,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曾经是世界上比较强大的情报机构,其正式名称为国家安全部,全称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总部设在东柏林。斯塔西被认作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报和秘密警察机构之一。斯塔西成立宗旨是担任东德的政治警察,负责搜集情报、监听监视、反情报等业务。MY GOD,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粘杆处”、血滴子吗!不,这个机构的性质和明朝时期的东厂,民国时期的军统局也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政权高度集中,清除异己。好像有点跑题了,说一下我从书中看到的分裂的德国吧。
此时的东德在盟友苏联的统治下,人们几乎生活在斯塔西的监视眼之下。这样的制度,不人心惶惶才怪。所以作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人,一名学校的教导主任的安塞姆•韦伯才会违背“原则”,奔向自由繁荣的西德。东德也好,西德也罢,毕竟曾经在希特勒的统治下是一个完整的德国,如今的局面,让亲情离散,友情反目,我想这不是德国人民希望的生活。那么对于由苏联占领的高压政策的东德,还有美英法占据的自由繁荣的西德,到底哪一方人民活的更好,单从物质条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不用说大家肯定会选择西德。苏联一直提倡民主,但又洗脑般地培植“特务”,搜刮反对势力的情报,大有你不顺从我,我就灭了你之感。但从一个国家、人民的角度来看,我倒觉得这四国最好的政策就是退出德国,还德国人民一个完整的国家。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_1400字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1400字

依然是围绕几个家族他们的第三代年轻人身边的历史故事。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下一代在更美好的环境下生活而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向着目标与梦想前进,尽管在实现梦想的同时也在失去爱情与亲情,可他们仍然不放弃与家里能随时团聚而做出努力。一二部主要讲述残酷的战争使人们渴望和平,而这一部讲述的是冷战时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时代里。有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1981年团结工会的惨遇。最不能容忍的是美国的种族主义的歧视,为此,学生时代的乔治和同学们去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捍卫民权平等而游行。作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残忍至极的反游行暴力,道出了美国种族主义者的社会现状。黑人要求同工同酬,白人尤其强调他们的特权和成功,高工资职位总是提供给白人,黑人只能干打扫之类的低薪职业。只要有教养的上等人觉得黑人理应得到非人的对待,那些无知的歹徒就会认为自己也拥有杀戮孩童的权力。他们肆意殴打,折磨,杀戮广大黑人群众。马丁•路德•金说:"我们这代人,不仅会为坏人的罪恶言行而后悔,也会为好人的沉默而后悔。"乔治也一直在政治舞台上坚持民权法案与自由平等而做了许多努力。

前两部的世界大战刚过,即将面临的是否会发生第三次战争跃跃欲试而激烈争论。这将是又一轮的考验。德国被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分裂成东德与西德。身在东德的人们犹如地狱,西德却近似天堂,中间隔着柏林墙,不但隔离成两个世界也隔离了人们向往的民主与自由。在西德的人拥有宽敞的轿车,时髦的衣服和舒适的住宅,政府会经常遭到报纸甚至电视的公开批评。但是在东德所有的一切恰恰相反没有民主言论自由,总是心神不定且恐慌担心。于是,人们纷纷的想尽一切办法跨过隔离墙与铁丝网,有幸运的能安全偷渡,不幸的丢掉性命是常事,被人痛恨的柏林墙使瓦利不再清白,从他手里夺走了卡罗琳,夺走了女儿爱丽丝的童年时代,夺走了与家人见面和相聚的时光,这道可恨的墙弄瘫了丽贝卡所爱的男人,毁了她的人生。有首歌这样写到:闭上眼睛,生活就会容易些,别去理解你所看到的一切。生活在这个时代,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生怕秘密警察找上门,他们无所不在。秘密警察不可言传的暴虐,斯大林对几百万条生命的屠杀,让红军士兵像野兽一样虐待、屠戮德国民众的暴力宣传,这些都使人们对相信社会主义准则产生了疑问。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民权运动的开始, 肯尼迪总统被政见不同者刺杀,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是否入侵黎巴嫩,等等政治局面的两翼争端相博弈。他们的生活中也有摇滚、披头士、跨种族婚恋与性解放。戏剧冲突和真实的历史被如此的展现,引人入胜。结局完美落幕,柏林墙终于开放,东西两边的民众欢歌庆祝,他们期盼的德国统一终于实现。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在书中说到:在死之前,没有人能被定义为幸福。我想,此刻对德国与他们下一代人们来说无疑是幸福的。

这一部比起前两部来说人物更多,时间跨度更大,没有深刻的含意值得人思考的亮点,草率快速的塑造人物,只是让我们见证了历史事件,因此,我只给了三星。用莎士比亚的诗句来结束评论。

帝王息争,及时光之风采,

将谎言揭穿,让真相大白,

将岁月印记,给往事封印,

将黑暗守望,唤黎明醒来,

将恶人惩治,直至其悔改,

将傲然大厦以光蚀毁,

尘封它们那金色的光辉。

《边城(沈从文小说全集)》读后感_2100字


《边城(沈从文小说全集)》读后感2100字

沈从文一生当中的写作和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边城》也不例外,在这部小说中,他以自身经历作为蓝本,用温和平实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图景,对小城里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文景观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其中最为出彩的当属他对当地民风民俗的描绘。所以,接下来我想试着从社会关系,节日,婚姻爱情,宗教等方面来对边城的风俗描写做一个小小的分析。

《边城》开头的几个章节花了大量篇幅来对“茶垌”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做了一个全方面的叙述。其中,透过沈从文对当地民情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管渡船的老人兢兢业业做事,不贪图小恩小惠;过路人为求心安理得,执意给钱作为回报;也可以闻见安静守候的戍兵,来往买卖的商人,穿着浆洗极硬的蓝色衣裳的中年妇女,上至局长官兵,下至水手小二,无一不真诚纯粹,就连为世人所诟病的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作为一种职业而得到当地人的尊重和理解。«边城»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保留的良好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收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人们不讲阶级,无关功利,相互友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历史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下,边城鲜少与外界接触,逐渐地形成了重义轻利,守信自约的观念和淳朴的民情风俗。实际上,边城就构成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组织群体,在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的熏陶下,人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善意来对待别人,而非以恶意来妄自揣度。比如文中祖父在推辞不过的情况下会用多余的钱买好草烟和茶叶,留给过路人;船总顺顺也会随手将得来的肥鸭赠送给生活拮据的祖父...在这样一个人人互帮互助的社会关系中,一切都显得和谐有序,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而这也是沈从文想极力表现的本质问题。

端午,中秋和过年是边城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端午蘸雄黄,穿新衣,吃鱼肉,看划船;中秋赏月,男女对唱;新年狮子龙灯,敲锣打鼓,炮仗烟火,场面十分热闹壮观。特别是端午那天,整个茶峒的男女老少都会集聚在城外河边的吊脚楼,官民同乐,共同参与,实际上这充分体现了边城人民阶级关系淡化以及集体意识的强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长久以来他们形成的相互信任和依赖,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几近消失,这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是十分少见的。在这些节日风俗的描写中,沈从文始终以其纯净朴实的独特笔调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脉脉温情,例如,文中有这样一段,“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寥寥几句的平淡叙述下隐藏着作者对当地风俗的洞悉和眷恋。这些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的铺陈叙述,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

不过,«边城»中最吸引人的还是婚姻爱情的风俗描写。边城的爱情是简单纯粹,清晰明了的,大老毫不掩饰他对翠翠的喜爱之情,直接对祖父夸赞翠翠长得标志;二老得知大老也喜欢翠翠之后并没有发生争执,而是互相商量着公平竞争。翠翠和二老无疑是相爱的,但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过多的交流,而是仅仅凭着对方的特质和只言片语就确定了心意,朦朦胧胧,却也一直坚定着,这样的爱情纯净地令人向往。但美则美矣,爱情的基调却是忧伤,«边城»中通过对几代人爱情悲剧的描写,则表达了作者对湘西下层人民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感叹和同情。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婚姻结合的方式按照习俗有两种,即车路和马路,前者由夫家亲属正经地说媒提亲;后者由男方为女方唱山歌直到女方被打动为止。渡船老人选择的是后者,他尊重翠翠自己的意愿,并不勉强。也就是说,他们婚姻结合的基础是爱情,并且以爱情为纽带来确立双方的关系,对婚姻的选择拥有自主权,个体意识也受大家一致的尊重,具备现代社会意识的萌芽,这在当时落后的乡土农村社会体系中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三个层次讲得都是社会的世俗领域,而宗教涉及的则是社会的神圣领域,在我们习惯性的印象中,宗教意味着神魔鬼怪,与现代科学社会格格不入,但宗教其实无时不刻地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社会人类学意义上的宗教指人类对于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和仪式行为。信仰是一种观念,仪式却是一种实践。«边城»中最能体现宗教文化的地方有两处,其一就是渡船老人下葬入殓的片段描述,老道士手拿纸幡进行绕棺仪式,庄重正式地安慰亡灵,重点是仪式。其二表现在边城人民认为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的风水有关系,倒塌之后一定要重修,重点是信仰。这两处细节实际上都体现出当地人对超自然的敬畏,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除了现世还存在一个供亡灵生活的西方极乐领域,并且对于自己无法深入了解并且不能把控的力量有着十分自然的信任和忌惮。但这种看似落后的宗教观念对于边城这方土地的人民来说却具有较强的积极意义,因为这种行为和观念在当地有厚重的历史基础,它们依靠一代代人的繁衍而传承下来,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从这个层面来看,边城人民是认真而虔诚的,这里的虔诚并不体现在对某种特定宗教理念的信服,而是遵循社会风俗对超自然的力量深信不疑。

可以说,沈从文以«边城»为代表构建的湘西世界中,对于风俗的描写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是独树一帜的,它切乎人性,关乎社会,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和谐生活的范本,又在当今现代物质社会中留给我们反思的余地。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后感_2100字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后感2100字

木心惊到我了。感觉他像是活了1000年,像是读了全世界的书,所以,他活出了非亲历千百次人生不能有的学识、冷静与智慧,真让他惊到了。

一个人怎么可能读完那么多的书!从希腊神话,新旧约故事,到中国的《诗经》、《楚辞》,从诸子百家,到荷马、耶稣;从诗家、史家、小说家,到哲学家、思想家;从欧洲文学,美国文学,到日本文学、印度和阿拉伯文学,从先秦、古罗马,到十八、十九、二十世纪……一切你读过或没读过的书,你知道的或不知道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他都读到了。读了就读了吧,关键是他读出了一个明明白白活色生香的自己:哪些人哪些书有营养,能滋养你的精神气质;哪些书可以读,哪些书不必读;哪些书宜深读,哪些只宜浅读;哪些人的书每一本都值得读……他洞若观火,一一告诉。

读书让他视野广,见解深。但他与世界保持着冷静与客气的距离,他极少表达。他好像朋友不多,觉得与人类“交浅言深”。《文学回忆录》是一次破例,这是他1989-1993在美国为十几位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的课堂笔录,此时木心已60岁。30年前,远在美国,每到周末,中国的艺术家们从各个城市或城市的各个角落汇集而来,只为听他的课,并且坚持了5年,可见讲得多投入多精彩。这5年的文学课,感觉他潜意识里是在总结与回顾自己一生文学与艺术之旅,这本《文学回忆录》既像《木心回忆录》,又有点类似孔子术而不作的《论语》,其中的哲思与妙语,以及对后来人的指引,感觉确与《论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个人认为这本书是每一位热爱文学与艺术的人一生的必读之书。木心是一位很好的人生导师,无论艺术,还是思想,也无论广度,还是深度,或者语言,修辞。文学艺术最需要的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木心读书,越读越多越独立,越想越深越自由,他身上有老子、尼采、莎士比亚、福楼拜、嵇康、拜伦、纪德、司汤达、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普希金、屈原、陶渊明、曹雪芹等等许多人的精神血统,他有很多艺术亲人,古今中外、诗文史哲,他信手拈来,那些东西已与他融为一体就像他自己,他与前人的关系如朋友,似知己,他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由出入,如进出自己的家,又如人无人之境,他在其中心驰神骋。他认为文学家艺术家应该任性,大任特任,他融通中西文化,把这些文化深深地、满满地纳入自己的精神气质里,却又从来不失自我。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开一门《庄子》,或一门《日本文学》就能讲一个学期,而木心以一人之力就把世界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挖地三尺讲了个底儿朝天,怎不让人叹为观止。

这本书对每一位正在选择人生道路的人会大有帮助。对书中的这段印象很深:当木心在罗曼罗兰家流连忘返时,他听见福楼拜敲敲窗说:“Come on!”,他就跟福楼拜去了。福楼拜说:“如果你准备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那时木心在省立杭州第一高中执教,待遇相当不错,免费的住房很大,后门一开就是游泳池,学生爱戴他,精英分子真诚热情,那时刚解放,那是常人以为的最好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但他听了福楼拜的话,认为那对他的艺术有害,于是辞了职,雇人挑了书、电唱机、画画工具,上山追求他的艺术去了。

木心说:我不比人慧,不比人强,数十年间认识的精英分子有五十人,有大才,甚至天才,至今剩我一人。如果他们坚持了,中国文艺复兴,可惜他们下海了。他说:许多人都辜负了艺术的教导教养,而他“对艺术无以报答”。离开罗兰处,他方觉那里大而空。他一路走一路超越,直至“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生讲课,木心说:你们现在有老师引导是幸运的,可是我没有。是的,他只有书。他说:我所崇敬的古人,世界范围就两位——老子大哥,乔达摩老二,如果一定再加一位的话,是耶稣。他说“我爱老子”,他说“儒家是最重功利的”,他看出了出司马迁《史记》的功利心,他认为司马迁是大才,如果《史记》不功利的话,成就更不可限量。他引尼采为知己,称拜伦为兄弟,把纪德当良师益友,认为莎士比亚是“仅次于上帝的人”(指客观、冷静),他不知疲倦地与古今所有文学家交谈,他说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他。

但觉得木心又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给自己拟写过墓志铭:“即使到此为止,我与人类已是交浅言深。”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取名木心,是“木铎有心”之意,比喻宣扬教化的人。他一方面不喜欢孔子,另一方面却又学孔子述而不作,喜欢孔子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夫子木铎有心”。说到这里,倒是还有一句话,不如说出来罢:陈丹青一再说这是他的听课笔记,甚至多次说到速记、请人输入电脑等话,但感觉听课笔记能记到这样基本没有可能,即使速记,也只能记大概,不可能记出如此诗意的、文学的、个性的、思想的、准确的表达,不可能如此清楚分明。但细究倒是无趣了,只要是一本好书就足够了。

在木心的漫长、艰难,自尊、自省、富饶、骄傲的一生里,文学与艺术是他妙不可言、绮丽无比的后花园,也是他独自一人再无可去的避难所。司汤达有墓志铭:“活过,写过,爱过”,木心也是,活过,写过,爱过,很真挚地。

看木心方觉读书少,于是不断不断地从书库里加书,但望山跑死马,书多也会愁死人吗~~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后感_2100字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后感2100字

此书打四星半,白先生的文笔自然不差,不愿打五星首先是因为白先生提出的一些观点实在不敢苟同,其次是因为这书标价较高,可内容让人稍显失望。本人出于对红楼梦的热爱,刚购得此书时欣喜不已,开卷也确实引人入胜,待看过三分之一便觉得有点索然。但瑕不掩瑜,在当今出版的文学作品里,这样的书已属精品了。

先说本人对这书的第一个解读。白先生对红楼梦是进行了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的解析。横向的维度是以贾府的兴衰为主线,填充以大观园的荣枯和各色人物的命运;纵向是以人的精神境界为主线,在空间上让人的灵魂从仙境到凡间再回到仙境,这里有白先生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即中国人一生的精神走向是:从年青时追逐名利信奉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中年经历种种挫折碰壁后开始逐渐信奉无为避世的道家思想→老年已看破人间种种学会放下而信奉遁世的佛家思想。个人认为纵向的解析是白先生对红楼梦最亮眼的点评之一。虽然这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人一生的精神走向,也不能完全代表贾宝玉的一生精神路线,但是却反映出了一种失意人生的写照,十分复合曹公要表达的那种悲情人生观。这是对红楼梦全书主题搭建上的解析,本人认为白先生诠释的很好很高明。

再说本人对此书的第二个解读。白先生不愧为一代昆曲大师,在主题思想解析之后,又采用昆曲之美,对红楼梦进行了一番周详的美学赏析,从其中的语言之美(如白先生盛赞曹公通过各色人物对话,几笔便能形象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出身),到人物之美(如宝黛湘云熙凤探春到晴雯平儿到贾母刘姥姥各色人等或有美好的性情或有高雅的品味或有超凡的才干),到文章之美(如文中做出的各类诗词歌赋及不同人物发出的人生感悟),到情境之美(如对大观园、太虚幻境、丧葬节日等各种场景描绘,对黛玉葬花、湘云醉眠、宝钗扑蝶、宝玉听琴、黛玉焚稿等等行为艺术的描写数不胜数),到构思之美(曹公的确构思精妙,文中一物一线索,一人一结局,当之不愧的草蛇灰线、伏言千里,无一句废话,亦无一个无用之人物,将故事讲的十分工整圆满,几无遗漏),让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红楼梦的无穷妙处。从头至尾白先生都是以昆曲的眼光和节奏来讲述红楼梦的,好就好在讲的唯美讲的浪漫讲的波澜壮阔,但瑕疵也在此,本人认为红楼梦的高度是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最高峰,用戏剧的高度理解就有些局限住了。这也是我对本书有些微词的观点之一。

本人对此书的最后一个解读也是最不满的一处,就是白先生一直在强调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曹公所写,并非高颚所续。尤其到了后四十回,几乎每章都要强调一番这个观点,而其提出的主要论据竟是:一、根据小说的创作技巧理论,到了后四十回就该整体气氛压抑因为楼已经塌了么,人物长大之后就该个性光彩暗淡,因为都要归于俗世正轨了,抗争不过去了。这一观点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大凡故事就应该有个精彩的开头,然后以狗血的情节结尾?这样一想的话,就真不难理解时下台湾甚至大陆模仿台湾套路的电视剧,为何越到最后拍的越令人生厌的原因了,因为总不能免俗么!二、四十回之后人物对话的性格特点没有变化,该是谁说的话还是谁说的,因此这就是曹雪芹写得。如果说上个论据还有一些理论根据的话,这个论点就完全是白先生自己的主观认识了,例如:总是用贾母的话来证明前后风格没变化,就是出自曹公之手,话说贾母本来就代表的是封建大家长,她的思想她的风仪本来就是前后一致的,因为她在小说里就没有叛逆过,即使是模仿她的口气,也是容易的,不容易出错的,性格本来也没反差呀。鸳鸯做为贾府第一董秘,她的前后画风为什么转变的如此令人生厌?李纨寡居多年,从不显山露水,为什么在后四十回气势风头都盖过王熙凤去了?宝玉那样爱黛玉,那样不喜宝钗,居然在贾母大丧的时候,看着一身素缟的宝钗神魂荡漾起来,这些完全有悖常理的描述都怎么解释呢?为什么白先生还要不遗余力的来肯定这些?而且为什么他几乎不提及脂砚斋批红楼梦的价值,而找来胡适这种有考证癖的人来隐约支撑一下他的论点。细读红楼梦的话,难道脂砚斋批的红楼梦是可以绕过去的么?

读完白先生点评的红楼梦之后,我只能感叹白先生用这套理论给外国人讲红楼梦是够用的了,给那些abc的半华人讲也够用了,就是从没读过红楼梦的中国人似乎也够了,但是对于那些热爱红楼梦,研读红楼梦的人来说,也就是个参考佐读而已。本人实在才疏学浅,妄谈了一番红楼梦,也妄谈了白先生,以上这些论点都属个人言论,做不得数的,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请各位书友们看完之后一笑置之吧。

其实看红楼梦真的需要一定的鉴赏能力,因为在这二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很多传抄的庸人俗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边抄写一边将其中内容胡改乱添一气,画蛇添足的降低了红楼梦本该有的光辉。颇有现在网络文学里,网络原创作者卡文了,鼓励追文的粉丝们发各种意见帖、续写帖来寻找灵感的架势。但那些帖子上的情节用不用毕竟也在作者的主观意志之下,是可控的,不像红楼梦这样经历追捧,打压,销禁,传抄,再造,发行,可怜又经过了一场文革,作者的意愿早已荡然无存,任人摆布,在这样坎坷的命运下流传至今的版本,是我们今人之大幸亦是大不幸。可谓:盖天地不全,此书不全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_21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人与永恒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