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船夫与哲学家读后感 > 地图 > 船夫与哲学家读后感

船夫与哲学家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1800字。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1800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800字

哲学从一开始,只是因为好奇,只是因为怀疑。唯一不同的是,那些能成为哲学家的人们,是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的胡思乱想,开启了这门伟大的学问。
看第一遍的时候只是娱乐 学习 初涉哲学,后来发现整本书的逻辑和条理特别完整,适合做导图以便记住知识点。
所以就第二遍又梳理了一下,不过应该不全的。。当作笔记打卡好啦。

苏格拉底:永远质问,有怀疑一切的精神。
柏拉图:马其顿人,开创柏拉图学院。
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的老师,柏拉图的学生,
亚历山大:马其顿王子,重视希腊文化
保罗:拥有罗马公民身份的犹太人,因其传教,基督教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
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经院的哲学家,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论证“君权神圣”说。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二元论。发明解析几何,数学派哲学家。
斯宾诺莎:《伦理学》
休谟:英国人,经验主义者。“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所有的知识要经过人类心灵的加工,才能被人类认识。康德认为,人类永远无法真正认识世界,人类看到的只是世界的表象。
黑格尔:形而上学的巅峰;《精神现象学》,“绝对精神”:宇宙本质是精神,一种理性精神;遵从“矛盾律”,世界到处是矛盾,矛盾是世界的本质;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自发的,抑制不住的。
叔本华: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康德的继承者,悲观主义,学说: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只有一个,叫做“生命意志”。庸俗地说就是,我们以为自己生活,恋爱,结婚,工作是根据我们的理性选择的。而叔本华认为,真正驱动你的都是种种欲望:生殖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等。
尼采:继承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提出“权力意志”: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他认为不应该像叔本华宣扬的那样避免痛苦,而是承认痛苦,迎战痛苦。尼采说第二种道德,叫作贵族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它代表生命积极的一面。尼采和叔本华有一个共同之处:鄙视女性。
克尔凯郭尔:讨厌黑格尔的人,和叔本华一个时代,比尼采大一辈。
休谟:经验主义者,挑战机械论和决定论,挑战整个科学体系。名言: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他认为人类感觉到的世界,也就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后得到的东西,我们叫作“表象”。康德认为,我们这个先天认识形式里,包含了很多用来处理物自体的工具(一共十二个先天范畴),其中一个就是因果律。康德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威力了。

分享几个值得记住的段落

当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的时候,正说明强者没有别的招数可用了,也就说明他离失败不远了。新教是靠着路德一篇篇雄辩的文字,从天主教的火刑架下顽强成长起来的。但加尔文和他的继承者们却在日内瓦竖起了更多的火刑架。他们烧天主教徒,烧异端分子,烧跟他神学观点不一致的人,烧所有具备苏格拉底式怀疑精神的人。在归纳法里,最重要的是实验数据,是观测结果,它们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和证据。这些东西可以用一个词来统称:经验。1727年牛顿逝世后,被安葬在英国最高级别、埋葬众多英国国王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英国给他举行的是国葬,送葬队伍绵延好几英里,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我们现在都讲“人人平等”,尼采却反对平等。他认为平等主义者本质是嫉妒成性,看到别人有什么,他们就也想要什么。理性不可能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终极真理”“终极真理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大问题。硬要回答,答案一定是独断论的,或者在推理上有错误。真正的人生,故事忽然开始,忽然结束,不一定有矛盾冲突,也未必有高潮和结局。如果死亡确实是意识的永远终结,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一切探索世界的机会。我们甚至可以感性地说,那就意味着我们自愿放弃了这世界给我们最大的恩赐,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这个道理体现在生活中就相当于,人小的时候要问“人为什么活着”,长大了就不问了,不一定是因为知道答案了,而是因为某些原因让他觉得不再需要问这个问题了。当你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END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10500字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500字

哲学探索:世界观(两个派系、四个派别、十六个种类)作者:李溪贵

世界观,也称为“宇宙观”,它是哲学学说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立场和根本看法。人们在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过程当中,把感觉结果经过人的大脑的逻辑(数理逻辑和物理逻辑)思维、进行去伪存真,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得到感受结果,形成人们的世界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不论他是属于唯心主义派系,还是属于唯物主义派系,都最终来自于自己的“主观”,取决于自己所相信和拥有的世界观。这就是:哲学中的世界观存在着两个派系,四个派别,十六个种类的世界观。

这十六种世界观之间存在着的差别在人的“主观”之中是比较难以区别的。这就是产生“诡辩”的秘密源泉。因此说:把“诡辩”仅仅归罪于“辩证法”是最为愚蠢的,更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必须对这十六种世界观进行认真的甄别和区分。

第一节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

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随着认识的不断变化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其世界观是会随之发生变化的。探索研究不同的“物质构成体”,由于受到实践认识的局限性的制约,往往会形成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等各种观点。这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真正认知和掌握客观世界之前,就没有一个人是一个纯粹的唯心主义者,也没有一个人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这就是自古希腊哲学形成后,人们将哲学叫做“爱智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与“客观世界是可知和不可知的问题”。

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来自于人们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本源问题的认知和争论。承认“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是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的唯一标志。

“物质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哲学派系的基本观点,“意识第一性”是唯心主义哲学派系的基本观点。它们都是以自我的“意识存在”为基准进行争辩的。唯物主义哲学派系认为:物质世界在自我的“意识存在”产生以前就存在着;而唯心主义哲学派系认为:物质世界在“上帝”或自我的“意识存在”产生之后,是人类感知到了物质世界的存在而存在。

这就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两大世界观派系。客观唯心主义坚持“有神论”,主观唯心主义坚持“唯意志论”;唯物主义反对“有神论”,反对“唯意志论”,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二、客观世界是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

“客观世界是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实际上揭示着“主观”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的问题,亦即能否达到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的问题。

唯心主义派系和客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客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上帝”创造和改造世界。主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人的“意识”可以随意创造和改造世界。客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自然规律一成不变,并由自然规律自发地创造和改造世界,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客观规律,更不能调正和利用客观规律,人类在客观世界的变化面前无能为力,世界是不可知的。

只有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人类可以认知、调正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但不能盲目利用或破坏客观规律。盲目利用或破坏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这是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主观机械唯物主义则只承认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在“一维时间”中的变化规律可以调整。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则只承认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在“二维时空”中的变化规律可以调整。

由此可见:也只有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才能在“四维时空”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和“客观世界是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的存在,直接揭示着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亦即:是“主观”决定“客观”,还是“客观”决定“主观”;以及“主观”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的问题。

第二节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主观”与“客观”、“主观物质构成体”与“客观物质构成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而导致产生的“有神论”与“无神论”、“认知和利用客观规律”与“无视和放任客观规律”的问题。

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四维唯物主义都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但主观机械唯物主义只承认“客观”决定“主观”,并不认为“主观”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主观”能否真实地反映“客观”?这就产生了表达“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的“主观误差”。

一、主观与客观

世界观具体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作为“客体”的“物质”或“物质构成体”的根本观点。“主体”与“客体”是相对的定义。“主体”就是感觉者、认识者——人。“客体”则是被感觉者、被认识者——“物质构成体”。而对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与“客体”的界定则是:把认识者定义为“主体”,把被认识者定义为“客体”。因此,也就形成了相对定义的“主观”与“客观”。

就世界观来说,它首先所涉及的是“主体”的“主观”与“客体”的“客观”,其次是“主观物质构成体”与“客观物质构成体”。也就是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什么是“主观物质构成体”、什么是“客观物质构成体”的问题。

在世界观中,“客观”与“主观”的界定如下:

在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当中,客观唯心主义的“客观”是承认“有神论”的“客观”,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观”是否定客观规律和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的“主观”。

在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当中,客观唯物主义的“客观”是承认客观规律但盲目地遵从客观规律的“客观”;主观唯物主义的“主观”是承认客观规律但科学地遵从客观规律、科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调正和利用客观规律、而不应该是反对科学的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对于此,主要是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予以认知和承认;而主观机械无物主义是不完全承认的。

“有神论”与“无神论”、“认知和利用客观规律”与“无视和放任客观规律”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造成了“主观物质构成体”与“客观物质构成体” 之间的较大误差。

二、主观误差

“事物”亦即客观的“物质构成体”,当被人的主观意识所反映时,所形成的“主观”与“客观”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实践中,由于所持世界观的不同,每个人对同一个“物质构成体”的观点在每个人的意识当中形成的“主观物质构成体”与“客观物质构成体”是不尽完全一致的,最终导致成功或失败。这就产生了“主观误差”。

因此定义:“主观物质构成体”就是意识当中形成的虚拟的“物质构成体”。“客观物质构成体”就是表现出某种精神的现实当中存在的“物质构成体”。

因此定义“主观误差”为:

“主观误差”=“主观物质构成体”—“客观物质构成体”

当上面的“主观误差”为负值时,就意味着缩小或隐瞒了“客观物质构成体”;当上面的“主观误差”为正值时,就意味着放大或虚增了“客观物质构成体”。比如:国民经济总产值、产量等统计数字的虚实就表现为“主观误差”。

当“主观误差”=0时,就有:

“主观物质构成体”=“客观物质构成体”。

这时就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这就是主观辩证唯物主义者所努力追求的,但由于受到了“辩证法”的局限性的制约,而很难实现,并犯了实践中的严重错误;只有利用“四维论”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者才容易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主观误差”具体表现为“物质构成体”的形体、质量、运动、能量、弹性、刚性、人性等本能或属性等方面统计数字的误差。

第三节 世界观分类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学说中两大派系且相互对立的世界观。它们对立于意识和物质,而全部或部分地统一于精神。这就是说: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并形成了“对立”;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亦即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由此而达到了“统一”。

一、世界观分类

世界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另一类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最基本的两个哲学派系。

(一)唯心主义世界观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类。根据它们与所使用的“方法论”又形成“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小类。

客观唯心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客观四维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包括“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主观四维唯心主义”。

(二)唯物主义世界观分为“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两类。根据它们与所使用的“方法论”又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小类。

客观唯物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四维唯物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包括“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二、各种世界观的对应关系

(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物主义”。

(二)“机械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包括:“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机械唯物主义”。

(三)“辩证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包括:“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

(四)“四维唯心主义”——“四维唯物主义”

包括:“客观四维唯心主义”——“客观四维唯物主义”,“主观四维唯心主义”——“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与这十六种世界观相对应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思想,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哲人的哲学学说中和具体实践中都能找到其相对应的论述或论点。

在社会实践中,发扬和光大科学的以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为代表的主观唯物主义思想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并且也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节 唯心主义

一、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或人们的主观意识随意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唯心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的感受结果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意识的产物”。认为“宇宙统一于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想象随意创造出来。因此,唯心主义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个派别。

唯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类,尤其是原始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无知。但它发展成为“哲学体系”的社会根源和在人类社会中盛行却是人占有物、人占有人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需要,以及阶级的产生。

唯心主义成为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主要的思想工具。

唯心主义在西方社会中主要表现为:以“有神论”的宗教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在中国社会中则主要表现为:以“无神论”的儒教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他们都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并发挥着消极作用。

二、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 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唯心主义从根本上否认人类具有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客观唯心主义是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和客观四维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心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和客观四维唯心主义的综合表现。

三、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人的主观意识随心所欲地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主观唯心主义不承认人类具有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主观唯心主义是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和主观四维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主观唯心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和主观四维唯心主义的综合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个派别对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不是采取积极的事前规划和预防措施,而是消极被动地进行事后盲目的处置,他们都不但不能正确地引导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相反,却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五节 唯物主义

一、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在不同程度上是可以认知的。

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物质的世界,不是由虚有的“上帝”或是人的主观意识随心所欲地创造出来。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的感受结果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和精神,物质是客观世界的本源,意识和精神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承认“宇宙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是劳动者阶级与剥削者阶级进行斗争的主要思想工具。

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于人类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不断认知。

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意识被动或能动地创造出来。因此,唯物主义又分为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两个派别。

在西方,唯物主义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十六——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也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十九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中国,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则一直是老子的客观唯物主义延续到近代,直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传于中国,中国才形成了以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为代表的主观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派别。尽管在这期间,毛泽东毕生实践了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但毛泽东没有也没能够从理论上建立起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只是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思想也没有被人类社会所认知和完全接受。毛泽东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思想使他老人家站在了人类社会的高峰上,高瞻远瞩。

二、客观唯物主义

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

客观唯物主义沉重打击和毁灭了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信心。

三、主观唯物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调正和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是人类应该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能够完全认识整个客观世界,人类可以按照遵从客观规律的主观想象进行改造和创造,这是主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主观唯物主义是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主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

客观唯物主义派别同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个派别一样,对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不是采取积极的事前规划和预防措施,也是消极被动地进行事后盲目的处置,不能正确地引导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主观唯物主义派别则与它们都不一样。主观唯物主义派别对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采取积极的事前规划和预防措施,并主动地在相对的被动局面中积极进行事后妥善处置,总结出经验和教训,运用于以后的实践中去,正确地引导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六节 机械唯心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一、机械唯心主义

机械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上帝”和人们的主观意识受“机械论”制约并改变世界。

机械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想象在“机械论”的制约中创造出来。机械唯心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和主观机械唯心主义。

(一)客观机械唯心主义

客观机械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上帝”受“机械论”的制约并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主观机械唯心主义

主观机械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受“机械论”制约并可以随心所欲、主观臆断地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二、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人们可以粗浅地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意识机械地、被动或能动地创造出来。机械唯物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机械唯物主义。

(一)客观机械唯物主义

客观机械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二)主观机械唯物主义

主观机械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机械地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机械地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主观机械唯物主义在实践中表现为“拿来主义”,亦即“教条主义”。“拿来主义”普遍地表现为照抄照搬,把别处的“物质构成体”拿来之后,不考虑环境条件的变化就去使用,其结果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第七节 辩证唯心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心主义

辩证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上帝”和人们的主观意识受到“辩证法”的制约,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想象在“辩证法”的制约中创造出来。

他们把这个虚有的“上帝”看作为“客观存在”,是一成不变的;这个一成不变的作为客观存在的“上帝”所创造的客观世界及其客观事物,只能由“上帝”和由“上帝”授权的“人”在“辩证法”的制约中去随意地加以改造和创造。其认识根源则是:将认识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部分夸大或僵化为绝对,看作为“物质构成体”的主要方面,承认并夸大“意识”不受客观规律制约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心主义包括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和主观辩证唯心主义。

(一)客观辩证唯心主义

客观辩证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上帝”受“辩证法”的制约并可以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主观辩证唯心主义

主观辩证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受“辩证法”的制约并可以按照“辩证法”随意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他们也承认构成客观世界的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没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人们可以对客观世界即客观事物根据人的需要随意进行改造和创造,没有也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其认识根源则是:将认识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部分夸大或僵化为绝对,看作为“物质构成体”的主要方面,承认并夸大“意识”不受客观规律制约的“能动作用”。

二、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意识辩证地、被动或能动创造出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客观世界纯粹是物质的世界,构成客观世界的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而且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人们对客观世界即客观事物的改造和创造受到客观规律的严格制约。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辩证唯物主义。

(一)客观辩证唯物主义

客观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自然规律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辩证地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客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能能够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掌握客观规律,更不能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尽管他们认为世界是辩证发展变化的,但他们否定“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能力,否定人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主观辩证唯物主义

主观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拉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辩证地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辩证地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主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并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改变世界。

第八节 四维唯心主义与四维唯物主义

一、四维唯心主义

四维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上帝”和人们的主观意识受“四维论”的制约并可以按照“四维论”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意识随意地创造出来。

四维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想象在“四维论”的制约中创造出来。他们与辩证唯心主义者一样把这个虚有的“上帝”看作为“客观存在”,是一成不变的;这个一成不变的作为客观存在的“上帝”所创造的客观世界及其客观事物,只能由“上帝”和由“上帝”授权的“人”在“四维论”的制约中去随意地加以改造和创造。四维唯心主义包括客观四维唯心主义和主观四维唯心主义。

(一)客观四维唯心主义

客观四维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上帝”受“四维论”的制约并可以按照“四维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主观四维唯心主义

主观四维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受“四维论”的制约并可以按照“四维论”随意地改变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二、四维唯物主义

四维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四维论”改变世界。

四维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意识在“四维时空”中被动或能动地创造出来。四维唯物主义包括客观四维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一)客观四维唯物主义

客观四维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自然规律按照“四维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客观四维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能能够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掌握客观规律,更不能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尽管他们认为世界是在“四维时空”中发展变化的,但他们否定“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能力,否定人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四维论”改变世界,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全方面地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人类对客观世界是完全可知的。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可以完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并能够利用客观规律改变世界。

正确运用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世界观,必须全面地认知和掌握“物质构成体”在“四维时空”中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并在改造“物质构成体”或在创造新的“物质构成体”的发展过程中,适时调整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变化,以使“物质构成体”向着我们预期的方位目标或方向目标前进。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它在“四维时空”中探索研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构成体”的发展变化。主观四维唯物主义要求达到并能够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基本一致,将人和人类的“主观误差”控制在一个不影响整体发展变化的合理的范围之内,使“主观”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定“有神论”。

任何否定了"主观"与"客观"存在着必然联系的哲学,都否定了"人与物"之间的科学关系,都是反科学的哲学。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认为:客观规律中的基本规律是“质变量变规律”,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价值守恒定律”。社会发展规律是最终 “由公平和谐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同样服务于劳动者阶级。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1300字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300字

史是什么?

大部头,长篇章,枯燥乏味,一本正经……

所以读史对我来说也是闻声色变,看到带这个字的书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偏偏不巧,碰到这本书,号称史上最严谨又最不严肃的哲学史,最严谨我肯定不信,怎么能有独断论的观点呢,但最不严肃我倒要看看它是否当之无愧。

哲学是什么?

我还算是个喜欢深思的人。哲学在脑海中曾是一个很高深的词儿,上初中的时候姐姐给我买了一本书:《苏菲的世界》,迄今为止应该都算不错的一本西方哲学启蒙书。话说初中时候的我还是很喜欢读书的,但是这本书愣是没有读下去。

等到高中学习政治,什么唯物唯心、形而上学、辩证法,学的成绩都很好,但都没有给我太多的兴趣,只是自己对待世界的认识加深了很多。从那以后也就和哲学书说拜拜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室友在看一些西方哲学,现在想想那是读这些书最合适的时候吧,但那时候不知道天天都在蹉跎什么,图书馆去了不少,书看的不多。

上学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都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看待很多事物都怀着不可知论的观点,对于辩论什么的没了兴趣,认为他们都是在为了一个刻意的目的,片面的编织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但是对于怀疑论、休谟、笛卡尔却一无所知。

扯远了,说回本书,作者林欣浩,1981年生人,自由撰稿人,网络资料不多,是个我们同时代的年轻人,年轻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文字语言更接近我们的审美习惯,所以读本书像是在看豆瓣,刷知乎一般轻松。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45章,从哲学在希腊的起源讲起一直到当代普遍认同的哲学观。生动有趣的语言,在很多哲学名人八卦趣事的缝隙中介绍了不同哲学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你仿佛是在跟着苏格拉底在街头问别人难题,看着牛顿欺负莱布尼茨、看着罗素换一个个女朋友,看着加缪和萨特反目成仇……看哲学圈千百年涌动思潮,品哲学家最狗血八卦趣事,简直让你欲罢不能。

我们今天似乎不太有人认真去思考生活的意义,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每天忙碌上班挣钱,上有老下有小,哪让你想这些没用的,但是总有不如意的时候总有厌倦的时候,总有质疑当下生活的意义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是如何安慰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这样忙碌又匆匆的活着。

过去的形而上学家们,在相信自己发现了真理后,都认为人生是有目的的。比如宗教信徒认为,在教义的指导下生活就是人生目的;叔本华认为,对抗生命意志是人生目的;尼采认为,努力当超人是人生目的;黑格尔更是认为整个历史都是有目的的,个人的人生目的是去努力实现历史的目的。这世上没有终极真理,那就没有什么必须无条件为之奋斗的目的,那么,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人来到这个世上也不具备什么特别的目的。萨特就说,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偶然的。也就是说,稀里糊涂,没有任何理由,人类和世界就这么存在了。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

当你不再问自己活着的意义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埋身于生活。而用心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市井,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脱俗都是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意义。

当你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1000字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00字

本书梳理了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史。

苏格拉底。怀疑是真理之光。

基督教与欧洲皇室的相爱相杀

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异。马丁路德

基督教迫害异端导致的中世纪哲学家被迫害

理性主义:用公理演绎推断世界

经验主义:用归纳总结世界

牛顿的惊为天人促进了机械论和决定论的虚假繁荣

休谟大人用怀疑论干掉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因为理性主义独断而因果律与自由意志矛盾。虚无主义导致世界不可知令人崩溃

康德用物自体和先天认识形式解决了休谟的问题。153cm的哲学巨人。高级宅男

黑格尔:绝对精神是形而上学的巅峰。辩证唯物主义是其分支

叔本华:生命意志。终于开始研究人的欲望了。接地气

尼采:权力意志。强调竞争。胜者为王。与现实更近了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先驱。“越是生活痛苦的人越关心个人幸福”。指出自由意志与形而上学的矛盾

达尔文:进化论肯定了叔本华和尼采。进一步缩减了上帝的权力范围

罗素:老色鬼有abcdefghijk个情人。。活了98岁。“支持人生的三种感情。爱情。知识。苦难的同情”

维特根斯坦:哲学史上最最高富帅天才。逻辑实证主义干掉了哲学用理性解释世界的可能。罗素的学生

实用主义:最最接地气的哲学。简直就是世俗的标准。来自美国

波普尔:可证伪的才是好理论。不可证伪的都是废话。科学是用理性主义为基础。以实用主义为原则挑选出的可证伪的理论。科学是好理论。还用你说。。

萨特与加缪: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自由越大责任越大。尼采说上帝已死。精神危机开始。加缪说人生的意义在山顶。但是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咋推都到不了顶。需要虚假的目标哄骗自己。哄骗了就开心了。


最终的结论:是经过这几千年众多绝顶聪明的天才的前仆后继。得出绝对真理不存在。形而上学不可能有结果的结论。。虽然很悲观虚无。也算了却我一桩心事。。我这破脑袋也就不用去瞎想了。

作者说得好。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指导一切的最高真理。。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有的话那就岂不是大家都照葫芦画瓢了。理性完不成这项工作。只有宗教能。。抛弃追求最高真理和人生意义的幻想。。好好工作吧。。定下一个个小目标一步步完成才是正道。既有利于身心愉悦又有利于社会和谐。。

每当觉得生活无聊的时候。要一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三者皆否。。那还不好好努力~

尼采的超人目标+实用主义才是王道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读本书已经是几年前了,留下的印象有三点:轻松有趣、哲学史、实用主义。因为要参加读书会,近期又把这本书读了一遍。这次读的时候用上了三色笔记法,重新理解了一下这本书:这其实是一本关于哲学的,有开头、有情节、有高潮、有结尾的故事书。

为什么是故事书?请允许我用作者的观点来回答:人类能理解的故事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这个模式经过人类文明的千锤百炼之后,早就固定下来。故事必须有开头,有情节,有高潮,有结尾。任何一个能被大众接受的、听着比较正常的故事都得有这几个要素。试想,假如我们给别人讲一个没有开头的故事,我们说:小王,我跟你说个事,那两个人后来成好朋友了小王会立刻打断我:等等你说什么,我没听懂。

为什么世界各地、各种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都愿意去看好莱坞电影,看完之后都会心满意足?

原因之一,是好莱坞电影的故事严格遵守开头、情节、高潮、结尾的故事模式,这样的模式符合人类对故事的预期,这个预期是全人类共有的。我们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都建立在一个有头有尾、有情节、有高潮的故事的基础上。作者通过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让我这个对哲学充满了好奇的理科生,对哲学有了那么一点点认识。

以我对哲学的肤浅理解,哲学就是一门探索世界运行规律的学问。到了当代,已经有很多新的学科解释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比如数学、生物学、科学等等,哲学的探索似乎更多的停留在了精神层面,但对于指导我们行动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探索?对于我来讲,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二是为了寻找世界的运行规律,从而利用规律,过的更加幸福。这本书的最后作者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是不同的。正是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意义,才让这个世界变的丰富多彩。

探索自己人生的意义,作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逼迫自己直面死亡:

假如你能顺利回答我为什么不自杀的问题,如我不想死,是因为我还想到处旅游,吃好吃的我不想死是因为我不能让父母伤心。那么,这些答案就是你现在的人生意义。

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有点特别,本想多写些自己的感悟,但是最终发现,自己的想说的话,总是能在书中找到更好的描述。但想想这样也没啥坏处,就这么干吧。

最后,以美国神学家尼布尔1934年写下了一篇堪称20世纪最著名的祷告文结束这篇短短的读后感吧。这不是本书中的内容,但与哲学挺有关系的,其中包含了斯多葛哲学的关键思想,我挺喜欢的: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700字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700字

前段时间很是迷茫,完全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算不负此生,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去做什么。整日整日只为一点点的德育分奔波忙碌,却在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回想起来这一切,仿佛毫无意义。我想知道我在为何而努力,却始终找不到这个意义。这段时间也有些心乱。不知道是不是失去了一些朋友,与他们联系日渐少了,我却不想失去。

所以想寻找一个可以通用的人生意义来指导我的努力,想摆脱这种迷茫,所以想了解哲学。这本书看到最后,却发现并没有这样的人生意义。参差多态才是世界该有的模样,每个人都会有专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可虽没有找到我想要寻找的,却意外的被这些哲学家们的思想吸引,每一次思想的交锋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些人为他所坚定的真理宁愿献出生命,有些人奋斗一生以为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最终却被人推翻。而我们平常所以以为的一些概念是否真的像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呢?比如形而上学,比如唯心主义,比如迷信,比如科学。我们的教育有时会给人一种独断的错觉,形而上学是脱离实践的,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当我们看见这个定义时,心中难免会觉得形而上学毫无用处,所以难免有些人再不想多了解形而上学,而是在谈到它的时候就带着鄙夷的态度。而我们平时会犯多少这样的错呢?人云亦云,不加以自己的思考,自以为站在正义的一方,对别人任意批驳。

由于我对哲学的了解并不算多(看书的时候也多关注哲学家们的八卦[调皮]),所以暂时无法对作者的观点加以评判。不过这本书的确让我了解了哲学史,并产生了对哲学的一些兴趣,对我来说,这也足够打五颗星了。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900字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900字

仰望星空,脚踏大地

哲学是关乎人生根本问题的学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将要去向哪里?”,很多人都问过自己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被称为哲学三大终极问题。古往今来无数先贤都想探究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也都以为自己自己得到了,一元论与多元论的纠缠不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爱相杀,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互相争论,可是事实证明这些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东西方哲学史这么丰富灿烂,无数的智慧与知识却被统治阶级轻而易举的贬斥,于是唯心主义就成了封建迷信,形而上学被贴上了僵化、孤立、片面的标签。哲学变成了政治,更具体的说是哲学变成了政治工具,而政治的唯一的答案,那就是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大家都坚信这是唯一的答案,可是谁也没办法证明这是唯一的答案。

我们从一出生就按照主流的价值观去生活,小的时候做个好孩子,不调皮,不捣蛋,乖乖听话;读书后,要做个好学生,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然后买房结婚生孩子,继续教育孩子按照我们的方式度过一生。我们就像加缪《西西弗的神话》里的西西弗将巨石推向山顶,巨石滚落下来,周而复始,我们活成了西西弗式沉重的标准答案。

牛顿建立起经典物理大厦的时候,物理学家们都以为宇宙万物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直到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直到量子像幽灵一样的现身,人们才发现我们就像被一个超越物外的力量玩弄于鼓掌之中,每当我们吃到一个甜枣,它就会准备一颗酸枣,谁也不知道它种了多少颗枣树。

无数人终其一生追求绝对真理,追求世界本质的唯一答案,追求人生的根本意义,也许这些根本就不存在,读完这本书以及《量子物理史话》让我感受最深就是永远对未知怀有敬畏之心,永远追求人生的幸福。

怀着敬畏之心,未知便没什么可怕,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对于人生,我觉得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的结尾里说的特别好,那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一生。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9篇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9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1

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会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应该是出于对荒谬感的逃避目的,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行为找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意义,似乎能够减轻对于人生漫长的空虚感受。

这样的现实,会让人感到荒谬。

当人们亲历亲朋好友的死亡时,尤其是年轻人意外死亡的时候,人们会想:这就是人的一生吗?说结束就突然结束,好像还什么都没做,什么目的都没实现,就突然没了?那他到底算什么呢——提最后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反省者在本能地要给死者没有目的的人生找一个目的,找一个总结。如果反省者一时找不到这个目的,那么就会对世界、对人生产生荒谬感。

有人说:“好好活着就好了,想这么多干什么”,诚然,不思考就不会痛苦,思考也未必能解决问题,但正因为需要不断“思考”,我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就像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社会进步,人类发展,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哲学似乎显得不那么“实用”。但就像我国一位文学家说过的,哲学并不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具体的指导,只是让我们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知道泉眼奔腾,知道自己的归向。

本书讲述了历史上许多哲学家观点,语言生动活泼,篇幅适中,是本人继《苏菲的世界》后阅读的第二本介绍哲学的入门书籍。本书贴近现实,运用哲学工具分析现实社会,易懂却不“俗”。

历史也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呀~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2

一部既不算严谨也不算严肃的西方哲学简史。作者并非哲学学院派出身,作为一本哲学类小品文合集读一读还算是挺不错的。读一本书,如果能有一句话使自己受用,那就是可读的,就算没白读。如果想比较严谨且严肃地入门哲学,可以读一读这本:《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十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哲学说白了就是人类面临人生的虚无,寻找目的,探寻意义的学问。为的是祛除虚无主义与理性的冲突带来的强烈的不适感。人类有历史记录的几千年来,很多困扰着你我的“意义”、“存在”和“目的”类的大问题,先人们早就思考过,并且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学习哲学,虽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终极答案,却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全书从二元论、唯我论一直讲到近现代的科学与哲学问题的碰撞,从柏拉图讲到叔本华、尼采、加缪、维特根斯坦。前半部分讲西方哲学早期的发展,基本都是离不开宗教,读起来相当枯燥。比较有趣的大概就是后半部分介绍量子力学对决定论和机械论的冲击等问题。

第十四章《终结形而上学》说道:“波普尔看中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证伪。”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对科学、社会哲学和ZZ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继而后面又提出:因为无法证伪,也就不存在什么“历史的必然规律”。比如有人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假如没有法国人民的力量,拿破仑就不可能成功”,“历史是由伟人创造的。没有拿破仑,就不会有法兰西帝国。”这类问题其实都是不可证伪的。现实中能够干扰历史进程的元素太多。因此,预测历史规律,一劳永逸地设计一种绝对正确的ZZ制度,也是不可能的。用钱穆的话说就是:“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要求下生长。”可以随时“纠错”而不是“多数说了算”,才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

谈哲学,离不开“幸福在哪里”这类问题。这类问题,理性给不出答案。人生不像故事,故事一般都有开头,有发展,有高潮,有一个不管是好是坏的结尾。作文然而,人生可没有固定的套路。人生有一个不经过自己允许就降临在世间的开头,有没有发展和高潮也很难说,而且死亡来临之前也不会提前跟谁打个招呼。当现实和套路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人生的荒谬之感。加缪用西西弗的神话来比喻人生这场苦役的荒谬:西西弗被众神责罚,必须把巨石推向山顶,但一旦达到山顶,巨石又将滚下,如此反复。人们的世俗生活就如同这般,每天重复着机械的工作,却不知道意义何在。加缪说,如果意识到这种荒谬,就不再是荒谬的奴隶。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不一定是找到了最优解,而是找到了适用于自己的答案又或者是不再问这个问题了。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3

什么是哲学,个人理解是哲学是人对于各种事物的思考,在有限的信息下对所发生的现象推理出能满足自洽性的解释。

我一直以为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是当今理论中最光怪陆离的理论了,没想到哲学现在也发展出了这么多惊世骇俗的理论。因为工科的原因之前没怎么接触过哲学方面的书,所以想写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出来也不可能⊙▽⊙,我就简单的写写这本书的大概框架和个人感悟。

书名叫《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不要污233),毫无疑问主角是哲学家和他的理论。作者的写作顺序大概是哲学问题→天才哲学家出现→他的八卦→他的理论解决问题→作者卖个小萌→又一个哲学问题(打之前脸的(~ ̄△ ̄)~)→又一个天才哲学家→……周而复始运行九九八十一圈之后完成了该书。很推荐这本语言轻快的科普书籍。

以下是书中的一些理论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二元论:把世界分成内心和外在的物质世界。

唯我论:只能确信自己是存在的。

机械论:认为精神由物质决定,由经验主义建立。

决定论:世间万物都是遵守理由逻辑的,万物都可以准确预测。(会被量子力学加混沌理论秒成渣的)。

科学是从归纳法和演绎推理发展起来的。归纳法缺陷是本身利用大量数据来证明的,这是概率上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做到100%确定。演绎推理本身不会产生新的公理。科学理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我们也许永远都不能找到万物理论。

科学的理论应该是能被证伪,不能被证伪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

之后的理性陨落,我也陨落了_(:з」∠)_,里面的理论太挑战三观了,个人理解不是很透彻,就不写出来误导别人了。这里也是我认为这本书最遗憾的一点,因为篇幅限制很多理论写的都不是很详细。

最后希望能有人看到这个书评,提起对这本书的兴趣,十分感谢你看完这篇书评。^ω^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4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读本书已经是几年前了,留下的印象有三点:轻松有趣、哲学史、实用主义。因为要参加读书会,近期又把这本书读了一遍。这次读的时候用上了三色笔记法,重新理解了一下这本书:这其实是一本关于哲学的,有开头、有情节、有高潮、有结尾的故事书。

为什么是故事书?请允许我用作者的观点来回答:人类能理解的故事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这个模式经过人类文明的千锤百炼之后,早就固定下来。故事必须有开头,有情节,有高潮,有结尾。任何一个能被大众接受的、听着比较“正常”的故事都得有这几个要素。试想,假如我们给别人讲一个没有开头的故事,我们说:“小王,我跟你说个事,那两个人后来成好朋友了……”小王会立刻打断我:“等等……你说什么,我没听懂。”

为什么世界各地、各种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都愿意去看好莱坞电影,看完之后都会心满意足?

原因之一,是好莱坞电影的故事严格遵守开头、情节、高潮、结尾的故事模式,这样的模式符合人类对故事的预期,这个预期是全人类共有的。我们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都建立在一个有头有尾、有情节、有高潮的故事的基础上。作者通过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让我这个对哲学充满了好奇的理科生,对哲学有了那么一点点认识。

以我对哲学的肤浅理解,哲学就是一门探索世界运行规律的学问。到了当代,已经有很多新的学科解释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比如数学、生物学、科学等等,哲学的探索似乎更多的停留在了精神层面,但对于指导我们行动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探索?对于我来讲,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二是为了寻找世界的运行规律,从而利用规律,过的更加幸福。这本书的最后作者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是不同的。正是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意义,才让这个世界变的丰富多彩。

探索自己人生的意义,作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逼迫自己直面死亡:

假如你能顺利回答“我为什么不自杀”的问题,如“我不想死,是因为我还想到处旅游,吃好吃的”“我不想死是因为我不能让父母伤心”。那么,这些答案就是你现在的人生意义。

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有点特别,本想多写些自己的感悟,但是最终发现,自己的想说的话,总是能在书中找到更好的描述。但想想这样也没啥坏处,就这么干吧。

最后,以美国神学家尼布尔1934年写下了一篇堪称20世纪最著名的祷告文结束这篇短短的读后感吧。这不是本书中的内容,但与哲学挺有关系的,其中包含了斯多葛哲学的关键思想,我挺喜欢的: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5

从小为人内向,所以独处居多,这也造成了经常会有自己和自己心里对话场景,而对话的内容也总是一些虚无缥缈的问题。后来长大了,渐渐知道很多这些问题其实古人都早已讨论过,叫哲学问题。至于哲学是什么,最早还是从一教英语的新东方老师口中得知,原来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之后翻翻道德经、庄子、淮南子、论语、易经,本着不求甚解的宗旨,结果也不出意外的都没怎么懂,觉得乱,没有章法。直到后来,接触《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才对西方哲学开始关注,与了解。也算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再后来看了一本《哲学是什么》的介绍性书,现在没什么印象了,但总体来说,感觉比较有系统,逻辑感很强。以上是我看本书前所有关于哲学的知识了,换句话说其实还是一个小白。

刚打开读的时候,并没有太高的期望,毕竟是是一本初学者的书。看前几章的时候也确实这样的,不过是些范范而谈的西方历史,都已经很熟悉了。到了第十章童年的结束,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料。慢慢的,越到后来,每章看的时间和想的时间都不断加长。作者基本上按照了时间的顺序,介绍了每个重要哲学家的观点,而且每引出一个哲学家的时候,总是能很好地做好承前启后。当说到比较难懂的哲学观点的时候,也会用一些浅显的例子和很合时宜的插科打诨来解释清楚。我的脑子并不是很聪明,但都看懂了而且还觉得很有趣。作者的确做到了书名所说的最严谨又最不严肃,至于是不是史上,这个还不好评论。以上是本书的优点。

至于缺点嘛,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缺点。就是很多读者都说过的私货太多、作者的观点并不一定是客观、中肯的。的确,这本书翻完之后,我也并不是同意作者所说的每一个观点。但是,本来就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如果没有作者自己的想法的话,那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意思、也没有多少人看了。再加上,本书的目的也只是对哲学史的介绍,作者已经写得很好很成功了。至于另外的观点,不过是一点装饰罢了。就像你住进一间宾馆,她的装饰风格或许不是你所喜欢的,但是她的功能性作用还是一件都不少的。

总之,对于像我这样的小白来说,这本书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像《苏菲的世界》读完之后那种震撼,却也让我了解了很多原来听过却似懂非懂的哲学问题、观点,也更加引起了我对这方面的兴趣。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的哲学等级又升了一级。另外,虽说读完了后,即便对哲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好像也没有给我的现实生活带来什么实质的帮助。但细想一下生活方方面面其实不也都是受到哲学影响吗?如同空气,不去管它的话,好似没有;仔细研究的话,又无比神奇;而离开它的话,我们就死了。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6

本书金句频现,比如这句“我们说服别人用的是理性吗?大多数的时候靠的不是理性,而是利益。”利益来源于人的欲望,欲望来源于生命意志,生命意志是作为人或动物的本能,掌握了这一点,天下好像没有谁不能被我们说服了,但是还有少部分的时候,比如一个商人拿着钱和美女去贿赂一名两袖清风的清官,但是这位清官用他的理性克服了生命意志。这位商人意外地失败了。这里提到的理性源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承诺,源于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性此时便体现出对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四维空间里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东西,我们永远可能永远不可能知道。”书中如是说。就像生活在平面世界里的蚂蚁绕过一个正方体时越过一条棱,怎么也理解不了刚刚那面看到的东西怎么好像不太一样了。网络上有一个动图展示了一维到四维的示意动图,一维是一条直线,二维是两条相交的线形成一个面,三维是三条线互相垂直形成一个空间,四维是这样展示的:左边是一条竖直的线,上面有一个球,右边是一条斜放的线也有一个球,两个球表面上看来通过竖直方向的距离是相等的,所用时间也是相同的,实际上右边球的速度要明显比左边球的速度快。在相同的时间点,人类直观的感受是球在左图的某个位置,实际上球却不在那里,也许是右图那样,也许是各种可能位置,所以我仍然无法理解四维空间是怎样的。就像《摆渡人》中死去的灵魂不知道在那条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上展现的是并不是亲眼看见的样子,那里真实的模样是火红的,有无数发光球体的,有无数魔鬼的荒原。眼前景不是景,眼前人却是心上人。所有的一切所见所感,包括灵魂的摆渡人都是自己内心映射出的影子。这不知是否可以看作是唯心主义的一种。那么,是否可以推测我们虽然无法感知真实的世界,但眼前的遭遇和情景却都是内心的映射。内心决定了我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态度,别人对于这种态度的反应一点点造成了当前的境遇。内心也决定了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从而决定了接下来我们会去哪里,从事怎样的事业,进一步反馈给自己怎样的心境,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有些像唯我论。

最后只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是蚂蚁还是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乐此不疲,不会因为无法感知世界的真实面貌而无法生活。我们都一样,认为自己每天都过的快乐而充实。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7

从暑假开始看这本书,零零散散的总算在这一学期结束的前两天看完了。哲学从我思故我在开始,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只有自己存在才是真正不用质疑的,跟着绕了这么一个大圈,不断反思自己所处的世界,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接触可证伪理论,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一系列的观点中也反思了自己平时所接收的观点是否独断是否不可证伪,是否真的正确,也从跟书中灵魂的对话让自己摆脱了相当长时间的孤独。

上一次读书真的有收获是从《小李飞刀》里得到关于友情的反思总结,这本书没学到什么道理,但是有那么多前辈的思想可供参考,真的就像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可以跟你灵魂直接对话的朋友,让你最大程度的摆脱某种狭义却真实的孤单。

或者最大的收获可能是了解了哲学到底是什么?确实很有趣,感觉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思考的感觉真的很好,按照先辈的思维模式一直和自己内心交流真的是很神奇的体验。《纯粹理性批判》等已加入20xx书单,希望更加深入的接触这些有趣又智慧的灵魂。

算了,不找了,确实没什么收获,但是阅读体验很好。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8

一半四星一半一星,于是给个三星的平均分。

全文和哲学家相关的真的只有一半甚至更少,大篇幅的聚焦在宗教和科学。诚然,这三者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我更关注哲学家们的理念或者“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讲真,第一次在哲学书里看到那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高斯牛顿开普勒哥白尼等等)。甚至书中有谬误,高斯在书里都变成法国人了,配不上哲学的严谨。

只说说书中的亮点吧。

首先,书籍文字幽默,这里的哲学家有血有肉,与严肃的哲学理念甚至有点人设不符,读起来拍案大笑,八卦果然是传播学的利器!

苏格拉底的人生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两句话:他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死刑了。

康德作息严谨,甚至被邻居用来对表,睡觉的时候:

这样把自己像茧子一样裹好后,他便等待着睡意的来临

叔本华非常自恋,维特根斯坦是个高富富富富富富富富帅,尼采因为疾病疯了结果被他妹妹利用的彻彻底底名利双收…等等段子满篇皆是。

再者,全书关注的是形而上学,通过代表性的哲学家来讲述形而上学的发展历程,到头来从起点到了一大圈又回到了我思故我在——只有我存在是真的,其他的一切宇宙真理都是虚妄。

大部分人都有过或者正有着这样的苦恼:我活着是为了什么?鸡汤文说的是为了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差别?”“当你知道你的路在哪里的时候,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但是,人和咸鱼本来就没有差别。人生没有目的,活着仅仅是活着,偶然而已,成为人或者成为咸鱼,都只是个存在。如果人活着有目的,那就意味着形而上有着绝对的真理。历经数个世纪不断的严密逻辑推理已经把这个绝对真理证误了:人生就是没有目的。我们随机走在一条路上,路的尽头没有终点,人生没有意义。荒谬么?!

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人生目的存在与否的冲突。等到意识成熟,有了“我”的认知,一切就开始痛苦起来。给自己编造一个谎言(人生目的或者说是人生意义)可以暂时解脱,然后一个谎言套着另一个谎言,直至肉体消亡,这就是充实的一生…么?想到一个故事,海边日光浴的富人和流浪汉,富人质问流浪汉不思进取不去工作,却被流浪汉一连串的工作为了什么的问题问的哑口无言——人生就是偶然,只此而已。

这个哄骗自己的借口,就是人生意义。

实用主义可能是现实世界的最好的解答了。一切为了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的”(生活便利、了解世界、解决问题,一万个人有一万个答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篇9

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其实封面上的那句话就已经很贴切:最严谨又最不严肃的哲学史。因为最不严肃,所以读起来反而轻松了不少。最近,女朋友买了一本《尼采的故事》,可是通篇都是鸡汤文。她读着读着都产生了疑问,这真的是尼采的思想吗?当她产生这样的疑问时,我很高兴,因为她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着一本书。这是哲学家所必须的品质之一,当然我们都不是哲学家。或许,我愿意成为哲学家,但我绝不同意,她也成为哲学家。那生活不得乱了套。STOP!STOP!说得我们真的有本事成为哲学家似的。

我无意再对书中的哲学史再进行一遍梳理,工作量也很大。书中的梳理并不是完全系统的,但至少能让你对哲学史的脉络有个模糊的轮廓。哲学到底可以干什么?在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时代,哲学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如果当初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告诉我父母,我要学哲学,怕是我不疯,她们先疯了。不过,就算真的想报,好像选择也不多。但哲学真的不重要吗?

前段时间,我的发小说,他很迷茫。我说,今年,你有了车有了房,也有了老婆。你迷茫啥。他说,就是因为这些都有了,他才迷茫,每天回到家,就碰电脑(打游戏),他就鄙视自己。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因为我没有这些,我也在为这些努力。现在,我想,可能他需要哲学了吧,之前他也是理科生,可能也从未接触过哲学。他需要别人的哲学,最后形成自己的哲学。

我从始至终,都一直“拥抱”着哲学。所以,我也从不那么迷茫。但是,现在我也迷茫。因为我快毕业了。我要找工作,以后要买车买房,要努力把现在的女朋友变成老婆。之前,拥抱哲学,是因为我一直在象牙塔里。本科毕业,我不想找工作,所以去读研究生。现在,不想找工作,去读博士吗?OH!MYGOD!这比哲学还容易把人搞疯。

你看看袁隆平老爷子怎么说博士生的,看看我导师怎么对我恨贴不成钢的。所以,哲学在这一刻不能陪我了,似乎不对,这一刻,我不能陪哲学了。因为,哲学一直陪着我。不论我在象牙塔里,还是在社会上。上面说我发小,我叫他“准婚男人”(估计,马上就成“已婚男人”,在此,再次祝福!)而他叫我“人生导师”,这都是拜哲学所赐吧。哲学不能拯救我生活中的物质需要,但它让我的思想足够饱满。所以,你们这些人,以后找人生导师的时候,付钱,哈哈哈哈!!!

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命名为“人生的意义”。这也是哲学的一个终极目标吧。我不可能成为这些哲学史上的伟人,我甚至连站在这些伟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机会都没有。但我……就像一个讲座,位置都被坐满了,但我坐地板上总可以吧!我拯救不了全人类,哪怕在这个社会中也只是一粒尘埃,但我拯救我自己,拯救我旁边的尘埃,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人生的意义”,它从来就不能给出一个真正的定义。因为,一定意义上说,给人生下的定义都是不可证伪的。因为你的“人生”只能是你自己的;你所认为的成功在别人眼里不一定就是成功。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所以,做自己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道路,可是做起来得多难呀!但我们还是得找寻属于自己的“意义”,你生存的意义,你努力的意义,你这辈子的意义。你可以争取和借鉴别人的建议,但这个答案终究只能自己去寻找。但说那么多都是空话,那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我的人生意义,一直在变。18岁的时候,因为高考失利,几乎哭了一整个盛夏。但我还是毅然前往了祖国边疆。我那时就想着,为父母,为自己,争口气,高考是失败了,但不是我人生的失败。所以,我要特立独行,但我也说,特立独行不代表你要与这个世界为敌,而是不随波逐流,努力做自己!大三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为了你们,我要好好活着》的文章,这代表着当时我的人生意义。

现在呢?特立独行没变,有时候,也更容易向这个世界妥协了,但仍不忘记,仍坚持做自己,这是哲学或者说知识给我的力量。但要说,我现在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没那时那么明确了,但至少,要积极向上,至少要为了自己所爱之人以及自己努力奋斗吧。未来在哪里,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努力,因为前面有光,所以我看得到前面的方向。

但落脚点在哪?我真不知道。因为哲学不是生活的全部,哲学家们一直在追寻意义,可是他们不是最后也没找到答案吗?就是因为哲学,所以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是一个敢于做自己的人。也因为哲学,所以,我发小可以知道要买车买房娶老婆,可我还在想着啥玩意啊,拯救全人类吗?哈哈哈。我不是哲学家,其实,我也知道要努力一座房子,一辆车,有一个心爱之人共同生活。我也有在为此努力了。

很多人都以一种嘲笑的方式说,看着哲学家都会疯,你看,尼采就疯了。我一点也笑不出来,因为我非常尊重这些人,正是这些人(不管疯没疯,怪不怪)才让我们明白不论是生活,还是人生都有很多意义需要我的去追寻。作文没有这些人的努力,我们或许只是机器,只是一个简单的躯体吧。

最近,我女朋友被我起了个“尼采妹妹”的外号。因为,最近她在看尼采。不过,我还是希望你悠着点。因为,哲学让我们努力寻找很多意义。可是,哲学也不断让我们产生疑问。我们以后很可能都是搞教育的,不能疯,不能怪,我们要让哲学成为我们的财富,指引自己的以及以后的他们的方向。

难以信教的理由——《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这本书可以说是中文白话版的《西方哲学史》,罗素的作品固然伟大,但讲述哲学理念的时候,很多名词翻译过来毕竟有失精准——不如国人自己写得明白。虽然有很多伟大的译文作品,但如果可以,还是尽量读原著。当然,实在读不懂,那可以看一些好的中文作品——譬如这本《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又是一口气读完——究竟有什么好呢?其实帮我整理了过去十几年思考的一些哲学和宗教问题:譬如说标题:为什么我不信教?宗教在做什么,我所信赖的科学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科学是不是另外一种宗教?如果我这么信科学,是否也是另外一种迷信?

  在历史长河的大部分时间里,物质是匮乏的,知识是有限且被垄断的——于是西方哲学史中,大部分时间是被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所统治的。即使我们质疑:上帝既然知道亚当和夏娃会偷吃禁果,为什么一开始不去阻止他们?奥古斯丁的解释是:“关键在于自由。上帝给了亚当和人类自由意志,所以也必须让人类拥有作恶的可能。更具体地说,上帝是善的,而上帝的善表现在上帝对人类行为要进行公正的赏罚。那么既然要赏罚,前提是人类必需拥有自由意志,必须能自己选择行善还是作恶,否则人类就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就把哲学的自由天性和宗教信条分割开来了,宗教占领了自由意志这块领地,人们沉醉于各种宗教辩论和仇杀,根本没有哲学发展的机会。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所以,苏格拉底的讨厌精神会让教父们抓狂,民众们也是受不了的。

  当然,一旦进入理性的领地,就连圣托马斯也没办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他只能证明世上存在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巨大力量,却无法证明那股力量就是上帝,以及上帝能够具备全知全能全善的能力。罗素反驳道:那什么是上帝存在的原因呢?如果“万事必有因”,那么上帝的存在还要有自己的原因,上帝就要依赖于外物存在,那么上帝就不是全能的。假如说并非“万事必有因”,那我们就允许有事物不依赖原因存在,那么万事最初的原因既可能是上帝,也可以是其他事物。

  好了,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哲学?想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个人幸福么?有现成的哲学或者宗教让我们选择,为什么还要翻开这些哲学书研究一番?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现成的答案。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而我们的圣贤在两千多年内,一直没有教我们问为什么,只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好了,从笛卡尔开始,现代西方哲学体系开始全面反攻。

  不过将理性主义应用在幸福上达到极致的是斯宾诺莎,他清苦谦逊,放弃多种优厚的机会,用最少的金钱和保持健康所需的生活乐趣,将整个一生贡献给了理性思考。用各种数学一样的定理推论,证明了理性可以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当然,有叶孤城就有西门吹雪——英吉利海峡对岸就有个聪明的英国人——洛克,认为人心是一块白板,什么都没有,我们之所以有文明,靠的是用归纳法和经验主义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当然,荷兰又出了个莱布尼茨和洛克打了若干个回合——可惜,英国出了个震古烁今的牛顿,天才中的流氓头,流氓中的绝世天才。

  好了,牛顿在哲学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机械论——用物理学去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我们衡量某个学说、理论、定理是否好用,只取决于两个原理:能否准确预测未来;是否足够精简。以前一些过时的理论,修修补补之后未必不能预测或者解释一些事情,但明显不如后来更先进的理论好用。牛顿一下子把当时可以观测的整个宇宙各种奇妙现象,用三个定律就搞定了。于是人类这下子可以肆无忌惮地膨胀——之前各种哲学理论都得靠边站。什么我思故我在,还我散步故我在呢!不过机械论并不是最有害的,这个理论再往前一小步就很容易变成决定论。这和中国传统中的宿命论很像,容易让人放弃斗志,但在失意的时候可以随遇而安。

  科学体系并没有开心多久,机械论当中忽略人性的部分,被休谟抓着好好整了一顿:《人性论》认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不可靠,律法无法从经验中确定获得,而理性主义的那些公设明明又不可靠。科学家们慌了,因果律和归纳法的确会是循环论证,理性主义有独断论的危险。此时我们会想插一句——中庸之道不久解决了么?不过其实中国的中庸之道也不行:因为没有可操作性:当中的那个点究竟如何界定?“比如中学的校训常有严肃、活泼两条,问题是什么时候严肃,什么时候活泼?老师们多半会回答,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活泼的时候活泼。假如你受过基础的逻辑训练,真该把这句话扔回去。实际上学校想说的意思是,老师要你严肃的时候你就严肃,要你活泼的时候就活泼。所以严肃活泼这句美好的废话的世纪意思是:听老师的话。”

  为什么当时的哲学家都在搞这些闲的蛋疼的事?因为大部分人都还是信教的,没有信仰危机,就零散想点形而上的东西而已。再大的问题也不是事。不过16-18世纪,整个欧洲发生最大的变化其实来自于活字印刷,传播知识不再被教会垄断——反而教会不断出版的《禁书目录》成为畅销书目录,一旦教会指定哪本书被禁,在荷兰、波兰、日耳曼的乡村里就开始大量印刷并流行(就像我们今天谈的那些少儿不宜的东西一样)。折腾了几个世纪后,教会的权力日趋萎缩,说别人会立刻被神惩罚,再也不管用了(狼怎么都不来,就没谁会信)。

  当然,康德的理论还是挺有缺陷的,物自体以及证明的方式上并不完美——而事实上到康德为止,哲学家们(以及包括很多普通人)都是想用一个理论解释所有的问题。而黑格尔牛逼的地方就在于用辩证法来看:世界在不断变化,解释世界的理论也是在不断进化的。当然,他还是认为背后有个绝对精神在推动着这些理论在不断进化,会在某一天达到形而上学的终点——整个世界都会展现本来的面目。而究竟是谁才是这个绝对精神的实现者呢?就是黑格尔本人!难怪其他哲学家都看他不顺眼……于是他写了一套《哲学史讲演录》,来个万佛朝宗……

  然后就是叔本华咯,虽然他的悲观主义很有开创性,但说着要修炼道德克制欲望(特别是性欲)来苦修,但本人非常自负,关心名声,超级坏脾气,另外还不停地把20岁不到的妹子……不过承认欲望的天性,是哲学的一大进步。叔本华去世五年后,尼采的“超人”概念以及精英道德横空出世,迄今仍旧被很多愤青所崇拜。他并没有成体系的著作,但影响力巨大。不过更容易被温和的人群接受的,应该是克尔凯郭尔的观点:人该怎么活着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别人不能替他得出答案。很多人信仰基督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选择,而是喜欢混在群体里,通过集体的暴行来彰显自己的强大——同一时期,勒庞写了著名的《乌合之众》,持有基本相同的观点。

  而此时,科学的发展开始如日中天并影响到哲学:物理学的强大,进化论的发现以及心理学的发展。首先把宗教打趴下了——宗教信徒有个无敌的说法:这世上还有很多东西是科学没办法解释的。的确,很多东西是现在的科学解释不了。但并不意味着未来解释不了,也不意味着神学能解释,并不意味着神学的解释是正确的。科学愿意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正是它的优点。而当时科学所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以及进化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将宗教逼入了死角。

  科学牛逼了这么久,可哲学直到百年后才出现了罗素这个伟人——不过作者将罗素比喻为英国段正淳:因为他从17岁到80岁中的四个老婆四个情妇都是20多岁的姑娘……按照他的名言: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而他被女大学生问问什么放弃哲学研究,回答是:因为我发现更喜欢性交。“人这一辈子,就得照着罗素这么活。”

  不过罗素创造的逻辑实证主义,发扬光大的是他的弟子维特根斯坦。两个人的研究合在一起:第一,大部分哲学问题,特别是形而上的问题,按照严格的逻辑实证的方法——也就是科学方法去研究是无法得出答案的;第二,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的表现能力非常有限,也就是说我们能用理性严谨研究的问题很有限。哲学其实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命题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实证的严格检验才有意义。日常语言既是有意义的,也是建立在各种独断的规则上的。因此哲学不可能成为严谨的学科,不可能严谨地解释这个世界。它只能描述这个世界。

  不过在这之后,剧情就直转直下——非欧几何和相对论的出现,证明了人的认知能力非常有局限,就好比阿法狗所用的招数,不是一般人类思维模式所能达到的(当然,人类也是可以继续学习并改进的)。海德堡测不准原理,是常规生活体系中完全不会碰到的东西,除了在数据中能体现之外,我们完全无法直接感知的一个世界。科学也承认,自己是不靠谱的,对于现在不能解释的部分也无能为力。科学并非揭示真理,仅仅是实用工具。

  那最后回到那个如何追求人生幸福的问题上,科学并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跟着其他人追求快乐的方式来?你确认愿意这样吗?最实用的是信仰宗教,但又没有有力证据证明神灵的存在之前,我们也不信。那用经验主义行不行?NO,经验主义只能考察个别的、孤立的经验,休谟的怀疑论已经说明了。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陷入了绝境,至少还有这些是确认的:首先,真理是主观的,仅仅指的是那些经验不可验证的问题。在人类有能力经验的领域里,特别是客观经验领域,我们还是应该坚持经验注意——最好的代言人是科学(包括很多心理学研究在内);其次,真理是主观的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一些固定的方法去追求,或者说放弃追求,还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来领悟自己的真理;第三,虽然理性难以表达这些感受,但我们还有其他手段,比如艺术;第四,虽然我们不能用客观经验去检验主观真理,但我们还可以靠主观经验去检验,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感觉和信念;第五,即便没有统一的真理标准,并不意味着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即使我们不相信宗教,但也不可以道德沦丧——做人不要勉强自己勉强别人,被法律惩罚不是好事儿,等等。刘瑜说过,美好的人性源自美好的制度,单纯讲道德是一件很无力的事,别人怎么想,做事的动机,主观真理都不重要,只要制度约束了ta的行为就可以了。

  中国哲学就用了一章,为啥?不实用呗。厚古薄今是传统,动不动就是感叹世风日下。重视宏观理论,轻视具体经验。大道理讲好了最重要,个别经验的验证不重要。重视名正言顺,很多人的喜欢是先相信了某种理论,就认为该理论可以去指导一切经验问题了。作者在这举例:有人从古籍中翻出告诫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话,然后就说这就是环保!所以要宣传环保!老子还提倡人回到原始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根据这些教诲,怎么不住到深山老林里去?我们很容易把一些主观领域的东西放在客观领域,包括别人的主观领域——这也是一种客观领域。

  最后的总结:世界观有三种,客观经验世界,主观经验世界和非经验世界。在前面两个可以经验的世界里,作者坚持的是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于非经验世界,选择知识的标准是信仰。我们没办法验证上帝存在与否,剩下的选择会在怀疑论,反对独断论,陷入不可知论里面徘徊——这类哲学问题,答案是永远的未知。当然,不靠理性去评价各派主观哲学,还不如相信不可知论。读后感[.cn]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相信宗教可以过的特别平静安乐,不惧怕任何伤痛,临死的时候还相信死后会有更美好的世界……信仰宗教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还有个关键的地方——你得真诚地信仰啊。真正的信仰,不能靠理性。如果纯粹从理性出发,只存在两个选项:我认为宗教是不可信的;信仰宗教是一件好事,我愿意多了解宗教,我不拒绝它。信仰宗教是牵扯一生的事情,怀疑和信仰本身又是相悖的,尝试是一种穷尽一生才能知道结果的冒险。

  至于我自己嘛,当塔奇克马为了救巴特毅然和敌人同归于尽,当他们为了拦截核弹,用自己灵魂所在的卫星去撞击的时候,你会发现,灵魂是存在的。当Andy在Zihuatanejo磨着旧船,等待瑞德穿越国界来相会的时候,你会知道,走过泥潭的自由不仅是一种自我的解脱,更能润泽他人。当他发现人猿星球的奴隶人被猩猩统治的始作俑者是人类自己,人类文明的衰退都是咎由自取,你会知道适可而止是重要的智慧。当那只猪长出獠牙,不再让任何人接近,你会知道乌合之众众口铄金的残酷。一切的点点滴滴形成了我自己的信仰,宗教那些现成的哲学所能带来的安宁与平静,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到——重点在于,不需要勉强自己去接受一个你已经开始怀疑的体系。所以,独立思考可能会落入循环论证的怪圈,但随波逐流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至于人为什么活着?这三个短片阐述得再好不过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中文白话版的《西方哲学史》,罗素的作品固然伟大,但讲述哲学理念的时候,很多名词翻译过来毕竟有失精准——不如国人自己写得明白。虽然有很多伟大的译文作品,但如果可以,还是尽量读原著。当然,实在读不懂,那可以看一些好的中文作品——譬如这本《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又是一口气读完——究竟有什么好呢?其实帮我整理了过去十几年思考的一些哲学和宗教问题:譬如说标题:为什么我不信教?宗教在做什么,我所信赖的科学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科学是不是另外一种宗教?如果我这么信科学,是否也是另外一种迷信?

  在历史长河的大部分时间里,物质是匮乏的,知识是有限且被垄断的——于是西方哲学史中,大部分时间是被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所统治的。即使我们质疑:上帝既然知道亚当和夏娃会偷吃禁果,为什么一开始不去阻止他们?奥古斯丁的解释是:“关键在于自由。上帝给了亚当和人类自由意志,所以也必须让人类拥有作恶的可能。更具体地说,上帝是善的,而上帝的善表现在上帝对人类行为要进行公正的赏罚。那么既然要赏罚,前提是人类必需拥有自由意志,必须能自己选择行善还是作恶,否则人类就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就把哲学的自由天性和宗教信条分割开来了,宗教占领了自由意志这块领地,人们沉醉于各种宗教辩论和仇杀,根本没有哲学发展的机会。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所以,苏格拉底的讨厌精神会让教父们抓狂,民众们也是受不了的。

  当然,一旦进入理性的领地,就连圣托马斯也没办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他只能证明世上存在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巨大力量,却无法证明那股力量就是上帝,以及上帝能够具备全知全能全善的能力。罗素反驳道:那什么是上帝存在的原因呢?如果“万事必有因”,那么上帝的存在还要有自己的原因,上帝就要依赖于外物存在,那么上帝就不是全能的。假如说并非“万事必有因”,那我们就允许有事物不依赖原因存在,那么万事最初的原因既可能是上帝,也可以是其他事物。

  好了,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哲学?想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个人幸福么?有现成的哲学或者宗教让我们选择,为什么还要翻开这些哲学书研究一番?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现成的答案。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而我们的圣贤在两千多年内,一直没有教我们问为什么,只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好了,从笛卡尔开始,现代西方哲学体系开始全面反攻。

《宝宝也是哲学家》读后感


《宝宝也是哲学家》读后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生活在思考想象的世界里,往往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抱以幻想应该、也许,可能怎样如果当初不这样做,可能会怎样原来这叫反事实理论!这不仅在大人身上体现,原来在宝宝身上也会体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会思考各种可能性,只是我们不知道,一直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不断的去探索和发现,然后也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宝宝天生就是一个演员,他们很热爱假装。宝宝很小时,就已经清楚世界因果关系构造了,并且会用这些知识来预测未来,解释过去,想象存在或不存在的可能世界。看到这,完全颠覆了以往,我对婴幼儿的想法,不再认为幼儿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宝宝了。原来他们从小就是哲学家。

孩子小时候都会充满好奇心,不断探索生活,在探索和尝试中寻求答案,然后在大脑中建构了因果关系图。小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他们会构造出虚拟的世界。可以假想着同伴,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勾画出多彩的世界。我小时候,也有过假想的同伴,一个人无聊时,会把枕头当作小宝宝给她穿衣服,玩的也很有趣。或者对着某个东西,自娱自乐的对话。我相信也会有很多人与我同感。书中说的儿童编造假想之人的能力与成人创造虚构的非现实世界的能力是有关联的,小说家、戏剧家、编剧、演员和导演都拥有这个能力。所以孩子需要想象的空间,我们应该鼓励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重要的是要区分开真实世界和虚拟的世界。

婴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特别强。比如我一岁半的侄女在看到,奶奶平时用抹布擦灰时,她也会拿着抹布去打扫卫生,吃的垃圾会扔垃圾桶。模仿大人打电话,这些动作,在我们大人眼里看起来很滑稽,但是证明了婴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孩子也会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因果关系。还是拿我的小侄女举例,有次侄女拿我家玩,在玩的过程中,经过电风扇的时候,她做了一个动作让我们很诧异也觉得可爱,她低着头小心翼翼钻过电风扇,害怕砸到了头,旁边我和她爸爸,妈妈都笑了。我们都没有去提醒她小心点,会碰到头。我想应该是在平时玩的时候,被碰到过头的,她就知道了这个很危险的了。所以掌握了因果关系图,就不仅能复制自己看到的动作,同时也能考虑各种新的可能性,做出新的计划。婴幼儿在认识大量物理因果关系的同时,也掌握了大量心理关系。就是小宝宝,你如果对他微笑话,他会比你笑得还开心,你如果很严肃话,他可能知道你生气了,就不会招惹你,会看人脸色。所以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渐渐理解欲望,感知,信念,个性,情绪和偏见的心理活动。孩子的能力是很强大的,放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去探索发现,自己去认知因果关系。

婴儿刚出生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后来通过自己不断观察,听,探索,来慢慢的认知这个世界。婴儿虽然不能说话,当他们是有意识的,他们知道肚子饿了,会用哭来表达,开心的时候也会笑来表达自己心情。婴幼儿在关注某新事物时,也会吸收有关信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婴儿的注意更容易被外部事件所吸引,而不太受内部计划和目标所指导。婴儿如果在喝奶的时候,听到有声音,会立马转过头找声音的来源。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注意力会自己能控制。所以孩子的注意力训练好了,学习就能学的很快,效率就会很高。

我在时间的流逝中,现在的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吗?当然不是。不管童年的经历如何,都塑造了如今的自己。童年无论好坏,只是我童年的一部分。书上说童年的经历对以后的生活并没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变化而是受基因遗传和实际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而环境的如何可以影响基因转变。学生学习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学生成绩好坏。如果改变了贫困儿童的周遭环境,就可能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可以塑造不同的人。儿童对父母的影响等同于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儿童行为举止的个体差异导致父母采取不同回应方式。比如说,宝宝对你笑的时候,父母的心情也会很开心。宝宝心情不好,爱哭的时候,父母的心情也会很烦躁,就会想打他骂他。同样相反,父母的行为进而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和表现。所以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每个孩子都需要爱。照料方式不同,婴儿对爱的理解也不同。书中阐述了四种依恋模式其中回避型依恋让我认识到了,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小时候哭就让他哭,苦累了他就会停下来,不需要去哄这个想法大错特错了,这给孩子造成极大伤害,让孩子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即使的安抚,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所以父母的关爱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如果出现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需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了。

儿童很小的时候就会认识了一些道德观念。孩子从小就有了共情能力。他们能够识别他人,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快乐,伤心和难过。如果你对一个婴儿微笑的话,他也会对着你微笑。他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喜爱。我记得张一凡大概2岁的时候,我生病了得了肺炎,咳出了血,他趴在我的后背上,给我摸摸后背,然后对我看看。他虽然那时不懂,但他感觉到了我的痛苦。我当时觉得很欣慰,原来孩子从小就有了一颗关爱别人的心对他人的情感也能感同身受。每个孩子都是拥有一颗纯洁的心,需要的是我们家长正确的去引导和教育,才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道德规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得以让自己的选择和他人的选择统一起来。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在不改变与助人和害人有关的基本道德原则的情况下,规则是可以改变,改变了可以带来崭新的的变化。

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懂得生活中的一些规则,知道什么事是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并且会按照规则来行事,从而养成好习惯。往往有的孩子是不遵守规则的,那么需要我们家长去正确的引导。

婴儿与人生意义。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变得如此美好,充满道德意蕴?有什么是能够超越死亡而永存不朽?书中说:孩子们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意义和价值;我们常说宝宝是爱情的结晶,孩子是爱情的调味剂,有了孩子爱情才算完美,才会更加幸福。孩子们是美丽的,是我们最深刻的道德难题和道德胜利的来源。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他们能够探究人类各种可能性的神秘。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我们照顾,对孩子的爱是无私奉献不加回报的。本书已接近尾声。本书给我们介绍婴幼儿是哲学家的奥秘。婴儿生来就掌握了真理,他们天生就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来建构有关周围世界的因果关系图。儿童所认识和学习的,不仅是物理世界,同样还有心理世界。他们有超强的想象力。想象依赖于知识,同时依赖爱和关心。离不开我们父母的照顾。所以宝宝也是小小的哲学家,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承载着我们的遗传基因,我们要好好的去培养他们。把他们养育成人成才。

《奴隶和哲学家》读后感


今天下午,我在《读者》里面看了一篇短文,名字叫做《奴隶和哲学家》。里面讲了一个精彩无比的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生中的重要的大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事:一个波斯奴隶和几个人同坐一船。那个奴隶从没见过大海、也没坐过船,所以一路上哭哭啼啼,大家都没办法安慰他。结果被哲学家抛下大海,沉浮了几次才拖他上船,之后他就不再作声了

看完《奴隶和哲学家》,我深受感动,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来自那个哲学家最后说的那句话:你们想,他原先不知道灭顶之灾的痛苦,所以才想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大凡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是啊!一个人活着总要受过患忧才会知道平常生活的幸福。比如我以前作业完成得很晚,所以觉得学习很枯燥很痛苦。但当我生了病不能去学校读书、躺在床上很无聊时,我才感悟了;原来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生病时不能看书学习,才是最无聊、最痛苦的时候。人就应该这样,只有用更糟的事情来与现状比,才能感到快乐、感到能正常生活的可贵性。

现在有些人不珍惜和平,总要挑起事端、挑起战争,当战争来临时,他们才会知道和平的幸福,可那时已经不能挽回了,所以大家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啊!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一)

contra 和声Xy

《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虽然纸厚书沉字体小,洋洋洒洒24万言深奥难懂,所幸翻译流畅,话题有趣,令人不忍释卷。

《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虽然纸厚书沉字体小,洋洋洒洒24万言深奥难懂,所幸翻译流畅,话题有趣,令人不忍释卷。赖声川不仅是戏剧大家,还是藏传佛教弟子,为作者指定之译者,还有夫人助力,保证了翻译质量。另一译本为陆无昶 译《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根据法文原版而非赖根据英文版翻译,其实也译的不错,译者网上查不到背景。本书书名其实原本是“佛法和西方”,更贴切一些,现有名字是出版商为了书好卖改的。很久没看过这么艰深却有收获的书了,待到要写读后感,却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整个西方神学的衰落,哲学的失意,现代性的焦虑,让西方想从古老的东方佛法寻求解决之道,以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从这一点说,本书的父子对话本身就是不对等的、西方中心的、动机不纯的,无论父子双方多么表现出冰释前嫌,貌似平静理性的交流下仍然不断涌动着叛逆、反思、标新立异、故作惊人之语等等。作为曾经法国主流生命科学界的青年才俊,现在的尼泊尔藏传佛教僧人,儿子其实是嬉皮嗑药的叛逆一代,父亲不小心说漏嘴揭了底。

本书前两篇一直在质疑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为了叙述清楚,本文把偏哲学的叫做佛法,偏宗教的部分叫佛教。因基督教文化中虚伪阴暗的侧面不断被人文主义抨击,导致其智慧与道德的双重破产,佛法在西方受到欢迎,倒也真的有些谬托知己的有趣。西方视角中的佛法被哲学化,成为某个门类哲学的分支,但由作为哲学的佛法到作为宗教的佛教,又跨越了一条深深鸿沟。佛教的伦理观是宗教的,不容置疑的,关乎心灵与幸福,但又显然没有苏格拉底那样经历猛烈的反思、辩论。藏传佛教又和中土佛教禅宗、净土宗大有不同,法国无神论者对藏传佛教人畜无害的认识,可能是不知道或故意忽略其与西藏世俗奴隶社会政权政教合一的血腥残酷,那比起某和平教派,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藏传佛教脱离了其地域、时代与社会结构,在西方社会的嫁接是否会不伦不类?身在藏地的人民,如果有选择的机会,是否还会秉持不变的价值观,仍然愿意生于斯长于斯?

宗教是否应该干预世界干预现实,宗教信仰的进化演化了什么?面对同性恋、女权、动物保护、堕胎、安乐死、转基因、人工智能等等大潮冲击,破什么立什么?本书1996年写成,911之后人类社会尖锐对立的演化并未展开。文中哲学家作为无神论,却嘲笑“前卫神学家”对待信仰的自由化倾向。人类科技的发展和对世界真理的思考追寻是普罗米修斯盗火还是自建巴别塔的僭越?如哲学家总结,自古希腊文明始,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经历了三个阶段:宗教、哲学、社会乌托邦。科学的信仰取代了对智慧的追求,进步和理性改变了现实生活,质疑颠覆了哲学美好淳朴的田园时代,知识的火把燃尽了哲学的智慧与灵性,惶恐的西方社会人文主义者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佛法。未曾经历科技潮流、工业革命、社会形态变革的藏传佛教世外桃源,是无知者无畏的灯下黑?还是因关注自我又内心否定自我,从而以上帝视角俯视一切,因此被称为智慧?心理分析对潜意识力比多的揭示,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让人类认识了原罪认识了自我,却消解了信仰。科技被人驾驭,心理深层的欲念也被放在聚光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人类自以为无所不能,连艺术的挥洒也不再为了荣耀上帝,而是展现自我。佛教历久弥新,面对新事物,却保有自己不变的价值观。佛教的艺术不追求创造力的个性,永恒的超越性的世界本没有个人的妄念。吊诡的是,个性解放,反对宗教,人文主义勃兴的欧洲大陆,尤其拜法国德国俄国所赐,一场场解放人性的乌托邦实验,却引人类入阿鼻地狱边缘。高举人性打碎宗教,却以人为蝼蚁草芥,个人沦为伟大社会实践的微不足道的沧海中的一滴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伟大格言,格式化了极权之下所有平民的大脑,教育人民作宏伟社会的人肉电池。此刻佛法却如涓涓细流,仍保持着原始生命力的清冽泉水,卓尔不群,滋润人心。

如《Le Bouddha》一书所说,“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信仰与理性合并的时候,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我理解没有100%纯粹的信仰,也达不到绝对的理性。那么人类的思维是肉体机器里的灵魂?一切感觉如同电影matrix中只是大脑的幻觉,一段程序代码制造的VR场景?色声香味触只是大脑多巴胺和激素分泌后的潮涨潮落,如同高烧后的胡话谵妄?这种忘我出神有时被叫做精神病,有时叫作朋友的祝福,如同一中各表那样各自解释。主宰人类社会的是这大脑阵发放电产生的信仰,还是过度抽象的思维都是无用的妄念,坚硬铁血的世界靠家族荣誉/文化传统/乡情/黑社会/皇权/金钱/政治左右。有唯一不变的真理吗?所有人是否都受其支配,是否又愿意承认?真理可以被证明吗?没有了自我的本体真理何存?改变心灵,理解适应现实,还是勇猛精进,改变现实世界?如上面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我想说信仰如果不与现实世界发生关系,纯属意淫,而信仰如果宗教化去过度干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被工具化,最后必然被人厌弃排斥。时代巨变,唯有不断进化的信仰,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佛法的开放包容慈悲值得基督教文明学习。基本要义派与极端右派宗教的崛起,让世界更加撕裂,虽然所有宗教都提倡爱自己的邻舍,但它们同时又在以爱为名义和武器,消灭异教者和无神论,佛教式的温和不是平庸,反倒更符合虽己所欲,勿施于人的现代普世价值。

对本书佛教与死亡一章,我自己只是浅浅涉猎佛教,不信文中说的“中阴身”、“转世”那些深深焦虑下的发明,反倒更欣赏心经里面禅宗化的生死观: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即生老病死只是假相,本性是空,不用执着于解脱生老病死的问题。一家之言,就此打住,再说下去成了“融合主义”的禅宗基督教了。

即便基督教在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大潮冲击下表现的并不完美,但我们看到推动人类生活方式进步的科学本身并不具有善恶的属性,以“科学主义”来设计人类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是僭越,科学并没有研究、阐述、判断人生的意义与至善,“科学主义”恰恰不是爱智慧和知行合一的西方传统,而是一神教的科学主义、马列主义异端,类同于极端环保主义者、极端宗教保守主义者。

人类不存在该不该建造巴别塔的问题,而是塔已经越建越高的问题。AlphaGo围棋完胜柯洁,柯洁输的比李世石更加不堪,斗志尽失膜拜臣服,对人工智能惊呼围棋上帝,以至于焦躁失态,对着在英文媒体工作而用英文提问的中国记者发飙。对人工智能终结围棋这件事,另一极端是苏小和这样的伪知识分子兼宗教右派,对科技的发展拒绝真正了解和思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用背诵圣经和康德的办法吹口哨走夜路,自己给自己壮胆。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臣,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更让我们站在巨人肩上,坐上科技的时光战车,去思考追寻不变而又能接受时代检验的真正信仰。我们何其幸运,躬逢其盛,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二)

白冰

书名:《僧侣与哲学家》

作者:[法]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马修·理查德

佛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今天在西方有如此多的信奉者?如何理解这样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智慧?这本《僧侣与哲学家》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在诺贝尔奖导师指引下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出家为僧,跟随藏传佛教的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二十年后,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他们决定通过自由的谈话,交流他们的疑问和各自对于对方的困惑。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父亲对佛教犀利的质疑,让马修有机会揭开佛法神秘的面纱。这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相遇。

作为一个学建筑的人,砸啄一本建筑学的书似乎更有权威性,但是看了这么多年的建筑学书后,我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看纯建筑学的书。然而我很庆幸自己学了建筑学,因为建筑学早已把它的脉络延伸到了各个领域。

我对哲学的兴趣起源于《时代建筑》一期有关建筑现象学的讨论,此后便开始阅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籍;而宗教在我世界观不断修正的过程中,一直刺激着我的思考,这是因为母亲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开始信基督教,父亲修了半辈子的佛,我美国留学的时候的舍友是一位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人,三个宗教就这样流淌进了我的生活。

这本书是一本对谈录,它所展示给读者的信息是相对零散,很难说通过一条线索将整本书串联起来。这本书讲到了所有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所关注的点,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维特根斯坦;从“自我”到“中阴身”无一不谈。这本书同时打开了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的大门,让我们可以伸进头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对谈的其中一方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及政治评论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让·弗朗索瓦·何维勒,另一边名为马修·理查德,他曾在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其优异的成绩拿下博士学位,然而他突然放下一切,披上袈裟,削发为僧。

让是马修的父亲。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的时光里,父子俩在各自的领域都创造了伟大的成绩。法国媒体一直对这对父子抱着好奇和不解的眼光,于是安排了一次父子对谈,讨论当年马修离家的原因和心情、讨论他们所定义的生命意义、东西方哲学的异同。

这次对谈的内容被分为18个章节,加上哲学家和僧侣的结论,总共20章。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我不可能用短短几页纸把哲学和佛教的问题全部说完,所以我按照我的理解,对这本书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聊一聊我的一点思考。

1

从科学研究到心灵探索(第1章)

父亲疑惑在于,为什么儿子当初放下一切,削发为僧?马修的回答我非常喜欢,他说:“科学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生命最基础的问题,甚至我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也不是解决生命根本的问题。简而言之,科学虽然有趣,但不足以让我的生命有意义。”在我看来,马修说的科学研究事实上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因为当代的西方哲学从17世纪中叶以后,把对生活方式的的探索丢给了宗教,摒弃了对人“心”的探索。从此以后,科学研究占领了西方哲学,但是,科学研究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

对于古典哲学家来讲,哲学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诠释。而当代西方哲学已经把对生命的诠释完全抛弃了。我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在这两个世纪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但在这里,我想问两个问题,地球是不是圆的,对你的存在有什么关系?是否有一种内在祥和的方式,不依赖健康,不依赖权势,不依赖成功,不依赖金钱或感官的感受?

马修在本章中没有明确的回答他如何让自己生命有意义,正如他在本书的很多回答一样。同样的,父亲不知道的问题,马修也回答不出来。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是否存在一个像E=mc?一样简单而通用的方式,可以教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父亲的原因我曾有幸和几位仁波切对谈,而每每当我问出上述的问题时,他们也无法回答。

2

宗教或哲学(第2章)

这个章节开始细致的探讨佛教和哲学。父亲问:“佛教到底是一个宗教还是一套哲学?”这个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马修提出了两个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马修说:“佛教不排除信仰,也不排除因揭露内在真理所产生的亲密和不可动摇的信心,以及揭露而产生的惊奇感。”这与其他宗教总有其既定的教义不同,对于宗教来说,教徒必须接受一种教义,不需要重新发觉那个教义的真理;马修接着说:“佛教的佛陀并不是圣人,而是究竟的老师,证悟的化身”。这也与其他宗教的神的概念不同。

父亲进一步说,或许佛教是哲学加上宗教?马修通过对教义的回答引出了关于痛苦和快乐的讨论,在这里,佛教的说法与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说法是相似的。佛教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一世轮回,是充满痛苦的,但不要认为这是个悲观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解决痛苦,获得真正的快乐,而所谓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喜悦,一种心灵的开阔,这种内在的喜悦对外的表现是一种不移的慈悲。

我们的痛苦来自对“自我”的概念,一种我们珍惜而愿意不顾一切来保护的“我”,要认清这个“我”没有实质的存在,需要通过禅定的修行,这是一个极高的解放过程。禅定有万千“法门”,在《西藏生死书》这本书里有更加详细描述。

在《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对于禅定的解释:你过去的思想已经成为过去,你未来的思想还没产生,这之间的间隙,延长它,就是禅定。很有意思的是,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墓志铭也有类似的思考:我过去不存在,我存在过,我现在不存在了,我不在意。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人生态度。

3

黑盒子中的鬼魂(第3章)

这一章所讨论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父子之间冲突最大的地方。佛教不认为有不朽的个体,而是认为有一种不断变化的连续状态,一种相互依赖的状态,即意识的河流。马修认为意识具有持续性,即他认为意念可以直接传递,他举了很多他亲眼所见的仁波切转世的例子,而这是他父亲不能理解的。父亲以尼采、斯宾诺莎为例说明二元论的可笑,作为一位坚定的一元论者,父亲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两种原理,只能有一种,就是物质。

马修不能证明给父亲看意识如何传递,他认为说话的对象必须要有一个相称的心理架构才行,没有打开自己心来修行的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事情。马修的回答似乎有些无赖,但事实上父亲的唯物主义科学在很多方面也是不能被实验证实的,尤其是理论物理,其真理性的评判仅存在于理论物理圈。

4

心的科学(第4章)

西方人对佛教最感兴趣的一个层面就是佛教对心的研究,所对应的西方科学就是心理学。本章开始是以通过如何修心来摆脱负面情绪,即禅定的讨论,开始探讨西方哲学的一些概念,知觉和感觉的问题,意念和体验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柏拉图那个著名山洞实验,一直到康德的时代及以后,都在研究。每个哲学家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都不相同。例如柏拉图认为我们不可能了解不断运动或者变化的东西,所以整个西方哲学的努力,就是要在现象背后寻找一种永恒和稳定的元素,可以成为确切认知的对象。佛教不否认在觉知的相对世界中,现象有其真实性,但是它否定现象背后有任何永恒的实体存在。

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是哲学思辨最困难的地方,在下一章还会继续讲到。

5

寻找真相(第5章)

本章首先谈到东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区别:在西方,哲学只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就像数学或者生物学一样,所以哲学家是一个人,当他上课的时候,他会教导一些特定的学说,但是他回家后,他的生活和他所教导的一切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在西方,宗教对于大部分的信徒而言,是一个在某些特定日子或时间才被打开的小空间,而在没有实际做什么之前又被牢牢的关上;东方也有哲学家,但是东方的哲学家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心灵导师,他所教导的从来不是对纯粹知识的好奇,这些教导唯一的价值在于它的实践。这么看,去谈论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似乎没有多大意义。由此,马修认为,佛教是一条道路,是一种救赎的方法,一种向心灵强烈下功夫而得到解脱的方式。

众生皆有佛性,佛性的完美是被埋在众多的自我和现象之下。于是道路就在于要化解掉所有掩盖真正本性的东西,看到他真正的面貌。因为我们对现象世界的觉知是通过感觉器官,于是我们并不在觉知真正的世界,我们觉知的不过是我们意识反映出来的意向。佛教的这种说法与很多哲学家的想法一致,例如康德的“超越性的理想主义”。但是接下的说法可能有些难理解:世界不是我们心的投射,但也并不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心之外。这里的“世界”或者说一切本质都是“空”。佛经有云:因为有空性,一切方能存在。空即是宇宙、众生、动作、意识。

6

改造世界或者改变自己(第6章)

哲学无外乎谈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前面谈了几个世界观的问题,现在来谈一下方法论。

西方发明了能够救人性命的抗生素,而西藏花了很多时间赋予存在以意义。医学的理想是让每个人活到一百岁以上而不掉一颗牙,心灵道路的目标是要从意识的河流中消除任何傲慢、嫉妒、憎恨、贪婪等痕迹,让人无法做出任何伤害其他众生的事。

父亲认为,或许佛教就是逃避受苦的方法之一,真正的目的是要了解到自我是一个骗局。马修说要完成这些改变需要拥有不可改变的坚定决心,不可遏制的行动力,不过这种强大的“心”应是一种建设性的利他主义。

在西方思想之中对行动的欲望有两种:一种倾向死亡,造就了希特勒;一种倾向生命,造就了爱因斯坦。

柏拉图在《共和国》中拟定了一个宪法,因为他想改变社会,卢梭发展出社会公约的概念。不仅是哲学家,对于西方的建筑师来说,通过建筑构建乌托邦社会,似乎是每位建筑大师的课题。不管怎么说,对西方人来说,人类要减轻痛苦,就是要通过社会的改革和世界的转化,这和佛教的论点很难相容,然而马修认为西方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方法是可以与佛教的思想相容的,他认为可以利用物质进步之中所有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同时对一切保持一个更真实的观点。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如何合并两种思想。

7

佛教和西方(第7-10章)

这四个章节谈论了许多概念,对话的内容我认为都可以涵盖在佛教和西方这个题目下,在之前所讨论的所有问题,佛教的形而上、意识、宇宙论,以及这些伟大的哲学和形而上构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仍然是佛教乐于辩论的话题。我们依佛法生活,正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弟子一样。而在西方,很多这样的辩论早就消失了,这本书引用了英国史学家阿诺-汤恩比的话: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20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文明的接触。我深以为然。

马修举了一个例子,1994年丹增仁波切被邀请到英国,评论《圣经》里的福音。这对于一个从没看过圣经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丹增仁波切愿意试试看。那次经验非常特殊,因为在他朗读那些段落的时候,有些神父和修女感动的流泪,虽然他们已经念了一辈子,但是当丹增仁波切念诵时,却有一种第一次听到这些段落的感觉。这说明对心的修行有全宇宙共通的价值。

父亲认为,20世纪末最主要的事件,就是西方文明在非科学领域的失败。社会改革的意图,是要取代道德的改革,但是却制造出了一个灾难。这种道德灾难在我们身边十分常见。所以我们才会燃起对哲学的兴趣,因为这些哲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性道德性的忠告,教导我们如何生活。这也就是佛教会吸引我们的原因,因为佛教谈的正是生活和慈悲,没有说要破而后立。我对佛教的兴趣,正是因为之前政治、科学的伟大失败。

7

佛教的信仰、仪式和迷信(第11-12章)

这部分是书中的第十一章和十二章,在这里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阐释,马修说,佛教既不是多神论也不是一神论。所谓的诸天神佛,是佛性的不同面貌;第二方面是马修所描述的关于信仰的四个层面。第一是我们听到一次心灵开示,或者佛陀的生平故事,或是以为伟大老师的生平故事时,心中被激起的清晰感和灵感,这是一种很强烈的兴趣。第二层面多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愿望,想知道更多,想亲自去体现一个开示,想跟随伟大老师的榜样,然后一点一点的达成同样的完美。第三个层面就是当信仰转化成信心,一种确定性,来自自我印证佛法真理和心灵道路的效果,而从这个印证中,我们得到日益增强的满足感和充实感。有点像是发现一个建筑,我们越去仔细观察他的比例空间等等,它越美丽。到最后,就是我们发现不管是什么状况,我们的信心不会改变,也不会被证明是错的。这是佛教信仰的四个阶段,这并不是一种知性的跳跃,是阶段性发觉的果实,以及一种印证,心灵道路确实会有结果。

8

佛教与死亡(第13章)

索甲仁波切在他的《西藏生死书》中说到:死亡就是我们最执着的那个东西必然的毁灭。死亡的过程以及死亡后的各种经验,在佛经中有极为详尽的描述。

我们一旦停止呼吸,就开始了一连串的意识和身体分离的过程。简单的说,当物质世界从我们眼中消失,我们的意识会进入“究竟广大的透明空间”中,之后,意识再升起,经历中间过渡状态,就是“中阴身”(这是佛教中一个很复杂的一个概念,参考《西藏生死书》),这个状态会引向一个新的存在形式,也可以说“投胎”。佛教据此研究了许多修行的方法,让佛教徒接受死亡这件事,对于修行高的佛教徒,死亡,是一种喜悦。

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对死亡有一个更加逻辑的说明:我们不需要恐惧死亡,因为事实上我们永远不会碰到它。只要我们还在这,它就不会发生;当它发生,我们就不在这,所以恐惧死亡是没有意义的。

9

佛教与死亡(第14-18章)

马修说:任何真正心灵道路必须包含两种精要的元素——让自己走向完美的方式,以及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方法。让自己走向完美即是对小乘佛法的修持,是根据在家伦理和寺庙纪律,以及对一般世界的不完美和我所作所为大部分无意义的思索。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即是对大乘佛法的修持,是为了所有众生而进行个人内在的转换。而为了除去众生的痛苦,必须弄清楚正义社会的原则是什么。

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指出两个正义的原则:平等和自由。平等与自由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他们将这两种价值理想作为其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发现这两种价值观在同时运用于民主政治中时呈现出的彼此冲突的情况,导致国家的治国理念及一系列干涉手段的差别。

根据佛教,所有众生都盼望增进自己的福祉,也同样拥有快乐的权利;所有众生都盼望从痛苦解脱,同样也拥有不受痛苦的权利。

东方比西方更倾向于一种思想,认为社会的和谐不该被利用人权概念而为所欲为的人士所破坏,而这些人士却认为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做他们想做的事,只要他们被允许,人权的概念可以给他们正名。马修认为,因为缺乏智慧和利他主义,缺乏伦理和心灵原则,就无法明确分辨自由和平等中可取的那一面、或直接间接害人的一面。

10

哲学家和僧侣的结论

在和马修的对谈后,父亲认为,以一个智慧的系统而言,他越来越欣赏佛教;以一个形而上学系统而言,他越来越怀疑它。为什么佛教今天在西方世界可以引起那么大的兴趣,最主要是因为佛教填满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是西方哲学遗弃了伦理和生活艺术范畴所造成的。西方在科学上胜利了,但是它再也没有有效的智慧和伦理系统。东方能带给西方伦理,能教导我们如何过得更好,但是这些缺乏理论基础。因为佛教的智慧的根据不是科学印证,科学印证也不导向智慧。

佛法认为,所有人在生命中寻找的就是快乐。这种快乐不只是舒服的感觉,是一种满足,满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呼应我们最深的本性。快乐的意义必然包含“智慧”。马修认为让这一切发生的学问绝对应该被称为一种“科学”,一种静虑科学。马修并不期待西方修行佛法的情况能和东方一样,但是佛法似乎能够提供一种方式,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内在平和,这绝不是无用的资讯,而是真正的智慧。

11

杂感

写完这篇文字之后我给父亲和一位学佛的朋友看了一下,父亲只说了两个字:太浅。而朋友看后哈哈大笑说:“你就算证悟了,也是一癫僧。”我听后心里莫名的畅快。

我们都应该审视自己的人生和生存的本质。但是,很少有人会去做。美国文化是出了名的讲究实用。我们只关心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做什么才能让美元进我的钱包。或许因为这样,世界变得更舒服,但个人生活和命运的问题和罗马时代还是一样的,我们的物质生活比罗马时期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是,你能比他们更快乐吗?

“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公正?”“世界为何存在?”这些问题似乎对我们来说毫无价值。但是,提出这些问题,其实价值非常巨大,而这种价值,往往无法用货币来衡量。但是,对于苏格拉底他老人家来说,这些问题不但重要,而且是迈向真正的人性,迈向反省的第一步。

来到公司一年多,我内心始终有种欢喜,那是因为公司里有着充满人文情怀的同事和领导,让我们在每日辛勤的工作的同时,能够我们了解自己应该如何“存在”。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三)

王学勇

各位亲爱的书友,今晚的这本书是《僧侣与哲学家》,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所谓的有意思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本书的内容,一方面是这本书的作者以及它的翻译者。在我们的一般意识里面,我们认为僧侣和哲学家仿佛是这个世界的两个极端,僧侣仿佛完全沉浸在自身的体验中,而哲学家不断的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本质奥秘。一个爱之求真的,一个行于当下。

这两个仿佛完全不搭的生物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第二个有意思是僧侣和哲学家,他们两个的作者特殊的身份,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是法兰西学院的院士是哲学教授,法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他的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都引起了极大轰动,曾经担任过法国新闻周刊快报的总编辑。他的儿子就是僧侣,他并不是一个出身于东方,完全基于东方文明的传统的修道者。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一个完全受到西方哲学思辨训练的父亲和一位政治家,和一位在西方完成了最基本的训练的生物学的博士,而后走上东方修道之路的僧侣,他们的对话,各位您不觉得这话风非常有意思嘛。

这是一个对话,对话于1996年,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那位哲学家和政治家和他的儿子进行了一场为期10天的对谈,因为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他们有基本的对话的基础。因为他们基本受过西方哲学思辨的训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有共同的频道去理解彼此是什么。或者说,儿子更多的能够理解父亲的语言体系,而父亲可能不怎么能够理解儿子的语言体系。

所以,在这本书对谈话中,父亲更多的扮演一个提问者。也就是说,父亲如苏格拉底一般不断提出假设,不断提出论证,不断的按照那个线索不断探索。而儿子来自于分享、说明和解释。向父亲分享他对宗教、佛教对藏传佛教的理解。当然藏传只是一个表现的形式,更多的来自于对世界、对文明、对历史、对生命、对宇宙的重大话题的对谈和碰撞。实际上这是东方智慧和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对话。

为什么他的儿子获得了分子的博士学位之后,没有什么重大的意外发生,而走上了这样的一条修行之路呢?所以这本书就从这个疑问开始。他的儿子说:他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而是他也发现,仿佛他在这些的科学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各位您认为生命的五最基础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思考一下,您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

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两个人通过对谈之后的结论,关于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僧侣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实际上,佛法道路和所有的伟大心灵传统一样,其目的是要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所以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真正有品质,如何让我们生命的内在变得更加有意义。从这个问题出发,父子两个人,就展开了对宗教的探索。在这本书的最后,父亲的结论是这样的:通过对谈,他对东方的智慧除去了标签的含义之外,因为在西方人的心里面,佛教是有一个标签的,他认为,就是讲无为,讲涅盘。通过和他儿子,和僧侣的对谈,他认为,东方文明、佛教充满了生机,而且他认为佛充满缺口,就是西方哲学所遗弃的伦理和生活艺术的范畴。

因为我们说,在过去的很多书里我们读过很多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印象就是它不断的爱之求真,甚至他会把哲学推向了由无数的概念堆积的结构,甚至称之为这个世界就是由数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是一个结构,是一个算法。各位您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是特别的耳熟,因为最近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算法有了更多的熟悉。那么,这个世界真的会被算法所吞噬吗,在这本书里面,说西方哲学的探索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包括书的哲学,还包括人对这个世界的精神体验。我们目前称之为“智慧”。

而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上,实际上,关于科学、关于智慧,它本身就是同步存在的,只是到了17世纪以后,更多的划向了科学,把智慧放在一边。因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应该如何过。所以在佛教里面,更多的强调我们如何能够活出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找到生命的本性。所以僧侣认为,所谓的探索生命的内在意义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而那个本性的发挥和闪现就让人获得了最终的快乐。他认为人类最深切的期望就是活得快乐。

由这本书,双方探索了众多的课题。比如什么是死亡,比如什么是个人主义,比如如何去创新。现在创新创业是我们大众的话题,在这本书里面,佛教认为真正的创造力意味着要不断的除去无知和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遮蔽,我们无数次提到每个人都有遮蔽效应,过去的成功会让我们看不到更多的未来。而佛教就是一个让我们的心性得到升华的过程。

这是一本书相对而言比较难读的书。因为这里面他的父亲讲了大量的西方哲学的术语,和大量的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同时,僧侣所阐述有众多藏传播佛教的专有名词和说法。但是我依然推荐各位看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纷乱的世界里面,去看一下这个世界,或者说看一下这个世界上经历过从几千年来从哲学和宗教两条主线上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祝福大家,美满幸福!

《行为糟糕的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行为糟糕的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我其实是很少看有关哲学家、政治家这些书籍的。这本书是班上一位经常看这类书籍的女生推荐的。读了一遍,不能说感触颇深,但因为这本书将我们平常所了解的大哲学家的另外一面详细地写了出来,因此觉得也挺有意思,也有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感触。

  卢梭、柏拉图、海德格尔、尼采……这些耳熟能详的哲学家无疑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可是在这一本书中,英雄都被他们写成了形形色色的小丑,作者把他们评为“行为糟糕”的人。本书通过解析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主题,那就是这些哲学家的糟糕行为和他们所鼓吹的公正与真实互相矛盾。作者不能理解那些思想超群,思维如此敏捷的人为什么会过着连普通人都不如的低下,道德败坏的生活。这些生活就是指某些具有个人特征的怪癖,不能抵抗权利,名声,和性的诱惑。尽管该书只选择了自卢梭以来的八位哲学家为具体的例证,但是通过阅读该书的前言毫不透露出除了这八位哲学家其他的书中没有涉及的哲学家大都与他们相同。这就将所有的哲学家一网打尽。

  总而言之,他们没有按照自己的理论那样来生活,没有比一般人生活得更加高贵,他们的省会应该是让人无可挑剔的,应该是人们的楷模。哲学家的思想和他的生活应该是一致的。

  “乱世造英雄”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在我们这个和平的年代是产生不了英雄的。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英雄了,忘记了英雄的价值和意义。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但他们无疑在所有人心中都是完人。他们有常人不具备的优秀品质,他们是常人的楷模。倘若英雄不是我们心中的完人,我们便会对英雄嗤之以鼻,觉得英雄也不过如此。我们甚至会以我们的长处来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较,来显示出自己的“高尚”。但是完人从来都不是现实存在的,他只是先人的预设,这种预设保证了人存在的意义,是每个人生存的趋向。可是现在完人和普通人在我们心中变成对立的。人们都认为如果那个人不是完人,那他和普通人还有什么两样,于是我们就大力鞭挞他们的缺点,这不是很可悲,很可笑吗。我们现代人的可悲。

  通过学习《外国文学史》我知道在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都是神的子孙,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英雄是天道的担当者,而在现在这个人人不信神,不信天道的社会,我们有从何处去寻英雄?

  因此,对于这些哲学家,我们还是理性一点,不要用那么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吧。

  《行为糟糕的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我其实是很少看有关哲学家、政治家这些书籍的。这本书是班上一位经常看这类书籍的女生推荐的。读了一遍,不能说感触颇深,但因为这本书将我们平常所了解的大哲学家的另外一面详细地写了出来,因此觉得也挺有意思,也有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感触。

  卢梭、柏拉图、海德格尔、尼采……这些耳熟能详的哲学家无疑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可是在这一本书中,英雄都被他们写成了形形色色的小丑,作者把他们评为“行为糟糕”的人。本书通过解析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主题,那就是这些哲学家的糟糕行为和他们所鼓吹的公正与真实互相矛盾。作者不能理解那些思想超群,思维如此敏捷的人为什么会过着连普通人都不如的低下,道德败坏的生活。这些生活就是指某些具有个人特征的怪癖,不能抵抗权利,名声,和性的诱惑。尽管该书只选择了自卢梭以来的八位哲学家为具体的例证,但是通过阅读该书的前言毫不透露出除了这八位哲学家其他的书中没有涉及的哲学家大都与他们相同。这就将所有的哲学家一网打尽。

  总而言之,他们没有按照自己的理论那样来生活,没有比一般人生活得更加高贵,他们的省会应该是让人无可挑剔的,应该是人们的楷模。哲学家的思想和他的生活应该是一致的。

相信《《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18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船夫与哲学家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