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史记人物秦始王读后感 > 地图 > 史记人物秦始王读后感

史记人物秦始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9 来源:互联网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一)

看完了王立群先生的新作《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子投射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素质断定了项羽这一生成就不了统一中国的帝业,辛苦打下的天下只能拱手让给刘邦。姑且不论项羽霸业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读完此书后,觉得项羽乃至楚汉争霸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如下启示:

1、单打独斗永远团队作战: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者是失败的淋漓尽致,后者是成功的淋漓尽致。君不见,刘邦身边人才济济,文有张良、陈平、萧何等,武有韩信、樊哙、彭越等,也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充分弥补了刘邦个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型团队,最终成就了帝业。而反观项羽,绝对是当时的单打冠军,名副其实的霸王,但身边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得力助手又有几人。我们能记住的好像只有亚父范增和堂叔项伯,前者说实话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谋士,后者更是吃里扒外,不下三次救助了深陷危机的亲家刘邦。

2、最高领导人永远应当戒骄戒躁:项羽是霸业的创造者,同样也是霸业的摧毁者。由于自身能力超强,所以在项羽的眼中和心中几乎看不见能人,几乎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项羽的不容逆耳、刚愎自用、心胸狭隘、所封不当早就妇孺皆知。这里只想特别指出他性格上的一个致命弱点:易发怒。纵观《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怒和大怒。整个《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一生中只有一次笑,那就是乌江自刎前的仰天大笑。实际上,项羽身上的弱点同样在很多企业的创业者和最高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无论如何,即使昨日如何伟大,如何成功,都应当戒骄戒躁,永远不要成为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绊脚石。

3、战略永远战术:对照项羽和刘邦,项羽是一个缺乏战略大局观的人,而刘邦在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则步步为营,很好地实现了起初的战略布局。荥阳会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这场耗时28个月的楚汉争霸中最长的一场战役中,项羽的疲于奔命就是只重战术、没有战略和注重一城一池,没有大局观念的鲜明体现,虽然荥阳大战从表面上看是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刘邦,除了双方中分鸿沟、楚河汉界,韩信还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从北面、东面包围项羽的态势,为最终的十面埋伏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石。

4、虚心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论个人天赋,项羽应当强于刘邦。但为什么二流的刘邦最终战胜了一流的项羽,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刘邦的三善:善听、善用、善赏罚。翻译成现代汉语,刘邦是一个从谏如流、善于倾听;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岗位;奖赏分明的优秀领导人。而反观项羽,这三个要素没有一项能得及格分。因此,最终的胜负可想而知了。这点同样适用于现代企业和企业家,重视竞争者研究,无论是系统的对标、竞争者分析还是竞争者情报收集永远都应当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二)

读完《王立群读史记》后,不禁对汉武帝产生崇敬之感,这种感受是由然而生的,也是发自内心的。试想一下,历朝历代,有几位帝王能够对生前的错误和失策进行反思,临终前为自己在世时的过失进行忏悔而下罪己诏呢?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够在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还能广开言论,接纳四方闲士入朝为官呢?这些,也就是我对这位一代雄主产生崇敬的原因。不过,我对汉武帝的敬佩之情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他力抗外敌、开疆括土的雄才大略方面。

汉武帝一生在位54年,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时光是在对外战争中度过的。他南征东越、南越,北击匈奴,一代雄主的武治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在武帝时,便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军事天才。这三位军事家当年都有感天动地的豪情壮举,让人不由肃然起敬。卫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生熬战到白头;霍去病在战场上与匈奴作战深入敌穴,奋勇当先,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李广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至死不向敌军屈服,最后以身殉国。

纵观武帝一朝,除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家,还有一批出色的外交家,张骞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汉朝自高祖刘邦时代起,中原地区就不断遭到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侵扰与破坏,人畜伤亡损失惨重。自高祖时代起,就被迫答应对方,以和亲与进贡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但是匈奴的胃口越来越大,单靠和亲与进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到了文帝时,匈奴依然在边境进行破坏骚扰活动。汉武帝时,对于匈奴的出尔反尔,武帝决定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匈奴的问题。这样,在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朝臣献策选贤,武帝决定在都城长安张榜贴告,进行选秀,向全国征集优秀人才,派最有胆识和才华的人去西域月氏进行交涉,说服当地国王,派人配合汉军夹击匈奴。说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去西域月氏全程差不多有上万公里,路上若赶上天灾人祸,保不准还要丢掉性命。但是,许多有志之士都把它当成一次为朝庭效力的好机会,奋勇当先赶来报名。经过初赛、复赛、淘汰赛,到这年5月份的全国总决赛,最终张骞和堂邑父顺利胜出,得到了自己心仪的角色出使西域。至此,张骞和堂邑父与100余名随从于公元前139年踏上了西行之路。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途中还被匈奴扣压过十年。但张骞虽历经屈辱,却意志坚定,持汉节而不失。直到后来匈奴内乱,张骞和堂邑父侥幸逃出。逃出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大宛的国家。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强大的国家,且对汉主非常崇敬,所以当地国王一听说汉使来了,认为这是个极好的外交机会,便以礼相迎。数月后,大宛王便派使臣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叫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国家呆了一段时间后,便由康居的武士护送他们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大月氏。月氏王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但拒绝了他们联手夹击匈奴的要求。尽管如此,张骞仍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出色外交家。后来,他和堂邑父与在匈奴认识的胡人女友一起,在再次绕过匈奴边境时被匈奴扣压,后又因匈奴内部战乱而顺利逃了出来。回到长安后,他们得到了长安市民英雄般的礼遇,汉武帝也大加赞许,张骞一行受命出使,先后历经13年,最终艰难回朝复命。不久,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与上次不同,这一次他顺利完成了使命。

汉武帝时人才济济,除了外交家和军事家以外,还有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比如编纂了《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儒学家董仲舒,大文豪司马相如,谋略家东方朔,《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学艺术家。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三)

千古一史唯《史记》,闹得沸沸扬扬的王立群读史记,号称以四十年功力去解读《史记》,想来也自不俗。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了《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一读之下,却发现在王教授的笔下,《史记》中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却一个个成为尔虞我诈的小人,要么就是不懂权谋的傻冒。

无论是汉武帝成为太子的诸多波折,还是汉景帝为太子即位铺平道路的手腕,或是汉武帝时代诸多风云人物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只剩下权谋,只剩下尔虞我诈。而且这里的权谋不是谋略,如果说谋略还让人想到机智,想到才华,那么权谋则是委琐,则是奸诈。

《史记》的恢宏和雄美从古至今感动了无数人,李白的气魄,苏轼的胸襟,都与《史记》不无关系。无论是先秦的诸国纷争,还是秦末的楚汉相争,汉武帝时期的讨伐匈奴,都不仅仅是单调的历史事件,而是以生动的画面存活于《史记》中。与此相应,是那画面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血性而富有激情。

那曾经让匈奴闻名丧胆的卫青、霍去病。此二人对汉民族之功不可谓不高,可是在王教授的书中,也不过是无数次地强调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而卫子夫是汉武帝心爱的女人。自然,关系是有,可是若仅凭关系而无将才,又如何能破得了匈奴?如果卫青遇害,谁是最痛苦的人?当然是他的亲姐姐卫子夫!那么,谁最希望卫子夫痛苦?当然是与卫子夫争宠的皇后陈阿娇。这种话即使有道理,那语气却绝不像是一个学者所说,倒与爱捕风捉影的狗仔队语言差相仿佛。王教授对卫青的将才不注意,却独独对渲染那点关系别有嗜好,不免让人怀疑他的品味。

王教授在书里还时时对笔下人物做出貌似聪明的评价,可这是否便证明了他的高明?恐也未必。如他对窦婴的评论:窦婴很聪明,只是他不通权谋,不会来事;而与其说他不忠诚,不如说是贵公子的优越感太强。可见权谋是王教授的挚爱,一个人不管才略如何,如果没有权谋,也便只落得不会来事的评价。《史记》中虽也时有评论,可是那是太史公的无限感喟,而王教授的这种评论,只显示出他对八面玲珑之人的无限欣赏。

对那种历史上的正直之士,王教授总是自作聪明地以为他们是没事找事。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汲黯的评价上。汲黯不阿谀,不奉承,冒死批评汉武帝,也不过换来王教授的如此评价:这一次汲黯的确有些过分。官场之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况是对当今圣上?汲黯不懂批评艺术,或者也不是不懂,而是唯恐绕着弯子别人听不明白,有点存心的意思。

显然,这种态度不是王教授欣赏的。若依王教授的观点,那么唐朝的魏征就更是不识相的人了,明朝的方孝孺则简直是一个傻冒。可是岂不知,正是这些刚直之士,才铸就了历史长河中的铮铮铁骨。人性的复杂自是不可否认,可是读史若只读出权谋,只读出人性的无赖和阴暗,那便是读史者的问题了。

王教授此书丝毫未论及《史记》的文才,只是剥离其中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多侧重于权谋之事。《史记》中的血性男儿,《史记》中的文采武略,在王教授的笔下几乎不易寻到,而此书给人的印象便是丧失了《史记》之魂,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一)

窦婴实际上是在元光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元光四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被处死的。那么窦婴之死,是武帝初年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因为汉武帝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宰相就是窦婴。到底他的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这一集做一点分析。

先讲第一个原因,窦婴之死的原因非常多。第一个原因,是窦婴自身的原因,窦婴自身的因素呢,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条,就是受灌夫的拖累。因为在田蚡婚宴上,灌夫借酒劲指桑骂槐骂田蚡,结果导致自己被抓。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灌夫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窦婴就挺身而出去营救,所以被灌夫拖累,这是窦婴之死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遗诏事件。在东朝廷辩后,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王太后用绝食要挟汉武帝把窦婴下狱,窦婴为了救自己,这才拿出了景帝遗诏,但皇宫中却没有副本,这样,窦婴就因为景帝遗诏罪被杀。

那么,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窦婴最终被杀呢?首先,田蚡有责任,窦婴最后被杀跟田蚡的关系很大,东朝廷辩的时候,他公开地说窦婴谋反,这是很恶毒的。

其次,大臣们有没有责任呢?大臣们的失语,是慑于太后的威势,大臣们不敢说话,也有责任,但是大臣们很无奈。再次,王太后在窦婴之死的问题上有很大的责任,在东朝廷辩的时候,大臣们为什么失语呢?是因为太后的权势啊,而最后她又拒绝吃饭,用绝食,要挟、威胁汉武帝,所以她有很大的责任。最后一个人,汉武帝。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但是他最后处死了窦婴,汉武帝是恨他的舅舅田蚡的,但是他却重用了田蚡,所以汉武帝,他的冷酷跟自私,也是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二)

今天开始休假,在开车回老家的路上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其中我觉得很值得思考和学习的观点有:

情商低,好运也无法长久 - 王娡和栗姬

栗姬无疑曾经是个好运的女人,年轻貌美的时候就交给汉景帝,深得宠爱,又在薄皇后无子无宠的情况下,生下的黄长子被立为太子。看起来她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心里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再加上她单纯,幼稚,没有什么心机和政治头脑,于是为了吃醋而对常给老公进献美女的长公主冷漠,为了吃醋在皇帝病重托付的时候出言不逊。

运气好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以为自己会一直幸运,因为自己的幸运不会被别人抢走。而运气不好的人往往从更卑微的处境起步,但是更懂得筹划与经营;运气不好的人也更懂得舍弃可以不计较的,专注努力抓住最关键的。王娡就是很会经营,她是在生下一个孩子之后离婚改嫁,嫁给了汉景帝,生活的阅历一定已经给了她超过栗姬的成熟和智慧,有着一种与单薄的年轻貌美不同的成熟魅力。王美人的孩子是汉景帝的第10个儿子,但是她步步为营最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了太子,并且汉景帝晚年能够为了让她的儿子做一个平安太子而花费那么多心思。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儿子pK赢比他年长的9个皇子,又要防止新得到皇帝宠爱的美女和皇子不会取代他们母子。

能笑到最后的人也必须是个不与命运里改变不了的部分做无谓斗争,懂得抓住重点去改变你自己能够改变的方面的人。栗姬纠结得是和皇上之间的所谓专一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爱情,她用无用的怨恨去与改变不了的命运做无畏的斗争,怨恨咒骂汉景帝,长公主,汉景帝宠爱的其他美人,汉景帝的儿子们。与栗姬犯了同样错误的就是同样结局悲惨的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而 王娡是更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她不纠结于争风吃醋,步步为营地争取能够支持自己的人,把处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薄太后和吕太后都曾经面对被丈夫冷落的艰难处境,但是她们都懂得适时忍耐,适当谋划自己的人生。

蒙曼对武则天的一句评价就是,一般人是有好机会也不一定能抓得住;能人是有机会就能抓得住;而强人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的人。

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 汉文帝和汉景帝

他要面对的是后宫里机关算尽的几代人,包括窦太后,他的姐姐长公主,他宠爱的美人们,他的儿子们;还有前朝有着各自价值观和打算的大臣们。 他默默地看着后宫,朝臣等一切的明争暗斗,默默地按照自己的打算随机应变地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所有的这些人都成为他手里这盘大棋局的棋子,可见他是个 深谙权术的人 。

不是每件事你都要各自折腾,四处亲历亲为的,你要学会用脑子,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懂得如何经营,比使蛮力要重要的多。不是你越辛苦,做的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离你的目标就越近。选择,方向,或者叫策略比你的努力要重要的多。

汉景帝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只做不说,他按照自己的谋划去做事,但是不会轻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可以忍耐很久,但是一旦动手就很果断。比如他在离刘荣为太子的时候没有立他的母亲栗姬为王后,就说明他是看出了这个女人并不配得上做这个位置,他只是不反映,默默观察。而在他病重托付的时候栗姬出言不逊的时候,他的忍耐到了爆发的点,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把栗姬打入冷宫,并且杀了栗姬背后的外戚势力。还有对废太子刘荣,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用了天下闻名的酷吏来处理废太子的事情,逼死了刘荣,清楚了太子刘彻等级道路上的障碍。

琢磨做事与琢磨做人- 公孙弘,周亚夫,李广

周亚夫属于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就是说他只专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不善于洞察人心,说白了就是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在他屡次立功的过程中,也得罪了包括窦太后,汉景帝等等的很多关键人物。虽然他有功,有能力,但是在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他难以驾驭的人,恃才傲物,并不认为当权者给予的机会是他建功立业的基石,并不对当权者心服口服,没有谦卑之心,没有顺应当权者之心 。对于难以驾驭的人,有战争的时候他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在不需要他立功的时候他的难以驾驭可能给当权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在晚年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不能辅佐新太子登基的人,是必须清除掉的障碍。

而大器晚成的公孙弘是个既会做事,也会做人的人,虽然他的道德品质受到诟病,但是他依然能够善终。公孙弘也属于那种在不幸运中度过了漫长岁月而历练出看人看事的本领。 公孙弘是个形象气质很好的帅哥, 但是出生贫寒,年轻的时候做监狱里的一个小办事员,后来犯了事这个工作也丢了。后来只能放猪为生。于是不甘心的他在40 岁的时候开始走读书做官的道路。他后来两次被举荐做官,是因为他对后母很孝顺,也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或者任何专业素养。

第一次被举荐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但是因为一篇报告而得罪了汉武帝, 于是主动辞官,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并没有抓住;第二次被举荐的时候,写的文章被判为最后一名,不过汉武帝很赏识他的文章,点为第一名,这一次他已经70岁了。最后以80岁的高龄在丞相的位置上寿终正寝。 公孙弘死后家无余财,他的钱财都用来接济老朋友和养门客。

公孙弘的处事之道:(1)外儒内法:他看出了汉武帝的推崇儒术只是政治需要,汉武帝是个热爱权利,控制的人。所以他的做法正得皇上没有说出来的心里的真实想法,恰如其分地投其所好。 (2)善于察言观色:不会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汉武帝,而是列出好几个方案给皇上, 通过试探发现汉武帝比较欣赏那一个方案, 防止自己的意见和皇帝相左。别的大臣在汉武帝面前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他默默地在一旁察言观色,如果汉武帝同意的他就表示支持,对汉武帝不同意的他就也不支持。

从小,爸妈教育我们好人有好报,长大一点之后我们开始发现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再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就明白了好人没好报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就是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非常着名的那句李广难封的李广属于那种专业技术强,但是有点恃才傲物,恃才而爱冒险,性格耿直,并且在与当权者的相处中并不谨慎的人。

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事,不琢磨做人;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人,不琢磨做事;而更厉害,能走得更远的人是既琢磨做事,又琢磨做人的人。这样的人通常知道进退,知道屈伸,知道应对。能够成熟,理智地应对遇到的人和事。悉心思考,不诚惶诚恐,不患得患失,不过激反应。

被动谦卑和主动谦卑- 卫子夫和卫青

卫子夫和卫青姐弟经历了从最卑微的歌女和家奴到权倾朝野的皇后和大将,后来卫青还娶了他从前的主人-平阳公主。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在拜托了卑微的地位之后,还能保持谦卑的态度,谨言慎行地躲过了很多年。卫子夫没有像栗姬那样因为得宠和儿子被立为太子而任性猖狂,吃醋争宠,出言不逊;卫青也从来没有因为立下大功,姐姐是皇后或者自己是驸马而张扬跋扈。

在卫子夫刚得宠怀有皇子的时候,当时的皇后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陷害卫青,差点让卫青丧命,不过在他脱险之后,终生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也没有因此而报复任何人。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过卫子夫或者卫青在得势后报复任何人。在汉武帝不仅给他封侯,还给他的3个孩子封侯的时候,他坚决拒绝,反而为他手下的将领争取皇帝的奖赏。

在他屡屡立下赫赫战功,显露出色的军事才能的时候,此时他已经是大汉倚重的重臣,并且他也是皇后和太子背后的外戚,这时候汉武帝对他的态度就比较微妙了,防备之心渐长。于是汉武帝开始提拔年轻,才华横溢的将才霍去病来压制卫青,卫青不得不面对事业每况愈下的处境,但是他也没有任何怨言或者过激的举动,而是宠辱不惊,默默地承受皇帝对他的恩宠或者不公。他迎娶了平阳公主以后,也没有小人得志的无耻嘴脸,而是和公主相处得很融洽,最后寿终正寝,与公主合葬在一起。

虽然卫子夫最后因为巫蛊之祸没有得到善终,但是从始至终她并没有做过任何迫害后宫嫔妃,迫害皇子,参政弄权的事情。我想在老年汉武帝的心中,对卫子夫和他们的孩子的悔恨是一直陪伴着他的。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读后感


第一次体系化的了解到秦统一六国的全部故事。

全书以上下两篇讲述了秦的崛起兴衰以致灭亡,上篇以秦的崛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三十五代帝王为秦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下篇则具体讲述了秦王扫六合的故事细节,其中以三家分晋,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六国的兴亡衰败。最后,又讲述了秦建立后的兴衰。三公九卿制,修筑万里长城,大求仙药,焚书坑儒等,使秦国逐渐丧失民心,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通读上下两本书,知认识人对国家兴亡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够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国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为秦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政治经济也迅速发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国却因魏主不懂识人而丧失强大的机会。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摧毁六国的生力军。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连横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缭、李斯等人,使秦国进入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正是秦王身边人才的协助,才最终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历代君主所期盼的统一。

而秦强大以后,又面临短暂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们所耻笑的事情,而梦想秦国能够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自称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终没有逃过死亡。求仙药妄求长生不老,以致在临终之时因无太子而导致的一系列闹剧,最终的秦国也没有逃过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惧怕死亡,一味求仙,也显得更为荒诞。

任何英雄都是时势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就没有英雄成为英雄的平台。所以,仅仅有成为英雄的潜质而没有机遇,永远不会产生英雄,拥有平台后,立即绽放异彩。而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别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韩非有着比商鞅更系统的改革方法,却最终没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个所谓的平台的出现。

历史,只是过去,而我们应从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1000字7篇


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沐浴在书籍的世界里,我的时间都是有意义的,作品带给了我许多感触,更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优秀的作品,不妨写了一份读后感。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1)

读完《王立群读史记》后,不禁对汉武帝产生崇敬之感,这种感受是由然而生的,也是发自内心的。试想一下,历朝历代,有几位帝王能够对生前的错误和失策进行反思,临终前为自己在世时的过失进行忏悔而下罪己诏呢?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够在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还能广开言论,接纳四方闲士入朝为官呢?这些,也就是我对这位一代雄主产生崇敬的原因。不过,我对汉武帝的敬佩之情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他力抗外敌、开疆括土的雄才大略方面。

汉武帝一生在位54年,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时光是在对外战争中度过的。他南征东越、南越,北击匈奴,一代雄主的武治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在武帝时,便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军事天才。这三位军事家当年都有感天动地的豪情壮举,让人不由肃然起敬。卫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生熬战到白头;霍去病在战场上与匈奴作战深入敌穴,奋勇当先,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李广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至死不向敌军屈服,最后以身殉国。

纵观武帝一朝,除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家,还有一批出色的外交家,张骞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汉朝自高祖刘邦时代起,中原地区就不断遭到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侵扰与破坏,人畜伤亡损失惨重。自高祖时代起,就被迫答应对方,以和亲与进贡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但是匈奴的胃口越来越大,单靠和亲与进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到了文帝时,匈奴依然在边境进行破坏骚扰活动。汉武帝时,对于匈奴的出尔反尔,武帝决定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匈奴的问题。这样,在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朝臣献策选贤,武帝决定在都城长安张榜贴告,进行选秀,向全国征集优秀人才,派最有胆识和才华的人去西域月氏进行交涉,说服当地国王,派人配合汉军夹击匈奴。说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去西域月氏全程差不多有上万公里,路上若赶上天灾人祸,保不准还要丢掉性命。但是,许多有志之士都把它当成一次为朝庭效力的好机会,奋勇当先赶来报名。经过初赛、复赛、淘汰赛,到这年5月份的全国总决赛,最终张骞和堂邑父顺利胜出,得到了自己心仪的角色出使西域。至此,张骞和堂邑父与100余名随从于公元前139年踏上了西行之路。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途中还被匈奴扣压过十年。但张骞虽历经屈辱,却意志坚定,持汉节而不失。直到后来匈奴内乱,张骞和堂邑父侥幸逃出。逃出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大宛的国家。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强大的国家,且对汉主非常崇敬,所以当地国王一听说汉使来了,认为这是个极好的外交机会,便以礼相迎。数月后,大宛王便派使臣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叫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国家呆了一段时间后,便由康居的武士护送他们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大月氏。月氏王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但拒绝了他们联手夹击匈奴的要求。尽管如此,张骞仍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出色外交家。后来,他和堂邑父与在匈奴认识的胡人女友一起,在再次绕过匈奴边境时被匈奴扣压,后又因匈奴内部战乱而顺利逃了出来。回到长安后,他们得到了长安市民英雄般的礼遇,汉武帝也大加赞许,张骞一行受命出使,先后历经13年,最终艰难回朝复命。不久,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与上次不同,这一次他顺利完成了使命。

汉武帝时人才济济,除了外交家和军事家以外,还有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比如编纂了《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儒学家董仲舒,大文豪司马相如,谋略家东方朔,《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学艺术家。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2)

看完了王立群先生的新作《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子投射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素质断定了项羽这一生成就不了统一中国的帝业,辛苦打下的天下只能拱手让给刘邦。姑且不论项羽霸业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读完此书后,觉得项羽乃至楚汉争霸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如下启示:

1、单打独斗永远团队作战: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者是失败的淋漓尽致,后者是成功的淋漓尽致。君不见,刘邦身边人才济济,文有张良、陈平、萧何等,武有韩信、樊哙、彭越等,也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充分弥补了刘邦个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型团队,最终成就了帝业。而反观项羽,绝对是当时的单打冠军,名副其实的霸王,但身边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得力助手又有几人。我们能记住的好像只有亚父范增和堂叔项伯,前者说实话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谋士,后者更是吃里扒外,不下三次救助了深陷危机的亲家刘邦。

2、最高领导人永远应当戒骄戒躁:项羽是霸业的创造者,同样也是霸业的摧毁者。由于自身能力超强,所以在项羽的眼中和心中几乎看不见能人,几乎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项羽的不容逆耳、刚愎自用、心胸狭隘、所封不当早就妇孺皆知。这里只想特别指出他性格上的一个致命弱点:易发怒。纵观《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怒和大怒。整个《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一生中只有一次笑,那就是乌江自刎前的仰天大笑。实际上,项羽身上的弱点同样在很多企业的创业者和最高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无论如何,即使昨日如何伟大,如何成功,都应当戒骄戒躁,永远不要成为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绊脚石。

3、战略永远战术:对照项羽和刘邦,项羽是一个缺乏战略大局观的人,而刘邦在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则步步为营,很好地实现了起初的战略布局。荥阳会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这场耗时28个月的楚汉争霸中最长的一场战役中,项羽的疲于奔命就是只重战术、没有战略和注重一城一池,没有大局观念的鲜明体现,虽然荥阳大战从表面上看是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刘邦,除了双方中分鸿沟、楚河汉界,韩信还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从北面、东面包围项羽的态势,为最终的十面埋伏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石。

4、虚心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论个人天赋,项羽应当强于刘邦。但为什么二流的刘邦最终战胜了一流的项羽,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刘邦的三善:善听、善用、善赏罚。翻译成现代汉语,刘邦是一个从谏如流、善于倾听;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岗位;奖赏分明的优秀领导人。而反观项羽,这三个要素没有一项能得及格分。因此,最终的胜负可想而知了。这点同样适用于现代企业和企业家,重视竞争者研究,无论是系统的对标、竞争者分析还是竞争者情报收集永远都应当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3)

今天开始休假,在开车回老家的路上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其中我觉得很值得思考和学习的观点有:

情商低,好运也无法长久 - 王娡和栗姬

栗姬无疑曾经是个好运的女人,年轻貌美的时候就交给汉景帝,深得宠爱,又在薄皇后无子无宠的情况下,生下的黄长子被立为太子。看起来她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心里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再加上她单纯,幼稚,没有什么心机和政治头脑,于是为了吃醋而对常给老公进献美女的长公主冷漠,为了吃醋在皇帝病重托付的时候出言不逊。

运气好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以为自己会一直幸运,因为自己的幸运不会被别人抢走。而运气不好的人往往从更卑微的处境起步,但是更懂得筹划与经营;运气不好的人也更懂得舍弃可以不计较的,专注努力抓住最关键的。王娡就是很会经营,她是在生下一个孩子之后离婚改嫁,嫁给了汉景帝,生活的阅历一定已经给了她超过栗姬的成熟和智慧,有着一种与单薄的年轻貌美不同的成熟魅力。王美人的孩子是汉景帝的第10个儿子,但是她步步为营最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了太子,并且汉景帝晚年能够为了让她的儿子做一个平安太子而花费那么多心思。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儿子PK赢比他年长的9个皇子,又要防止新得到皇帝宠爱的美女和皇子不会取代他们母子。

能笑到最后的人也必须是个不与命运里改变不了的部分做无谓斗争,懂得抓住重点去改变你自己能够改变的方面的人。栗姬纠结得是和皇上之间的所谓专一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爱情,她用无用的怨恨去与改变不了的命运做无畏的斗争,怨恨咒骂汉景帝,长公主,汉景帝宠爱的其他美人,汉景帝的儿子们。与栗姬犯了同样错误的就是同样结局悲惨的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而 王娡是更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她不纠结于争风吃醋,步步为营地争取能够支持自己的人,把处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薄太后和吕太后都曾经面对被丈夫冷落的艰难处境,但是她们都懂得适时忍耐,适当谋划自己的人生。

蒙曼对武则天的一句评价就是,一般人是有好机会也不一定能抓得住;能人是有机会就能抓得住;而强人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的人。

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 汉文帝和汉景帝

他要面对的是后宫里机关算尽的几代人,包括窦太后,他的姐姐长公主,他宠爱的美人们,他的儿子们;还有前朝有着各自价值观和打算的大臣们。 他默默地看着后宫,朝臣等一切的明争暗斗,默默地按照自己的打算随机应变地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所有的这些人都成为他手里这盘大棋局的棋子,可见他是个 深谙权术的人 。

不是每件事你都要各自折腾,四处亲历亲为的,你要学会用脑子,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懂得如何经营,比使蛮力要重要的多。不是你越辛苦,做的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离你的目标就越近。选择,方向,或者叫策略比你的努力要重要的多。

汉景帝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只做不说,他按照自己的谋划去做事,但是不会轻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可以忍耐很久,但是一旦动手就很果断。比如他在离刘荣为太子的时候没有立他的母亲栗姬为王后,就说明他是看出了这个女人并不配得上做这个位置,他只是不反映,默默观察。而在他病重托付的时候栗姬出言不逊的时候,他的忍耐到了爆发的点,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把栗姬打入冷宫,并且杀了栗姬背后的外戚势力。还有对废太子刘荣,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用了天下闻名的酷吏来处理废太子的事情,逼死了刘荣,清楚了太子刘彻等级道路上的障碍。

琢磨做事与琢磨做人- 公孙弘,周亚夫,李广

周亚夫属于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就是说他只专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不善于洞察人心,说白了就是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在他屡次立功的过程中,也得罪了包括窦太后,汉景帝等等的很多关键人物。虽然他有功,有能力,但是在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他难以驾驭的人,恃才傲物,并不认为当权者给予的机会是他建功立业的基石,并不对当权者心服口服,没有谦卑之心,没有顺应当权者之心 。对于难以驾驭的人,有战争的时候他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在不需要他立功的时候他的难以驾驭可能给当权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在晚年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不能辅佐新太子登基的人,是必须清除掉的障碍。

而大器晚成的公孙弘是个既会做事,也会做人的人,虽然他的道德品质受到诟病,但是他依然能够善终。公孙弘也属于那种在不幸运中度过了漫长岁月而历练出看人看事的本领。 公孙弘是个形象气质很好的帅哥, 但是出生贫寒,年轻的时候做监狱里的一个小办事员,后来犯了事这个工作也丢了。后来只能放猪为生。于是不甘心的他在40 岁的时候开始走读书做官的道路。他后来两次被举荐做官,是因为他对后母很孝顺,也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或者任何专业素养。

第一次被举荐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但是因为一篇报告而得罪了汉武帝, 于是主动辞官,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并没有抓住;第二次被举荐的时候,写的文章被判为最后一名,不过汉武帝很赏识他的文章,点为第一名,这一次他已经70岁了。最后以80岁的高龄在丞相的位置上寿终正寝。 公孙弘死后家无余财,他的钱财都用来接济老朋友和养门客。

公孙弘的处事之道:(1)外儒内法:他看出了汉武帝的推崇儒术只是政治需要,汉武帝是个热爱权利,控制的人。所以他的做法正得皇上没有说出来的心里的真实想法,恰如其分地投其所好。 (2)善于察言观色:不会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汉武帝,而是列出好几个方案给皇上, 通过试探发现汉武帝比较欣赏那一个方案, 防止自己的意见和皇帝相左。别的大臣在汉武帝面前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他默默地在一旁察言观色,如果汉武帝同意的他就表示支持,对汉武帝不同意的他就也不支持。

从小,爸妈教育我们好人有好报,长大一点之后我们开始发现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再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就明白了好人没好报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就是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非常着名的那句李广难封的李广属于那种专业技术强,但是有点恃才傲物,恃才而爱冒险,性格耿直,并且在与当权者的相处中并不谨慎的人。

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事,不琢磨做人;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人,不琢磨做事;而更厉害,能走得更远的人是既琢磨做事,又琢磨做人的人。这样的人通常知道进退,知道屈伸,知道应对。能够成熟,理智地应对遇到的人和事。悉心思考,不诚惶诚恐,不患得患失,不过激反应。

被动谦卑和主动谦卑- 卫子夫和卫青

卫子夫和卫青姐弟经历了从最卑微的歌女和家奴到权倾朝野的皇后和大将,后来卫青还娶了他从前的主人-平阳公主。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在拜托了卑微的地位之后,还能保持谦卑的态度,谨言慎行地躲过了很多年。卫子夫没有像栗姬那样因为得宠和儿子被立为太子而任性猖狂,吃醋争宠,出言不逊;卫青也从来没有因为立下大功,姐姐是皇后或者自己是驸马而张扬跋扈。

在卫子夫刚得宠怀有皇子的时候,当时的皇后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陷害卫青,差点让卫青丧命,不过在他脱险之后,终生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也没有因此而报复任何人。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过卫子夫或者卫青在得势后报复任何人。在汉武帝不仅给他封侯,还给他的3个孩子封侯的时候,他坚决拒绝,反而为他手下的将领争取皇帝的奖赏。

在他屡屡立下赫赫战功,显露出色的军事才能的时候,此时他已经是大汉倚重的重臣,并且他也是皇后和太子背后的外戚,这时候汉武帝对他的态度就比较微妙了,防备之心渐长。于是汉武帝开始提拔年轻,才华横溢的将才霍去病来压制卫青,卫青不得不面对事业每况愈下的处境,但是他也没有任何怨言或者过激的举动,而是宠辱不惊,默默地承受皇帝对他的恩宠或者不公。他迎娶了平阳公主以后,也没有小人得志的无耻嘴脸,而是和公主相处得很融洽,最后寿终正寝,与公主合葬在一起。

虽然卫子夫最后因为巫蛊之祸没有得到善终,但是从始至终她并没有做过任何迫害后宫嫔妃,迫害皇子,参政弄权的事情。我想在老年汉武帝的心中,对卫子夫和他们的孩子的悔恨是一直陪伴着他的。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4)

通读上下两本书,知认识人对国家兴亡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够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国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为秦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政治经济也迅速发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国却因魏主不懂识人而丧失强大的机会。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摧毁六国的生力军。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连横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缭、李斯等人,使秦国进入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正是秦王身边人才的协助,才最终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历代君主所期盼的统一。

而秦强大以后,又面临短暂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们所耻笑的事情,而梦想秦国能够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自称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终没有逃过死亡。求仙药妄求长生不老,以致在临终之时因无太子而导致的一系列闹剧,最终的秦国也没有逃过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惧怕死亡,一味求仙,也显得更为荒诞。

任何英雄都是时势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就没有英雄成为英雄的平台。所以,仅仅有成为英雄的潜质而没有机遇,永远不会产生英雄,拥有平台后,立即绽放异彩。而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别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韩非有着比商鞅更系统的改革方法,却最终没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个所谓的平台的出现。

历史,只是过去,而我们应从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5)

窦婴实际上是在元光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元光四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被处死的。那么窦婴之死,是武帝初年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因为汉武帝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宰相就是窦婴。到底他的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这一集做一点分析。

先讲第一个原因,窦婴之死的原因非常多。第一个原因,是窦婴自身的原因,窦婴自身的因素呢,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条,就是受灌夫的拖累。因为在田蚡婚宴上,灌夫借酒劲指桑骂槐骂田蚡,结果导致自己被抓。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灌夫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窦婴就挺身而出去营救,所以被灌夫拖累,这是窦婴之死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遗诏事件。在东朝廷辩后,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王太后用绝食要挟汉武帝把窦婴下狱,窦婴为了救自己,这才拿出了景帝遗诏,但皇宫中却没有副本,这样,窦婴就因为景帝遗诏罪被杀。

那么,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窦婴最终被杀呢?首先,田蚡有责任,窦婴最后被杀跟田蚡的关系很大,东朝廷辩的时候,他公开地说窦婴谋反,这是很恶毒的。

其次,大臣们有没有责任呢?大臣们的失语,是慑于太后的威势,大臣们不敢说话,也有责任,但是大臣们很无奈。再次,王太后在窦婴之死的问题上有很大的责任,在东朝廷辩的时候,大臣们为什么失语呢?是因为太后的权势啊,而最后她又拒绝吃饭,用绝食,要挟、威胁汉武帝,所以她有很大的责任。最后一个人,汉武帝。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但是他最后处死了窦婴,汉武帝是恨他的舅舅田蚡的,但是他却重用了田蚡,所以汉武帝,他的冷酷跟自私,也是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6)

说句实话,不推荐读这本书。可能是因为这本书是作者在百家讲坛电视节目的讲解的文字转述,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思绪上会有些混乱,而且错别字缺字较多。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一位家喻户晓的古代英雄,也是一名军事家。一场巨鹿之战,为他的精彩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羽从二十四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仅用三年时间,就成为分封十八为诸侯王的西楚霸王,掌握秦亡汉兴之际的命运。后来,仅仅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就兵败乌江,自杀身亡,这一年,项羽才27岁。

作者从政治和军事方面剖析项羽人生巅峰跌落至悲惨下场的原因。

政治原因体现在项羽对刘邦这一大敌的迟钝觉察。从刘邦抢先入主关中,项羽的三大怒,到鸿门宴中范增举珏示意,项羽的不理会,和分封诸侯王的错封和失封都体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军事原因,巨鹿之战不必多说,项羽采用破釜沉舟的作战方式把他自己作战勇猛这一强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彭城之战,荥阳会战中,项羽在与刘邦的楚汉之争的局面急转直下。不是说在战争上输的有多么惨烈,相反的,在表面上,赢得那一方是项羽,可是项羽赢的只是局部战争,从全面的战略部署来讲,刘邦却是最大赢家。韩信开辟的北方战场已经全面包围了项羽以彭城为都城的所谓的天下。

这一切因果,项羽在垓下之战的溃败,无言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着实可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7)

千古一史唯《史记》,闹得沸沸扬扬的王立群读史记,号称以四十年功力去解读《史记》,想来也自不俗。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了《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一读之下,却发现在王教授的笔下,《史记》中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却一个个成为尔虞我诈的小人,要么就是不懂权谋的傻冒。

无论是汉武帝成为太子的诸多波折,还是汉景帝为太子即位铺平道路的手腕,或是汉武帝时代诸多风云人物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只剩下权谋,只剩下尔虞我诈。而且这里的权谋不是谋略,如果说谋略还让人想到机智,想到才华,那么权谋则是委琐,则是奸诈。

《史记》的恢宏和雄美从古至今感动了无数人,李白的气魄,苏轼的胸襟,都与《史记》不无关系。无论是先秦的诸国纷争,还是秦末的楚汉相争,汉武帝时期的讨伐匈奴,都不仅仅是单调的历史事件,而是以生动的画面存活于《史记》中。与此相应,是那画面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血性而富有激情。

那曾经让匈奴闻名丧胆的卫青、霍去病。此二人对汉民族之功不可谓不高,可是在王教授的书中,也不过是无数次地强调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而卫子夫是汉武帝心爱的女人。自然,关系是有,可是若仅凭关系而无将才,又如何能破得了匈奴?如果卫青遇害,谁是最痛苦的人?当然是他的亲姐姐卫子夫!那么,谁最希望卫子夫痛苦?当然是与卫子夫争宠的皇后陈阿娇。这种话即使有道理,那语气却绝不像是一个学者所说,倒与爱捕风捉影的狗仔队语言差相仿佛。王教授对卫青的将才不注意,却独独对渲染那点关系别有嗜好,不免让人怀疑他的品味。

王教授在书里还时时对笔下人物做出貌似聪明的评价,可这是否便证明了他的高明?恐也未必。如他对窦婴的评论:窦婴很聪明,只是他不通权谋,不会来事;而与其说他不忠诚,不如说是贵公子的优越感太强。可见权谋是王教授的挚爱,一个人不管才略如何,如果没有权谋,也便只落得不会来事的评价。《史记》中虽也时有评论,可是那是太史公的无限感喟,而王教授的这种评论,只显示出他对八面玲珑之人的无限欣赏。

对那种历史上的正直之士,王教授总是自作聪明地以为他们是没事找事。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汲黯的评价上。汲黯不阿谀,不奉承,冒死批评汉武帝,也不过换来王教授的如此评价:这一次汲黯的确有些过分。官场之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况是对当今圣上?汲黯不懂批评艺术,或者也不是不懂,而是唯恐绕着弯子别人听不明白,有点存心的意思。

显然,这种态度不是王教授欣赏的。若依王教授的观点,那么唐朝的魏征就更是不识相的人了,明朝的方孝孺则简直是一个傻冒。可是岂不知,正是这些刚直之士,才铸就了历史长河中的铮铮铁骨。人性的复杂自是不可否认,可是读史若只读出权谋,只读出人性的无赖和阴暗,那便是读史者的问题了。

王教授此书丝毫未论及《史记》的文才,只是剥离其中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多侧重于权谋之事。《史记》中的血性男儿,《史记》中的文采武略,在王教授的笔下几乎不易寻到,而此书给人的印象便是丧失了《史记》之魂,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一部历史,了悟生活——读《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感


第一次体系化的了解到秦统一六国的全部故事。

全书以上下两篇讲述了秦的崛起兴衰以致灭亡,上篇以秦的崛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三十五代帝王为秦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下篇则具体讲述了秦王扫六合的故事细节,其中以三家分晋,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六国的兴亡衰败。最后,又讲述了秦建立后的兴衰。三公九卿制,修筑万里长城,大求仙药,焚书坑儒等,使秦国逐渐丧失民心,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通读上下两本书,知认识人对国家兴亡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够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国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为秦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政治经济也迅速发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国却因魏主不懂识人而丧失强大的机会。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摧毁六国的生力军。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连横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缭、李斯等人,使秦国进入作文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正是秦王身边人才的协助,才最终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历代君主所期盼的统一。

而秦强大以后,又面临短暂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们所耻笑的事情,而梦想秦国能够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自称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终没有逃过死亡。求仙药妄求长生不老,以致在临终之时因无太子而导致的一系列闹剧,最终的秦国也没有逃过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惧怕死亡,一味求仙,也显得更为荒诞。

任何英雄都是时势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就没有英雄成为英雄的平台。所以,仅仅有成为英雄的潜质而没有机遇,永远不会产生英雄,拥有平台后,立即绽放异彩。而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别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韩非有着比商鞅更系统的改革方法,却最终没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个所谓的平台的出现。

历史,只是过去,而我们应从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

《史记》楚元王世家读后感200字


楚元王,韩信被捉之后,刘邦的弟弟被封在这里。最后因为造反被灭,因为绝后,所以就不再有王了。

太史公每次都要感叹,做领导的不能听贤人言,导致国家灭亡。但是又有多少贤人被无辜杀害呢?还有更多的被埋没了,毕竟那些成王做侯的是少数啊。像祖父偃那样最后能被任用的绝对是少数,多数的应该是李广,冯唐那样的。

其实有几个王本来也不需要造反,但是晁错做的太嚣张,把藩王逼迫的太狠,最后不但搭上了自己,还使天下大乱。

同样是削藩,看看祖父偃,一条绝户计就和平解决了。这才是真聪明人啊。

读《史记》有感_史记读后感700字


放暑假了,不想去补习班,但是也不能闲着玩吧,于是就买了一本《史记》看看。我认为如果真正想读懂一本书,首先得去了解作者。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身受腐刑,他写这篇文的目的一个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一个是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以及他如果这样就死去了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史记》有本纪十二、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书八章,凡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告诉我们: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读《史记》,会使我们对本国以往的历史、悠久的文明,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

《史记》还告诉我们:历史发展是有瑰丽的,读《史记》,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的智慧,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它会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和特点,使我们明了其兴衰、复习、更替的奥秘。鉴往知今,我们如果懂得了历史,自然就会尊重历史,并懂得如何选择前进的合理途径,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史记》还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司马迁运用高瞻远瞩的卓越思想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风采各异的历史人物,如一身英雄气的项羽、智慧潮人的张良、勇敢机制的李广等。而且还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些生动的文学形象永恒的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其中的人物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有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有贵族、官僚、策士、隐士、商人、医生,也有刺客、占卜师、游侠、优伶等。他们对后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后来鲁迅先生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完《史记》我的收获呢,一个是对我国历史封建王朝更替的了解,再一个是对古代文言文的认识有了解的更透彻了!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读后感200字


齐国一直是大国,面积非常大,国力强盛。

齐悼惠王能被封在齐国,绝对是刘邦最喜欢的儿子了。当初三齐王坐镇齐国,刘邦都不放心,最后用楚国跟他换了。可见齐国的重要。

最后齐国还是被瓜分了,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大汉王朝已经不需要这么多割据一方的王了。

主父偃在齐国衰败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这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睚眦必报。当初被齐国王后嘲笑,结果心心念念报复,终于被他搞定了。只可惜啊,这厮不愿意谨慎行事,最后被人抓住把柄,一次整死了。

报仇当学主父偃,潜心等待时机,一旦得势就不要手软,报的彻彻底底。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


在寒假里,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中有一本“少年读史记”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历来对历史故事感兴趣的我立刻叫爸爸买了这套书。

《少年读史记》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的白话文版,而且他在翻译的基础上,还在内容上做了一些无伤大雅的修改,让书中的历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拿到书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读完第一本“帝王之路”,我发现这套书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在每个章节后面都会有《史记》的原文摘抄及现代文翻译。在“帝王之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就是“不能不打的仗”。这一章讲述了汤武革命的故事。我认为,这个故事完美地诠释了一句我曾经听到过的俗语,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汤武革命指的是商朝开国国君商汤灭夏的战争。《易·革·彖辞》中,由:“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书中提到,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诸侯反抗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的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而“武”则是指周武王,他领导商王朝的诸侯国西周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西周。这两次王朝更迭合称为“汤武革命”。

从发生在古人身上的这件事,我懂得了即使自己有天生的优势,但不能对自己的优势用心经营,任意妄为,那么最后自己所有的优势都会化为乌有。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


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我读了很多本书,但最喜欢的还是那套《少年读史记》。

这套书共有五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了一篇又一篇《史记》里所记载的新鲜事,从尧、舜两帝的禅让故事到大汉帝国风云录,我感受到了沙场上战士的勇猛与绝世英才的风范。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一册《少年读史记.辩士纵横天下》,从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像以养士而出名的孟尝君,像纵横家张仪,像作法自毙的公孙鞅……但是,我最喜爱的却是孙膑的故事。

孙膑系出名门,是曾写过《孙子兵法》孙武的后代。孙膑和同门师兄弟庞涓一起在鬼谷子那儿学过兵法,也曾帮齐国大将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后来孙膑和庞涓都受到了魏惠王的重用,但庞涓心生嫉妒,认为孙膑比他更有作为,所以命人挖掉他的膝盖骨,还在他的脸上刻字,目的是想让他一辈子也见不了人。孙膑知道后,在围魏救赵的战争中,用妙计大败魏军,也趁机用万箭射死庞涓,复了大仇。

从这则故事里,我看出了孙膑的机智勇敢,还看出了他对活着的信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想正是这样,当司马迁遭受磨难与宫刑,不愿存活于世之时,是孙膑的奋斗故事激励了他,才使得他克服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最后完成《史记》这样的惊人大作。

其实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孙膑”。就像此次疫情中的张定宇院长,知道自己身患绝症,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生命,依然奔赴在前线,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死神手中夺回更多的病人。”你瞧,多像“孙膑”啊!其实,还有许多成功人士经历了磨难、挫折,但他们抱着满怀希望,最后成功迈过。

这套书让我受益。即使我们不能出门拥抱春天,但我依然能在历史的长河里畅游,看遍春秋战国时期的烽火烟云,去解析前人的智慧,所以,我要谢谢你,《少年读史记》!

读《史记》有感:身残志坚功成《史记》


身残志坚 功成《史记》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们深深为司马迁的坚贞人格而折服,为《史记》留下的光辉篇章所感动,所骄傲。《史记》里光辉篇章,"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是传统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有不可抗拒的影响力,鼓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史记》上到轩辕下到汉武帝,内容为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七十列传,三十世家,凡百三十篇,是司马迁所倾注一生的心血,在困苦环境中写成的。他清白无辜而蒙受冤屈,并遭受汉武帝宫刑,蒙羞含辱,撰写《史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说秦《说难》《孤愤》诗三百。此皆圣贤发愤所为作也!"

此段话我们至今记忆犹新,毛主席引用强调的意思是不好的环境能激发人,发愤所为,干成不朽的事情。文革中他在安慰干部。司马迁的中心意思,是这些古人之所以发愤著书是因为心中有忧郁难解的信念 ,他们的理想无法实现,最好追求以往事情,希望寄托于未来。《报任安书》不到三千字,写的极为感人,字字血泪,声声衰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这里司马迁既感叹厄运的悲痛,又抒发自己砥砺现实,坚持心志的一种情怀。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对死的看法异于常人,一般人都重生轻死,他认为死有轻重,为己、为利而死者轻,为义为国而重,正如他在《史记》赞扬的人为正义为崇高的目标奋不顾身的李广、项羽、荆轲、公孙杵臼等人。认为他们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在司马迁看来,生命和人生价值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不是生理的而是心理的。人活百岁总有一死,对于死任何人都不能避免,关键是死的原因和目的,他自己受刑后没有死亡,因为还有事情和心愿没有完成。正如赵氏孤儿戏文中所唱:"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他要活下来干一番不朽的事业,忍辱负重,发奋著书。在西汉时期没有纸张,主要用刀刻竹简成字,这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可司马迁挥刀竹简,拼命刻写,成就五十几万字,最后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史记》。

读《史记》使人特别感到,在《史记》里司马迁的关注点,笔墨点有独到之处,与汉以前的史官迥然不同,他不以输赢论功绩,不以成败论英雄。他纵笔豪写失败者,《史记》里屈原失败了、项羽失败了、荆轲失败了,但他们都输的光彩感人,可歌可泣。

写项羽拔山扛鼎,力敌万人,天生瞳目雄烈过人的英姿,写他的事迹"鸿门宴""乌江自刎""破釜沉舟" ,事件清晰,情节曲折动人,令人扼腕叹息,悲喜交加。一区霸王别姬喜剧就选自这些史迹,唱响千古。

写失败者荆轲大义凛然,为友、为义、为国,慷慨应诺,在易水之上,众人送行都是白衣素服。高渐离击筑大家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易返。"这段文字写的如泣如诉,冷人感慨万千。

读《史记》使人有异样的感觉,书中写成功者、胜利者如楚怀王、秦始皇、刘邦笔墨少的很。

精读《史记》使人信念境界提升,书中上写天文,下写地理,三教九流,风物人情,荦荦大观,仿佛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时空旅行。

品读《史记》,使人心灵深处感动,史记是一首历史长歌,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真正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史记》,人们不仅为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感到伤心,也为他的崇高人生信念,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意志所震撼,更为他对生命价值的追问诠释击节称赞。一言之,读史记我们感到,《史记》留给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它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命运,让我们人生过的尊严、尊贵。

读《史记》有感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 )。

史记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故事,如:为人们尝百草的神农氏(炎帝)、平定天下大乱的轩辕氏(黄帝);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射伤齐桓公,但还被齐桓公重用,完成了齐桓公当时的春秋霸业,这体现出了齐桓公的大度,才让诸侯臣服他;廉颇与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故事,蔺相如在渑池相会上维护了赵惠文王的尊严,赵王让他当了大官,他也知道廉颇嫉妒,但为了国家利益忍气吞声,最后竟让廉颇主动负荆请罪。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在少年时因别人威胁,忍受了胯下之辱,也受过一位漂母的恩惠,当上大将军后不忘报恩,送了那位漂母许多酒菜,还赏给她一千两黄金。读《史记》有感

看完《史记》就仿佛看了一步宏伟的历史巨片,深深的被其中的人物所吸引了,也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不愧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一)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一性一。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一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读史记有感(二)

在历史的长河中,【史记】记载了一些丰富的历史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阅读【史记】,我收获不少。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中华民族上古黄帝时代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有对古代优秀人物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一操一;【史记】也有对历史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一精一神品质。比如大禹治水,塑造了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的形象。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以看出他的一心为民造福,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同时通过阅读【史记】,我们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如【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一爱一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一爱一戴在阅读【史记】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感动于书中的人物,我们也感动于书作者司马迁,他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一体和一精一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史记】,实现了生命的最高价值。司马迁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好好的推崇和尊敬的历史人物。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读《史记》后感


一直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洋溢着油墨的书香让我无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简的坚韧,但那不虚美,不隐恶的文字仍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沉的记忆在摇曳的光影下若隐若现,跨越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我看见了英雄项羽的懦弱,瞧见了小人刘邦的伟业,了解了将军的小肚鸡肠,倾听了易水的萧萧哀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这里没有十全十美,只有一位位站在历史浪尖上的伟人。人一个多么难得的称呼.向所有的人呈现君权神授的可笑。在他的《史记》里,没有皇帝,没有将军,有的只是刘邦,李广。或许刚才的话错了,这《史记》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无懈可击。因为它有司马迁的秉笔直书,因为它有司马迁的坚持真理。他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看到了那位长信灯旁紧紧抱着孤单用心写下文字的身影。

听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那最亮的一颗会是司马迁的眼睛吗?我抱着《史记》走进两千年后的历史。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心得


在寒假里,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中有一本“少年读史记”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历来对历史故事感兴趣的我立刻叫爸爸买了这套书。

《少年读史记》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的白话文版,而且他在翻译的基础上,还在内容上做了一些无伤大雅的修改,让书中的历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拿到书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读完第一本“帝王之路”,我发现这套书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在每个章节后面都会有《史记》的原文摘抄及现代文翻译。在“帝王之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就是“不能不打的仗”。这一章讲述了汤武革命的故事。我认为,这个故事完美地诠释了一句我曾经听到过的俗语,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汤武革命指的是商朝开国国君商汤灭夏的战争。《易·革·彖辞》中,由:“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书中提到,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诸侯反抗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的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而“武”则是指周武王,他领导商王朝的诸侯国西周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西周。这两次王朝更迭合称为“汤武革命”。

从发生在古人身上的这件事,我懂得了即使自己有天生的优势,但不能对自己的优势用心经营,任意妄为,那么最后自己所有的优势都会化为乌有。

喜欢《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史记人物秦始王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